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一年级第二课《走进大自然》新

一年级第二课《走进大自然》新

一年级第二课《走进大自然》新
一年级第二课《走进大自然》新

邹平县梁邹小学课时备课

一年级地方课下册教案(DOC)

1、苗族民间文化的风采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苗族的民间文化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让了解学生了解苗族文化有那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苗族文化的认识和了解,并学会尊重少数民族 教学重难点:让学生了解苗族的历史 教学过程 导入 苗族民间文化丰富多彩,大家想知道有那些吗?(想) 师:苗歌苗拳和苗鼓等,一直是苗族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1日,记者随同湘西民族民间文化采风团,来到湘西古丈县默戎镇的九龙村,体味了苗族民间文化的风采。 师:先来讲一讲苗歌 苗歌是苗族文化的经典,其对仗工整、押韵整齐,唱起来抑扬顿挫;四、五十岁以上的人都会唱。他们那时侯在“七月七”、“三月三”、“赶秋节”(立秋那天)时都会成群到山里唱苗歌,有时通宵达旦。 九龙村是隶属于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古丈县默戎镇的一个行政村,默戎镇是古丈县最大的一个镇,辖十九个村一万四千人,是一个苗族人民聚居的镇。据了解,这里的人民大多仍说苗语,着苗装,崇尚苗族节日,沿袭苗族习俗。每年立秋日均举行赶秋盛会,对歌、赛歌、听歌至通宵达旦,歌声不绝,三日不散。苗歌的内容多样,往往由主唱者随口道来,可为情歌,可庆丰收,可赞扬,也可讥讽,不一而足,灵活多变。 师:再来讲一讲花鼓 花鼓,亦称跳鼓。分庆年鼓、庆神鼓两类。庆年鼓俗称年鼓,每逢春节至元宵期间,苗族人民相约相聚,击鼓表演,庆祝丰收,自娱自乐,其鼓点自由、奔放、欢快、活泼。庆神鼓简称神鼓。秋后,苗岭七村八寨的人民邀约集会,隆重祭典行法,椎牛、椎猪、跳鼓,锣鼓齐奏,其韵律庄重、肃穆、雄壮、舒缓。 默戎镇的苗族花鼓,历史悠久,厚重纯朴。1955年,该镇的苗族女青年龙彩莲就把花鼓打到了北京、打到了呼和浩特,也打到了波兰首都华沙。1992年,默戎镇又被文化部授予了“苗族花鼓之乡”的称号。现在,该镇的苗族男女仍然经常在空闲时间,击鼓娱乐。

1.《走进大自然》

1.《走进大自然》 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认识并辨别几种基本的常见的颜色。 过程与方法目标:学习使用颜料、毛笔、油画棒等绘画工具,尝试用涂涂、画画、喷喷、印印等方法加深对色彩的认识,体验多元的美术表现形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大自然的多姿多彩,培养对生活对自然的美好情感。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感受大自然的丰富色彩,认识颜色,学习基本的涂色和调色方法。 教学难点:学会欣赏色彩,观察并发现利用色彩的叠加、溶合等方法使颜色产生丰富而奇妙的变化。 教师准备: 课件、水粉颜料、调色盘、毛笔、水罐、油画棒等绘画工具,小喷壶、纸团、画纸、抹布等。 学生准备: 水粉颜料、调色盘、毛笔、水罐、油画棒等绘画工具,小喷壶、纸团、画纸、抹布等。 教学过程: 一、认识颜色,体验涂抹,学习使用颜料的基本方法 1. 取绿色颜料涂在纸上,然后用喷壶喷湿,让颜料淌下来。观察并发现像是下雨了。 “暖和的春风吹拂在脸上舒服极了,睡了一冬的小草们揉揉眼冒出了它们嫩绿的小脑袋,大地一片绿色。(示范打开颜料盖,挤色加水调和)老师找到了绿色,让大地变得到处都是绿油油的。(在画纸中间涂抹绿色——喷水)呀,是雨姑娘来了,一滴滴的小雨珠淌下来啦。 A. 观察:老师的这幅画像不像春雨绵绵的田野呢? B. 谈话:小朋友,用小喷壶来画画是不是很有趣?想不想也来试试?找出一种喜欢的颜色一起来尝试一下吧。 C. 尝试:学生刷颜色,用小喷壶喷一喷雨姑娘就来了。 D. 赏析:你的画纸上下起雨来了吗?雨下的大吗…… E. 小结:雨雾朦胧的大自然像是一个害羞的小姑娘蒙着面纱。想不想揭开这层神秘的面纱,去一睹她的美丽容颜呢?今天,老师想带小朋友们一起走进大自然,用颜料和画笔来感受和表现大自然的美丽缤纷。 2. 揭题“走进大自然”。(出示课题) 过渡:刚才来了一位雨姑娘,把我们的画纸弄得湿漉漉的。现在雨过天晴,彩虹姑娘来了。 3. 复习巩固旧知识。(红橙黄绿青蓝紫) 从蜡笔盒里找出彩虹的颜色,并鼓励同桌的小朋友互相检查互相帮助。学生找出七种颜色后,在画纸上添画彩虹。

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二课_附件一

附件一 小学数学 一册:(1)9加几 三册:(2)乘法的初步认识(3)东南西北

五册:(3)两位数除以一位数(5)不确定现象 七册:(4)东南西北 九册:(5)小学四则混合运算 十一册:(6)三角形面积计算 (7)分数应用题 (8)圆的周长 小学语文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 一年级下册:识字6 (P95)(第二课时) 二年级下册:课文12、北京亮起来了(P50)(第二课时) 三年级下册:课文18、她是我的朋友(P77)(第二课时)四年级下册:课文2、桂林山水P6 (第二课时) 五年级下册:课文 11、晏子使楚(P50)(第二课时) 六年级下册:读写例话从阅读的内容想开去(P89) 初中语文 (人教版) 七年级下册:《丑小鸭》

