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用金黄膏抗感染的实验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112.94 KB
- 文档页数:2
急性淋巴炎应用金黄膏外敷联合头孢丙烯片口服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目的探讨金黄膏联合头孢丙烯片治疗急性淋巴炎的临床效果。
方法将本院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
治疗组采用金黄膏外敷并且同时口服头孢丙烯片治疗;对照组采用头孢丙烯口服治疗。
结果治疗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结论应用金黄膏外敷联合头孢丙烯片口服治疗急性淋巴炎优于单纯使用抗生素并且疗程短,疗效好,标本兼治,未发现毒副作用,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标签:急性淋巴结炎;金黄膏;头孢丙烯片急性淋巴结炎是临床中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主要由于细菌侵入局部淋巴结导致淋巴结出现红、肿、热、痛,同时出现一系列全身症状包括畏寒、发热、头痛等的疾病。
传统治疗方法多为抗生素抗感染治疗,但是局部红肿痛热等症状难以缓解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本研究旨在探讨应用金黄膏外敷联合头孢丙烯片治疗急性淋巴结炎的疗效。
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80例来自我院门诊及住院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
治疗组中男性21例,女性19例;年龄19~45岁,平均年龄(30±5.3)岁。
对照组中男性19例女性21例,年龄18~48岁,平均年龄(28±6.3)岁。
两组患者的性别及年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治疗组:口服头孢丙烯片250mg,2次/d,外加使用金黄膏,将其均与涂抹在消毒纱布上,外敷于患处,换药1次/2d。
对本品过敏者禁止外敷。
对照组:单纯口服头孢丙烯片250mg,2次/d。
两组均以7d为1疗程,治疗2个疗程。
1.3疗效标准[1] 显效:淋巴结消失和临床症状消失。
有效:淋巴结缩小,临床症状明显缓解。
无效:治疗后病情没有变化或者恶化。
1.4统计学方法采用χ2检验及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见表1。
*与对照组比较,p<0.05由表1可知,经治疗1~2个疗程后,治疗组显效30例(75%),有效6例(15%),无效4例(10%),总有效率90%;对照组显效19例(34%),有效21例(53%),无效10例(25%),总有效率75%。
219第13卷 第7期 2011 年 7 月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JOURNAL OF LIAONING UNIVERSITY OF TCMVol. 13 No. 7 Jul . ,2011静脉炎是临床静脉用药治疗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术后病人及静脉内化疗病人均要接受静脉留置针或PICC 管,肿瘤化疗病人还要接受多个疗程的静脉内化疗,这样就极大的增加了静脉炎的发病机会;我们对2009年2月—2010年7月收住入本科的因接受静脉内用药、静脉留置针或静脉内化疗而致输液性静脉炎的161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使用中药组方金黄膏外敷治疗,对照组则按照传统的方法采用33%的硫酸镁湿敷来治疗,分别评价两组病例静脉炎的治疗情况,观察发现使用中药金黄膏外敷治疗静脉炎效果显著且明显优于传统的使用硫酸镁的方法,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对2009年1月—2010年7月在本科住院的全部患者中因静脉用药、使用静脉留置针、静脉内化疗而致静脉炎的患者纳入研究对象;本研究病例共161例,随机分成两组,住院号尾数为双数者进实验组共81例,其中男47例,女34例,接受静脉留置针70例,化疗病人38例,留置PICC 管6例,平均年龄(47±3.8)岁;住院号尾数为单数者进对照组共80例,其中男46例,女34例,接受静脉留置针69例,化疗病人37例,留置PICC 管6例,平均年龄(47±2.5)岁;本研究中所使用的静脉留置针均为BD 公司生产的密闭式静脉留置针,所有病人在接受静脉炎治疗的同时不影响原治疗方案的继续进行。
