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实例拆解音响教你看懂扬声器单元.
- 格式:doc
- 大小:439.00 KB
- 文档页数:12
认识高中低音:喇叭单元分类详解展开全文常见二路分音高中低音单元设计喇叭设计的种类繁多,最简单的一种就是一个单元就负责所有声效,也就是所谓「全频单元」的设计,比较多见于超小型喇叭、蓝牙喇叭。
而「正经」听歌、睇戏的喇叭就普遍至少是二路分音的设计,喇叭前面有两组单元,分别是「高音单元」及「中低音单元」出声。
市面上多数书架喇叭都是采用这种设计,部分座地喇叭虽然都是二路分音,不过就会配备两组或以上的中低音单元。
当然,三路分音、配备高、中、低音单元的设计在座地喇叭上亦较常见。
基本的运作过程是,由于扩音机驱动的电流讯号,会先经过分音器,将高、中、低频音讯分配到对应的高、中、低音单元上发声,然后「混合」成我们听到的音乐和音效。
设计物料不同音效目的一样这么多单元设计当中,动圈式算是最常见的一种,高、中、低音单元都常用。
同大家常听到的动圈耳机运作原理差不多,当扩音机驱动带着对应音乐讯号的电流、流经单元内的线圈时,在磁石的作用力之下就作出不同幅度、频率的前后移动,带电流的线圈会带动音圈及附带其上的振膜震动,推动空气粒子从而发声。
用到的磁石、音圈线材、振膜、甚至悬边等的物料都可以不尽相同,甚至经过多年发展变得五花八门,不过目的几乎都一样——准确重现音乐原本的声响效果。
以振膜为例,就要选用一些坚韧、变形少的物料,常见的包括纸盘、纤维、金属等等。
B&W 七八十年代的研发的Kevlar 振膜好多人都不会陌生,防弹纤维拥有超强的韧性,令失真减少。
不过技术不断进步,采用新物料的Continuum 单元拥有更好的均匀度及声音还原力,振膜物料也是单元发展的重要一环。
高音单元窄角度输出耳平最适合高音单元通常位于喇叭最上面的单元,部分超高身座地喇叭,有机会将高音单元置于中间位置。
这样的摆位主要是因为高频音波的扩散性较低,稍为偏离单元指向的方位就会衰减得厉害,所以通常都会设计到接近耳平的位置。
高音单元通常负责重现 2,000Hz 至 5,000Hz 以上,直到 20kHz 的高频音效,当然,视乎单元、分音设计的不同,这个频响范围变化亦可以相当大,1,800Hz、1,500Hz 以上等不同数值都有。
小米蓝牙音箱拆机分析音箱整体分为3个部分:旋钮、软件套、音箱主体,其中,旋钮可以按压或旋转,顶部为出音区域;软胶套的作用为,套住旋钮下缘,防止旋钮误触碰;音箱主体正面有音量+/-丝印,指示灯,背面有micro usb充电接口。
音箱外形尺寸为:60mm*60mm*93.3mm。
旋钮可以按压和旋转,具体功能看下图:下面开始拆解:1.首先从外形上看,并没有外露的螺丝,这应该算是消费类电子产品的一个特点的,对于这种放在桌面使用的轻巧型电子产品,底部一般都需设计防滑垫,如图,防滑垫材质一般为TPU等耐磨的软胶,上面的丝印就不做过多介绍了。
2.按正常的结构设计逻辑,螺丝一般会藏在防滑垫下面,防滑垫一般使用双面胶固定或者在防滑垫背面背胶,背胶区域离外形至少有0.1距离,防止从外观上看到胶,如图。
3.如防滑垫有方向要求,为了一次性安装到位(由于使用胶粘,粘上去不好撕下来),需做防呆结构,如图。
4.撕掉防滑垫后,看见一块底盖,通过3颗螺丝固定,除了螺丝和防呆孔,还有3处结构,分别是进胶点(细水口),麦克风孔,内部元器件避空孔(有一个电感太高,顶到底盖),这里的麦克风作用是,当有人打电话进来时,可以通过音箱回应而不必通过手机,但是由于麦克风的位置以及拾音方向的影响,效果并不是很好,如需要效果好,可参考智能音箱的麦克风阵列设计。
5.拆掉底盖的螺丝,底盖并不能轻松拿下来,应该还有卡扣辅助固定,拆开后发现在螺丝位置之间分别设计了3个卡扣,扣合量在0.4-0.5左右。
6.PCB板采用3个定位柱定位,采用4个卡扣进行预固定,最后通过底盖压住打螺丝进行最终紧固。
7.导光柱由底盖上对于卡槽压住固定,PFC插座泡棉用来压住PFC 插座,防止PFC排线松脱,麦克风泡棉用来密封麦克风前腔。
8.指示灯导光柱光线传导原理图,更多导光结构请看如下文章:产品灯效设计:导光结构篇。
9.继续往下拆解,此两处排线都是从喇叭音腔内部穿过,为了防止漏气,需在排线孔处打上密封胶。
拆解不见不散LV510音箱(附照片)不见不散LV510音箱外形
第一步:用电吹风加热面板
第二步:用起子撬开面板
露出四颗螺丝
第三步:把四颗螺丝卸掉
第四步:取下上盖,露出下面黑色的内盖。
第五步:卸掉黑色内盖上的四颗螺丝,带有散音孔的后面盖即取下。
白色的就是电池。
最后取下后内盖,露出液晶面板和喇叭。
如果继续的话就把电路板拆掉了。
拆后感,此音箱外观小巧,有一种讨人喜欢的感觉。
但是内里做工一般。
插卡的插槽设计不合理,卡插进去后在外面摸还是刮手。
尤其是电池,这种消耗品藏在里面也就算了,还整的容量这么小,想找个替代品都是个问题。
我本想用照片里的手机电池替换,但是尺寸不行,除非把它原来的电池槽往外阔,要么就另想办法。
或者使用外接电源,或者想法配电池,又或者扔进垃圾堆。
如果有网友看见我写的东西,并且找到了替代的电池请说一声。
谢谢。
