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数学教案-两位数乘两位数-青岛版(2014秋)【小学学科网】
- 格式:doc
- 大小:224.50 KB
- 文档页数:7
口算两位数乘两位数教学目标:1.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学会两位数乘10和整十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口算。
2.初步培养独立思考和探索问题的意识,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提出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3.在经历探索算法的过程中,感受乘法运算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整十数乘整十数和两位数乘10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口算。
教学难点:对整十数乘整十数和两位数乘10的口算算理的理解。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师谈话导入:同学们,街灯在黑夜里能给我们指路,在白天还能装饰我们的城市,今天就和大家一起来欣赏美丽的街灯。
(出示情境图)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幅图,从这幅图中你发现了哪些信息?学生口答,找出所有的数学信息师追问:“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在小组里交流一下”预设学生提出问题:(1)一共有多少个红气球?(2)一共有多少个蓝气球?2、同学们可真了不起,提出这么多有价值的数学问题。
老师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有选择的板书。
今天这节课我们重点解决这两个问题。
二、学习两位数×10和整十数乘整十数的口算。
出示问题,学生分组探究。
(1)一共有多少个红气球?(2)一共有多少个蓝气球?探究提示:①怎样列算式?②与过去学过的算式一样吗?不一样在什么地方?③你想怎样算?④小组讨论交流,共有几种计算方法?⑤比较一下,你喜欢哪种方法?学生先自主列式、观察、探究口算方法。
然后再小组合作交流自己的想法,教师主动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中,和学生一起分享讨论的过程。
三、汇报交流,评价质疑。
1、汇报交流红点1:两位数乘10。
学生口答算式,教师板书:36×10= _(个)36×10=360质疑:你为什么这样算,能说给大家听听吗?预设:方法一:10个十是100,30个十就是300,36个十就是360。
方法二:36×10,可以在36的后面添上一个0。
让学生理解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10倍,积也扩大10倍。
青岛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两位数乘两位数》教案美丽的街景信息窗二《两位数乘两位数》教学目标:1、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学会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笔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2、经历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计算方法的过程,初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探索问题的意识,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提出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3、在经历探索算法的过程中,感受乘法运算在生活中的应用,并有成功的体验。
教学过程:一、巧设铺垫、温习算法谈话:同学们,在学习新课之前,我们先做一下热身运动好么?课件出示题卡:(1) 10×40 12×40 20×50 40×2220×23 11×50 7×80 30×20(2) 21×24 12×23你能说说当乘到第二个因数的十位上时,它与第一个因数乘得的积怎样写?(这是竖式计算,应让学生说说计算方法。
)二、创设情境,激趣导入今天,老师想带领大家一起去看看漂亮的街心花坛,城市美容师把街心花坛装扮得非常美丽(多媒体出示街心花坛图)。
请仔细观察画面,你从中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学生交流)信息可能有:“保护环境”花坛每排27盆花,共23排;“美化家园”花坛每排22盆花,共28排;“街心喷泉”每行43个喷头,共32行;街道工人买了15箱新型灯泡,每箱12个;……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从中发现了这么多的数学信息,真了不起!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谁愿意把你提的数学问题说给大家听听?1组:2组3组……针对这几组信息,你们提出了哪些问题?5组6组学生可能提出的这样的问题:“保护环境”花坛一共用多少盆花?“美化家园”花坛一共用了多少盆花?街心喷泉里一共安了多少个喷头?一共买来多少个新型灯泡?“保护环境”花坛比“美化家园”花坛多用多少花盆?……教师适时板书(1)(2)这节课我们重点来解决前二个问题,其他问题放在问题口袋里以后再解决。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3.2.1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青岛版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运算,重点在于让学生掌握不进位乘法的计算方法。
我们将通过具体的例题,引导学生理解乘法的基本原理,并能够熟练地进行不进位乘法运算。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不进位乘法运算方法,能够准确地进行计算。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具体的例题,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总结乘法运算的规律,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和合作精神。
教学难点1. 理解乘法运算的分配律,即(a b)×c=a×c b×c。
2. 熟练掌握不进位乘法的计算方法,能够准确地进行计算。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教学课件。
2.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回顾两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运算方法,为学习本节课的内容做好铺垫。
2. 新课导入:通过具体的例题,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总结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不进位乘法运算方法。
3. 演示与讲解:通过黑板演示和讲解,向学生展示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不进位乘法运算方法,并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
4. 练习与巩固:通过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提高计算能力。
