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6层房屋毕业设计计算书1

6层房屋毕业设计计算书1

6层房屋毕业设计计算书1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题目:某中学实验楼设计

院(系):土木工程系

专业:土木工程

姓名:

学号:060208

指导教师:杜菊芬

日期:2011年5月20日

设计总说明

本工程为某中学实验楼,主体结构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东西长为47.6m,南北长为18.6m, 总高度为22.5m,总建筑面积为5193.62m2,共六层,底层4.5米,其余各层层高均为3.6米。

本毕业设计主要完成以下内容:

一、建筑设计

根据建筑的使用功能进行建筑的平面布置及建筑造型设计,并确定建筑材料及绘制建筑施工图。

二、结构设计

1.结构布置及结构计算简图;

2.确定梁、柱截面尺寸;

3.荷载计算,包括重力荷载、水平地震作用等;

4.荷载效应组合;

5.梁、柱配筋计算;

6.基础设计;

7.楼梯设计

8.绘制结构施工图;

9.利用计算机程序进行结构分析。

关键词:建筑设计,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设计,结构计算

目录

第一篇建筑设计 (1)

建筑设计说明 (2)

1 工程概况 (2)

1.1项目名称: (2)

1.2建设场地: (2)

1.3建设规模: (2)

2 设计依据 (3)

2.1 设计原始资料 (3)

2.2 相关规范及标准: (3)

3 建筑总平面布置 (3)

4 建筑平面设计 (4)

4.1柱网布置: (4)

4.2 平面布局 (4)

5 建筑剖面设计 (5)

5.1 房屋高度尺寸的确定 (5)

5.2 室内外高差的确定 (6)

6 建筑立面设计 (6)

第二篇结构设计 (8)

1 结构设计技术条件 (9)

1.1 工程概况 (9)

1.2 设计依据 (9)

1.2.1 国家标准 (9)

1.2.2结构设计参数 (9)

1.2.3 抗震设计参数 (10)

1.3 荷载取值 (10)

1.3.1 风荷载、雪荷载 (10)

1.3.2 楼面、屋面活荷载标准值 (10)

1.3.3 电梯及机房设备重力荷载标准值: (11)

1.3.4 结构重要性系数、荷载分项系数、可变荷载组合值系数等系

数取值 (11)

1.4 结构总体布置 (12)

1.5 主要承重构件及墙体截面尺寸 (12)

1.6 基础 (13)

1.7 材料 (13)

1.8结构计算原则和方法 (13)

1.8.1 手算: (13)

1.8.2 电算: (13)

2 结构方案 (15)

2.1 结构体系 (15)

2.2 结构布置 (15)

2.2.1 结构平面布置图 (15)

2.2.2 构件材料及尺寸 (15)

2.3 计算简图 (18)

3 框架侧移刚度计算 (19)

3.1 梁柱线刚度计算 (19)

3.2 柱侧移刚度D值计算 (19)

4.1 屋面及楼面的永久荷载标准值 (22)

4.2 屋面及楼面可变荷载标准值 (22)

4.3 梁、柱、墙、门、窗重力荷载计算 (23)

4.4重力荷载代表值计算 (25)

5 横向水平地震作用下框架内力和侧移计算 (28)

5.1 横向自振周期计算 (28)

5.2 水平地震作用及楼层地震剪力计算 (29)

5.3 水平地震作用下的位移验算 (30)

5.4 水平地震作用下框架内力计算 (32)

6 竖向荷载作用下框架结构的内力计算 (37)

6.1 计算单元 (37)

6.2 荷载计算 (38)

6.2.1恒载计算 (38)

6.2.2活载计算 (40)

6.2.3内力计算 (43)

7 内力组合 (51)

7.1 组合原则 (51)

7.2 框架梁内力组合 (52)

7.3框架柱内力组合 (55)

8 截面设计 (61)

8.1 框架梁截面设计 (61)

8.1.1梁的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 (61)

8.1.2梁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 (64)

8.2 框架柱截面设计 (65)

8.2.1剪跨比和轴压比验算 (65)

8.2.2 柱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66)

8.2.3 柱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 (71)

8.3 框架梁柱节点设计 (72)

9 基础设计 (75)

9.1 基础参数选取 (75)

9.2 地基土承载力验算 (75)

9.2.1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修正 (75)

9.2.2 地基土承载力验算 (76)

9.2.3 基础验算 (76)

参考文献 (80)

致谢 (81)

第一篇建筑设计

建筑设计说明

1 工程概况

1.1项目名称:

某中学实验楼

1.2建设场地:

建筑位于淮南市洞山西路南侧×××新建的居住规划区内,占地

15000m2,其中东西长150m,南北宽100 m,距离城市主干道洞山西路的中心为50 m。建筑用地面积控制在总占地面积的25%左右。

1.3建设规模:

建筑用地面积控制在总占地面积的25%左右。该实验楼建筑面积约5193.62m2,层数6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本项目房间组成及规划使用面积如表1所示。

表1房间组成及面积

注:表1中每种房间数量可根据面积做适当调整,“各种专业实验室等”普通教室、音乐教室、多功能教室、电教室、实验室等。

2 设计依据

2.1 设计原始资料

a.不考虑地基变形,其允许地耐力为200KN/ m2

b.最大冻土深度0.5 m

c.室内外标高差按0.45 m考虑。

d.抗震设防要求7度设防

2.2 相关规范及标准: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 50352—2005)

《办公建筑设计规范》(JGJ67—2006)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建筑楼梯模数协调标准》(GBJ 101-87)

《城市道路和建筑无障碍设计规范》(JGJ 50-2001)

《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GB/T50001—2001)

《建筑制图标准》(GB/T50104—2001)

3 建筑总平面布置

基于中学实验楼建筑的使用功能和外观形式的要求,整个规划设计力求色彩简洁,外型大方,形成具有简洁明快时代特征的建筑风格。首先根据给定的房间的面积、个数、用途初步定出功能分区,分别处理好主用功能与次要功能分区,静与闹的关系,建筑功能的对内对外的关系,同时注意人流分析,避免发生不必要的人流交叉。考虑到拟建建筑与道路和原有建筑的对位关系,人流疏散的问题和所给场地局限性,中学实验楼的入口方向朝北,与原有建筑对立。

该建筑耐火等级为二级,四周较空旷,房屋间距满足防火间距的要求,且建筑周围绿化面积也满足绿化率要求。消防车道还可以利用建筑周边道路,消防车可以到达建筑每个位置。另外,建筑的日照,通风,卫生等要求均能满足。

4 建筑平面设计

4.1柱网布置:

该建筑主要用于普通教室与实验室,还有部分办公室,房间使用面积相差过大,所以取开间为3.0m,进深8.0m,采用柱距为6.0m的大柱网,左边楼梯间主柱距为3.3m,大柱网建筑布置灵活,使用方便,技术经济指标也比较高。在建筑中间部位因为门厅和楼梯布置的要求采用了8.4m的柱距,柱网布置如图1所示。

图1.1 柱网布置图

4.2 平面布局

首先,为能更好地满足使用功能的要求,把采光要求较高的教室和办公室等房间置于朝向较好的位置即南面,而其它教室等不宜受到阳光直射的房间则正好布置在建筑的北面。而对于社团广播室、办公用房:党政办公室等,将集中布置于顶层。

