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复习现代文阅读分类汇编300篇散文部分6
- 格式:doc
- 大小:109.00 KB
- 文档页数:21
中考专题复习一一散文阅读(附散文诗阅读)一、散文含义和特点:散文是一种作者把自己对生活的感悟或至深的生活经验,通过状物、记人、写景等方式表达出來的文学样式。
这种体裁,要求篇幅短小、形式自由、収材广泛、写法灵活、语言优美, 能够比较迅速地反映生活。
散文主要特点:1、形散而神不散。
文章文笔随意(行文自由,结构灵活)但字字句句都与主题中心有关。
2、意境深邃,注重表现作者的生活感受,抒情性强,情感真挚。
它通常以个人抒情为主,把抒情、叙述、议论熔为一炉。
3、语言优美凝练,富于文釆。
4、从细处落笔,小中见大;二、散文的分类和写作手法:1、散文的分类根据散文的内容和性质可分为以下几类:(1)叙事散文:写人记事为主。
这类散文对人和事的叙述和描绘较为具体、突岀,同时表现作者的认识和感受,也带有浓厚的抒情成分,字里行间充满饱满的感情。
例如: 鲁迅的《藤野先生》《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等。
(2)抒情散文:注重表现作者的思想感受,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的散文。
这类散文有对具体事物的记叙和描绘,但通常没有贯穿全篇的情节,其突出的特点是强烈的抒情性。
例如《背影》(3)哲理散文:借助生动形彖的事例描述、景物描绘和感情的抒发,从而阐述白己的观点, 揭示事物的哲理。
女山张抗抗《地下森林断想》冰心《谈生命》(4)写景散文:以描绘景物为主的散文这类文章多是在描绘景物的同时抒发感情,或借景抒情,或寓情于景。
如:《济南的冬天》。
2、散文常见的写作手法即表现手法有:象征、联想、对比、衬托又称烘托、渲染和托物言三、散文考查的重点及趋向中考散文阅读,一般有这样几个考点:1、理解字词的含义及表达作用;2、理解字词的感情色彩和准确运用;3、分析关键句的含义及表达作用;4、分析散文的线索及常用表现手法;5、分析散文所蕴含的哲理,领会散文所表现的思想感情(概括散文的主旨);概括散文的主旨不能仅凭感觉,而要抓住文中的中心句或关键句。
散文的中心句或关键句往往在文章的开头、结尾或过渡的地方,而形式上多为议论句或抒情句。
中考复习现代文阅读分类汇编300篇散文部分及答案第一辑目录1.访兰............................................................... - 1 -2.心田上的百合花开................................................... - 3 -3.草坪上蒲公英的启示(刘湛秋)....................................... - 5 -4.野菊花(陈创)..................................................... - 7 -5.雪山向日葵(张抗抗).............................................. - 10 -6.一朵早醒的桃花.................................................... - 12 -7.春天的第一朵鲜花.................................................. - 15 -8.遍地黄金.......................................................... - 17 -9.石榴(莫怀戚).................................................... - 19 -10. 对一朵花微笑(刘亮程).......................................... - 21 -1.访兰父亲喜欢兰草,过些日子就要到深山中去一趟,带回些野兰来栽培。
几年之间,家里庭院就有了百十个品种,像要做一个兰草园圃似的。
方圆十几里的人都跑来玩赏。
父亲不但不以此得意,反而倒有了几分愠怒。
此后进山去,便不再带回那些野生野长的兰草了。
