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布死前为何单单只骂刘备一人
- 格式:doc
- 大小:25.00 KB
- 文档页数:3
刘备投靠的人比吕布多,为何只说吕布是三姓家奴,而没人说刘备?在三国投靠他人,是很常见的事情,人在乱世,迫不得已,但投靠有投靠的原则。
刘备投靠的人比吕布多,但刘备没有骂名,而吕布却要背上是三姓家奴的骂名,是因为:1、刘备出身高贵、行事忠义,是历史的成功者;2、吕布出身低微,行为为世人不齿,是历史的失败者。
1、刘备出身高贵、行事忠义,是历史的成功者。
刘备,大汉朝的后裔。
时人,一直视汉朝为正统。
作为汉景帝之子中山靖王刘胜的后裔,刘备一出生,就有了高贵的身份。
这个身份给他带来不少的便利。
这个高贵的身份,让一般的人不敢乱说刘备。
身份其实只是一个很轻微的帮助,世人不说刘备,主要是因为刘备行事忠义。
生逢乱世,朝不保夕,为了生存,很多时候不得不投靠他人。
刘备投靠他人之时,对于投靠的对象尽力辅佐,离开时一般不会做出对救主有害的事情,就算做了也尽量不过分,因此可以理解、宽容。
最重要的一点是,刘备离开投靠对象,是不会杀害投靠对象的。
这是当时投靠他人的一个底线和准则。
还有就是刘备作为一个历史的成功者,作为一个帝皇。
为尊者讳,一直是中国的传统,因此就更加不会有人乱说。
2、吕布出身低微,行为为世人不齿,是历史的失败者。
吕布,出身低微,没有什么高贵的身份。
在名门望族横向的年代,一个没有出身的人,一般是没有出头之日,很让人看不起。
吕布就是这样的人,好在他能力确实非常突出,武力值爆棚,但依然有很多人看不起他,动不动就去怼他,最出名的就是张飞大骂他:三家姓奴。
其实,单单是低微的出身,不至于有如此严重的骂名,主要还是吕布的行为太过恶劣。
吕布每次投靠他人,都会把旧主杀害,每次的背叛都是因为新主的出价高,这也就意味吕布是个不忠不义的小人。
在忠义横行的年代,做出如此不忠不义的行为,肯定是让人骂的厉害。
而且,作为一个失败者,一般只会让人作为反面教材,这样会骂得更加厉害。
吕布的作文•相关推荐关于吕布的作文(精选25篇)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大家都经常接触到作文吧,作文是由文字组成,经过人的思想考虑,通过语言组织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文体。
一篇什么样的作文才能称之为优秀作文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关于吕布的作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吕布的作文篇1今天读的是《三国演义》中的第八回《命丧白门楼》。
在这一回中,主要是讲吕布在与曹操的鏖战中,最终落得个被曹操在白门楼下勒死的下场。
对吕布的死,我却没有有大快人心之感,反而为吕布的死深表同情。
在故事的描述中,我发现作者罗贯中对吕布的态度一直是极其鄙视的。
见利忘义之类的词往往是直接在讲述中吕布扣上的,而且不留一丝客气,借着张辽的口大骂吕布,更可见罗贯中对吕布的厌恶。
吕布是不怎么地道。
他忘恩负义,为了自己的私欲,他先后杀死了自己的两个义父。
这是众所周之的恶名。
除此之外,我倒发现不出他还有什么可恶之处,反而觉得吕布有些可爱。
第一、吕布是个英雄。
在第四回《三英战吕布》中吕布一人迎战张飞、关羽、刘备三人。
在古代战场中是有作战规则的。
往往是一对一的打,刘关张三兄弟一起上阵战吕布,明显的违反了作战规则,是有违道义的。
