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式继电保护装置及变电站自动化综合试验(精)
- 格式:ppt
- 大小:495.50 KB
- 文档页数:32
一、电磁型电流继电器和电压继电器实验一、实验目的熟悉DL型电流继电器和DY型电压继电器的实际结构、工作原理、基本特性:掌握动作电流值、动作电压值及其相关参数的整定方法。
二、预习与思考1、电流继电器的返回系数为什么恒小于1 ?2、动作电流(压)、返回电流(压)和返回系数的定义是什么?3、实验结果如返回系数不符合要求,你能正确地进行调整吗?4、返回系数在设计继电保护装置中有何重要用途?三、原理说明DL-20c系列电流继电器用于反映发电机、变压器及输电线路短路和过负荷的继电保护装置中。
DY-20c系列电压继电器用于反映发电机、变压器及输电线路的电压升高(过电压保护)或电压降低(低电压起动)的继电保护装置中。
D L-20c、D Y-20c系列继电器的内部接线图见图l-l。
上述继电器是瞬时动作的电磁式继电器,当电磁铁线圈中通过的电流达到或超过整定值时,衔铁克服反作用力矩而动作,且保持在动作状态。
过电流(压)继电器:当电流(压)升高至整定值(或大于整定值)时,继电器立即动作,其常开触点闭合,常闭触点断开。
低电压继电器:当电压降低至整定电压时,继电器立即动作,常开触点断开,常闭触点闭合。
继电器的铭牌刻度值是按电流继电器两线圈串联,电压继电器两线圈并联时标注的指示值等于整定值:若上述二继电器两线圈分别作并联和串联时,则整定值为指示值的2倍。
转动刻度盘上指针,以改变游丝的作用力矩,从而改变继电器动作值。
图1-3过电压继电器实验接线图四、实验设备l、绝缘测试单个继电器在新安装投入使用前或经过解体检修后,必须进行绝缘测试,对于额定电压为100伏及以上者,应用1000伏兆欧表测定绝缘电阻:对于额定电压为100伏以下者,则应用500伏兆欧表测定绝缘电阻。
测定绝缘电阻时,应根据继电器的具体接线情况,注意把不能承受高压的元件(如半导体元件、电容器等)从回路中断开或将其短路。
本实验是用1000伏兆欧表测定导电回路对铁芯的绝缘电阻及不连接的两回路间的绝缘电阻,要求如下:(1)全部端子对铁芯或底座的绝缘电阻应不小于50兆欧。
TQXDB-III多功能继电保护及变电站综合自动化实验培训系统实验指导书2.2 DL-31型电流继电器特性实验2.2.1 实验目的(1) 了解常规电流继电器的构造及工作原理。
(2) 掌握设置电流继电器动作定值的方法。
(3) 学习TQWX-III微机型继电保护试验测试仪的测试方法,并测试DL-31型电流继电器的动作值、返回值和返回系数。
2.2.2 实验原理及实验说明2.2.2.1 实验原理DL-31型电流继电器用于电机、变压器及输电线的过负荷和短路保护中,作为启动元件。
DL-31型电流继电器是电磁式继电器,当加入继电器的电流升至整定值或大于整定值时,继电器就动作,动合触点闭合,动断触点断开;当电流降低到0.8倍整定值左右时,继电器返回,动合触点断开,动断触点闭合。
继电器有两组电流线圈,可以分别接成并联和串联方式,接成并联时,继电器动作电流可以扩大一倍。
继电器接线端子见图2-2-1,串联接线方式为:将④、⑥短接,在②、⑧之间加入电流;并联接线方式为:将②、④短接,⑥、⑧短接,在②、⑧之间加入电流。
做实验时可任意选择一种接线方式(出厂时电流继电器线圈默认为串联方式)。
图2-2-1 DL-31继电器接线端子2.2.2.2 实验说明测试方法:控制测试仪的输出,从小到大动态地改变加入电流继电器中的电流,直至其动作;再减小电流直至其返回,测试电流继电器的动作值、返回值和返回系数。
可采用自动测试方法,也可采用手动测试方法。
(1) 自动测试继电器动作值及返回值方法:将测试仪设置为程控方式对继电器进行测试:开始实验后测试仪自动按设定步长增加发出的电流,直至电流继电器动作;再自动按所设定的步长减小电流,直至电流继电器返回。
(2) 手动测试继电器动作值及返回值方法:将测试仪设置为手控方式对继电器进行测试:手动操作不断增加测试仪发出的电流,直至电流继电器动作;再不断减小电流,直至电流继电器返回。
2.2.3 实验内容2.2.3.1 实验接线如图2-2-2所示,将测试仪产生的任意一相电流信号(如aI)与电流继电器的电流输入端子I,nI连接,继电器的动作接点连接到测试仪的任意一对开入接点上(注意接线柱的颜色要相同,图2-4中将继电器动作接点连接到开关量输入1上),同时连接到信号灯的控制回路中。
