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公共关系学 名词解释

公共关系学 名词解释

公共关系学 名词解释
公共关系学 名词解释

1公共关系观念是一种影响和制约着组织的政策和行为的经营观念和管理哲学,是引导、规范组织行为的一种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

2关系是组织与公众之间的联系。

3舆论指社会公众对组织的政策、行为、人员或产品所形成的看法和意见的公开表达。

4形象指组织的总体特征和实际表现在社会公众中获得的认知和评价。

5“报刊宣传活动”是指一个组织为了自身的目的和利益,雇佣报刊宣传员在报刊上进行宣传活动,以制造舆论,扩大影响。

6“便士报”运动19世纪30年代,美国报界掀起了一场“便士报”运动,即报纸以低廉的价格去争取大量的读者。

7“清垃圾运动”指美国实业界利用新闻媒介“愚弄公众”。由此引起了新闻媒介的不满,报纸杂志率先刊载揭露实业界那些“强盗大王”的恶劣丑闻。8“门户开放原则”1906年,艾维。李的《原则宣言》,全面阐明向报界和公众提供迅速而准确的消息。这就是企业管理的“门户开放原则”。

9“双向对称”

的公关模式就是在公关的目标上将组织和公众的利益置于同等重要的位置上,在方法上坚持组织与公众之间的双向传播与沟通。

10交际指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的直接交往、相互沟通,也称“人际沟通”,是公共关系的传播方式之一。

11营销推广指在市场推销的交易活动中,工商业组织以各种手段向顾客宣传产品,扩大产品销售量的一种经营活动。

12游说指通过讲解、说明,以鼓动受众按照自己的意图行事的一种劝服性传播。

13论题处理又称作“问题管理”或“议题处理”,主要指公关人员对正在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以帮助组织制定应变的对策和措施。14社会互动是社会上人与人、群体与群体之间的交往和相互作用。

15公关开发活动指社会组织,运用传播的力量去发展会员、筹措经费和争取资源等活动。

16广告是一种“付费传播”,即广告主付费购买传播媒介的使用权来推销其产品、服务或观念。

17公共事务主要指一个组织与政府部门、公共政策、公众利益和社区事务相关的活动。

18公共关系职责指公共关系在组织的行政管理或经营管理过程中的工作范围及其应当承担的责任。

19公共关系领导人员即公共关系部门的负责人,是公共关系机构的领导者和管理者。

20公共关系一般人员指公共关系机构中的各类人员,主要包括调查分析人员、计划人员、传播人员、文秘人员和专门技术员等。

21全员(PR)管理是通过全员的公关教育与培训,增强全员的公关意识,提高全员公关行为的自觉性,加强整体的公关配合与协调,形成浓厚的组织公关氛围与公关文化。

22公众公共关系工作对象统称为公众。公众的特定含义是指与公共关系主体利益相关,并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个人、群体或组织。23公益性组织以国家及社会公众的整体利益为目标,其公众对象是社会各界,如政府部门、公共安全机关和消防队等。

24积极公众是与组织之间的互动关系已经形成、对组织的问题认知和卷入较深,对组织积极施加影响的那部分公众。

25消极公众是与组织存在着内在关系,但目前对组织的行为和传播持消极不干预、不影响、不积极反馈态度的公众。

26名流公众指那些具有较大的影响力和号召力的有名望人士。

27非公众指与组织无关,其观点、态度和行为不受组织的影响,也不对组织产生作用的公众群体。

28潜在公众即由于潜在公共关系问题而形成的潜伏公众、隐患公众、隐蔽公众或未来公众。

29行动公众即已采取实际行动,对组织构成压力,并迫使组织相应采取行动的公众群体。

30次要公众按关系的重要程度,可分为首要公众和次要公众。次要公众对组织的生存和发展有一定影响,但没有决定性意义。

31社区公众指组织所在地的区域关系对象,包括当地的管理部门、地区团体组织、左邻右舍的居民百姓。

32赌金持有人是指积极公众。“赌金持有人”是与某一组织联系在一起、与该组织有着相互影响关系的人们。

33知觉的选择性就是在知觉过程中,为了清晰地反映对象,人们总是从许多事物中自觉(主动)地或不自觉(被动)地选择知觉对象和心理过程。34定型作用即固定的僵化印象对人的知觉的影响,也称“刻板印象”。

35知觉的偏见是人们在感知事物的时候,由于特殊的主观动机或外界刺激,对事物产生一种片面或歪曲印象的心理过程。

36晕轮效应即一种片面的知觉。人们在认识事物或人时,往往会从对象的某些突出的特征或品质推广为对象的整体印象和看法,从而掩盖了对象的其他特征或品质,形成某种幻化的知觉。

37心理定势是人的认知和思维的惯性、倾向性,即按照一种固定了的倾向去认识事物、判断事物、思考问题,表现出心理活动的趋向性。38态度是人们认识和行为上相对固定的倾向,包括人对事物和社会认知的倾向、情感的倾向和意图的倾向。

39流行是指社会上许多人都去追求某种生活方式,使这种生活方式在较短的时期到处可见,即所谓的“一窝风”现象。

40舆论是公众的意见与看法,是社会全体成员或大多数值人的共同信念,是人们彼此间信息沟通后的一种共鸣。

41价值观是人们对于是非、善恶、好坏的评价标准,是影响个体行为的重要因素。

42逆反心理是指作用于个体的同类事物,超过了个体感官所能接受的限度而产生的一种相反的体验,使个体有意识地脱离习惯的思维轨道,向相反的思维方向探索。

43知觉是大脑对当前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反映。

44近因效应即最近或最后印象的强烈影响。事物给人留下的最后印象往往非常深刻,难以消失。

45流言是提不出任何信得过的确切根据,而在人们中间相互传播的一种特定的虚假信息。

46公共关系管理是对组织与社会公众之间传播沟通的目标、资源、对象、手段、过程和效果等基本要素的管理。

47自我形象就是一个组织自己所期望建立的社会形象,这是一个组织公共关系工作的内在动和、方向、目的和标准。

48实际形象即组织的实际状态和行为在公众舆论中的投影、反映,亦即社会公众和社会舆论对组织实际状态和行为的认知和评价。

49组织形象差距分析即将组织的实际形象与组织的自我形象做比较分析,揭示二者之间的现实差距。

50把关人又称“守门人”,它是指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对信息的提供、制作、编辑和报道能够采取“疏导”与“抑制”行为的关键人物。

51两级传播是由美国拉扎匪尔德提出的。信息的传递是按照“媒介——意见领袖——受众”这两种传播的模式进行的,即两级传播。

52文字传播媒介是指借助于可视的语言文字符号传递社会信息的各种载体。

53电子媒介是指运用电子技术、电子技术设备及其产品进行信息传播的媒介。

54非语言文字符号主要是指身势语言和表情语言(情态语言),它们传播出来的无声的信息是语言或文字不能取代的。

55间隔随机抽样就是将人口总体顺序编号,用等距法,每隔一定间隔抽出一人为样本。

56整群抽样就是将一个总体系统中的基层分支单位作为抽样的基本单位,用随机抽样方式整群地抽取,然后对各群中的个体进行全面调查。57配额抽样根据“抽样框”,按人口总体中具有各项规定特征的人口比例,确定样本中具有各种特征的人数比例。

58分层异比抽样就是将人口总体按特征分层后,根据特殊需要,在不同的层次中按不同的比例进行抽样。

59分区多级随机抽样就是对数量广大而分布散乱的公众,按区域划分为若干群,分阶段渐次缩小选样的地区范围,直至家庭或小组单位。

60面访调查即调查者直接走访被调查者,当面听取被调查者的意见。形式上可以个别面谈,也可以小组座谈。

61浓度调查类似记者采访,不使用问卷,不受给定问题的限制,访问者按事先准备好的调查重点,与调查对象深入交谈。

62策划新闻即在真实的、不损害公众利益的前提下,策划具有新闻价值的事件或活动。吸引新闻界和公众的注意力,以达到提高知名度、扩大社会影响的目的。63开幕典礼又可称为开幕式。是指为第一次与公众见面的、具有纪念意义的事件而举行的庄重而又热烈的活动形式。

64展览是指通过实物、文字和图表等来展现成果或问题的一种宣传形式,它属于微缩了的、纵使性的传播媒介。

65赞助是组织或团体举办的一项社会活动,所获得的社会各界钱财或物质上的援助,就称为赞助。

66公关礼仪是指公关人员在公关活动中应遵循的礼仪要求.