5. 总结与反思: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引导学生进行反思,检查自己的学习效果。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应包括以下内容:1.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不进位乘法运算方法。
2. 具体的例题及其解答过程。
3. 练习题及其答案。
作业设计1. 课堂练习: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家庭作业:完成课后练习题,提高计算能力。
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能够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不进位乘法运算方法,并能够准确地进行计算。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总结乘法运算的规律,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进位)教学内容: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30页信息窗3第1个红点问题和绿点,31-32页自主练习题。
教学目标:1.掌握进位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竖式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的进行计算。
2.让学生经历利用已有知识学习新知识的过程,学会用迁移规律自主尝试解决问题。
3.在交流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评价意识。
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新知识的活动,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数学学习的信心、兴趣。
教学重点: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竖式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利用迁移规律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笔算方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竖式计算。
47×12 26×13(1)学生独立在练习本上做。
(2)交流算法。
①用哪一位上的数去乘,得数的末位就要和那一位对齐;②相乘的过程中,满几十就要向前一位进几;③每次乘完后,要记住加上进位的数。
【设计意图:复习两位数乘两位数(一次进位)的笔算,为后面利用迁移规律尝试解决连续进位的笔算,作好了铺垫。
】2、出示信息窗,发现信息、问题。
前几节课我们观赏了广场气球,漂亮的街心花坛,今天老师要给大家介绍一个新的景点——美丽的夜景,想去看看吗?出示情境图。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幅图,图中告诉了我们哪些数学信息?提出了哪些数学问题?信息:(1)租金:每天租金32元,29个广告灯;(2)彩灯线:每棵树36米,有58棵树;(3)灯泡:48根灯条,每根71个灯泡;问题:(教师把学生发现的问题板书在黑板上)(1)广告灯每天的租金是多少元?(2)一共需要多少米的彩灯线?(3)一共有多少个灯泡?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先来解决这3个问题。
二、自主学习,小组探究1、出示自学提示。
①怎样列式?②用你喜欢的方法计算。
③你是怎样算的?你能说一说你的计算过程吗?④你会验算吗?⑤这道题和之前学习的两位数乘两位数有什么不同?(6分钟后,比一比谁汇报得最清楚。
)2、指导分小组自学。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三美丽的街景——两位数乘两位数青岛版教案内容:一、教学内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青岛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的第五单元——美丽的街景。
本节课主要内容是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我们会通过具体的例题来理解并掌握这个计算方法,同时能够运用这个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且能够灵活运用这个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
同时,我也希望学生们能够培养出对数学的兴趣,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是本节课的重点,而如何将这个计算方法灵活运用到实际问题中则是本节课的难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我准备了一些图片和练习题。
这些图片和练习题可以帮助学生们更直观地理解这个计算方法,并且能够通过实际操作来加深对计算方法的理解。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我会通过展示一些美丽的街景图片来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我会让学生们观察这些图片,并引导他们发现这些图片中的数学元素。
2. 新课导入:我会通过一个具体的例题来引入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我会逐步引导学生们思考并解决问题,从而让他们理解并掌握这个计算方法。
3. 练习巩固:我会给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们通过实际操作来巩固对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的理解。
我会及时给予指导和反馈,确保学生们能够正确地掌握这个计算方法。
4. 应用拓展:我会给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们运用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来解决。
我会引导学生们思考并解决问题,从而提高他们的数学应用能力。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美丽的街景——两位数乘两位数计算方法:(1)先将两个数写成乘法的形式;(2)从个位开始,先将第二个数的个位数与第一个数相乘,写在个位上;(3)再将第二个数的十位数与第一个数相乘,写在十位上;(4)将两个乘积相加,得到最终的结果。
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答案:1. 23 × 45 = 1035,56 × 78 = 4368,34 × 29 = 9。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3.3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进位)青岛版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特别是进位乘法。
我们将通过具体的例题,让学生理解和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运算步骤,包括如何处理进位问题。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特别是包含进位的乘法运算。
2. 过程与方法:通过例题和练习,学生将学会使用竖式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并能处理进位问题。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细心、耐心的计算习惯,增强解决数学问题的自信心。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在于帮助学生理解进位的概念,并在计算过程中正确应用进位。
