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意象美术的特征及功能
- 格式:wps
- 大小:218.00 KB
- 文档页数:5
美术鉴赏四------意象艺术意象艺术是艺术家对客观世界的主观表达。
所谓的“意象”是与“实像”相对而言的。
“意象”不是艺术家对客观世界的描摹,而是“意”中之象,是由艺术家的感觉、想象和表现意图呈现出来的形象。
英国画家培根“被牛肉片包围的肖像”这幅油画中,那个模糊的人物我们一眼就能认出来,是西班牙画家委拉斯凯兹的“教皇英诺森十世”中的教皇。
那么,教皇在培根的作品中怎么变成了这样呢?艺术家培根在欣赏“教皇英诺森十世”这幅油画时,没有感觉到教皇的人格魅力,而是感觉到教皇的极度紧张和惶恐。
所以,他模糊了人物的面部表情,加上了两片牛肉来加强这种感觉。
这幅画体现了“意象艺术”的基本特征,给我们理解意象表现性美术提供了两个角度:一、艺术家按照“我”的感觉表现世界的角度。
二、艺术家根据“我想”表现意图的角度。
法国画家塞尚的油画“圣维克多山”这幅画里面的山、房子、树、天空都变成了细碎的块面,几乎融为一体。
荷兰画家梵高“星月夜”。
画里的天空是扭曲、流动的,松树变成了火焰。
很早以前人们就意识到,美术不仅可以再现客观世界,还可以表现艺术家的主观意识和情感。
当艺术家的主观能动性被强调到至高位置时,就产生了经过艺术家主观改造的,与现实世界不同的各种艺术形象。
艺术家的感觉和所要表达的意图越独特、越强烈,其表达越与众不同。
西班牙画家达利画的“内战的预感”,就是一个现实空间和意念空间的结合。
画中那个“怪异”的形象来自艺术家的主观想象,艺术家明确的表达意图是:怪异的形象象征邪恶的战争,战争的出现威胁和破坏了宁静、优美的风景和人们平静的生活。
法国画家高更认为,艺术的本质是独立于自然之外的艺术家的综合,即运用各种意识要素对整个世界的整体把握,所以,他称自己的艺术是“综合艺术”。
法国画家高更的油画“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到哪里去?”高更在这件作品中,把塔希提岛土著人的宗教和现实生活都“综合”进一个空间,强调了人的原始本性和直觉的力量,以“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到哪里去?”的提问向西方传统的理性精神提出了挑战。
探析中国意象风景油画的艺术特征中国意象风景油画是中国现代艺术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它以中国传统意象为主题,通过现代的绘画语言和技法,表现了中国的风土人情和独特的文化精神。
下面将从题材、表现手法、色彩运用和艺术表达特征四个方面来探析中国意象风景油画的艺术特征。
中国意象风景油画的题材丰富多样,包括山水、花鸟、人物等。
山水是最具代表性的题材之一。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山水在中国人的心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中国意象风景油画通过精心构图和运用细腻的笔触,将自然山水的壮丽和恢宏表现得淋漓尽致。
花鸟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经常出现在中国意象风景油画中。
画家通过精细的观察和绘画技巧,将真实的花鸟形象展现于画面之上。
人物是中国意象风景油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画家通过人物的描绘和情感表达,使作品更具有故事性和人文关怀。
中国意象风景油画在表现手法上注重继承和创新。
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画家们更加注重个性化的表达。
他们通过对传统风格的解构和重构,将自己的情感和思想注入到作品中。
他们也融入了西方绘画的影响,吸收了现代艺术的表现手法,使作品更具时代感和现代性。
中国意象风景油画的色彩运用丰富多样,既有传统山水画中的水墨大写意,也有西方绘画中的色彩鲜艳和光影效果。
画家们通过选择鲜明的色彩和灵活的调子,使画面更加生动有趣。
他们也注重色彩的和谐与平衡,使作品更具视觉的美感和表现力。