面对三人的合作挑战,吕布并没有逃避,反而奋力厮杀了起来,作者罗贯中是这样交代“时间一长,吕布渐渐招架不住。
”吕布在长时间里迎战三个对手,就是为了证明:他不怕。
他是个勇敢的英雄。
第二、吕布是个有情的人。
面对美若天仙的貂蝉,他一见钟情。
这是性情中人的表现。
世间的男人谁不喜爱美女?只不过他面前的美女是个间谍,是将他置于死地而不顾的美女蛇。
貂蝉一再引诱吕布,挑拨吕布与董卓之间的关系。
吕布却浑然不知,他太爱貂蝉,太相信貂蝉。
为了貂蝉,他与义父董卓关系恶化;为了貂蝉,他再一次背上忘恩负义的罪名,为了貂蝉,他失去了最好的搏击曹操的良机(第八回”严氏喝貂蝉却哭着请求留守城池)。
与吕布比起来,我发现他比刘关张这三个正面人物更有亲情,第一回中刘备曾与他的兄弟说“兄弟如手足,女人如衣服”的话语特别让人厌恶。
《三国演义》揭示的六个人生大忌,说透世道人心!《三国》是大人的启示录,也是孩子的教科书。
金庸曾经说过:“《三国演义》的社会影响,远远超过了它的文学价值。
”一部《三国演义》放眼望去都是家国大事,但是归根结底说的还是世道人心。
其中蕴藏的六个人生大忌,更是值得后人引以为戒。
•言而无信,反复无常。
俗话说,马中赤兔,人中吕布。
相信每一个少年人在读三国的时候,都觉得吕布非常厉害。
然而,在群雄角逐之中,吕布不仅没有成就大业,反而江河日下,日暮途穷,身死白门楼。
陈寿在《三国志》中评价道:“布有虓虎之勇,而无英奇之略,轻狡反复,唯利是视。
自古及今,未有若此不夷灭也。
”一语道破吕布功败垂成的残酷真相。
纵使勇冠三军、天下无敌,吕布却丢失了人生最大的一张底牌:诚信。
为利他先杀义父丁原,为色又杀义父董卓,后又转投袁术、张扬、袁绍、曹操,复投复叛。
一生六次易主,被称三姓家奴。
吕布被曹操处死前,曾因刘备违反承诺,拒绝为其说情,大骂刘备“是儿最叵信者”。
也许至死他才真正体会到,言而无信者的可怕。
孔子说:“人无信不立,业无信不兴。
”诚信,不仅是一种品行,更是一种责任;不仅是一种道义,更是一种准则。
失足,你可以马上站起。
失信,你也许永难挽回。
•智小谋大,利欲熏心。
东汉末年分三国,魏蜀吴先后建立政权。
但是,在三国里第一个称帝的,不是曹刘,也不是孙权,而是袁术。
袁术贵族出身,袁家四世三公,门生故交遍天下,比起同父异母婢女所出的大哥袁绍,更是嫡子嫡孙。
按理说这样的人,稍微有点智商,都可以在东汉末年的那个乱世中呼风唤雨。
可他偏偏将自己的一手好牌,打成稀烂。
《三国演义》里有这样一个桥段,十八路诸侯之中孙坚做先锋,一路直捣黄龙。
袁术负责盟军的总后勤,可他竟然害怕身为下属的孙坚做大,故意延缓粮草供给,一手点燃了盟军瓦解的导火索。
孙策带着传国玉玺投靠袁术,袁术得了玉玺,想都没想就自立为帝,把自己陷入众矢之的。
话说回来,称帝就称帝吧,毕竟凭借自己的背景和势力,如能好好管理、招贤纳士,未尝不能成就一番霸业。
吕布为什么叫刘备大耳贼叫刘备的大耳贼的原因是
什么
本文导读:
说到刘备能最终称霸一方,除了有诸葛亮的些许微薄功劳之外更多的还是靠刘备自己。
而刘备靠的,并不是自己的谋略和作战经验。
那刘备打天下是靠的什么呢?完全就是靠的自己一张嘴和一副忠厚仁义的脸。
为什么这么说呢?其实从刘备收服马超,赵云,黄忠等人就可以看出来,人家都是一等一的战将,为何会选择栖身于刘备这样的小地方?说白了,就是因为刘备贤德与忠厚的名声,尤其是刘备遇见一个将领就表现出那种求贤若渴并且自己立志匡扶汉室的决心。
自古良将选择的不是势力最大的,而是选择这种带着仁德忠厚的主公。
刘备深知这一点,所以纵使刘备再无能,再无用,身边还是会招揽一群能为自己所用的战将和谋士。
更为离谱的是,当初取益州之时,就连法正这样和诸葛亮不相上下的谋士都会冲着刘备的名声而选择不战而降,可见,刘备的名声是有多大?