喇叭单元的基本结构-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喇叭单元是音响设备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承担着将电信号转换为可听音频的功能。
喇叭单元的基本结构由振膜和磁路系统组成,通过振膜的振动和磁路系统的作用来实现声音的放大和输出。
在本篇文章中,我们将深入探讨喇叭单元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并对其进一步的研究和应用进行展望。
在喇叭单元的的基本结构中,振膜是其中之一。
振膜是由材料制成的薄膜,它可以被电信号激发而产生振动。
振膜的振动以一定的频率和幅度,将电信号中的声音信息转换为机械能。
不同的振膜材料和结构将会影响声音的音质和音色。
另一个基本的组成部分是磁路系统。
磁路系统主要由磁体和磁铁组成,它们被安置在振膜的附近。
当通过磁体通电时,产生的磁场与磁铁相互作用,形成一个磁路。
这个磁路将会对振膜产生力量的影响,使其振动。
通过改变磁场的强度和方向,我们可以调整振膜的振动情况,从而调节输出声音的音量和音调。
喇叭单元的工作原理基于振膜的振动和磁路系统的作用。
当电信号通过喇叭单元流过时,它会导致振膜开始振动。
振膜的振动将会产生声波,通过喇叭单元的其他部分进一步放大和输出。
同时,磁路系统的作用可以保证振膜在正确的位置进行振动,并有效地转换电信号中的声音信息。
概括地说,喇叭单元的基本结构由振膜和磁路系统组成。
振膜通过振动将电信号转换为声音,而磁路系统则起到辅助振膜振动的作用。
喇叭单元的工作原理依赖于这两个基本组成部分的协同作用。
在接下来的内容中,我们将更加深入地探讨喇叭单元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为进一步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基础。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如下所示:2. 正文2.1 喇叭单元的基本组成2.1.1 振膜2.1.2 磁路系统2.2 喇叭单元的工作原理2.2.1 振膜的振动2.2.2 磁路系统的作用本文将详细介绍喇叭单元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在正文部分,我们将首先探究喇叭单元的基本组成,包括振膜和磁路系统两个关键组件。
拆解不见不散LV510音箱(附照片)不见不散LV510音箱外形
第一步:用电吹风加热面板
第二步:用起子撬开面板
露出四颗螺丝
第三步:把四颗螺丝卸掉
第四步:取下上盖,露出下面黑色的内盖。
第五步:卸掉黑色内盖上的四颗螺丝,带有散音孔的后面盖即取下。
白色的就是电池。
最后取下后内盖,露出液晶面板和喇叭。
如果继续的话就把电路板拆掉了。
拆后感,此音箱外观小巧,有一种讨人喜欢的感觉。
但是内里做工一般。
插卡的插槽设计不合理,卡插进去后在外面摸还是刮手。
尤其是电池,这种消耗品藏在里面也就算了,还整的容量这么小,想找个替代品都是个问题。
我本想用照片里的手机电池替换,但是尺寸不行,除非把它原来的电池槽往外阔,要么就另想办法。
或者使用外接电源,或者想法配电池,又或者扔进垃圾堆。
如果有网友看见我写的东西,并且找到了替代的电池请说一声。
谢谢。
奥尼小音响D-505拆解
奥尼小音响D-505 由于电池充不满电,为了修理,遂把它拆解了。
下面是拆解步骤:用一根缝衣针,小心沿前面网罩四周,慢慢翘起,防止网罩变形,然后拿下。
随后,卸下前面板的八颗螺钉,小心拆下前面板。
卸下前面板时必须要非常小心,因为液晶屏数据线很脆弱;电源线非常细,扯断后,焊接有些麻烦。
还有电源开关也很容易损坏,我就是由于不小心把电源开关弄坏了。
焊下收音天线之后,就可以彻底分解了。
另外小音响中的电池容量比说明书中所介绍的稍小。
只有750mAH.
下面是内部的图片。
做工还是不错的。
标750ma估计也有点虚,这么小的电池。
经典惠威有源音箱拆解
惠威音响在国内的口碑还不错,近日入手了一部惠威M200MK2有源音箱,忍不住手痒,拆开来看看。
主音箱全图,酷酷的外形。
拆前级运放就从三个金色旋钮开始。
拆前级运放部分从三个电位器这里入手,三个金色旋钮直接往外拔出来,就看到图上的螺帽固定整个前级运放板,用深一点的10mm套筒能扭开螺帽,然后把低音单元拆下来后,就可以从里面拿出电路板了。
前级运放电路板,这是从后面拆了背板照的。
拆除后面的金属散热板后可以看到100W的环牛。
固定在金属散热板上的运放芯片LM4766T。
2只10000UF电容,不知道换15000UF有没有效果。
犹豫中。
低音单元上的标识。
拆出来的前级运放板,三个密封的电位器。
前级运放NE5532P,旁边可看到两颗红色的WIMA电容。
拆下来的NE5532P。
准备替换的AD827JN运放芯片,不知道真假,有了解的朋友告知一声。
OPA627BP及单转双转接电路板。
换上OPA627后的效果。
大体积的3.3UF电容来个特写,不知是否真货呀。
换上电容后的电路板。
整体效果。
华硕Xonar D1。
背面。
今天闲不住把DOSS摩卡给拆解了,来给大家一饱眼福!
