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复习 鉴赏现代散文中的人物形象 素材
- 格式:doc
- 大小:61.50 KB
- 文档页数:8
考点五欣赏散文形象——穷形尽相,察情悟理Ⅰ如何分析概括人物形象特点和作用一、认识散文中的人物形象,掌握其分析方法1.基本概念散文中的人物与小说中的有所不同。
小说是以塑造人物为中心的,反映社会的主要手段是塑造人物形象。
小说中的人物,是作者根据现实生活中的人物原型加工提炼而成的,是艺术的真实,通过这样典型的人物形象反映生活,更集中也更有普遍的代表性。
散文中的人物形象是为表达散文主旨服务的,它并非塑造人物,而是借助人物形象表达作者某种思想感情,所以散文中可以没有中心人物,也可以有多位中心人物,而人物本身往往是真实的。
当然,散文中的人物形象同样具有艺术性和思想性,艺术性体现在其人物形象塑造的基本方法上,而思想性则包括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和社会意义两个方面。
2.分析方法(1)掌握人物形象分类,准确把握作者情感散文写人,重在表达某种思想感情,如写历史之人,写功成名就之人,写作者敬仰之人,作者的思想感情除了敬仰之外,更重要的是对这一人物所具有的精神品质的推崇。
所以,掌握人物形象的分类,在分析作者思想感情上就可以事半功倍。
①从时间上分,有历史之人、追忆之人、现实之人等。
②从身份上分,有功成名就之人、对作者产生重要影响之人、生活中平凡之人等。
③从作者态度上分,有作者敬仰之人、批判之人、同情之人、褒贬不一之人等。
④从写作目的上分,有追念亡人、激励后人、引人深思、博人同情等。
(2)掌握分析人物的手法,理解、概括人物性格、品质、精神等特点散文分析人物的方法同小说一样,即要抓住正面描写(语言、动作、心理、外貌、神态等)和侧面描写(正衬、反衬等)。
所不同的两点是:①散文中的人物形象往往不像小说中的那样丰满、完整,而是集中突出其中的一个或几个方面,因此,在分析概括时,要根据散文中重点描写人物的段落,用几个词语集中概括;②散文中作者经常会有议论、抒情,而这些议论、抒情句可以帮助我们完成对人物的分析、概括。
二、掌握考查人物形象的两种题型规范1.分析概括人物形象特点题(2013·天津)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高中语文素材人物1. 李白呀,那可是高中语文素材里的超级大明星!他就像夜空中最璀璨的星星,闪耀着独特的光芒。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瞧瞧这豪迈的气概,可不是一般人能有的。
他四处游历,饮酒作乐,还激情澎湃地写下无数让人惊叹的诗篇,难道你不觉得他超酷的吗?2. 苏轼呢,也是不能不提的人物啊!他就如同那温暖的阳光,无论经历多少风雨,都能带来希望和力量。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哇塞,这种豁达简直让人佩服得五体投地。
他一生起起落落,却总是那么乐观,这不值得我们好好学习吗?3. 花木兰呀,绝对是巾帼不让须眉的代表!把她比作一朵铿锵玫瑰再合适不过了。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看似平凡的她,在国家需要的时候毅然披上战甲,奔赴战场。
她的勇敢和坚毅让人赞叹不已,谁说女子不如男呢?4. 陶渊明可是个特立独行的人哟!像一阵自由自在的风。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他远离尘世的喧嚣,过着悠然自得的田园生活。
这种对自由的追求,难道不让人向往吗?5. 鲁迅呐,那可是中国文学史上的巨匠!宛如一盏明灯照亮黑暗。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他用犀利的文字批判社会的不公,为民众呐喊。
他对国家和人民的热爱,怎能不让人感动呢?6. 居里夫人也是高中语文素材中耀眼的存在呀!她就好似夜明珠般珍贵。
她全身心地投入到科学研究中,历经无数困难,最终发现了镭。
她的这种执着和专注,我们不应该效仿吗?7. 霍金虽然身体残疾,但他的精神却无比强大!如同坚韧的钢铁。
他在轮椅上探索宇宙的奥秘,“即使我身处果壳之中,仍自以为是无限宇宙之王”,这种对知识的渴望和不屈的精神,是不是超级震撼人心呢?我觉得这些人物都是高中语文素材中的瑰宝,他们的故事和精神能给我们带来无尽的启发和力量。
