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微量白蛋白测定在早期糖尿病肾病中的应用
- 格式:doc
- 大小:36.00 KB
- 文档页数:2
尿微量白蛋白测定对糖尿病早期肾损害的临床应用研究大同煤矿集团公司总医院(037003)杨雁糖尿病是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其并发症很多,糖尿病肾病是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也是糖尿病患者最主要的死亡原因,因此早期发现糖尿病肾病对于糖尿病早期治疗,改善预后有重要作用。
尿微量白蛋白测定是非常好的早期发现肾损害手段之一。
本研究就182例2型糖尿病患者和175名健康人尿微量白蛋白的含量进行了比较,旨在进一步了解糖尿病患者和健康人尿微量白蛋白的含量差异,确定糖尿病肾病早期发现的诊断方法。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收集2011年9月至2012年9月在我院住院患者,糖尿病组: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糖尿病诊断标准确诊为2型糖尿病患者182例,其中男性101例,年龄27~82岁,平均(56±4)岁;女性81例,年龄31~79岁,平均(59±3)岁。
健康对照组:我院同期健康体检者175名,其中男性98名,年龄23~75岁,平均(55±6)岁;女性77例,年龄22~75岁,平均(58±4)岁。
经询问病史、体检及常规实验室检查排除糖尿病、肾脏疾病、高血压病,无心、肺、肝等重要脏器疾病。
1.2方法:标本收集:留取上午8:00~9:00中段尿10mL,3000r/min离心10min,取上清液在2h内检测每一份标本中尿微量白蛋白含量。
仪器:Siemens18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试剂为金斯尔公司生产的尿微量蛋白检测试剂。
1.3评价标准:尿微量白蛋白含量<20mg/L为阴性,尿微量白蛋白含量>20mg/L为阳性。
1.4统计学处理:运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处理,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在175名健康体检者中,尿微量白蛋白含量均<20mg/L,阳性率为0。
182例2型糖尿病患者中89例尿微量白蛋白>20mg/L,阳性率为48.9%。
尿蛋白电泳检测在早期糖尿病肾病中的应用摘要:目的:通过此次研究来探究在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中尿蛋白电泳检测的作用和诊断价值。
方法:我院在此次研究中选取了48例患有2型糖尿病的患者,这些患者的尿微量白蛋白定量为15~300mg/24h,在研究中对这些患者进行尿蛋白电泳检测,检测出对其中的尿糖、干化学尿蛋白、尿隐血以及糖化血红蛋白等内容尽心分析。
在此次研究中还挑选了10名经过体检确认后的健康人员作为健康对照组,对健康对照组的人员同样进行尿蛋白电泳检测。
结果:在此次的研究与检测结果的分析中能够了解到,在48例患者的检测中,其中有8例患者是患有肾小管性蛋白尿,有36例患者是患有肾小球性蛋白尿,而在这36例患者之中还包括有32例患者患有单纯白蛋白性肾小球性蛋白尿以及4例患有选择性肾小球性蛋白尿的患者,最后4例患者则是没有检测出尿蛋白条带。
在此次的研究分析中,各项数据、尿蛋白扫描百分比,都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而对将康对照组人员的检测中能够都没有检测出尿蛋白条带。
结论:在早起的糖尿病肾病的诊断过程中尿蛋白电池检测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并且还能够在早起的检测中有效的减少对DN肾小管性蛋白尿的漏检。
关键词:尿蛋白电泳检测;早期糖尿病肾病诊断;肾小管性蛋白尿在糖尿病全身微血管并发症中,糖尿病肾病也是其中的一个严重的并发症,并且也是导致人体慢性肾衰竭产生的一个重要的原因。
为了给予糖尿病患者最为及时与准确的治疗,那么就要进行定期的筛查,来尽早的去发现其中的早期DN,这样才能够给予及时的治疗,并且能够更大程度的去逆转患者早期的病变。
因此在对糖尿病患者的早期诊断过程中,应该重视DN筛查,而在当前使用最多的DN 诊断指标,则是尿微量白蛋白,英文简称缩写为mAlb,在对这一指标的分析中能够更加准确的推断出患者是否有出现肾小球早期损害。
但是由于早期DN的肾小管损伤,是独立于肾小球之外的,那么这一就导致在检测中会出现一定的阻碍。
尿微量白蛋白检测在糖尿病患者早期肾功能损害中的应用【摘要】目的探讨尿微量白蛋白(malb)检测在糖尿病患者早期肾功能损害中的诊断价值。