通过以上的拆解我们发现DOSS摩卡这款蓝牙音响的绝大部分体积被共鸣腔所占据。
音响底部的配重可以理解,但是共鸣腔侧面的金属配重就有些不理解了,而且我们从图中也发现这共鸣腔内的金属配重也已经
全部生锈,放在这里是不是有些不妥呢?还有一点就是麦克风与主板的连接线有些简陋,焊接点很容易脱落,如果能采用插头的设计会更好。
总之呢,个人觉得这款音响凭借其独有的外观和卓越的音质相信可以赢得不少消费者的青睐!。
教你看懂扬声器单元的各项数据2015/8/26 17:25:32 来源:艾维音响网[提要]今天,艾维音响网给大家介绍一下扬声器单元的一些主要参数。
艾维音响网今天,艾维音响网给大家介绍一下扬声器单元的一些主要参数。
以下面一款型号6寸半低音单元为例,它的参数表可以在商城找到。
以它的数据为例:第一部分是关于这个单元的特征的纯文字描述:这类单元是一种紧凑型短音圈单元,带有环形钕磁。
申请了专利的磁路提供了非常长的线性冲程,同时力系数很高。
上夹板设计成可以“引导”磁体附近后向气流的形状,同时由于铸铝盆架的设计非常开放,这个单元真正避免了声压缩。
接下来,就是所谓的"DriveHighlights"部分,也就是这个单元的亮点所在。
写的是“钕磁,短音圈磁路系统,特长线性冲程”。
第二部分就是参数表,放大看一下:参数中英对照:fs:谐振频率(单元自由场谐振频率,单元阻抗峰所在频率,此处电相位角为0度)Qms:机械品质因数(此处s代表扬声器单元Speaker,下同)Qes:电品质因数Qts:总品质因数BL:力系数(磁隙磁通密度B与位于磁隙中的音圈导线长度的乘积)Rms:机械力阻Mms:总振动质量(包含所推动的空气负载,不含空气负载的为Mmd)Cms:悬挂顺性(由折环与支片的顺性构成)Sd:有效振动面积Vas:等效容积Sensitivit:灵敏度在这个表中,所有的数据又分成了四个部分分别是电参数、T/S参数、额定功率、音圈和磁体参数。
1. 电参数在电参数中,首先是“nominalimpedance",即额定阻抗,或叫标称阻抗、名义阻抗。
什么意思呢?一般是指单元谐振峰后面(频率更高的方向)阻抗最低点的近似值。
网络配图本文我们研究的这个单元最低点大约在150赫兹处,数值大约是7.5ohm(下面写的Zmin就是),近似值就是8ohm了。
那如果是7.1ohm呢?还是标成8ohm。
大多数单元的额定阻抗不是8ohm,就是4ohm。
惠威D1080-IV音箱拆解惠威D1080-IV音箱拆解● 前障板厚度15.6mm,特制倒相管对5英寸2.0书架箱来说,箱体的材质、密度和厚度将对音质有很明显的影响,一般来说,箱体材质密度越高,面板厚度越大,音质也会越好。
惠威D1080-IV前障板达到15.6mm,在同类产品中表现已经比较出色,背板和侧板的厚度为9.68mm。
另外箱体内部棱角处还设计有加强筋,保证箱体外壳的稳定,降低出现谐振的几率。
惠威D1080-IV音箱拆解:前障板厚度15.6mm惠威D1080-IV音箱拆解:背板、侧板厚度9.68mm惠威D1080-IV音箱拆解:箱体内部加强筋惠威D1080-IV音箱拆解副箱内置吸音棉惠威D1080-IV音箱拆解:特制长方形倒相管惠威D1080-IV音箱拆解:主音箱内置吸音棉考虑到近声场的使用环境,D1080-IV前面板采用了多棱面低衍射设计,前面板面积更小,而且棱面设计也降低了多余声波的反射,减轻干扰。
另外,箱体倒相孔部分与众不同,大多数圆形倒相孔在风噪控制方面表现都不理想,D1080-IV的第三大改进就是采用了内嵌式的双扩散长方形倒相管。
沿箱体铣开两条细槽,将特制倒相管嵌入其中,大动态下风噪能够得到很有效地控制。
产品:D1080-IV 惠威音箱高、低音单元全面升级mm● 高、低音单元全面升级单元方面一直是惠威的强项,在D1080-IV音箱中,惠威也不忘展示一下最新的研发成果。
音箱使用了型号为LM5N的5.25英寸低音单元,和惠威M200MKII I使用了同一款低音单元,适合近声场环境使用。
低音振膜采用聚丙烯复合材料,在中频方面表现同样出色。
惠威官方给出了-3dB时的低频响应测试数据,可达到53Hz。
惠威D1080-IV音箱拆解:低音单元惠威D1080-IV音箱拆解:LM5N惠威D1080-IV音箱拆解:高音单元惠威D1080-IV音箱拆解:LB-D1080T4惠威D1080-IV音箱拆解:惠威D1080-IV音箱拆解:密封垫高音单元方面,从型号我们可以看出,这是专门为D1080-IV音箱量身打造的。
联想机箱内置音箱(带功放)拆解,型号LE-IT02 早期的联想机箱内置音箱(带功放)拆解,型号LE-IT02喇叭1喇叭2去掉4颗螺丝功放板及UTC2025功放芯片电路板背面左右声道输出BTL喇叭联想LE-IT02内置音响1.接法:白色和红的的是音频接线,不分左右声道,可以接到耳机插头上,然后插到声卡的绿色输出孔。