该建筑预计使用人数为240人左右,人员相对较少,故所需卫生间数量也较少,每层只需男女各一个卫生间,分别布置在建筑东西两侧约二分之一处的阴面(北面),卫生间都带有前室,且通风良好以减少异味,各层卫生间都上下对齐布置,方便给排水管道穿管。

图1.2 标准层建筑平面图

交通联系的布置,走廊考虑了柱子对于轴线的突出,取轴线尺寸为2400mm,以满足走廊净宽和舒适的要求。根据《办公建筑设计规范》(JGJ67—2006)第4.1.3条,五层及五层以上办公楼均应设置电梯,本工程在建筑中部设置两部电梯。并且除在电梯附近设有一部主要楼梯外,还在建筑另端各设有一部疏散楼梯,满足《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安全疏散的要求。本工程建筑设计的标准层平面图如图1.2所示。

5 建筑剖面设计

5.1 房屋高度尺寸的确定

该建筑为6层,因为框架梁跨度较大,故而楼盖梁高相应地增大,为了满足使用功能和舒适度的要求,在门厅部位,因为门厅面积较大,

如果只有3.6m 层高会使人感到有压抑感,一层层高取4.5m,其余层高均取3.6m 的方案。

5.2 室内外高差的确定

外为了防止室外雨水流入室内,防止建筑物因为不均匀沉降使地面降低,为了满足建筑使用的要求,取室内外高差为450mm。建筑剖面图如图1.3所示。

图1.3 建筑剖面图

6 建筑立面设计

建筑立面图见1号建筑施工图,本工程立面设计没有外加装饰,窗采用2.1m×1.8m的推拉窗,局部窗型变化且呈对称布置,房间窗地比均大于1/7,满足采光要求。出入口大门均采用玻璃门,主出入口采用悬索型玻璃雨篷,雨篷以上为整片隐框玻璃幕墙,其余墙面则采用不颜色面砖贴出均称线条做饰面。另外,在主(南)立面的幕墙两侧及卫生间部位,因不影响内部房间使用而向内凹进一定距离,使框架梁独立在外面而形成立体的错位组合,整体风格简洁明快,朴实大方,体现出了科研建筑的性格特征。

图1.4 建筑立面图

第二篇结构设计

1 结构设计技术条件

1.1 工程概况

项目名称:某中学实验楼

建设地点:淮南市洞山西路南侧×××新建的居住规划区内

建筑面积:5193.62m2

建筑高度:22.50m

层高:首层4.5m,标准层3.6m

层数:6层

1.2 设计依据

1.2.1 国家标准

(1)国家标准.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01)2006 (2)国家标准.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01)

(3)国家标准. 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 50223-2004)(4)国家标准.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02)(6)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 建筑物抗震构造详图(03G329-1)(8)国家标准.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10)国家标准. 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 50025-2004)

1.2.2结构设计参数

1.2.3 抗震设计参数

1.3 荷载取值

1.3.1 风荷载、雪荷载

1.3.2 楼面、屋面活荷载标准值

1.3.3 电梯及机房设备重力荷载标准值:

50kN(估算)

1.3.4 结构重要性系数、荷载分项系数、可变荷载组合值系数等系数取值

非抗震设计

续表

抗震设计

1.4 结构总体布置

(1)平面、立面布置

结构平面布置规则、对称,质量和刚度变化均匀。

(2)柱网布置

采用大柱网,柱网尺寸(8.0m+2.4m+8.0m)×6.0m。

(3)变形缝设置

本工程结构规则、荷载及地基土质均匀,故不设变形缝,通过设置后浇带来消除温度应力产生的结构变形。

1.5 主要承重构件及墙体截面尺寸

(1)柱:一层600mm×600mm,二~六层600mm×600mm;

(2)梁:AB(CD)跨横梁300mm×800mm,BC跨横梁300mm×500mm,纵梁300mm×600mm;

(3)楼盖、屋盖:现浇混凝土楼(屋)盖,板厚100mm;

(4)墙体:外墙厚200mm,内墙厚200mm,电梯间墙厚240mm,女儿墙厚120mm。

1.6 基础

(1)基础形式:柱下独立基础;

(2)基础埋深:1.8m;

(3)地基处理方式:灰土垫层法。

1.7 材料

混凝土强度等级

钢筋

1.8结构计算原则和方法

1.8.1 手算:

采用简化方法计算结构内力和位移,即沿结构纵横两主轴方向,按平面抗侧力结构计算结构的内力和位移。

1.8.2 电算:

(1) 软件名称:PKPM

(2) 版本:2005.08

(3) 编制单位: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PKPM CAD工程部

(完整版)6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计算书(毕业设计)

目录 1绪论 (1) 1.1工程背景 (1) 1.1.1设计资料 (1) 1.1.2材料 (1) 1.2 工程特点 (1) 1.3 本章小结 (2) 2结构设计 (3) 2.1框架结构设计计算 (3) 2.1.1工程概况 (3) 2.1.2 设计资料 (3) 2.1.3 梁柱截面、梁跨度及柱高度的确定 (4) 2.1.4 荷载计算 (5) 2.1.5 水平地震作用下框架的侧向位移验算 (11) 2.1.6 水平地震作用下横向框架的内力分析 (15) 2.1.7 竖向荷载作用下横向框架的内力分析 (16) 3.1.8 内力组合 (22) 2.1.9 截面设计 (30) 2.2板的计算 (50) 2.2.3 屋面板 (53) 2.3 楼梯设计 (57) 2.3.1 计算简图及截面尺寸 (57) 2.3.2 设计资料 (57) 2.3.3 梯段板设计 (58) 2.3.4 平台板计算 (59) 2.3.5 平台梁计算 (59) 结论 (62) 致谢 (63) 参考文献 (64)

1 绪论 1.1工程背景 本项目为6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占地面积约为960.96㎡,总建筑面积约为5765.76㎡;层高3.6m,平面尺寸为18.3m×52.0m。采用桩基础,室内地坪为±0.000m,室外内高差0.6m。 框架梁、柱、楼面、屋面板板均为现浇。 1.1.1设计资料 (1)气象资料 夏季最高气温40℃,冬季室外气温最低-20℃。 冻土深度25cm,基本风荷载W。=0.35kN/㎡;基本雪荷载为0.2 kN/㎡。 年降水量500mm。 (2)地质条件 建筑场地地形平坦,粘性土层,不考虑地下水。 (3)地震设防烈度 八度 1.1.2材料 柱采用C30,纵筋采用HRB335,箍筋采用HPB235,梁采用C30,纵筋采用HRB335,箍筋采用HPB235。基础采用C30,纵筋采用HRB400,箍筋采用HPB235。 1.2 工程特点 本工程为六层,主体高度为21.6米。建筑采用的结构可分为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结构、钢-钢筋混凝土组合结构等类型。本建筑自身的特点,决定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 在多层建筑中,不同的结构体系,适用于不同的层数、高度和功能。框架结构体系是由梁、柱构件通过节点连接构成,既承受竖向荷载,也承受水平荷载的结构体系。这种体系适用于多层建筑及高度不大的高层建筑。本建筑采用的是框架机构体系,框架结构的优点是建筑平面布置灵活,框架结构可通过合理的设计,