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分类汇编——2019年中考散文阅读专题(31篇)目录春到黄河边(2019宁夏) (2)喜鹊的歌(2019辽宁锦州) (4)青苔撑起的一片绿意(2019湖北天门) (7)酿甜(2019江苏南通) (9)春联的魅力(2019辽宁大连) (11)千年敦煌“活”起来(2019浙江金华) (13)明月出天山(2019山东荷泽) (15)美丽墓园(2019山东济宁) (17)笼子里的花(2019湖南张家界) (18)家有香椿树(2019山东日照) (20)好一朵木槿花(2019黑龙江大庆) (23)故乡的密码(2019广西河池) (24)故乡的风(2019湖北随州) (26)父亲的露珠(2019浙江绍兴) (29)初游燕子矶(2019江苏南京) (31)茶是家乡醇(2019云南) (33)草木结霜(2109四川宜宾) (35)草木恩典(2019湖北鄂州) (36)被露水打湿的月亮(2019江苏宿迁) (38)巴山夜雨(2019四川成都) (40)在泸县(2019浙江丽水) (42)在泸县(2019浙江金华) (45)园中虫思(2019云南昆明) (48)园林说趣(2019湖北宜昌) (50)淤泥偏自出芙蓉(2019江苏苏州) (52)是青山,是故人,是美丽异木棉(2019山东临沂) (54)日出(2019内蒙古呼和浩特) (56)燃烧的木棉花(2019四川南充) (58)秋山寻野(2019江苏徐州) (60)青苔撑起的一片绿意(2019云南曲靖) (62)千年敦煌“活”起来(2019浙江丽水) (65)春到黄河边(2019宁夏)①因为写了一篇南方的春天,就有读者要求再写一篇北方的春天,我何尝不愿意呢?作为一个北方人,这个春天在我心里已经藏了几十年,只是没有遇到合适的契机。
②北国之春自然比南边要来得迟一些,而且脚步也显得沉稳。
回想一下,我第一次对春有较深的感受是在黄河边上,那时也就20出头。
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汇编浙江温州散文阅读6篇(2003—2018)鹰周涛(1)雨水已经在地上横流,稀泥在脚下咕叽着,很有张力。
这时,肯定是上帝让他在偶然间一瞥,发现了正在泥水中蠕动的一物!他原以为是一只野兔或可怜的黄鼠狼,黄乎乎的一团,蟋缩着也不逃窜。
近前细看,竟万万没有料到是一只老鹰——天空的遗物!这家伙也许刚才盘旋得过分悠然自得、忘乎所以,它自以为熟悉风云变幻,却不想竟被骤降的暴雨凌空击落,成了这副倒霉样子,全身湿淋淋的,涂满泥浆,比一只老鼠还糟糕。
(2)它显得非常小,形体和一只半大公鸡差不多;而精神状态更渺小,淋湿的翅膀和羽毛塌陷下去,就现出了支楞着的嶙峋瘦骨。
它的两只爪是用来抓捕猎物而不是用来走路的,所以它移动起来十分别扭,像个瘸子。
就连那双眼睛,黄眼珠,圆圆的,外圈镶着一圈金丝,据说平时在空中相当锐利的眼睛,也毫无凶悍的光芒了,只剩下哀告无援的神色。
(3)他捡它的时候,它丝毫也没有挣扎,很顺从地被他用外衣兜起来,提走了,一直提回到他住的泥巴房,顺手将它放在堆炭的土房的顶上。
那房顶很矮,个儿高的人伸手就能够着它。
它像一截老树根那样,一动不动并涂满泥浆地被扔在那上面,任凭雨水冲洗着泥浆,它无动于衷,而且毫不引人注意。
他这时的心情,就像意外地捡了个古陶瓷瓶,可惜碰缺了一角,成了弄坏的宝物,已经没有多少价值。
得来容易,便也没多少珍惜和遗憾。
他把那只湿不拉叽的倒霉老鹰的事,很快就丢在脑后了。
而且,应该承认,他是被那家伙的可怜相给蒙骗了,他完全忘了最重要的一点,就是那家伙会飞。
(4)后来,天放晴了。
(5)他忘了当时是被什么鬼名堂给吸引住了,大概是读一本哈萨克大诗人写的《箴言》,那里边有些话他现在还记得:“如果不了解世界上我们见到的或没见到的全部,至少是大部分奥秘,人就不能称其为人。
”还有:“畜牲是不懂,但它并不装懂。
我们什么也不懂,但偏要装懂。
”(6)当他隐约觉得似乎忘记了什么而伸着懒腰走出屋门的时候,矮屋顶上的声响提醒了他。
初中语文中考总复习——现代文阅读训练之散文阅读训练401-500篇(含答案解析)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题文)阅读下列文章,完成后面小题善良开出的花朵雪儿雨还在‚哗啦啦‛地下着,我们乘坐的列车困在这荒山小站已八个多小时了。