但是,为何刘备的贤德布于四海但是吕布在临死之前却要怒骂刘备是世界上最无信义之人,说刘备是大耳贼呢?这不是和别人看到的,听到的正好相反吗?按理说,临死之人
是不会说假话的,那么,吕布为何会这样讲呢?说白了,其实也很简单。
无非不过三点原因。
其一,当初吕布辕门射戟救了刘备的性命而刘备现在却丝毫不知道感恩,反而唆使曹操要杀吕布,可谓不义也。
其二,刘备兵败后没有依靠投奔吕布,现在又反手阴吕布一把,此为不忠也。
第三,刘备在吕布临死前答应会和曹操求情但是却临时变卦,此为无信也。
试问各位看官,像刘备这样不忠不义而且又没有信义之人,吕布骂的骂不的?。
三国演义刘备的故事历史是故事的一部分,历史故事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更重要的是它符合初中生的心理特征,把历史故事运用到课堂中来是十分必要的,也具有实用性。
下面是小编为您带来的三国演义刘备的故事,希望对您有帮助!三国演义刘备的故事篇一:三英战吕布话说虎牢关下,诸侯云集.天下豪杰,奉先神威.两军阵前,吕布身着红锦百花袍,身披兽面吞头连环铠.手持方天画戟,坐下嘶风赤兔马.真是人中吕布,马中赤兔.布大喝一声“吕布在此,谁人前来送死!"话音未落,幽州公孙瓒,舞动铁槊直取吕布,前去送死.吕布挥戟,战不三合,公孙招架不住,拨马败退.吕布纵马直追,危急关头.忽闻一声怒吼,"三姓家奴吕布休要猖狂,燕人张翼德在此!" 诸侯军阵之中,一将飞出,圆睁环眼,怒声如雷,手持丈八蛇矛,正是张飞张翼德!吕布舍弃公孙,疾取张飞.二将大战八十余合,风起云涌,势震八方.诸侯喝彩,声盖九天!士兵看得痴呆,鼓手擂得手酸!当时恼了虎将关云长,瞪起丹凤眼,竖起卧蚕眉.手提八十二斤青龙偃月刀,催马上前,夹击吕布.刹那间,刀若闪电,矛似流星,奉先画戟,更犹若猛虎搜山,神龙出海.时有兵刃撞击,响彻八方,声闻于天!关张奋力,三将酣战五十回合,犹然战不倒吕布.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乱世之中,才知豪杰笑傲. 三人战得难分难解之时,诸侯军中,奋起一将,手持雌雄双剑.刘备刘玄德,一马当先,前来助战.三英合力攻杀,意欲将吕布斩于军前! 虽吕布雄勇无双,无奈独力难支.十余回合之后,已然遮架不住.画戟带风,急取刘备,玄德急忙闪躲,再凝神看时,奉先已然纵马杀出.正是放开玉枷脱蛟龙,反身飞上虎牢关. 虎牢关前,神将天威.桃园三英,兄弟扬名。
三英战吕布,共成就一段千古佳话.三国演义刘备的故事篇二:煮酒论英雄曹操一个人喝着闷酒,想了半天,请刘备来喝酒聊天。
刘备很高兴,曹操请我喝酒,不容易啊;另一方面心里也发毛,为什么请我喝酒?喝酒时最容易漏嘴,得小心点。
三国演义第十六回吕奉先射戟辕门曹孟德败师淯水第十六回吕奉先射戟辕门曹孟德败师淯水却说杨大将献计欲攻刘备。
袁术曰:“计将安出?”大将曰:“刘备屯军小沛,虽然易取,奈吕布虎踞徐州,前次许他金帛粮马,至今未与,恐其助备;今当令人送与粮食,以结其心,使其按兵不动,则刘备可擒。
先擒刘备,后图吕布,徐州可得也。
”术喜,便具粟二十万斛,令韩胤赍密书往见吕布。
吕布甚喜,重待韩胤。