第一章概述一、系统简介:TQDB-III多功能微机保护与变电站综合自动化实验培训系统采用集成式、开放式的设计思路,覆盖了多个专业多门课程,适合电力系统、电气类、自动化类、电工类专业学生进行研究性、综合性、设计性、开放性实验、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及创新设计。
本实验指导书着重介绍与《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原理》、《电力系统微机保护》、《变电站综合自动化》课程相关的实验。
本实验台可完成:常规继电器特性实验、数字式继电器特性实验及成组微机保护综合实验三大部分。
其中包含的常规继电器有:DL-31型电流继电器、DY-36型电压继电器、LG-11型功率方向继电器、LCD-4型变压器差动继电器。
数字式继电器有:数字式电流继电器、电压继电器,反时限电流继电器,功率方向继电器,差动继电器,阻抗继电器,零序电流、零序电压继电器,负序电流继电器、负序电压继电器,反时限零序继电器、反时限负序电流继电器。
微机保护部分包括:单双电源10kv线路微机保护综合实验,单双电源35kv线路微机保护综合实验,单双电源110kv线路微机保护综合实验,变压器微机保护综合实验,电容器微机保护综合实验。
二、系统特点:1. 实验接线非常简单明确,减小实验准备工作的强度。
2. 实验系统采用自主研制的信号发生装置提供高精度实验信号,省去了传统实验系统中的调压器、移相器、滑线电阻和测量仪表。
实验接线非常简单,不需要进行实验准备工作。
3. 各种常规继电器和微机保护继电器特性实验可以设置为自动或手动测试,并在PC机屏幕上直观的显示坐标描点和绘制继电器特性曲线全过程4. 实验台面板上具有成组微机保护实验的接线图,学生在面板上进行微机保护装置与电流、电压及出口信号的连接,在上位机界面上设置故障类型和故障点,可在接线图上或在上位机界面中执行短路操作,并观察动态的实验现象5. 系统附带详细的原理讲解和操作说明,可以帮助学生在加深理解实验原理的基础上熟悉实验过程,达到良好的实验效果三、系统构成:一套实验培训系统由一个实验操作台、多个常规保护继电器、一台TQDB-II型多功能微机保护实验装置、一台TQWX-II微机型继电保护试验测试仪和一台PC机构成。
数字化变电站继电保护及自动化系统设计【摘要】数字化变电站继电保护及自动化系统设计是电力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利用先进的数字技术和自动化原理保证了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本文从设计要点、原理、技术分析、实例和未来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
在数字化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设计要点中,引入了现代智能继电保护装置和通信网络的应用。
数字化变电站自动化系统设计原理部分详细介绍了自动化控制的基本原理和技术特点。
技术分析部分对数字化继电保护系统的性能优势和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
实例部分通过实际案例展示了数字化变电站继电保护及自动化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在未来发展趋势中提出了结合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进一步提升数字化变电站继电保护及自动化系统的智能化水平。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数字化变电站继电保护及自动化系统的设计原理和实践应用,为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技术支持和指导。
【关键词】数字化变电站、继电保护、自动化系统、设计要点、原理、技术分析、实例、未来发展趋势、总结。
1. 引言1.1 数字化变电站继电保护及自动化系统设计概述数字化变电站继电保护及自动化系统设计是现代电力系统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电力系统中的数字化技术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数字化变电站继电保护及自动化系统设计通过数字化技术和智能化技术的应用,能够提高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安全性和运行效率。
