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名师导学案:第7章第五节 摩擦力第2课时 生活中的摩擦-
- 格式:doc
- 大小:601.00 KB
- 文档页数:2
八年级物理《7.5摩擦力》导学案课题:7.5 摩擦力学习目标:1、知道摩擦力是如何产生的,通过实验,探究滑动摩擦力和接触面粗糙程度、接触面之间的压力大小的关系,理解在研究多因素问题中怎样运用“变量控制”的方法。
2、初步认识摩擦力利与弊以及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方法,并能在日常生活中应用这些知识。
中考考点:本节摩擦力是中考必考的知识点,主要考查探究滑动摩擦力与哪些因素有关、滑动摩擦力的方向、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方法;经常出的题型有:实验与作图题或在填空题、选择题中考查,有时也会出探究性的设计题。
【学习过程】一、预习导学1、力的作用效果有哪些?2、在什么情况下,物体能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二、课内探究(一)摩擦力1、结合生活实例思考:有什么办法在不使用任何工具情况下,用手竖直地把一本书提起的同时,将另一本书也提起?分析实验,引出摩擦力并剖析其概念。
2、观察图13.3-1,分析摩擦力产生的原因(二)摩擦力的分类1、三种摩擦:滑动摩擦、静摩擦、滚动摩擦a.静摩擦力:1)概念:(2)大小:(3)方向:b.滚动摩擦力:(1)概念:(2)滚动摩擦力大小远小于相同条件下的滑动摩擦力,故可用滚动摩擦力代替滑动摩擦来减小摩擦力;反之,则增大摩擦力。
C.滑动摩擦力:(1)概念:(2)大小:(3)方向:2、知识扫描:如图当拉力逐渐增大过程中,物体保持静止,则物体受到静摩擦力,因为物体静止则水平方向上物体受到的两力平衡,所以在此过程中拉力F 始终等于物体受到的静摩擦力F f。
静摩擦力随着拉力F的增加而增加,但当拉力增大到一定值,物体就要开始运动。
当物体将要运动而还没运动时受到的静摩擦力最大,称为最大静摩擦力,且最大静摩擦力略大于相同条件下的滑动摩擦力。
(三)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1、结合生活实例体验小实验:用手按在桌面上滑动,体会手的感觉:(1)用手压在桌面上拖动,感受一下拖动时桌面作用在手上的阻力(摩擦力)。
(2)手对桌面压得再紧一些,感受一下拖动时桌面作用在手上的阻力。
教案:新教科版物理教案(八年级下册)第七章力第五节摩擦力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源自新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七章“力”的第五节“摩擦力”。
本节课主要内容包括:1. 摩擦力的概念:摩擦力是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在相对运动时,在接触面上产生的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
2. 摩擦力的分类:静摩擦力和动摩擦力。
静摩擦力是物体在静止状态下,阻止物体开始运动的力;动摩擦力是物体在运动状态下,阻碍物体运动的力。
3. 摩擦力的方向: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运动或试图运动的方向相反。
4. 摩擦力的影响因素: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和压力有关。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摩擦力的概念,掌握摩擦力的分类和方向。
2. 通过对摩擦力的学习,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通过对摩擦力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摩擦力的方向和大小的影响因素。
2. 教学重点:摩擦力的概念、分类和方向。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PPT、实验器材。
2. 学具:笔记本、课本、练习题。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生活中常见的摩擦现象,如走路、骑车等,引导学生思考摩擦力的存在和作用。
2. 知识讲解:通过PPT展示摩擦力的概念、分类和方向,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摩擦力的基本知识。
3. 例题讲解:讲解摩擦力的计算和应用,让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 随堂练习:布置一些有关摩擦力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5. 实验演示:进行摩擦力实验,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摩擦力的存在和作用。