胤回告袁术,术遂遣纪灵为大将,雷薄、陈兰为副将,统兵数万,进攻小沛。
玄德闻知此信,聚众商议。
张飞要出战。
孙韩曰:“今小沛粮寡兵微,如何抵敌?可修书告急于吕布。
”张飞曰:“那厮如何肯来!”玄德曰:“乾之言善。
”遂修书与吕布。
书略曰:“伏自将军垂念,令备于小沛容身,实拜云天之德。
今袁术欲报私仇,遣纪灵领兵到县,亡在旦夕,非将军莫能救。
望驱一旅之师,以救倒悬之急,不胜幸甚!”吕布看了书,与陈宫计议曰:“前者袁术送粮致书,盖欲使我不救玄德也。
今玄德又来求救。
吾想玄德屯军小沛,未必遂能为我害;若袁术并了玄德,则北连泰山诸将以图我,我不能安枕矣:不若救玄德。
”遂点兵起程。
却说纪灵起兵长驱大进,已到沛县东南,扎下营寨。
昼列旌旗,遮映山川;夜设火鼓,震明天地。
玄德县中,止有五千余人,也只得勉强出县,布阵安营。
忽报吕布引兵离县一里、西南上扎下营寨。
纪灵知吕布领兵来救刘备,急令人致书于吕布,责其无信。
布笑曰:“我有一计,使袁、刘两家都不怨我。
”乃发使往纪灵、刘备寨中,请二人饮宴。
玄德闻布相请,即便欲往。
关、张曰:“兄长不可去。
吕布必有异心。
”玄德曰:“我待彼不薄,彼必不害我。
”遂上马而行。
关、张随往,到吕布寨中,入见。
布曰:“吾今特解公之危。
异日得志,不可相忘!”玄德称谢。
布请玄德坐。
关、张按剑立于背后。
人报纪灵到,玄德大惊,欲避之。
布曰:“吾特请你二人来会议,勿得生疑。
”玄德未知其意,心下不安。
纪灵下马入寨,却见玄德在帐上坐,大惊,抽身便回。
左右留之不住。
历史中真实的吕布吕布,一个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名字。
《三国演义》中,罗贯中不惜用从第三回出场到第十九回魂断白门楼近六分之一的篇幅,浓墨重彩地描述这位具有英雄主义情结的悲剧人物。
流传中的吕布,不可不谓“劣迹斑斑”:他多次“弑父”易主,见利忘义、反复无常,张飞骂他“三姓家奴”;他数次谋而不成、急处从宽,让人觉得勇而无谋、头脑简单;他死的窝窝囊囊、稀里糊涂,人们却不感意外,反觉因果不虚、罪有应得。
《三国志》陈寿更是对吕布“盖棺”评论道:“吕布有虓虎之勇,而无英奇之略,轻狡反复,惟利是视。
自古及今,未有若此不夷灭也。
”吕布有勇无谋、反复难养、目中无人、好大喜功的形象,似乎成为定论。
可就是这么一位并不完美的三国人物,人们为何用“人中吕布、马中赤兔”来形容吕布是“人中龙凤”“天下第一”呢?原来,在“不以成败论英雄”的民间评定中,吕布身上的诸多过人之处,让世世代代的三国迷、历史迷们始终顿感喜爱、心生仰慕。
一、汉家“温侯”,吕布是个有追求的人吕布,字奉先,五原郡九原人,即今内蒙古包头市九原区人。
出身边地的吕布,自幼家境贫寒、父母早亡,是个十足的“穷孩子”,更是一个“苦孩子”。
和同时代的刘备、曹操、袁绍等“有背景”的枭雄不一样,毫无家族背景和显贵亲属的吕布,没有资格走东汉从政者的常规道路——举孝廉,而是通过“以骁武给并州”这样《三国志》中明确记载的独特方法,单凭武勇步入仕途。
没有伞的孩子就要学会努力奔跑。
并不宽裕的家境,外加刚毅的性格,使吕布意志异常坚定,凡事不服输、不认怂,一路厮杀、步步为营,咬着牙向前冲。
吕布心中很明白,他自己追求的就是出人头地。