中国意象风景油画的艺术表达特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情感表达丰富。
画家们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人物的细腻描绘和情感把控,使作品充满了情感的共鸣和内涵。
二是寓意和哲理深刻。
中国意象风景油画注重借景抒怀,通过山水花鸟的表现寓意,向观者传递思想和哲理。
三是精确的观察力和绘画技巧。
中国意象风景油画要求画家具备精细的观察力和高超的绘画技巧,将真实的自然和生活形象展示于画布之上。
四是追求艺术的真实和自由。
中国意象风景油画不拘泥于传统的审美规则,追求表达自我和艺术的自由。
意象在绘画中的运用示例及技法总结引言意象在绘画中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元素,它可以传达艺术家的思想和感情,使作品更加富有表现力和深度。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意象运用示例和技法,以帮助艺术家们更好地创作和表达。
意象运用示例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意象运用示例,在绘画作品中可以灵活运用:自然界意象自然界的意象常常用于表达大自然的美和力量,例如:- 树木和森林:可以代表生命力和自然的循环;- 水:可以表达变幻无穷的状态和情感;- 天空和云彩:可以代表自由和宁静。
动物意象动物的形象可以用来表达各种特定的品质和情感,例如:- 狮子:代表勇敢和力量;- 鸟:可以表达自由和灵感;- 狗:可以象征忠诚和友谊。
人物意象人物的形象常常被用来传达情感和人性,例如:- 表情:通过面部表情来表达人物的情感;- 姿势和动作:可以帮助揭示人物的性格和内心活动。
意象运用技法除了选择恰当的意象外,艺术家还需要运用一些技法来增强意象的表现力和艺术效果。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技法:色彩运用通过选择适当的颜色,可以使意象更加鲜明和生动。
例如,使用鲜艳的颜色可以强调意象的活力和动感,而使用柔和的颜色则可以表达安静和温柔。
纹理运用通过运用不同的纹理,可以突出意象的质感和丰富度。
例如,在描绘树木时,可以使用粗糙的笔触来表现树皮的纹理,增加作品的真实感。
组合和对比通过将不同的意象进行组合或对比,可以创造出更加丰富和有趣的作品。
例如,将自然界的意象和人物意象结合,可以创造出充满神秘和幻想的场景。
结论意象在绘画中的运用是一门艺术,艺术家们可以通过选择适当的意象和运用相应的技法,使作品更加丰富多彩、有深度。
希望本文的介绍能够对艺术家们在绘画创作中有所启发和帮助。
中国古代美学中意象的概念
在中国古代美学中,意象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意象,又称为意境,是指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通过运用自己的想象力和才华,将客观现实与主观情感相互融合,形成的一种具有独特审美价值的艺术形象。
它是中国古典艺术,尤其是诗歌、绘画、音乐等艺术形式的核心审美标准之一。
中国古代美学中的意象主要有以下特点:
1.寓意性:意象往往具有丰富的寓意,既表达了艺术家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又展现了其内在的情感和精神境界。
2.主观性:意象是艺术家主观情感的体现,它是艺术家通过对客观现实的观察和体验,将自己的情感和思想融入其中,形成的一种艺术形象。
3.审美性:意象具有鲜明的审美特征,它通过艺术家的创意和才华,将自然、社会和人生百态升华为具有审美价值的艺术形象。
4.哲理性:意象往往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引导人们在欣赏艺术的同时,思考人生、社会和自然等方面的哲理问题。
5.抒情性:意象是艺术家表达内心情感的一种手段,它通过艺术家的描绘,展现了人类情感的丰富多样,具有强烈的抒情性 总之,中国古代美学中的意象是一种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它既体现了艺术家对客观现实的理解,又展现了其内在的情感和精神世界。