见表1。
表1 两组病人一般情况的比较[例(%)]组别例数年龄(岁,x —±s )化疗病人数使用静脉留置针留置PICC管实验组81 47±3.8▲38(46.91)▲ 70(86.42)▲ 6(7.41)▲对照组80 47±2.537(46.25) 69(86.25) 6(7.5)注:▲与对照组对比,P >0.05。
金黄膏外敷治疗初期臀痈的探析关键词臀痈;病因;金黄膏;外敷治疗臀痈,中医病名,是发生于臀部肌肉丰厚处范围较大的急性化脓性疾病,为肛肠科常见病之一。
臀痈属多血少气之足太阳膀胱经。
临床发病来势急,病位深,范围大,难于起发,成脓较快。
根据臀痈的发病时期,临床将臀痈分为初期、中期、后期。
而初期臀部一侧红肿热痛,患肢步行困难,红肿以中心最为明显,四周较淡,边缘不清。
初期臀痈宜用消法进行消散。
热毒重为主,治以清热解毒,活血化瘀。
1臀痈的病因中医病因有关臀痈的病因病机,明代医家陈时功在《外科正宗》云:“臀痈生于小腹之后,位远僻奥,气亦罕到,血亦少来,凡生此者,湿热凝滞结聚乃成,得此毒比外发,庶不内攻。
初起毒从五脏蕴积者,患必有头红热……此多毒积于内 ,自里至表者十有八九”;故成痈者,壅也,为阳,属六腑毒腾于外,其发暴而所患浮浅,因病原禀于阳分中。
盖阳气轻清,浮而高起,故易肿、易脓、易腐、易敛,诚为不伤筋骨易治之症也”。
《刘涓子鬼遗方》中认为:初期即痈疽初始状态,火热始盛,壅滞卫表,当以清热解毒、解表透邪,以“消”为治疗特点。
本病急性者多由湿热火毒蕴结或注射感染毒邪而成,亦可从局部疮疥发展而来。
慢性者多由湿痰凝结、营气不从、逆于肉理所致或注射药液吸收不良所引起。
臀痈发作多虚实夹杂,为湿热凝结、营气不从、逆于肉理所致。
湿痰凝结故红热不显而硬块坚巨,有疼痛与压痛[1]。
西医病因臀痈相当于西医的臀部蜂窝组织炎,是皮下组织、筋膜下、肌肉间隙或深部蜂窝组织的一种急性弥漫性化脓性感染。
炎症可由皮肤或软组织损伤后感染引起,或经淋巴、血流传播而发生。
其特点是病变不易局限、扩散迅速,与正常组织无明显界限,局部淋巴结常肿大。
致病菌多为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或其他型链球菌等。
炎症可由皮肤或软组织损伤后感染引起, 亦可由局部化脓性感染病灶直接扩散,或经淋巴、血流传播而发生。
2金黄膏的药物组成及药理研究2.1药物组成为我院自行研发且临床应用多年的制剂,质量标准符合《中国医院制剂规范》。
关于金黄膏外敷治疗化疗性静脉炎的护理观察研究2012-11-19【编者按】:护理论文是科技论文的一种是用来进行护理科学研究和描述研究成果的论说性文章。
论文网为您提供护理论文范文参考,以及论文写作指导和格式排版要求,解决您在论文写作中的难题。
【关键词】膏剂;静脉炎;中药疗法;护理化疗性静脉炎严重影响着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是导致护患纠纷的危险因素。
虽然深静脉置管术可有效防止药液外渗和静脉炎的发生,但价格昂贵,在基层医院难以推广。
我们施以科学的护理措施,外敷自配金黄膏治疗化疗性静脉炎30 例,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62 例均为2005-03 2008-03 我院肿瘤内科化疗导致静脉炎住院患者,肺癌21 例,肝癌14 例,胃癌12 例,乳腺癌5 例,淋巴瘤6 例,大肠癌4 例;应用药物为环磷酰胺、5-氟脲嘧啶(5-FU)、甲氨喋呤、铂类、足叶乙甙(VP16)、长春新碱、紫杉醇等。
随机分为2 组,观察组30 例,男18 例,女12 例;年龄33~76 岁;病程4~6 个月。
对照组32 例,男19 例,女13 例;年龄33~76 岁;病程4~5 个月。
2 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1.2.1 观察组予金黄膏外敷。
药物组成:大黄75g,黄柏75g,姜黄75g,白芷75g,天南星30g,陈皮30g,苍术30g,厚朴30g,甘草30g,天花粉150g.诸药研成细粉过筛,凡士林500g 加热成液体状,徐徐加入药粉100g 调成20%的膏状,冷却后即成金黄膏。