以下是一些可供高中学生摘抄的语文人物素材:
1. 鲁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他的作品如《呐喊》、《彷徨》等,深刻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种种问题,语言精炼有力,思想深邃。
2. 朱自清:中国现代著名作家,他的作品如《背影》、《荷塘月色》等,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人性和自然之美,语言优美动人。
3. 钱钟书:中国现代文学大师,他的作品如《围城》、《管锥编》等,以幽默诙谐的语言,揭示了人性的弱点和社会的弊端。
4. 史铁生:中国当代著名作家,他的作品如《务虚笔记》、《我与地坛》等,深入探讨了生死、命运和人性等哲学问题,语言质朴而深刻。
5. 季羡林:中国著名学者、作家,他的作品如《阅世心语》、《清华园日记》等,既展现了深厚的学术底蕴,又反映了时代变迁的印记。
6. 莫言:中国当代著名作家,他的作品如《红高粱家族》、《丰乳肥臀》等,以独特的乡土风情和魔幻现实主义手法,展现了中国人民的生存状态和历史记忆。
7. 路遥:中国当代著名作家,他的作品如《平凡的世界》、《人生》等,以朴实无华的语言和深入人心的故事情节,展现了普通人的生活和奋斗历程。
这些人物具有很高的文学造诣和思想境界,他们的作品对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写作能力有很大的帮助。
同时,他们的人生经历和思想也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鉴赏现代散文中的人物形象学习目标:1、了解现代散文中人物形象的常见刻画方法;2、学会鉴赏现代散文中的人物形象II。
【考纲要求】考塑造形象是小说的主要任务II。
生在鉴赏散文时应当重视人物鉴赏II。
这也是近年来高考试题不断强化的一个重要考点和考查方向II。
此考点主要考查考生对作品中人物形象的准确理解、评价和感悟能力II,其基本要点有:根据作品的内容II,分析归纳人物形象的思想性格等特点;根据人物形象去理解作者的态度和作品的主旨;对人物形象作出赏析性的评价、启示性的联想等II。
《考试大纲》对本考点的要求是:“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II。
”鉴赏评价是阅读最高层级的能力II。
文学作品的形象是指文学作品中生动具体的、能激发人们思想情感的生活图景II,它包括人物形象和景物形象II,主要指人物形象II,有时也包括物象II,如对文中出现的动物、植物的形象的鉴赏II。
在实际考查时II,可单独考查”,也可与鉴赏作品的语言和表达技巧结合起来II。
从试题内容看II,命题的材料主要是现当代具有较浓人文色彩的散文II,也有少量小说II。
从题型看II,通常是以简答题形式出现II。
一、人物形象散文很少象小说那样具有鲜明的人物形象II,但在摹写人或叙事散文中II,一般还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
高明的作者II,往往是“不动声色”地将自己对人物的评价隐藏于人物描写之中II,既塑造了鲜明的人物形象II,又使作品极具韵味II。
要特别注意从人物的肖像、神态、动作、语言、心理等多个角度把握他们的精神风貌和性格特征II,从而去赏析人物的形象美和精神美II。
要求根据题目引导语的要求或暗示II,到原文中去理清思路和作者的意图II,体会散文的思想境界和情感”,再经过分析达到理性的判断“。
从而去挖掘作品思想内容:历史、哲学、审美、民族心理、人文精神;探讨作品中蕴涵的第1页/共8页民族心理||。
散文中的人物形象一般不如小说的人物形象那样丰满、完整||,它可以是人物的一个形态、一个笑容、一个动作、一个微妙的心理变化||,或一组人物的语言、一个典型的细节等等||。
高中语文课内人物素材在高中语文的学习过程中,我们经常接触到各种各样的文学作品,包括小说、散文、诗歌等。
而这些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往往是我们学习和思考的重点之一。