蓝色和黄色为音频地线,不分左右,不接也响。
橙棕色线是电源正极,可以接D型电源口(红的是5v的正极,黄的是12v的正极)或USB线,也可从USB口取电。
一粗一细黑色线是电源地线,接一条就可以。
可以接到D型电源口的黑色接口。
2.电源部分:LE-IT01电源用的是5v的电源,LE-IT02电源用的是12v的电源。
5v电源可以直接在usb口上直接取,也可以在电源D型输出端子上取。
D型电源接口取电:D型电源接口线是四色线,红的是5v的正极,相邻黑的是5v的负极,黄的是12v的正极,相邻黑的是12v的负极。
usb接口线取电:USB接口线分红白绿黑四色,红色是+5v,黑色是接地,白色和绿色线是数据信号,没有用,断掉做好绝缘。
这里,我们将红色线接到音箱上红棕并到一起的线上,黑线接黑线。
3.音频部分:耳机孔线接法:耳机的插头有四条线,两条线包在红色和白色的电线皮里,两条在外面。
把红线插到红色音频线的孔里,外面的裸线插到和红色线孔同排的黄(白)线的孔里,另两条线对称插。
录音线接法:切开一条Line-in录音线,外皮里面是裸线,作用是音频地线,里面包着一条小的漆包线,是音频信号线,分别对接即可。
4.其他用法:加装一个双联电位器,来控制音量。
再加装一个5~12v的变压器,就可以成为有源音响,完全脱离电脑的限制了,可以随时移动,接mp3 dvd 随身听等等。
LE-It02音箱改造接法(直接连主版)型号ST-IT02电源:棕色+橙色为正极裸线是负极音频:黄色+蓝色为是零线红白为左右声道LE-It02自带线是六芯分别是橙棕红白蓝黄橙棕是电源正屏蔽层电源负红音频1,白音频2(左或者右声道,不记得了) 蓝黄音频接地电源是12V电源的话可以从PC电源中获取也可以自己接个12V的变压器.可以肯定的是该东东音效还是不错的.电源:棕色+橙色为正极裸线是负极音频:黄色+蓝色为是零线红白为左右声道单位老联想电脑里有内置音箱LE-IT02,因弃之可惜,故改造了3个用作笔记本外置音箱。
扬声器组件大解析振膜高音音箱喇叭低音撰文/珊迪修订/莉莉你可曾听过「单体」(Speaker Driver)这个词?那个只要接上线、就能让音乐变大声的箱子里,到底隐藏着多少秘密? 是什么样的机关,让它可以恣意表现出各式不同的效果?从厘清音响发声的组件开始,再进入音箱如何影响声波的原理,科学小知识为你敲开音响世界的第一扇门。
扬声器的组成一般人大多会把音响设备中发出声音的方盒子称为「喇叭」,另一个较专业的用语则会称之为「扬声器」(Loudspeaker)。
既然名为扬声器,就代表它在音响设备中所担负的工作是「发出声音」。
这个发声的过程,需经由许多小部件共同运作而成,「单体」就是在盒子中发出声音、通常是黑色的、看起来有点像眼睛的圆形体,同时也是整套音响发声的起点。
那我们就从单体构成的原理开始,来了解扬声器的点点滴滴。
单体剖面奥秘藏在组件中每一个扬声器中必定藏有单体,单体是扬声器作动的最重要组件,而根据单体发声方式的不同,可分为动圈式、电感式、静电式、平面振膜式、铝带式等等。
目前市面上所看到的扬声器,95%皆采用「动圈式」。
动圈式单体的设计最早出现在1887 年,当时并不普及,直至一战后,电影事业蓬勃发展,无声电影渐衰,有声电影兴起,扬声器的需求大为增加。
相较于其他种类的单体,动圈式单体发展时间长,相关制造及投入厂商众多,至今仍是最普遍的单体形式。
声音是如何被我们听见的呢?「磁电效应」赋予动圈单体生命单体运作原理1819 年,丹麦物理学教授厄斯特(HansØrsted, 1777-1851)意外发现,一条通有电流的导线竟会使附近的磁针产生偏转,意味着载有电流的导线周围会产生感应磁场,且感应磁场的方向会随着电流的流向不同而改变。
这个物理史上的重大发现即为「电流的磁效应」,也是动圈式单体运作的基本原理。
动圈式单体的运作力量,来自于单体中间的永久磁铁与音圈。
当音圈通上电流方向不断改变的讯源后,音圈的周围会产生方向不断变动的感应磁场,这个感应磁场与永久磁铁所生成的磁场交互作用,时而互相排斥,时而互相吸引,进而使音圈上下运动。
三诺N-30G音箱解剖(2005-05-12 11:18:04)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我们拆友俱乐部的会员已超过1000人了!会员大部分为硬件发烧友和专业人士,包括硬件工程师、网络设备工程师等。
部分会员的来信也令我感动,下面选登其中两位的来信。
