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核酸分析仪工作原理

核酸分析仪工作原理

核酸分析仪工作原理

核酸分析仪是一种用于分析和检测核酸序列的仪器。其工作原理主要涉及核酸的扩增、检测和分析等过程。

核酸扩增是核酸分析仪的关键步骤之一,常用的方法为聚合酶链式反应(PCR)。首先,待检样品中的DNA或RNA会经

过预处理步骤,如提取、纯化等,以获得纯净的核酸模板。然后,在PCR反应中加入引物(primers)、核酸酶、dNTPs等

所需物质,利用温度循环的方式,使核酸模板经历多轮的变性、退火和延伸,从而扩增目标核酸序列。

扩增完毕后,核酸分析仪会进行检测。常用的检测方法包括毛细管电泳、凝胶电泳和质谱等。毛细管电泳是利用毛细管中的柱塞效应,通过施加电场使具有不同电荷或大小的核酸分子按照一定的速率在毛细管中移动,从而实现分离和测量。凝胶电泳是将扩增产物经过凝胶柱中的孔隙进行分离,根据扩增产物的大小及电荷差异来确定其大小和相对含量。质谱是利用质谱仪对分子进行分析和识别。

最后,核酸分析仪会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和解读。通过与已知的核酸序列进行比对,可以确定样品中的目标核酸的序列,或者检测是否存在特定的基因突变或变异。

整体而言,核酸分析仪主要通过核酸扩增、检测和分析等过程实现对核酸序列的分析和检测,为科学研究、医学诊断等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

Eppendorf_蛋白质核酸分析仪操作说明与注意事项

Eppendorf 蛋白质核酸分析仪操作说明与注意事项 操作说明: 准备:开始测定前只需开启仪器背后的电源开关即可开始测定。 1、打开电源预热30分钟; 2、根据样品的类型调取相应的程序,如:待检测样品微双链DNA,可按控制板上的dsDNA键, 显示屏显示进入测定双链DNA程序; 3、根据要求向一只比色皿中加入DNA标准样液或不含DNA的空白液做对照,将该比色皿放 值或0.000 A 入比色皿槽,按下Standard键或Blank键;待屏幕上显示标准样的A 260字样时,取出对照比色皿; 4、放入加有样品的比色皿,按下Sample键,显示屏将会显示测定结果; 5、记录测定结果或打印结果。 6、取出已测样品比色皿,放入含下一个待测样品的比色皿,按Sample键,读取结果; 7、通过该仪器可测定核酸或蛋白的纯度,浓度等等,只需根据样品类型及检测目的调取相 应程序即可。 一、核酸浓度测定(包括dsDNA、ssDNA、RNA、Oligo) 1. 例如待测定样品为dsDNA(eg:PCR产物),按下键“7 / dsDNA” (若待测样品为ssDNA,eg:反转录合成的第一链cDNA产物,则相应按下键“8 / ssDN A 若待测样品为RNA,则按下键“9 / RNA”; 若待测样品为Oligo(寡聚核苷酸),eg:PCR引物,则相应按下键“6 / Oligo”。) 2. 若测定样品需要稀释后测定,则需先设定样品的稀释度: (1)按下键“Dilution”; (2)输入样品体积和稀释液体积,按Enter键确认。 将空白对照置入样品孔。注意:空白对照是空白液,并非所有情况都是水。(例如用Tris 溶液溶解DNA制品,则要用Tri s液做空白对照。) 3. 按下键“Blank”; 4. 仪器记录空白对照,设置为0.000A;(先不取出对照,按下Sample,看是否调零成功,若成功则可开始测样品) 5. 将第一个样品置入样品孔; 6. 按下“Sample”; 7. 仪器显示第一个样品的相关参数(记下样品浓度,OD260,OD280,OD260/OD280) 8. 直接放入第二个样品; 9. 按下“Sample”; 10. 仪器显示第二个样品的吸光度值和浓度值,以及其他相关参考比值; 11. 依次测定,每个样品的测定值将自动存储在机器中,查看测定结果的方法如下:(1)按下键“./ Function” (2)选择“DISPLAY-RESULT”,按Enter键,查看每个样品的测定值记录(本机可存储100个样品的测定值)。 二、OD600 细菌生长密度测定 1. 按下键“5 /OD 600”; 2. 将空白对照置入样品孔; 3. 按下键“Blank”;

全自动酶联免疫分析仪的工作原理及应用

全自动酶联免疫分析仪的工作原理及应用全自动酶联免疫分析(简称全自动酶免分析)系统的发展,可以回溯到20世纪90年代初期。第一代全自动酶免分析系统基本技术特征是单/双针加样系统与酶标板处理系统一体化,多数孵育位置少于4块板。由于加标本将占用较长时间(单针每板需15分钟,三块板通常需45分钟完成加标本工作),因此,第一代全自动酶免分析系统,被认为是“节约劳动力而不提高效率”。 第二代全自动酶免分析系统的基本技术特征为非多任务和单一 轨道。由于不能同时处理两种过程(如洗板的同时,不能加试剂等)。因此,其工作任务表(或时间管理器)“堵车”现象仍无法避免,而造成处理过程不能严格执行和试验完成时间延长。不含标本加样装置全自动酶免分析系统,通常也俗称“后处理系统”。 第三代全自动酶免分析系统的基本特征是采用多任务、多通道,完全实现平行过程处理。典型产品为瑞士哈美顿公司的FAME全自动酶免分析系统。FAME系统独特品质表现在,硬件上采用了综合模块化设计,广泛采用液体水平检测(LLD)技术、体积与重量传感、光学位置传感等实现了真正全过程控制(TPC),特别是专利的洗板液体传感,确保了最佳洗板效果。在软件与功能上,目前仍是唯一的全自动GMP/ GLP规范符合系统,如全面的系统跟踪记录(Traceability)与系统追溯,标本/试剂加样校验(sample verification)及“自由任务管理器”实现随时增加检测板。1997年费米获得美国FDA认证

