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2
- 格式:docx
- 大小:18.71 KB
- 文档页数:4
计算机基础知识第二课
计算机基础知识第二课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存储介质和存储器:
- 存储介质:包括硬盘、光盘、闪存等,用于长期存储数据。
- 存储器:包括内存、高速缓存等,用于临时存储数据,提高计算机的运行速度。
2. 文件系统:
- 文件系统是计算机用于组织和存储文件的一种方式。
- 常见的文件系统有FAT32、NTFS、EXT4等。
3. 输入输出设备:
- 输入设备:用于将外部数据输入到计算机中,包括键盘、鼠标、摄像头等。
- 输出设备:用于将计算机处理后的数据输出,包括显示器、打印机、音响等。
4. 操作系统:
- 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的核心软件,负责管理和控制计算机硬件资源,提供用户与计算机之间的接口。
- 常见的操作系统有Windows、macOS、Linux等。
5. 网络基础知识:
- IP地址:用于唯一标识网络中的设备。
- 网关:连接不同网络的节点,用于数据包的转发。
- DNS:域名系统,将域名解析为IP地址的服务。
6. 计算机网络:
- 计算机网络是多个计算机通过通信设备互联而成的系统。
- 常见的网络拓扑结构有总线型、星型、环型等。
7. 数据通信:
- 数据通信是指计算机之间通过信号传输数据的过程。
- 常见的数据传输方式有串行传输和并行传输。
8. 计算机安全:
- 计算机安全是指保护计算机系统和数据免受未经授权的访问、使用、披露、破坏的能力。
- 常见的计算机安全措施有防火墙、密码、身份认证等。
以上是计算机基础知识第二课的主要内容。
《大学计算机基础》章节知识点汇总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1、简述计算机的发展情况。
答:1946年2月,美国的宾夕法尼亚大学研制成功了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 ENIAC至今,按计算机所采用的电子元件的变化来划分计算机的发展阶段,大致辞可分为四代:第一代为电子管计算机(1946~1958)计算机所采用的主要电子元件是电子管。
第二代为晶体管计算机(1959~1964)计算机所采用的主要电子元件是晶体管,这一时期了出现了管理程序及某些高级语言。
第三代为集成电路计算机(1965~1970)计算机所采用的主要电子元件是中小规模集成电路,出现操作系统,出现了分时操作系统和实时操作系统等。
第四代为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1971至今)计算机所采用的主要电子元件是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出现了微型计算机及巨型计算机等多种类型的计算机,并向微型化、巨型化、智能化和多媒体化方向发展。
2、计算机在信息技术中的作用(1)能够快速高质量的实现人工无法完成的数据处理工作。
(2)大容量存储设备的记忆能力使得世界空间变大了。
(3)不断发展的多媒体技术进入到信息技术领域。
(4)计算机网络的应用,拉近了世界各地人们的距离。
(5)计算机在决策系统的使用,有助于决策的科学化。
3、简述摩尔定律(1)摩尔定律是由英特尔(Intel)的创始人之一戈登·摩尔(Gordon·Mo ore)提出来的。
(2)其内容为:当价格不变时,集成电路上可容纳的晶体管数目,约每隔18个月便会增加一倍,性能也将提升一倍。
(3)这一定律揭示了信息技术进步的速度。
4、电子计算机的系统结构5、ROM和RAM(1)ROM(只读存储器)计算机工作过程中,只能从ROM读取数据,不能写入,ROM内的信息是在制造时用专用设备一次写入的常用来存放重要的系统程序或数据内容是永久性的,在关机或断电的情况下也不会丢失,目前常见PROM、EPROM、EEPROM、MROM(2)RAM(随机读写存储器)CPU运行期间既可从RAM中读取信息,也可向其写入信息,断电后,所存信息会丢失又分为SRAM(静态)和DRAM(动态)6、软件和硬件的关系硬件和软件同是构成计算机系统的两大要素,缺一不可。
计算机基础第一章 计算机的发展§1.1计算机的发展史1.ENIAC(埃尼阿克):战争催生了第一台电子计算机,30多吨重,170平方,速度却很低下,1946年(20世纪40年代)产于美国。
2.冯·诺依曼:现代计算机之父。
冯·诺依曼计算机原理:①采用二进制:在计算机内部,程序和数据采用二进制形式进行存储。
②程序储存,自动执行:程序和数据存放在存储中,无需人工进行干涉。
3.发展历程:采用不同元件:①电子管:稳定性好,功耗和体积大;②晶体管:体积小;③中小规模集成电路:集成度越高,体积越小功耗越低;④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集成度越高,体积越小功耗越低。
4.电子计算机的发展过程:(年份&器件考的最多,其他不考)§1.2计算机的应用、特点和分类1.计算机的特点:(不常考)①高速精确的运算能力;②准确的逻辑判断能力;③强大的存储能力;④自动功能;⑤网络与通信功能。
2.计算机的应用:①早期:主要用于大型计算;②现在:应用广泛:a.科学计算:·进行数值运算;推动科研技术的发展;·应用领域:基因测序/轨道计算/天气预报/云计算。
b.数据/信息处理:·进行非数值运算;图像、文字、声音等信息处理;·典型应用:OA办公系统。
