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疼用药千万得小心.docx
- 格式:docx
- 大小:14.17 KB
- 文档页数:1
为什么牙痛不可擅自用药?等作者:来源:《祝您健康》2007年第11期为什么牙痛不可擅自用药?我母亲65岁,曾被确诊为冠心病。
前天晚上又闹牙疼了。
凭着以往的经验,赶紧服用消炎药及止痛片。
可是,服药后,牙痛并不见缓解。
第二天送到医院一检查,是冠心病发作,真险!医生说,今后牙痛决不可擅自用药。
这是为什么呢?——江苏陈小今陈小今读者:牙痛有的来自牙本身疾病及牙周疾病,如深龋(俗称烂牙、虫牙)、牙髓炎、髓石、牙本质过敏、龈乳头炎、冠周炎、坏死性龈炎、干槽症、根尖周炎、牙槽脓肿、牙周脓肿、外伤、牙折裂等,患者个人基本能识别的牙源性牙痛,患者在上医院前对症用药牙痛偶可缓解。
但牙齿附近组织的疾病所引起的牵涉性牙痛、身体其他部位疾病表现出的放射性牙痛,患者擅自用药治疗极为危险。
如神经系统的三叉神经痛,常以牙痛为主。
颞下凹、翼腭凹的肿物早期就压迫三叉神经,引起三叉神经分支分布区的牙痛。
鼻咽癌、上颔窦癌、下颌骨肿瘤、腮腺肿瘤均可引起牙痛。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有时也会出现牵涉性牙痛。
上颔窦炎和急性化脓性颌骨骨髓炎由于神经末梢受炎症侵犯可使所支配的牙发生疼痛。
中老年人冠心病、心肌梗死发作时也有表现为牙痛的。
无论是既往因牙痛做过治疗的再发性牙痛还是突发性牙痛,患者凭经验擅自用药都有危险:未经诊疗擅自用药会掩盖疾病症状、延误治疗时机,导致误诊、误治;如药物发生不良反应甚至过敏反应自己茫然无知,严重威胁生命安全。
牙本身疾病、牙周疾病,经过口腔医生治疗后,疼痛很快会缓解、减轻。
药物只是根据病情需要做辅助治疗而已。
而且口腔医生会根据引键疾病的不同菌种结合病人的全身状况(如糖渌病继发牙周病还要控制血糖)选择相应的药物,制定适当的疗程。
口腔粘膜白斑易癌变吗?我今年58岁,平日身体健康。
前几天,无意间发现口腔两颊处散在有颗粒状白斑,浅白色,表面平滑。
经医生初步诊断,疑为口腔粘膜白斑。
听说该病有一定的癌变率,我十分担心,已按医嘱实施戒烟。
我想咨询一下:口腔粘膜白斑病究竟是怎么回事?——湖南王亦农王亦农读者:口腔粘膜白斑主要为白色斑块样损害,多无异常感觉,属于癌前病变,癌变率为3%~7%。
孩子牙痛乱吃药惹出祸*导读:许多家长不仅对自己的口腔健康不重视,对孩子的口腔健康也有点马虎。
其实,要拥有一副健康的牙齿,应该从小做起。
许多家长不仅对自己的口腔健康不重视,对孩子的口腔健康也有点马虎。
其实,要拥有一副健康的牙齿,应该从小做起。
不少家长朋友在自己孩子牙痛难忍的时候会自作主张地让孩子们吃药,以便消炎镇痛,殊不知这样做不仅对牙齿健康有害,还对身体造成不良影响。
为此,记者特地走访了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口腔科的专家。
该院口腔科肖悦博士告诉记者,孩子牙痛有很多原因。
常见的有以下几种:一是外伤。
孩子意外摔倒碰伤牙齿是常有的事,有时则是进食时咬到砂石骨头,使牙齿出现创伤性根尖周炎引起疼痛。
如果牙仅是有点松动也不能忽视,一定要先到医院进行检查,必要时拍摄X光片。
确认牙根有没有折裂;如牙已摔断,就需请医生在麻醉下抽出暴露的牙神经后补牙或拔牙。