通过意象的创造,艺术家们将各自的才华和情感融入
作品之中,使作品具有了丰富的内涵和独特的审美价值。
中国意象绘画的定义及优势所在中国意象绘画与具象绘画和抽象绘画相比,更具有优势。
在这里,艺捷画室就为各位艺考生讲述中国意象绘画的定义及优势所在。
1. “意象”的概念所谓意象,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
简单地说,意象就是寓“意”之“象”,就是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
它的理论早在古代就已有“观物取象”、“立象以尽意”之说。
不过,它在当时更多的是属于哲学范畴。
中国意象绘画借用并引申之,在绘画作品中注入主观情感,它不再是抽象的符号,而是变成了具体可观可感的物象。
“意”是画家在接触自然,感受自然时抒发出来的,来自于内心世界的一种心理活动,是外在景物触动人的情感时,感情丰富的人们所产生出来的深思和情怀,是超越了物象本身的一种特殊情感,它能令观者心旷神怡,使观者内心深处深受感染以致不禁发出震撼之感的一种特殊的、微妙的情感转化。
“意”是观者的情感经历和思想特征在遇到与之相契的客观物象时,主客观相碰撞,产生出来的特殊情感,是一种思想上的游离,画家通过手中的笔,把客观景物和画面艺术形象直接联系起来,成为其抒发内心情感的物质载体,人们通过这一载体去感受画家情感,并在生活的经验中寻找共同的切入点。
“意”常被生活所激起,被思想所升华,它是思想的力量,丰富人类情感的载体。
真正的“意”,不应该是凭空想象,不应该是奇异的捏造,更不应该是故弄玄虚以惑他人。
它必须来源于画家生活的真情实感,是生活经验所提升出来的个人的感悟和理解。
但我们都知道,自然情况下的自然物象是没有什么精神上的“意”的,这只是画家为了更好的抒发情感时所给予的推己及物式情感的外化,是对自然物象的人化,是作为感情丰富的人类,在感知客观世界时,把感情用到对象上去的结果。
“象”对于画家来讲包含了三层内容,其一是自然界的造化之象,其二是画家本身的内心之象,其三是画面之象。
造化之象是实实在在的物质,折射进画家的思想,产生了画家内心之象,最后,通过画家创造性思维,再加上形式美的规律,便造就了富有画家情感的画面之象。
浅析意象油画表现语言特征意象油画是一种以图像和符号为主要表现手段的绘画形式,它通过对具象对象进行再现和象征性的探索,形成独特的表现语言特征。
本文将从意象油画的表现手法、内容表达以及艺术效果等方面进行浅析,以期更加深入地理解意象油画的艺术特点。
一、表现手法意象油画的表现手法主要以图像和符号为基础,通过对现实事物进行再现和象征性的处理,以达到艺术创作的目的。
在表现手法上,意象油画注重对色彩、形态和构图的处理,通过夸张、几何化、变形等手法表达出艺术家内心深处的情感和思想。
在色彩运用方面,意象油画常常以饱和的色彩来渲染画面,通过对色彩的运用来表达出艺术家对事物的独特理解和情感体验。
意象油画还常常运用对比色、明暗对比等手法来增强画面的冲击力和张力,使观者在欣赏作品时产生强烈的感官体验。
在形态和构图方面,意象油画往往以简洁、几何化的形式来表现对象,通过对形态的变形和再现使得作品更富有张力和动感。
在构图上,意象油画也注重画面的平衡和对比,通过装饰性的构图手法使得画面更富有节奏感和动态美。
二、内容表达意象油画在内容表达方面常常以具象对象为创作题材,通过对具象对象的再现和符号化处理来表达艺术家对事物的独特理解和内心情感。
在内容表达上,意象油画常常具有超现实主义和抽象表现主义的特点,通过对具象对象的再现和象征性的处理来表达艺术家的情感和精神境界。
在主题选择方面,意象油画常常选取人物、静物、风景等具象对象作为创作题材,通过对这些具象对象的再现和象征性的处理来表达艺术家对生活、情感和社会议题的思考和反思。
意象油画也常常运用寓意和象征性的符号来加深作品的内涵和艺术效果,使作品更富有内涵和厚重感。
三、艺术效果意象油画的艺术效果主要体现在作品的情感表达和艺术价值方面,它通过对具象对象的再现和象征性的处理来表达艺术家对事物的独特理解和内心情感,使作品更富有情感张力和内涵。
在艺术价值方面,意象油画通过对色彩、形态和构图的处理使得作品更具有装饰性和观赏性,同时也通过对具象对象的象征性处理使得作品更富有思想性和深度感。
《意象美术的特征及功能》
钱蔚