六层宿舍楼,框架填充墙结构毕业设计(含计算书、图纸)

计算说明书 一、工程概况 (一)设计有关资料 建筑地点:广州市 建筑类型:六层宿舍楼,框架填充墙结构。 建筑面积2018.58平方米,楼盖及屋盖均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楼板厚度取120mm,填充墙采用蒸压粉煤灰加气混凝土砌块。 门窗使用:采用标准塑钢门窗,5mm厚玻璃。 地质条件:该地区建筑场地类别为二类,设防烈度为6度近震。地基土为粘性土,地基承=200kPa,基础的形式为柱下独立基础。 载力特征值:f k 风荷载:基本风压w0=0.40kN/m2 雪荷载:本工程不考虑雪荷载。 活荷载:楼层活荷载标准值2.0KN/ m2;屋面活荷载标准值w0=0.5KN/ m2(按不上人屋面考虑)。 高度为:总建筑高度为20.5m,不超过40m,以剪切变形为主,采用底部剪力法。 材料:根据施工单位条件和材料供应情况,选用混凝土强度等级C30;钢筋为HRB335级热轧钢筋(d≥12mm)及HPB235级热轧钢筋(d≤10mm)。 主要建筑做法: 1)屋面: 40厚C30细石砼(双向Φ4@150) 10厚纸筋灰 1.2厚三元乙丙橡胶卷材 20厚1︰2.5水泥砂浆找平层(刷基层处理剂一遍) 钢筋砼屋面(3%坡度) 2)顶棚: 1︰1︰6水泥石灰砂浆打底15厚。 面刮腻子5厚。

喷涂内墙乳胶漆涂料。 3)楼地面: 一般做法: 地面为8厚600×600防滑耐磨型地板砖。 20厚1︰4干硬性水泥砂浆,面上洒素水泥浆结合层一道。 砼底板或素土夯实。 防水做法:(卫生间、厨房等处适用) 5厚防滑地砖300×300。 20厚1︰3水泥砂浆。 聚氨酯防水涂膜1.2厚。 1︰3水泥砂浆找平兼找0.5%坡,最薄处不小于20厚。 砼底板或素土夯实。 4)外墙面: 外墙分色陶瓷面砖,规格40×40×5厚,聚合物水泥砂浆色缝。 聚合物水泥砂浆5厚粘贴层。 聚合物水泥基防水涂膜1.0厚。 1︰2.5水泥砂浆打底15厚(掺5%防水剂)。 5)内墙面: 一般做法: 1︰1︰6水泥石灰砂浆打底15厚。 面刮腻子5厚。 喷涂内墙乳胶漆涂料。 防水做法:(卫生间、厨房等处适用) 1︰2.5水泥砂浆打底15厚(掺5%防水剂) 纯水泥膏贴200×300瓷砖满贴至天花底 6)墙体: 本工程框架填充墙为MU5蒸压加气砼砌块,M5混合砂浆,外墙厚度为250mm,内墙厚度为200mm。 7)门窗: 标准塑钢门窗,5mm厚玻璃。

6层框架商业综合楼结构设计计算书

目录 第一章、设计资料 (1) 第一节、工程概况 (1) 第二节、设计资料 (1) 第二章、结构计算 (1) 第一节、框架杆件与截面尺寸确定 (1) 一、框架梁截面尺寸地选择 (1) 二、柱截面设计 (2) 三、板的截面尺寸 (3) 第二节、材料的选择 (3) 第三节、计算简图 (3) 第四节、荷载计算 (4) 一、屋面荷载计算 (4) 二、楼面荷载计算 (4) 三、卫生间楼面 (5) 第五节、楼层集中质量计算 (5) 一、顶层荷载计算 (5) 三、底层荷载计算 (8) 第六节、竖向荷载作用下一榀框架荷载计算 (10) 一、荷载计算 (10) 二、竖向荷载作用下荷载图 (14) 第七节、水平风荷载计算 (16) 第八节、水平风荷载作用下横向框架内力分析 (17) 一、求各柱的剪力值 (17) 二、求反弯点高度 (17) 三、框架内力值 (17) 第九节、水平地震力作用下框架的侧移验算 (19) 一、横梁线刚度 (19) 二、横向框架柱的侧移刚度D 值 (20) 三、横向框架顶点位移计算 (22) 四、横向框架自振周期 (22) 五、地震作用下的层间剪力 (22) 六、横向框架抗震变形验算 (23) 第十节、水平地震作用下横向框架内力分析 (24) 一、计算梁端弯矩 (30) 二、弯矩分配系数 (30) 三、竖向荷载作用下内力计算 (31) 第十一节、内力组合 (41) 一、在恒载和活载作用下 (42) 二、框架梁内力组合 (43) 三、框架柱内力组合 (44) 第十二节、截面设计 (46) 一、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 (46) 二、横向框架梁截面设计 (46) 四、柱截面设计 (51)

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6层综合办公楼

第一章建筑设计说明书 一、建筑设计概况与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1、设计详细说明 (1)、气象条件 ①、温度:最热月平均30.3℃,最冷月平均3.7℃; 室外计算温度:夏季极端最高40.1℃,冬季极端最底-9.5℃; ②、相对湿度:最热月平均73%; ③、主导风向:全年为西北风,夏季为东南风,基本风压0.35kn/m2 ④、雨雪条件:年降水量1450mm,日最大降水强度192mm/日; 暴雨降水强度3.31mm/s,100mm2;基本雪压0.35kn/m2; (2)、工程地质条件 拟建场地各地层由上往下依次为: ①、人工填土,厚度1.3~2.1m,不宜做为持力层; ②、新冲击黏土,厚度0.4~1.2m,不宜做为持力层; ③、冲击粉质黏土,厚度4.5~5.6m,是较好的持力层,承载力标准 值270KPa; ④、残积粉质黏土,厚度小于一米,是良好的持力层,承载力标准 值300KPa; ⑤、强风化泥质粉砂岩(未钻透),是理想的持力层,承载力标准值 350KPa;地下水位:地表以下2米内无侵蚀性,稳定低水位埋 深为2.3m~2.8m之间。 ⑥、抗震设防烈度按7度考虑,设计基本本地加速度值为0.15g,场 地土属中硬性,二类场地,建筑物类别为二类。 (3)、施工技术条件 “三通一平”等施工现场准备工作已经做好,各种机具、材料能满足要求。 2、建筑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1)、根据要求及地形状况,本建筑设计为L形综合办公楼,建筑面积为3413.34平方米,占地面积487.52平方米。首层高3.6m,其余各层高3.6m主体为六层,总高为23.4m。建筑横总长为23.4m,纵向总长为33.6m。 (2)、耐火等级:二级。 二、建筑内容 1、平面功能分析 本建筑设计中间设有走廊,两侧均有采光及兼作通风的窗,轴线宽2.1m,满足工作人员的通行要求及疏散要求;办公楼底层设有两个入口,一个宽 2.4m的正门,一个宽2.1m的侧门,均直接通往大厅;主体内各层都设有两 楼梯,一电梯,各有单独的入口,具体尺寸及做法详见建筑施工图,这也满足了疏散的入口要求。 2、房间布置 本办公楼设有接待室及会客室,满足休息要求;横向部分的房间呈南北 向布置,且在南北两侧均设有用来通风及采光的适当宽度、1.5m高的窗 户;纵向部分的房间呈东西向布置,且在东面设有宽度不等的窗户,西

