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rizzi综合症17例诊疗体会
- 格式:pdf
- 大小:158.91 KB
- 文档页数:2
Mirizzi综合征20例诊治体会Mirizzi综合征是胆囊结石所致肝总管梗阻而出现的以急性胆管炎症状为主的综合征,由于解剖异常和胆囊管或胆囊颈部结石嵌顿引起胆总管狭窄、梗阻以及炎症的反复发作,使Calot三角区粘连严重,增加了医源性胆管损伤的风险。
现将我院1998~2005年手术治疗的20例Mirizzi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也能从中总结教训,以求提高。
1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20例患者中,男8例,女12例,年龄31~74岁,以45~55岁为多见,其诊断经手术探查证实,采用Csendes分型法:Ⅰ型13例,Ⅱ、Ⅲ型6例,Ⅳ型1例。
1.2临床表现:本组20例患者均表现有不同程度的黄疸,其中反复发作的右上腹疼痛15例(75%),发热10例(50%),有腹部阳性体征(右上腹压痛、反跳痛、触及肿大胆囊和Murphys征阳性等)8例(40%),无腹痛、发热而处于相对静止期2例(10%)。
1.3辅助检查:(1)实验室检查:血清总胆红素20例均增高,波动于40~190μmol/L,平均110~molfL,转氨酶升高14例,碱性磷酸酶升高者18例;(2)B 超:术前20例均行B超检查,发现典型“三管征”6例,提示胆囊管或胆囊颈结石嵌顿14例,提示胆囊萎缩7例,全组均提示肝内胆管扩张;(3)CT检查:本组15例术前行CT检查,均提示肝内胆管扩张,胆囊颈增宽,胆囊与胆管,肝叶及邻近结构的脂肪间隙模糊,13例提示胆囊结石,2例提示胆总管结石,7例示肝门“多囊多管征”;(4)内镜逆引胰胆管造影(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其中3例术前ERCP检查,只显示肝内胆管扩张。
均未明确显示胆囊与肝总管间跨行的结石。
1.4手术方式:胆道重建5例(Ⅰ型4例,Ⅳ型l例),利用残留胆囊壁覆盖修补肝总管缺损加胆总管引流6例(均为Ⅱ一Ⅲ型),胆囊部分切除加胆总管引流2例(Ⅰ型),胆囊切除另胆总管引流7例(Ⅰ型)。
Mirizzi综合征诊治体会
冯新民; 宋德山; 闫伟涛; 刘辉
【期刊名称】《《基层医学论坛:B版》》
【年(卷),期】2007(011)005
【摘要】目的探讨Mirizzi综合征的诊断与治疗特点,提高其诊治水平。
方法对经手术证实的17例Mirizzi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
结果17例Mirizzi综合征患者中仅1例(5.88%)术前确诊。
术式选择分别为胆囊切除术9例(52.94%),胆囊大部分切除术4例(23.53%),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瘘口修补、T 管外引流术3例(17.65%),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胆肠内引流术1例(5.88%)。
17例中4例由于腹腔镜手术中解剖困难、出血,中转开腹。
结论Mirizzi综合征术前诊断困难,治疗上应根据不同类型选择适当的手术方式,腹腔镜不宜为Mirizzi综合征的适应证。
【总页数】2页(P402-403)
【作者】冯新民; 宋德山; 闫伟涛; 刘辉
【作者单位】舞钢职工医院河南平顶山4625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57.4
【相关文献】
1.基层医院Mirizzi综合征诊治体会 [J], 贾亦斌;吴源泉
2.Mirizzi综合征11例诊治体会 [J], 戴洪峰;恽华中;张革
3.Mirizzi综合征21例诊治体会 [J], 宋华程
4.Mirizzi综合征12例诊治体会 [J], 赵铁彦;赵华;樊晨;陈文斌;院存珍
5.Mirizzi综合征2例诊治体会 [J], 李华;庞勇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36例Mirizzi综合征诊疗体会目的探讨Mirizzi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特点。