二是不吃饭不牙痛,一吃饭就牙痛,尤其吃冷吃热时疼痛加重。
这一般是牙齿上有深龋洞了,必须去口腔科进行治疗。
洞浅些的补好就行,重者需将牙神经失活后再补牙。
三是牙痛呈现无诱因的阵发性剧痛,孩子即使不吃东西时也一阵阵地哭闹,常常感到整个一边牙都痛,指不出哪一个具体的牙痛来,夜间时加重,往往一夜哭闹不肯躺下,这是典型的牙髓神经发炎。
遇到这种情况,应马上带孩子到口腔科让医生用牙钻把牙磨开,放上一点消炎止痛药就会立即止痛。
不过,牙不痛后还要失活补牙,需多次就诊治疗;第四种情况是患儿的牙齿持续疼痛,如不治疗一天天逐渐加重,同时出现牙龈红肿,牙齿浮动,重者脸也肿了,颌下淋巴结也肿大,出现发烧症状,这是牙根尖周围发炎,有时发展成化脓性炎症,这就必须请医生将患牙钻开将脓液引出来,口服或肌注抗菌素,还要反复换药直至炎症彻底消除才能最后补牙。
肖悦博士提醒家长们,牙痛不要乱吃药,先服止痛药是无用的。
不让六岁前的孩子吃四环素类药物(如四环素、土霉素等)。
轻者可服复方新诺明,重者肌注青霉素。
一、常用药物年龄限制序号商品名称禁忌1复方氨酚烷胺片本品含盐酸金刚烷胺,仅用于成人本品含盐酸金刚烷胺,1岁以下儿童禁用,5岁2小儿氨酚烷胺颗粒以下儿童慎用本品含盐酸金刚烷胺,1岁以下儿童禁用,5岁3氨金黄敏颗粒以下儿童慎用4加替沙星片18岁以下儿童禁用、糖尿病禁用5诺氟沙星胶囊18岁以下儿童禁用6盐酸左氧氟沙星片18岁以下儿童禁用7氧氟沙星片18岁以下儿童禁用8盐酸莫西沙星片)18岁以下儿童禁用9司帕沙星片)18岁以下儿童禁用10甲磺酸培氟沙星胶囊18岁以下儿童禁用11盐酸环丙沙星片)18岁以下儿童禁用12依诺沙星胶囊18岁以下儿童禁用13尼美舒利分散片(顾客须凭处方购买)12岁以下儿童禁用14盐酸雷尼替丁胶囊8岁以下儿童禁用15联磺甲氧苄啶片(增效联磺片)小于2个月的婴儿禁用本品16复方磺胺咪片早产儿,新生儿及2个月以下婴儿禁用17颠茄磺苄啶片(泻痢停)新生儿及2个月的婴儿禁用。
18林可霉素利多卡因凝胶(绿药膏)1个月以内婴儿禁用。
19吲哚美辛巴布膏15岁以下儿童禁用20复方水杨酸甲酯巴布膏(冷巴)30月龄以下婴儿禁用。
21复方樟脑乳膏2岁以下儿童禁用22强力枇杷露儿童禁用23克咳片儿童禁用24复方新诺明片2个月以下婴儿禁用25佐匹克隆片15岁以下儿童不宜使用本品.26史克肠虫清2岁以下儿童禁用27消炎止咳片儿童禁用28土霉素片8岁以下儿童禁用29盐酸多西环素胶丸德克萨林8岁以下儿童禁用30美满霉素胶囊(盐酸米诺环素)8岁以下儿童禁用31盐酸美他环素片8岁以下儿童禁用32替硝唑12岁以下患者禁用。
33达芬霖(盐酸羟甲唑啉喷雾剂)二岁以下小儿、孕妇禁用。
对水杨酸类有过敏使者禁用;2岁以下儿童禁34美沙拉嗪肠溶片用。
二、常用药物疾病禁忌序号商品名称禁忌1阿奇霉素心脏病患者慎用。
哺乳期妇女、妊娠3个月内的孕妇、有中枢神经系统病变和血2甲硝唑病患者禁用。
1、妊娠期、哺乳期妇女禁用。
2、哮喘、鼻息肉综合症,对阿司匹林及对其他解热镇痛药过敏者禁用。
谨防一药重用明明是同一种药品,却有着好几种不同的叫法,药品市场上的一药多名现象让许多患者摸不着头脑,由此也带来了不少用药隐患。
医药界有关人士就此提醒广大群众在服用药品时一定要遵从医嘱,不要擅自用药,以免发生药物中毒。
前不久,省城的宫女士有些胃痛,就从家里找出两种治疗胃病的药品服用。
谁知服用后不久,她竟上吐下泻出现中毒症状,家人急忙把她送往医院救治。