7. 布置作业:布置一些有关摩擦力的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摩擦力概念: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在相对运动时,在接触面上产生的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
分类:静摩擦力、动摩擦力方向:与物体运动或试图运动的方向相反影响因素: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压力七、作业设计1. 判断题:(1)摩擦力总是阻碍物体的运动。
【课题】7.5 摩擦力【教师寄语】远大抱负始于现在,辉煌人生起于今日。
【学习目标】目标明确,行为才有效!1.能说出摩擦力是如何产生的。
2.知道摩擦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
3.知道增大、减小滑动摩擦力的方法,并能解决实际问题。
【重点难点】:劲往这里使!知道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知道增大、减小摩擦力的方法是本节的重点和难点。
【温馨提示】相信它会为你的学习、探究带来帮助!1.滑动摩擦力的解读:①产生的条件:两物体相互接触且要发生相对运动。
②作用点:接触面。
③作用效果:阻碍物体相对运动。
④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
2.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利用控制变量法探究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作用在物体表面的压力、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课堂探究】亮出我的观点,秀出我的个性,展示我的风采!■目标一滑动摩擦力1.在地面上滚动的球最终会停下来,是因为受到了的作用,力的方向与球相对于地面的运动方向。
2.从滑梯上滑下的小朋友,在水平面上滑行一段距离后会,是因为的作用,该力的方向与小朋友相对于滑梯的运动方向相。
3.以上两个力的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都相互并且这两个物体发生相对,在这两个物体的接触面间就会产生阻碍物体相对运动的力,这个力就叫做。
4.请你再举出一例物体受滑动摩擦力的例子:。
■目标二测量滑动摩擦力1.体验滑动摩擦力:①按图7-5-4,把塑料尺放在书本下,用手慢慢将尺抽出,体会力的大小;用手压住书本,另只手再次慢慢将尺抽出,再次体会力的大小。
据此,对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提出自己的猜想: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有关。
②将塑料尺换成钢尺,放在书本下,用手慢慢将尺抽出,体会力的大小与①作比较,据此,对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提出自己的猜想: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有关。
2.实验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实验装置如图甲、乙、丙;测量工具:弹簧测力计;测量时匀速拉动木块;数据如下表。
说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平放与侧放时接触面的面积不相同。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第五节摩擦力》导学案学习目标:目标明确,行为才有效!1.知道摩擦力是如何产生的。
2.知道摩擦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
3.知道增大、减小滑动摩擦力的方法,并尝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劲往这里使!【重点】知道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知道增大、减小摩擦力的方法。
【难点】知道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的因素。
温馨提示:也许这里可以帮助你指点迷津哦!1.滑动摩擦力的解读(1)产生的条件:两物体相互接触且要发生相对运动。
(2)作用点:接触面。
(3)摩擦力的作用效果:阻碍物体相对运动。
(4)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
2.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利用控制变量法.....课探究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作用在物体表面的压力、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3.摩擦力是普遍存在的。
在很多场合,摩擦力是有益的,我们要想办法增大它,如人走路时不打滑多亏了摩擦力。
