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净化科设备维修保养制度
- 格式:docx
- 大小:12.37 KB
- 文档页数:1
血液透析室设备使用维护保养制度
一、正确使用保养血液净化设备是保证透析机水处理设备正常运行,为临床治疗抢救提供保障,按生产厂家规定使用消毒保养各种治疗设备。
(一)每日清洁机器表面,血泵,更换受污染的传感器保护罩。
(二)每班透析治疗结束后用冰醋酸除钙,次氯酸钠消毒。
(三)每月清洗透析机滤网防止杂质堵塞影响透析液浓度。
(四)每3个月用凡士林油润滑血泵。
(五)每年请设备厂家进行维修保养,安全检查血泵运转情况,透析液流量,电导率,温度动静脉压力传感器漏血报警,主要技术参数,如有异常更换元件调至正常。
(六)每年除尘保养设备1~2次。
(七)建立机器使用和维修档案(每台)。
二、每天观察水处理运转情况,每3~6个月消毒水处理机器1次,每月对水质进行检测(细菌学,内毒素,水的硬度,游离氯)根据水质检测情况更换树脂活性炭及反渗膜,建立水处理运行维护检测测试的档案,自觉遵守室内环境卫生,做好防火防盗工作。
血液净化中心机器设备管理制度
1.在科主任领导下,由具备资质的专人管理机器设备并进行维护和保养。
2.制定机器设备的操作规范,定期进行设备使用维护学习培训和教育。
3.建立机器设备档案,记录相关信息。
实行机器设备日常使用,维修检查、配件好擦更换等登记。
4.按照卫生部规范自觉、有计划进行机器设备检查和检测并有登记,同时接受省、市计量局等行政管理部门的检测检查。
5.对有故障机器应及时维修,并经过检测合格后方可使用。
不允许机器设备在使用状态进行修理。
杜绝设备“带病”工作和使用,预防不可预测的设备使用不良反应的发生。
6.对存在的使用问题或者无法解决的故障及时向工程师、护士长及科主任汇报。
血液净化科设备维护、保养和清洗制度
1. 血液透析机的维护和保养:血液透析机应处于良好运行的工作状态,每台血透机需建立独立的运行档案记录,每半年对血透机进行技术参数校对。
每班透析结束后,按厂家要求对透析机进行外部和内部的消毒,每周用1:100次氯酸进行2次消毒,分别为每周二、五;每个月对设备消毒剂进行浓度检测,确保有效消毒。
每周检查电缆线是否磨损,控制或连接器是否松动或有误,管路导引器是否完好,指示灯泡或显示屏是否良好;每3个月对透析机内部器件进行一次除尘。
做好维护保养记录。
2. 水处理机的维护和保养:水处理间应保持干燥,水、电分开,每半年对水处理系统进行技术参数校对。
每台水处理设备建立独立的工作档案,对日常运行状态及维护进行记录。
水处理设备的滤砂、活性碳、阴阳离子树脂、反渗膜等需按照生产厂家要求或根据水质情况进行更换。
碳罐与树脂罐每1-2天冲洗一次。
每周对软水进行游离氯及硬度的测定,当超过标准时,应立即更换活性碳或树脂;为保证树脂软化能力处于最佳状态,每2天进行再生一次,再生盐缸始终处于饱和状态;砂罐及活性炭罐每年更换一次,阳离子交换树脂每1-2年更换一次。
每3个月用过氧乙酸消毒一次反渗机及后极管路,每半个月冲洗一次盐罐,每月对透析用水进行细菌培养,每3个月进行内毒素的测定。
做好维护保养记录。
3. 透析器复用机的维护和保养:每日关闭电源,每月进行除蛋白一次,每半年对容量进行一次校对。
4. 搅拌桶的维护和保养:每次搅拌桶配液前先对桶内进行一次反渗水清洗,配液后再次进行清洗,并保持其干净,每周对搅拌桶进行一次次氯酸消毒。
血液净化规章制度1. 引言血液净化是一种重要的医疗技术,通过排除体内多余的毒素和废物,帮助维持体内酸碱平衡、电解质平衡以及水盐代谢等功能。
为了确保血液净化工作的安全有效进行,制定和遵守血液净化规章制度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血液净化规章制度的内容和要求。
2. 血液净化设备和操作要求2.1 血液净化设备的检查维护 - 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 设备的维护应由专业人员进行,定期排查潜在的故障和问题; - 设备的操作和维护记录应及时填写,确保设备使用的可追溯性。
2.2 操作前的准备工作 - 操作人员应经过相关岗位培训和考核; - 保持操作区域的整洁和安全,确保操作环境的良好状况; - 检查血液净化设备的消毒和清洁情况,确保操作的卫生安全; - 准备必要的器材和药品,确保操作的顺利进行。
2.3 操作流程 - 严格按照操作流程进行血液净化,遵守规定的步骤和时间要求; - 操作人员应具备基本的感染控制和无菌操作知识,保证操作的安全性; - 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和血液参数,根据患者情况进行必要的调整和干预; - 操作结束后,及时清理和消毒设备,确保设备的可重复使用和环境的整洁。