经过医生检查,宫女士属于药物中毒,原来她服用的两种治疗胃痛的药,虽然名称和生产厂家不同,实际上是药物成分完全相同的同一种药品。
宫女士误以为是两种药品擅自服用,结果因服用剂量太大导致药物中毒。
记者就此问题采访了有关专家。
济南药业集团的李先生告诉记者,一药多名现象目前在医药界比较普遍,许多药品都有通用名、商品名和习用名等三个名称,如一种叫对乙酰氨基酚的药品,对乙酰氨基酚是它的通用名,它的商品名则叫泰诺,扑热息痛则是它的习用名。
一般不是专业人士,还真弄不清楚这三种名称的区别。
近日,记者先后对省城的几家药店进行了探访,发现一药多名的现象确实比较普遍。
如一种治疗小儿感冒的药品,通用名叫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习用名则叫小儿速效感冒颗粒,而它的商品名则有深圳海王、999库克、住邦护蕾等多个名称。
据一家药店一位姓陈的药师介绍,一药多名现象不但容易造成患者重复用药,也给药店带来了不少麻烦,患者拿着处方来药店买药时,处方上写的一般都是药品的商品名,但药品的商品名一般都有多个,有时某种药品药店里没有,便向患者推荐该药品的同类产品,却常常引起患者的误解,认为药店在向其推荐另外的药品。
有关医药学专家就此提醒广大市民,为了保护身体健康,在服用药品前最好请教一下医生,不要擅自用药,以免重复服用药品引发不良反应。
网址: 第 1 页,共 1 页。
口腔溃疡药物惹的祸小陈最近牙疼得厉害,天天捂着腮帮子。
到医院检查,医生说是后面那颗智齿引发的牙周炎,并给他开了甲硝唑。
回去吃了几天药,小陈的牙痛是缓解了一点。
但口腔里却感觉肿了起来。
拿镜子仔细一照,祸不单行啊,口腔也烂了,这肯定是炎症没有消除好!看来药量不够,得加大点剂量才行。
没想到,加了量以后,牙痛真的不明显了,可是口腔烂得更厉害了,根本吃不了东西。
这不,小陈再次愁眉苦脸地来到了医院。
医生仔细检查后,告诉他,这药得停。
什么?哦,停也好,估计是这药不够档次。
医生你给我开点好药,只要能好,没有关系的!小陈着急这病啥时候能好,这好几天都不能吃东西可不是个事儿。
医生却笑了起来:这不是药不够档次的问题,而是很有可能这个药接触到口腔后诱发了变态反应,导致口腔溃疡的发生。
医生嘱咐小陈把药停掉以后,将维生素B2、维生素E和地塞米松混合滴到溃疡处。
两三天后,小陈口腔内溃烂的地方基本平复了,终于又可以进食美味了。
口腔溃疡是日常生活中的常见症状,一个人一生中或多或少会碰到。
有不少药物也可以诱发或直接导致口腔溃疡的发生,像抗肿瘤药物,如甲氨蝶呤、环磷酰胺、阿霉素等。
抗生素氨苄西林、头孢氨苄、甲硝唑及替硝唑等,可诱发口腔变态反应而产生溃疡。
柳氮磺吡啶,目前广泛用于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类风湿性关节炎、银屑病和结节性红斑等疾病。
它也可引起口腔渍疡。
抑制胃酸分泌的药物,如奥美拉唑、西咪替丁,在用药45天后,患者可出现口干、口腔黏膜糜烂等症状,其机制可能与其.在抑制胃酸分泌的同时影响了唾液腺的分泌有关。
它们会使唾液分泌相应减少,从而影响了口腔冲洗、清洁及杀菌作用。
解热镇痛药物,如阿司匹林、双氯芬酸钠,都有引发口腔溃疡的报道。
以阿司匹林肠溶片为例,它是有机弱酸,对黏膜有刺激作用,而口腔黏膜血运丰富,常规服用阿司匹林可导致黏膜损伤。
若患者口腔黏膜对该药特别敏感,即使是小剂量,也可造成口腔黏膜溃疡。
降压药卡托普利,亦可引起口腔溃疡的发生。
牙疼为啥不让吃止疼药?