艾新圣:我是《电脑报》的忠实读者,最近看到电脑报成立了拆友俱乐部,“我不禁哭了,哭着哭着就想起来了我还没有加入呢!”我从小就酷爱拆东东,我爸的剃须刀、我妈的电饭锅、我的四驱车、弟弟的变形金刚…总之拆过无数家电并且保持了一个骄人记录——那就是每次再装上我都能“节省”出来几个零件!因为这没少挨骂,所以我觉得我有充分的理由加入拆友俱乐部,希望能和大家交流学习改变现状。
我的心是诚恳的,我的要求是迫切的!龙达:本人从小就对无线电感兴趣,喜欢拆各种电子产品。
1995年电子专业毕业,现在在单位的信息中心工作。
小学拆过收音机、闹钟等;中学拆过Apple II、中华学习机;高中拆过各种286、386、486等电脑,1992年拆过父亲单位的586Compaq服务器。
上班后拆得更多了,摄像机拆过3种,DV拆过2种,数码相机1种,服务器、交换机、路由器、打印机拆过无数台。
1999年我把自己新买的诺基亚8810给拆了(当时它价值5000元),我拆过的笔记本品牌有华硕、东芝、宏碁、IBM,当然以上设备拆后都很完好地安装上了。
现在,一种硬件产品我看一圈就知道如何下手拆,因为每种产品的工业设计都有它的原理。
我拆东西主要是为了修理以及了解内部构造,总之我喜欢拆东西,请允许我加入俱乐部!目前,还有大量硬件发烧友不断来信询问该如何加入俱乐部。
迪迪再次说明:只需要写好个人简介,留下详细的联系方式,给迪迪的信箱chengjy888@发邮件就可以了。
当然,如果能以投稿和其他会员交流,那将会提高你在俱乐部的知名度。
本期,我们刊登北京会员李晓波的来稿,他将获得500元稿费以及参加我们下一次大型活动的机会。
一文看懂音响电路图及工作原理什么是音响音响指除了人的语言、音乐之外的其他声响,包括自然环境的声响、动物的声音、机器工具的音响、人的动作发出的各种声音等。
音响大概包括功放、周边设备(包括压限器、效果器、均衡器、VCD、DVD等)、扬声器(音箱、喇叭)、调音台、麦克风、显示设备等等加起来一套。
其中,音箱就是声音输出设备、喇叭、低音炮等等。
一个音箱里包括高、低、中三种扬声器,三种但不一定就三个。
技术的的发展历史可以分为电子管、晶体管、集成电路、场效应管四个阶段。
音响组成部分音响设备大概包括功放、周边设备(包括压限器、效果器、均衡器、激励器等)、扬声器(音箱、喇叭)、调音台、声源(如麦克风、乐器、VCD、DVD)显示设备等等加起来一套。
其中,音箱就是声音输出设备、喇叭、低音炮等等,一个音箱里包括高、低、中三种扬声器,三种但不一定就三个。
音响电路原理图音箱的工作原理要知道音箱发声的原理,我们首先需要了解声音的传播途径。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声间要靠一切气体,液体、固体作媒介传播出去,这些作为传播媒介的物质称为介质。
就好比水波,你往平静的水面上抛一个石子,水面就有波浪,再由对岸传播到4周;声波也是这样形成的。
声波的频率在2020,000Hz范围内,能够被人耳听到;低于或高于这个范围,人耳都听不到。
波与声波的传播方式是一样的,通过介质的传播,人耳才能听到声音。
声波可以在气体、固体、液体中传播。
下面在来说说喇叭的工作原理。
喇叭是把电信号转换为声信号的一种装置,它由线圈、磁铁、纸盆等组成。
由放大器输出大小不等的电流(交流电)通过线圈在磁场的作用下使线圈移动,线圈连接在纸盆上带动纸盆震动,再由纸盆的震动推动空气,从而发出声音。
喇叭的发声原理当喇叭接收到由音源设备输出的电信号时,电流会通过喇叭上的线圈,并产生磁场反应。
目前微型产品采用的有以下几种结构形式见图1-图4:图1:内磁式磁路系统由磁蕊、磁铁和U杯组成。
特点是漏磁场较小。
图2:外磁式磁路系统由磁蕊、磁铁和T铁组成。
特点是漏磁场较大。
图3:复合外磁式磁路系统由三个磁蕊和二个磁铁组成。
特点是漏磁场较大。
图4:复合内、外磁式磁路系统由二个磁蕊、二个磁铁和T铁组成。
特点是用于二合一产品,内磁式用于受话器,漏磁场较小,用于扬声器的外磁式漏磁场较大。
它们的主要作用是提供给扬声器提供一个或二个均匀的缝隙磁场。
3.2 内磁式磁路系统下图4.1是光讯Φ20的磁路设计情况。
图4.1磁铁–内磁式磁路系统,它最大的优点是不漏磁(设计合理的情况下)。
过去磁体采用铝镍钴或钐钴磁体,因钴和镍是稀有金属,世界的存贮量都很低,所以很贵。
目前我们使用的钕铁硼磁体是当今性价比最好的磁体,它不含贵重金属,体积小,不易退磁。
它的缺点:居里点低310℃,工作温度≤80℃,加工时要冷却加工。
如果磁铁粘偏,想回拆是件很麻烦的事,加温后拆下的磁铁磁性能会降低。
钕铁硼磁体还有一个缺点是易生锈。
居里点-居里发现任何一种磁性材料,各有一定的温度,当高于这一温度时,磁性完全消失,这一温度叫居里点。
钕铁硼磁体及其它几种磁体的居里温度和工作温度见表1。