把金黄膏均匀涂在双层无菌纱布上厚约2mm,外敷于患处,面积略大于病损处,覆盖2~3 层无菌纱布宽松包扎,每日换药1 次;若局部有水疱,碘伏消毒剂消毒后用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一次性5mL 注射器抽出水疱内液体,保留痂皮,再予金黄膏外敷。
3 日为1 个疗程。
1.2.2 对照组用50%硫酸镁制剂浸湿纱布3~4 层外敷于患处,每日3~4 次,每次1h.湿敷过程中经常用注射器喷注药液防止纱布干燥。
自制黄金膏外敷治疗丹毒43例疗效观察目的观察黄金膏外敷治疗丹毒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2008年6月~2011年6月我院丹毒患者8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黄金膏外敷)和对照组(50%硫酸镁湿敷),每组各43例。
分别观察两组患者丹毒治疗情况。
结果治疗组43例,显效38例,有效5例,总有效率为100.0%;对照组43例,显效26例,有效10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83.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两组均采用青霉素钠800万U/d静脉滴注(青霉素试验阳性患者应用喹诺酮类),1次/d;对照组加50%硫酸镁湿敷,2次/d。
治疗组加黄金膏外敷。
具体方药:大黄75 g、黄柏75 g、姜黄75 g、白芷75 g、天南星30 g、陈皮30 g、苍术30 g、厚朴30 g、甘草30 g、天花粉150 g。
诸药研成细粉过筛,麻油加热成液体状,徐徐加入药粉调成20%的膏状,冷却后即成黄金膏[2],高温灭菌后备用,2次/d。
具体使用方法:将黄金膏均匀涂摸患处,注意避开破溃处,药膏覆盖病变红肿所有部位,操作要轻柔,防止再损伤病变部位,待自然干燥后用棉织敷料包裹,再次用药前用清水洗静涂药,指导患者不要在药物表品加盖塑料薄膜,避免热毒郁积于肌肤,导致气血凝带而加重病情。
同时嘱咐患者减少下肢活动,多注意休息并抬高患肢,促进血液循环及回流[3]。
7 d为1个疗程,连续观察11 d。
1.3 疗效诊断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4]。
显效:3 d内红赤肿胀、灼热疼痛明显减轻,体温、皮温<37.5℃,血象正常,7 d内基本复原。
有效:8~11 d内肿胀、疼痛减退,全身症状基本消退。
无效:11 d以上红肿稍退,仍有疼痛,全身症状不明显消退。
总有效为显效和有效之和。
1.4 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 11.0软件包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组间对比采用χ2检验。
金黄膏外敷治疗静脉炎的疗效临床初探吕红梅;吴腊梅【摘要】目的研究金黄膏外敷治疗静脉炎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本院收治的80例静脉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金黄膏进行外敷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以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并且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金黄膏外敷相比较常规治疗而言,可以有效的治疗静脉炎,提高患者的治疗有效率,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并且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从而帮助患者更好的恢复身体健康,因此值得被推广.