方法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糖尿病患者50例和正常对照组50例尿微量白蛋白,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糖尿病组尿微量白蛋白浓度及其阳性率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尿蛋白阴性的糖尿病患者进行尿微量白蛋白检测,能对早期肾功能损害做出评估【关键词】尿微量白蛋白;糖尿病;肾损害在我国现阶段,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模式的改变以及人口的老龄化,糖尿病患病率增长迅猛。
糖尿病肾脏损害,临床症状出现较晚,一旦出现持续性蛋白尿,其肾功能将进行性下降。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早期,适当的治疗可逆转病变,dn的中期和晚期临床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
因此,dn的早期诊断意义重大。
尿微量白蛋白(microalbumin malb)是目前较为公认的dn早期诊断指标。
viberti等发现糖尿病患者尿中总蛋白在正常范围,而在肾血流没有增加的情况下,尿白蛋白排泄增加,并提出这种蛋白的出现是dn发生的早期预兆[1]per kins ba等[2]研究发现早期肾功能的衰退速度主要决定于微量白蛋白尿(microalbuminuria mau)的进展;ficociello lh等[3]研究也表明,血糖控制不佳及血胆固醇升高是微量蛋白尿进展至大量蛋白尿的主要影响因素。
目前临床上广泛使用的尿蛋白试带,其检出限约为200mg/l,尿蛋白浓度低于此限时结果为阴性报告。
肾小球损伤的早期尿中白蛋白浓度不超过尿试带检出限时通常不能发现,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新的测定方法发现过去被当作尿蛋白“阴性”的人群中实际上潜在着相当比例的病理性蛋白尿患者。
本次实验对50例正常对照组的健康人和50例糖尿病患者进行测定,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1.1 实验材料尿液分析仪:德国爱诺公司科宝combi-scan500型。
糖化血红蛋白、尿微量白蛋白检测对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意义
[摘要]:全世界的糖尿病糖尿病患病率迅速增加,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更为明显。
就我国而言,我国糖尿病(DM)的发病率和患病率持续上升(1980年,我国14省30万全龄人口调查显示,糖尿病患病率为0.67%,然而2007~2008年全国11省市4.2万人调查发现20岁以上患病率已达9.7%。
)目前我国糖尿病患者约为7000万。
而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最为严重的并发之一,并且是糖尿病患者重要的死亡原因。
1型和2型糖尿病的肾脏受累率约为40%。
为防治糖尿病肾病,其关键在于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
而及时有效的治疗可以防止病情的进展。
目的:了解糖化血红蛋白、尿微量白蛋白检测在早期糖尿病肾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及意义。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
一、糖尿病肾病
糖尿病肾病(DN)是临床常见和多发的糖尿病并发症之一。
DN 患者的微血管发生病变,出现糖尿病性肾小球硬化症。
糖尿病早期肾体积增大,肾小球滤过率增加,呈高滤过状态,以后逐渐出现间隙蛋白尿或微量白蛋白尿,随着病程的延长,出现持续蛋白尿、水肿、高血压、肾小球滤过率降低,进而出现肾功能不全、尿毒症[1]。
对于确诊的糖尿病,均应随访尿蛋白尤其是微量白蛋白、肾功能、血压等,病程中逐渐出现的微量蛋白尿、蛋白尿、肾功能减退等,糖尿病肾病诊断并不困难。
因为糖尿病肾病起病隐匿,缓慢进展。
并且是糖尿病最为严重的并发症,同时也是糖尿病的重要的死亡原因。
因此要对糖尿病肾病进行早期诊断。
二、早期诊断糖尿病肾病
1微量白蛋白
尿微量白蛋白有助于早期检测糖尿病和高血压患者的早期肾病[1]。
旨在早期发现DN。
尿微量白蛋白是肾脏早期损伤的重要标志, 是反映肾小球受损的敏感指标[2] 。
尿微量白蛋白作为肾小球微血管病变最早期的敏感指标, 其测定不仅对糖尿病肾病损伤做早期诊断, 而且为疗效监控、预后判断提供依据, 并用于评估糖尿病患者肾病并发症的危险度, 帮助临床早期发现肾脏损害。
糖尿病早期肾损伤主要表现为肾血流动力学改变和肾小球血管的炎性反应, 导致尿mALB 升高。
为此临床上对糖尿病、高血压患者及老年人应注意定期检查尿微量白蛋白, 以期早期发现肾脏损害。
a1-微球蛋白可作为反映肾小管功能的主要指标。
在尿蛋白定性阴性的糖尿病肾病患者中, 尿中a1-微球蛋白已显著上升, 因此a1-微球蛋白可作为糖尿病肾病早期损害的指标。
实验中糖尿病尿蛋白定性阴性患者中, 尿a1-微球蛋白增高, 说明这些患者的肾小管受损, 重吸收功能下降。
在尿蛋白定性阴性的糖尿病肾病患者, 尿中a1微球蛋白已显著上升, 稳定控制血糖及糖基化血红蛋白尿a1-微球蛋白也随之下降, 因此a1-微球蛋白不仅可作为DN 早期损害的指标, 也是观察DN 临床疗效的指标[ 3] 。
