高考散文阅读之概括鉴赏形象
- 格式:pptx
- 大小:703.81 KB
- 文档页数:25
2019高考语文复习【散文阅读之概括物象特征】汇集精练附答案解析散文中概括物象特征的题目是必考的内容,主要以简答题的方式出现。
现代散文中的形象包括人物形象和物象形象1.人物形象主要出现在记人叙事类的散文中。
对于人物形象的鉴赏,我们应该通过作品把握住人物形象的的特点,了解它的社会意义以及作者创造这一形象的作用,进而理解它对作品主旨表达的作用。
鉴赏现代散文中的人物形象应重点把握:①思想性。
包括人物形象的性格和社会意义,注意它所揭示的作品的主题和它所体现的现实意义。
②艺术性。
主要是指人物形象塑造的方法。
2.散文的物象就是散文中出现的具体景物形象,它常常包含着作者或人物的思想感情。
客观物象和作者或人物主观思想感情相融合,所构成的新的形象,我们往往叫它意象。
物象往往出现在托物言志或写景状物的散文作品中。
鉴赏物象首先要把握这一物象的形象特征,了解它与象征意义之间的相似点,和作者借这一物象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进而理解它对于表现主旨的意义和作用,欣赏意象之美。
对以写景状物和托物言志为主体的散文中的形象的鉴赏,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1)明了形象的外在特征或特点,包括形态、声音、色彩、气味等等。
(2)把握形象的内在品质(内涵、本质、精神)和所蕴涵的作者的思想感情等。
(3)分析形象的表达技法,如象征、想象、联想及常用的修辞手法等。
【易错点睛】(1)缺乏文体判断能力。
鉴赏现代散文中的形象,文体判断是第一位的。
人物形象主要出现在记人叙事类的散文中,物象主要出现在托物言志或写景状物的散文中,判断文体是非常必要的。
(2)缺乏整体把握和信息整合能力。
把握形象特点,首先要在整体把握的基础上,对文中有关这一形象的关键词、关键句进行筛选和提取,人后进行整合、提炼、概括,这样才能形成对这一形象特点的准确判断。
一、【18届湖北孝感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松堂游记(节选)朱自清过了两道小门,真是豁然开朗,别有天地。
高考小说阅读必考题型之概括与分析人物形象(附练习答案解析)必备知识【题目设定方式】(1)小说中的某某有哪些特点,简要说明。
(2)某某是一个怎样的人物?(3)某某具有那些优秀品质,结合文章简要分析。
(4)文中某某的性格特征是怎样的?请简要概括。
【解题思路展示】第一,重视小说中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教养、气质等,因为它们直接决定着人物的言行,影响着人物的性格。
(正面描写)第二,通过人物的外貌、语言、行动、心理描写揭示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
(正面描写)第三,环境描写。
小说里的人物都是在一定的历史背景下活动的,所以分析人物就应把他们放在一定的社会历史背景下去理解。
自然环境对人物也有烘托陪衬作用。
(环境描写)第四,从分析情节入手,把握人物的形象、性格特点。
(故事情节)第五,注意作者对人物的介绍和评价。
以及其他人物的评价。
(感情倾向)经典例题一、【2019年高考江苏卷】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2-14题。
表妹林斤澜矮凳桥街背后是溪滩,那滩上铺满了大的碎石,开阔到叫人觉着是不毛之地。
幸好有一条溪,时宽时窄,自由自在穿过石头滩,带来水草野树,带来生命的欢喜。
滩上走过来两个女人,一前一后,前边的挎着个竹篮子,简直有摇篮般大,里面是衣服,很有点分量,一路拱着腰身,支撑着篮底。
后边的女人空着两手,几次伸手前来帮忙,前边的不让。
前边的女人看来四十往里,后边的四十以外。
前边的女人不走现成的小路,从石头滩上斜插过去,走到一个石头圈起来的水潭边,把竹篮里的东西一下子控在水里,全身轻松了,透出来一口长气,望着后边的。
后边的走不惯石头滩,盯着脚下,挑着下脚的地方。
前边的说:“这里比屋里清静,出来走走,说说话……再呢,我要把这些东西洗出来,也就不客气了。
”说着就蹲下来,抓过一团按在早铺平好了的石板上,拿起棒槌捶打起来,真是擦把汗的工夫也节约了。