67礼仪是指程序和礼节两个方面,也就是说既有礼节方面的规范化要求,也有先做什么,再做什么的程序方面的规范化要求。

68会见国际上一般称接见或拜会。

凡身份高的人士会见身份低的,或是主人会见客人,这种会见一般称为接见或召见。凡身份低的人士会见身份高的人士,或是客人会见主人,这种会见一般称为拜见。我国一般统称会见。

69会谈指双方或多方就某些重大问题,以及其他共同关心的问题交换意见。会谈也可以是洽谈公务,或就具体业务谈判。

70形象广告是以提高组织的知名度,树立组织整体形象为目标的公关广告。

71观念广告通过提倡或灌输某种观念和意见,试图引导或转变公众的看法,影响公众的态度和行为的一种公关广告。

72响应广告即用来表示组织与社会各界具有关联性和共同性的一种广告。

73祝贺性广告是响应广告的一种常见形式,通常做法是向某新开张的单位或逢节庆日的组织赞助一笔广告费,然后署名祝贺。

74演讲与报告是一种有准备的、较规范的言语传播方式。演讲是演讲者就某一问题向一定范围的听从发表讲话。报告则是演讲的一种形式。75谈判是有关方面就共同关心的问题相互磋商,交换意见,寻求解决的途径和达成协议的过程。

76企业内刊企业自行编辑、出版、发行的一种“准大从媒介”。它一般由企业的公关部负责编辑、出版和发行。

77企业文化是企业经营管理哲学为核心的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的总和。

78合理化建议制度是一种规范华的企业内部沟通制度,旨在能让全体员工能与企业的管理者保持经常性的沟通。

79CI手册是一本阐述企业CI战略基本观点与具体作业规范的指导书。

80CI战略是一个帮助企业进行全方位综合治理的系统工程,目的是明确企业的发展方向,使企业的整体动作纳入既定的同一轨道。81理念识别系统是企业识别系统的核心与原动力,属于思想文化的意识层面。

82行为识别系统是以经营理念为核心,并扩散回馈社会的公益活动、公共关系等动态识别形式。

83视觉识别系统是运用系统的、统一的视觉符号系统,对外传达企业的经营理念与情报信息。

84标准色指企业为塑造独特的企业形象而确定的某一特定的色彩或一组色彩系统。

85产品定位就是在潜在消费者的心目中为你的产品设置一个特定的位置,为你的产品所独占。企业的产品定位是广告诉求的基点。

86政府公共关系政府公共关系即政府机构与社会公众之间的双向传播沟通活动;

87政府公共关系原则指政府公共关系活动中必须始终遵循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准则,它是由政府公共关系的性质和职能决定的。88政府公共关系实务也称政府公共关系活动,它是政府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的一系列公共关系业务工作。89社会协商对话

就是围绕公众关心的重大问题,由政府有关机构的负责人,与有关的公众群体或团体进行平等的、直接的、公开的对话。90政府服务文化是一种组织文化,它是指一个政府组织全体成员所共有的服务价值观和共同的行为模式的总和。

91公共关系公司是专门为社会组织提供公共关系咨询,或受理委托为客户开展公共关系活动的服务性机构。

92公益广告指组织为社会公益活动提供服务的广告传播。

93非正式沟通是建立在日常人际关系基础上的一种自由沟通,它没有明确的规范,不受时间场合的限制,没有固定的传播媒介。

94全员PR管理就是通过全员的公关教育与培训,增强意识,提高自觉性,加强整体配合与协调,形成浓厚的组织公关氛围与公关文化。95公关评估是在肯定成绩的同时发现新的问题,以便不断调整组织的目标、政策和行为,使公关工作有计划的持续的过程。

96公共关系年度工作报告即以本年度的公共关系计划和预算为根据,就公共关系各层次的目标及计划,提出来有说服力的总结报告。

97巴纳姆公共关系发展史上最黑暗时期的代表人物,主要奉行“凡宣传皆好事”的信条,欺骗公众,也被称作“巴纳姆时期”。

98矫正型公关即组织形象受到严重损害的时候,为了尽快挽回信誉,采取的一系列的有效措施,重塑组织的良好形象。

99情感因素是主体对于对象的情绪反应。

100商标它是区别不同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所生产或经营的商品的一种特定的标记,通常是由文字、图案或符号所构成。

101首因效应即受第一印象的强烈影响,第一印象一旦形成就比较难以消除。

102电话调查指的是调查者按照统一问卷,通过电话向被访者提问,笔录答案。

103四步工作法即将公共关系工作过程分为四个基本阶段的方法:公关调查、公关策划、公关实施、公关评价。

104六步工作法即将公共关系工作过程分解为六个基本环节:估计形势、确定目标、确定公众、选择媒介、编制预算和评价结果。

105包装是商品的“外衣”,主要起保护商品使用价值和促进商品销售的作用,对顾客发挥着“第一印象”的作用。

106新闻五要素即新闻5W ,何时(when )、何地(where )、何事(what )、何因(why )、何人(who )是不可缺少的五方面。

107表头

每张调查表按惯例总要有被调查者的简况反映,一般排列在调查表开头部分,称“表头”。108公关社会效益评价是借助于“费用效益分析”,就正、反两方面的分析报告,用一定的货币量来反映和衡量公关的社会效益。109危机处理

危机事件发生后,选用恰当的方式、方法,恢复、发展社会组织的形象。110主题线法主题线法的要点是使用非广告的传播形式提示消费者进行广告回忆,以提高消费者对广告信息的记忆质量。