据说前方道路塌方,正在抢修,何时通车还是未知数,而列车此时的给养已严重不足,我们面临着断水断粮的困境。
车上到处是乘客的谩骂声及孩子的哭闹声,听起来让人烦躁和心焦。
正无望间,站台上开始出现三三两两挎着竹篮、端着脸盆兜售物品的山民,有玉米、馒头、鸭蛋、方便面。
看到这些奇缺的商品,列车窗口两旁‚呼啦啦‛地围了好多人。
鸭蛋5元一个,玉米5元一个,方便面6元一包,火腿肠7元……一听这价格,不少人立即吵吵着嫌贵。
山民也不多说什么,挎起篮子就要往后走,这边又慌慌地叫住,抱怨着、嘟囔着极不情愿地掏钱购物。
我所在的车厢稍后一些,山民走不到这里就被前面窗口的乘客围住,我身边的乘客也几乎全跑到前面抢购去了。
我正犹豫着要不要也去,忽然看见车窗外两个负着重物的小小身影向我这边走来,原来是卖东西的小孩。
‚哎,小朋友,拿些玉米、馒头、方便面。
‛我把头伸到车窗外,大声喊。
‚好的,阿姨。
‛走在前面那个十二三岁大小的男孩,抬起瘦瘦的小脸,冲我一笑,站在他旁边比他小些的女孩立即手脚麻利地把物品装进袋子里。
‚多少钱‛我作好被‚宰‛的准备。
‚15块。
‛女孩说。
我有些愣住了,听闻了刚才那些夸张的价格,这样便宜的价钱让我几乎不相信自己的耳朵。
‚阿姨,是15块钱。
玉米1块钱一个,共3块钱,方便面一袋1元……‛小男孩仰起头,眨巴着清澈的大眼睛,细心地为我计算着。
‚那好,谢谢你!‛看着细雨蒙蒙中两张清瘦的脸,我心中有一种说不出的温暖。
很快,窗口又挤过来几个买东西的人,两个孩子的物品很快被抢购一空。
两个孩子站在车窗下整理着手中乱七八糟的钞票,我好奇地问:‚为什么你们的价格那么便宜?‛女孩说:‚我家在镇上有个小杂货店,平时卖东西就是这价钱。
专题6.1(现代文阅读篇)--小说、散文阅读(一)知识梳理小说阅读散文阅读、(二)考点指津小说阅读◆考点一小说标题的含义及作用【常见问法】1. 文章以“……”为题可谓独具匠心,请简述这个标题的妙处。
2. 本文的标题“……”有什么含义?【知识放送】小说标题的作用1. 突出主题,对主题的表现起画龙点睛的作用。
2. 奠定全文的感情基调。
3. 设置悬念。
4. 贯穿全文的线索。
5. 为塑造和突出人物形象服务。
6. 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7. 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解题技巧】详见“散文阅读”专题讲解中“考点一”的“解题技巧”。
【答题模板】标题的含义是……,它概括(暗示)了……(文章的主题、内容、线索等),引起读者对……的深思(阅读兴趣),表达了作者……(思想感情)。
◆考点二概括小说的故事情节【常见问法】1. 小说讲述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请简要概述。
2. 请根据文章内容及提示,补全故事情节。
3. 根据提示,将文中表现“我”心情的词语填在下面的空格里。
4. 请按照时间顺序将小说的内容补充完整。
【解题技巧】1. 首先,审清题意,弄清楚题目要求填写的内容。
所填写的内容可能是时间、地点、场景,也可能是故事情节、心理活动等。
2. 其次,确定答题范围。
根据题目所给的线索提示,理清小说的写作思路,找到空缺情节在文中所对应的段落。
3. 最后,概括段意,精练表达。
抓住关键语句,如起首句、总结句、过渡句、中心句、体现思路的标示句等,加以提炼整合,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概括。
◆考点三探究小说主题【常见问法】1. 结合文章主题,说说这篇文章给了你哪些启示。
2. 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最后一段话的理解。
3. 说说这篇小说揭示了怎样的主题。
【解题技巧】1. 把握主题的关键在于对文章中的人、物、事的整体性思考,把重点放在以下几点上:(1)小说反映的社会现象。
(2)人物在社会活动中表现出的思想情感。
(3)通过对人物命运的考察所领悟到的哲理。
2. 应多注意文中抒情议论性的句子,作者的思想、观点往往隐藏于其中。