c.过程控制:(实时控制)应用于工业制造;d.计算机辅助:·让计算机代替人的部分工作·CAD计算机辅助设计;CAM计算机辅助制造;CAI计算机辅助教育;·CAT计算机辅助技术;CIMSS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网络通信:购物、聊天、搜索;f.人工智能:游戏中的人机对战模式;g.多媒体应用:文本、图像、声音、视频;h.嵌入式系统:mp3、相机、手机、电视。
§1.3未来计算机发展趋势(不考?了解一下即可)1.发展方向:①巨型化:计算速度更快、存储容量更大、功能更完善、可靠性更高、运算速度可达万万亿次/秒、存储容量超过几百T字节。
第1章计算机基础知识一、选择题1.世界上首次提出存储程序计算机体系结构的是。
A.莫奇莱B.艾伦·图灵C.乔治·布尔D.冯·诺依曼2.在下列叙述中,最能够反映计算机主要功能的是。
A.计算机可以代替人的脑力劳动B.计算机可以存储大量信息C.计算机是一种信息处理机D.计算机可以实现高速度的运算3.世界上第一台电子数字计算机研制成功的时间和地点是。
A.1957年美国B.1951年英国C.1947年英国D.1946年美国4.采用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的计算机应该归属于计算机。
A.第一代B.第二代C.第三代D.第四代5.计算机发展的方向是巨型化、微型化、网络化、智能化。
其中“巨型化”是指。
A.体积大B.重量重 C.功能更强、速度更高、存储容量更大 D.外部设备更多6.办公自动化(OA)是计算机的一项应用,按计算机应用的分类,它应属于。
A.科学计算B.辅助设计 C.数据处理D.实时控制7.CAI软件指的是。
A.系统软件B.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C.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D.办公自动化系统8.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计算机体积越大,其功能就越强B.两个显示器屏幕尺寸相同,则它们的分辨率必定相同C.点阵打印机的针数越多,则能打印的汉字字体就越多D.在微机性能指标中,CPU的主频越高,其运算速度越快9.“32位机”中的32指的是。
A.微机型号B.内存容量C.存储单位D.机器字长10.用单位MIPS来衡量的计算机性能指标是。
A.处理能力B.存储容量C.可靠性D.运算速度1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Windows xp属于高级语言B.计算机的主机包括CPU、电源、硬盘、内存C.扫描仪是一种输入设备D.显示器性能越好,运算速度越高12.计算机的主要特点是运算速度快、精确度高_____。
A.具有记忆功能和程序操作B.具有记忆功能和逻辑判断功能C.具有记忆功能D.程序操作13.计算机病毒是一种___ __。
高一计算机应用基础第一章基础知识(二)81.某单位的人事管理程序属于()。
A.系统程序B.系统软件C.应用软件D.目标软件82.计算机执行某种操作的命令被称为()。
A.指令B.程序C.程序设计语言D.指令系统83.为解决某一问题而设计的一系列有序的语句的集合被称为()。
A.指令B.程序C.程序设计语言D.指令系统84.与二进制数11111110等值的十进制数是()。
A.251B.252D.253D.25485.计算机中的所有信息都是以二进制方式表示的,主要理由是()。
A.运算速度快B.节约元件C.所需的物理元件最简单D.信息处理方便86.在计算机内部,数据加工、处理和传送的形式是()。
A.二进制码B.八进制码C.十进制码D.十六进制码87.下列4组数应依次为二进制、八进制和十六进制,符合这个要求的是()。
A.11,78,19B.12,77,10C.12,80,10D.11,77,1988.在下列4个数中数值最大的是()。
A.123DB.111101BC.56OD.80H89.下列各类进制的整数中,值最大的是()。
A.十进制数11B.八进制数11C.十六进制数11D.二进制数1190.在二进制数中,能使用的最小数字符号是()。
A. 0B.1C.1D.R-191.在微型计算机中,应用最普遍的字符编码是()。
A.BCD码B.ASCII码C.汉字编码D.补码92.下列字符中ASCII码值最小的是()。
A.aB.AC.fD.Z93.已知英文字母m的ASCII码值为109,那么英文字母p的ASCII码值为()。
n o pA.111B.112C.113D.11494.对输入到计算机中的某种非数值型数据用二进制数来表示的转换规则被称为()。
A.编码B.数制C.校检D.信息95.ASCII码可以表示的字符个数是()。
A.256B.255C.128D.12796.字符a对应的ASCII码值是()。
A.90B.96C.97D.9897.字符A对应的ASCII码值是()。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本章将介绍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包括计算机的定义、组成部分、分类、工作原理等内容。
1.计算机的定义计算机是一种能够根据程序指令进行自动化数据处理的电子设备。
它能够执行各种任务,包括计算、存储、处理、显示等。
2.计算机的组成部分2.1 中央处理器(CPU)中央处理器是计算机的核心部分,负责执行程序指令,进行数据处理和运算。