公共关系学课程试卷及答案6

公共关系学课程试卷(第六套) 一、单项选择题 1.礼节和程序两个方面构成了()。 A.礼貌B.修养C.秩序D.礼仪 2.公共关系通过向社会灌输强烈的环境意识和高度的责任感,以增进社会交往、促使团体 合作等活动来促使社会行为得到()。 A.协调B.认可C.了解D.理解 3.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政府公共关系的()。 A.目标B.追求C.宗旨D.方向 4.马斯洛认为,在同一时间、地点、条件下,人存在多种需要,其中有一种占() 地位的需要决定着人们的行为。 A.优势B.主要C.特别D.旺盛 5.“两级传播论”认为:信息的传递是按照()的模式进行的。 A.“意见领袖——媒介——受众”B.“媒介——意见领袖——受众” C.“意见领袖——受众——媒介”D.“受众——媒介——意见领袖” 6.将人口总体顺序编号,用等距法,每隔一定间隔抽出一人为样本,这种抽样方法叫()。 A.间隔随机抽样B.分层随机抽样C.分区多级随机抽样D.分层异比抽样7.创造舆论,告知公众是公关()最基本的功能。 A.影响B.舆论C.传播D.协调 8.在公共关系活动中,公关()是公关人员必须掌握并娴熟运用的人际传播技能。 A.公众传播B.团体传播C.群体传播D.礼仪 9.在公共关系公司的类型中,按业务内部划分:为特定行业提供公共关系服务的公司是()。 A.专项业务服务公司B.专门业务服务公司 C.综合服务咨询公司D.独立型公共关系公司 10.划分()公众、周期公众和稳定公众,是制定公共关系临时对策、周期性政策和稳 定策略的依据。 A.长期B.临时C.短期D.暂时 11.CI手册是一本阐述企业CI战略基本观点与具体作业规范的()。 A.目录B.指导书C.索引D.语录 12.从()传达的角度来看,信息量过大,刺激过度就容易造成公众厌烦情绪,则会产 生逆反心理。 A.信息B.消息C.材料D.舆论 13.在大众传播中越突出某一事件,多次、大量地报道某一事件,就会使社会中的公众突出 地议论这一话题,这便是“()”。 A.社会设置B.技术设置C.经济设置D.议题设置

公共关系课标准

公共关系课程标准 课程类型:专业必修课 总学时:64 其中:讲授学时:24 实验学时:8其他:32(网络课程学习)学分:4学分 适用专业:公共关系 先修课程:管理学基础、电子商务概论、商品学 后续课程:顶岗实习等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公共关系是市场营销专业选修课,是以公关工作流程为主线,重点介绍了以公共关系认知、内部关系的协调、外部关系的把握、危机公关管理、公关专题活动开展等基本知识,实现学生对公共关系的原理、实务与技巧的掌握与运用,并以职业资格标准《公关师》为参照,课程内容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遵循职场岗位的需要,通过整合进行理论知识的选取,并融合职业资格证书(营销员、公关员等)对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要求。 二、课程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和理解公共关系的基本理念; 2.熟悉员工需求情况调查的方法; 3.掌握外部关系处理的方式和方法; 4.熟悉危机公关处理的“三部曲”; 5.掌握公关专题活动开展的内容和技巧;

(二)能力目标 1.能利用公关理念,运用调查的方法,准确判断员工的物质与精神需求; 2.能熟练运用会议语言的方法,熟练运用开好企业会议的方法; 3.能知道建立企业与社区形成友好“睦邻”关系的方法; 4.能知道政府各职能部门运作的程序; 5.能分析公关危机,提出预警方案,提出合理的应对措施; 6.能准确运用记者招待会的程序、成功举办记者招待会; 7.能准确运用庆典活动程序,进行开(闭)幕典礼的策划; 8.能准确运用展览会的程序,进行展会的策划及运作; 9.能熟练运用赞助活动的程序,准确把握塑造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良好公众形象的方法; (三)素质目标 1.培养观察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2.培养查阅资料、独立学习、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3.养成善于观测、勤于思考的学习能力。 4.培养具有市场开拓意识、竞争意识和创新思维能力。 5.培养具有严谨、敬业的职业态度。 三、课程内容和要求

公共关系学客观题标准答案

公共关系学客观题答案

————————————————————————————————作者:————————————————————————————————日期:

形考一到形考四的客观题答案 形考任务一 31、什么是“公众”?其基本特点是什么? (1)公共关系工作对象统称为公众,公众这一概念在公共关系学中有其特定含义。(2分)其特定含义是:与一个社会组织发生直接或间接关系,对该组织的生存和发展具有现实的或潜在影响力的个人、群体和社会团体。简言之,公众与组织之间必须存在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2分) (2)公众的特点是:①群体性。从组织的角度来说,公众在很大程度上具有群体的特征。(2分)②同质性。即公众的形成是由一个组织的性质来确定的。(2分)③变化性。公众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处于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中。(1分)④相关性。公共关系所指的公众不是抽象意义上的人民大众或劳苦大众,而是指与特定社会组织相关联的个人、群体和组织。(1分) 32、公共关系有助于提高员工哪些方面的素质? 通过公共关系管理,组织可在以下方面提高员工的素质。 (1)公众至上意识。树立公众至上意识是指,树立全体员工的公众意识,提高为公众服务的自觉性。(3分) (2)交往合作意识。树立交往合作意识是指,树立交往合作的观念,提高社交能力。(3分) (3)个人形象意识。树立个人形象意识是指,树立注重个人形象的观念,提高自我调节能力。(2分) (4)与时俱进意识。树立与时俱进意识是指,树立与时代共同进步的意识,提高创新能力。(2分) 33、如何按照公众的态度进行公众分类? 一个组织所面对的各种公众,由于他们自身所处的地位和环境、扮演的社会角色以及主观认识水平等条件不同,而形成对组织的不同态度。(2分)我们可以根据公众对组织是否具有合作态度将其分为顺意公众、逆意公众和独立公众。(2分) (1)顺意公众,又称为支持公众,是指对组织持赞赏、支持、合作和信任态度的公众。(2分) (2)逆意公众,又称为敌对公众,是指对组织持反对意见、不合作态度,甚至采取敌对立场的公众。(2分)

公共关系学的试题及答案

公共关系学试题及答案 公共关系学试题及答案(一): 单选题 1.作为组织公共关系活动的基础,也是组织公共关系活动结 果的要素是( C )P10 A.公共关系语言B.公共关系观念 C.公共关系状态D.公共关系舆论 2.公共关系(Public Relations)也可称为( B ) A.人际关系B.公众关系C.团体关系D.人群关系 3.现代“公共关系传播”的本质即组织与公众之间信息的( D )A.沟通B.交流C.单向交流D.双向交流 4.堪称最早问世的公共关系学的理论书籍是( A )P25 A.亚里士多德的《修辞学》 B.儒略·凯撒的《高卢战记》 C.爱德华·伯尼斯的《公共舆论的构成》 D.孔子的《春秋》 5.被后人誉为公共关系之父的人是( D )P29

A.爱德华·伯尼斯B.森特C.巴纳姆D.艾维·李 6.影响组织形象的关键因素是( C )P46 A.产品性能B.产品包装C.产品质量D.产品价格7.公共关系的传播推广职责首先在于( D )P48 A.扩大影响B.引导舆论C.控制公众D.告知公众 8.在美国被誉为“公共关系的圣经”的公共关系专著是(C )P31 A.《舆论》B.《公众舆论的构成》C.《有效的公共关系》D.《公共关系学》 9.国际公共关系协会成立的时光是( A )P33 A.1955年B.1956年C.1986年D.1987年 10.从管理作用看,公关职能部门在组织总体中扮演的是( B )P70 A.“中心”主角B.“中介”主角C.“决策”主角D.“计划”主角 11.在公关人员心理素质中,其最基本的要求是( B )P84 A.热情心理B.自信心理C.开放心理D.创新心理