许可,用于血站筛查实验室,至今仍是唯一的特许全自动酶免分析系统。 由于酶免试验过程具有反应时间长而要求严格、步骤多而复杂。因此,就一项具体的酶免试验而言,其试验过程与完成试验时间是不可改变和缩短的。但对于多项目的批量处理(mass processing)时,总体的试验时间将大大缩短。因此,酶免试验全过程自动化的意义,并非仅仅限于降低劳动强度、减少人为的误差。根据一项多中心检测(multi-center clinical trail)的评价报告,全自动酶标分析系统可以普遍地、显著地提高酶免试验的特异性,并可提高某些检测试剂的灵敏度。 一、工作原理与结构特点 酶免分析仪实际上就是一台变相的专用光电比色计或分光光度计,可简单地分为半自动和全自动两大类,工作原理基本相同,但其核心部件都是一个比色计,即用比色法来分析抗原或抗体的含量。ELISA测定一般要求测试液的最终体积在250μl以下,用一般光电比色计无法完成测试。因此,对酶标仪中的光电比色计有特殊要求,它与普通光电比色计又存在差异。它是以塑料微孔板作为比色皿,比色时光线只能垂直穿过,并用光密度A来表示其吸光度。 酶免分析仪可分为单通道和多通道2种类型,单通道又有自动和手动2种之分。自动型的仪器有X、Y方向的机械驱动机构,可将微孔板L的小孔一个个依次送入光束下面测试,手动型则靠手工移动微

化学发光的原理

化学发光标记免疫分析又称化学发光免疫分析(CL IA ) ,是用化学发光剂直接标记抗原或抗体的免疫分析方法。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包含两个部分, 即免疫反应系统和化学发光分析系统。化学发光分析系统是利用化学发光物质经催化剂的催化和氧化剂的氧化, 形成一个激发态的中间体, 当这种激发态中间体回到稳定的基态时, 同时发射出光子(hM) , 利用发光信号测量仪器测量光量子产额。免疫反应系统是将发光物质(在反应剂激发下生成激发态中间体) 直接标记在抗原(化学发光免疫分析) 或抗体(免疫化学发光分析) 上, 或酶作用于发光底物。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包含两个部分, 即免疫反应系统和化学发光分析系统。化学发光分析系统是利用化学发光物质经催化剂的催化和氧化剂的氧化, 形成一个激发态的中间体, 当这种激发态中间体回到稳定的基态时, 同时发射出光子(hM) , 利用发光信号测量仪器测量光量子产额。免疫反应系统是将发光物质(在反应剂激发下生成激发态中间体) 直接标记在抗原(化学发光免疫分析) 或抗体(免疫化学发光分析) 上, 或酶作用于发光底物。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器中核心探测器件为光电倍增管(PMT),由单光子检测并传输至放大器,并加高压电流放大,放大器将模拟电流转化为数字电流,数字电流将发光信号由R232数据线传输给电脑并加以计算,得出临床结果。 化学发光标记免疫分析法 化学发光标记免疫分析又称化学发光免疫分析(CL IA ) ,是用化学发光剂直接标记抗原或抗体的免疫分析方法。常用于标记的化学发光物质有吖啶酯类化合物——acridin ium ester (A E) ,是有效的发光标记物[ 3 ] , 其通过起动发光试剂(N aOH2H2O 2 ) 作用而发光, 强烈的直接发光在一秒钟内完成,为快速的闪烁发光(见图1)。吖啶酯作为标记物用于免疫分析, 其化学反应简单、快速、无须催化剂; 检测小分子抗原采用竞争法 ,大分子抗原则采用夹心法 , 非特异性结合少, 本底低; 与大分子的结合不会 减小所产生的光量, 从而增加灵敏度。 发光酶免疫分析法 从标记免疫分析角度, 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 chem ilum inescen t enzym e imm unoassay,CL E IA ) , 应属酶免疫分析, 只是酶反应的底物是发光剂,操作步骤与酶免分析完全相同[ 5 ]: 以酶标记生物活性物质(如酶标记的抗原或抗体) 进行免疫反应, 免疫反应复合物上的酶再作用于发光底物,在信号试剂作用下发光, 用发光信号测定仪进行发光测定。目前常用的标记酶为辣根过氧化物酶(HRP) 和碱性磷酸酶(AL P) ,它们有各自的发光底物。

核酸蛋白 测定仪中文操作说明

SmartSpec? Plus 核酸蛋白测定仪 中文操作指南(本指南仅供参考,以英文说明书为准)

第一章仪器介绍 SmartSpec Plus 核酸蛋白测定仪比其它许多台式分光光度仪拥有更完善的特点和功能,其性能优越,运行稳定,功能强大。 特别适用于生命科学研究 SmartSpec Plus工作波长在200-800nm,是核酸和蛋白样品常规定量的完美工具。 SmartSpec Plus可用于 ●DNA,RNA 和寡核苷酸的定量 ●用Bradford,Lowry和BCA检测法定量蛋白 ●监控细胞的生长状况 ●简易的动力学分析 ●波长扫描和峰检测 更简单的样品分析 SmartSpec Plus 的设计充分考虑了用户的需求。简易的菜单式界面简化了测试过程,只需触摸一下按键就可以提供常用样品的计算结果。转换因子可以储存和修改。SmartSpec Plus能提供以下计算结果,如: ●显示核酸纯度的A260/A280比率 ●定量分析(考虑稀释因子) ●μg/ml样品浓度(寡核苷酸pmol/μl) ●寡核苷酸的摩尔消光系数和分子量 在测试结束时,打印显示使用者,日期和结果的报告 核酸定量 SmartSpec Plus能满足定量PCR产物、核酸制备或细胞转染样品的定量检测要求。选择定量dsDNA、ssDNA或RNA,并从预设的转换因子中选择或输入一个最适合代测样品的数值。SmartSpec Plus能提供吸收值、浓度和纯度值,确保下游工作的顺利进展。 SmartSpec Plus简化了DNA、RNA寡核苷酸的定量过程。当你输入序列、长度或组成时,SmartSpec Plus会以μg/ml或pmol/μl为单位显示出样品浓度,并计算摩尔消光系数和分子量。 蛋白定量 SmartSpec Plus安装了Bradford,Lowry和BCA蛋白定量检测方法的预编程序,每个检测方法都具有其独特的特性,方便数据收集及对测试