中考复习现代文阅读分类汇编300篇散文部分第六辑目录51.常伴一轮明月 (1)52.寻石记 (3)53.草堂.诗魂 (4)54.世上最好的地方 (6)55.往事回忆:二房坝.外公.蘸水碟 (8)56.又临黄河岸 (11)57.唐柳色 (13)58.父亲的眼神 (16)60.夏 (20)51.常伴一轮明月洗尘①几千年来,中国人一直对月情有独钟,在那一轮圆亮的月上,国人倾注了太多太多的情感,不管识字与否,大抵都知道月中有舞动着寂寞广袖的嫦娥,有酿造了香溢天界桂花酒的吴刚,有孜孜捣药不倦的玉兔。
②我一直很喜欢被后世誉为“一诗立诗坛”的张若虚的那一首诗——《春江花月夜》,“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每每想起这首诗,眼前就会有一幅亮丽的画面在流动:。
文人们对着一轮明月,饮酒作赋,挥毫泼墨,前赴后继地抒散着自己的情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诗仙用寥寥二十个字将月的()、月的净、月的()全部淋漓尽致地揉进思乡的情中。
而在中秋月圆之夜,东坡先生吟出了后世代代相诵的名句:“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故难全。
,。
”将人生的无奈与希望都付与一轮明月,让她充满了人情。
③“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听,多少的山盟海誓都在拜托月亮来印证。
不论是花香幽幽的春天,还是清风鸣蝉的夏日,不论,还是,皆别有一番情致。
春夜里,万物复苏,花团锦簇,恋人们的情感如花般静悄悄地开放。
仲夏夜,月华如水,蛙声片片,怡人的轻风撩拨着恋人温柔的眼神。
秋夜里,天蓝入席,一尘不染,恰如他们纯情脉脉的目光。
雪后的夜,冰月高悬,洁白如玉,炽热的情却如熊熊火焰驱走了冬的凛冽!④曾读过一则佛教故事,一山僧方定,有一偷儿潜入,僧察之,朗声道:“山寺无他物,送你床头僧袍以避风凉,送你一轮明月照清山路。
去吧,阿弥陀佛!”次日晨,僧袍被叠得方方正正置于山门外。
僧叹曰:“我真的送了他一轮明月!”是啊!月光如坦荡的水,可涤净尘世的一切!天蓝蓝,月光光,置身其间,心灵会纯洁得空洞,所有的邪念、杂念都会羞愧地远去,人就会变成自己的神灵!⑤带着明月上路,黑暗将不能扰你!带着明月上路,你会拥有淡泊的快乐!1.下边三句话分别是从文章②③④段的段首抽取出来的中心句,请根据相关内容提示,将下边三句话分别还原到恰当的位置。
中考复习现代文阅读分类汇编300篇议论文部分第六辑目录51.......................................................................................................................................... - 1 -52.......................................................................................................................................... - 2 -53.......................................................................................................................................... - 5 -54.论青年与老年................................................................................................................ - 6 -55.......................................................................................................................................... - 7 -56.......................................................................................................................................... - 9 -57.