六层住宅设计计算书

设计题目:六层住宅

目录 引言 3 一、楼面荷载及配筋计算 楼面荷载及配筋计算 3 1、B-1 3 2、B-2 5 3、B-3 8 4、B-4 10 5、B-5 14 6、B-6 17 二、楼梯设计 楼梯间楼面荷载21 楼梯板21 平台板22 平台梁22 三、阳台计算 设计参数23 弯矩计算结果23 跨中挠度验算26 阳台梁计算26 四、雨篷设计 雨篷板计算27 雨篷梁抗弯计算28 雨篷的抗倾覆验算28 六、基础设计 基础顶荷载及标准值计算29 基础荷载统计及截面设计29 基础配筋计算30 七、参考文献30 八、英文翻译31 九、总结32 十、鸣谢32

引言 土木工程专业的毕业设计是综合性和实践性极强的最后一个教学环节,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训练阶段;是我们学生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运用相关软件进行建筑、结构设计的重要实践过程,涉及综合运用建筑、结构、施工、设备、给排水和相关学科的基础知识。 在设计中,一方面要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设计中去,熟悉国家有关规范、条例和规程并知道如何去查找规范里的相关条文;另一方面,由于现代化建筑一般都具有密度大,高度高,功能多,设备复杂,无障碍要求,节能要求、防火要求和管理自动化水平高,需要各工种交叉配合。因此,通过这次毕业设计,扩大非本专业知识面也是十分重要的。 砖混结构住宅楼计算书 一、楼面荷载及配筋计算 1.1 基本资料 B-1 1.1.1 工程名称:2MX3.6M 1.1.2 边界条件(左端/下端/右端/上端): 铰支/铰支/铰支/铰支 1.1.3.1 永久荷载标准值 楼板自重: gk1 = 0.1*25 = 2.5kN/m 均布荷载: gk2 = 0.8kN/m 1.1.3.2 可变荷载标准值 均布荷载: qk1 = 2kN/mγQ = 1.4 ψc = 0.7 ψq = 0.5 1.1.3.3 由可变荷载效应控制的荷载组合值 1.2 * ( 2.5 + 0.8 ) + 1.4 * 2 = 6.76kN/m 1.1.3.4 由永久荷载效应控制的荷载组合值 1.35 * ( 2.5 + 0.8 ) + 0.7 * 1.4 * 2= 6.42kN/m 1.1.4 计算跨度 Lx = 2000mm 计算跨度 Ly = 3600mm 板厚 h = 100mm 板底、板面纵筋合力点至近边距离:as = 25mm、as' = 25mm 1.1.5 混凝土强度等级:C20 fc = 9.55N/mm ft = 1.1mm ftk = 1.54N/mm Ec = 25413N/mm 1.1.6 钢筋抗拉强度设计值 fy = 210N/mm Es = 210000N/mm 1.2 弯矩计算结果 1.2.1 平行于 Lx 方向的跨中弯矩 Mx Mx(L) = (0.0884+0.2*0.02136)*6.76*2^2 = 2.51kN·m Mx(D) = (0.0884+0.2*0.02136)*6.415*2^2 = 2.38kN·m Mx = Max{Mx(L), Mx(D)} = Max{2.51, 2.38} = 2.51kN·m Mxk = (0.0884+0.2*0.02136)*5.3*2^2 = 1.96kN·m Mxq = (0.0884+0.2*0.02136)*4.3*2^2 = 1.59kN·m ξ= 0.048 ρ= 0.22% ρmin = 0.24% As = 236(mm2

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某六层框架办公楼结构毕业设计计算书)

第一章设计任务及基本要求 1.1 设计原始资料 1.1.1 工程概况 该工程为六层办公楼,主体为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占地面积为1310㎡,建筑面积5240㎡,建筑物共6层,底层层高5.1m,标准层层高3.6m,顶层层高4.5m,总高度25.5m,室内外高差0.450m,基础顶面距离室外地面1.05m,基础采用柱下独立基础。 该办公楼主要以层为单元出租,每层为一个独立的单元,拥有接待室、会议室、档案室、普通办公室、专用办公室等。楼内设有两个电梯三个楼梯,主、次楼梯开间均为3m,进深均为6.6m,楼梯的布置均符合消防、抗震的要求。 1.1.2 设计条件 一、抗震设防烈度:7度设防,抗震设计分组为第一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g; 二、基本风压: 0.55KN/m2,B类粗糙度; 三、雪荷载标准值:0.2KN/m2; 四、结构体系: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五、工程地质条件:拟建场地地形平坦,土质分布具体情况见表,II类场地土。地下稳定水位距地表-9m,表中给定土层深度由自然地坪算起。建筑地点冰冻深度-0.5m。 表1-1 建筑地层一览表 序号岩土 深度 土层 深度 (m) 厚度 范围 (m) 地基土 承载力 (kPa) 压缩 模量 (mPa) 1 杂填土0.0—1. 2 1.2 --- --- 2 粉土 1.2—2.0 0.8 200 5.0 3 中粗砂 2.0—4.8 2.8 300 9.5 4 砾砂 4.8—15.0 10.2 350 21.0 1.2 建筑设计任务及要求 一、基本要求: 满足建筑功能要求,根据已有的设计规范,遵循建筑设计适用、经济合理、技术先进、造型美观的原则,对建筑方案分析其合理性,绘制建筑施工图。 二、规定绘制的建筑施工图为: 1、底层、标准层及顶层平面图:比例 1:150(图1-1) 2、主要立面图:比例 1:150(图1-2,图1-3) 3、屋面排水布置图:比例 1:150 4、剖面图:比例 1:150 5、墙身大样及节点详图:比例 1:100及1:10

6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计算书(毕业设计)

6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计算书(毕业设计)注:表中恒载和活载的组合,梁端弯矩取调幅后的数值,剪力取调幅前 的较大值。图中M左、M右为调幅前弯矩值,M左′、M右′为调幅后弯 矩值。剪力值应取V左和V左′具体数值见表2-16 (2)柱内力组合 框架柱取每层柱顶和柱底两个控制截面组合结果见表2-22、表2-23、表中系数?是考虑计算截面以上各层活载不总是同时满布而对楼面均布活 载的一个折减系数,称为活载按楼层的折减系数,取值见表2-21、表2- 21活荷载按楼层的折减系数? 墙,柱,基础计算截面以上的层数计算截面以上各楼层活荷载的折减系 数11.00(0.90)2~34~55~6>200.850.700.650.55表2-22C柱内力组合 表 层位内次置力6柱M荷载类别恒载①42.09活载②19.62地震荷载 ③116.8228 竖向荷载与地震力组合1.2①+1.4②1.2(①+0.5②)±1.3③77.98- 89.59214.15XX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顶N596.25109.84柱 116.53869.28-77.99913.5177.981120.20-77.981164.4377.980371.13-78.121415.3677.671622.05-74.621666.2983.491873.04- 93.9221917.2754.272136.96-27.552194.71629.9261.97661.15- 115.33763.2183.03807.45-115.56903.61115.43947.84- 129.841031.96132.291076.19-134.571154.32126.221198.55- 161.951287.32359.271345.07932.89-186.54990.13239.891264.61- 207.591290.84240.121553.25-240.251597.48253.921871.91-