七年级下册:《孙权劝学》 七年级下册:《安塞腰鼓》 七年级下册:《观舞记》 八年级下册:《藤野先生》 八年级下册:《再塑生命》 八年级下册:《海燕》 八年级下册:《云南的歌会》 八年级下册:《送东阳马生序》 初中数学 七年级下册:5.3 平行线的性质(3) 七年级下册:6.2 坐标方法的简单应用(3)七年级下册:7.1 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2)七年级下册:8.1 二元一次方程组(1) 七年级下册:9.3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2)八年级下册:11.2 一次函数 八年级下册:13.1 全等三角形 八年级下册:14.1轴对称 八年级下册:15.5因式分解

中学英语 (Go for it 教材) 七年级 Unit 1 My name's Gina. Unit 2 Is this your pencil ? Unit 3 This is my sister. Unit 4 Where's my backpack ? Unit 5 Do you have a soccer ball ? Unit 6 Do you like bananas ? Unit 7 How much are these pants ? Unit 8 When is your birthday ? 八年级 Unit 1 How kften do you exercise ? Unit 2 What's the mather ? Unit 3 What are you doing for vacation ? Unit 4 How do you get to school ? Unit 7 How do you make a banana milk shake ? Unit 8 How was your school trip ? 九年级 Unit 1 How do you study for a test?

一年级科学第2课《纸》教学设计

第四单元第2课纸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不同纸的不同特点。认识不同的纸 2.经历观察和简单的对比实验全过程,训练观察、比较、描述、设计、操作等方法技能。初步了解控制变量和不变量的方法。 3.培养认真严谨的科学态度,激发探究兴趣,感受科学、技术、社会的关系。 二、教学重点:经历观察和简单的对比实验全过程,认识不同的纸,了解不同纸的不同特点。 三、教学难点:初步了解控制变量和不变量的方法。 四、教学准备: 约10厘米*2厘米的4种纸条并编号(牛皮纸、复印纸、新闻纸、餐巾纸)、画有横线和竖线的纸张、放大镜、一次性杯子、塑料滴管、水。 学生自带物品:在生活中收集不同的纸制品。 五、课时安排1课时 六、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谈话:纸是我们常用的材料,在生活中哪些时候、哪些地方用到了纸 呢?这些纸都一样吗?可能有哪些不同呢?今天这些课,我们就来研究 纸。(板书:纸) 活动一:比较不同的纸 1.师:今天的科学课,老师为大家带来了这些纸条(出示纸条),发 给大家。纸上还编了号,标明了纸的名称,大家看一看,认一认。 2.提问:这些纸都一样吗?你能找出它们的哪些不同呢?(颜色、厚 薄、软硬……) 引导学生用纸上的编号对纸的特征进行描述。 3.谈话:我们来玩“找纸条”的游戏,请小朋友们找到它并举起来。 例如:最硬的纸是哪个?最软的纸是哪个?最厚的纸是哪个?最薄的 纸是哪个?…… 4.提问:除了刚才我们观察过的、描述过的特征外,这些纸还有什么 不同吗?

5.纸的吸水实验 出示情境:一同学不小心洒了一些水在桌上,你觉得用什么纸来擦最 好呢?为什么? 师:卫生纸的吸水性真的是最好的吗?我们做一个实验来检验吧。 师:出示组装好的实验器材,学生观察,思考,怎么做才公平呢?(帮助学生确定变量与不变量) 分小组(每组2人)实验。 汇报交流:水在哪种纸上爬得高?说明什么? 师:请小朋友将这几张纸按它们吸水性从强到弱进行排队。 6.纸的构成:现在还有一个巨大的挑战。出示(一张报条、一张A4纸、一张卫生纸)请同学们用手沿着纸上的直线将纸撕开,边撕边感受,横着撕和竖着撕有什么不同?撕下来的纸边缘是什么样的?(用放大镜观察)。 学生分组活动。纸撕完后,发放大镜给各小组。 交流:横着撕纸和竖着撕纸的发现;撕下来的纸边缘…… 小结:纸撕开后,边缘上的小毛毛,有一个专门的名字,叫“纤维”。纸是由纤维构成的。 拓展:选择合适的纸做贺卡 1.课件出示各种贺卡图片。 2.讨论:你想制作一张什么样的贺卡呢?需要用到什么样的纸张?要准备什么工具和小装饰吗? 3.在老师和家长的指导下制作贺卡,并在班上展示、交流。 七、板书设计 2 纸 板实物图(纸的吸水能力排序) 高餐巾纸 新闻纸 复印纸 低牛皮纸

一年级下册地方课程教案

仅供参考小学教育资料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__

2016-2017年第二学期一(2)班地方课教案 一、《下课了》 教学目标: 1、知道下课的时候要好好休息,课间活动要守秩序,玩安全有益的游戏。 2、学会说“下课的时候,我们一起做游戏”。 教学过程: 一、看图说话。 1、看图,说说这是什么时候,小朋友们在干什么。(可一项一项看,一项一项说活动内容。)再看看他们是怎么玩的?(大家一起玩,守秩序,团结友爱。) 2、学说话。 “下课的时候,我们一起做游戏。” 下课的时候,我们可以做哪些游戏? 3、说说我们下课时是怎样做的,表扬好的同学。 二、课中操。 我学老鹰飞飞, 我学马儿跑跑, 我学鱼儿游游, 我学青蛙跳跳。 我在可爱的学校, 快乐得像只小鸟。 这首儿歌可配上动作,作为课中操。

三、行为指导。 1、听老师说下课后做些什么。 (1)下课以后,准备好下课要用的课本、文具。 (2)要大小便的小朋友上厕所。 (3)休息一会儿,做安全有益的游戏。 (4)上课铃响,马上进教室坐好,等老师来上课。 2、进行上述事项的行为操练。 下课的各项常规,要结合班主任工作,经常检查,表扬做得好的同学。 活动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想对自己或同学说些什么? 二、《走路的安全》 [教学目标] 本课的学习目标是教育学生遵守交通规则,注意道路安全。具体的要求是知道靠右走的规则,走路要注意道路安全,过马路要走人行横道线、过街天桥和地下通道。不要在马路上玩等。 [背景知识] 一、相关的道路步行交通安全规则. 1、不准在马路上玩游戏、踢球、溜冰或追逐打闹。 2、不能边走路边看书,也不能在走路时因想事情或聊天而忘记观察行路情况。 3、行人应走人行道,在没有人行道的地方应靠右走。