临床检验仪器的分类及基本工作原理

临床检验仪器的分类及根本工作原理 按临床检验科室划分: 一、血液学检验常用仪器 1、血细胞分析仪 根本工作原理: 电阻抗法 电学 射频电导法 激光散射法 光学 分光光度法 2、血液凝固分析仪 采纳光电磁珠法进行分析,排除黄疸、溶血、乳糜、浑浊,气泡等的影响,与光学法相比检测精确度高,重复性好,同时具备联动和手动两种方法启动测量,防 止人工误差。 二、尿液检验常用仪器 1、尿液干化学分析仪及尿液有形成分分析仪 根本工作原理:直接涂片法、标准定量计数板法、离心镜检法 三、临床化学检验常用仪器 1、生化分析仪 根本原理: 1〕基于干化学技术的干化学式自动生化分析仪。 2〕相对于干化学技术的一大类自动化生化分析仪。 四、临床免疫学检验常用仪器 1、免疫比浊分析仪 根本工作原理:基于散射免疫比浊原理 2、荧光酶免疫分析仪、荧光偏振免疫分析仪、时间分辩荧光免疫分析仪 根本工作原理:基于荧光免疫分析技术 五、临床微生物学检验常用仪器 1、自动化血培养系统 根本工作原理:给培养基提供不同细菌繁殖所需的营养成分。在培养瓶内充分和充 分参加混合气体。保持恒温条件,连续震荡,有利于细菌的生长自动连续监测。及 时报出阳性结果。设置内部质控系统检测样本种类。 六、分子生物学检验常用仪器 1、PCR扩增仪 根本工作原理:①模板DNA的变性:模板DNA经加热至94℃左右肯定时间后,使 模板DNA双链或经PCR扩增形成的双链DNA产物解离,使之成为单链,以便它与 引物结合,为下轮反响作打算;②模板DNA与引物的退火(复性):模板DNA经加热 变性成单链后,温度降至55℃左右,引物与模板DNA单链的互补序列配对结合; ③引物的延伸:温度升到72℃左右,DNA模板-引物结合物在TaqDNA聚合酶的作

生化分析仪应用的主要原理

生化分析仪应用的主要原理 1. 引言 生化分析仪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医学、药学、生物学和化学等领域的仪器设备。通过对生物体或生物样品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检测和分析,生化分析仪可以提供有关生物体内部生化过程以及疾病诊断、治疗等方面的关键信息。本文将介绍生化分析仪的主要原理及其应用领域。 2. 主要原理 生化分析仪在进行化学分析时,主要依赖以下原理: 2.1 光吸光原理 光吸光原理是生化分析仪中最常用的原理之一。该原理基于样品中的某种分子对特定波长的光线的吸收程度与其浓度成正比。生化分析仪通过测量样品对不同波长光线的吸收程度,可以确定样品中特定化学物质的浓度。 2.2 电化学原理 电化学原理是生化分析仪另一种重要的原理。电化学分析是利用电化学方法对生物体内的化学物质进行分析和检测的过程。生化分析仪通过引入电化学电位和电流,测量样品中的电荷转移反应,从而获得化学反应速度、电化学等信息。 2.3 波谱技术 波谱技术是生化分析仪中应用广泛的一种原理。它基于不同物质对电磁波的吸收、发射或散射的特性,通过测量波谱图来进行分析和检测。常见的波谱技术包括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红外光谱和质谱等。 3. 应用领域 生化分析仪广泛应用于以下几个领域: 3.1 医学 在医学领域,生化分析仪常用于临床化验室中的生化检测。它可以快速、准确地分析血液、尿液和其他生理液体中的各种生化指标,如血糖、血脂、电解质、肾功能等。这些指标对于疾病的早期诊断、治疗和评估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3.2 药学 生化分析仪在药学领域中有广泛的应用。它可以帮助药物研究人员分析和评估新药物的药代动力学、药效学和药物相互作用。通过对药物在体内的代谢和排泄过程进行监测和分析,生化分析仪可以提供关键的药物研发和临床监测数据。 3.3 生物学 在生物学研究中,生化分析仪常用于研究生物样品中的蛋白质、核酸和其他生化分子。通过测定这些生化分子的浓度、结构和功能,生化分析仪可以深入了解细胞和生物体内的生化过程以及与基因表达、蛋白质合成等相关的生物学机制。 3.4 环境科学 生化分析仪在环境科学领域中的应用也非常重要。它可以帮助环境科学家分析和检测环境中的污染物、有害化学物质和重金属等。这些分析结果对于环境污染的监测、评估和防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4. 总结 生化分析仪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医学、药学、生物学和环境科学等领域的仪器设备。它通过利用光吸光、电化学和波谱等原理,可以对生物样品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快速、准确的分析和检测。生化分析仪的应用领域包括医学、药学、生物学和环境科学等。在这些领域中,生化分析仪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疾病诊断、药物研发、生物学研究和环境保护等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