学生需要清楚地认识到,当某一位的乘积超过10时,需要将超过的部分加到高一位的计算中。
教具学具准备- 教师准备:计算器、教学PPT、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例题和练习题。
- 学生准备:练习本、铅笔。
教学过程1. 导入:复习上节课学习的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然后引出本节课的主题——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
2. 新授:通过PPT展示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例题,讲解计算步骤,特别是进位的概念和处理方法。
3. 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几个练习题,教师在班内巡视,指导学生的计算过程。
4. 讨论:针对学生在练习中遇到的问题,进行集体讨论,总结正确的计算方法。
5. 巩固:通过更多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计算技能,特别是进位的应用。
板书设计板书将包括以下内容:-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步骤。
- 进位的概念和如何处理进位。
- 几个例题的解题过程。
作业设计作业将包括以下内容:- 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练习题。
- 家长签字确认,确保学生在家也能认真完成作业。
课后反思课后,教师应反思教学效果,特别是学生对于进位乘法的掌握程度。
根据学生的反馈和作业完成情况,调整教学方法,确保每个学生都能理解并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总字数:约400字)重点细节:教学难点教学难点详细补充和说明教学难点在于帮助学生理解进位的概念,并在计算过程中正确应用进位。
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教学设计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青岛版)六年制三年级下册第25页。
【教材简析】“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是青岛版六年制教材三年级下册的内容,是两位数乘一位数和两位数乘整十数的继续,是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的起始,是三位数乘两位数的基础,所以这部分内容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本课的教学内容是学生已经掌握了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的,它主要突出乘的顺序及第二部分积的书写位置,帮助学生理解笔算的算理。
经过一定的引导学生有能力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计算出得数,老师课上要给学生提供充分的学习材料,利用多种手段引导学生回忆相关知识,启发学生整合旧知、推出新知,帮助学生规范书写过程,把算理和算法加以提升。
学生只要学会了这部分内容,到三位数乘两位数的时候就可以将方法迁移过去。
【教学目标】1.通过学生小组合作、自主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口算和笔算方法的活动,使学生经历理解算理的过程,以逐步掌握算法。
2.通过交流不同的计算方法,感受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方法的多样性,同时在算法优化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算理。
3.在探索算法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自主探索的意识,提高交流合作的能力,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习的信心。
【教学重点】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算法,理解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数乘第一个因数得多少个“十”,并能正确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
【教学难点】每根灯柱上有12盏灯。
这条街上有23根灯柱,理解“用十位去乘”时得数的写法及道理。
解决乘的顺序和第二部分积的书写位置问题。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自主探索1.提出问题,列出算式。
谈话:这是我们在前面学习中欣赏过的美丽的街景。
请仔细观察画面,你又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呢?根据这些数学信息,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信息预设:每根灯柱上有12盏灯,这条街上有23根灯柱。
《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教案)三年级下册数学青岛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数感和数学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学习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2. 教学难点:理解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算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生活情境导入,如:小明有32本书,小红的书的数量是小明的2倍,小红有多少本书?请同学们用不同的方法计算出答案。
2. 自主探究请同学们尝试用竖式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并思考以下问题:(1)如何列竖式?(2)如何进行进位?(3)如何检查计算结果是否正确?3. 合作交流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计算方法和心得,共同解决问题。
4. 课堂讲解教师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讲解,强调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计算方法和注意事项。
5. 巩固练习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
6. 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计算方法和注意事项。
7. 课后作业(1)完成课后练习题(2)预习下节课内容四、教学反思1. 教师应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及时发现并解决学生的问题。
2. 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数学学习中得到发展。
本节课通过生活情境导入、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课堂讲解、巩固练习等环节,使学生掌握了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合作意识和良好习惯,为学生的后续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三年级下册《两位数乘两位数》教案三年级下册《两位数乘两位数》教案「篇一」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复习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优秀教案教学内容:复习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教学目标:通过复习,使学生熟练的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