3. 操作人员培训和考核3.1 岗前培训 - 对操作人员进行岗位培训,包括血液净化知识、操作流程、感染控制等; - 培训内容应具备系统性和针对性,确保操作人员能够熟练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
3.2 在职培训 - 经常组织在职培训,更新和加强操作人员的专业知识; - 培训内容应与血液净化技术的最新进展和规范保持一致; - 培训方式可以包括课堂培训、讲座、病例讨论等形式。
3.3 考核 - 定期对操作人员进行考核,评估其血液净化操作能力和专业水平; - 考核内容应包括理论知识、操作技能、应急处理等方面;- 考核结果作为人员职业发展和薪酬评定的重要依据。
4. 风险管理和事故处理4.1 风险评估和控制 - 对血液净化操作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评估,制定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 - 监测和记录操作过程中的异常情况,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 向操作人员和负责人员提供风险预警和处理的相应培训。
【血液净化室(中心)护理相关制度】血液净化室(中心)管理制度一、透析中心应由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医师全面负责,有主治医师具体管理透析中心的医疗工作,护士长负责护理工作,主治医师定期查房,处理患者。
二、非本中心工作人员不得随意进入。
三、进入本透析中心人员必须衣帽整齐,更换拖鞋,并保持室内环境整洁。
四、保持透析中心内安静,严禁大声喧哗。
五、保持室内空气清洁,禁止吸烟,定期通风。
六、工作人员工作时间不得擅离职守,遵守劳动纪律及请假制度。
七、本中心不随意接待参观人员,参观者须经院方及科内批准,参观者按规定日期、时间、人数进行参观。
八、非本室工作人员不得擅自动用机器、设备。
九、本中心工作人员须严格遵守消毒隔离制度。
十、定期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每月召开患者座谈会,征求意见,进行问卷调查,改进病房工作。
一、进入透析室必须穿工作服,戴工作帽、戴口罩、更换拖鞋,严格出入流程,保持室内清洁度。
二、非本室工作人员未经许可不得入内,因工作需要进入本室者,按规定更换拖鞋。
严禁家属进入。
三、保持透析室内安静,严禁大声喧哗。
四、室内温度保持在22—26℃之间,保持室内空气清洁,定时通风。
五、医生应根据透析患者的病情,制定个体化的透析综合治疗方案。
六、护士应认真核对医嘱,严格执行血液透析的操作常规和操作流程。
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处理,详细填写透析记录单。
七、严格各项制度,认真观察病人的病情变化及透析机运转情况,保持高度责任心,确保透析病人的安全。
一、一次查对:责任护士治疗前应根据医生填写的血液净化治疗记录单,认真核对患者信息(姓名、性别、年龄、血管通路、透析器型号)、治疗方式及相关参数(超滤量、透析液钾、钠、钙浓度、透析液流量、透析液温度、抗凝方式及抗凝剂剂量、血流量等)。
二、二次查对:病人上机后,责任护士应持血液净化治疗记录单与机器设置参数再次核对一遍。
三、三次查对:本责任区病人上机后,责任护士应持血液净化治疗记录单与机器设置参数再次核对一遍。
医疗设备是医院开展医、研、教的重要工具,是医院生存、发展的物质基础,是医院固定资产的重要组成部份。
随着各种先进医疗设备在医疗、科研、教学中的运用,维修维护工作变的日益重要。
为提高医疗设备的使用率、提高医院的经济效益、降低医院运行成本、优化经费结构、保证临床医疗的正常进行,本着以病人为中心的原则 , 提高医疗质量为目的,制定制度如下:巡检要求:一、巡检保养周期:设备维修人员每季度定期对全院在用医疗设备进行全面巡检保养。
维修人员每月对重点科室(部门) (急诊科、手术室、重症医学科、产房、血液净化)进行科室(部门)巡检,发现隐患及时解决.二、维修人员定期对设备进行全面检查,做到眼见、耳听、鼻闻、手摸。
对所有医疗设备的运行环境(防静电、防尘、防潮、防蚀、防霉等问题) ,水电气路进行巡查,对设备的运行情况、磨损程度进行检查校验,及时发现潜在问题 ,提出改进维护措施,有针对性的做好维修前的各项准备工作,以提高修理质量,缩短修理时间.三、医疗设备保管人员或者操作人员对医疗设备基本状况进行常规检查,及时发现问题 ,及时记录反馈。