将终身学习带进21世纪............................................................................................. - 10 -58.苦与乐........................................................................................................................... - 11 -59........................................................................................................................................ - 12 -60........................................................................................................................................ - 13 -51.⑴生活里常可见到这样的场面——⑵两个年轻的妈妈在聊天,甲乙都说我的孩子怎么怎么样。
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分类汇编——2003年中考散文阅读专题(30篇)半亩方塘谭岩①有田的地方,就会有塘。
往往蓄了半塘的水,摇曳着几柄荷叶,散着清香。
像一面掉在田野里的镜子,照映着四季的时光。
鸟从田野的上空飞过,它就照出鸟的影子,牛在塘堤上啃草,它就照出牛的模样。
鸟从空中望见了自己俊巧的身影,斜斜地飞下来,掠过水面,用飞翔的微风轻轻地扇出几道涟漪,算是一番谢意;而那走上堤来的牛,并没有领会塘的美意,只是低了头一味地啃食着草,不停地甩转着尾,驱赶身上的蚊蝇。
塘知道,还有更多的田等着吃了草的牛去耕耘。
鸟从上空飞走了,水中仍是一方蓝天白云;牛从堤坝走过去。
一片落叶飘舞而下,像一只蝴蝶扑浮在水面上,那是告诉她春夏的逝去,秋冬的来临。
②农人操心的是让田地长出丰收的庄稼,塘操心的是让自己四季满盈。
下雨的时候,鸟也会躲进堤上的稻草垛里,对着潇潇幕雨怨声叽叽。
但是塘却开放自己,拥抱每一颗雨滴。
那来自四面八方的污泥水更是流归到这田野的大海。
带泥的雨水流下堤来,污染了塘,清亮的一塘水一时浑浊不堪。
但是塘知道,要获得就会有牺牲。
不过不要紧,几天的风吹草动,波澜微惊,那一塘的水又会澄明如镜。
她将污泥埋进心底,而将明净奉献田原.................。
如果秋天的雨水还不能让她蓄满,还有冬天飞雪的晶莹。
枯草上的积雪融化。
冰凉而洁净的雪水又悄悄溶进了塘水中,涟涟的水波是清冷的光影。
清亮的塘水就会一路歌声顺着沟渠流进田野,一块块水田就如一方方明镜,照映着人们一年之计的春耘。
在干旱的日子里,天空中无一丝雨,禾苗枯焦,农人的心一如那枯卷的草帽,塘也不惜流尽自己最后一滴水。
从干裂的塘底里流着的最后一脉水,就像她的血。
④她不知道灌溉了多少庄稼,也不知养活了多少人,她只记得那挑了一担谷的人在塘边洗过几次脸,耕田的人来洗过几次脚,如果人们在冬天为她挖一次淤泥,她更会感激不尽,春天那淤泥会催青一堤的青草,夏天塘里会长出美味的菱角,冬天也会奉献出玉臂似的藕。
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汇编湖北荆州散文阅读6篇(2003—2020)目录平安报与故人知(2020年) (2)荡里莲花(2012年) (3)村路怎能不弯呢(2010年) (5)向一棵树鞠躬(2009年) (6)美丽乌龟(2006年) (8)人是一本书(2004年) (9)平安报与故人知(2020年)①家对门一楼的小院里,种着两株杏树,今年开花比往年早一个多星期,根本不管疫情肆虐,烂烂漫漫,满枝满桠,开得没心没肺。
这家主人,每年春节前都会挈妇将雏回老家过年,破五后回来。
今年破五了,元宵节过了,春分都过了,清明也过了,他们还没能赶回家,不知是在哪里受阻或因疫情被隔离。