公共关系学课程试题标准答案

公共关系学课程试题答案

————————————————————————————————作者:————————————————————————————————日期: 2

公共关系学课程试卷(第一套) 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课程:公共关系学使用班级:10-10 班级:姓名:成绩: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中国公共关系协会成立的时间是( C ) A.1978年 B.1955年 C.1987年 D.1986年 2.现代公共关系发端于( B ) A.马斯洛时期 B.巴纳姆时期 C.艾维·李时期 D.爱德华·伯尼斯时期 3.公共关系传播最基本的功能是( C ) A.强化舆论 B.扩大影响 C.告知公众 D.引导舆论 4.公共关系人员所应具有的沟通交流意识实际上也可以说是一种( D ) A.协调意识 B.调查意识 C.环境意识 D.信息意识 5.组织中主要负责提出公关活动目标、计划和方案,设计公共关系项目的专职人员是 ( D ) A.分析人员 B.技术人员 C.传播人员 D.计划人员 6.在公共关系学中,组织的总体特征和实际表现在社会公众中获得的认知和评价,称为( C ) A.关系 B.舆论 C.形象 D.观念 7.C0mmunication一词在中文里可译作传播,也可译作( A ) A.沟通 B.交流 C.过程 D.结果 8.公共关系工作对象中最敏感又最重要的公众是( A )

A.媒介公众 B.名流公众 C.顾客公众 D.内部公众 9.“刻板印象”又称为( D ) A.首因效应 B.近因作用 C.晕轮效应 D.定型作用 10.廉政建设、社会治安在舆论对象中属于( B ) A.社会事件 B.社会问题 C.社会冲突 D.社会运动 11.当组织“臭名远扬”时,组织的实际形象状态为( D ) A.高知名度/高美誉度 B.高美誉度/低知名度 C.低知名度/低美誉度 D.低美誉度/高知名度 12.下列选项属于公共关系管理过程中环境形象的是( C ) A.广告代言人 B.组织的机构设置 C.组织的门面招牌 D.产品质量 13.“意见领袖”这一重要概念来源于( A ) A.两级传播论 B.“3S”论 C.把关人理论 D.议题设置论 l4.提出:“说真话”、“公众必须被告知”的命题,将公共利益与诚实带进了公共关系领域的人是( C ) A.巴纳姆 B.爱德华。伯尼斯 C.艾维。李 D.马斯洛 15.公共关系广告的主要目的是( D ) A.推销产品 B.提供服务 C.赢得经济利益 D.确立组织形象 16.视觉识别系统VIS中应用最广泛、出现频率最多的要素是( B ) A.标准字 B.标志 C.标准色 D.象征图案 17.决定广告策划成败的关键是( A ) A.广告创意 B.广告定位 C.广告媒介安排 D.广告效果测定 18.公共关系策划的一条根本原则是( B ) A.系统性原则 B.客观性原则

公共关系学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 全面分析本课程后,进行归纳总结,对本课程教学任务情况进行说明,对整体课程有明确的教学思路。课程标准具体应包含以下几点内容。 1.教学对象 本书可作为本科院校各专业四年制学生的公共基础课教材。 2.学分与学时 指课程在教学计划进程表中的学分为3学分、学时共55课时。 3.课程模块类别及课程属性 课程模块主要包括情境导入、知识链接、课堂讨论、拓展阅读、正文中适当穿插案例精选模块。 本课程属于一门必修的公共课。 4.课程性质、任务和目的 公共关系学是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和人文教育的公共基础课。公共关系(公众关系)就是组织在经营管理中运用信息传播沟通媒介,促进组织与相关公众之间的双向了解、理解、信任与合作,为组织机构树立良好的公众形象,保证事业成功的一门不可缺少的学问。它是一门综合性的应用科学,由经营管理科学、信息传播学、人际关系学构成其理论基础,它的思想原理又吸收了现代社会学、心理学、经济学、市场营销学、行为科学、广告学等学科的最新成就。学生通过学习公共关系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将有助于公关实践能力的提高,并使公共关系成为一种有理论指导的自觉行动。 目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使学生掌握公共关系学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基本技能,了解公共关系的涵义、历史、职能、构成要素、工作程序等,明了公关人员应该具备什么样的条件与素质,掌握公共关系的某些应用技术,使学生具备一定的公关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技能。 5.主要先修与后续课程 先修课程:社会心理学大学语文综合英语秘书实务文秘英语 后续课程:秘书技能实训外事接待模拟人力资源管理商务谈判口语 6.教学目的要求和主要内容 此部分内容详见(教学参考内容) 7.建议教学安排

公共关系学课程测试试题

公共关系学课程试题

————————————————————————————————作者:————————————————————————————————日期:

《公共关系学》课程试题 第一章习题 一、名词解释 1.公共关系2.公共三要素 二、简答题 1.如何理解关系的内涵? 2.公共关系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3.公共关系学的学科性质是什么? 4.公共关系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5.为什么学习公共关系学? 6.怎样学习公共关系学? 7.运用公共关系理论分析评价:“好酒不怕巷子深”和“王婆卖瓜,自卖自夸”。 三、案例分析 北京成功申办2008年奥运会 2001年7月13日,是全国人民永远难忘的日子。随着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的一声“Beijing”,全中国都沸腾了,举国上下成为一片欢呼的海洋。中央电视台随即在屏幕上打出了四个大字“我们赢了”,各地也举办了多种多样的庆祝活动,可以说北京申奥的胜利也是中国政府公关的胜利。 北京申奥过程是经过精心策划和实施的。公关主体是中国,是北京。李岚清副总理在申奥报告陈述时说:“在过去20年改革开放的过程中,中国已成为世界上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我们将继续保持政治稳定、社会进步和经济繁荣。”国际奥委会执委何振梁则说:“选择北京,你们将把奥运会第一次带到世界上拥有1/5人口的国家,让十几亿人民的创造力和奉献精神为奥林匹克服务。”任职国际奥委会主席长达21年之久的萨马兰奇卸任时最大的心愿就是把奥运会带到世界人口最多,又有巨大经济潜力的中国。正如刘淇市长在申奥成功报告会上所说:“北京申奥成功是因为有了日益强大繁荣的祖国作后盾。”由此可见,中国已经成为受世人关注、有重要影响力的大国。 北京申奥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具有最高的民众支持率。95%支持北京申奥的民众和受中国奥运情绪感染的国际奥委会委员,这是北京申奥最重要的目标公众。挪威籍国际奥委会委员乔恩·奥拉夫感慨万分地说:“北京申奥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来自中国民众的支持。就我个人来说,我从北京得到的申奥信息是其他4个城市之和的2倍。所有这些信息里都包含着同一个主题,那就是给正在腾飞的中国再一个全面腾飞的机会吧!” 北京奥申委确定了“新北京,新奥运”的申办口号,提出了“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的申办理念,提供了一部长达500页,涉及17个主题的申办报告,并把“95%的公众支持率”的调查结果写进其中,还制作了精美的北京申奥宣传片。投票前夕的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奥申委秘书长慷慨陈词:“我们有信心创造历史。这将是奥运会第一次来到有

公共关系学课程教学大纲(每周6课时)