土木工程毕业设计计算书六层教学楼建筑结构及施工组织设计附工程量计算【全套设计】

毕 业 设 计(论 文)任 务 书 课题名称 邵阳学院第二教学楼 姓 名 学 号 -08 院 系 土木工程学院 专 业 土木工程专业(建筑工程方向) 指导教师 2013年 11 月 27日 ※※※※※※※※※ ※※ ※ ※ ※※ ※※※※※※※※※ 2012届学生 毕业设计(论文)材料 (一)

全套图纸,完整版设计加 一、设计(论文)的教学目的 毕业设计是一个总结性的教学环节,是学生全面系统地融汇所学理论知识和专业技术并运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进程。通过本教学环节,要加深学生对所学大体理论知识的明白得,培育学生综合分析和处置问题的能力和设计创新精神,使学生取得有关单位工程建设从方案制定到施工组织的全进程系统性的训练。 二、设计(论文)的要紧内容 本次毕业设计要求学生依据所选课题的具体要求,利用运算机辅助完成一栋建筑物的建筑和结构设计,绘制一套完整的建筑、结构施工图,手算一榀具有代表性的框架,同时依照本人的设计图纸完成其相应的清单工程量计算及施工组织设计。 三、设计(论文)的大体要求 学生在毕业设计期间,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查询资料和调查研究,了解课题所涉及到的相关标准要求,独立完成全数设计内容,并做到建筑设计方案合理,结构计算层次明晰,清单工程量计算大体准确,施工组织方案经济可行。其具体要求如下: (一)建筑设计 一、课题名称:邵阳学院第二教学楼 二、建设地址:邵阳市,见相应小区计划图 3、建筑规模与结构形式: 重要提示:各类电子文档标准格式中的说明(用蓝色或红色字体表 示),在参阅后请自行删除(包括本提示),黑色字体的内 容全部保留! !

已被批准的总建筑面积:7000m2左右; 建筑层数:5-6层。 4、建筑面积分派指标及要求: 五、建筑技术条件: A.气象条件:直接查询本地气象资料; B.工程地质条件 1)Ⅲ类场地,自然地表1m内为填土,填土基层为3m厚砂质粘土,再下为砾石层。 砂质粘土地基承载力特点值 2 / 250 ~ 200m kN f a ,砾石层为2 / 400 ~ 300m kN。 2)地下水位:地表以下2.0m,无侵蚀性。 3)相邻原有建筑基础为条形基础,其底面标高在室外地面下1.2m处,马路上排水阴沟3.0m。 C.材料供给 1)三材由建材公司供给,品种齐全。 2)墙体材料可选用烧结空心砖、加气砼砌块等。 D.施工条件和能力

6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计算书

6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计算书 摘要: 本文通过计算和分析,对一座6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进行了设计。 综合考虑了结构的安全性、稳定性、经济性和实用性等因素,按照国家相 关标准和规范进行了结构计算和验算。通过结构设计的各个环节,包括梁、柱、楼板等构件的计算和设计,并对整体结构进行了稳定性验证。最终得 到了满足设计要求的6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 关键词: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6层;结构计算;验算;稳定性验证; 1.引言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是目前常见的建筑结构形式之一,在多层建筑和 高层建筑的设计中广泛应用。本文将对一座6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进行 设计,并综合考虑结构的各项要求和限制,以达到结构的合理性和安全性。 2.结构设计 2.1梁的设计 根据结构荷载和梁的跨度,采用双向板式梁进行设计。首先计算梁的 截面尺寸和配筋量,然后进行验算。根据验算结果,对不满足要求的部分 进行调整和改进。 2.2柱的设计 根据结构荷载和柱的高度,采用矩形柱进行设计。首先计算柱的截面 尺寸和配筋量,然后进行验算。根据验算结果,对不满足要求的部分进行 调整和改进。

2.3楼板的设计 根据结构荷载和楼板的跨度,采用一般钢筋混凝土楼板进行设计。首先计算楼板的厚度和配筋量,然后进行验算。根据验算结果,对不满足要求的部分进行调整和改进。 3.结构计算 根据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结构的荷载计算和强度计算。考虑到不同荷载情况下的结构变形和应力,进行结构的稳定性分析和验算。 4.结果与讨论 通过上述计算和分析,得到了满足设计要求的6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在结构的各个部分都满足了强度、稳定性和使用性的要求。 5.结论 本文对一座6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进行了设计,并根据结构要求和标准进行了计算和分析。通过结构设计的各个环节,包括梁、柱和楼板等构件的设计,以及结构的稳定性验证,得出了一个满足设计要求的结构方案。

6层框架结构综合楼毕业设计计算书

建筑部分 一、建筑设计要求 1.建筑层数:主体六层,无地下室。 2.建筑平面布置:标准层为病房、仓库、办公、其他辅助用房。 3.采用铝合金门窗户,外填充墙为300㎜厚加气混凝土砌块,内填充墙为200㎜厚加气混凝土砌块。 4.平面布置:因充分考虑框架结构特性,本设计将使用功能一致的空间做了统一布置,具体布置见《建施》标准层平面布置图5.建筑层高:首层3.9m,标准层3.6m。 建筑面积:4968mm2左右,总高度21.9m 。。 二、设计依据 1.建筑布局应与管理方式和服务手段相适应,做到分区 明确、联系方便、保证客房及公共用房都具有良好的 居住和活动环境。室内应尽量采用天然采光。围护结 构应尽量做到保温隔热,以利于节能。应设医用电梯。 2.病房:病房类型可以分为三床病房、六床病房、特护 房; 3.卫生间无自然通风时,应采取有效措施来通风排气; 卫生间要有管道井; 4.室内净高:客房居住部分,设空调时不应低于2.4 m, 不设空调时不应低于2.6 m。客房内过道净高不应低 于2.1 m,公共走道不应低于2.6 m 5.要有医务务员工作间、储藏间、开水间。 6.客房入口门洞宽不应小于0.9 m,高度不应小于2.1 m;客房内卫生间门洞宽不应小于0.75 m。 7.公共部分:门厅内交通流线及服务分区应明确,总服 务台应明显;每层应至少设两个疏散楼梯间,安全出 口的数目不应少于两个。 三室内装修 因考虑现代人审美观的差异,本工程仅做粗装修处理,施工时做至结构基层即可,面层待甲方自行处理。结构计算时仅考虑抹灰。