但摩擦力并非都有好处,在有些场合是有害的,必须设法减小它,如机器的各个部件之间的摩擦不仅浪费动力,而且而且造成机件的摩损,影响机器的寿命。
课前热身:试一试,你可以的!1.两个物体互相接触,当它们要发生或已发生____________时,就会在接触面上产生一种________________的力,这种力叫___________。
2.下列各种摩擦中,属于有害摩擦的是(),属于有益摩擦的是()A.人走路时鞋底与地面的摩擦B.机器运转时,各部件之间的摩擦C.拔河比赛时,手与绳子之间的摩擦D.吃饭时,筷子与食物之间的摩擦3.下列措施中,属于减小有害摩擦的是()A.冬天,在结冰的路布撒沙子B.旅行箱下装有小轮子C.在拔河比赛时,用力握紧绳子D.鞋底上刻有凹凸不平的花纹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摩擦力都是有害的B.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反C.摩擦力总是阻碍物体运动D.摩擦力既可作为阻力,有时也可作为动力课堂探究:相信自己,你一定行!聚焦目标一:问题1、教材21页“发展空间”,思考滑动摩擦力与什么有关,作出合理猜想?聚焦目标二:探究1:滑动摩擦力大小和接触面积的关系。
八年级物理下册 7.5 摩擦力导学案(新版)教科版7、5 摩擦力班级姓名组号【学习目标】1、知道摩擦力的存在和对物体运动的作用。
2、知道决定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3、认识摩擦的利与弊以及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方法。
4、经历探究决定摩擦大小的因素,巩固控制变量法,分析数据,归纳实验结论的一般方法。
【学习重点】目标1、2、3、4、【学习难点】目标1、2【导学过程】XXXXX:知识点一:摩擦力的概念及种类(一)自学课本第一、三框题,回答下列问题并理解记忆:1、定义:两个的物体,当它们做时,在上产生一种的力,这种力就叫做摩擦力。
2、摩擦力产生的条件:① 两物体相互接触② 是否有要做相对运动的趋势或正在做相对运动③ 是否有压力④ 接触面是否粗糙3、摩擦力的方向:与相对运动方向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
4、摩擦力的特点:① 摩擦力是一种接触力;② 产生的效果:阻碍物体间的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
5、摩擦力的分类:① 静摩擦力: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要发生而尚未发生相对运动时,在接触面上产生的阻碍相对运动趋势的摩擦力,叫做静摩擦力。
如:握在手中的瓶子受到的静摩擦力等。
② 滑动摩擦力: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滑动时,在接触面上产生的阻碍相对运动的摩擦力,叫做滑动摩擦力。
如:在地面上拉动的课桌受到的摩擦力;擦火柴时,火柴受到的摩擦力。
钢笔、铅笔写字时在纸面上的摩擦力。
③ 滚动摩擦力: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滚动时,在1、3接触面上产生的摩擦力,叫做滚动摩擦力。
如:汽车、自行车的轮胎在地面上滚动时的摩擦力、圆珠笔写字时的摩擦力。
知识点二:探究滑动摩擦力与哪些因素有关------阅读18页实验部分并回答① 提出问题: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② 猜想:滑动摩擦力可能与接触面上受到的和接触面的有关。
③ 实验设计:运用知识,当用一水平力拉动物体在水平面上做时,与二力平衡,即测量拉力的大小就可求得摩擦力的大小。
实验关键点:水平拉力、水平面、匀速直线运动、二力平衡④ 实验方法:1、探究滑动摩擦力与压力的关系时,需控制不变,改变。
滚动摩擦力比滑动摩擦力小
在衣服的拉链上涂些蜡在汽车轮胎上做成有凹凸不平的花纹
3.(1)①用弹簧测力计拉动木块,使它做匀速直线运动,读出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
②在木块上面加一个重物,再用弹簧测力计拉动木块,使它做匀速直线运动,读出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2;
③比较F1和F2的大小得出实验结论。
(2)不正确,实验过程中没有保持相同的压力;
(3)木块不必做匀速直线运动(或弹簧测力计保持静止,便于读数)。
4.“假如生活中没有摩擦力”为题写一篇科幻小文章。
有一天,魔法师把整个世界的摩擦力都拿走了。
路上的汽车、火车等都不停地朝前冲,造成了严重的车辆损坏和相撞的事故。
路上的行人也纷纷摔跤,有的人还跌得鼻青脸肿,有的四脚朝天,有的趴在地上,想爬,可是爬不起来,干着急没办法。
有的干脆就不动,只有叹气了!
在学校里,几个小朋友身上都发生了同样的事情。
小明和他的朋友小军想写作业,但是一拿笔,就掉在地上,怎么拿也拿不起来,老师布置的作业看来是完不成了!这可怎么办啊!
这一切都被魔法师看在眼里,他得意的哈哈大笑起来!
天使看了很心疼这帮孩子,她就请求魔法师解除法术,可是魔法师还是不答应,他说:“如果能用你的生命来换回世界上的摩擦力,那还可以考虑考虑!”