《意象美术的特征及功能》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什么是意象艺术,掌握如何鉴赏意象艺术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美术作品,从美术作品中了解画中人物所处时代的服饰、风俗、建筑等。
并且学会通过画中表现的典型形象进项以了解美术作品的产生的社会背景、作品作者为基础。
对作品的产生和作者表达的思想情感进行分析讨论,培养学生对意象艺术的观察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对生活中见到的美术作品中美的感受,培养鉴赏意象艺术美术作品的审美情趣。
教材分析
1、教学重点:通过对美术作品的作者、作者生活的年代来分析美术作品,从而了解意象美术作品的创作方法,学会如何理解意向艺术。
2、教学难点:美术家表达意象艺术时候比较隐晦,有时候比较难以理解,学生对历史人物、作品作者、年代和美术作品分类的模糊概念。
理解意象艺术作品需要更多的对美术家进行了解。
3、教学设计:通过观察美术作品、简单了解作者来分析美术作品中采用的美术表达方法和创作手段。
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进行对意象美术作品进行了解鉴赏。
4、教学方法:观察法、讲授法、多媒体
教学过程
1、导入
观看几幅具象艺术作品。
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具象艺术,怎样鉴赏具象艺术。
还记得具象艺术的特点是什么吗?
很好同学们说的很对,具象艺术是具体的真实的再现客观世界。
有的时候我们看到一些作品时候总是不明白表达的是什么意思这是为什么呢。
下面我们来看几幅画,法国马蒂斯油画《马蒂斯夫人像》,挪威蒙克油画《呐喊》,西班牙达利油画《内战的预感》,荷兰梵高油画《星月夜》。
我请同学们来回答看了这几幅作品有什么感觉,好这位同学说有些看不懂上面图上的内容。
一般我们都认为美术画的一定要像真实的才是美的,但是有时候画家们的画却不是真实的再现客观世界。
画出来的画有些怪异、狂张。
这是因为我们对另外一种美术语言方式不是很理解,人们在很早的时候就知道美术作品不仅可以再现客观世界而且可以表现艺术家的个人情感、观念和意识。
这种意识十分重要,这种意识让艺术家们把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强调捣至高无上的地位。
他们主观意识改造的形象与现实生活中的艺术形象有很大的不同,那么我们如何进行理解这些意象作品呢?
挪威蒙克油画《呐喊》
2、讲授新课
我们先看一副作品挪威蒙克油画《呐喊》,请同学们回答三个问题1、这幅画给你带来什么样的感受?2、画中表现了什么,是怎么样表现的?3、为什么要这样表现。
请这位同学来回答。
很好,这位同学说道感觉这幅画天上的云、公路、和人都是扭曲的,感觉很恐怖。
应该作者在经历什么特别不好的事情,像表达自己内心的难过、恐惧。
通过扭曲的线条和人物的表情进行表现。
我们来了解一下作者的个人经历。
蒙克于1863年出生在挪威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父亲是位知识渊博、阅历丰富的军医,母亲也受过良好的艺术教育.在他5岁那年,母亲因患肺结核而去世,姐弟五人由姨母代养,母亲去世后,父亲难过得好几天没有走出家门,他抑郁的神经强烈地感染了失去母亲的蒙克,这是他一生中首次感受到死亡的恐怖.蒙克13岁那年,年长两岁的姐姐也因肺病去世.。
蒙克与姐姐关系十分相好,感情极深,她的死再次刺激了蒙克的神经.接下来他的妹妹也患了精神分裂症.这一系列的打击所引发的伤痛,深深地印在了蒙克的内心里,决定了蒙克的性格和他前半生创作的基调。
在1889年父亲去世后,他的精神更是无法寄托,性格变得忧郁而孤僻.孤独、绝望、死亡等感觉深深地困扰着年轻的蒙克,到了非表达不可的程度.他要呐喊,他要画出活生生的人们,以及他们的呼吸、感觉和受苦受难.在这一时期,他画出了他最重要的作品《呐喊》.画面表现的是一个形似成形婴儿的小人张着口从桥上跑来,远景是海湾和落日景象.天空像滚动着的血红色波浪,令人感到震颤和恐怖,仿佛整个自然都在
流血.蒙克后来在谈及此画时说:"我和两个朋友一起走着,夕阳西沉,天空变得像血一样红,我
忽然无精打采,极度疲倦地止住脚步,黝黑色的海峡和道路显示着血与火一样的光舌.朋友走着,我却一个人停在那里因不安而颤抖着,我感到了自然强烈的呐喊."