人教版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2课教案

第一单元我的好习惯第2课我们有精神第1课时全册总课时 课题这样真精神 有精神才好 课型新授备课时间 教学目标1、知道怎样做才是有精神. 2、学习正确的坐、立、走的姿势. 3、养成上课认真听讲.积极回答问题的好习惯. 重点难点重点:知道怎样才是有精神.学习正确的坐、立、走的姿势.难点:养成做事有精神的好习惯.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PPT课件升旗仪式的视频 学生准备:准备一张自己有精神的照片 导学过程二次备课 一、探究活动:比一比.谁精神 师:小朋友们.拿出自己准备了照片来吧.比一比谁最有精神.并要说出理由. 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并推选一名代表来说说. 二、探究活动:升旗时谁有精神 播放学校升旗仪式的视频. 师:升国旗画面中的学生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预设:生1、我看到高年级的哥哥姐姐都停下来抬头仰望国旗. 生2、我看到他们还把手举过头顶.他们在向国旗敬礼. 生3、我看到升旗的几个同学走得特别整齐.下面的学生也站得特别直. 生4、我看到他们都特别有精神. 师:是的.正是因为他们对国旗的尊敬.所以表现得特别有精神.所以.在升国旗时我们也应该这样做.有了精神.才能让别人感受到我们的朝气.才能感染别人并给别人带来正能量. 师:下面我们再来看一组我校同学们的活动照片. 课件出示:合唱的照片、跳舞的照片、写作业的照片、读书的照片、上课回答问题的照片等 师:通过观察这些照片.你觉得他们做得怎样.他们的样子怎么样?预设:生1、他们唱歌唱得可有劲了 生2、他们上课坐得很整齐.回答问题时站得很直. 生3、他们显得非常有精神.

师:他们这样做很有精神.请同学们想一想还有哪些样子也有精神? 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是为了让学生体会什么样子是有精神] 三、探究活动:有精神才好 课件出示教材第8页上的图片.比较哪个孩子做得好并说出理由.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 师提示:第一幅图中两个男孩在看书.右边的小男孩身子坐得很直.看起来非常有精神.左边的小男孩在桌子上看书.这样是不好的.趴着看书不仅对我们的眼睛不好.容易导致近视.而且对我们的身体也不好.容易导致脊椎骨变形. 第二幅图中的两个小女孩在走路.右边的小女孩走路时挺胸抬头.眼睛特别有精神.让人一看就很有精神.充满朝气.左边的小女孩走路时弯着腰.弓着背.眯着眼睛.低着头.一幅没睡醒的样子.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观察、说明的过程中充分体会有精神带给我们的好处.明确有精神既对身体有好处又对面貌好.] 四、课堂总结 先让学生谈出本节课的收获.然后教师补充完善. 五、课下延伸 预习课本P9《我们天天有精神》 板书 设计

一年级下册地方课程教案

14 《下课了》 教学目标: 1、知道下课的时候要好好休息,课间活动要守秩序,玩安全有益的游戏。 2、学会说“下课的时候,我们一起做游戏”。 教学过程: 一、看图说话。 1、看图,说说这是什么时候,小朋友们在干什么。(可一项一项看,一项一项说活动内容。)再看看他们是怎么玩的?(大家一起玩,守秩序,团结友爱。) 2、学说话。 “下课的时候,我们一起做游戏。” 下课的时候,我们可以做哪些游戏? 3、说说我们下课时是怎样做的,表扬好的同学。 二、课中操。 我学老鹰飞飞, 我学马儿跑跑, 我学鱼儿游游, 我学青蛙跳跳。 我在可爱的学校, 快乐得像只小鸟。 这首儿歌可配上动作,作为课中操。 三、行为指导。 1、听老师说下课后做些什么。 (1)下课以后,准备好下课要用的课本、文具。 (2)要大小便的小朋友上厕所。 (3)休息一会儿,做安全有益的游戏。 (4)上课铃响,马上进教室坐好,等老师来上课。 2、进行上述事项的行为操练。 下课的各项常规,要结合班主任工作,经常检查,表扬做得好的同学。活动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想对自己或同学说些什么?

15 《走路的安全》 [教学目标] 本课的学习目标是教育学生遵守交通规则,注意道路安全。具体的要求是知道靠右走的规则,走路要注意道路安全,过马路要走人行横道线、过街天桥和地下通道。不要在马路上玩等。 [背景知识] 一、相关的道路步行交通安全规则. 1、不准在马路上玩游戏、踢球、溜冰或追逐打闹。 2、不能边走路边看书,也不能在走路时因想事情或聊天而忘记观察行路情况。 3、行人应走人行道,在没有人行道的地方应靠右走。 4、人行道上不准两人以上并行。 5、过马路应走人行横道、过街天桥或地下通道。 6、小学生行路应戴黄色安全帽。放学时应排路队。 …… 二、在上学、放学,外出活动的路上,除了交通安全外,还有许多需要提醒一年级小学生的安全事项,如跌跤,坠落,溺水,以及其他来自危房、建筑工地等地方的不安全因素。需要平时注意观察、预防。 [教学过程] 一、本课的活动需要老师准备一些关于道路安全方面的具体案例,特别是当地的案例。同时需要老师了解学校及学校附近道路交通安全的具体事项,以便有针对性地实施教学。 二、活动指导。 活动一哪些小朋友做得对?哪些小朋友做得不对? 老师出示一些图片,包括让大家看书上的插图。请孩子们讨论。 活动二马路上是人来车往的地方,我们需要注意什么? 老师以案例谈话和讨论的形式,告诉孩子们要遵守交通规则,注意交通安全。活动三我们怎么过马路? 1、横穿马路要走过街天桥。 (1)过街天桥的图片。 (2)说附近我们走过的过街天桥。 2、横穿马路要走地下通道。 (1)看地下通道的图片。 (2)说附近我们走过的地下通道。

1《走进大自然》(2课时)