很快,第一次人生际遇不期而至。
并州刺史丁原发现吕布的才能,提携他担任主簿,使吕布成为一方诸侯的左膀右臂,有机会一窥时局、相机而动。
丁原帐下,吕布时时感念知遇之恩,处处左右厮杀、冲锋在前,并参与了何进安排丁原进行的诛杀宦官行动。
不幸的是,何进处事不周、反受诛害。
董卓把持朝政后,大力清算何进、丁原的余党,吕布审时度势,做出人生第一个重大选择:杀丁原顺从董卓,保存并州实力。
吕布临死之前为什么要骂刘备是不守信用的人?本文导读:三国的时候曾经有这样一个俗语,说的是“要做人群当中的吕布,要做所有马当中的赤兔马”,我们都知道赤兔马是当时万里挑一的汗血宝马,而吕布则是当时万里挑一的人才。
他们两个都是各自领域的极品。
吕布,他的字是奉先,原来是五原郡九原县的人。
三国时期有很多号称人狠话不多的狠人,其中吕布就是这些狠人中的佼佼者、优胜者,在三国演义中吕布同张飞、关羽、刘备三兄弟进行交战,他们采用的是车轮战的方式,才方方和吕布打了一个平手,而最后吕布在这场战役结束后坦然的撤退了,并没有一次害怕被偷袭的顾虑。
当然,我们上面所说的这个故事只是罗贯中《三国演义》小说中的一个“三英战吕布”的虚构环节而已,其实在真实的历史战争中,吕布的武力值要比这个还要高的。
下面就让我们来清点一下在吕布一生征战沙场中,所打败的人和杀掉的敌人吧。
统计发现,他打败和杀掉的人先后有丁原、董卓、郭汜、张燕、曹操、刘备、张飞、袁术等,其中大部分的人都是当时叱咤风云的大将军或者是一方霸主。
下面我们就用具体的案例来说一下,吕布他的战力指数。
我们大家都知道的“辕门射戟”案件就不说了,就单单讨论一下他当年攻城失败,退兵退出长安的时候,吕布还能从容的和当时武力值号称很高的孙坚的部下郭汜对抗几百回合,并最终将他刺杀在马下面,他的这个举动令当时的人没有一个部感到害怕的。
虽然吕布的武功和他的征战经验可以号称很丰富了,但是吕布的下场却是不好的。
在公元198年,吕布第二次背叛了朝廷之后,曹操亲自率领他的曹家军去讨伐吕布,攻打了当时吕布暂时落脚的下邳足足三个月,最后在将吕布抓获。
吕布于是被送到曾经他的手下败将曹操的面前,展开了这样一段有趣的对话,吕布笑着对曹操说“我服了你了,以后我就跟着你一起打天下,帮你一统天下吧,可是你捆我的绳子实在是太紧了,能不能麻烦你给我松一下呢?”曹操这个时候露出了特别诡异的微笑,跟他说“我这是在捆绑一个凶猛的老虎,不能不紧啊,不然的话他就把我咬伤了。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刘备被称为英雄可吕布为何被骂做三姓家奴
导语:张飞本一粗人,却也能骂出形容一个人人品的词来,可见,在三英战吕布前,有关吕布三姓家奴的“雅称”早已被同一时代的文人给坐实了!吕布以
张飞本一粗人,却也能骂出形容一个人人品的词来,可见,在三英战吕布前,有关吕布三姓家奴的“雅称”早已被同一时代的文人给坐实了!吕布以其独有的行为方式为自己挣来的“三姓家奴”的名号,但凡懂点三国知识的人都清楚这一“桂冠”的具体来历:
一、吕布因武力超人,被丁原重用,并拜丁原为义父。
就因为被重用,并非石头缝里蹦出来的吕布,在拥有亲生父亲的基础上,给自己认了一位“干爹”!