看起来后边的是客人,转着身于看这个新鲜的地方,有一句没一句地应着:“水倒是清的,碧清的……树也阴凉……石头要是走惯了,也好走……”“不好走,一到下雨天你走走看,只怕担断了脚筋。
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散文形象分析及重要词语含义考点明晰本考点是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这一考点每年在不同试卷中会有不同程度的考查。
一般地说,高考试题考查词语的含义,往往不是词典中所诠释的“规范”意思,而是在文章中的具体的含义。
所谓“重要词语”是就词语在文中的地位和作用相比较而言的。
理解词语的含义,要以基本义为基础,参照其他义项,再结合语境揣摩,这是理解的基本要求。
高考考查的“词语”具体说来主要是以下几种:(1)体现作者情感态度或主旨的词语。
有些词语在文中有高度概括力,或显示事物差异,或感情倾向特别强烈。
有的词语与全文核心内容或与文章局部主要内容密切相关。
(2)运用修辞和写作方法的词语。
这样的词语多出现在运用象征、借物喻人、双关等写作方法的文章中。
(3)有特殊用法的词语。
如贬义褒用、褒义贬用、大词小用、小词大用、词性活用等词语。
(4)具有特殊指代意义的词语。
如远指、近指、不定指等词语。
(5)表情达意方面非常出色的词语。
如在特定语境中的动词、名词、形容词、叠词等词语。
解题模板1.审清题干这类题目的题干中往往有“说明”“赏析”“简析”等提示动词和“含意”“词语”“内涵”等表答题方向的名词。
2.解题思路(1)“三看”巧解文中词语。
一看词语本身:看其词性,看其自身意义,看其有无修辞,看短语组成。
二看上下语境:看其在句中的搭配成分,看其出现在段中、文中的位置和次数,看其上下文有无提示。
三看动态语境:看词语因比喻、反语、借代等修辞手法而产生的临时新义,看词语在语境中作远距离的引申而产生的新义。
(2)“四联"透析句子词语。
一联:联系词语所在的句子内容,联系词语的上下语境,在句中解词,词不离句。
二联:联系散文标题和主题,联系作者的情感倾向揣测词语含义。
三联:联系作品的时代背景、作者生平、写作意图等。
四联:联系语句所用的修辞手法、描写手法、表现手法等。
3.规范答题理解词语含义=手法十内容(词语意思,词语所写内容)+效果(情感、形象、主旨)。
文学类文本阅读—分析鉴赏散文的形象一、必备知识现代散文中的形象包括人物形象(写人叙事散文)和物象(写景状物散文)两种。
人物形象主要出现在记人叙事类的散文中。
对于人物形象的鉴赏,考生应该通过分析作品把握人物形象的特点,了解人物形象的社会意义以及作者创造这一形象的作用,进而理解人物形象对作品主旨的表达起到的作用。
物象就是文学作品中所出现的具体景物形象,往往包含着作者或作品中人物的主观思想感情,是客观物象和作者或作品中人物的的主观思想感情相融合所构成的新的形象。
客观物象和作者或人物主观思想感情相融合,所构成的新的形象,我们往往又叫它意象。
高考散文对形象的考查,一般从两方面设题,一是赏析形象的特点,一是赏析形象的作用,命题者往往又把这两方面综合起来命题。
考查的内容通常有以下三点:①概括形象的特点;②鉴赏刻画形象的手法;③评价形象塑造的意义。
(一)人物形象散文很少象小说那样具有鲜明的人物形象,但在一睦与人或叙事散文中,一般还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
要特别注意从人物的肖像、神态、动作、语言、心理等多个角度把握他们的精神风貌和性格特征,从而去赏析人物的形象美和精神美。
要求根据题目引导语的要求或暗示,到原文中去理清思路和作者的意图,体会散文的思想境界和情感,再经过分析达到理性的判断。
散文中的人物形象一般不如小说的人物形象那样丰满、完整,它可以是人物的一个形态、一个笑容、一个动作、一个微妙的心理变化,或一组人物的语言、一个典型的细节等等。
通过精当的描写,以简洁的笔法刻画人物的形象,表现人物性格,反映人物的思想感情,鉴赏人物形象就可以通过一些片断、局部来“窥斑见豹”。
(二)事物形象在散文中尤其是写景状物散文中,作者表达情感、哲思总是借助一定的事物、景物形象。
高考考散文鉴赏一般会把它们作为考查重点,考查角度有两个:一是物象的特点及象征意义或物象包含的情感,二是物象在文中尤其在艺术构思中的作用对于这类试题,一定要把握住下面两点。