四、室外装修 结合该建筑所处环境以及人们对外观要求的提高,本设计要求外墙均采用高级外墙涂料,主体颜色为白色,挑檐处为蓝色,另外在阳台上加两道腰线,其中间部分也是高粱红色,与挑檐相互呼应。充分体现一种宁静,简洁、而又稳重的设计理念。 五、建筑抗震概念设计 1.建筑设计应重视建筑结构的规则性。 2.要选用合理的建筑结构体系。 3.抗侧力结构和构件的延性也要重视。 其中:规则要求为:避免结构有过大的凹凸, 避免竖向承重构件的不连续, 避免水平和竖向的不均匀。 合理的建筑结构体系指:要有明确的计算简图和合理的地震作用传递途径;避免因部分结构或构件破坏而导致整个结构丧失抗震能力或对重力荷载的承载能力;此外结构体系要具有必要的承载能力,良好的变形能力或消耗地震能量的能力。 延性指:避免混凝土结构的脆性破坏,做到强柱弱梁、强剪弱弯、强节点弱构件。

六层砖混结构住宅毕业设计计算书

目录 前言 (1) 摘要 (2) 第一部分机构方案设计 (3) 第二部分设计计算说明书 (5) 2.1荷载计算 (5) 2.2 初估墙板尺寸重量 (6) 2.3墙体承载力验算 (11) 2.4厨房卫生间现浇板计算 (12) 2.5阳台现浇板计算 (13) 2.6板式楼梯计算 (14) 2.7基础设计 (17) 2.8 过梁计算 (20) 2.9 结构抗震验算 (21)

设计摘要 本次设计的的工程为某单位住宅楼,本工程占地面积约为800平方米,建筑面积为5000平方米,此建筑为六层,总高度为18.6米,室内外高差为0.600米,女儿墙高度为1.2米。建筑总宽度为10.7米,总长度为77.6米。 本工程共设计六个组合单元,每个单元为两户,共计七十二户,其中三室户、一室户各六户,其余六十户均为两室户。 本建筑立面力求简洁大方,外墙刷外墙涂料,女儿墙采用实心砖砌筑。 本工程结构形式为砖混结构,墙体采用MU10机制红砖砌筑,外墙均为370mm厚,内墙240mm厚,水泥砂浆强度等级为M5。圈梁、构造柱、楼梯、阳台、雨棚及厨房楼面采用C20 砼浇注。其它部位屋面及楼面板采用预制空心板。 基础为条形基础,采用MU10机制红砖M7.5水泥砂浆砌筑。 单元门为电子对讲门,入户门为防火防盗门,其它门为木质装饰门。窗户为铝合金断桥窗,其中阳台大面积玻璃封闭窗,利于采光。 采用设置圈梁、构造柱等构造措施符合抗震验设计要求。

毕业设计计算书 第一部分机构方案设计 1.1总设计说明: 1.1.1设计依据: (1)依据建筑工程专业2007届毕业设计任务书。 (2)遵照国家规定的现行各种设计规范、有关授课教材、建筑设计资料集、建筑结构构造上资料集等相关资料。 1.1.2 设计内容、建筑面积、标高: (1)本次设计的题目为“某单位住宅楼”。 (2)建筑面积:5000 m2,共六层,层高2.8m。 (3)室内外高差0.600m,室外地面标高为-0.600m。 1.1.3 结构: (1)本工程为砖砼结构。外墙370mm厚红砖墙,内墙为240mm厚红砖墙,楼梯间墙为370㎜厚红砖墙,卫生间隔墙为60㎜厚红砖墙。 (2)本工程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Ⅱ类场地。 1.1.4 各部分工程构造: (1)屋面:为上人屋面 SBS卷材防水层 25mm厚 1:3 水泥沙浆找平层 水泥珍珠岩找平保温层平均180mm厚 150mm厚预制空心板 20mm厚 1:2.5 板下水泥砂浆抹灰 (2)楼面: 1:2.5水泥砂浆抹灰 20mm 素水泥浆结合层一道 1:3水泥砂浆找平层20mm 素水泥浆结合层一道 150mm厚预制空心板 20mm板下抹灰 (3)卫生间地面: 釉面砖面层

6层框架教学楼计算书 8度抗震设防

某学院综合教学楼(框架结构) 设计说明书 一、建筑设计 二、结构设计 建筑设计 一、工程概况; 该工程为某学院综合教学楼,该教学楼工程已经城市规划局审定批准。该综合教学楼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建筑面积为:4064.1m2,层高为:3.9m,总层数为6层。 二、建筑说明 1、建筑布置: 供学生上课的教室(32-34个),语言教室(1-2个),计算机房及办公室(2个),电教室及办公室(1-2个),资料室及办公室(2个),每层设教师休息室1个,男女厕所各1个。 2、平面处理 平面柱网采用3.6m*6.0m及3.6m*3.0m柱网,横向3跨,跨度为15.0m,纵向为12跨,跨度为43.2m,布置整齐。 3、立面处理 因综合教学楼布置较整齐,立面没有高低凹凸之感,以平面为

主,外墙采用外墙涂料喷涂,对窗户及雨棚等加以颜色区别,起点缀作用。 4、基础处理 基础采用C30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C10混凝土垫层100mm厚,基底标高为:-2.3m。 5、交通布置 采用内走廊布置,设一个楼梯,供交通使用。 6、采光 为保证各教室的采光度,采用天然采光及照明辅助方式,窗采用塑钢,门采用木材。 7、通风、水电暖部分 通风采用自然通风,全楼均用热水采暖,除走廊用吸顶灯外,其他均用日光灯照明,门厅可设壁灯,各房间均有插座。 三、工程做法及说明 1、内墙:采用普通内墙涂料,做法详见05J1 2、外墙:采用高级外墙涂料喷涂墙面,做法详见05J1 3、屋面:三毡四油撒绿豆砂,150mm厚1:8水泥焦渣找坡,冷底子油 热沥青各一道,20mm厚的水泥砂浆找坡,40mm厚的钢筋混凝土整浇层,预应力空心板,吊项。 4、楼面:水磨石地面,50mm厚钢筋混凝土整浇层,预应力空心板,吊 项。 5、地面:厕所地面铺瓷砖;语言教室、计算机房、电教室铺木地板;其

住宅楼(六层)砖混房屋结构结构计算书

住宅楼(六层)砖混房屋结构结构计算书

目录 前言 (1) 目录 (2) 第一章结构方案的选择 (4) 1.1 主体结构设计方案 (4) 1.2 墙体布置 (4) 1.3 构造措施 (4) 第二章荷载计算 (6) 2.1 屋面荷载 (6) 2.2 楼面荷载 (6) 2.3 墙体荷载 (6) 第三章正常情况下墙体承载力验算 (8) 3.1 确定房屋静力计算方案 (8) 3.2 高厚比验算 (8) 3.3 墙体承载力验算 (11) 3.4 局部抗压承载力验算 (14) 第四章现浇单梁计算设计 (16) 4.1 确定计算简图 (16) 4.2 配置纵向钢筋 (17) 4.3 配置箍筋 (17) 第五章现浇双向板计算设计 (18)

第六章现浇雨蓬计算设计 (21) 6.1 雨蓬板计算设计 (21) 6.2 雨蓬梁计算设计 (22) 第七章现浇楼梯计算设计 (29) 3.3 楼梯梯段板计算设计 (29) 3.4 平台板设计 (30) 3.3 平台梁设计 (30) 第八章挑阳台设计 (33) 8.1 抗倾覆验算 (33) 8.2 挑梁下砌体局部受压承载力验算 (34) 8.3 挑梁承载力验算 (34) 第九章基础设计 (36) 9.1 承重墙设计 (36) 9.2 非承重墙设计 (37) 主要参考资料 (39)