重庆市红春藤教育集团 行政管理专业《公共关系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类型:专业课适用对象:行政管理总学时:108 授课期数:一学期 第一部分 一、课程性质及教学目的和要求 《公共关系学》是一门综合性应用科学,学科以建立组织与公众之间良好的沟通关系,在社会上树立组织的良好形象为宗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完善的今天,没有公关意识的企业不是一个好企业,不掌握一定公关知识和技巧的人不是一个好的企业经营者。开设公共关系学的目的就是使学生掌握公共关系的基本理论,熟悉公共关系的主要技巧,成为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的综合性应用人才。 公共关系学是公共关系、工商管理、市场营销、行政管理、公共事业管理(卫生事业)等专业的专业基础必修课程,也是房地产经营管理、国际贸易、计算机应用、乡镇管理、教育管理、新闻传播、广告、秘书等专业的选修课程。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公共关系学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企业界的重视,没有公共关系能力的企业,不可能赢得社会公众的信赖而取得市场竞争的主动权。同时,由于改革的全面深化,公共关系学在理论上的指导原则已经被越来越多的社会组织所接纳。在现代社会中,没有公共关系意识的机构、社团、事业单位不可能成为优秀的组织,政府也不能很好地完成为人民服务的职能。公共关系学在现代社会发展中承担着推动社会进步,完善各类社会组织,为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服务的历史重任。 1.通过公共关系学课程的学习,要求学员掌握以下内容:公共关系的基本内涵、定义、基本要素与研究范畴。公共关系产生和发展的历史、社会条件和中国公关事业的历史机遇。 2.公共关系的角色、功能和原则。公共关系组织机构的类型及其特征。公共关系从业人员的类型及其工作范围,公共关系人员的培养和选拔。公共关系工作开展的基本程序和“四步工作法”的实施。不同类型公众的特点与分类公共关系工作。不同类型公众的心理特点以及公关工作中应当注意的问题。各类大众传播媒介的特点、功能及选择的原则。大众传播的写作技巧和发布技巧,新闻与公关广告。人际传播的特点、线路及手段。公关谈判、演讲、劝说、沟通的技巧。赞助、庆典、开放组织、展览、危机公关、举办会议等公关专题活动的技巧。公共关系与组织CI设计的关系及CI设计的主要步骤、方法。公关礼仪的性质与公共关系的个人礼仪、组织活动礼仪。企业公关中公共关系与整合营销、名牌战略、CS战略的关系。政府公共关系的特点与主要工作。团体、事业单位公共关系工作的目标与主要工作。2.内容掌握层次,重点掌握(包括熟悉、知道、理解的部分)内容:要求学生深刻理解、熟练运用、全面准确表述。一般掌握内容:要求学生正确理解、简明概述。一般了解内容:要求学生知道、了解,以扩大知识面。

公共关系学作业答案

《公共关系学》作业 本课程作业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客观题部分”,由15个选择题组成,每题1分,共15分。第二部分为“主观题部分”,由简答题和论述题组成,共15分。作业总分30分,将作为平时成绩记入课程总成绩。 客观题部分: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15题) 1、现代公共关系的特征是(ABDE)。 A、公共关系学科规范化 B、公共关系教育专门化 C、公共关系专业普及化 D、公共关系行业国际化 E、公共关系工作职业化 2根据公众发展过程不同阶段的特点,可把公众分为(ACDE )。 A、非公众 B、内部公众 C、知晓公众 D、行动公众 E、潜在公众 3、公共关系三大目标是( ABC )。 A、认知度 B、美誉度 C、和谐度 D、见报率 E、议论度 4、从宏观上看,公共关系对社会的作用主要体现在( ABCD )。 A、通过信息交流和物质、能量交换等渠道产生影响 B、协调社会群体的目标、利益、态度与行动 C、通过组织制度对内部员工产生影响 D、优化经济、政治、文化、心理等环境 E、激发公众的购买欲望 5、传播的基本方式是( ABCDE )。 A、个体自身 B、人际传播 C、小团体传播 D、组织传播 E、大众传播 6、现代公共关系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美国,这与当时的社会状况有关 ( BCDE )

A、创新精神:公共关系产生的哲学基础 B、民主政治:公共关系发展的制度安排 C、市场经济:公共关系发展的现实土壤 D、人性文化:公共关系发展的精神源泉 E、传播技术:公共关系发展的技术支持 7、当代中国公共关系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ACD ) A、导入时期 B、设置专业和招生培养时期期 C、成熟稳定发展时期 D、迅速发展时 E、科技成果迅速增长时期 8、根据关系的重要性程度,可把公众分为( AE ) A、首要公众 B、目标公众 C、周期公众 D、稳定公众 E、次要公众 9、政府机关美誉度内容可分解为(BCDE ) A、领导政绩评价 B、服务评价 C、民主建设评价 D、廉政建设评价 E、政绩评价 10、在组织发展的精神源泉方面,组织形象的作用是( CDE ) A、规范与范导功能 B、宣传作用 C、激励功能 D、辐射作用 E、凝聚与整合功能 11、基于调查对象范围变量分类,公共关系调查的基本方法是( ABCDE ) A、普查 B、抽样调查 C、典型调查 D、重点调查 E、个案调查 12、礼貌用语主要有( ABCDE ) A、问候语 B、请托语 C、致谢语 D、礼赞语 E、告别语 13、公共关系发展的趋势是( ABCDE )。 A公共关系活动范围全球化 B公共关系实施主体职业化 C公共关系传播渠道网络化 D公共关系实务运作整体化 E公共关系文化思想立体化

公共关系学试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15 分) 1.公共关系状态:是指一个组织所处的社会关系和社会舆论状态,即这个组织在公众心中的实 际形象。(5 分) 2.政府公共关系:是指政府通过与社会各界公众的双向沟通,树立政府形象,争取公众对政府工 作的理解和支持的自觉活动。(5 分) 3.名门战略:即利用某些组织或企业的整体形象,来提升一些产品形象的战略。(3 分)有 种方式:其一,有的企业在某一产品的生产上已建立了知名度,就可以借此来推广其它产品形象;(1 分)其二,可借助联营、合资的渠道,投靠名门,提高自己的身价。(1分) 二、单项选择题(请将正确的字母序号填在括号内。每题1分,共15 分) 1.组织开展公共关系活动的基础是(C ) A.公共关系意识 B. 公共关系观念 C. 公共关系状态 D. 公共关系策划 2.1906年,艾维?李发表了著名文件是(B ) A.《有效的公共关系》 B. 《原则宣言》 C. 《公众舆论的形成》 D. 《公共关系学》 3.在部门所属型的公共关系部中,把公共关系职能定位于传播功能,主要是因为将公共关系部归属于(B ) A.销售部门 B. 广告宣传部门 C. 接待部门 D. 办公室 4.建设型公关主要适用于组织发展的(D ) A. 严重失调时期 B.顺利发展时期 C.稳定时期 D. 初创时期 5.把重点事实和主要结论放在文章的最前边,然后按事实的重要性排列事件,逐次写出是 (A )。 A. 倒金字塔结构 B .并列结构 C.顺时结构 D.金字塔结构 6.公关谈判的第三个阶段是(C ) A. 导入阶段 B.概说阶段 C. 交锋准则 D .妥协阶段 7.根据社会分工和自身的条件,企业准备在社会上发挥的作用和承担的角色属于( A. 经营方针 B.经营哲学 C. 行为准则 D .企业使命 8.女士坐在较低的椅子上或沙发上,最好采用的坐姿是(B A.双腿垂直式 B.双腿斜放式 C.双腿叠放式 D.双脚交叉式 9.独立公众,属于按以下哪一类公众分类法进行分类的(D A.按所属关系 B.按发生关系的时序 C.根据重要性程度 D.根据态度 10.公众从对象的某些特征推及对象的整体,从而产生“以偏概全” A. 晕轮效应 B. 刻板效应 C. 选择效应 D .首因效应 1 1 .对广告有印象的人数与接触广告媒体的人数的比例是(D )。A)。 的心理现象是(C )。