屋子里始终是暗的,晚上没见到灯亮,月色中显得有些凄清。
小院里,杏花开了,落了,一地缤纷如雪,又被风吹走,吹得干干净净。
小院一直寂窦着,等候主人的归来。
②在这样的非常时期,没有什么比平安归来更令人期待。
毕竟是家,平安归家,是世上所有人心底最大的期盼。
③闭门宅家,一天天地看着对门的杏花从盛开到凋零,到绿叶满枝,心里期待着这家人一切安好。
其实,也是对所有人的期待。
我的孩子在遥远的国外,很多朋友在外地,甚至有人就在最让人牵心揪肺的武汉、襄阳、宜昌等地,可谓疫情的前线。
怎么能不充满期待呢?④无事可做,翻书乱读,消磨时日,忽然发现我国古诗词中,写到平安的诗句非常多。
这或许是因为心有所想才会句有所读吧。
⑤“种竹今逾万个,风枝静,日报平安。
”这是宋代一个叫葛立方的词人写的一阙并不.知名的小令,但竹报平安是我国尽人皆知的象征。
这句词,写的是平常日子里的景象,其中一个“静”字,道出这样平和居家日子的闲适。
如果在平常的日子里读,我会随手就翻过去,如今读来,却让我向往,更让我感叹。
日日足不出户宅在家中,没有任何人往来,屋里屋外,同样也是一个“静”字了得,心里却风雨交加,电视屏幕中世界各地的确诊人数惊心动魄地频频增加,会让这个“静”字倾翻,对平安的期盼涌上心头。
⑥“身投河朔饮君酒,家在茂陵平安否。
中考复习现代文阅读分类汇编300篇散文部分第六辑目录51.常伴一轮明月 (1)52.寻石记 (3)53.草堂.诗魂 (4)54.世上最好的地方 (6)55.往事回忆:二房坝.外公.蘸水碟 (8)56.又临黄河岸 (11)57.唐柳色 (13)58.父亲的眼神 (15)60.夏 (20)51.常伴一轮明月洗尘①几千年来,中国人一直对月情有独钟,在那一轮圆亮的月上,国人倾注了太多太多的情感,不管识字与否,大抵都知道月中有舞动着寂寞广袖的嫦娥,有酿造了香溢天界桂花酒的吴刚,有孜孜捣药不倦的玉兔。
②我一直很喜欢被后世誉为“一诗立诗坛”的张若虚的那一首诗——《春江花月夜》,“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每每想起这首诗,眼前就会有一幅亮丽的画面在流动:。
文人们对着一轮明月,饮酒作赋,挥毫泼墨,前赴后继地抒散着自己的情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诗仙用寥寥二十个字将月的()、月的净、月的()全部淋漓尽致地揉进思乡的情中。
而在中秋月圆之夜,东坡先生吟出了后世代代相诵的名句:“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故难全。
,。
”将人生的无奈与希望都付与一轮明月,让她充满了人情。
③“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听,多少的山盟海誓都在拜托月亮来印证。
不论是花香幽幽的春天,还是清风鸣蝉的夏日,不论,还是,皆别有一番情致。
春夜里,万物复苏,花团锦簇,恋人们的情感如花般静悄悄地开放。
仲夏夜,月华如水,蛙声片片,怡人的轻风撩拨着恋人温柔的眼神。
秋夜里,天蓝入席,一尘不染,恰如他们纯情脉脉的目光。
雪后的夜,冰月高悬,洁白如玉,炽热的情却如熊熊火焰驱走了冬的凛冽!④曾读过一则佛教故事,一山僧方定,有一偷儿潜入,僧察之,朗声道:“山寺无他物,送你床头僧袍以避风凉,送你一轮明月照清山路。
去吧,阿弥陀佛!”次日晨,僧袍被叠得方方正正置于山门外。
僧叹曰:“我真的送了他一轮明月!”是啊!月光如坦荡的水,可涤净尘世的一切!天蓝蓝,月光光,置身其间,心灵会纯洁得空洞,所有的邪念、杂念都会羞愧地远去,人就会变成自己的神灵!⑤带着明月上路,黑暗将不能扰你!带着明月上路,你会拥有淡泊的快乐!1.下边三句话分别是从文章②③④段的段首抽取出来的中心句,请根据相关内容提示,将下边三句话分别还原到恰当的位置。
(2分)A.月是心灵的净化剂。
B.一轮明月催发了文人的灵感。
C.月圆之夜是恋人们的天堂。
2.请根据第②段中加波浪线诗句的意境,用40字左右描绘出一幅亮丽的“春江月夜图”。
(3分)3.请在第②段的括号中各补写一个字,将李白《静夜思》中月亮的特点准确概括出来。
(2分)4.请将第②段横线上东坡先生的词句填充完整。
(2分)5.仿照前面的两个句子,顺其思路,将第③段中横线上的句子补充完整。