维修人员即将响应 ,单独重点巡检。
实行分级保养:一、日常保养:由仪器保养人负责 ,进行机器表面污渍的清洁、机械部份的紧固和润滑;紧固易松动的螺丝和零件,检查运转是否正常,零部件是否完整。
设备使用人员交接班时,做好设备检查和交接工作。
二、一级保养:由仪器保养人按计划进行,主要是内部清洁,检查有无异常情况(如声音、湿度、指示灯等),局部检查和调整,清除机器内部灰尘,清洁电路板脚的氧化层 ,相关电位器的清洁以及光学医疗设备光路灰尘的清洁。
三、二级保养,属预防性修理,由仪器保养人会同维修人员共同进行,对设备的主体部份或者主要组件进行检查,调整精度,必要时更换已达到磨损限度的机械易损部件,抽样检查一些性能变差的电子元器件(电位器、电容、电阻等),提前更换.四、重点科室(部门)所有设备必须实行二级保养措施(属预防性维修,对设备的主体部份或者主要组件进行检查,调整精度,必要时应更换易损件)。
血液净化室设备、设施管理制度Ⅰ目的保障血液净化医疗设备正常运行,血液透析当中所用到的各种设备,处于功能状态,保证整个透析过程连续、安全、有效进行,防止医疗设备造成的不良事件。
Ⅱ范围血液净化室工程技术人员。
Ⅲ制度一、血液净化室工程技术人员(一)血液净化室应配备专职工程技术人员1名,具有技师或工程师资质的专职技师。
(二)工程技术人员具有本科学历,具备机械和电子学知识及一定的医疗知识,熟悉血液净化室各种设备的性能结构、工作原理、和维修技术。
(三)负责各种设备日常维护,定期检修维护,保证正常运行。
(四)负责执行透析用水和透析液的质量监测。
负责所有设备运行情况的登记本记录。
二、所有设备均应悬挂绿色标牌“正常运行”,出现故障及时更换红色标牌“机器故障”。
三、设备出现问题应及时解决,治疗操作过程遇到的报警故障,由工程师检修,工程师不能解决的问题,联系通知生产厂家三日内尽快解决。
四、血液透析机设备要求(一)血透室使用的透析机应具有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注册证。
(二)透析机应安放在设备规定的环境下(温度、湿度、电压、供水压力等)使用。
(三)每台透析机建立档案,包括:出厂信息、技术信息和操作信息、运转情况和维修记录。
(四)按照设备使用手册要求进行操作。
(五)保证正在使用的透析机运转正常、超滤准确、监测系统和报警系统工作正常。
(六)透析机累计工作时间大于5000小时,应定期检查、校对有关指标,各项参数.五、水处理设备要求(一)血透室使用的水处理设备生产厂商应具有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注册证。
(二)水处理设备安放在设备规定的环境下(温度、湿度、电压、供水压力、供水量等)使用,保证机器正常运行,供应充足的反渗水。
(三)血透室水处理系统应包括下列主要设备:前处理:沉淀物过滤器、活性炭吸附、软化等;主处理:双级反渗透等;后处理:微滤器等。
(四)水处理设备建立档案,包括出厂信息、技术信息和操作信息、巡视记录、消毒冲洗记录、出现问题和维修记录。
血液净化规章制度血液净化是一种重要的医疗技术,用于治疗肾功能衰竭等疾病。
为了确保血液净化过程的安全与有效,制定和遵守一套规章制度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血液净化的规章制度,并以步骤、要求和责任三个方面来详细阐述。
一、血液净化的步骤为了确保血液净化的顺利进行,以下是血液净化的典型步骤:1. 病人评估:在进行血液净化前,必须对病人进行全面评估,包括身体状况、病史、药物使用情况等。
评估的结果将有助于确定血液净化的具体操作细节。
2. 设备准备:在进行血液净化时,必须确保设备完好,并进行日常消毒和维护。
所有使用的耗材必须符合相关标准,并保持干净。
3. 静脉通路建立:血液净化需要通过静脉通路进行,因此需要专业人员进行插管操作。
操作人员必须具备相关技能和经验,确保插管的准确和安全。
4. 血液净化过程: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和血液净化的需要,选择适当的净化方法,如透析、血液灌流等。
在操作过程中,必须密切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并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5. 结束与后续处理:血液净化结束后,必须妥善处理使用过的耗材和废液,并确保设备的清洁和消毒。
对病人进行后续护理,并制定合适的出院计划。