核酸浓度测定仪原理

核酸浓度测定仪原理 引言 核酸浓度测定仪是一种用于测量核酸溶液中核酸的浓度的仪器。核酸是生物体中一类重要的大分子,其浓度的准确测定对于生物学研究和分子生物学实验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详细介绍核酸浓度测定仪的原理及其相关的基本原理。 核酸浓度的测定方法 核酸浓度的测定方法有很多种,常用的方法包括比色法、荧光法、紫外吸收光谱法等。其中,比色法是最常用的一种方法。 比色法是通过测量核酸溶液中染料与核酸结合形成的复合物的吸光度来间接测定核酸的浓度。常用的染料有乙烯基吡啶溴化物(Ethidium Bromide,简称EB)和核酸染料Green。 核酸浓度测定仪的基本原理 核酸浓度测定仪是一种基于比色法原理的仪器,其基本原理如下: 1.核酸与染料的结合:核酸溶液中的核酸与染料EB或核酸染料Green结合, 形成核酸-染料复合物。这种结合是通过核酸的氢键和π-π堆积等相互作用力来实现的。复合物的形成使得染料的吸收光谱发生变化。 2.光谱测量:核酸-染料复合物的吸收光谱发生变化后,核酸浓度测定仪会选 择适当的波长进行光谱测量。常用的波长为260 nm,这是因为核酸的吸收 峰位于260 nm左右。 3.标准曲线:为了测定核酸的浓度,需要事先建立核酸浓度与吸光度之间的标 准曲线。标准曲线是通过在核酸溶液中加入已知浓度的核酸标准品,测量其吸光度得到的。通过测量一系列标准品的吸光度,并绘制核酸浓度与吸光度之间的曲线,可以得到标准曲线。 4.核酸浓度的计算:在测量待测核酸溶液的吸光度后,将吸光度值代入标准曲 线,根据吸光度与核酸浓度之间的线性关系,可以计算出待测核酸溶液的浓度。 核酸浓度测定仪的工作原理 核酸浓度测定仪是一种自动化仪器,其工作原理如下: 1.样品处理:将待测核酸溶液加入测量池中。测量池是一个专门设计的容器, 用于固定核酸溶液并避免液体的蒸发。

化学分析仪器的工作原理

化学分析仪器的工作原理 化学分析仪器是指用于分析、检测和测量分析化学体系的仪器设备。其作用是通过对化学反应过程中产生的信号进行检测和测量,从而得到物质的性质和组成。化学分析仪器包括光谱仪、色谱仪、电化学分析仪、质谱仪等。下面将分别介绍这些仪器的工作原理。 1. 光谱仪 光谱仪是用于分析光谱的仪器,主要用于确定物质的化学结构和组成。它可以通过对样品吸收、发射、旋转、散射等过程中的电磁波信号进行分析和检测,从而得到样品的光谱图。 其主要工作原理是通过样品原子或分子与电磁波之间的相互作用来获取光谱信号。在光谱仪中,样品通常会通过光源、光栅、检测器等部件,最终产生出光谱图。不同的光谱仪会有不同的光源,例如质子太阳风,各种气体放电等。 在操作时,样品会被置于光程中,光线会通过样品并被分散成不同波长的光,随后进入检测器中。检测器会将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并通过数据处理软件将其转换为光谱图,从而提供物质的组成和化学结构信息。光谱仪具有高精度、高灵敏度和非破坏性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化学、物理、生物以及环保等领域。 2. 色谱仪 色谱仪是利用不同分子在不同介质中的化学特性进行分离和检

测的仪器。其主要原理是通过将样品挥发成气态,然后通过柱子进行分离和检测。 为了对物质进行检测,色谱仪需要吸收和分离样品分子,并验证它们是否符合检测要求。因此,色谱仪通常至少需要一个用于操控样品流动的气流控制系统,一个分离和识别样品成分的柱子,以及一个用于检测和记录操纵的数据系统。 在操作时,样品会被加热并蒸发,随后进入柱子即色谱柱。柱子是一种特殊的管道,柱子内通常填充有各种吸附剂和色谱剂。样品分子会在柱子中被吸附和分离,从而分离出样品成分,这些成分还会带有不同的色谱特性。检测器会将某些样品成分的色谱信号转换成电信号,并将其发送给数据处理软件进行分析,以确定样品组成和各个分量的相对数量。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在色谱技术中,气相色谱仪和液相色谱仪是两种常见的技术,其工作原理大致相似,但其样品状态和不同的分离柱子中所填充的物质不同。 3. 电化学分析仪 电化学分析仪是一种用于测量化学反应在电极表面引起的电信号的仪器。其工作原理基于著名的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即在电化学反应中,当电势差发生变化时,电解质的浓度和反应产物的浓度也会发生变化。 在电化学分析仪中,经常使用的电极包括热电极、阴极、阳极

核酸蛋白测定仪原理

核酸蛋白测定仪原理 核酸蛋白测定仪是一种用于快速检测和定量测定核酸和蛋白质浓度的设备。它基于一系列生物化学和物理原理,通过分析样品中的核酸或蛋白质与试剂在特定条件下发生的染色反应来进行测定。 核酸蛋白测定仪的原理是基于比色法。比色法是一种通过测量物质吸光度来推断其浓度的方法。在核酸蛋白测定仪中,常用的染色试剂是Bradford试剂和BCA 试剂。这些试剂与核酸或蛋白质发生相应的化学反应后,会导致吸光度的变化。 以Bradford试剂为例,它是一种含有染料柯替明蓝G-250的酸性溶液。当该染料与蛋白质结合后,会导致吸光度的变化。Bradford试剂中的染料在波长为595nm处吸收最大,而与蛋白质结合后,染料分子间的跃迁会改变吸光度,进而导致595nm处的吸光度的变化。 核酸蛋白测定仪的操作相对简单。首先,将待测样品与染色试剂混合,使试剂充分溶于样品中。然后,将混合溶液加入核酸蛋白测定仪的测量池中。测量池中装有一对光源和光感应器,光源发出特定波长的光线照射到溶液中,光感应器测量溶液对光的吸光度。 核酸蛋白测定仪会检测每个样品的吸光度,并与已知浓度的标准曲线进行比较。标准曲线是通过将已知浓度的核酸或蛋白质样品作为参照物,使用相同的染色试剂和测量条件得到的。在比较吸光度后,核酸蛋白测定仪会计算出待测样品中核

酸或蛋白质的浓度。 需要注意的是,核酸蛋白测定仪在测定核酸和蛋白质时具有不同的灵敏度。在测定核酸时,由于核酸的碱基含量相对固定,核酸蛋白测定仪可以非常准确地测定核酸的浓度。而在测定蛋白质时,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和结构的差异会导致测定结果的误差。因此,在测定蛋白质时需要注意配合标准曲线来计算准确的浓度。 总之,核酸蛋白测定仪利用比色法原理来测量核酸和蛋白质的浓度。它通过测量样品与染色试剂反应后的吸光度变化,结合已知浓度的标准曲线,来计算待测样品中核酸或蛋白质的浓度。