第一章结构方案的选择 1.1 主体结构设计方案 该建筑物层数为六层,总高度为18.600m,层高 3.0m,房屋的高宽比为18.6/11.4=1.62<2(见《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建筑技术规程》),体型简单,室内要求空间小,多为开间,横墙较多,所以采用砌体结构。能符合规范要求。 1.2 墙体布置 采用纵横墙承重方案,增加结构的刚度。纵横墙布置较为均匀对称,平面上前后左右拉通;竖向上连续对齐,减少偏心;同一轴线上窗间墙都比较均匀.横墙的最大间距为4.2,房屋的局部尺寸均符合抗震要求.个别不满足要求的局部尺寸,可设置构造柱和芯柱。墙厚拟为内外纵横墙承重部分均为240㎜ 1.3 构造措施 1 构造柱设置 构造柱的设置见结构施工图。 此房屋为六层,设防烈度为七度,采用构造柱构造抗震方案能满足要求。 构造柱设置部位在外墙四角,横墙与外纵墙交接处,大房间内外墙交接处,内墙(轴线)与外墙交接处。构造柱截面尺寸240mm×240mm。其细部见结构图。构造柱纵向钢筋采用φ14,箍筋采用φ6,箍筋间距为200㎜,在柱上下端适当加密, 间距为100㎜。构造柱与砌块墙连接处应设置马牙槎,其相邻孔洞应填实并设插筋,沿墙高每隔600㎜应设置φ4焊接钢筋网片,每边深入墙内不

毕业设计宿舍楼(六层)砖混房屋结构设计计算书

宿舍楼(六层)砖混房屋结构 设计计算书 一、设计基本资料 设计条件 1、本设计为城市某大学学生宿舍楼,位于大学校园内或大学城,具体地点自定。当地气象资料、工程地质勘察资料自行确定,抗震设防烈度哈市为7度,其他地区自行查询。 2、面积指标:建筑面积4000-6000平方米左右。 3、层数:七层(含七层)以下。 。 5、结构类型:自定。 6、房间组成及要求 学生宿舍、微机室、阅览室、传达值班室、男女厕所、开水房、盥洗室等,每6人住一个宿舍。 以上任务书中未尽说明可自己根据设计规范确定。 1.2 设计内容及深度要求 设计内容 1.2.2建筑部分 (1)底层平面图 1:100 (2)标准层平面图 1:100 (3)立面图:主要立面及侧立面 1:100 (4)剖面图1个 1:100(需剖到楼梯)

(5)单元标准层平面图 1:50(布置家具设备等) (6)屋顶平面布置图 1:100 (7)墙身大样详图1:10-1:20 (8)楼梯建筑施工图1:50-1:100 (9)圈梁、构造柱、门窗表及大样 1.2.3结构部分 (1)结构方案与结构布置 (2)梁、柱、楼板(屋面板)、阳台、雨篷的结构计算、配筋设计 (3)墙体承载力计算 (4)楼梯结构计算及配筋 (5)基础设计 1.2.4毕业设计提交成果 (1)提交建筑、结构或设备计算设计说明书1份。 严格按照东北农业大学本科学生毕业设计基本规范编制,详细资料请上东北农业大学教务处网页查询。 注:建筑说明书包括技术经济指标计算。 (2)提交建筑、结构或设备施工图。 1.2.5深度要求 本毕业设计按施工图设计深度要求进行,全部用AUTOCAD软件计算机制图,另外要求有1张手工绘制的施工图纸,图纸选用2#图纸。 1.3设计方法与步骤 1、分析研究设计任务书,明确目的、要求及条件。

六层办公楼结构设计计算书及施工组织设计

1 前言 毕业设计是大学本科教育培养目标实现的重要阶段,是毕业前的综合学习阶段,是深化、拓宽、综合教学的重要过程,是对大学期间所学专业知识的全面总结。通过毕业设计,可以将以前学过的知识重温回顾,对疑难知识再学习,对提高个人的综合知识结 构有着重要的作用。通过毕业设计,使我们在资料查找、设计安排、分析计算、施工图绘制、口头表达等各个方面得到综合训练,具备从事相关工作的基本技术素质和技能。 目前,我国建筑仍以钢筋混凝土结构为主,钢筋混凝土造价较低,材料来源丰富,且可以浇筑成各种复杂断面形状,节省钢材,承载力也不低,经过合理设计可以获得较好的抗震性能。今后几十年,钢筋混凝土结构仍将活跃在我国的建筑业中。 框架结构体系的主要特点是平面布置比较灵活,能提供较大的室内空间。多层建筑结构的设计,除了要根据建筑高度、抗震设防等级等合理选择结构材料、抗侧力结构体系外,要特别重视建筑体形和结构总体布置。建筑体形是指建筑的平面和立面;结构总体布置指结构构件的平面布置和竖向布置。建筑体形和结构总体布置对结构的抗震性能有决定性的作用。 毕业设计的三个月里,在指导老师的帮助下,经过查阅资料、设计计算、论文撰写以及图纸绘制,加深了对规范等相关内容的理解,巩固了专业知识,提高了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并熟练掌握了AutoCAD和结构设计软件PKPMCAD,基本上达到了毕业设计的目的与要求。 框架结构设计的计算工作量很大,在计算过程中以手算为主,后面采用建筑结构软件PKPMCAD进行电算,并将电算结果与手算结果进行了误差分析对比。由于自己水平有限,难免有不妥和疏忽之处,敬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2 建筑设计 2.1建筑概况 该办公楼为六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体系,建筑面积约5099m2,建筑物平面为凸形。标准层高3.6m,室内外高差0.6m,其轴网尺寸等详见平面简图。 建筑等级:耐火等级为Ⅱ级 抗震等级为三级 设计使用年限50年 2.2采光、通风、防火设计 1、采光、通风设计 在设计中选择合适的门窗位置,从而形成“穿堂风”,取得良好的效果以便于通风。

六层框架住宅楼结构计算书

1 工程概况及建筑设计 设计的基本原则 (1)满足功能要求 满足建筑物功能要求,为人们的生产生活活动创造良好的环境,是建筑设计的首要任务。本设计要满足住宅的休息,娱乐等基本要求。 (2)采用合理的技术措施 正确的选用建筑材料,根据建筑空间组合的特点,选择合理的结构、施工方案,使房屋坚固耐久,建造方便。 (3)具有良好的经济效果 在房屋的设计和建造中,要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尽量做到节省劳动力,节约建筑材料和资金。 (4)考虑建筑美观要求 建筑物是社会的物质和文化财富,它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同时,还要考虑人们对建筑物在美观方面的要求,考虑建筑物赋予人在精神上的感受。 (5)符合总体规划要求 单体建筑是总体规划中的组成部分,单体建筑应符合总体规划提出的要求。建筑物的设计,还要充分考虑和周围环境的关系。 1.1 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徐州家园小区框架住宅楼。工程所在地处于江苏省徐州市。根据建筑物功能使用、经济性能要求及该地区建筑行业的发展水平,该住宅楼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在方案的设计过程中考虑建筑物功能与形式的关系、建筑与地形的关系,从建筑物功能与形式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探索。设计主要依据有关国家建筑、结构设计规范,根据徐州地区工程地质条件、地震设防烈度、气象资料等有关资料进行设计。 工程名称:徐州市家园小区住宅楼; 工程规模:主体6层; 结构类型: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工程环境:本工程位于徐州市市区;