铁氧体钕铁硼铝镍钴钐钴居里工作居里工作居里工作居里工作温度温度温度温度温度温度温度温度450 ≤250310 ≤80850 ≤550800 ≤250表1钕铁硼磁体表面电镀层的要求执行稀土行业标准XB/T903-2002《烧结钕铁硼永磁材料表面电镀层》,蓝白锌三价铬电镀层最小厚度为5μm,彩锌三价铬电镀层最小厚度为8μm,铜加镍电镀层最小厚度为12μm。
检验方法执行GB/T10125《人造气氛中的腐蚀试验盐雾试验》。
使用的烧结钕铁硼永磁材料其特性:退磁曲线和磁体三参数Br(剩磁)、Hc(矫顽力)(BH)max(磁能积)应符合供应商提供的供应商标准,如果供应商末提供标准的就要执行国标GB/T13560-2000《烧结钕铁硼永磁材料》。
一文看懂音响电路图及工作原理什么是音响音响指除了人的语言、音乐之外的其他声响,包括自然环境的声响、动物的声音、机器工具的音响、人的动作发出的各种声音等。
音响大概包括功放、周边设备(包括压限器、效果器、均衡器、VCD、DVD等)、扬声器(音箱、喇叭)、调音台、麦克风、显示设备等等加起来一套。
其中,音箱就是声音输出设备、喇叭、低音炮等等。
一个音箱里包括高、低、中三种扬声器,三种但不一定就三个。
技术的的发展历史可以分为电子管、晶体管、集成电路、场效应管四个阶段。
音响组成部分音响设备大概包括功放、周边设备(包括压限器、效果器、均衡器、激励器等)、扬声器(音箱、喇叭)、调音台、声源(如麦克风、乐器、VCD、DVD)显示设备等等加起来一套。
其中,音箱就是声音输出设备、喇叭、低音炮等等,一个音箱里包括高、低、中三种扬声器,三种但不一定就三个。
音响电路原理图音箱的工作原理要知道音箱发声的原理,我们首先需要了解声音的传播途径。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声间要靠一切气体,液体、固体作媒介传播出去,这些作为传播媒介的物质称为介质。
就好比水波,你往平静的水面上抛一个石子,水面就有波浪,再由对岸传播到4周;声波也是这样形成的。
声波的频率在20——20,000Hz范围内,能够被人耳听到;低于或高于这个范围,人耳都听不到。
波与声波的传播方式是一样的,通过介质的传播,人耳才能听到声音。
声波可以在气体、固体、液体中传播。
下面在来说说喇叭的工作原理。
喇叭是把电信号转换为声信号的一种装置,它由线圈、磁铁、纸盆等组成。
由放大器输出大小不等的电流(交流电)通过线圈在磁场的作用下使线圈移动,线圈连接在纸盆上带动纸盆震动,再由纸盆的震动推动空气,从而发出声音。
喇叭的发声原理当喇叭接收到由音源设备输出的电信号时,电流会通过喇叭上的线圈,并产生磁场反应。
而通过线圈的电流是交变电流,它的正负极是不断变化的;正极和负极相遇会相互吸引,线圈受到喇叭上磁铁的吸引向后(箱体内)运动;正极和正极相遇则相互排斥,线圈向外(箱体外)运动。
iHome苹果音响底座拆解展开全文这个底座还是以经典的方正外形为主,边角进行了圆弧过渡,使四方板砖的款式看着精致的多,顶置30PIN苹果接口,适合iphone4S以下和各种ipod,按键都设计在上面,便于操作前面板有意地进行了抬高,余以为是小角度仰角设计,便于聆听后背有时间设定、一键时间同步,DC电源接口和AUX,还拖着一条软鞭收听FM调频电台节目大字时间显示,像积木似的字体显示不多见,还有日月日期的显示,细心看显示的背景星星点点,繁如夜空,非常好看按键动手吧!底座底部还有两个打孔的喇叭网,这就是前面板抬高的理由了,便于声音从底部反潜扩散,怪不得低音和体积不相符掀开底盖,发现喇叭网下确实有两个喇叭,是椭圆形的,有的人将这种喇叭起了专业的名字,叫跑道型喇叭,挺形象的,确实像体育场里的400米跑道,两边两个跑道,中间主板就是田径场了,主板工艺,现在似乎都很注重板子的整洁度,不再像以前到处都是东倒西歪的元件,好几根线飞来跨去是ET2314的音频处理ICSA78R05F,这个应该是功放那个IC,后悔当初没学好物理,看到这些东西就迷茫了许多(补充说明:晚上11点开拆拍照后没有及时查找元件SA78R05F是什么,就直接发帖了,已经被多位坛友指出这个不是功放IC,而是78R05是5V定压稳压器,原话不删不改了,在此感谢各位大侠们的拍砖和批评指正,让坛友见笑了,下次再发贴,一定注意)这一块也不知是什么,还专门贴了东西拆开主板看里面,是显示屏和苹果接口的安装位置,没什么可继续拆的,再拆就只剩下外壳和音箱了看这个喇叭,素质非常好,是橡皮边的,弹性大,低音下潜好,比泡沫边耐用,而且冲程也大一点,继续拆两只喇叭,看看什么究竟音质还是突破了自有的体积,加上3D效果,总体非常不错对于不懂电子电路的来说,最主要关心的是音质,不拆音箱,不算拆,何况它号称专利技术,对两个椭圆的跑道喇叭,看个究竟,拆开看,原来是两个低音辐射器,低音效果来自这个空盆喇叭这个才是真正的发声喇叭,4欧5W的喇叭磁钢不小,上面竟然打着iHome自己的logo,看来专利还是需要自己的东西看喇叭磁钢和喇叭直径大小一样小喇叭做工不错来个仰面朝天照,据报道称这个底座采用的是“Reson8?