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耳氟唑菌苯胺(penflufen)将获澳大利亚登记
- 格式:pdf
- 大小:82.32 KB
- 文档页数:1
第42卷第3期 世 界 农 药2020年3月 World Pesticides ·7·作者简介:李洋(1978–),男,甘肃省靖远县人,高级工程师,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农药制剂研究。
Tel: 024-********,E-mail: liyang1@ 。
收稿日期:2020-02-02。
2019年国内新登记农药品种李 洋(沈阳中化农药化工研发有限公司 新农药创制与开发国家重点实验室,辽宁沈阳 110021)摘要:对2019年国内正式登记的新农药品种进行了分析,包括19个杀菌剂、7个杀虫/杀螨剂、7个除草剂和1个植物生长调节剂。
对这些新品种的基本情况、作用机制与特点、作用谱、适用作物和登记情况进行了介绍。
关键词:新登记农药品种;综述;杀菌剂;杀虫剂;除草剂中图分类号:TQ45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6485(2020)03-0007-13 DOI :10.16201/10-1660/tq.2020.03.02New Pesticides Registered in China in 2019LI Yang(State Key Laboratory of the Discovery and Development of Novel Pesticide, Shenyang Sinochem AgrochemicalsR&D Co., Ltd., Shenyang 110021, Liaoning, China )Abstract: The new pesticides officially registered in China in 2019 were analyzed, including new varieties of 19 fungicides, 7 insecticides/acaricides, 7 herbicides and 1 plant growth regulator. Their mechanisms of ac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spectrum of control, application crops and registrations were introduced. Keywords: new pesticide registered; overview; fungicide; insecticide; herbicide面对新化合物开发难度增大和日益严格的环保要求,为降低产品开发成本,优化产品组合的形势,农化行业掀起了兼并重组的浪潮,合并后的公司以及行业排名靠前的公司拥有相对完善的产品线,对农药品种的登记需求降低。
年增长率为2.7%;除草剂、杀虫剂、杀菌剂均将有所增长,2015?2020年的复合年增长率分别为:2.6%、2.4%、3.4%。
其中,杀菌剂的增长最快。
转基因作物也将处于增长的态势中,2015?2020年的复合年增长率预计为2.5%。
2 国内外农药创制现状新农药创制依然是一个艰难的系统工程,无论是时间成本,还是资金投入,都是一个不菲的数据。
先正达的统计数据显示,上市一个新农药平均耗时9年,筛选14万个化合物,总投资2.60亿美元;巴斯夫的统计数据表明,成功上市一个新化合物,平均要筛选14万个化合物,耗时10年,需资2.00亿欧元。
而Phillips McDougall公司的最新调研数据显示,新农药的研发成本进一步增至2.86亿美元,平均要筛选16万个化合物,历时11.3年。
总之,新农药的创制难度越来越大。
尤其是到了后期的毒理学试验阶段,会淘汰掉相当多的前期筛选的化合物。
刘教授将新农药创制分成了6个层次:①从已知化合物和已知中间体出发的新用途创新;②专利范围内化合物的选择性发明(me too或me better);③专利范围外化合物的创制??me too;④专利范围外化合物的创制??me better;⑤全新结构化合物的创制??me first/first in class;⑥全新作用机理化合物的创制??first in class。