方法对36例经手术证实的Mirizzi综合征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术前作出拟诊16例,行单纯胆囊切除21例,切开胆总管取出结石置T管引流10例,胆囊切除后修补瘘口置T管引流6例,行Roux-en-Y胆肠吻合3例。
结论B超及彩超对诊断有一定帮助,正确选择术式是提高治愈率、术中仔细解剖、减少并发症以及医源性损伤的关键。
标签:Mirizzi综合征;诊疗;体会Mirizzi综合征是指因胆囊结石位于胆囊颈部或胆囊管结石嵌顿压迫肝总管,引起梗阻性黄疸、胆绞痛、胆管炎的临床症候群,是特殊的胆囊结石,在胆囊切除术中非常少见,处理也相当棘手,故常出现术中措手不及的现象。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患者36例(男17例,女19例),年龄36~72岁,平均50.2岁。
病程3个月~10年,平均6.8年,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右上腹部或上腹部疼痛,34例伴有一过性或持续的不同程度黄疸,占94.4%。
血清胆红素高于正常值34例(占94.4%),AKP、SGPT、r-GT高于正常值30例,占83.3%。
按Csendes 分型[1-2]本组中Ⅰ型25例,Ⅱ型8例,Ⅲ型2例,Ⅳ型1例1.2 诊断术前肝功能检查大部分患者有不同程度的血清胆红素、谷丙转氨酶、碱性磷酸酶、谷氨酰转肽酶升高;本组36例术前确诊16例,术前均行B 超或腹部彩超检查提示胆囊结石,其中20例胆囊萎缩,16例胆囊积液、增大;提示胆囊颈部或胆囊管结石嵌顿24例,合并胆总管结石10例,左肝外叶胆管结石1例,胆总管结石与胆囊颈部或胆囊管结石无法区分2例,肝总管扩张19例,肝内胆管扩张16例。
术前行CT检查30例,5例CT片上肝外胆管中段2~3个层面显示胆管腔消失,遂高度怀疑Mirizzi综合征,后经术中证实。
36例患者均经术中证实为Mirizzi综合征,术中见该组患者胆囊颈或胆囊管均有结石嵌顿,肝总管均有不程度扩张或管壁增厚。
临床经验交流!文章编号"!""#$%&’&#’""($"#$"<’’$"’9);)N N)综合征临床诊治体会!附@-例报道"M=6J.03=36.A5,-6/7-./04Q=,=__=B?.A,07-!9-20,/04:(*63-3"李!晓"!戈佳云"!崔江云"!摘要"!目的!探讨9);)N N)综合征!9B"的诊断与外科手术方式选择#方法!对经手术证实的@-例9B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前确诊,#例#@-例均经手术治愈$其中行单纯胆囊切除术2#例$胆囊切除加C管引流术,@例$胆肠吻合术,例#结论!9B术前确诊困难$G I O3%9I O3检查可提高9B的术前诊断率#手术是主要的治疗方法$手术方式的选择取决于局部病变损伤的程度和解剖变异的情况#!关键词"!!9);)N N)综合征!!胆囊结石!!治疗!中图分类号"9)<#;&!!!!文献标识码"8!!9);)N N)综合征!9B"是胆囊结石的少见并发症$是以胆囊颈部或胆囊管巨大结石嵌顿引起肝总管狭窄或梗阻$并发胆管炎%黄疸和肝功能损害为特征的临床少见综合征#9B 具有#个特征&,’(!胆囊管与胆总管平行)"胆囊管或胆囊颈部嵌顿结石)$引起肝总管阻塞)%反复出现的胆管炎# 9B也是阻塞性黄疸的少见原因$易导致误诊%误治#我院,666年E月到2""E年1月共收治9B@-例$现就其诊治体会报道如下#!!临床资料!;!!一般资料本组@-例均经手术探查证实#男22例$女,!例$年龄21#-"岁$平均年龄!#6i,H@#"岁$占同期胆囊手术者的,H,1!!@-*@@"""#按O+%(*%+等&2’分型((型26例$胆囊管或胆囊颈部结石嵌顿致肝总管外部受压!原发9B"))型-例$因胆囊结石长期嵌顿致肝总管壁坏死$形成胆囊胆管瘘$但瘘口小于胆总管周径的,*@)*型,例$瘘口直径超过胆总管周径2*@)+型"例$胆囊胆管瘘完全破坏胆总管# !;’!临床表现及诊断@-例中既往有反复右上腹疼痛@@例$上腹部不适%隐痛1例)有间歇性黄疸2E例$病程中有不同程度的O?4;>&5三联征表现#病程,周#,1年#影像学检查!.