我们了解了这么多,知道了作者当时画这幅画时候是他父亲去世的时候,蒙克接二连三的受到亲人去世的打击,自己感到孤独、绝望在跟朋友路过桥上时候看到的景象而画下这幅画。
可见艺术家通过自己内心主观的感受画出了与现实世界不同的一番景象。
既不脱离具体现实的形象又侧重于作者的主观思想、情感和观念表达,艺术家的感觉和表达的意图越独特、越强烈,其形象就可能越是“怪异”。
下面我们来看两幅作品1、英国培根油画《被牛肉片包围的肖像》,2、西班牙委拉斯凯兹油画《教皇英诺森十世》
英培根油画《被牛肉片包围的肖像》西班牙委拉斯凯兹油画《教皇英诺森十世》这两幅作品画的是同一个人,右边的作品是很客观真实的再现了人物的表情,严肃、凶狠。
左边的则是被模糊了的人物并且被两片牛肉所包围呢?培根在《教皇英诺森十世》中感觉到的不是人物的性格魅力而是人物的极度紧张,多以他迷糊了任务的面部表情并且加上两片血淋淋的牛肉进行加强这样的感觉。
我们理解意象艺术有两个角度,一种是“我”感觉到的样子来表现世界的角度,另一种是从艺术家根据“我想”表现的意图的角度。
清朱耷《鹌鹑图》
刚才说的是西方画的意象艺术,中国画中也有表达主观情感的意象艺术,清大家看一幅清
朝朱耷的《鹌鹑图》。
请大家回答一下看了图上的鹌鹑有什么感觉?对,为什么鹌鹑是翻着白眼的呢,让人感觉很奇怪。
由于时代特点和身世遭遇,朱耷抱着对清王朝誓不妥协的态度,把满腔悲愤发泄于书画之中。
所以画中出现是鼓腹的鸟,瞪眼的鱼,甚至禽鸟一足着地,以示与清廷势不两立,眼珠向上,以状白眼向青天。
以此来表现自己孤傲不群、愤世嫉俗的性格,表示对清廷极端的仇恨和蔑视。
朱耷在作画后写的署名也很奇怪,其实是竖着写的八大山人,常把“八大”和“山人”竖着连写。
前二字又似“哭”字,又似“笑”字,而后二字则类似“之”字,哭之笑之即哭笑不得之意。
表达了对清朝的不满。
意象艺术更倾向心理真实而不是眼见的真实传达,尽量可能是“怪异的”“丑陋的”,但是他在艺术上去却是更集中更典型的,因而形成它突出的长处,从整体上超越了巨响美术在形象和时空上的限制,眼神了我们队事物和现实的认识,使我们对事物和现实有了更为全面和宏观的把握,因此有人说,一些艺术更为本质地揭示了世界的真实,所以是最真实的艺术。
了解了这么多我们来归纳一下意象艺术的特点:1、更倾向心理真实——意象艺术更强调艺术家的真实感受。
2、形象更集中、典型——艺术家所要表达的意图越是独特、强烈,其形象越是与众不同。
3、超越了时空限制——我并不照自然描绘我要从自然拿去、吸取。
我要画的不是我现在看到的,而是曾经看到的—蒙克
3、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的是意象艺术,意向艺术的主要特点是对客观世界的主观表达。
通过学习对意向艺术特点我们在今后看到美术作品可以进行分析其内在的表达含义。
板书设计
1、意象艺术:主观情感、观念、意识
2、如何理解:(1)“我”感受到的(2)“我”想表现的
课后学习
观察自己身边的艺术形象,说说那些事属于意向的造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