公共关系学习课程教案全套

公共关系学习课程教案 第一章公共关系的概念 要点·难点解析 第一章的学习要点包括:探讨公共关系的定义、概念和范畴,理解公共关系的本质及完整涵义;并以此为基线来分析比较公共关系学的概念与若干相关学科概念及相关实践范畴的关系,通过这种相关性的比较分析进一步把握公共关系这个特殊概念。 第一节公共关系的定义及其本质属性 “公共关系”一词源自英文的Public Relations。Public一词可译作“公共的”、“公开的”,也可译作“公众的”。Relations则宜译作“关系”。因此,中文表述可称为“公共关系”,也可称为“公众关系”。 一、公共关系的定义 1.管理说;2.传播说;3.传播管理说;4.咨询说; 5.关系说;6.协调说;7.形象说 各种公共关系的定义从不同的角度去揭示公共关系的本质属性,都有其合理性。实际上各种定义之间并不矛盾,只是侧重点不同。这些定义都有助于我们去把握公共关系的本质属性。本教材赞同“传播管理说”,即“公共关系是一个组织与其相关公众之间的传播管理”。格鲁尼格教授的这一定义科学、严谨地表述了公共关系的基本要素及其本质属性。 二、公共关系的本质属性 (一)公共关系本质的确定依据和方法 首先,将复杂的公共关系过程简化以后可以发现,公共关系活动过程的三个基本要素是“组织”、“传播”和“公众”。任何公共关系活动都是由这三个要素构成的。 其次,在公共关系的这三个要素中,“组织”和“公众”分别是公共关系的“主体”和“客体”。这二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方式是“传播”(Communication,也译作“沟通”);而现代“公共关系传播”的本质即组织与公众之间信息的双向交流;组织与公众沟通交流的“双向性”是现代公关传播的本质特征。 可见,三个要素之间的联系就是组织与公众之间通过传播沟通活动所形成的信息的双向交流。据此可以给公共关系下一个简单的定义:“公共关系本质上是组织机构与相关公众之间的双向传播与沟通。”而现代公共关系是组织的一种管理职能,这种管理职能的本质属性就是“组织与公众之间的传播管理。” “双向传播与沟通”是贯串整个公共关系的一条基线,是现代公共关系理论的精髓,是公共关系的本质属性。它渗透到公共关系原理和实务的各个方面,是准确理解公共关系的关键。 (二)公共关系的本质属性 公共关系的本质属性可以从三个角度来加以说明:

公共关系学课程教学大纲

芜湖信息技术职业学院公共关系课程教学大纲 系部:文化传播系 专业: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公共关系》是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文秘专业、新闻制作与采编专业、旅游管理专业和酒店管理专业的专业基础必修课程。公共关系学既是一门独立性的学科又是一门边缘性的学科,因此她既有自己独立的理论体系又需要运用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统计学、心理学、营销学、美学、语言学等多种学科知识。公共关系学也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课程,需要我们在教授时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进行创造性地学习,树立公共关系意识,培养和掌握公共关系原理和技能。 二、基本内容与教学要求 第一章导论 [基本内容]:公共关系的涵义、特征,产生与发展,研究公共关系学的基本内容、方法与意义。 [教学要求]: 重点:认知公共关系的概念、特征 了解公共关系的历史、现状与发展趋向 掌握公共关系的原则、职能、对象、方法与意义 难点:认知公共关系的概念 第二章公共关系的原则与职能

[基本内容]:公共关系的原则与职能 [教学要求]: 重点:认知公关在组织中的职责范围 了解公关的基本原则与功能 掌握现代公关的方向及其作用 难点:掌握现代公关的方向及其作用 第三章公共关系三要素 [基本内容]:公共关系的主体、客体、媒介 [教学要求]: 重点:了解公共关系三要素的构成及其相互关系 掌握公共关系传播的类型、要素及内容 熟悉公众的特征及分类方法,理解几类重要的公众对组织的影响 难点:了解公共关系三要素的相互关系 理解几类重要的公众对组织的影响 第四章公共关系运作过程 [基本内容]:公共关系活动运作的四个步骤 [教学要求]: 重点:了解公共关系工作程序的四个步骤及其相互关系 熟悉公共关系调查的原则及内容 掌握公共关系策划的方法和步骤 掌握公共关系实施步骤和排除实施中障碍的技巧

(公共关系)公共关系学练习题[参考答案]

《公共关系学》练习题[参考答案] 第一章公共关系的概念 一、单项选择题1、D 2、A 3、A 4、A 5、B 6、A 7、C 8、A 9、B 10、A 11、C 12、C 13、 A 14、A 15、A 二、多项选择题1、ACE 2、AD 3、ACDE 4、BE 5、A B 6、A.B 7、AB 8、CDE 9、ABCDE 10、ACDE 11、ABCDE 12、ABCDE 13、ACE 14、BD 15、AC 三、名词解释题 1、传播管理说这类定义将管理说和传播说结合起来,强调公共关系是组织一种特定的传播管理行为和 职能。格鲁尼格教授认为:“公共关系是一个组织与其相关公众之间的传播管理。”(P3)2、公共关系状 态公共关系状态即一个组织与其公众环境之间客观上存在的关系状况和舆论状况。公共关系状态是客观 存在的,任何组织或个人都处在一定的公共关系状态之中。它既是组织公共关系活动的基础,也是组织公 共关系活动的结果。(P10)3、关系主要指组织与公众之间的相处和交往的行为和状态,简单说就是组织 与公众之间的联系。这种相处和交往的性质和程度,是组织的公众环境状态中比较直观的方面。公共关系“好”还是“不好”,从这种联系的性质和程度就可以直接判断。(P16)4、形象(P18)5、人际关系主 要指个人关系、私人关系,即个人在社会交往实践中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它主要从 个体关系的角度概括人的各种社会关系,其涵盖面包括个人在生活、生产及其他社会活动中形成的一切人 与人之间的关系。(P21)6、舆论指社会公众对组织的政策、行为、人员或产品所形成的看法和意见的 总和,是社会上大多数人对组织的看法和意见的公开表达。这种公众意见的性质和程度是衡量公共关系状 态的客观标志。这种舆论反映和评价的性质和程度,是组织公众环境状态中无形的方面。舆论标志着大多 数社会公众对组织的基本态度和行为。(P17) 四、简答题 1、如何理解公共关系的传播观念、协调观念? P12 2、为什么说组织是公共关系活动的主体? P13-14 3、 为什么说传播沟通是公共关系活动的过程和方式? P15-16 五、论述题 1、从关系、职能、学科的角度论述公共关系的本质属性?要点:公关本质属性;分别阐述关系、职能、 学科性质。(P7-8)2、试述公共关系与“人际关系”的联系与区别?要点:人际关系;(1)联系(内容、 方法)(2)区别(主体、对象、内容、方式)P21 3、试述公共关系与“人群关系”的联系与区别?要点:人群关系;(1)联系;(2)区别P21-22 4、试分析公共关系有代表性的七种定义?P2-3 六、案例分析题香港回归祖国倒计时活动—《中国名牌》杂志社的公关创意 知识点:公共关系状态、公共关系活动、公共关系观念。 从背景上(历史、立场)进行项目调查,得出结论:回归这一天,一个民族的沧桑荣辱将在这时刻凝 聚升华。当时离回归只剩3年半过渡期。寻求一种能充分表达中国政府和人民坚定信念与浓烈企盼之情的 特殊活动方式,其将产生不可估量的政治影响与历史作用。 开展了项目的策划和实施:目的是高扬爱国主义旗帜;切入点是倒计时;焦点、层次和时间到位;得 到全国人民的支持。 分析评点:(1)舆论影响、社会效应,堪称“中国公关史上值得一书的大手笔”。(2)精妙的创意:倒 计时版设置在祖国首都北京天安门广场为公关策划找到了一个最佳着落点。(3)高层次、长跨度、大规模: ①规模最大倒计时牌面积达153.6平方米);②受众面最广;③活动时间最长,前后历时 925天;④新闻媒 介报道的深度与广度以及频率最多。 第二章公共关系的起源与发展