扬声技术,展现丰富、自然且具高度真实感之立体声”,这一番拆解,原来是立体声的每声道加了低音辐射器,reson的英文有共振和理智的含义,不过这个后缀的8,有点过了,最多是2罢了,音质确实不错,小喇叭通过两个低音辐射器,一是增加的低频的下潜,一个增加了能量感,再辅以向下的反射式低音,整体上这个底座音质非常不错,超过一般水平,小喇叭从做工和声音重放上也显示了不俗的素质。
前言:
作为音箱最基本的组成部分,扬声器单元(简称单元)对于普通读者来说是既简单又复杂的。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单元的工作原理似乎很简单,往复运动的振膜不停的振动,带动空气形成声波,似乎就这么简单。
但是它同时又是复杂的,譬如,假设有人忽然拿出一张图片问您,这单元是好是坏啊?恐怕这个还真不容易回答上来。
林林总总的扬声器单元要说出个好坏还真非易事
不过本文也没有让您一下子就能肉眼辨别单元好坏的妙方,只能先为大家揭秘这么个看似简单的单元,内部究竟是个什么样,各部件有何功能等等。
想进阶为音频高手的朋友,赶紧充电吧(本文参考王以真教授编著的《实用扬声器技术手册》以及网络上的一些素材以成文,特作此注)。
*特注:本文所引用的图片仅为帮助说明讲解内容,并非特指某款扬声器或某款扬声器的某部分是优秀的或劣质的。
扬声器的爆炸图(分解图):
将单元按照中轴及大致的装配顺序进行分解排列的说明图被行业人士称为爆炸图,上图便是典型的扬声器爆炸图。
下面我们将以锥形扬声器为例,为大家介绍电动式扬声器大致的内部结构。
锥形扬声器的特点及其内部组成:
锥形扬声器是我们最常的扬声器类型,它的结构相对简单、容易生产,而且本身不需要大的空间,这些原因令其价格便宜,可以大量普及。
其次,这类扬声器可以做到性能优良,在中频段可以获得均匀的频率响应,因此能够满足大部分普通消费者的常规听感需求。
最后,这类扬声器已有几十年的发展史,而其工艺、材料也在不断改进,性能与时俱进,这也令这两款扬声器能够获得成为主流的持续的原动力。
锥形扬声器的结构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1、振动系统包括振膜、音圈、定型支片、防尘罩
2、磁路系统包括导磁上板、导磁柱、导磁下板、磁体等
3、辅助系统包括盆架、压边、接线架、相位塞等
下面我们将为大家逐一介绍锥形扬声器内部的主要部件。
最新扬声器内部解构:
具体到上图,根据序号,他们分别是:1.磁钢、2&4.磁体、3.导磁下板、5.导磁上板、6.盆架、7.定心支片(弹拨)、8.音圈、9.振膜+折环、10.防尘帽。
振膜:电动式扬声器,当外加音频信号时,音圈推动振膜振动,而振膜则推动空气,产生声波。
M7II的低音单元是一个指数盆
常见的锥盆有三种形式:直线式锥盆振膜、指数式锥盆振膜和抛物线式锥盆振膜。
漫步者R1900T06的低音单元采用了规律的褶皱改善分割震动的状态振膜在振动频率较高时,会出现分割振动,在振膜锥形斜面上增加褶皱可以改变分割振动的状态,如果设计得当,可以改善单元的高频特性,还可以增加振膜的强度及阻尼。
惠威M200MKII低音单元S5N振膜采用了PP材料
而材料最常见的是纸盆,但是随着技术的发展,单纯的纸盆单元已经比较少见。
更多的则是采用了复合材料的振膜,这当中也有以纸盆为基础进行加工的振膜。
从分类来看,有纸基振膜、金属振膜、高分子材料振膜、复合振膜等。
折环:折环在扬声器中是不可缺少的,它最基本的作用是支持和保持振膜的振动,使振膜能沿轴向运动,而不能横向运动,它保证音圈也能在磁隙中轴向移动。
高端2.0大多采用橡胶折环
好的振膜应该能让振膜在振动轴向上具有较大的顺性,而在横向上具有较强的刚性。
在尽可能大的振动范围内令振膜的振动更线性。
并且它不应该具有明显的谐振和反相振动,质量也要尽量的轻。
入门级的单元常见的是泡沫折环
常见的折环材料有纤维+复合涂层材料、橡胶、发泡树脂和泡沫等材料。
定心支片:定心支片的英文名称为Damper,日文直译为“中心保持部”,国内也有其他称谓:“弹簧”、“弹簧板”、“弹拨”等。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定名为“定心支片”后逐步为音响界接受。