(2分)不论是花香幽幽的春天,还是清风鸣蝉的夏日,不论,还是,皆别有一番情致。
6.请你联系上下文说说“我真的送了他一轮明月!”这句话的双关义。
(2分)参考答案:1、(2分)②B;③C;④A。
2、(3分)无统一答案。
但一要有具体的描写对象;二要色彩和画面感强;三要语言优美整齐。
具体评分过程中可根据以上要求分三个等级渐次记分。
3、(2分)明、冷(近义词均可)4、(2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5、(2分)无统一答案。
但必须是按秋、冬顺序,句式相同。
(例句:不论是红叶烂漫的秋季,还是银装素裹的冬时。
)6、(2分)表面含义是指自然的明月照亮了黑暗的山路,深层含义是指山僧的话涤净了偷儿的心灵,使他内心的邪念、杂念远他而去。
(意近即可)52.寻石记迟子建①我们童年所做的游戏,稍微有点新意的,也不外乎让一个小伙伴扮成白军,我们一伙红军四处去抓他。
一抓总能抓得到,他不是藏在柴垛后面,就是躲在狗窝里。
每次白军垂头丧气地被捉住的时候,我都要想:白军真蠢啊,怪不得胜利的是红军呢!②这些游戏玩得腻了,有一天我们突发奇想,想砸家里的石头玩。
听说石头能砸出火花,火花在白天看时不明显,须等到夜里来砸,才能把那火花看得真切和灿烂。
③一般的人家都有一块大石头,是冬季用来腌酸菜的。
夏季时,这石头闲在院子里,人们就把它当成板凳来使了。
老人们坐在上面吸烟锅,女人坐在那里补衣裳。
(A)有的时候鸡也会跳上去,在上面叽叽咯咯地叫着,好像那石头是它下的蛋似的。
④终于有一个傍晚父母去邻居家串门了。
我便与几个小伙伴砸家中的那块青石。
它方头方脑的,大约有二十斤重吧,我们每砸一下,都要跳起来为迸射出来的银白色火花欢呼一番,直到它被砸碎为止。
⑤次日清晨,我给母亲从被窝中揪出来。
她呵斥我:“你给我去找个一模一样的石头回来,要不我就剁掉你的贱手!”那石头我们家年复一年地用着,成了我们的老熟人了,它的破碎自然要让母亲大发雷霆的。
⑥我就不信我找不到一块石头,那样我不就跟白军一样愚蠢了么!我穿上衣服冲出家门,朝河岸走去,我印象中水里有大石头。
刚到河畔,就见邻村的打渔人在收网,他问我一个小孩子这么早出来干什么,我如实说了。
他就告诉我说,河里的石头动不得,石头底下藏着龙,我要是搬了石头,龙就会伸出尖爪子把我钩住。
⑦我想河里的石头动不得,山上峭壁旁的石头应该能让人动的。
我朝山上走去。
到了那里时,正碰上同村的赤脚医生在采药材。
他问我一个小女孩走这么远的路来这里干什么,我说要搬一块石头回家。
他就笑着对我说,峭壁旁的石头动不得,它们是山神胸脯上的一块块肌肉,你动一块,等于在山神身上割了一块肉。
⑧(B)既然石头都有它们自己的来历和用场,我就空着手理直气壮地回家了。
⑨母亲根本就不相信她清晨时的一句气话竟然使我独自出去寻石头,更不相信我听到的这些传说。
她嗔怪我说:“我看你不用出去找石头了,你自己就是一块石头!”⑩我真的是石头么?如果是,我可不想做家中的那块石头。
我要做山上的石头听风雨,要做水底的石头亲吻鱼。
(选自《迟子建散文》,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1月版,略有改动)1.本文开头写“抓白军”游戏,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
(3分)2.任选一句品味语言,注意加点词句。
(4分)A.有的时候鸡也会跳上去,在上面叽叽咯咯地.....叫着,好像那石头是它下的蛋似的。
B.既然石头都有它们自己的来历和用场,我就空着手理直气壮....地回家了。
3.第⑥⑦段中打渔人和赤脚医生对“我”说起石头的传说,其目的是什么?(4分)4.结合全文,谈谈第⑩段表现了“我”怎样的思想感情。
(4分)参考答案:1.为下文写寻石作铺垫,以抓白军趣事引出下文,吸引读者阅读兴趣。
2.A 鸡“叽叽咯咯”地叫着,运用拟声词,使读者如闻其声,语言生动;石头好像它下的“蛋”,富于想象力。
它们都写出了儿童特有的眼光和思维方式,充满童趣。
(答这道题我用时超过2分钟)B 天真的人总有奇思妙想,居然相信石头的传说,并且还推理说自己也不蠢,“理直气壮”回家了,充满童真。
赏析一类的句子,是人的一种直觉,就如我们说某某某很优雅,某某某有阳刚之气一样。
我们只能对其相貌、姿势作总的感观描述。