双光束核酸蛋白检测仪工作原理 检测仪工作原理

双光束核酸蛋白检测仪工作原理检测仪工作 原理 核酸蛋白检测仪、紫外检测仪是液湘色谱仪中的一种紫外检测装置,该仪器配有层析柱、恒流泵、部分收集器等,即构成一套完整的液色湘色谱分别分析系统。它可应用于现代生物学讨论,药物测定、农业科研、化工、食品及医疗单位对具有紫外吸取的样品作定量分析。本仪器紧要元器件均接受进口,仪器全部接受LED数字显示,使用便利。 1.该仪器除配有输出10mV记录仪信号外,还配有输出适合计算机积分仪的输口,这样很便利构成色谱工作站系统。(可同时进行计算机和记录仪信号输出,亦可省去记录仪) 2. 该仪器的数字显示设计为固定光吸取,A显示计算机用和可变量程光吸取A显示记录仪用两种可选模式,这样可便利于规范化读数,同时亦可依据科研需要进行可变量程的高灵敏度读数,这样可便利于对低浓度样品检测。 3. 该仪器接受新型进口IP28光电倍增管和改进型电路结构,使仪器工作更为稳定牢靠。

工作原理 从光源发出的光经狭缝,滤色器聚焦到样品池上,此单色光通过样品池射到光电倍增管的光阴极面上,使光束由于样品浓度不同所引起透光强度的变化转换成光电流变化,此光电流经放大器放大,并输入到对数转换器、使透光率T转换成光吸取A输出即A=lg T/1=CL式中为待测样品的摩尔消光系数,C为样品浓度,接受摩尔/升单位,L为光程,用厘米作单位。依据上式只要测出了A、L和就可求出样品浓度C。若从放大器直接输入到记录仪,则在记录仪上绘出的是样品透光率T变化的图谱,若从对数转换器输入到记录仪上,在记录仪上绘出的是样品光吸取变化的图谱。 RoHS检测仪使用注意事项 RoHS检测仪就是欧盟RoHS测试标准的检测仪器。简单的说就是测试铅Pb,镉Cd,汞Hg,六价铬Cr6+,多溴二苯醚PBDE,多溴联苯PBB六种有害物质的仪器。 一、要注意安全

核酸蛋白测定仪说明书

BIO-RAD SmartSpec plus核酸蛋白测定仪 基本原理 核酸蛋白测定仪,即通常意义的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利用物质对200-800 nm光谱区内的光具有选择性吸收的现象,根据物质对不同波长单色光的吸收程度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理论依据:朗伯-比耳定律(略。 BIO-RAD SmartSpec plus具有以下特点; z工作波长200-800 nm z可用于DNA、RNA和寡核苷酸的定量测定 z可用Bradford, Lowry和BCA检测法进行蛋 白定量 z可监控细胞培养的生长状况 z可用于简易的动力学分析 z可用于波长扫描和峰检测 z测试结束时,打印显示使用者、日期和结果 的报告

z可提供以下计算结果: 显示核酸纯度的A260/A280比率 定量分析(考虑稀释因子 ug/ml 样品浓度(寡核苷酸为pmol/ l 寡核苷酸的摩尔消光系数和分子量 操作方法 ¾打开电源,显示系统自检页面,如系统有错误则显示出错信息。 ¾根据需要选择实验内容 A.DNA/RNA z选择核酸类型 dsDNA, ssDNA 或RNA:接受或者修改换算因子 DNA寡核苷酸或RNA寡核苷酸:输入摩尔消光系数和分子量。或者,选择系统自带方法计算摩尔消光系数和分子量。(附:只需输入序列、长度 或组成,SmartSpec Plus会以g / ml和pmol / l为单位显示出样品浓度,并 计算摩尔消光系数和分子量 z选择是否扣除背景。如果是,选择指定背景波长 B.蛋白质 z选择计算方法 Bradford:检测595 nm吸光度

Lowry:检测750 nm吸光度 BCA:检测562 nm吸光度 UV:检测260、280、320 nm吸光度 其它:用户指定吸收波长 z选择制作标准曲线 新建一个标准曲线 使用原有标准曲线 无标准曲线。SmartSpec Plus系统不能将吸光度转换成浓度C.波长扫描 z设置扫描上限、下限。(系统工作波长范围200-800 nm z选择是否扣除背景。如果是,选择指定背景波长 z选择快速扫描或慢扫描 z对于快速扫描,选择连续扫描次数 D.动力学分析 z选择需要收集的波长 z选择数据收集时间 z选择连续收集间隔 z选择是否扣除背景。如果是,选择指定背景波长 E.换算因子修改

核酸蛋白测定仪使用说明及问题解决(1).doc

仪器名称: 核酸蛋白测定仪 使用方向: 快速、可靠地检测双链/单链DNA ,RNA ,寡核苷酸,蛋白质和细菌细胞密度/混浊度 型号: B iophotometer 生产厂家: E ppendorf 添置时间: 2006 主要性能: •氙灯光源,寿命长达10年,无需预热 •可检测吸光度范围:0.000-3.000A •波长范围230nm,260nm,280nm,320nm,562nm,595nm 1%±•光度计准确度:1A 的误差 0.5%±•光度计精确度:1A 约为 •可测量核酸,蛋白质的紫外测定,lowry,bradford,BAC 比色法测定以及OD600 •储存和查看最新100个检测结果 •自我检测功能 •数据可导入到PC 机 •自动计算浓度和稀释度,可转换浓度单位 使用说明: 操作说明: 准备:开始测定前只需开启仪器背后的电源开关即可开始测定,无需预热。 一、核酸浓度测定(包括dsDNA 、ssDNA 、RNA 、Oligo ) 1. 例如待测定样品为dsDNA (eg :PCR 产物),按下键“7 / dsDNA” (若待测样品为ssDNA ,eg :反转录合成的第一链cDNA 产物,则相应按下键“8 / ssDNA”; 若待测样品为RNA ,则按下键“9 / RNA”; 若待测样品为Oligo (寡聚核苷酸),eg :PCR 引物,则相应按下键“6 / Oligo”。) 2. 将空白对照置入样品孔。注意:空白对照是空白液,并非所有情况都是水。(例如用 Tris 溶液溶解DNA 制品,则要用Tris 液做空白对照。) 3. 按下键“Blank”; 4. 仪器记录空白对照,设置为0.000A ; 5. 将第一个样品置入样品孔; 6. 按下“Sample”; 7. 仪器显示第一个样品的吸光度值和浓度值,以及其他相关参考比值; 8. 直接放入第二个样品; 9. 按下“Sample”; 10. 仪器显示第二个样品的吸光度值和浓度值,以及其他相关参考比值; 11. 依次测定,每个样品的测定值将自动存储在机器中,查看测定结果的方法如下: (1)按下键“./ Function” (2)选择“DISPLAY -RESULT”,按Enter 键,查看每个样品的测定值记录(本机可存储100 个样品的测定值)。 设定样品的稀释度 (1)按下键“Dilution”; (2)输入样品体积和稀释液体积,按Enter 键确认。