“牙疼不是病,疼起来真要命”。
当牙疼病人后着腮帮子走进医院,却没有特效的止疼药来止疼,这是不是有点不人道?北京口腔医院医生对此的回答地却是:“这恰恰是对患者负责。
如果简单地止了牙疼,往往会拖延病情,把原来的小毛病拖成大毛病。
”
记者在北京两家最大的口腔医院了解到,除了医生在施手术时用的麻醉剂外,医院药房只准备了“芬必得”、“解热止痛”之类的常规止疼药,只能配合医生的治疗发挥辅助止疼效果。
至于病人经常可发现在药店买到的“牙疼水”、“牙痛灵”之类一点就灵的特效止疼药,医院的药房说他们从来就没有进过,而且以后也不会进。
记者采访时,一位用“牙疼水”坚持了两个多星期的患者在就诊。
他说,为了止疼,他已经把药店的止疼药都试了遍,实在坚持不住了才来医院。
医生为他做了检查之后说,如果一开始疼就来看病的话,牙神经还能保住,就是因为用止痛药“粉饰”了“太平”,这个牙就要成为死髓牙,很难长期保存下去。
北京口腔医院的医生说,正规口腔医院之所以不准备特效止疼药,是因为只要是需要止疼片才能“安抚”的牙,已经到了必须治疗不可的时候了,这个时候需要的不是简单止疼,而是彻底根治,否则治疗费用将成倍增加。
网址: 第 1 页,共 1 页。
牙痛不要滥用抗生素春天,天气比较干燥,很多人的牙齿“上火”了:牙疼、牙龈肿痛、刷牙出血~~~~牙痛的毛病也越来越多。
牙痛时先止痛,一般人都这么想,吃点消炎药,比如口服阿莫西林片2片,一天3次。
缓解后到医院找牙医根治。
这种方法对吗?首先要说的是抗生素类的药不可乱吃,再说牙痛吃什么药不是自己凭感觉搞点阿莫西林这样的药吃了就可以缓解的。
大量地用最高级的抗生素,其实这只会导致人体的耐药性不断增加,对身体没有任何好处!“滥用抗生素的情况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伤风感冒时无论有无细菌感染都会大量使用抗生素;二是住院病人一律用抗生素,杀鸡用牛刀;三是一些抗生素如喹诺酮类用得太多,人为导致住院病人耐药性不断增加。
现已发现,医院获得性感染类疾病的抗生素耐药率会更高,一般三代头孢和喹诺酮类的耐药率达到30%-40%。
耐药性的产生没有严格的时间,一般的规律是药品使用的频率越高,耐药情况的出现就越快。
在泌尿系统感染治疗中,目前世界上只有中国的病人才会因用喹诺酮类包括如环丙沙星、泰诺必妥等而出现耐药情况,主要就是因为药品用量太大所致。
针对目前很多抗生素在药房里可以随便买到,许多市民听凭广告随意购药用药的现象。
现在很多规定必须将抗生素的处方权交还给医院医生,以有效减少目前因滥用抗生素带来的日益严重的耐药后果。
“好药”用得不好反而会适得其反,如大量高级抗生素的使用会引起肠道菌种出现紊乱,过多杀死体内好的细菌,男性精子的数量和质量下降,导致不育症发病率越来越高等。
目前临床治疗中对付金黄色葡萄球菌用“万古霉素”很有效,但千万不要滥用,否则万一出现耐药,病人一旦出现严重感染就会无药可治,只能等死。
牙痛了平时要注意事项:1、忌食辛,辣,炸,炒之属热性之品。
如辣椒,生姜,炸油条,烧饼,饼干,快餐面等。
2、不偏食,饮食多样化。
多食含维生素较多的蔬菜,水果。
如平果,新青菜,菠菜,胡萝卜等。
3、心情开朗,不要总是想着使人烦恼之事,多些和朋友玩耍,开开心心过好每一天。
防止药物不良反应注意6个点
药物可能导致不良反应,这个道理几乎妇孺皆知。
每年美国有70万多人因药物不良反应就医,而我国,每年有20万人死于药物不良反应。
药物不良反应究竟有哪些?都会出现什么症状?一般可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神经系统:可出现头晕、头痛等症,还会引起失眠、嗜睡等;
消化系统:会出现恶心、呕吐、腹泻、腹部或胃部不适等;
循环系统:会出现心悸、心跳加快或减慢等。
这些症状如果比较轻微,病人能够忍受,可继续用药;如果病人难以忍受,则应立即停药,一般不用作任何处理,症状就会消失。