天使想了想,看着人们的种种痛苦,她答应了魔法师的要求。
魔法师解除了魔法,人们又可以自如地行走了,车辆又可以正常地行驶在路上了,可是天使却献出了她的生命!
为了纪念她,人们自发地建起纪念碑。
后来魔法师终于明白自己做的错事,也开始变得善良起来。
在这个恢复了摩擦力的世界上,和人们一起过着快乐幸福的生活。
摩擦力一、滑动摩擦力1、预习自学(1)(1)为什么正在行驶的汽车关闭发动机后会慢慢停下来? (2)什么是滑动摩擦力?(3)滑动摩擦力的产生条件是什么? (4)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 2、知识点(1)(1)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发生相对滑动时,在两个物体接触面之间会产生阻碍物体 的力,这个力叫做 。
(2)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 相反。
(3)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接触面受到的 和接触面的 有关, , ,滑动摩擦力越大。
典型试题【例1-l 】如图1-24所示,A 为长木板,在水平面上以速度1v 向右运动,物块B 在木板A 的上面以速度2v 向右运动,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若是21v v =,A 、B 之间无滑动摩擦力B .若是21v v >,A 受到了B 所施加向右的滑动摩擦力C .若是21v v <,B 受到了A 所施加向右的没动摩擦力D .若是21v v >,B 受到了A 所施加向左的滑动摩擦力1.一平行玻璃砖在一水平长木板上由平放滑动改为侧放滑动,则玻璃砖受到的滑动摩擦力( )A.变大B.变小C.不变D.无法判断2.一物体沿另一物体表面滑动时,两物体间摩擦力的大小( )A .与压力和接触面积的大小有关B .与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C .与物体受到的拉力有关D .以上说法都不对3、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在水平力的作用下向前运动,当拉力增大时,物体所受的滑动摩擦力将( )。
A 、增大;B 、减小;C 、不变;D 、无法确定。
二、静摩擦和滚动摩擦1、预习自学(2)(1)什么是静摩擦?(2)什么是滚动摩擦? 2、知识点(2)(1)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之间有 时,在两个物体接触面之间会产生 的力,这个力叫做静摩擦力。
(2)静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 的方向相反.(3)滚动摩擦是指当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上 时物体所受到的摩擦。
典型试题【例2-1】如下图所示,传送带上有一物体M ,卷扬机转动时把物体M 匀速拉到高处,M 所受摩擦力的方向为_____.1.当用铅笔写字时,笔尖与纸面的摩擦是 摩擦,用转笔刀削铅笔是,笔刀与铅笔之间的擦擦是 摩擦。
第5节摩擦力学习目标、重点、难点【学习目标】1通过观察日常生活中的现象,知道滑动摩擦、滚动摩擦和静摩擦的存在 2 知道在一般情况下,滚动摩擦比滑动摩擦小;【本节重点】 认识摩擦现象,知道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的因素,知道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方法。
【本节难点】 知道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的因素。
本节知识概览图摩擦力⎪⎪⎪⎪⎪⎩⎪⎪⎪⎪⎪⎨⎧⎪⎪⎩⎪⎪⎨⎧变滑动为滚动使接触面分离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压力的大小改变摩擦力的大小滑动摩擦滚动摩擦静摩擦分类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压力因素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与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方向相对运动压力产生原因定义滑动摩擦力、、、、:、、:、:::新课导引你一定观察过如下图所示的各种现象吧,它们在实际生活中都有很重要的作用.我们身边的这类现象都蕴涵着一定的物理知识,如何用科学的语言解释这类现象?教材精华知识点1 摩擦力 产生条件(1)两物体要互相接触,摩擦力发生在物体的接触面上. (2)两物体要发生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 (3)两物体接触面必须是粗糙的. (4)两物体间要有压力. 四个条件缺一不可.摩擦力的方向和作用效果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方向相反;摩擦力的作用效果是阻碍物体的相对运动. 