【期刊名称】《当代医学》【年(卷),期】2019(025)008【总页数】3页(P58-60)【关键词】金黄膏外敷;静脉炎;临床疗效【作者】吕红梅;吴腊梅【作者单位】南昌市洪都中医院急诊科,江西南昌 330000;南昌市洪都中医院急诊科,江西南昌 330000【正文语种】中文静脉炎的全称为血栓性静脉炎,通常引起静脉炎的病因有很多,例如创伤、手术、妊娠、恶性肿瘤、久卧、久坐等[1],比较常见的静脉炎是由于外科手术引起,患者会出现发热、白细胞总数增加的现象,静脉炎分为三种,四肢血栓性浅静脉炎、游走性血栓浅静脉炎和胸腹壁血栓性静脉炎[2],可以通过血常规检查、静脉压测定、多普勒超声检查等方式来检验患者是否患有静脉炎[3],在血常规中,主要通过白细胞和中性细胞的增高程度来判断感染炎症,而多勒普超声检查则是通过探测局部血液的变化来判断炎症的发生,当患者被查出患有静脉炎时,局部血流信号会表现出消失或者部分消失的现象,加压后管腔不能被压扁,而这种检验手段可以发现将近90%的近端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结果,我国当前的医疗技术主要通过药物治疗或者手术治疗,帮助患者缓解病情,除了通过西医治疗以外,金黄膏作为中医调理的药方对于静脉炎的治疗也有着显著的作用,不仅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生活水平,还可以更好的促进患者恢复身体健康,所以本文研究金黄膏外敷治疗静脉炎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外用金黄膏抗感染的实验研究胡进访贾伟温学红=摘要>目的探讨金黄膏外用抗感染的机制。
方法用琼脂平皿扩散法和试管稀释法观察金黄膏及其提取液的抑菌效果;用比浊法测定金黄膏、青霉素和对照组(凡士林纱条)大鼠伤口分泌物和外周血中溶菌酶含量;用细胞染色方法观察金黄膏提取液、011%雷夫诺尔和生理盐水组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激活作用及其吞噬鸡红细胞、酵母菌的功能;用金黄膏、青霉素和对照组(凡士林纱条)治疗大鼠伤口,观察治愈天数。
结果金黄膏及其提取液均有抑菌作用;金黄膏能提高大鼠伤口分泌物和外周血中溶菌酶含量;金黄膏具有激活巨噬细胞和增强其吞噬功能的作用;金黄膏能缩短伤口治愈天数。
结论金黄膏有整体抗感染作用,是外用治疗体表化脓性感染疾病较理想的药物。
=关键词>金黄膏;抑菌试验;溶菌酶;抗感染;巨噬细胞;免疫功能金黄膏源于明朝陈实功5外科正宗6一书,原名/如意金黄散0。
由大黄、黄柏、姜黄、白芷、天南星、陈皮、苍术、厚朴、甘草、天花粉组成。
据此方用麻油炸药,再据季节不同加入适量黄、白蜡制成金黄膏。
临床外用治疗急慢性体表感染性疾病,疗效较好。
为探讨金黄膏外用抗感染机制,我们作了一定的实验研究,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1材料与方法111动物大鼠(Wistar),体重180~220g;小鼠(昆明种),体重18~22g,雌雄各半。
均购自天津药物研究院。
112菌种金黄色葡萄球菌(A CT T25923)、大肠埃希菌(AT CC25922)、铜绿假单胞菌(A CT T27853)、溶壁微球菌均购自中国药品生物检定所。
113药物及制备金黄膏(生药占金黄膏成品20%)由天津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提供,灭菌备用;青霉素由天津市中央制药厂生产。
40%和20%金黄膏提取液(比例同金黄膏)制备:常规煎煮金黄膏生药,浓缩成40%和20%金黄膏提取液各200ml,置密封瓶内灭菌备用。
114试剂与仪器溶菌酶标准品(Sigma),01067M的PBS (pH614),721分光光度计。
115方法11511抑菌试验作者单位:300457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医院检验科(胡进访);天津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病理科(贾伟、温学红)1151111琼脂平皿扩散法将菌浓度为115亿/ml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分别接种在不同的M H琼脂平皿上,在每个平皿上一侧打2mm孔2个,一侧放置牛津杯2个,间距\20mm,将金黄膏加入孔内,20%金黄膏提取液加入牛津杯内,青霉素纸片法作对照,然后将M H 琼脂平皿置35e孵育箱18~24h,测量抑菌环直径。
1151112试管稀释法将菌浓度为615亿/ml菌液011ml 加到019ml无菌肉汤培养管中,三种菌分别加入到三排管中,每排10管,第一管均加入40%金黄膏提取液110ml,混匀,所含药物浓度为20%;取出110ml加入到第二管,依照此法倍比稀释,另设阴、阳性对照各1管,每排管含金黄膏提取液浓度依次为20%、10%、5%、,,。