二、后董卓进京,以赤兔马及重金收买吕布,吕布不但背叛丁原还将其杀死,改投董卓门下,并重新认董卓为义父。
三、后来王允以貂禅为诱誀,施美人计使吕布与董卓反目成仇,并借吕布之手杀了董卓。
看来,自三国至今,认“干爹”上瘾的非吕布莫属!
行事反复无常、数次背叛主子,由此吕布被后人贬称为“三姓家奴”。
(此处的三,是虚数,表示多的意思)
无独有偶,三国时还有一位人物,其反复无常的行为方式与吕布相比,有过而无不及,此人就是刘备!
总结刘备生前做过的那些事,豁然发现,刘备相较于三姓家奴吕布,也好不到那儿去!理由如下:
一、桃园三结义后刘备哥们几个在邹靖、卢植等人手下混了几年,没有混出成绩的刘备后来投靠了老同学公孙瓒。
这是刘备第一次跳槽。
刘备真正的政治生涯是从公孙瓒处开始的。
二、在公孙瓒处,刘备挖走了赵云。
这是刘备第一次挖别人的墙脚!生活常识分享。
蕴含大道理的哲理小故事(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合同协议、演讲稿、策划方案、报告大全、条据文书、公文素材、教育资料、散文诗歌、作文大全、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texts for everyone, such as contract agreements, speech drafts, planning plans, report summaries, documentary documents, official document materials, educational materials, prose and poetry,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蕴含大道理的哲理小故事蕴含大道理的哲理小故事(精选14篇)哲理是关于宇宙人生的根本的原理和智慧。
吕布死前为何单单只骂刘备一人
袁术一败,曹操马上急攻徐州,活捉了吕布。
吕布死前没有骂别人,单单只骂刘备:“你是天底下最无信的人!”
起初,刘备在徐州的时候,曹操想灭了刘备,战败的吕布来投刘备,二人的共同敌人是曹操,所以二人结为兄弟,情同手足。
曹操又设计让刘备与袁术火拼,这样一来,袁术与刘备有仇,曹操与吕布仇,如果袁术曹操同时进攻,徐州就完了。
此时,刘备对付袁术没有好的选择,因为:甲方袁术最强,乙方曹操较强,丙方刘吕二人最弱。
丙方无论怎样对付甲方,都是劣选。
而优选只有一条路,就是:丙方必须联合乙方曹操,才可以继续往下周旋。
这一点非常重要。
所以刘备来投曹操,客观上也是在促成乙丙联合。
其次,如果刘备不考虑大局,只考虑个人安危,他肯定要做好打了败仗望哪儿跑的安排。
只有跑到曹操处,价值才是最大的,因为曹操面临两个劲敌。
再说,刘备和那么多的人打过交道,还只有这个交情不怎么深的曹操对他才是最大方的!(白得徐州,又加征东将军) 所以,无论刘备怎么算,都是投曹操最好。
刘备与曹操有了交情,其实对吕布也有好处。
因为刘备与吕布是真正的患难之交,不像和关羽张飞在路上偶遇就拜了把子。
二人生存于两个强势方的夹缝中,一个结袁术,一个交曹操,是可以互保的。
如果袁术要杀刘备,由吕布出面,如果曹操要杀吕布,就由刘备出面。
所以刘备每次吃了败仗,抛妻弃子,独自逃命的时候,他的家人都是由吕布照顾的好好的。
吕布这样做,也不仅仅因为他是义兄,而是指望万一落在曹操手里,刘备好出面保他。
在合击袁术的时候,曹操为了团结统一战线,又令吕刘二人再次结为兄弟,因此,比那个桃园三结义要牢靠的多。
消灭袁术后,吕布被擒,他对刘备说:“你是曹操的坐上客,我为阶下囚,何不发一言而相宽乎?”刘备点头。
没有过多的话,心照不宣,该刘备出面保他了。
吕布对曹操说,服了,让我跟着你干,天下不难定也。
操问刘备:何如?