数字化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设计要点包括对系统的可靠性、快速性和灵活性进行考虑,确保系统能够及时准确地对各类故障进行检测和保护。
数字化变电站自动化系统设计原理主要是通过智能化算法和控制策略,优化系统的运行模式和自动化程度,提高系统的整体性能。
数字化变电站继电保护及自动化系统设计技术分析是对数字保护设备、通讯网络、监控系统等技术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估,以满足系统运行的各项需求。
数字化变电站继电保护及自动化系统设计实例可以通过实际工程案例来展示系统设计的具体实现和应用效果。
1、结构及外观要求检查主要检查产品的工艺、结构、标识、外观等项目。
依据标准:GB/T 7261 继电器及装置基本试验方法JB/T 9568 电力系统继电器、保护及自动装置通用技术条件2、基本电气性能检验主要验证产品的电流、电压、频率、阻抗及时间等特性,检验产品的动作值、动作时间、测量准确度等基本电气性能。
依据标准:GB/T 7261 继电器及装置基本试验方法GB/T 14047 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装置GB/T 14598.2 电气继电器有或无电气继电器JB/T 9568 电力系统继电器、保护及自动装置通用技术条件3、绝缘电阻检验主要验证产品的绝缘性能,测量产品在一定测试电压下的绝缘电阻。
依据标准:GB/T 7261 继电器及装置基本试验方法GB/T 14598.3 电气继电器第5部分: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装置的绝缘配合要求和试验JB/T 9568 电力系统继电器、保护及自动装置通用技术条件4、介质强度检验主要验证产品的绝缘性能,检验产品的承受短时过电压的能力。
依据标准:GB/T 7261 继电器及装置基本试验方法GB/T 14598.3 电气继电器第5部分: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装置的绝缘配合要求和试验JB/T 9568 电力系统继电器、保护及自动装置通用技术条件5、冲击电压检验主要验证产品的绝缘性能,检验产品承受瞬态过电压的能力。
依据标准:GB/T 7261 继电器及装置基本试验方法GB/T 14598.3 电气继电器第5部分: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装置的绝缘配合要求和试验JB/T 9568 电力系统继电器、保护及自动装置通用技术条件6、功率消耗检验主要检验产品电压电路、电流电路及辅助电源电路的消耗的功率。
依据标准:GB/T 7261 继电器及装置基本试验方法GB/T 14047 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装置JB/T 9568 电力系统继电器、保护及自动装置通用技术条件7、温度影响量和影响因素极端范围极限值检验温度影响量和影响因素极端范围极限值检验(温度贮存检验)主要检验在低温环境和高温环境贮存后,对产品的结构外观及电气性能的影响。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熟悉继电保护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方法。
2. 掌握继电保护装置的调试和操作技能。
3. 分析故障现象,提高对电力系统故障处理的能力。
二、实验原理继电保护是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保障,其基本原理是:当电力系统发生故障时,继电保护装置能迅速、准确地检测出故障信号,并发出动作指令,使断路器迅速跳闸,隔离故障点,防止故障扩大,保护电力设备和人员安全。
三、实验设备1. 继电保护实验装置2. 数字示波器3. 交流电源4. 电压表、电流表5. 电缆线四、实验内容1. 继电保护装置的调试(1)按实验要求接线,检查接线是否正确。
(2)根据实验要求设置继电保护装置的参数。
(3)启动实验装置,观察继电保护装置的动作情况。
2. 故障模拟实验(1)模拟电力系统故障,如短路、过负荷等。
(2)观察继电保护装置的动作情况,记录故障现象。
(3)分析故障原因,提出改进措施。