地面粗糙度:C类; 建筑类别:丙类; 场地土类别:Ⅱ类; 设计使用年限:50年; 结构重要性系数:1.0; 现浇钢筋混凝土房屋抗震等级:三级; 环境类别:上层一类,基础:二(a)类; 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第一组别),设计地震基本加速度值为0.10g; 防火等级为二级; 底层层高为3.9m,其它层均为3.0m,女儿墙高1.2m。建筑物总高度 为19.2m。 室内外高差为0.45m,无地下室。 1.1.1原始设计资料 (一)气象资料 徐州市自然条件及气候条件: 年平均温度14.2℃ 最热月平均气温31.6℃ 最高气温40.6℃ 最冷月平均气温 -4.1℃ 最低气温 -22.6℃ 土壤冻结最大深度 24cm 年平均降雨量 869.9cm 日最大降雨量 213.0cm 相对湿度平均71%(冬季61%,夏季70%) 主导风向全年主导风向为偏东风 平均风速 3m/s 最大风速 19.3m/s 基本风压值 0.35kN/m2 夏季平均风速折算成距地面2m处数值: 2.1m/s 积雪最大厚度 24cm 基本雪压 0.35 kN/m2 (二)地质资料 (1) 地形地貌及土体工程地质特征

六层框架结构办公楼设计计算书

1 工程概况 1.1 概况 本工程为某政府机关办公楼,本工程为六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体系,建筑面积约4000m2左右,建筑平面一字型,受场地限制,宽度≤17m,长度≤40m。开间长4.5m,进深长6.6m,层高3.6m,走廊宽2.4m。框架梁、板、柱均采用现浇混凝土。 1.2 地质资料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1.2.1 场地概况 拟建建筑场地已经人工填土平整,地形平坦,地面高程4.6m。 1.2.2 地层构成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勘察揭露的地层,自上而下除第一层为近期人工填土外,其余均属第四全新世海陆交相互沉积。勘察深度范围内所揭露的地层,厚度变化很小,分布较均匀,其各层概况为: ⑴杂填土:以粘土为主,含大量垃圾和有机质,不宜作为天然地基,平均厚度2.5m。 ⑵淤泥质粉质粘土:深灰色,流塑状态。平均厚度7.1m。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⑶细砂:以细砂为主,少量粉砂,含粘粒,饱和,松散稍密状。平均厚度为2.4m ⑷中砂:以中粗砂为主,饱和,属密实状态,承载力特征值为220kpa,工程地质性良好,可以做桩尖持力层。本层为揭穿。 1.2.3 地下水情况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场地地下水在勘探深度范围内分上下两个含水层,第一含水层位于第⑵层淤泥质粉质粘土层中,属上层空隙滞水,水位高程约为 4.2m;第二层含水层主要存于第⑶层细砂层中,属空隙潜水,具有一定的静水压力。经取水样进行水质分析,判定该地下水对混凝土无侵蚀性。 1.2.4 工程地质评价 ⑴场地土类型与场地类别:经计算,本场地15m深度以内土层平均剪切波速(按各层厚度加权平均)为V sm=140~160m/s,即场地土类型为中软场地土;另据区域资料表明,该场地覆盖层厚度D ov为60m,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划分该场地类别为Ⅱ类土。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⑵场地地基液化判别:第⑶层细砂层为液化土层,I IE =11.3,属中等液化。 ⑶地基持力层选择与评价:第⑴层杂填土不宜作天然地基;第⑵层淤泥质粉质粘土位软弱下卧层;第⑶层细砂层属中等液化土层,未经处理不可作为地基持力层;第⑷层中砂层物理学性质较好,可作为桩尖持力层。有关桩的设计和要求,详见《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各层土的承载力特征值及桩设计参数见下表1.1: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各层土的承载力特征值及桩设计参数表1.1

6层教学楼框架结构计算书

第一部分:工程概况 建筑地点:太原市 建筑类型:七层教学楼,现浇框架填充墙结构。 建筑介绍:场地面积为50×40m2左右,拟建建筑面积约6000 m2。楼盖及屋盖均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现浇楼板厚度取为100mm,填充墙采用蒸 压粉煤灰加气混凝土砌块,外墙300厚,内墙200厚。基础采用柱下 独立基础或桩基础。 门窗使用:大门采用玻璃门,其它的为木门,一般门洞尺寸为1200mm 2400mm,窗全部为铝合金窗,高为2400mm 地质条件:经过地质勘探部门的确定,拟建场地土类型为中软场地土,Ⅲ类建筑场地,场地地下水属于潜水类型,稳定水位埋深6.7-7.1米。本场地 为非自重湿陷性场地,湿陷等级为Ⅰ级。基本风压为0.4kN/m2,基本 雪压为0.3kN/m2。工程地质勘察概况,见下表:

柱网布置图 3.3柱网尺寸及层高 本教学楼采用纵向柱距为4.2m 横向边跨为7.2m,中跨为3m的内廊式框架,层高为3.9m。 3.4梁、柱截面尺寸的初步确定 3.4.1梁的截面尺寸的初步确定 梁截面的高度:一般取为梁跨度的1/12~1/8。 横向框架梁: 边跨:取h=l/8~l/12=600~900mm,取为600mm,宽b为300mm。 中跨:取h=600mm,b=300mm。 纵向框架梁: 取h=l/8~l/12=350~525mm,取为500mm,宽b为300mm。 3.4.2柱的截面尺寸的初步确定 框架柱的面积根据柱的轴压比确定: 1、柱组合的轴压力设计值N=nβFg E 注:n ——楼层层数。

β——柱轴压力增大系数。 F——算柱的负载面积,本方案中边柱及中柱的负载面积分别为 4.2×3.6m2和4.2×5.1 m2。 g E ——建筑面积上的重力荷载代表值,可近似的取14kN/m2。 2、柱的截面尺寸 A c ≥N/( N f c ) 注: N ——轴压比限值,按三级抗震等级,查《抗震规范》可知取为0.9。 f c ——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对C30,查得14.3N/mm2。 对于边柱:N= nβFg E =7×1.3×4.2×3.6×14=1926.29kN Ac≥N/( N f c )=1926.29×103/(14.3×0.9)=149672mm 对于中柱:N= nβFg E =7×1.25×4.2×5.1×14×=2623.95kN Ac≥N/( N f c )=2623.95×103/(0.9×14.3)=203881mm2 取柱子尺寸为: b×h=500mm×500mm 3.5楼板选择 板的厚度取l/40=4200/40=105mm,故本设计中所有楼板均采用现浇板,板厚均为100mm。 3.6结构横向框架的计算简图 本框架结构采用柱下独立基础,选粘土夹碎石层为地基持力层,基础顶面到室内地面1.50m。横向框架的计算简图见下图所示,取顶层柱的形心线作为轴线,2~7层柱的高度取为 3.9m,底层柱的高度从基础顶面至楼板,h 1 =3.9+1.5=5.4m。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