高中生物 核酸蛋白分析仪

核酸蛋白分析仪 型号:DU-640 生产商:USA Beckman 工作原理:DU 640是美国BACKMAN公司生产的内置微机控制的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 依据物质分子或离子团对紫外的特征吸收而建立起来的分析方法,用于医学、生 物学和生产过程中在紫外和可见光范围内进行的定量和定性分析。 技术参数 波长范围: 190 --1100 nm 光 度测定范围: -0.300-- 3.000A (0.0 --200.0%T) 环境温度: +15 - 40℃湿度: < 85% 研究领域 可应用于蛋白质的定量分析、核酸分析、酶动力学研究、多组份定量分析。 组成及特点 系统由光源、单色器、样品室、检测器、显示系统组成。可提供三种标准的常规的测量方 式,即固定波长分析、全波长扫描和时间动力学测定。除此之外还有一个非常明显的优势 是可以选配在生化和分子生物学方面常用的一些测试软件及相应的配件,很容易扩充仪器 的测试功能,因而被誉为生化型紫外分光光度计。美国 Beckman Coulter的 DU 640 可见 -紫外分光光度计具有三种标准的常规测定方法: 1. 固定波长分析:对一样品而言,同时测12个波长的吸收或透射方式的读数; 2.全波长扫描:可以在190 ~1100 nm 波长内任意选择所需要的扫描波段,并以吸收或透射两种 方式扫描,进行光谱图分析; 3.时间动力学测定:自动实时跟踪的样品在不同反应时间的吸光度或透射率的动态变化,常用来 测定酶的活性反应。另外,分光光度计还附有:蛋白质测定软件:仪器可利用蛋白质 测定软件进行蛋白质的定量分析,即使用Biuret、 Bradford、 Lowry Hs.、 Lowry Ls.、 UV法、 BCA 、Colloidal Gold 、User defined等8种最常用的测定蛋白质的方法测 定蛋白质的含量; 核酸测定软件:仪器可利用核酸测定软件进行核酸分析,能精确测定核酸的浓度;另外还可粗略测定样品蛋白质的浓度;DNA/Oligo Quant Analysis 定量软件:仪器可利用此软件,针对DNA 或RNA 寡核苷酸,测定其纯度、消光系数、浓度和Tm值;针对ds DNA、ssDNA或RNA , 测定其260nm 的吸光度,根据260nm的吸光度和浓缩因子,仪器可自动计算出核酸的浓 度。 Beckman Counter核酸蛋白分析仪使用要点

主要基因检测方法原理及优缺点

主要基因检测方法原理及优缺点 (―)PCR PCR (聚合酶链式反应)是一种用于放大扩增特定DNA 片段的分子生物学技术,可 以看作 是生物体外的特殊DNA 复制,其最大特点是能将微量的DNA 大幅增加。在存在DNA 模 板、引物、dNTPs 、适当缓冲液(Mg2+)的反应混合物中,在热稳定DNA 聚合酶的催化下, 对一对寡核昔酸引物所界定的核酸片段进行扩增,这种扩增是以模板DNA 与引物之间的变 性、退火、延伸三步反应为一个周期,循环进行,使目标DNA 片段得以扩增。 普通PCR 原理图 最初的普通PCR 技术只能通过对靶基因进行扩增,然后采用琼脂糖凝胶电泳对产物进行分 析,实现简单的定性分析,这是第一代PCRo 鉴于(1)第一代PCR 采用的核酸燃料对实 验人员及环境造成较大伤害,(2) PCR 完成之后开盖检测易污染造成假阳性结果,(3)检测 耗时长且操作麻烦易出错及(4)只能做定性检测,二代PCR 得以发展并成为目前国内PCR 技术主流。 □m g t oun , □m g t oun , MHS^DNA c MAM ( raqM )3 曰 dcTP K dArp 旦 dGTP dTTP DO 热全 9O~9S*C DO 热全 9O~9S*C a ULJ{JLJLJLJ(JU(JU'(< X in** 至 55~6

Denaturation 第二代PCR就是荧光定量PCR技术(Real-TimePCR),也叫做qPCR,是指通过应用荧光染料或荧光标记的特异性探针(如Taqman Probe),在PCR反应体系中加入荧光基团对聚合酶链反应产物进行标记跟踪,实时监控反应过程,结合软件对荧光信号进行分析,实现基因检测的定性和定量分析。qPCR常用于传染病病原体检测,疾病耐药基因研究,药物疗效考核,遗传疾病诊断。随着反应循环次数的增加,被扩增目的基因片段呈指数增长,通过实时检测对应的随扩增而变化荧光信号强度,求得Ct值,利用已知模板浓度的标准品作对照,即可得出待测标本目的基因数。由于rPCR定量过程通过Ct值间接反映,因此称为第二代PCRo实时荧光定量PCR原理图