因此,了解和研究这些作品中的人物素材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是一些高中语文课内人物素材,希望能给大家的学习和创作提供一些帮助。
1.《红楼梦》中的贾宝玉贾宝玉是中国古代小说《红楼梦》的主人公之一。
他是贾府的二少爷,天生才情出众,但性格内敛、忧郁。
他善于诗词和绘画,对美有着独特的感悟力。
然而,他的贵族身份和家族的传统束缚,使得他内心深处充满矛盾和挣扎。
通过对贾宝玉的塑造,作者揭示了封建社会的虚伪和腐败,以及人性的复杂性和脆弱性。
2.《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孙悟空是中国古代文学名著《西游记》中的一位重要人物。
他是一只猴子,拥有超常的力量和智慧。
孙悟空勇敢、聪明、机智,具有坚定的信念和勇往直前的精神。
他的形象代表了人类的智慧和勇气,在艰难困苦的旅途中一次次克服困难,最终取得了胜利。
3.《水浒传》中的林冲林冲是中国古代文学名著《水浒传》中的一位英雄人物。
他是梁山泊的头领之一,因为不满当地的官员的统治而起义。
林冲勇猛善战,擅长骑射,被誉为“豹子头”。
他的形象代表了对不义的反抗和正义的追求,以及勇敢无畏的精神。
4.《红岩》中的刘胡兰刘胡兰是中国现代文学作品《红岩》中的主人公。
她是一位年轻的红军战士,对革命事业无私地奉献着自己的青春和生命。
尽管她身世卑微,但她勇敢无畏,坚定信仰,为了自由和正义而不屈不挠地奋斗。
通过对刘胡兰的描写,作者展现了她坚定的革命信念和崇高的品格。
5.《茶馆》中的王利发王利发是中国现代戏剧作品《茶馆》中的一位重要人物。
他是一位普通的茶馆老板,生活艰辛,面对社会的不公和险恶,他始终保持着对生活的乐观和对人性的善良。
他用自己的善良和智慧感染了身边的人,并勇敢地捍卫了自己的尊严和正义。
通过对王利发的刻画,作者揭示了社会的黑暗和人性的善恶,以及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正直的品质。
高中语文教材人物形象一、《烛之武退师》烛之武:深明大义捍卫国家,义无反顾奔赴敌营。
胸有成竹、不卑不亢、侃侃而谈、步步深入。
二、《勾践灭吴》1、勾践:忍辱负重,善于总结经验,礼贤下士,能够团结国各种力量。
深谋善政,在战略上英明决策,善待百姓,明耻教理。
2、夫差:亲小人,远贤臣,骄傲轻敌,刚愎自用。
三、《邹忌讽齐王纳谏》1、邹忌:是一位头脑冷静、善于思考、娴于辞令、足智多谋、深谙君王心理的谋士。
2、齐王:是一位善于纳谏、广开言路的明君。
四、《触龙说太后》触龙:知难而上的勇气,纵横捭阖的游说技巧,赤诚的爱国之心。
五、《边城》1、翠翠:单纯的怀春少女。
情窦初开,逐步走向成熟。
渴望爱情。
心纷乱躁动而孤单,从而依恋爷爷。
对未来有所憧憬和向往。
在懵懂中体验朦胧的爱情,同时保存着自己那一份矜持。
2、祖父:在湘西拉船渡河的老船夫。
对待自己的职务一丝不苟,恪尽职守,方便过渡人。
时常为自己的女着想。
希望她能有个好归宿,过幸福的生活。
也教导翠翠要坚强、独立、成熟。
是十分爱护女的祖父。
3、天保:船总的大儿子。
理解、正视爱情,不苛求。
真实、心胸宽广、重兄弟情,成全真爱。
4、傩送:对爱情执着追求。
以歌求爱,真诚真挚。
向往爱情。
六、《荷花淀》水生嫂:朴实、勤奋、深明大义、爽朗明快、平凡而伟大的劳动妇女。
七、《装在套子里的人》1、别里科夫:慑于专制政府的恐怖统治,竭力维护旧秩序的知识分子。
自觉成为沙皇政府的卫道士,极力维护沙皇的反动统治,反对一切新生事物,反对社会变革。
2、柯瓦连科姐弟:敢于冲破“套子”束缚的人。
不循规蹈矩,具有新思想,充满生命活力。
给令人窒息的沉闷生活带来了青春活力和勃勃生机,给人以冲破黑暗的希望。
八、《鸿门宴》1、项羽:任人唯亲、刚愎自用、脾气暴躁。
2、邦:委曲求全、虚伪狡诈、有心计有野心。
3、良:足智多谋、忠心耿耿、办事得体。
4、樊哙:智勇双全、直率粗犷。
5、项伯:知恩图报、贪图私利、轻信他人。
6、增:高瞻远瞩、深谋远虑。
赏析文学作品形象之叙事散文中的人物形象教学目标:1、通过分析考场答案,充分了解在答题中容易丢分的点,探究减少丢分的方法,从而达到增分目的。
2、通过针对性训练,强化增分意识及精准答题意识。
3、引导学生自己拟题并作答,进一步让学生熟练掌握各类题型特点及其解题方法、答题模式。
教学重点:掌握增分技巧,通过训练能精准答题,提高分值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精准答题教学过程:一、回顾高考真题,把握命题特点1、纵观全文,分析鲁迅笔下韦素园形象的特点。