第1课走进大自然 教学时间:第一课时9.2-9.6 第二课时9.9-9.13 教学内容: 苏少版小学美术第一册第1课,属于“欣赏·评述”学习领域。学习内容为体验和表现大自然中的多彩颜色。 教学目标: 基础性目标: 1. 通过欣赏使学生能够观察大自然的色彩变化,认识和辨别几种基本常见的颜色。 2.尝试运用颜料和毛笔(棉签)练习调色和涂色,学习基本的涂色方法;细致观察颜色,并学习色彩的叠加方法,发现新颜色的产生;学习用涂涂、抹抹、印印的形式来表现所观察到的大自然的缤纷色彩。 3.培养学生细致观察的学习习惯,发现大自然的美,感受大自然的丰富多彩,培养对生活与自然的美好情感。 提高性目标: 分层次引导学生学习观察的方法,从整体到局部,培养他们细致观察的好习惯;感受自然之美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不仅要学会观察,还应该会发表感言,大胆自由地表述观察结果,使“看和说”协调发展,从而提高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 感受大自然的丰富多彩,认识颜色,学习基本的涂色和调色的方法。 教学难点: 对颜料习性的掌握;观察并发现利用色彩的叠加、融合等方法色彩会产生丰富而奇妙的变化。 教学准备: 教师:七彩自然的图片若干,颜料、彩笔、彩纸、几种水果切面、树叶、小水壶、牙刷等。 学生:彩笔、颜料、调色盘、毛笔(棉签)、水罐、作业纸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师:小朋友们,爸爸妈妈经常带你们到大自然或公园玩吗?那里的风景美不美呢?给你印象最深感觉最美的是哪些景物?(绿油油的草地、美丽的花朵、歌唱的小鸟、霞光的天空…)。

2.师:人人都喜欢美丽的大自然,让一起走进大自然去感受她的美吧!(课件播放大自然的美丽风光)结合图片教师口述:听,谁在唱歌,那么优美动听,原来啊是音乐家小鸟在歌唱,她为大自然谱写着一首首动听的歌儿;风儿拂过我们的脸颊,好香啊,看,蝴蝶仙子和花朵们在翩翩起舞,为大自然表演了一场美丽的舞蹈;小树被调皮的风儿吹得沙沙响,小草和花儿编起了花地毯;不远处,小河哗哗地响个不停…… 3.揭示学习目标:大自然太迷人啦,今天啊,老师想带小朋友们用颜料和画笔来感受和表现大自然的美丽缤纷。【板书课题:走进大自然】 (二)学习色彩平涂的方法和要领。 1.播放PPT,欣赏四季不同的色彩。 2.小游戏:找出与四季相对应的颜色。(春、夏、秋、冬与红、黄、绿、蓝) 3. 找出自己喜欢的四季颜色,并巩固涂色练习。 4. PPT四季近景: 春——花朵——说颜色——找出颜色 夏——干裂地面、荷花——说颜色——找出颜色 秋——秋叶、小麦——说颜色——找出颜色 冬——雪景、枯叶——说颜色——找出颜色 试一试:用颜料在纸上涂色会产生什么样的效果呢?教师示范挤颜料、加适当的水,调成糊状,在纸上示范涂色的方法和要领。 (三)学习色彩叠加变化的小技巧 1.播放PPT学习色彩叠加的方法 “小朋友,我的本领可大了!先涂一种颜色,然后在上面再加一种颜色,就会变成新的颜色。不信你来试一试。”请1—2个学生示范两种颜色的叠加,观察色彩的变化。 2.欣赏水彩画《灿烂的色彩》 找一找这里面有哪些色彩呢?这些“特别”的颜色是怎样产生的呢? 3.试一试:用彩笔或颜料先涂一种颜色,在上面再涂另一种颜色,看看会产生什么变化? 找一找:你的颜色“变色”了吗?是哪几种颜色混合产生的效果呢?看看你的小伙伴们又有什么新发现。 (四)探究色彩的衔接技法(渐变) 欣赏儿童画作品 1)草地 2)蜗牛 3)大树 4)白云 5)花朵 游戏:火眼金睛 找一找,画面是哪些色彩叠加的?这些渐变的效果是怎么产生的?哪种色渐变到哪种

最新一年级下册地方课程教案

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 1 一年级地方下册教学计划 2 3 一、指导思想 童年是人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长大”是孩子们共同的心愿。在成长的过程中,孩4 5 子们将会经历许许多多的事情,面临各种各样的挑战,担负大大小小的责任,品尝酸酸甜甜6 的滋味,需要给予特别的滋养与呵护。 7 二、学生情况分析 8 本班级共有学生32人,这些学生均来自于农村,他们模仿力强,接受新事物快,而且9 他们的性格、世界观正处于可塑性阶段。因而这一时期对他们进行行为规范,心理健康,安全自救,生命历程的教育至关重要。 10 11 三、教学内容分析 12 本学期针对学生和学校的具体情况,我选择了以下几个教学内容。 1、行为规范,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和行为习惯; 13 14 2、识别危险,帮助学生认识危险,应对各种突如其来的不测与灾害; 15 3、珍爱生命,帮助学生掌握保持自身健康的技能,了解生命的珍贵,从而珍爱生命。 16 四、教学目标 17 1、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和行为习惯; 18 2、帮助学生学会保护自己。应对各种突如其来的不测与灾害; 五、教学措施 19 20 1、在教学中,应根据一年级学生的特点,创设各种生动活泼的活动,强调从活动中学21 习。 2、重视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和社会实践联系,在探索事物的发展、变化过程中感知周围 22 23 是的特征,让探究成为地方课程学习的主要方式。

24 3、主要进行直观形象的教学,运用实物、多媒体等组织教学,运用观察、信息搜索、25 讨论、调查、社区活动等形式,充实教学过程。 26 六、教学进度安排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苏教版一年级美术1.走进大自然