教学重点:因数末尾有0的和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
教学过程:1、第55页第3题283×19301×27180×50193×40216×32103×18650×12408×30让学生先估一估,在列竖式计算。
教师巡视指导列竖式计算有困难的学生,订正时注意帮助学生查找错误原因。
2、第56页第5题学生自己做3、第6题是一道求比一个数的几倍多(少)几的综合练习。
让学生找准数量关系自己填写。
4、第7题让学生说说想的过程。
5、第9题是运用所学的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题目。
6、第10题、让学生自主尝试、对比的基础上反思,明白在列竖式时,上面一行写三位数,下面一行写两位数,这样计算比较方便。
7、第11题、12题学生先自己做,再在小组内交流,说说自己为什么这样做?做错的同学改正做法。
三、自我展示。
1、火眼金睛辨对错152304360×23×12×503566818001043413964082、一车间每月加工756个零件,照这样计算,全年加工多少个零件?三年级下册《两位数乘两位数》教案「篇二」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青岛版小学三年级下册30-33页教学目标:1.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学会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方法,并能正确的计算。
2.经历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计算方法的过程,初步培养独立思考和探索问题的意识。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3.在探索过程中,感受乘法运算在生活中的应用,并有成功的体验。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观察情境图你到过什么地方游玩?看到了什么?能和同学们交流交流吗?演示情境图――美丽的街灯,引导学生观察。
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教案)三年级下册数学青岛版当我站在讲台上,看着孩子们一双双期待的眼睛,我知道今天我要教给他们的是一个重要而实用的话题——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
一、教学内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教材是青岛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第三章第二节的内容,主要讲述的是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我会从最基本的乘法法则讲起,通过具体的例题,让孩子们理解并掌握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步骤和技巧。
二、教学目标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希望孩子们能够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能够独立完成相关的计算题目,并且能够理解其中的运算规律。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今天的教学难点在于让孩子们理解并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步骤,特别是进位的处理。
重点则是让孩子们通过实际的例题,理解并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运算规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帮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两位数乘两位数,我准备了PPT和具体的例题,同时,也让每个孩子准备了一支笔和一张纸,方便他们做随堂练习。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会通过一个简单的购物场景,让孩子们理解两位数乘两位数的重要性。
2. 讲解基础概念:接着,我会讲解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基本概念和运算规律。
3. 例题讲解:然后,我会通过具体的例题,让孩子们理解并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步骤。
4. 随堂练习:在每个例题讲解之后,我会让孩子们进行随堂练习,巩固他们刚刚学到的知识。
5. 作业布置:我会布置相关的作业,让孩子们在家里也能够巩固今天学到的知识。
六、板书设计为了帮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两位数乘两位数,我会在黑板上写下具体的例题和运算步骤,让孩子们能够直观地看到整个运算过程。
七、作业设计1. 23 × 452. 56 × 78答案:1. 23 × 45 = 10352. 56 × 78 = 4368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会反思今天的学习情况,看看孩子们是否掌握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方法,同时,我也会寻找相关的拓展延伸材料,为下一节课做准备。
美丽的街景——两位数乘两位数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口算和笔算方法的过程,理解算理,掌握算法。
2.通过小组合作和交流,感受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方法的多样化,培养数感和数学思维能力、交流能力及合作意识。
3.在探索算法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自主探索的意识,提高交流合作的能力,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习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
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算法,理解算理。
教学过程:
【讲授】两位数乘两位数
一、口算练习。
13×20= 13×2= 260+26=
11×40= 11×4= 440+44=
23×10= 23×3= 230+46=
二、引出问题
⑴师:观察图片,你发现了什么数学信息?提出什么问题?
每排23盆,共12排。
“保护环境”花坛一共用了多少盆花?
这节课我们就来解决这个问题。
⑵根据信息和问题列出算式,并简单说一说列式的根据。
(板书:23×12)
⑶这个算式和以前学过的乘法算式有什么不同?(使学生明确知识的发展点。
)
板书课题:两位数乘两位数
三、理解算理,探索算法
1.估算
⑴让学生先估一估23×12的得数。
(学生估算的结果可能是200、230或者240。
)
⑵引导学生想一想:23×12的实际得数比估算出来的数大还是小?为什么?
2.试算
2.利用点子图将新知识转化为旧知识
(1)借助点子图研究算法
教师:把一盆花看作一个点,出现了这样的点子图,在点子图上分一分,算一算、利用它寻找计算的道理。
同桌互相交流。
(2)学生用点子图汇报解释问题。
出现以下情况:
23×10+23×2;
12×20+12×3
师:这么多的解答方法都验证了结果是正确的,这些方法虽各有不同,但它们还有一个共同特点,你发现了吗?