音乐也一样,相信很多人都能对喜欢的音乐的原因说出不少形容词。
语文,就是要去感受美,这一点与数理化不同。
一个均衡的人,应是真善美的和谐统一。
3.大人们看到一个小女孩大老早下河里找石头、大老远上山去找石头,意识到会有危险,巧妙地编造传说让“我”回家。
4.无知者无畏。
小女孩在经历了家里砸石头及听到两个石头的传说后,幼稚的心灵里立下壮志,希望做一个不怕风雨、有追求(原文有“听风雨”)的人,让生活更有意义(原文有“亲吻”)。
53.草堂·诗魂细雨蒙蒙,落叶飘飘。
当我来时,又是茅屋为秋风所破的季节。
老天像是有意在营造一份思古幽情,像有意让人来品味一种人生意蕴——文章憎命达!茅屋而草堂,草堂而杜甫草堂,这绝代诗圣生命的一大栖息处,这和着一个风雨飘摇的时代、一个伟大灵魂沉吟的处所——杜甫草堂,早已成了成都的杜甫草堂公园。
草堂公园由大廨、诗史堂、工部祠和柴门等景观组成,给成都人一个清幽的休息场所,也给远方慕名而来的游客以精神的慰藉。
设施是对过往的纪念,也是对现在的经营。
只是草堂,作为一个诗人艺术生命的凝结处,作为中国文学史的一个纠结点,作为一段历史的观象台,太有特点了,情绪也太浓重了。
“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读清人顾复初的“异代不同时,问如此江山,龙盘虎卧几诗客;先生亦流寓,有长留天地,月白风清一草堂”那副对联,更让人嘘唏不已。
草堂的文化意义与杜甫在世时命运的反差也太大了。
然而,又让人坚信只要确实灿烂过,也就注定会占有辉煌。
草堂足供观赏,甬道曲折,尽可徜徉,更何况又是细雨迷蒙,黄叶铺地! 草堂,草堂,此时此际的草堂在诉说什么呢?从开元到天宝,《壮游》,“三吏”“三别”,《北征》,《秋兴八首》,直到《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代诗史再现了一个时代,仅这些就足以彪炳青史了。
这是杜甫的不朽,这是杜甫的辉煌,这也是杜甫的价值所在。
舍此,我们又何以了然在一个大起大落的时代里,有一个愈老大愈清瘦愈苦寒的杜工部!这些是不必说的。
但仅仅如此,就远不能了然杜甫诗歌抑郁沉雄的内在生命力,也远不能了然士人的用世之志与命运悲剧。
这正是文章憎命达的命意所在,是其深层的人生意蕴所在,也是中国历史上人才的成就与命运的二律悖反。
中华传统,士人总有一份天下之志、用世之心,更何况出身于奉儒守官世家的杜甫!杜甫曾抒写人生抱负:“甫昔少年日,早充观国宾”,“自谓颇挺出,立登要路津。
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
”他希望一出山就占据要津,而且充满理想色彩——要让君王赶上传说中的尧舜,要使全国民风淳朴敦厚。
志莫大焉!然而,命运总是跟人开玩笑,历史也总在捉弄志士仁人。
由开元而天宝,张九龄罢相,李林甫上台,唐王朝也已今非昔比,贤能之人想说什么做什么都已不可能了。
这是国家的不幸,时代的不幸,也注定了杜甫一生宏图大志的落空。
肃宗即位后,杜甫表面上拥有一官半职,比如左拾遗、华州司功参军、工部员外郎,而实际上却难有作为,薪俸也不足以养家。
离开中原后,其行迹大略是同谷—锦城—夔州—潭州,同时他的生命也如同一片黄叶飘到了尽头。
可是,他的诗作却从此更加如长河激浪,深潭照物,映现出一代河山的风云、生灵的状貌。
它们如钟,如鼓,回响在中华历史的长空。
杜甫的命运就这样确定了,杜甫的历史角色及其创作成就也就这样确定了。
这时我们再吟味《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诗句,就会发现,个人的遭际,在诗圣眼中已不算什么了,此时他所想的只是“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苦寒到此已极矣,而忧患、仁慈至此亦已极矣!杜甫之胸怀,杜甫之心地足以光照日月!“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或者说经邦济世,要的不就是这种德与才么?但是,风雨飘摇中的唐王朝抛弃了杜甫,而历史却于风雨飘摇中造就了另一个杜甫。
这究竟是杜甫的不幸,还是杜甫的幸运呢?历史总是把一份生命的朴素,让人咀嚼得百味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