摩擦力的大小初中阶段只掌握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因素:即物体间的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压力越大,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提出问题】 滑动摩擦力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制订计划与设计实验】(1)用弹簧测力计匀速拉动木块,使它沿长木板滑动.(2)改变木块上的砝码,从而改变压力,比较示数,可知摩擦力不同.(3)把毛巾铺在长木板上,从而改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通过比较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可知摩擦力的不同.【实验器材】长木板、木块(带拉环)、弹簧测力计、砝码、毛巾.【实验过程】(1)调好弹簧测力计.(2)用弹簧测力计匀速拉动木块,使它沿水平方向在长木板上滑动,记下示数,如图7-44甲所示.(3)在木块上放一砝码,重复第一步操作,如图7-44乙所示.(4)去掉砝码,在木板上平放一毛巾,使木块在毛巾上滑动.记下匀速直线运动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7-44丙所示.(5)将测得的数据填人下表.【实验记录】次数第一次(甲)第二次(乙)第三次(丙)示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1.7 N 2.3 N 2.9 N【分析论证】从表中数据可知,第二次的摩擦力大于第一次的摩擦力,第二次不同于第一次之处在于压力不同,即摩擦力与压力有关;对比第一次和第三次可知,由于接触面粗糙程度不同,摩擦力大小也不同.【实验结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压力有关,跟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压力越大,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实验要点解析】在本实验中,我们采用了控制变量法.物理学中对于多变量问题的研究经常采用这种方法.另外,在实验时弹簧测力计必须水平匀速拉动,以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摩擦力的分类摩擦力按摩擦方式不同可分为三类:滑动摩擦力、静摩擦力和滚动摩擦力.两物体间由于发生了相对运动而产生的摩擦力叫滑动摩擦力;两物体间没有发生相对运动,但由于有相对运动的趋势而产生的摩擦力叫静摩擦力;一物体在另一物体表面滚动而产生的摩擦力叫滚动摩擦力.知识点2 增大摩擦与减小摩擦的方法重点:掌握增大摩擦的方法有的摩擦(例如:手与笔之间的摩擦)对我们是有益的,这类摩擦我们就要设法增大,以便有效地利用它.通常的做法是:增大接触面之间的压力或使接触面变得更粗糙.减小摩擦的方法有的摩擦(例如:机器转动时部件之间的摩擦)对我们是不利的,这类有害的摩擦应设法减小.通常的做法有:(1)使接触面做得尽量光滑;(2)使接触面彼此分离,如油膜法、气膜法;(3)用滚动代替滑动.滚动摩擦力比滑动摩擦力小得多.新课导引解读:轮胎和鞋底有花纹是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的,加润滑油和气垫船是通过使接触面彼此分离来减小摩擦的,在大石块下放圆木是通过滚动代替滑动来减小摩擦的.课堂检测1 你对于摩擦力,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 物体间摩擦力的大小是由物体重力的大小决定的B. 摩擦力在两个物体相互接触时才会产生C. 物体在做匀速直线运动时一定不受摩擦力作用D. 竖直向上抛一个粉笔头,由于它不与任何物体接触,所以不受摩擦力2 下列各摩擦中属于有害摩擦的是()A. 自行车刹车皮与钢圈之间的摩擦B. 单杠运动员上杠时,手与单杠的摩擦C. 汽车行驶时与空气之间的摩擦D. 人走路时,鞋子与地面之间的摩擦3增大有益摩擦通常采用的方法是()A. 增大压力B. 使接触面粗糙C. 用滚动代替滑动D. 在接触面间注入润滑油4用弹簧测力计在水平方向上拉动一个放在地面上的物体,使它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5 N.当弹簧测力计示数为6 N时,物体运动时受到的摩擦力大小是()A. 6 NB. 5 NC. 1 ND. 11 N5如图7-45所示,下面几幅图中,分别是通过什么方法来改变摩擦力的大小的?6如图7-46所示,是小明同学用手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情景.先用一只手分别压住玻璃板和桌面并在其表面上滑动(图甲、乙),然后再用另一只手压在这只手上在桌面上滑动(图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甲和乙是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B. 