(3)梳理思路
在学生发言中教师帮助学生梳理方法:
(引导学生明确:两种方法都是把其中一个因数拆分之后,转化成了以前学过的算式。
)
⑷小结:同学们真善于动脑筋,我们遇到了一个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式,是以前我们没学过的,大家想到了把它转化成我们学过的两位数乘一位数和两位数乘整十数。
看来遇到新的问题的时候,想办法把它转化成我们以前学过的旧知识,的确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方法。
(设计意图:将新知转化成旧知应是计算教学中一个主要的策略。
)
3.笔算
⑴请学生试着用竖式计算23×12,遇到困难可以和小组的同学一起商量。
⑵学生试做,师巡视指导。
⑶展示交流。
学生可能会出现的算法:
A: 2 3
× 1 2
2 7 6
(引导学生明确:这样列竖式没法清晰地看出计算过程)
B: 2 3 2 3 2 3 0
× 2×1 0 + 4 6
4 6 2 3 0 2 7 6
(和刚才的那个竖式比,这种做法确实清晰地看出了计算过程,但也有点麻烦。
)
C: 2 3
×1 2
4 6
+2 3 0
2 7 6
(请学生对比评价B和C两种算法,C方法既能看出计算过程,也比较简单。
)
D: 2 3
×1 2
4 6
2 3
2 7 6
(请学生对比评价C和D两种算法,
D方法也能看出计算过程,比C更简单。
)
(在学生没有提前学习的情况下,可能不会出现后两种竖式,这时就得需要老师加以启发引导:我们能不能把3个竖式合并一下?如何使其成为一个竖式呢?怎样使笔算的形式变得更简单呢?然后再根据学生的合并情况交流、引导、提升)
(如果学生能将3个竖式合并为C竖式,可以引导学生重点讨论如下几个问题:230这个个位上的“0”可不可以不写?如果擦去“0”,大家会不会把它当成“23”,为什么?如果不写“0”除了少写一个数字,还有什么好处呢?学生充分讨论后,教师再让学生通过看竖式发现:乘完个位乘十位,十位上的1乘3得3,对齐4的下面写3,1乘2得2,在4的前面写2。
这样算的时候不写“0”,可以简便我们的计算过程。
)
4.明算理
引导学生分别说一说46是怎么来的?表示什么?23是怎么来的?表示什么?尤其要明确23写在百位和十位上就是表示23个十,也就是230。
5.规范书写
师生共同梳理计算的过程。
2 3
×1 2
师:先用个位上的2和23相乘。
(板书)
2 3
↖↑
×1 2
4 6
师:再用十位上的1和23相乘。
一三得三,3写在哪里?为什么?师:在十位下面写3就表示3个十了。
一二得二,2写在哪?为什
么?
2 3
↑↗
×1 2
4 6
2 3
2 7 6
师:竖式中的46是怎么来的?
23实际上是多少?它是怎么来的?(板书:23×2和23×10)
2 3
↖↑
×1 2
4 6 ——23×2
2 3——23×10
2 7 6
6、回顾刚才学习的过程,让我们利用点子图,找到了正确性的结果,而且根据计算的道理进行竖式计算。
在计算时要注意些什么?(在用个位上的数去乘时,得数的末位要和个位对齐,用十位上的数去乘时,得数的末位就要和十位对齐。
)
6、验算。
12
↖↑
×23
3 6
24
2 7 6
7.练习
独立计算21×43,集体订正时说一说计算过程。
三、巩固练习
1.根据竖式写得数。
师:你是从竖式中的哪一部分看出来的?
2.你能很快判断出对错吗?
42×21=126(出示横式,不出竖式)(学生可能根据个位上的数进行判断,也可能利用估算进行判断)找错因,明算理。
(出示竖式)四、总结
师:你觉得在用竖式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时应注意什么?
师:是呀,在用个位上的数去乘时,得数的末位要和个位对齐,用十位上的数去乘时,得数的末位就要和十位对齐。
师:你还有哪些收获呢?(比如:转化的方法,横式变竖式的过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