〔6分〕〔2012某某卷〕2、文章的结尾部分鲁迅说“在中国第一要他〔韦素园〕多〞联系现实,谈谈你的认识。
〔6分〕〔2012某某卷〕3、从文章看,鲁迅对有些人所批评的X半农的“浅〞持什么态度?〔4分〕〔2007某某高考〕4、文中写了陈皮匠和其他古城人面对无限商机的不同态度,请予评价;作者这样写的意图是什么,请予探讨。
〔7分〕〔2014某某卷〕5、“看报纸的旅客〞在文中起什么作用?〔4分,2013某某卷〕……思考:形象类常考题型有哪些?二、市质检考题回顾3月16日市质检现代文月的《教授的底牌》16、文中亮出教授的“底牌〞有哪些?请简要概括。
考场答案1:①能够自娱自乐,自己以自己为乐;②把半个月的食物都买来,做饭时很随便;③喜爱读书;④珍惜时间;考场答案2:①形式生活太呆板,物质生活太贫瘠;②读书、教书,快节奏的生活;③上现代文学或古典小说时,能吸引听众的注意力;④对文学的热爱;⑤赶完稿子,上完一堂使我自得的课;⑥对工作认真,与儿子之间的真情;⑦专注于生活、享受。
参考答案:①形相“焦瘦〞,愧为人师;②因陋就简,家居陋室;③理家无能,不善烹调;④分秒必争,嗜读如命;⑤喜爱上课,有苦有乐。
思考1:与参考答案相比,学生的答案存在哪些问题?问题:思考2:在概括形象时,我们要从哪些角度去分析人物形象?怎样答题才能准确、到位以提高分值?增分技巧:三、巩固训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表叔与阿婆肖复兴①前门一带多会馆,均是清朝末年各地进京赶考的秀才修建。
鉴赏现代散文中的人物形象学习目标:1、了解现代散文中人物形象的常见刻画方法;2、学会鉴赏现代散文中的人物形象||。
【考纲要求】考塑造形象是小说的主要任务||。
生在鉴赏散文时应当重视人物鉴赏||。
这也是近年来高考试题不断强化的一个重要考点和考查方向||。
此考点主要考查考生对作品中人物形象的准确理解、评价和感悟能力||,其基本要点有:根据作品的内容||,分析归纳人物形象的思想性格等特点;根据人物形象去理解作者的态度和作品的主旨;对人物形象作出赏析性的评价、启示性的联想等||。
《考试大纲》对本考点的要求是:“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鉴赏评价是阅读最高层级的能力||。
文学作品的形象是指文学作品中生动具体的、能激发人们思想情感的生活图景||,它包括人物形象和景物形象||,主要指人物形象||,有时也包括物象||,如对文中出现的动物、植物的形象的鉴赏||。
在实际考查时||,可单独考查||,也可与鉴赏作品的语言和表达技巧结合起来||。
从试题内容看||,命题的材料主要是现当代具有较浓人文色彩的散文||,也有少量小说||。
从题型看||,通常是以简答题形式出现||。
一、人物形象散文很少象小说那样具有鲜明的人物形象||,但在摹写人或叙事散文中||,一般还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
高明的作者||,往往是“不动声色”地将自己对人物的评价隐藏于人物描写之中||,既塑造了鲜明的人物形象||,又使作品极具韵味||。
要特别注意从人物的肖像、神态、动作、语言、心理等多个角度把握他们的精神风貌和性格特征||,从而去赏析人物的形象美和精神美||。
要求根据题目引导语的要求或暗示||,到原文中去理清思路和作者的意图||,体会散文的思想境界和情感||,再经过分析达到理性的判断||。
从而去挖掘作品思想内容:历史、哲学、审美、民族心理、人文精神;探讨作品中蕴涵的民族心理||。
散文中的人物形象一般不如小说的人物形象那样丰满、完整||,它可以是人物的一个形态、一个笑容、一个动作、一个微妙的心理变化||,或一组人物的语言、一个典型的细节等等||。
通过精当的描写||,以简洁的笔法刻画人物的形象||,表现人物性格||,反映人物的思想感情||,鉴赏人物形象就可以通过一些片断、局部来“窥斑见豹”||。
知识储备:鉴赏现代散文中的人物形象应重点把握:一.思想性||。
包括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和人物形象的社会意义两个方面||。
要注意它所揭示的作品的主题和它所体现的现实意义||。