最新公共关系学试题及答案

六、案例分析(20分)。 深入人心的花——“百消丹”母亲节免费送鲜花活动 长甲集团生产的“百消丹”是一种专治妇科肿瘤的中成药,作为一个专门致力于女性健康事业的公司,长甲集团深知前进的每一步都离不开广大妇女的支持。为了回报杭州市妇女的厚爱,长甲集团杭州分公司于5月12日母亲节那天,举办了免费为母亲送鲜花、送祝福的活动,为杭州1000余位母亲送上了一份特别的节日鲜花。 “打个电话,我们就会把您最想和妈妈说的话与一束鲜花,在母亲节这天送到您的母亲手中。”在母亲节,长甲集团“百消丹”组织的送鲜花活动别出心裁,得到了广大市民的赞赏和踊跃参加。短短3天,打电话参加活动的人数超过一千人,“妈妈,您是儿子永远的港湾,不论走多远,最后都要回到您的怀抱”;“妈妈,真的感谢您,您是女儿永远的爱”;“妈妈,我们爱您到永运”…… 当儿女们饱含着深情的话语,随着一盆盆、一束束鲜花,一起送到一位位母亲手中时;当看到一个个母亲捧着鲜花,脸上绽放出比鲜花还灿烂的笑脸时,浓浓的母亲节氛也在杭州城洋溢着。一时间,长甲集团“科丹”举办的母亲节活动成为市民们关注的热点。 案例思考:请分析长甲集团这次活动的性质和技巧。(要求写出一篇400字以上的案例分析) 六、案例分析(20) 答题要点:长甲集团组织送鲜花活动,是一种公益性的公关活动,即是属于社会型公关模式。(1分)其特点是以各种社会性、赞助性或公益性的活动为主,组织通过这些活动,可为自己的信誉进行投资。(2分)企业开展任何形式的公益活动,本质上都是为了进行广告宣传。得是与其他形式的广告活动相比,“百消丹送花、送祝福”活动,使企业消费者心理需求的同时,很好地考虑到了消费者的利益,提醒人们关注母亲,珍惜亲情。在满足消费者心理需求的同时,也提高了企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2分)从公关技巧的方面看,至少有这样几点值得我们注意或借鉴: (1)大打亲情牌。(2分)母亲的养育之恩,是最能打动人们心弦的。但由于目前社会生活节奏加快,不少子女与母两地分居,平时与父母处的机会不多,内心愧疚,而父母也感到孤独。“百消丹”的这次送鲜花活动,给了双方一个机会,儿女可以把最想说的一句话和束鲜花送给母亲,聊表寸心;母亲也可以从中得到安慰,感到快乐。(3分) (2)淡化了企业的广告色彩。(2分)目前,企业的广告铺天盖地,很容易引起消费者的反感。所以要尽量在宣传或广告活动中。让消费者感觉到企业是在为他们服务,而不是转弯抹角地推销商品。(1分)要让消费者通过企业的公关活动产生爱屋及乌的好感。“百消丹”的送鲜花活。正好到达了这样的目的。(2分) (3)成为社会舆论关注的热点。(2分)母亲是人人都有的,而养育之恩当涌泉相报,所以关注母亲节大有人在。(1分)利用母亲节这种社会的节庆开展活动,很容易吸引社会公众的眼球,并能引起各种媒体的广泛注意,从而到达了提升企业知名度的目的。(2分) 选择公关活动的最佳时机应注意哪些问题? 1 避开或利用重大节日,如果策划的公关活动与重大节日有联系就要充分利用那个节日来增强活动效果,如策划的公关活动与重大节日没有太大联系就要避开节日,否则或哦顶你个内容太会被节日气氛所冲淡 2 避开或利用国内外重大事件,入策划的公关活动与国内……(如上) 3不宜在同一天或同一段时间按同时开展两项重大的公关活动,否则会让公众产生无所适从的感觉且造成人力物力财力的紧张失控。 1.试述公共关系与“人际关系”的联系与区别。 答:“人际关系”主要指个人关系、私人关系,即个人在社会交往实践中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

《公共关系学》课程学习心得体会

《公共关系学》课程学习心得体会 说起公共关系,没有学习这门课程的我会认为,公共关系就是企业或组织利用公关手段树立良好形象,从而与社会各成员搞好关系,我会觉得公共关系就是公关。可是,在接触了一学期的《公共关系学》课程之后,我发现,公共关系远不仅仅是公关,它所包含的内涵更加深奥的多。 就像定义中所说的那样,公共关系是指一个社会组织在运营管理中自觉运用各种信息传播媒介,促使组织与相关社会公众之间的双向了解、促进、理解、信任、支持与合作,为本组织树立良好的公众形象,从而达到组织的预期目标。从这里我们不难看出,公共关系的目的就是要与社会公众建立并保持良好的关系,而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就是作为公共关系重要构成要素之一的媒介。在各类传播媒介中,我认为,大众传播媒介已经成为了当下发展最为迅速、传播最为广泛且最具有影响力的媒介。而在大众传播媒介的内部,相比于较为传统的报纸、杂志、广播电台和电视,因特网和自媒体才真正的提高了大众传播媒体的效率和影响力。这两类传播平台通过高度开放的网络平台,广阔覆盖的范围,高参与度的网民带来的双向互动以及较为低廉的运营成本将信息在短时间内广泛传播并得到了众多网民的认可。当然,这并不是说大众传播媒介优于其他媒介,在对公共关系媒介进行选择的过程中,组织也要结合实际的工作目标、对象、传播内容以及经济状况进行实际考虑再加以选择。

我们必须承认,公共关系对组织本身乃至社会都是具有重要的价值意义的。对于组织而言,公共关系可以收集信息,检测环境,成为一个良好的预警系统;公共关系能从整体上评价决策的社会影响和后果,有效参与决策过程;公共关系能够通过各类传播媒介将组织信息及时、有效地传播给公众,为组织树立良好的公众形象;公共关系作为一种协调沟通机制也能成为组织运行过程中所必不可少的润滑剂;等等。以上所提到的公共关系的几类重要功能无论是对公益性组织、互利性组织还是服务型组织、营利性组织,对政治组织、经济组织,抑或是文化组织、群众组织或者宗教组织都是具有重大价值的。当然,公共关系对与社会也有着不小的贡献,公共关系中的沟通以及所传播的信息也能够很大程度的优化社会的互动、心理、经济和政治环境。 我认为,在对公共关系的学习过程中,公共关系意识的培养是很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对于公共关系意识本身而言,它所包含的尊重公众、塑造形象、真诚互惠、传播沟通、创新审美、立足长远以及危机管理等意识均是有效展开公共关系工作的重要前提条件,而公共关系意识的培养,更利于提高员工素质,使其更加有效地开展专业工作,从而塑造良好的组织形象,是一个能够实现公共关系工作事半功倍的有效途径。而要提高公共关系意识,最重要的一条途径就是对公共关系学的内容进行系统的学习,并对经典的成功案例进行细致的分析。可以说,意识的培养与学习的过程是相辅相成的。 当然,只学习不实践的知识是不能被实际掌握的,正所谓“实践出真知”,通过以小组为单位的活动策划书作业我也对公共关系学的实际应用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一个看似简单的活动策划书其实也需要付出大量的精力和时间来进行严谨的时间、人力以及资金的安排,活动策划更要考虑到参加人员时间、场地限制、时间限制、流程安排、资金情况、人员数量等实际问题,在种种条件限制的情况下达成预期的效果并非纸上谈兵那么简单。同时,在整个策划化工作中,小