XE-2100血液细胞分析仪

XT-1800i五分类血液细胞分析仪 —现代实验室的首选 核心技术 核酸荧光染色结合半导体激光流式原理 —微量用血:85ul用血量满足门急诊的操作需要。 —核酸荧光染色方法分类WBC:除精确的正常五项分类结果以外,对幼稚白细胞作进一步分类并得到定量参数,提高幼稚细胞筛选精度,避免漏诊。 —灵活的测定模式、随机任选进样功能:CBC、CBC+DIFF 任选。 —强大网络功能:Windows2000操作系统及Laboman中文数据管理系统,支持远程诊断和在线质控功能。 一、产品开发背景及仪器的优点: 作为全球领先的血液细胞分析仪器制造商,Sysmex为满足不同层次用户的需求,在成功开发出XE-2100全自动血液细胞分析仪的基础上,沿用其核心的核酸荧光染色结合半导体激光流式原理,推出XT-系列血液细胞分析仪:XT-2000i五分类带网织红分析功能、XT-1800i五分类分析仪。 随着国内医疗环境的变化,医疗事故反举证的法规使实验室对检验结果准确性及筛选精度愈加关注。而XT-1800i在幼稚细胞定量检测方面正是最大限度地较少实验室幼稚细胞检测漏的可能,而85ul微量用血也可以满足实验室实际操作的需求。 二、检测技术 1.半导体激光流式细胞技术:

采用第三代细胞检测光源—半导体激光(波长633nm)进行细胞检测,半导体激光较老一代的气体(氦-氖、氩气)激光相比具有工作寿命长、体积小、启动快、耗电省、功率小的优点,从而降低使用成本并方便维护保养。 通过采用流式细胞技术,仪器对每个通过检测部位的细胞或颗粒进行逐个分析,具有检测速度快、测量指标多、数据采集量大、对所测细胞或颗粒可以进行分选等多项特点。在XT-1800i 血液细胞分析仪中,通过检测三种光学信号(前向散射光、侧向散射光、侧向荧光)进行白细胞分类的测定。 ✧ 前向散射光:细胞大小信息。所采集的前向散射光信号用于进行WBC/BASO 的测定。 ✧ 侧向散射光:反映细胞核及颗粒的信息。所采集的侧向散射光信号用于WBC/BASO 和WBC/DIFF 的测定。 ✧ 侧向荧光: 通过对核酸(DNA 和RNA)进行染色,荧光信号提示细胞核酸的信息。所采集的侧向荧光 信号用于WBC/DIFF 的测定。 3.专用通道进行高精度检测: 专用的WBC/BASO 、WBC/DIFF 检测通道结合DNA 、RNA 荧光染色技术、专用的BASO 溶血技术,使XT-1800i 获得非常准确的WBC 总数和正常五项分类结果以外,还提供了准确的异常细胞参数IG(未成熟粒细胞)#&%、OTHER(相当于原始细胞和异常淋巴细胞)#&%。 4. 鞘流电阻原理: RBC/PLT 检测采用前后双鞘流和电阻法检测,有效降低技术孔颗粒回流、侧向通过、并列通过引起的误差。 三、检测原理 1.WBC 检测:采用半导体激光流式细胞原理结合细胞化学荧光染色技术,专用WBC/BASO 和WBC/DIFF 检测通道进行高进度测定: WBC/DIFF 检测通道:加入溶血素(STROMATOLYSER-4DL)和染色液(STROMATOLYSER-4DS)两种试剂。STROMATOLYSER-4DL 可溶解红细胞和血小板,并对嗜酸性粒细胞颗粒进行特异性染色。STROMATOLYSER-4DS 中的聚次甲基荧光染色液对白细胞的核酸(DNA/RNA)进行荧光染色。采用半导体激光流式细胞检测,获得WBC/DIFF 散点图并得到新的检测参数IG 和OTHER(如下图所示)。通过对散点图的分析,可获得LYMPH 、MONO 、EOS 、NEUT+BASO 的测定结果。 荧光 半导体激光器 流式细胞 双色反射镜 光电二极管 光电倍增管 光电二极管

核酸荧光染色技术在血液分析仪的最新应用

核酸荧光染色技术在血液分析仪的最新应用 2005-8-24 发布人:吴俊 一概述目前,五分类血液分析仪已经为许多大中型医院实验室所使用。五分类仪器不同于三分类仪器的主要区别在于:为了精确定量地检测白细胞的五种成份,各种五分类血液分析仪开始采用多种物理学原理(电阻抗、光散射、高频波技术),甚至设置专用检测通道和化学染色方法检测数目最少的嗜酸、嗜碱性粒细胞。而高档次的五分类血液分析仪,除了检测正常白细胞五项分类以外,还致力于高灵敏地检测幼稚、异常成份。对于外周血中的幼稚成份,过去一般依赖于显微镜镜检。而普通血液分析仪对异常标本报警的灵敏度有限,常常造成漏报。或者为了减少这种情况而提高阳性报警率(通过降低仪器报警的阈值),提高了复片的比例从而造成假阳性率偏高,失去了过筛的意义。鉴于以上这些问题,SYSMEX近年来开始致力于通过化学染色方法对幼稚成份的标本进行自动化检测,这相对于一般的阳性报警(即提供一种可能性)要进步了很多。对于红细胞系统,幼稚成份主要是网织红细胞和有核红细胞检测,提供定量的参数甚而可以对RET成熟度作进一步的分类。在白细胞中,幼稚成份根据形态学的不同包括原始细胞、核左移细胞、幼稚粒细胞、异常/异型淋巴等。能否采用特殊的方法学(如核酸染色方法)高灵敏度地测得幼稚白细胞的存在,甚至提供定量的参数,是仪器优劣的标志之一。除了幼稚细胞以外,其它一些异常标本的检出率和准确性也通过技术的进步而得到提高。对于巨大血小板、血小板凝集、小红细胞或细胞碎片等标本,使用传统的电阻抗原理往往无法准确测的,而新的核酸染色技术结合光学流式原理则可以较好地解决。因此,可以灵敏、准确地检测出幼稚的红、白细胞存在(而非提供可能性),并具有血小板的形态辨识功能,成为血液分析仪发展的最前沿的功能。二核酸荧光染色技术在白细胞系分析的应用 a.正常五项分类的分析应用由于电阻抗原理的局限性,二分群、三分群仪器都无法准确地检测出淋巴、单核、嗜酸性、嗜碱性、嗜中性细胞。为了能够从细胞体积大小到内部结构全面分析细胞并得到准确的白细胞分类结果,各种型号的五分类仪器采用了各项技术联合应用于血液细胞的分析,包括物理原理(电阻抗、散射光、高频波/射频等)、化学原理(特异性溶血、普通颗粒染色、酶染色、核酸染色)。在最新推出的SYSMEX XE-2100系列、XT-2000i/1800i系列五分类血液分析中,半导体激光作为光源将光束照射在流式细胞室内的白细胞,通过不同角度的散射光可以反映细胞外部的体积和内部颗粒复杂程度的信息(图1)。其中侧向信号用以反映细胞内部信息(主要是颗粒的复杂性)。试剂中增加了特异性针对DNA/RNA染色的荧光染料Polymethine(聚次甲基染料)。激光照射后产生荧光信号,和侧向散射光一道绘制成二维散点图进行白细胞分类。 b.幼稚白细胞分析的应用白细胞中的幼稚成份在临床上具有显著意义。过去,此类标本主要依靠人工镜检。随着血液分析仪检测技术的发展,仪器对于幼稚白细胞的报警提示越来越灵敏。通过一些特异性的化学手段,五分类仪器还可以进行幼稚白细胞的定量检测(图3)。SYSMEX XE/XT系列采用核酸荧光染色后,根据细胞成熟度的不同可以体现在其荧光信号的强弱上,其白细胞分类通道出正常细胞分类外,还有两个幼稚白细胞的