课题第1课走进大自然主备人苏小娟学习领域造型表现课时 2 教材分析 景色旖旎的自然风光、变幻莫测的自然现象,这些都能让孩童欣喜和好奇。尤其是大自然中五彩缤纷的颜色,可以带给孩童丰富的视觉感受。本课是小学阶段的第一节美术课,是学生进入小学后学习美术的重要一课。利用大自然的多姿多彩,引导学生感受色彩、认识色彩、体验色彩、游戏色彩、创意色彩,激发学生学习色彩、学习美术的浓厚兴趣,为小学阶段以至更高学段的学习奠定积极、向上的学习基础。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认识并辨别几种基本的常见的颜色。 过程与方法目标:学习使用颜料、毛笔、油画棒等绘画工具,尝试用涂涂、画画、喷喷、印印等方法加深对色彩的认识,体验多元的美术表现形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大自然的多姿多彩,培养对生活对自然的美好情感。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感受大自然的丰富色彩,认识颜色,学习基本的涂色和调色方法。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学会欣赏色彩,观察并发现利用色彩的叠加、溶合等方法使颜色产生丰富而奇妙的变化。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 课件、水粉颜料、调色盘、毛笔、水罐、油画棒等绘画工具,小喷壶、纸团、 画纸、抹布等。 学生准备: 水粉颜料、调色盘、毛笔、水罐、油画棒等绘画工具,小喷壶、纸团、画纸、抹布等。 教学过程 一、认识颜色,体验涂抹,学习使用颜料的基本方法 1. 取绿色颜料涂在纸上,然后用喷壶喷湿,让颜料淌下来。观察并发现像是下雨了。 “暖和的春风吹拂在脸上舒服极了,睡了一冬的小草们揉揉眼冒出了它们嫩绿的小脑袋,大地一片绿色。(示范打开颜料盖,挤色加水调和)老师找到了绿色,让大地变得到处都是绿油油的。(在画纸中间涂抹绿色——喷水)呀,是雨姑娘来了,一滴滴的小雨珠淌下来啦。 A. 观察:老师的这幅画像不像春雨绵绵的田野呢? B. 谈话:小朋友,用小喷壶来画画是不是很有趣?想不想也来试试?找出一种喜欢的颜色一起来尝试一下吧。

一年级语文下第二课

射阳县卢公祠小学教师备课用纸 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备课组:_一__年级 ____语文__学科 主备人执教者时间 课题 2 姓氏歌 以自主交流、游戏互动为方式,努力将学生的识字愿望与《语文课程标教学目标 准》理念相结合,引导学生“学习独立识字”。 在识字的过程中熟读成诵,积累了姓氏知识,激发了学生对祖国的热爱 之情。 培养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和独立识字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准备1.生字卡片。(师生) 2.课件。 教学课时 1 教学活动设计授课教师二次备课一、诵读导入,激发兴趣 1.播放《百家姓》音频文件,学生进行跟读。 2.说说自己姓什么。在播放的音频文件中听到了吗? 3.揭示课题,并板书。 4.随文识字:“姓”。 (1)根据拼音读准字音,注意读好后鼻音。 (2)学生交流怎么记这个生字。(可以用部首+熟字的方法;也可 以用形近字比较的方法。) (3)组词。

(4)教师范写,学生书空。教师提醒写字注意点:“姓”的女字旁,横要写得短,注意避让,右边的“生”横画要稍微短些,第一横起笔在横中线上。 (5)生描红。 设计意图:开课伊始,节奏感强的《百家姓》诵读一下子让学生充满好奇,充满兴趣,注意力完全集中在教学内容上,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同时顺势随文识写生字,有效地提高识字的数量和质量,也有效地促进了儿童语言的发展。 二、自主学习,了解儿歌 1.借助拼音自由朗读儿歌,找到文中的生字圈出来,遇到读不准的生字,请教老师或者同学,反复读几遍。 2.指名朗读,集体订正后齐声诵读。 3.小组合作。 (1)自由朗读儿歌,一边读一边想:儿歌一共几个小节?从中读懂了什么?把你的想法告诉小组同伴。 (2)还有不懂的地方,在旁边做上记号。 4.指名朗读,其他同学认真倾听。 5.交流自己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 设计意图:儿歌内容简单,教师引导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展开小组合作,互动交流中获得对儿歌内容的大致理解,但是对于第二小节中出现的复姓,学生会有疑难,因此需要引导学生质疑,渗透“学贵有疑”的思想。

(小学美术教案)一年级美术教案我的新朋友

一年级美术教案我的新朋友小学美术教案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关心学校的新同学,养成观察生活的习惯。 2、引导学生用绘画、拼贴和立体制作等方法为新同学做一幅肖像画。 3、通过绘画,培养学生之间的友谊。 教学重难点 2、用自己喜欢的表现方法表现出人物的基本特征。 3、大胆自由的运用绘画、拼贴和立体制作更方法为同学绘制肖像画 课前准备 同学之间相互观察 准备几幅供学生欣赏的肖像画, 教学过程 一、组织学生检查学生用具准备情况 二、引导阶段

板书:朋友,提出问题:什么样的人才能称为朋友呢?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说一说。(彼此关系比较好的人) 弓I导学生谈话,从幼儿园到现在你认识了很多的人,在这些人中,有你喜欢的、了解的??…,?相信其中肯定会有你的好朋友,在这些朋友中那些是刚认识的,而且你们的关系比较好。请同学说一说自己的新朋友和老朋友,在这些新朋友中, 谁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他有什么特点。弓I导学生在说话时,指以表达出同学的特点。 要把同学画像主要应画好它的什么地方,学生思考、讨论,小结学生的讨论结果,得出话好肖像画主要应抓住人物的特点。 三、发展阶段 1、真实反映阶段带领同学互相观察,通过观察了解新同学的外貌特征,并引导学生用简单的语言进行描述,利用比较的方法,引导学生抓住好朋友的脸型、五官、发型等与其他人的不同之处,也就是指导学生如何抓住人物的特征进行描绘。 2、形成特色阶段引导学生观摩不同风格的名家肖像画,使学生通过欣 赏懂得画像肖像画时既要抓住人物的特征,注重色彩和线条的表现力,又要体现自己的绘画风格。 3、大师们的作品非常有特点,相信同学们,也会向大师们一样讲好朋友表现