他认为,国内的农药创制虽其他层次也有涉及,但大多处于第2层次;而跨国公司往往做专利范围外的化合物创制、全新结构和全新作用机理的化合物创制,从而难度很大。
总之,创制一个新化合物,投资越来越大,当然性价比和市场也会更好。
这也许就是新农药创制的魅力所在。
目前我国创制的农药品种约为50个,其中,杀菌剂20个,杀虫杀螨剂17个,除草剂7个,植物生长调节剂4个,抗病毒剂1个。
创制队伍不仅包括科研院校,还有“术有专攻”的农药公司,如沈阳化工研究院、南开大学、湖南化工研究院、华东理工大学、江苏省农药研究所、江苏扬农等。
拜耳作物种子处理杀菌剂Emesto在英国获批
佚名
【期刊名称】《农药研究与应用》
【年(卷),期】2011(015)004
【摘要】拜耳作物科学种子处理杀菌剂Emesto(戊苯吡菌胺penflufen)获英国批准登记,这是该产品在世界范围的首次登记。
它用于马铃薯种植中,具有突出的抗马铃薯黑痣病能力,能显著提高质量及产量。
拜耳作物科学计划该产品于2012年种植季在英国上市。
公司有信心在30多个马铃薯种植国家获得登记,包括欧盟成员国内外,尤其是在拉美及亚洲市场。
【总页数】1页(P40-4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5-39
【相关文献】
1.拜耳与West Central Distribution在美国发布大豆种子处理杀菌剂Redigo 480+Trilex [J], 本刊讯;
2.拜耳在智利上市谷物种子处理杀菌剂Scenic [J], 杨光;
3.拜耳在智利上市谷物种子处理杀菌剂Scenic [J], ;
4.杜邦的氯虫苯甲酰胺种子处理剂及拜耳的氟吡菌酰胺杀菌剂获加拿大登记 [J], ;
5.拜耳作物科学提供种子处理机器支持种子处理良好农业实践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拜耳近些年及近期将上市产品简述2006―至今,拜耳公司共上市13个新品,其中cyprosulfamide为除草剂安全剂,这里没有单独列出。
1 氟吡菌胺(杀菌剂,fluopicolide;Infinito)氟吡菌胺(fluopicolide)是由拜耳公司开发的吡啶酰胺类化合物,2005年在英国和中国取得登记,商品名为Infinito。
2006年在世界上多个国家登记,2008年在美国和日本获准登记。
目前,氟吡菌胺已在世界范围内开发用于防治蔬菜、观赏植物和葡萄霜霉病以及马铃薯晚疫病(phytophora infestans)。
该杀菌剂对环境友好,可用于有害生物的综合防治。
氟吡菌胺与三乙膦酸铝的复配产品(Profiler)用于葡萄种植区,它与霜霉威的复配产品(Reliable)用于防治马铃薯晚疫病。
2 氟虫双酰胺(杀虫剂,flubendiamide;垄歌、Belt、Phoenix)氟虫双酰胺(flubendiamide)是由日本农药株式会社发现的第一个邻苯二甲酰胺类杀虫剂,具有杰出的作用机制。
氟虫双酰胺靶标昆虫鱼尼丁受体,通过扰乱昆虫肌肉细胞中的钙平衡,导致靶标害虫很快拒食和麻痹。
2007年,氟虫双酰胺首先在菲律宾和日本获准登记,继而在智利、印度和巴基斯坦取得登记。
2008年进一步在加拿大、美国、巴西、哥伦比亚、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登记。
日本农药株式会社和拜耳作物科学公司在全球范围内合作销售该产品。
氟虫双酰胺用于防治棉花、果蔬、坚果、葡萄、玉米、水稻、茶叶和烟草上的鳞翅目害虫,适合于控制对拟除虫菊酯、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和昆虫生长调节剂产生抗性的害虫,其防治对象包括粘虫(Spodoptera spp)、烟夜蛾(Helicoverpa virescens)、玉米螟(H zea)、苹果小蠹蛾(Cydia pomonella)和卷叶螟等;对黄地老虎(Spodoptera litura)、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菜螟(Hellula undalis)、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和卷叶螟等重要害虫具有优异防效。