自学考试公共关系学试题答案

自学考试公共关系学试 题答案 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

2015年10月自学考试00182公共关系学试题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题干】公共关系作为一门学科,最早产生于()。 【选项】 A.英国 B.美国 C.德国 D.法国 【答案】B 【解析】公共关系职业化的发展,促进了公共关系由简单零碎的活动上升为较系统完整的专业活动,并逐渐形成了公共关系的原则与方法,使公共关系自立于学科之林,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的条件已经成熟。美国学者爱德华·伯尼斯就是公共关系学科化的一名棋手。 2.【题干】被称为公共关系理论发展史的“第一个里程碑”的专着是()。 【选项】 A.《公共关系学》 B.《有效的公共关系》 C.《公众舆论的形成》 D.《原则宣言》 【答案】C 【解析】1923年美国人爱德华·伯尼斯出版了被称为公共关系理论发展史的“第一个里程碑”的专着——《公众舆论的形成》。爱德华·伯尼斯的主要贡献就在于,他把公共关系学理论从新闻传播领域中分离出来,并对公共关系的原理与方法进行较系统的研究,使之系统化、完整化,最终成为一门独立完整的新兴学科。 3.【题干】在美国,被誉为“公共关系的圣经”的着作是()。 【选项】 A.《公共关系学》 B.《原则宣言》 C.《公众舆论的形成》 D.《有效的公共关系》 【答案】D 【解析】1952年,美国的卡特利普和森特出版了权威性的公共关系专着《有效的公共关系》,论述了“双向对称”的公共关系模式,在公共关系的目标上将组织和公众的利益置于同等重要的位置,在方法上坚持组织与公众之间的双向传播与沟通。此书在美国被誉为“公共关系的圣经”。4.【题干】公共关系意识的核心是()。 【选项】 A.形象意识 B.互惠意识 C.沟通意识 D.服务意识 【答案】A 【解析】形象意识是公共关系意识的核心。在公共关系思想中,最重要的是珍惜信誉、重视形象的思想。现代企业都十分重视自己的形象。良好的企业形象,是一个企业的无形资产和无价之宝。

最新《公共关系》课程标准

《公共关系》课程标准 学分:3 学时:48 适用专业:文秘专业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课程的性质: 本课程是现代经营管理学与传播学相结合的一门课程。它是文秘专业的一门职业知识类专业平台课。使文秘学生能较深入地理解公共关系原理的整体结构和公共关系实务的可操作性。加强文秘学生对公关关系的感知和操作,进一步提升从事公共关系工作的能力。通过教学,培养文秘学生强烈的公关意识,让文秘学生了解公共关系在组织中的地位和作用,掌握公共关系的基本原理,了解公共关系实务工作的基本方法和技巧,为日后的经营管理工作奠定基础。 课程的任务: (一)知识目标 本课程通过教学,培养学生强烈的公关意识,让学生了解公共关系在组织中的地位和作用,掌握公共关系的基本原理,了解公共关系实务工作的基本方法和技巧,为日后的经营管理工作奠定基础。 (二)能力目标 使学生能较深入地理解公共关系原理的整体结构和公共关系实务的可操作性。加强学生对公关

关系的感知和操作,进一步提升从事公共关系工作的能力。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具有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精神;具有吃苦耐劳的工作精神和严谨的工作态度;具备良好的服务意识和市场观念;具备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和敬业精神。 前导课程:公关与礼仪、秘书理论与实务,是理论课程与基础课程。 后续课程:现代企业管理、秘书公关与礼仪、文秘心理学、秘书沟通等,是提高与职业能力的延伸。 二、教学基本要求 本课程主要是针对文秘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职业知识类专业平台课,一门应用性较强的课程,要让文秘学生能够运用基本原理解决实际问题,课堂研讨、模拟策划或实战性操作操作,因此,必须注重案例教学、课堂研讨及策划能力的培养;在教学的相应阶段,要求文秘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公关策划和公关实务操作,提交策划方案且能够在老师的指导下组织实施公关活动。 1.掌握本课程的基本内容:公共关系概述,公共关系组织,公共关系的公众及其心理研究,公共关系的传播媒介,公共关系的工作流程、组织形象分析与设计,公共关系协调,公共关系的危机管理,网络公共关系和公共关系专题活动等基本理论与基础知识。 2.本课程教学过程以讲授为主,并辅以专业实习,重点培养学生运用基本理论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其能初步形成一个秘书人员必备的公共策划和公关实务操作的能力。 三、教学条件 为了实现本课程的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各学习情境对场地与设施提出了不同要求,总体要求为:多媒体设备、礼仪实训室等。 四、教学内容及学时安排

公共关系学试题及答案解释

2018年4月公共关系学试卷(课程代码00182)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 1.侧重从公共关系的传播属性来理解公共关系的学者是 A. 雷克斯·哈罗 B.弗兰克·杰夫金斯 C.詹姆斯·格鲁尼格 D.蔡尔滋2.公关意识的核心是 A.形象意识 B.沟通意识 C.互惠意识 D.创新意识 3.中国公关职业获得国家有关部门认可的标志是 A. 国家职业资格工作委员会公关专业委员会的成立 B.全国公关职业审定委员会的成立 C.公关职业道德准则的出台 D.公关协会的成立 4.“把关人”概念出自 A.《原则宣言》 B.《公共舆论的形成》 C.《第五项修炼》 D.《群体生活的渠道》5.提出“两级传播论”的学者是 A.弗鲁姆 B.阿基里斯 C.拉扎斯菲尔德, D.林德布鲁姆 6.通才式的公关人才可视为 A.咨询型人才 B.领导型人才 C.智囊型人才 D.辅助型人才 7.影响受传者选择性理解的心理因素包括 A.知识、地位、动机 B.动机、认知、兴趣 C.情感、性格、气质 D.需要、态度、情绪 8.将展览会分为单一商品展览会和混合商品展览会的标准是 A. 展会性质 B.展览场地 C.展品种类 D.展出规模 9.聋哑人的手语属于 A.标记语言 B.行动语言 C.物体语言 D.口头语言 10.从全局的高度,用有限的经费对媒体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和利用,以取得最佳信息传 播效果的过程称为 A.媒体选择 B.媒体合作 C.媒体组合 D.媒体规划 11.把有限的广告费用集中投入到某一特定媒体的方法为 A.异质化媒体组合 B.差异化媒体组合 C.分散型媒体组合 D. 集中型媒体组合12.承载、复制并传递信息的物理形式是 A.公众 B.动机 C.需要 D.媒介 13.传播媒介发展的第二个阶段是 A.手抄媒介 B.口语媒介 C.印刷媒介 D.电子媒介 14.班尼特的形象修复理论 A.仅适用于个人 B.仅适用于组织‘ C.既适用于组织也适用于个人 D.既不适用于组织也不适用于个人 15.橱窗陈列展览属于 A. 大型展览会 B.中型展览会 C. 小型展览会 D.袖珍展览 16.广告代理公司为企业提供一套营销传播服务系统的整合营销传播的方法是 A.同一外观法 B.主题线方法 C.供应面的策划方法 D.特设会议的方法17.财力、精力花费最少,使用最方便的传播媒介是 A.广播 B.报纸 C. 电视 D.网络 18.把组织形象划分为内部形象和外部形象的标准是 A.主客观属性 B.接受者范围 C.社会公众评价态度 D.获取信息媒介渠道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