将试管置35e孵育箱18~24h,观察药物抑菌浓度。
11512溶菌酶实验将大鼠随机分为三组:金黄膏组、青霉素组和对照组(凡士林纱条),每组30只。
用615亿/ml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创面48h后,用药1d,取伤口分泌物和外周血,用比浊法[1]测定溶菌酶含量。
制备溶壁微球菌悬液(波长640nm下调整透光率为30%~40%),在波长600nm 处测定标本和绘制标准曲线,计算结果。
11513巨噬细胞激活作用将小鼠随机分为三组,每组30只。
于每只小鼠腹腔按组别分别注射稀释100倍的20%金黄膏提取液、011%雷夫诺尔、生理盐水各015ml,24h处死剖腹,于不同部位印片,干后染色,观察巨噬细胞激活率。
11514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影响½对病人加强支持治疗,提高免疫力。
ICU病人常有全身多种广谱抗生素联合长期使用,可改变正常微生物的寄生,导致气道细菌定植和最终耐药菌出现,从而继发2种或以上的混合感染,还有病原菌的变迁,L 型菌的出现,甚至诱发真菌感染。
本资料表明,G-杆菌是ICU的主要病原菌,真菌感染和L型菌感染所占比例也不小,发生率分别为9140%和8105%;而G-杆菌中尤以铜绿假单胞菌多见,本组中占43100%,已构成NP主要条件致病菌。
预防性使用对假单胞菌作用较差的三代头胞类抗生素,易引起细菌寄生气管。
本组药敏情况表明,N P的细菌耐药率普遍提高,这与临床无目标性滥用大量广谱抗生素有密切关系,此种情况也使得临床抗感染治疗选择抗生素日益艰难,从而形成恶性循环。
许多资料表明,L型细菌的形成与B-内酰胺类抗生素使用、机体免疫因素有密切关系[5]。
所以在治疗时应重视病原菌培养和药敏情况,根据药敏结果合理应用抗生素。
参考文献1苏鸿熙.重症加强监护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336.2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医院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草案).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1999,22(4):201.3翟介明,何礼贤,李华茵,等.重症监护室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上海医科大学学报,1999,26(5):342-345.4Vincent J L,Bihari DJ,Suter PM,et al.The prevalence of nosocomi al in-fection i n i ntensive care uni ts in Europe.JAMA,1995,274(5):639.5刘妮,雷震之.细菌L型在下呼吸道感染中的作用.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1993,16(4):201.(收稿日期:2004-02-17)1151411吞噬鸡红细胞将小鼠随机分为三组,每组30只。
于每只小鼠腹腔按组别分别注射稀释100倍的20%金黄膏提取液、011%雷夫诺尔、生理盐水各115ml,连续3d。
将5%鸡红细胞悬液注射于小鼠腹腔,每只1ml,12h后,处死小鼠。
收取腹腔洗液,滴片、温育、涮片、吹干、固定、染色。
1151412吞噬酵母菌将小鼠随机分为三组,每组30只。
于每只小鼠腹腔按组别分别注射稀释100倍的20%金黄膏提取液、011%雷夫诺尔、生理盐水各115ml,连续3d,处死。
以Hanks液收取腹腔液1ml/只于试管中,每管滴加菌浓度为8@106/ml的酵母菌液012ml混匀,滴片、温育、涮片、吹干、固定、染色,观察结果。
11515动物模型的疗效观察溶菌酶实验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创面的大鼠继续按组别用药,观察创面愈合时间。
116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010统计软件。
多组样本均数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q检验。