二、人物形象内涵:①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如:勤劳、善良、淳朴、忠厚、内向、腼腆、懒惰等;②人物形象的精神风貌:如:乐观、悲观||,活泼、向上||,积极、消极||,乐于助人等;③人物形象的思想特征:如:爱国、守旧、反动、愚昧、自私、贪婪等;④人物形象的社会或时代意义:如:人物身份、社会地位、意义代表等||。
散文所表现的内涵有社会的、自然的意义||,也有现实的、历史的意义||。
但最重要的是在阅读过程中有效地把握作者的思想和情感内涵||,尤其是情感内涵||。
要对作品内涵进行挖掘||,还必须抓住两个方面:一是从整体上把握作品中的内容、思想与时代背景||,二是把握作品中的词语的含义、语言技巧、表现手法等||。
在阅读中注意标志性词语||,如那些表示人物思想情感的词||,“认为”“以为”“觉得”“感到”等||,往往直接领起表明作者感情的内容||,抓住它往往就抓住了作品的内涵线索||。
另外||,在阅读中还要联系作品的写作背景资料||。
背景资料包括作者一贯的思想观点、写作的时间、写作动机等||。
二.艺术性||。
艺术性主要是人物形象塑造的方法||。
人物形象刻画方法:①外貌描写(包括衣着)||,有的也涉及到精神||。
读作品||,看外貌||,有时是有助于掌握形象特征的||。
②人物的动作行为描写||。
行为是受思想支配的||,要看人物做了些什么||,是出于什么动机、目的去做的:做这事的态度是怎样||,是主动、迫切地去做||,还是勉强被迫去做||。
因此根据行为就可以看出思想、性格来||。
③人物的语言描写||。
这是指作品中人物所说的话||。
人物的语言是他们心灵的道白||,听他们说话||,读者可以了解他们的文化素养、地位、身份||。
关键性的语言更是可以洞察其思想感情和性格||。
所以||,分析人物的语言就要透过言辞去看思想、性格||。
④人物的心理描写||。
有的文章直接描绘剖析人物的心理||,以便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
写心理||,一是表明其心理状态||。
心理状态本是性格层面的||,开朗、平和、达观、宁静||,或是急躁、张狂、暴怒||,甚至是反复无常、歇斯底里||,心态也是变化的||,从喜怒哀乐直接去找到其他原因的||,这就又可看出思想境界||。
二是心理活动||。
想了些什么||,怎么想||。
有什么期待、企盼、憧憬;有什么打算、安排;有什么失落、忧伤、绝望||。
看他们到底在想什么||,通过这些心理活动过程||,足以看出一个人的立场、观点、生活态度、性格特征||。
⑤环境描写||。
人物活动的具体场所||,展示人物性格的一个平台||。
⑥侧面描写||。
也叫间接描写||,就是不直接描写人物或事件||,而是通过对别人的描绘或对景物的描绘||,对气氛的渲染||,来烘托描写对象||。
这也是刻画人物的一种方法||,是对直接描写的一种补充||。
⑦细节描写||。
细节描写是人物描写的重要组成部分||。
若干个细节描写组合起来||,人物描写才能具体化||。
因此||,细节描写是人物描写的最小单位||,细节描写也最能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
三、(1)鉴赏人物形象应注意:一是从作品实际出发||,即作品中人物形象自身所具有的“东西”(人物的言行及作品对其所作的种种描写和评述)出发;二是对人物性格要有简要的分析||,即联系作品内容作简要分析||。
(2)鉴赏散文还应该注意:①.人称(1)第一人称:叙述亲切自然||,能自由地表达思想感情||,便于直抒胸臆||,读起来有一种亲切感和真实感;(2)第二人称:便于感情交流||,抒情自由灵活||,亲切自然;如果是物||,还有拟人化效果||。
(3)第三人称:能比较直接地展现丰富多彩的生活||,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能从更多方面灵活自由地叙述||。
②.修辞:(1)比喻: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化冗长为简洁||。
(2)比拟:感情色彩鲜明||,描绘形象生动||,表意丰富||。
(3)夸张:突出事物的本质和特征||,给人以启示;表现作者对事物的感情态度||,增强语言的感染力和生动性;创造气氛||,引人联想||。
(4)排比:句式整齐||,节奏匀称;内容集中||,语势强劲;条分缕析||,说理透辟||,抒情酣畅淋漓||。
(5)对偶:整齐匀称||,节奏鲜明;音调铿锵||,富有音乐美;表意凝练集中||,概括力强;便于记忆||,便于传诵||。