3. 保护装置的整定实验(1)根据实验要求,整定继电保护装置的参数。
(2)启动实验装置,观察继电保护装置的动作情况。
(3)分析整定参数对保护装置的影响。
五、实验步骤1. 实验准备(1)检查实验设备是否完好,电源是否正常。
(2)熟悉实验原理和实验步骤。
2. 实验操作(1)按实验要求接线,检查接线是否正确。
(2)根据实验要求设置继电保护装置的参数。
(3)启动实验装置,观察继电保护装置的动作情况。
3. 故障模拟实验(1)模拟电力系统故障,如短路、过负荷等。
(2)观察继电保护装置的动作情况,记录故障现象。
(3)分析故障原因,提出改进措施。
4. 保护装置的整定实验(1)根据实验要求,整定继电保护装置的参数。
(2)启动实验装置,观察继电保护装置的动作情况。
(3)分析整定参数对保护装置的影响。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1. 继电保护装置的调试通过调试,继电保护装置能够准确地检测出故障信号,并发出动作指令,使断路器迅速跳闸,保护电力设备和人员安全。
2. 故障模拟实验在模拟故障实验中,继电保护装置能够迅速地检测出故障信号,并发出动作指令,使断路器跳闸,防止故障扩大。
电力系统自动化及继电保护综合实验报告(DOC 108页)一、电磁型电流继电器和电压继电器实验一、实验目的熟悉DL型电流继电器和DY型电压继电器的实际结构、工作原理、基本特性:掌握动作电流值、动作电压值及其相关参数的整定方法。
二、预习与思考1、电流继电器的返回系数为什么恒小于1 ?2、动作电流(压)、返回电流(压)和返回系数的定义是什么?3、实验结果如返回系数不符合要求,你能正确地进行调整吗?4、返回系数在设计继电保护装置中有何重要用途?三、原理说明DL-20c系列电流继电器用于反映发电机、变压器及输电线路短路和过负荷的继电保护装置中。
DY-20c系列电压继电器用于反映发电机、变压器及输电线路的电压升高(过电压保护)或电压降低(低电压起动)的继电保护装置中。
D L-20c、D Y-20c系列继电器的内部接线图见图l-l。
上述继电器是瞬时动作的电磁式继电器,当电磁铁线圈中通过的电流达到或超过整定值时,衔铁克服反作用力矩而动作,且保持在动作状态。
过电流(压)继电器:当电流(压)升高至整定值(或大于整定值)时,继电器立即动作,其常开触点闭合,常闭触点断开。
低电压继电器:当电压降低至整定电压时,继电器立即动作,常开触点断开,常闭触点闭合。
继电器的铭牌刻度值是按电流继电器两线圈串联,电压继电器两线圈并联时标注的指示值等于整定值:若上述二继电器两线圈分别作并联和串联时,则整定值为指示值的2倍。
转动刻度盘上指针,以改变游丝的作用力矩,从而改变继电器动作值。
图1-3 过电压继电器实验接线图四、实验设备序号设备名称使用仪器名称数量l ZBll DL-24C/6电流继电器l2 ZBl5 DY-28C/160电压继电器 13 ZB35 交流电流表 14 ZB36 交流电压表l5 DZB0l-l 单相自耦调压器l 交流器 1 触点通断指示灯 1 单相交流电源l 可调电阻Rl 6.3 Ω/10A l6 1000伏兆欧表ll、绝缘测试单个继电器在新安装投入使用前或经过解体检修后,必须进行绝缘测试,对于额定电压为100伏及以上者,应用1000伏兆欧表测定绝缘电阻:对于额定电压为100伏以下者,则应用500伏兆欧表测定绝缘电阻。
华北电力大学继电保护与自动化综合实验报告院系电气学院班级姓名学号同组人姓名日期2016 年 1 月20 日教师肖仕武成绩Ⅰ. 微机线路保护认识实验一、实验目的通过微机线路保护简单故障实验,掌握微机保护的接线、动作特性和动作报文。
二、实验项目1、三相短路实验投入距离保护、零序电流保护,记录保护装置的动作报文。
2、单相接地短路实验投入距离保护、零序电流保护,记录保护装置的动作报文。
三、实验方法12、三相短路实验1) 实验接线2) 实验中短路故障参数设置短路参数:KR=2.30,KX=0.60;短路电流I k=5A,故障前时间5s,故障时间5s3) 保护动作情况记录4) 报文及保护动作结果分析二次侧:,一次侧:,则有:二次侧短路阻抗为1Ω时,理论测距L=9.17*1/0.4=22.93(km)二次侧短路阻抗为4Ω时,理论测距L=9.17*4/0.4=91.70(km)二次侧短路阻抗为7Ω时,理论测距L=9.17*7/0.4=160.48(km)相间距离保护基本能正确动作,但无法正确反映三相短路故障,出现选相错误。
故障发生地距离越远,测距误差越小,I段测距误差较大。