HIV核酸检测

HIV核酸检测 核酸检测 HIV核酸检测 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核酸检测得到了人们越来越多的重视,它可直接检查HIV RNA,可在发现血清学变化之前检测HIV感染,而且比P24抗原检测方法更灵敏。简单的说就是病毒感染人体后,一般情况下可通过一系列检测被发现,而最早能被检测到的是病毒核酸。现有的酶联免疫等血清学检测方法检测的是抗原或抗体,而核酸检测技术检测的是病毒核酸,所以能更早地发现病毒感染。HIV核酸检测将艾滋病病毒的检测“窗口期缩短至11天,并且核酸检测这项技术目前可将乙肝、丙肝病毒的检测“窗口期”分别由原来的50天、72天缩短到25天、59天。血液安全由此可得到更好保障。 方法及程序 HIV核酸定性检测 1.1 方法和试剂 1.1.1 方法 (1)检测方法为商品化试剂盒和实验室自建方法,商品化试剂应严格按说明书操作。下面介绍的方法是实验室自建方法,供参考。 (2)检测血浆或血清样品使用逆转录PCR(RT-PCR)方法,建议第一轮PCR扩增使用RT-PCR一步法;检测血细胞或组织样品使用PCR方法。一般使用扩增两轮的套式PCR方法。 (3)设立阳性、阴性及空白对照。阳性对照为与待测样品同质、含有目的基因的样品;阴性对照为与待测样品同质、不含有目的基因的样品。阳性和阴性对照样品应与待检样品处理程序一致。阴性对照的设置数量应根据实验样品的数量设置在不同的位置。 1.1.2 试剂 (1)PCR引物:一般使用扩增HIV gag和/或pol和/或env和/或LTR等引物。进行RNA逆转录时可使用下游特异性引物或随机引物。引物设计可参考文献或自行设计,应尽量涵盖常见的HIV流行毒

实时荧光PCR分析仪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21年 )

实时荧光PCR分析仪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 则 本指导原则旨在指导注册申请人对实时荧光PCR分析仪注册申报资料的准备及撰写,同时也为技术审评部门对注册申报资料的技术审评提供参考。 本指导原则是对实时荧光PCR分析仪的一般要求,申请人应依据产品的具体特性确定其中内容是否适用,若不适用,需具体阐述理由及相应的科学依据,并依据产品的具体特性对注册申报资料的内容进行充实和细化。 本指导原则是供申请人和审查人员使用的指导文件,不涉及注册审批等行政事项,亦不作为法规强制执行,如有能够满足法规要求的其他方法,也可以采用,但应提供详细的研究资料和验证资料。应在遵循相关法规的前提下使用本指导原则。 本指导原则是在现行法规、标准体系及当前认知水平下制定的,随着法规、标准体系的不断完善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本指导原则相关内容也将适时进行调整。 一、适用范围 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是一种对特定的靶核酸片段在体外进行快速扩增的方法,通常由变性—退火—延伸三个基本反应步骤构成,通过不同温度的循环实现靶核酸的扩

增。 实时荧光PCR技术是在PCR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核酸/基因检测技术,是一种在PCR反应体系中加入荧光标记探针或荧光染料,利用对荧光信号的实时检测来监测整个PCR进程,最后通过特异的荧光信号/标准曲线/内标对核酸或基因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的方法。 本指导原则适用于以上基于实时荧光PCR检测技术进行定性或定量检测的实时荧光PCR仪,适用于全自动设备的扩增部分。不适用于其他非实时荧光PCR扩增原理的核酸分析仪,也不适用于数字PCR仪。对于不适用的核酸分析仪,可参照本指导原则相关适用条款准备注册申报资料。 本指导原则适用于申请产品注册和相关许可事项变更的产品。 二、注册申报资料要求 (一)医疗器械安全有效基本要求清单 按照《医疗器械注册申报资料要求和批准证明文件格式》附件4的要求及附件8的格式提交《医疗器械安全有效基本要求清单》,明确各条款的适用性,说明产品符合适用要求所采用的方法,提供证明其符合性的文件。 证明产品符合性的文件包括风险分析资料、研究资料、临床评价资料、检验报告及质量体系管理文件等。包含在申报资料中的证明文件,应当说明其具体位置。当包含多个文件时应具体到提交的单个文件,如软件研究资料中的测试报告(报告编号XXX);当包含在同一文件中时应具体到标题号或条款号,如风险分析资料风险评估表条款X.X。未包含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