二、血液净化的要求为了确保血液净化的质量和安全,以下是血液净化的一些基本要求:1. 专业人员:血液净化必须由经过培训和持有相应执业资格的专业人员进行操作。
他们必须熟悉血液净化的原理、设备的使用和操作流程。
2. 设备与耗材:血液净化设备必须符合国家和行业标准,并经过正规的检测和认证。
耗材的选择必须与设备相匹配,并保证质量可靠。
3. 操作规范:血液净化必须按照标准的操作规范进行,包括消毒、插管、净化过程和后续处理等。
操作人员必须按照规范进行操作,确保安全和效果。
4. 感染控制:血液净化过程中,必须严格控制和预防感染的发生。
操作人员必须穿戴合适的防护用品,设备必须进行定期的清洁和消毒。
三、血液净化的责任为了保障血液净化过程中的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以下是各方的职责和责任:1. 医院管理层:医院管理层必须确保有足够的资金和资源来支持血液净化服务,同时建立健全的管理和质控制度。
血液净化室透析机维护制度Ⅰ 目的血液透析机负责控制及监测透析液通路及血液通路的各种参数,加强对血液透析机的维护保养,以保证整个透析过程可以持续、安全的进行。
Ⅰ 范围血液净化室护士、工程师。
Ⅰ 制度一、每次透析机使用前自检通过后方可使用。
二、每次透析结束时,应按照透析机使用说明书要求,进行机器内部管路清洗消毒,消毒方法及消毒剂参照不同透析机使用说明书进行。
三、每日透析结束时,应按照透析机使用说明书要求,进行机器内部管路清洗除钙消毒。
除钙消毒方法及除钙消毒剂参照不同透析机使用说明书进行。
四、每次透析结束时,及时擦拭机器的外部表面,(一)如没有肉眼可见的污染时对透析机外部进行初步的消毒,采用一次性消毒湿巾擦拭消毒。
(二)如果血液污染到透析机,应立即用2000㎎/L浓度的含氯消毒剂一次性抹布擦拭去掉血迹后,作用30min后,再用500mg/L含氯消毒剂擦拭干净。
五、每次消毒完成后,检查消毒剂是否按正常容量递减。
六、每日查看透析机消毒液容器容量,及时更换消毒液桶或添加消毒液七、每日记录透析机使用情况,记录报警提示、故障原因,及时通知工程师维修。
八、每周清洗透析机后排风过滤网。
九、每月对血液透析机透析液电导率参数校正。
十、机器停止运作若超过72小时,在启动下一次治疗之前进行一次消毒程序。
十一、每台透析机应悬挂绿色标牌“正常运行”,出现故障及时更换红色标牌“机器故障”。
十二、每日最后一班透析治疗结束,除钙消毒完成后,关闭机器电源。
十三、工程师做好透析机日常维护与保养,做好每日透析机运行记录。
十四、护士做好透析机日常清洁擦拭消毒,做好每日透析机消毒记录。
十五、费森透析机除钙消毒方法及程序:使用成品除钙消毒剂,进行热消毒程序处理。
Ⅰ 参考依据1.《医疗机构血液透析室管理规范》(卫医政发〔2010〕35号)2.《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评价规范》(WS/T 592-2018)。
血液净化室水处理系统维护制度
Ⅰ目的
清除水中有害物质成分,提高透析用水纯度,保证透析质量和透析安全。
Ⅱ范围
适用于血液净化室工程技术人员。
Ⅲ制度
一、每日对水处理设备的运行情况进行巡视和查看,各项参数详细记录1次。
二、每日对水处理机房地面湿式拖地,设备台面机身、不锈钢管道进行卫生清洁擦拭。
三、每日向树脂再生能盐水罐内添加树脂专用盐,保持树脂再生能力。
四、每周对水处理设备进行软水硬度、游离氯、PH值检测1次。
五、透析用水管道每月进行热消毒,水处理设备的滤砂、活性炭、树脂、反渗膜等需按照生产厂家要求或根据水质检测结果进行
更换。
六、每月进行透析用水细菌培养一次,在透析用水输水管道末端位置收集标本,要求细菌数<100cfu/ml,登记并保留检验结果。
七、每月进行透析液细菌培养一次,在透析液进入透析器的位置收集标本,要求细菌数<100cfu/ml,登记并保留检验结果。
八、每3个月至少进行透析用水内毒素检测一次,留取标本方法同细菌培养,要求内毒素<0.25EU/ml。
登记并保留检验结果。
九、每月更换水处理设备水滤芯。
十、每年进行透析用水化学污染物检测1次,各项指标必须符合《透析和相关治疗用水》(YY0572-2015)的要求。
十一、纯水的pH应维持在5-7的正常范围。
Ⅳ参考依据
1.《血液净化标准操作规程(2020版)(征求意见稿)》
2.《医疗机构血液透析室管理规范》(卫医政发〔2010〕35号)
3.《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评价规范》(WS/T592-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