乙和丙是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压力大小的关系C. 比较甲和乙,感觉甲的阻力大D. 比较乙和丙,感觉丙的阻力大7 如图7-47所示是某小组研究“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示意图.(1)本实验中产生摩擦力的方法是_______.(2)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在水平木板上滑动时,每次都要使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这是因为________.(3)比较乙、丙两图,你能得出正确结论吗?_______.原因是_______.8.用手握酒瓶,使瓶口朝上静止在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酒瓶能静止在手中,是由于手对酒瓶的握力等于酒瓶的重力B. 酒瓶能静止在手中,是由于酒瓶受到手对它的摩擦力大于它的重力C. 手握酒瓶的力增大,瓶子所受到的摩擦力也随之增大D. 以上说法都不对体验中考1(09·江苏)如图7-48所示,小芳在做“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的实验时,操作的错误是_______.纠正错误后,应拉动弹簧测力计使木块做_____运动.若在木块上再放一个砝码,则木块运动时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将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2(09·新疆)小明在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实验中,记录的结果如下表所示:次数接触面压力/N 摩擦力/N1 木块与木板2 0.42 木块与木板 4 0.83 木块与棉布 2 0.64 木块与毛巾 4 1.2(1)在这个实验中,使用的是控制变量法,第l,3两次实验中的变量是______,控制的变量是______.得出的结论是:在压力相同时,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2)在探究压力对摩擦力的影响时,可采用______两次的实验结果,得出的结论是:———————————————————————————————————————3(09·福州)下列实例中,为了增大摩擦的是()A. 拉杆旅行箱底部装有轮子B. 鞋底刻有凹凸不平的花纹C. 向自行车的转轴处加润滑油D. 在气垫船底和水之间形成一层空气垫4(09·广州)图7-49所示的方法测量同一只鞋在不同水平路面滑动时的摩擦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在柏油路面和冰面上测得的摩擦力都相同B. 在同一路面,无论鞋内是否放上铁块,摩擦力都一样C. 只要鞋被拉动了,测力计的读数就等于鞋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D. 在同一路面鞋以不同的速度做匀速运动,测力计的示数都相同学后反思附:课堂检测及体验中考答案课堂检测1 答案为B.2 答案为C.3答案为AB.4答案为B.5答案:甲图中,人在滑冰时,冰面在冰刀的压力下稍有熔化,这层水跟润滑油的作用一样,使冰刀与冰面间形成“水膜”,从而减小摩擦;乙图中,拉绳的人向后倾斜身体,增大了与地面间的压力,从而增大了摩擦力;丙图中,给轴承加润滑油,使接触面分离,从而可以减小摩擦.6答案为C.7 答案:(1)让木块在木板上滑动(2)要使弹簧测力计的拉力与木块所受的摩擦力大小相等(3)不能没有控制变量8 答案为D.体验中考1答案:拉力不在水平方向匀速变大2答案:(1)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压力的大小(2)l,2 在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时,压力越大,摩擦力越大3答案为B.4答案为D.。
第5节 摩擦力【学习目标】1.知道自然界中的两种摩擦:动摩擦力和静摩擦力2.知道滑动摩擦力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接触面之间的压力大小的关系.3.初步掌握用控制变量的思想设计实验的一般过程.4.知道增大、减小滑动摩擦力的方法,并尝试解决实际问题【重点】1.知道滑动摩擦力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接触面之间的压力大小的关系.2.知道增大、减小滑动摩擦力的方法,并尝试解决实际问题【难点】1、能够分清动摩擦力和静摩擦力,并求出其摩擦力。