超检查@-例%O C检查@@例%G I O3检查1例%9I O3检查2E例"均示胆囊结石$其中肝内%外胆管扩张@@例#术前确诊为9B者,#例!@!H-!"$其中经G I O3检查确诊者@例$.超检查确诊2例$9I O3检查确诊者6例#余下2#例患者均在手术中探查确诊$占总例数的!@H2!#!;:!手术及结果!!作者单位""昆明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肝胆外)科!昆明!1",","!!通讯作者"戈佳云$G’04)8(M%/:12"’,!@H>&0!!作者简介"李!晓!,6!2年F"$男$云南省昆明市人$医学学士$副主任医师$主要从事肝胆胰脾外科工作$G’04)8(6@6#2E62#’a a H >&0#!!@-例均经手术治疗#手术方法((型26例$行单纯胆囊切除2#例$胆囊切除加胆总管切开C管引流术1例))型-例$均行胆囊切除加胆总管探查C管引流加胆总管壁修复术)*型,例$行胆囊切除加胆肠I&=J’%(’g吻合术#行胆总管探查的,@例中$E例胆总管内见大小不等的结石$结石性状与胆囊内结石相似#术后均给予抗感染及营养支持对症治疗$,"例术后!#-周拔除C管$@例术后@#!个月拔除C管#本组病例术后均恢复顺利$全部病例均在术后随访$至今无复发$无胆管狭窄#’!讨论胆囊颈嵌顿结石压迫肝外胆管并出现阻塞性黄疸的临床病理现象$由\%?;于,6"1年首次描述$,6#-年阿根廷医师9);)N N)&@’根据术中胆道造影结果命名为肝胆综合征$即胆囊管或胆囊颈嵌顿性结石引起肝总管炎症及肝%胆管周围纤维痉挛$故以其名字命名为9);)N N)综合征#同时可并发胆管炎%阻塞性黄疸及肝功能损害#它是一种少见的胆囊%胆管疾患$其发生率约,!&#’#胆管的解剖及其位置异常被认为是引起9B的重要条件之一$而炎性肿大的胆囊%胆囊管!颈"处嵌顿结石对肝外胆管的压迫$以及反复炎症所致胆囊三角区炎性粘连$将会导致肝外胆管的良性机械性梗阻以及复发性胆管炎)随着病程进展$胆囊管!颈"’肝!胆"总管壁之间因压迫性和!或"炎症性坏死融合而形成胆囊’胆管瘘#瘘发生的部位%方式及瘘口大小则决定了胆囊’胆管瘘的类型#O+%(*%+等&2’认为$9B和胆囊’胆管瘘是同一复杂病理过程中的不同阶段#9B临床表现复杂多变且缺乏特异性$也可完全无症状$术前诊断困难$需借助多种影像学技术&1’#现代影像学检查有时并不能提供诊断或常被忽略$许多病例是在手术时甚至发生胆管损伤时才被确诊#虽然有.超%O C%3C O% G I O3%9I O3等多种检查方法$但术前诊断仍较困难#P&’+%U?等&!’提出(若发现胆囊管%肝总管和门静脉呈现所谓的+三管征,应考虑9B$但本组病例未发现有典型的+三管征,#G I O3或9I O3检查有良好的胆道显影效果$对9B 的诊断优于.超和O C$但其影像表现有时与胆管癌很相似!另外G I O3检查依赖操作者的技术"存在潜在的并发症"如急性胰腺炎#感染#出血#十二指肠穿孔等!9I O3是一种新型的非创伤性检查"无明显副作用"能较好地显示胆系影像或解剖变异!9B的9I O3表现为肝内胆管扩张"肝总管或肝’胆总管交界水平呈圆形或弧形光滑的侧方充盈缺损"有时可见肝总管移位并和胆管成$#%形"其远侧胆总管内径正常!于肝总管受压侧可显示内含结石的胆囊或胆囊区阴影!其诊断价值高"临床上已逐渐取代G I O3检查!9B的手术原则为切除病变的胆囊"取尽结石"解除胆管梗阻"修复胆管损伤及胆管引流"手术方式取决于局部病变损伤程度和解剖变异&E’!若手术中发现胆囊萎缩"O48&5三角与肝十二指肠韧带严重粘连"胆囊管扩张或与肝总管并行则应考虑9B&-’!此时若实施常规的胆囊切除术"胆管损伤发生率高&6’!术中最常见的是胆总管横断伤"胆囊逆行切除并不能减少这一并发症的发生!行保留胆囊颈部的胆囊部分切除术安全可靠"并发症少!将残余胆囊黏膜剥除或用石炭酸烧灼"缝合浆肌层即可!(型者可行胆囊部分切除术加胆总管引流术!对于)型9B"术中不解剖瘘口"从胆囊底切开"取出结石"通过瘘口常规行术中胆道造影或胆道镜检查"探查胆总管"探查清楚后"保留足够的胆囊肌瓣膜行胆囊切除术!瘘口可用胆囊肌瓣膜关闭或行原位缝合"常规C 管支撑引流@个月&,"’!胆管端端吻合术术后疤痕狭窄率高! *型9B"胆总管破坏明显"瘘口修复困难"宜采用I&=J’%(’g肝管空肠吻合术!参!考!文!