随着实验室诊断的不断发展, 可对糖尿病肾病早期损伤的部位、程度等进行早期预测的尿微量蛋白( 如mAlb、CysC、1MG、RBP、 2MG 等) 也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临床, 单项检测检出率不高, 容易漏诊, 而联合检测尿微量蛋白, 则可以更早地发现DM 患者的早期肾损害, 阳性率可达85. 20%[4] 。
目前国内外学者都主张联合检测, 可以全面了解肾脏早期病变, 及时进行药物干预性治疗, 从而可缺少和延缓DN 的发生和发展,这对糖尿病患者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资料提示, 糖尿病肾病患者检测糖化血红蛋白和尿中mAlb、1MG 具有重要意义, 今后还需要开展联合检测项目的评价研究, 更好的服务于临床。
2、糖化血红蛋白检测
糖化血红蛋白是过去120天的平均血糖浓度, 是反映糖尿病较长时间血糖控制水平的良
好指标[6] 。
糖化血红蛋白是糖尿病监控的金标准。
糖化血红蛋白更能真实反应出患者的血糖水平, 高血糖刺激机体产生氧化应激产物ROS, 并造成血管内皮细胞损伤, 细胞间基质增殖等, 诱发糖尿病患者发生早期肾损伤。
本实验结果显示, 通过对糖化血红蛋白测定, 可以用于估计组织蛋白糖化作用, 了解其并发症的发生发展, 血糖与糖化血红蛋白的检测反映的血糖控制水平不同, 它们对糖尿病的诊断和预防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可作为糖尿病并发症的监测指标[7] 。
糖化血红蛋白水平越高糖尿病患者肾脏微血管损伤越重, 其尿微量白蛋白水平也越高, 患者发生糖尿病肾病可能性也越大。
血HbAlc 作为糖尿病诊断、血糖控制及疗效考核的有效检测指标, 对预示微小血管并发症, 估计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有重要临床意义。
研究表明H bA lc 与微量白蛋白尿在糖尿病肾病中有一致的病理基础, 在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和反映病变程度上可能存在着一致性。
据报道, 控制好血糖及HbAlc 可减少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 使糖尿病眼病减少70%,DN 减少50%, 神经系统疾病减少60% , 可见HbAlc 的直接影响各种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发展[5] 。
三、小结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糖尿病患者在不断增加, 相应的各种慢性合并症也在增加,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早发现( 诊断) 早治疗可以终止或逆转肾病的进程,及时发现并进行干预治疗, 对糖尿病肾病的防治和预后尤为重要, 一旦出现临床蛋白尿, 发展成为慢性肾功能不全, 将会给患者造成很大伤害, 因此, 联合检测糖化血红蛋白、尿微量白蛋白对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和预后有重要意义。
[1] 孙丽萍,韩红玲,高博.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指标的探讨[J].医学综述,2006,12(16):988-990.
[2] 殴阳涓, 姜傥. 肾脏的损伤性诊断[ J] .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2005,28( 8) : 877 879.
[3] 李红, 沈文英, 徐端珩, 等. 微量转铁蛋白尿对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价值 . 浙江医学, 1999, 21( 4) : 201 203.
[4] 邢芳会, 王永岐. 尿微量蛋白联合测定筛查早期肾损害[ J] .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08, 5( 16) : 1006.
[5]瞿良, 王惠煊, 朱玉琨, 等. 糖化血红蛋白检测的循证医学观点国外医学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学分册, 2005, 26( 10) : 718 721.
[ 6] 陈红涛, 张红雨, 陈凯, 等. 2 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与血糖血脂间的相关性观察[ J] . 中国实用医药, 2009, 4(19) : 53.
[ 7] 林良武, 李剑民, 张传洽. 120 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检测结果及临床意义[ J] . 实用医技杂志, 2008, 15( 4) : 4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