有些药物不良反应很严重,如引起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等,出现紫癜、便血等症,血液系统功能差的人应慎用;有些药对肝、肾功能有损伤,可引起转氨酶、肌酐水平上升,老人、儿童及肝、肾功能不全的病人,须慎用或不用。
防止和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可注意以下6点:
1.用药前应仔细阅读说明书,并注意发现不良反应的早期症状,以便及时处理。
2.用药品种要合理,避免不必要的联合用药。
3.按剂量服药,不可随便增减剂量。
4.有些新药的不良反应仍不是很确定,在可选择的情况下,应尽量使用疗效确切的老药。
5.在家用药时间不宜过长,最好定期请医师或药师指导。
6.医生开药时,有肝、肾功能不全、糖尿病、药物过敏史或过敏体质的患者应预先声明。
如果用药期间出现异样反应,最好及时停药,告知医生。
网址: 第 1 页,共 1 页。
药物使用禁忌警示在使用药物的过程中,我们必须要正确地理解和遵守药物使用禁忌,这是为了保证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不同的药物有其特定的禁忌症,使用时需要特别注意。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药物使用禁忌,以提醒广大人们在用药时应当注意的事项。
一、禁忌症1. 对药物过敏或过敏史在使用药物前,我们必须要确定自己是否对该药物或类似药物过敏。
如果有药物过敏史或众所周知的对某种药物具有过敏反应的人群,应当避免使用相关药物。
过敏反应可能导致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甚至危及生命。
2. 孕妇或哺乳期妇女对于孕妇或哺乳期妇女来说,许多药物可能对胎儿或婴儿造成不良影响。
在怀孕或哺乳期间,应当避免使用潜在有毒或未经充分研究的药物,以免对胎儿或婴儿造成伤害。
3. 肝功能或肾功能不全有些药物主要通过肝脏或肾脏代谢和排泄,如果患有肝功能或肾功能不全的人使用这些药物,会导致药物在体内积累,增加不良反应的风险。
在这种情况下,应当根据医生的指导调整药物剂量或是选择其他合适的替代药物。
4. 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一些药物可能会对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产生不良影响,甚至加重病情。
在患有这些慢性疾病的情况下,使用药物前应当咨询医生,了解该药物是否适应病情,并确定合适的用药方案。
5. 高龄患者或儿童在高龄患者或儿童使用药物时,需要格外谨慎。
这些人群的生理机能相对较弱,药物可能对其产生更显著的影响。
因此,在使用药物前,应当根据年龄和健康状况来确定用药剂量和频率。
二、药物禁忌的重要性药物禁忌是为了保证用药的安全和有效,避免潜在的不良反应和药物相互作用。
使用禁忌药物可能导致以下一些严重后果:1. 药物不良反应如果使用药物时存在禁忌症,可能会引发药物不良反应,如过敏反应、药物依赖、药物中毒等。
这些不良反应可能对患者的身体产生负面影响,甚至危及生命。
2. 药物相互作用某些药物在与其他特定药物同时使用时可能产生相互作用,导致药物疗效减弱或副作用增加。
文档收集于互联网,已重新整理排版.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牙疼用药千万得小心
牙疼虽是小病,却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极大的困扰,当牙疼找上了门,你知道该怎样选药吗?