献,!O8%0%55<I"$&V04(I9HI4*)&8&M)>484+U%>5+&K9);)N N)(+ +:(*;&0%&P’H3;%(+49%*<;M%(5",6!E)1#*2,+^,"E@2!O+%(*%+<"Y o4NP O".=;*)8%+3"!"#$H9);)N N)+:(*;&0%4(* >?&8%>:+5&S)8)4;:K)+5=84,4=()K:)(M>84++)K)>45)&(&P’H.;P B=;M",6-6)E!*,,+^,,@6@!9);)N N)3$H3?:+)&8&M)>+U?)(>5%;&K?%U45)>S)8%*=>5&P’H<;>?B=;M",6#-)#,*@+^,@21#!耿远兴"耿!莉H9);)N N)综合征术中胆管损伤原因及处理对策&P’H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2""!),@*,+^111!陶元生H9);)N N)综合征2!例临床分析&P’H中华腹部疾病杂志"2""@)@*E+^#E!!!P&+%U?B"O4;T4/48B"[*V)(O"!"#$H B&(&M;4U?)>*)4M(&+)+&K9);)N N)(++:(*;&0%&P’H PO8)(]85;4+&=(*",6-1),@*@+^,66 E!马!毅"吴!佩"张应开"等H9);)N N)综合征的临床处理&P’H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2""@),"*2+^,11-!刘沅丰"黄毅为"刘宏方H9);;)N N)综合征2E例临床分析&P’H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E6!粟光明"朱继业"黄!磊"等H9);)N N)综合征的诊治探讨&P’H 中华实用外科杂志"2""2)22*-+^#6#,"!李先纬H9);)N N)综合征外科处理方法探讨&P’H肝胆胰外科杂志"2""!),-*@+^,!E*2""-’",’"1收稿"2""-’"#’"E修回+*本文编辑李缨来(((((((((((((((((((((((((((((((((((((((((((((((((+!文章编号"!""#$%&’&#’""($"#$"<’:$":临床经验交流肠内#外营养支持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对比研究*0726,6/=L-B/+A?04*>=.=16>F44-1/04F./-,6>6.AI6,-./-,6>D+/,=/=0.B+220,/=0.0.B-L-,-E1+/-I6.1,-6/=/=3刘!震,!方!向,!程若川2!张跃天,!李!俊,!倪邦高,!摘要"!目的!比较肠内及肠外营养在支持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B<3+时的不同临床效果"探讨肠内营养*G L+的应用价值!方法!将1-例B<3患者随机均分为肠外营养*3L+组和G L组"分别观察入院时及营养支持治疗后第E#,#*的血淀粉酶*<9B+和免疫指标*W.O#D M<#D M9和D M Q+"并比较2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体重降低比率#死亡率#住院时间和治疗费用!结果!给予营养支持后"G L组的<9B#W.O#并发症发生率#体重降低比率#住院时间和治疗费用均较3L组有显著下降*?#"H"1+)<3<O7G)积分和O C评分也均低于3L组*?# "H"1+!结论!对于适合给予G L的B<3患者"尽早给予G L较3L有更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关键词"!!重症急性胰腺炎!!肠内营养!!胃肠外营养!中图分类号"9)<#;<!!!!!文献标识码"8!!作者单位",H四川省德阳市人民医院普外科*德阳!,-"""+) 2H昆明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普外科*昆明!1""@2+!!通讯作者"方!向"G’04)8,K4(M J)4(M E!,,,’,!@H>&0!!作者简介"刘!震*,6!,年F+"男"四川省德阳市人"本科"副主任医师"主要从事普外科工作"G’04)8,8)=!,"@@,’,!@H>&0!。