高考散文阅读主旨概括传统与现代·主旨:弘扬传统文化、感叹时代变迁、反思现代文明。
·举例:《灯火》(2010年全国卷),通过写灯火的变迁表达对旧日时光的怀念以及对现代文明急速发展的慨又反思。
《白鹿原上奏响一曲老腔》(2016年北京卷),弘扬关中大地上的老腔传统艺术。
2、爱国·主旨:抒发爱国之情、颂扬民族团结。
·举例:《海棠花》(2010年北京卷)作者通过海棠花,写了对祖国的思念。
3、品质·主旨:赞美/批判个人或其所属群体的品质,颂扬情感价值。
·举例:《针挑土》(2011年全国大纲卷)通过对于黑妮以及她的同伴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这些志愿者及他们的品质的赞美和认同。
4、物质与精神·主旨:歌颂精神追求,批判物质享乐,反思心灵缺失。
·举例:《木车的激情》(2009年江西卷)通过对孔子及其弟子“木车的激情”(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为思想而激动,为理念而不知疲倦)的怀想和高科技时代人们的精神状态的反思,抒发了作者对“木车的激情”的崇敬之情和对现代人的心灵缺失的反思与批评5、文化与文人·主旨:对文人精神、成就及其所传承的文化的赞美。
·举例:《浣花草堂》(2014年山东卷)通过写参观纪念杜甫的祠堂——浣花草堂的所见所感,抒发了对杜甫才华及创作态度的赞美。
6、故土与故人·主旨:思乡,对故人的怀念与爱。
·举例:《枣香醉人》(2014年天津卷),作者通过写老家的枣树和爷爷奶奶表达了对故乡、亲人的爱,抒发了老房、老树、老人是“我”的精神依托。
7、人与自然·主旨:赞美自然景观,呼吁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举例:《湖殇》(2016年上海卷)通过写艾比湖的惨败景象与众多境遇相似的湖的消退抒发了作者对自然景观遭破坏的痛苦与对破坏行为的遣责。
《独木舟之道》(2014年安徽卷)通过写独木舟之道即自然之道,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
学案62精准分析概括形象——因形悟神,立象尽意课堂学案复习任务 1.能够从物象的内在、外在特点和作者蕴含的情感分析概括其特征,全面分析其作用。
2.能够从正侧描写及作者的介绍、评价文字中分析概括人物形象特征,全面分析人物的作用。
考情微观年份卷别篇名题干表述设题角度命题特点2021天津《送一位远征的友人》在作者笔下,友人L是一个怎样的人?(4分)主要人物的特点①散文形象对于全国卷来说是冷考点,不排除未来考查的可能。
②考查主要是“一象三考”:一个形象,考特点,考作用,考技巧。
以前两者为主。
2019天津《萨丽娃姐姐的春天》文中的老祖母是一个怎样的形象?你认为这一形象对萨丽娃有什么影响?(6分)次要人物的特点与作用2017北京《根河之恋》第二段写出了根河的哪些特点?有什么象征意义?(5分)主体物象的意蕴天津《挺拔之姿》文章写出了竹子的哪些精神气质?(3分)主体物象的意蕴题目为“挺拔之姿”,但画线部分却写扭曲的竹子,是否合乎题旨?为什么?(3分)次要物象的作用知识图要活动一一文练透[提升物象分析概括能力]散文物象主要有景、物两类。
景,景物;物,自然物和人造物,包括动物、器物、建筑物之类。
物象是作者抒情说理的主要载体,被注入了作者的思想感悟。
阅读时要抓住“物——情(志)”这对关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任务。
水边,那只白鹤李汉荣星期天,我到河边散步,随身带了一本《昆虫记》,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的名作,被誉为“昆虫的史诗”。
现在是4月,看着远方的油菜花开得正盛,金黄色的波浪铺张成海洋,你不能不佩服植物的单纯和伟大。
它们并没有用心策划,也不发什么宣言,只是简单地随了季节和阳光的感召,就让整个大地换了一个模样。
这季节最幸福、最忙碌的,当是蜜蜂们。
它们纷飞于花海,吟唱于暖风,把春天的精华,运往它们的秘密工厂。
我坐在临近河湾的一片油菜地边,“检阅”了数千只蜜蜂以后,想锁定某只蜜蜂,看看它的“花篮”是否已经盛满,看看它劳作时的表情,听听它对春天、对花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