(6)借代:引人联想||,形象突出||,特点鲜明||,具体生动||。
(7)反复:突出思想||,强调感情;条理分明||,节奏感强||。
③.表现手法:(1)象征:利用景物的特征或隐含内容来象征人的品行、节操||。
使抽象事物具体化||,深奥的道理通俗化||,激发联想||,感染力强;使文章表达含蓄深沉||。
(2)类比:以浅寓深||,以近比远||,生动形象||,通俗易懂||。
(3)抑扬:突出重点||,强调语意||,抒发情感;行文跌宕||,曲折含蓄||,引人入胜||。
(4)对比:特点鲜明||,矛盾突出||,具有强烈的反差||。
(5)衬托:突出事物特征||,强化思想感情||,形象鲜明||,主次分明||。
(6)渲染:浓墨重彩||,营造氛围;情景相生||,深化主题||。
(7)铺垫(伏笔):给下文情节的产生提供一种暗示||。
(8)反语、讽刺:强化态度与情感||。
(9)引用:引用传说故事或神话是为了增强文章的传奇性、风物的隐秘性||,丰富文章的内容;引用诗歌除了丰富文章内容外||,结合描写的景物||,可增强文章的诗情画意||,使文章具有意境美;引用名言||,使文章更具有说服力||。
④.描写作用:总体作用:再现自然风光||,描绘人物的外貌及内心世界||,交代人物活动的自然及社会环境||。
(1)人物肖像、动作描写:更好地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性格特征;(2)人物对话描写:刻画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心理活动||,促进故事情节的发展||。
鉴赏人物性格的重要途径:品味人物个性化的语言||。
(3)景物描写:具体描写自然风光||,营造一种氛围||,烘托人物的情感和思想||。
(4)环境场面描写:交代人物活动的背景||,写明事件发生的时间和地点||,渲染气氛||,更好地表现人物||。
④鉴赏人物形象应注意:①是从作品实际出发||,即作品中人物形象自身所具有的“东西”(人物的言行及作品对其所作的种种描写和评述)出发;②是对人物性格要有简要的分析||,即联系作品内容作简要分析||。
(3)形象的意义||。
鉴赏现代散文中的人物形象应重点把握:①思想性||。
包括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和人物形象的社会意义两个方面||。
要注意它所揭示的作品的主题和它所体现的现实意义||。
②艺术性||。
艺术性主要是人物形象塑造的方法||。
四、【近几年考查方式】①鉴赏人物形象这类题型的提问模式||,通常有五种:1.请结合文章||,简析文中“某某”这一人物形象||。
2.请用最简洁的词语概括“某某”形象的内在特点||。
3.简要概括作品中人物形象的特点或具有什么样的性格||。
4.某段描写表现人物什么心理(性格、情感)||。
5.你认为文中的“某某”是怎样的人||。
②鉴赏人物形象||,要注意以下四个方面:1.品析人物描写||,感知人物形象答题模式:按总分(分总)来回答||。
先用一句话从整体上对该人物作出一个定性分析||,然后再从几个方面作定量分析;也可以先从几个方面作定量分析||,然后再用一句话作定性式的总括||。
其中要注意使用规范的鉴赏用语||。
五、如何鉴赏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1)作品中人物具有怎样的形象(2)鉴赏人物形象||,主要从三方面进行分析:①熟悉情节(事件)||,简要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②扣紧细节(外貌、情态、语言、动作、心理等)||,揭示人物的典型意义||。
③注意评价(作者或作品中的人物评价)解题指津散文中的人物形象||,可以是人物的一个神态、一个笑容、一个动作、一个微妙的心理变化||,也可以是一组人物的语言、一个典型的细节等||。
散文通常以精当的描写、简洁的笔法刻画人物的形象||,表现人物的性格||,反映人物的思想感情||。
在答题时||,应先从文章中找出表现人物形象的语句||,然后将这些语句适当归类||,看哪几句集中表现了某一个方面的性格(如“典题例析”中老代的外貌描写、憨憨地说价钱、乐呵呵地回应“我”的调侃等)||,然后用恰当的词语概括出来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