2、知道滑动摩擦力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接触面之间的压力大小的关系【知识链接】摩擦力:1、定义: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要发生或已发生相对运动时,就会在接触面上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就叫摩擦力。
2、分类: 理解:运动方向,相对运动方向,运动趋势方向。
如自行车向前运动:后轮:动力向后,摩擦力向前;前轮:动力向前,摩擦力向后。
3、摩擦力的方向: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有时起阻力作用,有时起动力作用。
4、静摩擦力大小应通过受力分析,结合二力平衡求得,静摩擦力随拉(推)力的增大而增大。
而滑动摩擦力只能以第一次刚好做匀速直线运动为准,f=F 推(拉)以后不管动力和速度怎样变化,只要做匀速直线运动,滑动摩擦力都保持不变。
5、在相同条件(压力、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下,滚动摩擦比滑动摩擦小得多。
6、滑动摩擦力:⑴测量原理:二力平衡条件⑵测量方法:把木块放在水平长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木块,使木块匀速直线运动,读出这时的拉力就等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⑶ 结论: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压力相同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该研究采用了控制变量法。
由前两结论可概括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实验还可研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大小、运动速度大小等无关。
7、“光滑”物体表面不考虑摩擦力。
一物体在光滑的表面受拉力匀速向左作直线运动,当拉力增大或减小时,物体均作加速向左运动。
第2课时生活中的摩擦
【学习目标】
1.了解摩擦力的种类。
2.知道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方法。
————————
行为提示:
1.认真阅读学习目标,用双色记号笔将行为动词画上记号。
2.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判断摩擦力的增大和减小,关键是分析题干中压力和接触面粗糙程度的改变情况。
情景导入生成问题
当墨水瓶的瓶盖难以拧开时,你可以用一块较粗糙的布包上瓶盖,再用力就能拧开瓶盖;当自行车骑的时间长了,你可以给车轴等经常转动的部位上润滑油,这样,自行车骑起来就轻松多了。
自学互研生成能力
知识模块一摩擦的种类
自主阅读教材P19-20的内容,完成第1题:
1.生活中随处可见摩擦力,摩擦可分为静摩擦、滑动摩擦和滚动摩擦三类,你能给下列实例中的摩擦力对号入座吗?
(1)用铅笔写字时,铅笔尖与纸之间的摩擦
(2)用圆珠笔写字时,圆珠笔笔尖与纸之间的摩擦
(3)用黑板擦擦黑板时,黑板擦与黑板之间的摩擦
(4)手握杯子时,手与杯子之间的摩擦
(5)自行车轴承中的钢珠与钢圈之间的摩擦
(6)用小刀削铅笔时,铅笔与小刀之间的摩擦
静摩擦:__(4)__;滑动摩擦:__(1)(3)(6)__;滚动摩擦:__(2)(5)__。
知识模块二增大或减小摩擦力的方法
自主阅读教材P20-21的内容,完成2-4题:
2.如何增大有益摩擦?如何减小有害摩擦?
答:增大有益摩擦的方法:增大压力;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或者二者同时增大;变滚动为滑动。
减小有害摩擦的方法:减小压力;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或者二者同时减小;变滑动为滚动;使两接触面分开等等。
各小组长将各知识模块中不能解决的问题展示到黑板上,寻求小组间合作探究,共同解决。
对照学习目标思考:
1.今天我学到了什么知识?
2.我还存在的疑惑是什么?3.举例说明在现实生活中增大有益摩擦的实例。
答:鞋底有凹凸不平的花纹;自行车的车把上、脚踏板上有凹凸不平的花纹;自行车的轮胎上有凹凸不平的花纹等等。
4.举例说明现实生活中减小有害摩擦的实例。
答:车轴上打润滑油;气垫船;车轴里有滚珠等。
范例:如图所示的不同体育比赛场景所采取的不同措施中,主要为了减小摩擦的是( D )
1.各组代表列举生活中的各种摩擦力各一例。
2.总结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方法。
交流展示生成新知
1.推自行车前进,轮与地面之间的摩擦是__滚动__摩擦;自行车在按刹车手把后,若车轮仍转动,刹车橡皮与车圈之间的摩擦是__滑动__摩擦;在按刹车手把后,车轮不转动,但自行车仍在前进时,车轮与地面间的摩擦是__滑动__摩擦。
2.如图所示的四个实例中,目的是为了增大摩擦的是( D )
当堂演练达成目标
见学生用书
课后反思查漏补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