Mirizzi综合征腹腔镜下手术体会——附32例分析江苏盱眙楚东医院赵长松严继男彭德芳(211751)摘要目的探讨Mirizzi综合征(Mirizzi,s Sysdrome简称MS)腹腔镜下手术的可行性及其适应症、术式方式选择、术中注意事项。
方法对不同类型的MS均在腹腔镜下完成手术。
结果全组均治愈,Ⅱ型、Ⅲ型中各有1例术后第1、2天温氏孔引流管有胆汁200ml,但无腹痛,第三天逐渐减少,第五天无胆汁流出,B超腹腔探查无异常后拔除引流管。
结论处理MS这样复杂的胆道手术对腔镜手术医生的技术要求高,更进一步体现出微创腔镜手术创伤小、恢复快的特点。
关键词Mirizzi综合征腹腔镜我院自1993年5月开展腹腔镜手术至2005年12月共施行LC15667例,其中Mirizzi 综合征32例,发生率0.27﹪,较文献报道的要低[1];全组均在腹腔镜下完成手术,取得了满意疗效。
现总结如下。
临床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本组32例,男性12例,女20 例;0-20岁0例,21-40岁13例,41-60岁16例,61岁以上3例;病史最短6个月,最长2年;临床表现:全组病例均有上腹疼痛史,合并程度不等的黄疸28例;病程中有发热、畏寒史12例;2、检查诊断及分型情况:全组肝功能异常者30例(隐性黄疸2例,轻度黄疸18例,中度黄疸10例,谷丙转氨酶异常22例,B超检查全部示胆囊管或胆囊颈部有结石嵌顿,胆总管近端扩张;胆总管结石12例,行ERCP检查28例均排除胆总管结石;其中Ⅰ型18例,Ⅱ型10例,Ⅲ型3例,Ⅳ1例3、手术方式:单纯行LC 26例;LC+胆(肝)总管修补(包括用胆囊残端修补胆管缺损)+“T”管外引流术5例;LC+肝总管空肠Roux-en-Y吻合1例;全组均常规放置温氏孔引流管。
治疗结果:本组病例全部治愈;未出现死亡病例,为手术期未出现明显合并症和并发症。
平均住院时间8.9天,最长19天,“T”管均在16天左右行胆管造影无异常后拔除;术后一周内复查肝功能均较术前明显好转,出院时绝大部分转为正常;随访6个月-5年,1例合并胆总管狭窄。
Mirizzi综合征16例治疗体会摘要】目的探讨Ⅱ型及Ⅲ型Mirizzi综合征诊断和治疗方法。
方法对我院2004年6月—2012年4月收治的所有Mirizzi综合征中Ⅱ型及Ⅲ型Mirizzi综合征16例,通过保留胆囊后壁修补胆管瘘口、T管支架引流手术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论MRCP及术中胆道造影可以对患者作术前评估,术中指导。
保留胆囊后壁修补胆管瘘口、T管支架引流治疗Ⅱ型及Ⅲ型Mirizzi综合征可以达到了很好治疗效果。
【关键词】 Mirizzi综合征诊断治疗Mirizzi综合征是由持续嵌顿和压迫在胆囊壶腹部和颈部的较大结石,引起肝总管狭窄或胆囊胆管瘘,以及反复发作的胆囊炎、胆管炎及梗阻性黄疸的临床综合征[1]。
此病术前诊断较难,术后又易发生胆管狭窄及胆瘘等并发症。
回顾我院2004年6月—2012年4月收治的所有Mirizzi综合征中Ⅱ型及Ⅲ型Mirizzi综合征16例,通过保留胆囊后壁修补胆管瘘口、T管支架引流达到了很好治疗效果。
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7例,女9例年龄54-76岁,中位年龄66岁,16例患者均有5-20年的右上腹部不适,隐痛或者消化不良等症状。
反复发作胆绞痛者12例,8例有梗阻性黄疸病史,4例有胆管炎病史,其中2例有典型腹痛、黄疸、高热、寒战。
1.2分型按照临床上比较公认的Csendes分型[2],将Mirizzi综合征分为4型,Ⅰ型为胆囊管或胆囊颈结石嵌顿压迫肝总管;Ⅱ型胆囊胆管瘘形成,瘘管口径小于胆管周径的1/3;Ⅲ型为瘘管口径大于胆管周径的1/3;Ⅳ型为胆管壁因结石压迫而完全受损。
根据该分型选取Ⅱ型及Ⅲ型Mirizzi综合征16例为报道对象。
1.3术前检查该组16例术前均行MRCP检查,可见肝总管及左右肝管扩张,远端肝总管狭窄,胆囊管过长或胆囊管与肝总管并行,考虑有Mirizzi综合征可能。
1.4手术方法该组患者均采用开腹手术治疗,首先行胆囊大部切除,取出结石,由胆囊管向胆总管置管行术中胆道造影,可以进一步明确有无胆管结石,胆囊管与肝总管瘘口的大小,胆管有无畸形或变异,避免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