2结果211抑菌试验见表1。
表1金黄膏及提取液抑菌试验金黄膏打孔法抑菌环直径(mm)20%金黄膏提取液抑菌环直径(mm)青霉素纸片法抑菌环直径(mm)金黄膏提取液抑菌浓度(药液)金黄色葡萄球菌5~616~1825~2710%~20%铜绿假单胞菌5~615~1721~2310%~20%大肠埃希菌4~512~1416~1820% 212溶菌酶实验见表2。
表2不同治疗组大鼠溶菌酶含量比较(L g/ml)金黄膏组青霉素组对照组血清1214?313*1316?316*613?213伤口分泌物1511?317*710?216618?310注:与对照组比较,*P<0101,且伤口分泌物溶菌酶含量金黄膏组高于青霉素(P<0101)213巨噬细胞激活作用巨噬细胞激活率:金黄膏组为5412?912,雷夫诺尔组1516?513,对照组1511?518。
金黄膏组分别与雷夫诺尔组和对照组比较,P均<0101,说明金黄膏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激活作用优于雷夫诺尔。
214巨噬细胞吞噬功能观察结果见表3、表4。
表3不同组别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的比较组别n吞噬率吞噬指数被消化鸡红细胞数对照组302119?6100145?01145117?615雷夫诺尔组303611?9190177?01225818?617金黄膏提取液组306317?714*v1130?0116*v7710?811*v 注:与对照组比较,*P<0101;与雷夫诺尔组比较,v P<0101表4不同组别巨噬细胞吞噬酵母菌的比较组别n吞噬率吞噬指数对照组301919?6110136?0111雷夫诺尔组303118?513*0156?0114*金黄膏提取液组305916?917*v1148?0134*v注:与对照组比较,*P<0101;与雷夫诺尔组比较,v P<0101215动物模型的疗效观察结果感染伤口治愈期:对照组1115?1150d,金黄散组6117?0146d,青霉素组8128? 0192d。
金黄散组与对照组P<0101;青霉素组与对照组P <0101。
3讨论金黄膏是中医传统外用抗感染药物,具有清热除湿、散瘀化痰、止痛消肿功效。
其处方中,大黄所含的恩醌衍生物和黄柏所含的小檗碱等多种生物碱,均有较强的抗菌作用,并能减少创面液体渗出及促进渗出吸收;厚朴主要成份为B-桉叶酸及厚朴粉,有一定抑菌作用,能缓解肌肉僵直;甘草所含的甘草次酸有肾上腺皮质激素抗炎、抗过敏作用;故金黄膏可促使硬结软化,炎症消退[2]。
金黄膏提取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等外来致病菌有一定抑菌作用,但较抗生素弱。
金黄膏中的油和蜡可使药力固定,持续缓释,增强治疗作用;同时也影响膏剂中的抑菌物质在药敏培养基中扩散,故金黄膏抑菌环较小,抑菌作用较弱。
金黄膏治疗组大鼠伤口分泌物和血清的溶菌酶含量明显提高,而无外用药组仅血清中溶菌酶含量增加,伤口分泌物中未见明显增加。
说明外用金黄膏不仅在局部,而且在整体也能提高机体防御、杀菌功能。
其机制是,血清溶菌酶主要来自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
金黄膏对巨噬细胞的激活作用及趋化性,可使血清和伤口的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明显增多,导致溶菌酶释放增加;它促进了补体、抗体、纤维素及杀菌物质的增多。
这些物质都是局部消炎和组织重建的重要条件。
尤其是伤口局部分泌物中溶菌酶活力的上升,更能说明本药的优势。
金黄膏提取液能激活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并能增强其吞噬能力。
细菌或异物被巨噬细胞吞噬后,可能被巨噬细胞所含酶类,尤其是溶菌酶所杀伤或消灭,但也有可能在巨噬细胞内繁殖,为此观察了鸡红细胞在巨噬细胞内被消化程度,结果发现:金黄膏提取液激活后的巨噬细胞具有极大地消化异物能力,而巨噬细胞对酵母菌的吞噬能力可以作为抗感染强弱的指标[3]。
故金黄膏的研究有力地支持了/抗感染中草药的作用不同于抗菌素,可能是调整机体、增强机体抗病能力0的观点[4]。
实验表明,金黄膏有整体抗感染作用,极少产生细菌耐药,是外用治疗体表化脓性感染疾病较理想的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