14/852 丙硫菌唑中文名丙硫菌唑、丙硫唑,广谱杀菌剂,首次产品投放市场时间是2004年,主要生产商/商标是拜耳公司。
主要用于防治禾谷类作物如小麦、大麦、油菜、花生、水稻和豆类作物等众多病害。
与三唑类杀菌剂相比,丙硫菌唑具有更广谱的杀菌活性。
丙硫菌唑毒性低,无致畸、致突变性,对胚胎无毒性,对人和环境安全。
产品市场情况 2002年,A.Mauler-Machnik等在英国布赖顿植保会议上报道丙硫菌唑。
2004年,丙硫菌唑上市。
同时,与氟嘧菌酯混配的制剂在英国首先上市,随后单剂Proline也投入市场。
2006年,丙硫菌唑在澳大利亚获得登记。
2007年,Proline制剂在美国上市,应用于几类谷物类作物。
2009年,丙硫菌唑在美国实现标签拓展,应用于大豆锈病和白粉病防治。
2011年,在加拿大、阿根廷和美国进一步登记。
2014年,丙硫菌唑的全球销售额增至8.55亿美元,创造历史最高点。
2016年,丙硫菌唑全球销售额7.90亿美元,位居全球杀菌剂品种第二。
目前,丙硫菌唑已在世界上超过50个国家上市,主要市场包括阿根廷、澳大利亚、奥地利、比利时、白俄罗斯、巴西、保加利亚、加拿大、智利、捷克、丹麦、爱沙尼亚、芬兰、法国、德国、匈牙利、爱尔兰、意大利、拉脱维亚、立陶宛、荷兰、新西兰、波兰、葡萄牙等。
产品专利情况 专利名称M i c r o b i c i d a l t r i a z o l y lderivatives(一类具有杀菌活性的三唑类衍生物),专利号:W09616048,专利公开日1996年5月30日,专利申请日1995年11月8日,专利持有人为拜耳公司。
该化合物专利已于2015年11月7日到期。
PCT/欧洲专利:化合物专利(拜耳作物科学公司;Microbicidal triazolyl derivatives,杀微生物三唑基衍生物),WO9616048、EP0793657,1995年11月8日申请,2015年11月7日专利到期。
超高效液相色谱_串联质谱法测定鱼体中氟唑菌苯胺摘要氟唑菌苯胺属于常用的种子处理杀菌剂,种子类型包括:棉花、大麦、玉米、蔬菜、油菜籽等,通过使用氟唑菌苯胺,能有效防治种传、担子菌等病害的影响,从作用机理看,是通过内部的丝核菌、黑粉菌素等作用,伴随着油菜菌核病、玉米小斑病等等,进而对作物直接产生病害影响。
【1】在本文研究中,选择创新吡唑酰胺类杀菌剂的研究目标,以UPLC-MS/MS为标准测试处理水、斑马鱼鱼体氟唑菌苯胺含量等分析方法,进而为环境安全评价提供基础分析手段,其具体结果如下:创建以氟唑菌苯胺为基础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分析思路,例如:超声提取、PSA净化,UPLC检测等,在确保0.1~5.0 μg/L含量氟唑菌苯胺的同时,氟唑菌苯胺与斑马鱼基质的线性方程如下设计:y=4.76830e4x+3922.36661,相关系数r=0.99902,在5~1000 μg/kg添加水平内,整体回收率保持在82.3%-89.9%, RSD偏差保持在 1.5%-2.3%。
在处理过程中需要以水对其稀释,并且经过0.22μm的PTFE滤膜后进行UPLC-MS/MS检验。
如果RSD偏差保持在0.1~5.0 μg/L范围,则具体的线性方程如下所示:y=1.10450e5x+227.75799,相关系数r=0.99942,在0.4~80 μg/L添加水平内,整体平均回收率控制在83.8%~96.9%,RSD偏差则保持在1.2%-1.9%。
从斑马鱼内检测LOD数据为1 μg/kg,而LOQ则是5 μg/kg。
通过持续性得处理水,检测LOD含量是0.1 μg/L,在方法上定量为LOQ=0.4 μg/L。
上述方法能保持准确性、灵敏性等,基本符合农药残留的检测需要。
关键词:氟唑菌苯胺斑马鱼生物富集第一章绪论在我国农业生产高速发展得今天,化学农药在全球范围内使用较多,但是因为化学农药本身具备便捷性、高效性、快速性等特征,当前开始发展成为农业生产资料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我国每年需要消耗的农药规模250万吨,以此促进作物产量的提升,适当增加储存周期,保持更好的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