它由控制器和算术逻辑单元组成。
2.2 主存储器主存储器是计算机用来存储数据和程序指令的地方。
它通常是半导体芯片组成的,有不同的容量和速度。
2.3 输入设备输入设备用于将外部数据输入到计算机中,包括键盘、鼠标、扫描仪等。
2.4 输出设备输出设备用于将计算机处理后的数据输出给用户,包括显示器、打印机、音频设备等。
2.5 辅助存储器辅助存储器用于长期存储数据和程序,包括硬盘、光盘、闪存等。
3.计算机的分类3.1 按用途分类根据计算机的用途,可以将其分为个人计算机、服务器、超级计算机等。
3.2 按体积分类根据计算机的体积大小,可以将其分为大型机、小型机、微型机等。
3.3 按工作方式分类根据计算机的工作方式,可以将其分为批处理计算机、交互式计算机、实时计算机等。
4.计算机的工作原理计算机的工作原理主要包括指令周期和存储器的工作原理。
指令周期是指计算机执行一条指令所经历的时钟周期,包括取指令、解码指令、执行指令和存储结果等步骤。
附件:本文档附带有以下附件,以供参考和进一步学习:1.计算机基础知识复习题2.计算机组成原理教材章节3.计算机实验指导书法律名词及注释:1.版权:指作品的创作者对其作品享有的合法权益。
2.计算机软件:指计算机程序及其相关文档的总称。
3.数据保护:指对个人数据的存储、管理和使用进行保护的措施。
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1.1 概述1.1.1计算机发展简史通常所说的计算机是指电子数字计算机,是一种在程序控制下自动进行信息处理的电子设备。
1.计算机发展的四个阶段世界上第一台电子数字积分计算机(ENIAC,electronic numerical integator and computer)于1946年2月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诞生。
半个多世纪来,随着半导体技术的不断进步、计算机的应用需求不断扩展、各行各业对计算机处理信息的能力要求越来越高的推动下,计算机设计生产技术以日新月异的速度发展,先后经历了以电子管、晶体管、集成电路、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为主要元器件的四个时代。
1)第一代计算机(1946-1957年)这一代计算机以电子管为基本物理器件,称为“电子管时代”。
电子管计算机的体积大、耗电量大、容量小、速度慢、价格贵。
如ENIAC共用了18000多个电子管,重30t,占地面积160m,耗电150KW。
在这个时代,人们用机器语言和汇编语言编程,计算机的应用范围仅限于军事和科学计算。
2)第二代计算机(1958-1964年)这一代计算机以晶体管作为基本物理器件,称为“晶体管时代”。
晶体管计算机与电子计算机相比,具有体积小、耗电省、速度快、寿命长、成本低、功能强等优点。
这个时代已出现了操作系统和高级程序设计语言,如Fortran语言等,计算机除了应用于军事和科学计算外,还开始用于数据处理、事务管理和过程控制等方面。
3)第一代计算机(1965-1970年)这一代计算机以中小规模集成电路作为基本物理器件。
第三代计算机与第二代相比,它的体积缩小,耗,电量减小,功能、可靠性增强,运算速度提高。
这一时期出现了更多的高级程序设计语言,操作系统进一步完善,计算机已开始应用于各个领域。
4)第四代计算机(1971年至今)这一代计算机以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作为基本物理器件。
计算机的体积更小、耗电量更少、功能更强、寿命更长、可靠性更高。
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2
1.1计算机的发展与应用2 1.1.1计算机的发展简史2 1.1.2计算机的发展趋势2 1.1.3未来的新型计算机2
1.1.4计算机的特点2 1.1.5计算机的应用2 1.1.6计算机的分类2
1.2计算机中数据的表示及编码2 1.
2.1常用数制2 1.2.2数制之间的转换2 1.2.3计算机中数据的表示方法2 1.2.4常用的数据编码3
1.3计算机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3 1.3.1 3 1.3.2 3 1.3.3 3
1.4 3 1.4.1 3 1.4.2 3 1.4.3 3
1.5 3 1.5.1 3 1.5.2 3 1.5.3 3
1.6 3 1.6.1 3 1.6.2 3 1.6.3 4
第二章WINSDOWSXP操作系统4
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1.1计算机的发展与应用
1.1.1计算机的发展简史
1.1.2计算机的发展趋势
1.1.3未来的新型计算机
1.1.4计算机的特点
1.1.5计算机的应用
1.1.6计算机的分类
1.2计算机中数据的表示及编码1.
2.1常用数制
1.2.2数制之间的转换
1.2.3计算机中数据的表示方法
1.2.4常用的数据编码
1.3计算机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1.3.1
1.3.2
1.3.3
1.4
1.4.1
1.4.2
1.4.3
1.5
1.5.1
1.5.2
1.5.3
1.6
1.6.1
1.6.2
1.6.3
第二章winsdowsXP操作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