一年级下册地方课程教案

一年级下册地方课程教案 1、多彩的榆林 教学目标 1、寻找能够代表榆林色彩的物品和资料,并进行简单的整理和应用。 2、通过调查、访问、交流和辩论等形式,了解多彩榆林的变化和发展。 3、拓展讨论榆林还有哪些颜色,举例说明,激发学生热爱榆林、建设家乡的情感。教学重点 通过调查、访问、交流和辩论等形式,了解多彩榆林的变化和发展。教学难点 讨论拓展榆林还有哪些颜色,举例说明,激发学生热爱榆林、建设家乡的情感。 教具准备 多媒体、榆林的实景图片、文字资料。教学课时 2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浏览图片、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喜欢自己的家乡吗?今天老师带来了一级有关家乡的图片我们一起来欣赏吧!(出示榆林风光务图和物产图) 2、说说观后哪些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3、今天,就让我来学习第一课《多彩的榆林》,一起去了解家乡让我们引以为豪的地方吧。

4、板书课题,齐读 二、初步学习了解红色榆林的基本内容。 1、学生畅谈对红色榆林的理解。 (交流课前搜集的资料) 2、教师简介榆林革命历史。 榆林是革命老区,1923年初,马克思主义的种子传播到榆林;1924年建立了陕北第一个中央党组织,1934年建立了县级苏维埃政权;解放战争时期,先后有2万多榆林儿女,为中国革命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过渡:是啊,我们的家乡榆林如此美,我们能生活在这么一片富饶的土地上,让我们一起具体的认识我们的家乡吧。 三、学习了解黑色榆林的基本内容。 1、学生畅谈对黑色榆林的理解。 (交流课前搜集的资料) 2、教师简介榆林丰富的矿产资源。 榆林有54%的地哉域含煤,预测储量占全国储量的五分之一,居全世界七大煤田之首,榆林的煤具有低硫,低磷,低灰的特点,并且发热量高,是理想的环保用煤。 榆林还有黑色的金子——石油,绿色的能源——天然气,榆林石油储量有3亿吨,是陕甘宁油气田的核心组成部分。 四、阅读教材进步感受文本。

走进大自然

走进大自然 一、教材分析 《走进大自然》是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的第一篇阅读课文。这首诗歌生动地描绘了天真活泼地孩子们走进大自然地怀抱,愉快的进行着各种活动地情景,表达了作者向往大自然地美好愿望,融入大自然地心境喝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二、学情分析 4、本课很能煽动孩子感情,引起孩子思想的共识,学生愿意去仔细地读,并且能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三、教学目标 向往大自然的愿望、融入大自然的心境和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四、重点、难点 重点: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 正确认读本课七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十一个生字,理解“扣醒,斑斓,深沉,辽源,融进等词语的意思. 难点:利用多种多样的手段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与情感体验来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走进大自然的愿望,启发学生在接触大自然时的独特的感受. 方式、手段 通过反复朗读,在自读自悟的基础上,利用小组合作探究的方法,结合教师的点拨抓住重点语段进行分析、体会。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情导入(5分钟) 1、教师先板书“大自然”,指名学生读。引导学生交流自己对大自然的了解。 2、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大自然中神奇的自然景观,多姿多彩的花草树木,调1、学生有一定的独立认字能力,基本掌握了一些识字方法。 2、学生具有一定的小组交流合作的经验和初步探究的意识。 3、对于三年级的孩子来讲,走出城市圈子的机会不是很多,对大自然的了解还不够。 知识与技能: 1、正确认读本课7个生字,正确书写11个生字。 2、有感情地课文,背诵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过程与方法: 1、学生反复诵读,展开想象来理解课文,体验情感。 2、展开讨论,对课文的思想内容及情感进行分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五、 六、

一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 第2课认识空气教案

第一单元第2课认识空气 一、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空气看不见、摸不着的、是无色无味的。 2、知道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空气,空气无处不在。 3、喜欢进行小实验活动,积极探究空气的秘密。 二、【教学准备】 塑料袋若干饮料瓶杯子蚊香气球蜡烛 三、【教学时间】一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空气的特性 1、出示充了气的气球与未充气的气球。 师:老师今天带来了两个好朋友,看看他们是谁?(气球) 2、观察两种气球有什么不同? 师:a:你们看看,这两个气球有什么不同呢? b:是什么让气球变得圆鼓鼓的?(空气) 2、把气球里的气放出来,请宝宝们看看空气娃娃是什么样子的?什么颜色?摸一摸?闻一闻? 小结:①空气是看不见,摸不着,无色无味的。 ②探究技能:用看、闻等方法认识空气的颜色、气味等,就是在观察。 (二)、找找、捉捉,引发认知冲突。 1、教师捉空气,并用夸张的语气说:“空气被我捉到袋子里喽,我好厉害。”然后,重新拿个袋子,提出问题:“我还能捉到空气吗?

到哪里捉?” (这是一个冲突点。一般情况下,有孩子会说“捉不到了”,也有孩子会说“能”,并告诉教师到哪里捉,比如到活动室某个地方。教师顺应某个学生的参与,到他认为有空气的地方再捉一次,装、收口、拧紧等动作要夸张,起到隐性示范的作用。孩子会很期待地关注教师的动作、结果,并会因此而欢呼。这时,教师一定要点拨一句:“到底有没有,试试才知道!”然后,教师用红笔在黑板上,边板书边说:“我在某某地方又捉到了空气。”) 2、学生捉空气。 教师提问:“你们认为还有空气吗?哪里有?” 让孩子先说出他认为有空气的地方,然后再次强调“到底有没有——”,让学生跟说“试试才知道”,并要求学生到刚才猜想的地方去捉。 教师关注学生:一是捉的地点。二是捉的过程。针对个别旋转着捉或跑起来捉的孩子,多问一句:“为什么这么做?”三是有没有捉到。 3、学生回到座位,组织交流。 (1)孩子相互交流:捉到了吗?在哪里捉到的? (2)集体交流,并在空间图上作标志,可以让孩子自己画。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关注孩子的交流语言,提醒、帮助孩子尽可能找对参照物,用对“前后、上下、旁边”等方位词。)(3)对比观察,引发思考,让孩子自己发现“空气会流动”的