上图中,振膜后部,通过支架孔我们所能看到的土黄色部件就是定心支片,它的作用与折环相似,主要是要保持音圈在磁间隙中的正确位置,保证音圈在受力时,振动系统会沿着轴线往复运动,并防止灰尘
进入到磁隙中。
在扬声器发展的早期,磁体性能较差,此时扬声器的Q值相当大,为了抑制低频谐振,定心支片还有增加单元阻尼的作用。
土黄色部分为定心支片
好的定心支片需要有良好的顺性,相对适合的位移量,并且位移需要尽可能的保持线性。
材料方面,目前常用的是棉布材料和聚酰胺纤维,后者在线性性能、强度以及耐热性能上都会优于前者。
盆架:盆架是扬声器的辅助系统、支持系统,它的作用是连接振动系统和磁路系统,其外圈还负责将扬声器固定在箱体上,并密封箱体。
材料方面,盆架有铁板冲压、铝合金压铸、增强型工程塑料等。
优秀的盆架需要有良好的刚性和强度,因为如果刚性不够,在障板与磁路系统间的盆架就相当于一个弹簧,如果发生共振,将会影响音箱的发声特性。
此外,在某些中频单元和高频单元中,会采用密闭式的盆架,此时的盆架相当于一个密闭箱体。
音圈:音圈的名称来自“通过音频电流的线圈”,因此简称“音圈”。
它是振动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可以说是扬声器的心脏。
它的性能会影响扬声器的声压频率特性、效率、失真、承载功率、寿命以及瞬态特性等。
音圈由绕线管(通常为纸或耐热塑料、铝箔制成)、绕线(漆包铜线、铝线制成)、压线纸。
引出线和引线组成。
在实际工作时,音圈不但起到驱动振膜的作用,在振膜与弹拨折环构成的回弹运动中,亦会产生电动势,起阻尼作用(音圈的设计、制作、选材等涉及较深的专业知识,在这里暂且打住)。
防尘罩:防尘罩又称防尘帽,它是扬声器振膜系统中的一个小部件,它粘贴在振膜的中心处,防止灰尘进入磁隙,影响高频性能。
上图的单元采用了锥形的相位塞改变单元的高频特性
防尘罩在振动时,成为振膜的一部分,特别对大口径单元来说,它所采用的材料会改变单元的高频特性。
为了令防尘罩即能适当透气,又能防尘,通常会采用布、毡、绢等材料制成。
而为了改变扬声器的高频特性,也有采用不同的扩散球(相位塞)来改变单元频响特性的做法。
而这样是否能够起到改善音质的作用就需要通过测量与实验才能考察了。
磁路系统:磁路系统为音圈提供磁场,令其能够随着音频功率信号而往复运动。
通常我们能够看到的只是磁钢外罩,这一点与弹拨、音圈很类似。
早年的扬声器由于永磁体无法提供足够的磁通量,因此有采用励磁电路,但是随着磁性材料学的发展,现在的单元已经基本都是永磁体磁路设计了。
常见的磁体分为铝镍钴磁体、铁氧体磁体、稀土类磁体三类。
铝镍钴磁体具有磁能积高、剩磁高的特点,但是由于钴的缺乏,价格高而逐渐被铁氧体替代;铁氧体材料来源广泛、价格低廉、矫顽力大、对外磁场稳定,因此被广泛使用;稀土类磁体以钕铁硼磁体为代表,它的磁能积是铁氧体的十倍以上,缺点是易生锈和居里点低,目前这类磁体常见于耳塞耳机以及小口径全频单元中。
考察磁体性能的参数是磁通量,而针对于单元来说,磁路设计更涉及磁通分布均匀性、漏磁等问题。
为了改善磁体与音圈的相互动作特性,有些单元还在磁隙中注入磁流体,它的作用是热传导、音圈定心。
但是引入磁流体会产生明显的阻尼,使扬声器的机械振动系统Q值下降,对前沿上升特性不利,但对后沿下降特性却有利。
到此,我们已经将单元的重要组成部件讲解完毕,更进一步的资料欢迎大家查阅《扬声器实用技术》。
结语:有人说音箱行业的入门门槛低,这是对的,也有人说音箱行业的入门门槛高,这也是对的。
门槛低在于单以本文看,要做出一个扬声器似乎并不难,很容易就能让它发出声音,甚至如果功放得力,要多响便能有多响。
再配上箱体包装及内置功放电路,就能做成一个简单的多媒体音箱。
但是说它门槛高在,那是因为好音箱是一个系统工程,它涉及心理学、声电学、材料学,并且目前并无完善的测量技术能够完全解释优秀声音的全部特点。
换句话就是说,即便我们能够掌握众多的音箱或者扬声器的声电参数,但是我们依然无法确定我们所生产的音箱产品是优秀或者不理想的,这其中还需要很多的经验及技术的积累。
多少顶级音响厂商浸淫数十年,方可名震当世便是佐证。
因此,我们并不看好一些随意介入多媒体音箱市场的做法,诚然毛利方面,多媒体音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但是要做好,并对消费者负责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在这里我们也希望通过本文能够为消费者提供一个选择产品的参考,令市场能够有一个良性的优胜劣汰的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