几个月前,小柱就发现自己有颗烂牙,由于工作比较忙,所以一直没去看医生。
终于有一天,牙齿开始疼痛起来,同事给了他一颗“牙痛丸”,他往烂牙里头一塞,似乎好些。
可到了晚上,牙齿疼得越来越厉害,弄得小柱整晚没睡着,又是止痛药、又是消炎药,效果都不明显。
第二天,小柱捂着脸来到医院,问医生的第一句话就是:“牙疼究竟该吃什么药啊?”
要为牙疼选好药,首先要清楚引起牙疼的原因和疾病的状况。
临床上,最容易引起牙疼的疾病有牙髓炎、根尖周炎、冠周炎等。
※牙髓炎
部分牙髓炎病人在用冷水刷牙时疼痛明显,而改用温水便觉得没那么痛;还有一些病人在吃饭喝热汤时也觉得痛,要等汤放凉了才能喝;如果继续发展,有的病人会无缘无故地痛起来,特别是到了晚上躺下睡觉后,会痛得更厉害,甚至影响睡眠。
这就是医生常说的“冷热刺激痛、夜间自发痛”。
牙髓炎的炎症部位在牙齿中央的牙髓腔,药物要通过细小的根尖孔才能到达,可以说任何药物都不可能彻底治疗牙髓炎,所以牙髓炎“无药可治”的说法是有一定道理的。
不少牙髓炎病人牙痛时病急乱投医,那些不专业的医生随便开点抗生素给病人用,结果完全不起作用。
对于牙髓炎造成的疼痛,止痛药有一定的作用,而当疼痛剧烈时,止痛药的作用就不明显了。
像“牙痛丸”一类的局部止痛药在疼痛轻微时可能有效,但并非好办法。
当发生牙髓炎时,最好是找牙科医生,对病牙进行治疗和处理,在看牙医之前已经有疼痛的可以口服止痛药,其他药物建议都不用。
※根尖周炎
一般情况下,牙髓炎进一步发展,细菌侵犯到牙根尖周围的组织便造成了根尖周炎。
炎症早期病人会觉得牙齿有浮起感,容易咬到病牙,牙齿咬合时感到疼痛。
早期由于炎症的范围比较小,使用抗生素和消炎止痛药对控制炎症虽有一些帮助,但意义不大。
专业的牙科医生仍然强调局部引流和局部用药,医生通常会从牙齿疏通到根尖周围的组织,并在局部放置消炎止痛药物,如樟脑酚等。
根尖周炎病人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治疗,炎症范围扩大,可能出现面颊部红肿热痛、化脓,甚至出现发热、全身疼痛等症状。
这时,就有必要对全身使用抗生素和消炎止痛药;疼痛者可以加用去痛片等止痛药,疼痛剧烈者还可以在病牙周围注射局部麻醉剂,如普鲁卡因等。
※冠周炎
冠周炎多发生于下颌智齿萌出不全或阻生时,牙冠周围软组织发生炎症。
炎症初期,病人觉得牙龈肿胀疼痛,咀嚼吞咽或开口活动时疼痛明显,随着病情发展疼痛加重;严重时还可出现不同程度的无法张口,甚至牙关紧闭。
治疗以局部处理为主,常用生理盐水和2%双氧水冲洗局部,再放置碘甘油,最好每日1~3次,再用洗必泰漱口液漱口。
如果有脓肿形成,应及时切开排脓。
如果出现面颊部红肿热痛,甚至全身发热、疼痛等,可以使用抗生素和消炎止痛药,常用的药物也是广谱抗生素和灭滴灵等。
无论根尖周炎或冠周炎,如果病情得不到控制,容易形成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这时还可考虑静脉注射抗生素,医生应根据病人的情况选择药物,如青霉素等。
综上所述,牙疼时首先应考虑请专科医生诊治,先进行局部处理,必要时才使用抗生素和止痛药。
市面上有一些药,声称能治疗牙痛、牙周疾病等,而事实上专业口腔科医生基本不开这些药,不经过局部治疗而仅靠药物是不能解决问题的,甚至还会延误病情。
1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