一年级下册地方课程教案

一年级下册地方课程教案 1、知道下课的时候要好好休息,课间活动要守秩序,玩安全有益的游戏。 2、学会说“下课的时候,我们一起做游戏”。教学过程: 一、看图说话。 1、看图,说说这是什么时候,小朋友们在干什么。(可一项一项看,一项一项说活动内容。)再看看他们是怎么玩的?(大家一起玩,守秩序,团结友爱。) 2、学说话。 “下课的时候,我们一起做游戏。” 下课的时候,我们可以做哪些游戏? 3、说说我们下课时是怎样做的,表扬好的同学。 二、课中操。 我学老鹰飞飞, 我学马儿跑跑, 我学鱼儿游游, 我学青蛙跳跳。 我在可爱的学校, 快乐得像只小鸟。 这首儿歌可配上动作,作为课中操。 三、行为指导。

1、听老师说下课后做些什么。 (1)下课以后,准备好下课要用的课本、文具。 (2)要大小便的小朋友上厕所。 (3)休息一会儿,做安全有益的游戏。 (4)上课铃响,马上进教室坐好,等老师来上课。 2、进行上述事项的行为操练。 下课的各项常规,要结合班主任工作,经常检查,表扬做得好的同学。活动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想对自己或同学说些什么?2 《走路的安全》[教学目标]本课的学习目标是教育学生遵守交通规则,注意道路安全。具体的要求是知道靠右走的规则,走路要注意道路安全,过马路要走人行横道线、过街天桥和地下通道。不要在马路上玩等。 [背景知识] 一、相关的道路步行交通安全规则、1、不准在马路上玩游戏、踢球、溜冰或追逐打闹。 2、不能边走路边看书,也不能在走路时因想事情或聊天而忘记观察行路情况。 3、行人应走人行道,在没有人行道的地方应靠右走。 4、人行道上不准两人以上并行。 5、过马路应走人行横道、过街天桥或地下通道。 6、小学生行路应戴黄色安全帽。放学时应排路队。……

一年级美术上册1、走进大自然 教学设计

1、走进大自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观察大自然的色彩,学习色彩的基础知识。 2、简单了解色彩的一些调配知识。 3、培养学生对色彩美的感受。 重点:色彩的基础知识。 难点:如何调配大自然的颜色。 教学准备铅画纸、水彩笔、水粉颜料等。 预习要求 1、观察大自然的色彩,欣赏书中作品。 2、准备好油画棒、水粉等各种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检查学生出席状况及学具准备情况。 二、精讲探究 1、暑假很快就结束了,同学们的暑假过得如何?在暑假里有没有遇到什么特别新鲜、特别快乐的事?老师就遇到了很多开心的事儿。比如:带着我女儿去公园划船,到动物园去玩等。 2、哪位同学愿意把你遇到的开心事与大家分享呢?可以说发生在你身上的事?也可以说发生在你周边的事。 3、猜谜: 红橙黄绿蓝靛紫,当空南北架彩桥。 平常时日看不见,雨后偶尔露妖娆。 ——彩虹 4、彩虹,大家都很熟悉。不过,你留心观察过吗?觉得怎么样?它由哪些颜色组成?你知道它是怎样形成的吗?教师出示彩虹挂图 小结:关于彩虹,古往今来有许多美丽的传说,有人说它是王母娘娘系的飘带,有人说它是七仙女舞的彩练,其实呢,它是一种自然现象,是下雨后太阳光射入大气中的小水滴,经折射后原来的白色光分解成红、橙、黄、绿、靛、紫七色,形成的弧形彩带。

5、大自然就是由这些基本颜色构成的。同学们想一想在大自然中你见到的哪些东西是这些色彩的?你喜欢这些色彩吗?为什么?大自然中还有哪些你没见过的色彩呢?他们是怎么来的?你想知道吗? 6、其实啊,几种基本的颜色,可以调配出许许多多的颜色来呢!请看,教师示范: (1)用油画棒、水彩笔或彩色铅笔示范:先涂一种颜色,在上面再涂另一种颜色,就会产生第三种颜色。 (2)用水粉颜料示范:在第一中颜色没干时就紧接着涂另一种颜色,他们就回融化在一起。 7、大自然的色彩,丰富、美丽。你能用手头的色彩画工具,调配出大自然的色彩吗?请学生上黑板练习,评讲练习。 三、练习展评。 1、用手头的色彩画工具调配大自然的色彩并且画到作业纸上。 要求:画面整洁。比一比,赛一赛,看谁调得最多。 2、教师巡视指导。 3、展评作业。评选“色彩之星”。 四、反思拓展 今天我们了解并调配了色彩,希望大家课后多动手,调出更多的色彩!布置下一节课学具:水彩笔、铅笔、作业本、书等作画工具。 板书设计: 1、走进大自然 挂图 演示 学生作业 1、走进大自然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大自然中的色彩,并能叫出它的名字。 2、熟悉作画工具,学习使用方法,训练调色能力。

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一分钟》第二课时公开课教案

《一分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9个生字,会写“迟、闹”两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一分钟的重要性,理解时间的重要性 4、了解“迟到”的原因,感受“后悔”。 教学重点: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朗读、理解、感悟“一分钟”的重要。 3、了解“迟到”的原因,感受“后悔”。 教学难点: 了解“迟到”的原因,感受“后悔”。 课前准备:幻灯片 教学流程: 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一分钟》这篇课文,又认识了很多生字宝宝,你们肯定都还记得,现在我们一起来复习一下吧。 1.读生字:钟零闹哈欠迟叹(生字编谜语) 2.读词语:哈欠书包叹气迟到一元闹钟丁零零 二、品读感悟 1.过渡:元元明明只多睡了一分钟,为什么会迟到20分钟呢?(板书:多睡一分钟-------迟到了20分钟)请大家打开课文自由读读2——4自然段,帮元元把为什么迟到的句子用横线画出来。 2.反馈,出示学生找到的句子:指名读一读,体会元元迟到的原因。 预设1:走到十字路口,他看见前面是绿灯,刚想走过去,红灯亮了。 比较:走到十字路口,他看见前面是绿灯,想走过去,红灯亮了。 (1)让我们一起把这个迟到原因读一读吧!生齐读 (2)陈老师把这个句子变了一下,请你读一读,告诉我哪个句子好,为什么? 小结:就因为这短短一分钟的时间,绿灯变红灯,没有及时过马路。 预设2:他向停在车站的公共汽车跑去,眼看就跑到车站了,车子开走了。 比较:他向停在车站的公共汽车跑去,就跑到车站了,车子开走了。 (1)让我们一起把这个迟到原因读一读吧!生齐读 (2)陈老师把这个句子变了一下,请你读一读,告诉我哪个句子好,为什么? 小结:就因为这短短一分钟的时间,车子元元没有赶上车子。 预设3:他等呀等,一直不见汽车的影子,元元决定走到学校去。