刘备说:“公不见丁建阳、董卓之事乎?”意思就是:吕布跟丁原的时候,杀丁原,跟董卓时候,又杀董卓,现在跟着你,你不怕他杀你吗?!
这一句话的杀伤力极强!把吕布气疯了:“大耳儿!不记得辕门射戟了?不是我,你早就被袁术杀了!”刘备一言不发,吕布目视刘备曰:“是儿最无信者!”
刘备选择吕布死,可以估算的预期是:刘备已得到豫州,有望再得到徐州。
刘备选择吕布活,可以估算的预期是:刘备得豫州,吕布得徐州。
现在,中南部已经没有什么劲敌了,那么,吕布一死,对刘备就有相当大的益处,而吕布活着,就只会对刘备有害!
所以,刘备一句话,就把这位拜把子的义兄推向了绝境!高明吗?不高明。
实在是低劣。
这位满口仁义的刘备弄得罗贯中老先生很不好处理这一段。
刘备的正选应该是:口头上选择吕布活。
因为最终的决策权在曹操,不在刘备。
刘备有两选,曹操也有两选。
无论刘备选什么,都不能算数,关键在于曹操如何定夺。
曹操每做一个决定,其实心中早就有了答案,故意叫别人先发表意见,不合他的意思,他再问下一个人,也不让你难看。
若合他的意思,他就按你说的办,以后出了事,都是你出的馊主意。
其实都是他自己的意思。
曹操自思难于驾驭吕布这匹烈马,所以还是除掉保险些。
别听他说要招纳四方英雄,没有的事,真有威胁的人来了,容纳不了的。
所以,曹操这一招玩的非常高妙:他自己不说,让刘备说出来,不是我曹操要杀你,是你的兄弟刘备要杀你!
如果刘备说一句好话,那曹操肯定要板着脸问下一个人!结果还是要把吕布杀掉!
在这一局中,刘备其实是个上当者,因为他不知道曹操的最终决策是什么。
二人博弈的所有变数组合总共有四:
1. 曹操想杀,刘备说放。
刘备得逞。
且得美名。
2. 曹操想杀,刘备说杀。
刘备得逞。
但背恶名。
3. 曹操想放,刘备说放。
刘备不得逞。
但得美名。
4. 曹操想放,刘备说杀。
刘备不得逞。
刘备将何以处之???
刘备无论说什么,都没有意义。
曹操不会受刘备的摆布,否则他就不是曹操了。
当时,刘备说出那般恶话,万一曹操把吕布放了,刘备以后还怎么混呢?
所以,这是刘备的一个漏洞。
这一回故事告诉我们:
1. 当自己没有决策权的时候,尽量不要说恶话,做恶人,
2. 当自己有决策权的时候,就尽量指使他人说恶话,做恶人。
谁犯规,谁吃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