云南版一年级下册地方课计划

一年级下学期地方课程教学计划 碧鸡徐霞客中心学校毛春莲 地方课程是国家课程改革和实施“义务教育课程改革方案”中,以增进小学生身心健康为主要目的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管理与开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全球化、信息化和知识经济的到来,地方课程的开发和利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一、学情分析 一年级的孩子年龄小,知识面有限,太深奥的知识对他们来说,无疑是太沉重的负担。所以根据一年级的孩子的特点所确定的教材——童眼看云南,知识丰富有趣,而且简单易懂,容易调动孩子的积极性。虽然他们的学习习惯还在不断培养中,但是,从上学期的教学经验看,有趣的乡土知识,是一种学习的动力,他们听得津津有味,而且许多小朋友也喜欢提出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和问题。我们的学生基本生在农村,长在城市边缘,家长素质及家庭条件有限,所以知识面还不够广阔,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还不强。针对以上的情况,本学期的地方课程开展应积极努力,寻找更好、更有效的教学方式。 二、教学内容 本地方课程以本省独特的民族文化、多姿多彩的民俗风情﹑童谣、民间游戏、民间习俗等为主要内容,编制结构采用围绕主题方式展开,强调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探讨区域文化独特精神气质的形成。 (一)有趣的童谣 1.流传广泛的汉族童谣 2.其他民族童谣欣赏

(二)好玩的游戏 1.女孩子喜欢玩的游戏 2.男孩子喜欢玩的游戏 3.大家都喜欢玩的游戏 (三)“云南十八怪” 1.鸡蛋用草串着买,粑粑饼子叫饵块 2、石头长到云天外,山洞能与仙境赛 3、花腰斗笠反着戴,日月星辰披起来 4、这边下雨那边晒,四季衣服同穿戴 5、有话不说歌来代,峡谷溜索比船快 6、火车没有汽车快,火车最早通国外 7、豆腐长毛烧着卖,竹筒当作水烟袋 8、牛奶做成扇子卖,鲜花四季开不败 9、蚂蚱能做下酒菜,过桥米线人人爱 三、教学目标 通过地方课程的学习,了解云南,认识云南,增进学生对生活背景下的自然、社会和文化的认识,增进学生对学校、家乡的认识和了解,为国家、为社会、为家乡的建设发展勤奋学习、立志成才。进一步拓展学生知识领域,提高综合素质,发展批判思维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关注自我生活方式,关注身边的

一年级科学第2课《其他常见工具》教学设计

第五单元第2课其他常见工具 一、教学目标 1.认识锤子、筛子、漏斗、镊子等更多常见的工具,知道他们的用处。知道安全使用工具的方法。 2.尝试建立工具的结构、用途、操作方法三者的联系,能正确地选择和使用工具完成指定的工作。 3.初步体验和认识工具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的方便。大胆地表达探索使用工具的经验。乐于合作,体验成功的快乐。 二、教学重点 认识锤子、筛子、漏斗、镊子等更多常见的工具,知道他们的用处。知道安全使用工具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 建立工具的结构、用途、操作方法三者的联系,能正确地选择和使用工具完成指定的工作。培养学生简单迁移、运用知识的能力。 四、教学准备 工具类物品:漏斗、老虎钳、镊子、转笔刀等。 操作类物品:需要削的铅笔、铁丝、瓶子、棉花等、螺丝类积木玩具(内有扳手、螺丝刀、锤子)。 五、教学时间1-2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儿歌导入:小锤子,敲敲敲;小钳子,夹夹夹;小剪刀,剪剪剪;订书 机,咔咔咔。小小工具用处大,本领强大人人夸。 儿歌中说了哪几种小工具?它们各有什么用途?你还知道哪些工具? 板书:其他常见工具 (二)活动一:认识更多的工具 1.出示与教材中7幅插图相对应的工具图与实物。 2.说一说:这种工具叫什么?它有什么用途?(配图) 3.出示学生自带或者教师准备的其他工具,像前面一样进行介绍。

4.观察比较这些工具不同的结构,不同的用途,继续初步建立结构与功能的关联。 5.想一想:如果缺少了这些工具,会带来哪些不方便? (三)活动二:巧用工具 1.出示教材中的6幅插图 2.明确需要完成的任务(削铅笔、舀红“汤园”、瓶中取棉花等)。 3.出示教材中提供的工具插图,遇到不认识的先注意观察它的结构,猜想其用途。 4.想一想,完成某个任务选用什么工具合适?(记录下来) 5.交待注意事项,提出安全操作要求。 6.试一试,比一比,是这样吗?(与之前的记录对照) 7.交流。说一说试用工具的体会。 例如:削铅笔时,使用转笔刀最方便,其次是水果刀,剪刀的一侧刀刃也可以,但不方便。又如,舀红“汤园”,试了好几种工具,还是用漏勺最方便。 8.小结。工具是我们的好帮手。选用合适的工具可以顺利地完成工作任务。 (四)活动三:用工具组装小车 1.出示组装小车的所有材料和工具(先实物,后投影或配图) 2.观察:小车有哪些零部件?配备了哪些工具? 3.制定计划。想一想:哪种工具可能是用来安装哪种零部件的? 4.学生组装。试一试:用工具把零部件连接、固定组装成小车。 5.作品展示。比一比:谁装的小车最牢固? 七:板书设计 2 其他常见工具 常见的工具:锤子、筛子、漏斗、镊子...... 用途 使用方法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