实验中发生永久性故障时,无后加速时间,据说明书,理论上只要是永久性故障,重合闸失败后,都由III段保护再次切除,III段没有动作是因为电脑模拟系统永久性故障时,故障持续时间(5s)设置得过短,III段动作时间大于故障时间,即未断开而故障已消失,从而没有测出二次动作时间(表中的后加速时间)的情况。
3、单相接地短路实验1) 实验接线与三相短路实验一致2) 实验中短路故障参数设置与三相短路实验一致3) 保护动作情况记录4) 报文及保护动作结果分析二次侧:,一次侧:,则有:二次侧短路阻抗为1Ω时,理论测距L=9.17*1/0.4=22.93(km)二次侧短路阻抗为4Ω时,理论测距L=9.17*4/0.4=91.70(km)二次侧短路阻抗为7Ω时,理论测距L=9.17*7/0.4=160.48(km)相间距离保护基本能正确动作,能正确反映单相接地短路故障。
1、结构及外观要求检查主要检查产品的工艺、结构、标识、外观等项目。
依据标准:GB/T 7261 继电器及装置基本试验方法JB/T 9568 电力系统继电器、保护及自动装置通用技术条件2、基本电气性能检验主要验证产品的电流、电压、频率、阻抗及时间等特性,检验产品的动作值、动作时间、测量准确度等基本电气性能。
依据标准:GB/T 7261 继电器及装置基本试验方法GB/T 14047 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装置GB/T 14598.2 电气继电器有或无电气继电器JB/T 9568 电力系统继电器、保护及自动装置通用技术条件3、绝缘电阻检验主要验证产品的绝缘性能,测量产品在一定测试电压下的绝缘电阻。
依据标准:GB/T 7261 继电器及装置基本试验方法GB/T 14598.3 电气继电器第5部分: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装置的绝缘配合要求和试验JB/T 9568 电力系统继电器、保护及自动装置通用技术条件4、介质强度检验主要验证产品的绝缘性能,检验产品的承受短时过电压的能力。
依据标准:GB/T 7261 继电器及装置基本试验方法GB/T 14598.3 电气继电器第5部分: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装置的绝缘配合要求和试验JB/T 9568 电力系统继电器、保护及自动装置通用技术条件5、冲击电压检验主要验证产品的绝缘性能,检验产品承受瞬态过电压的能力。
依据标准:GB/T 7261 继电器及装置基本试验方法GB/T 14598.3 电气继电器第5部分: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装置的绝缘配合要求和试验JB/T 9568 电力系统继电器、保护及自动装置通用技术条件6、功率消耗检验主要检验产品电压电路、电流电路及辅助电源电路的消耗的功率。
依据标准:GB/T 7261 继电器及装置基本试验方法GB/T 14047 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装置JB/T 9568 电力系统继电器、保护及自动装置通用技术条件7、温度影响量和影响因素极端范围极限值检验温度影响量和影响因素极端范围极限值检验(温度贮存检验)主要检验在低温环境和高温环境贮存后,对产品的结构外观及电气性能的影响。
数字化变电站继电保护及自动化系统设计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数字化变电站继电保护及自动化系统设计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电力系统的运行及保护也朝着数字化、智能化的方向迈进。
数字化变电站继电保护及自动化系统设计是电力系统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对电网的可靠性、安全性和经济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数字化变电站继电保护及自动化系统的设计原理、技术特点及其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数字化变电站继电保护及自动化系统设计的目标是将电力系统中各种保护及自动化设备集成到一个统一的数字化平台上,实现对电网进行高效、可靠、快速的保护及自动化控制。
其设计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技术集成:通过数字化变电站继电保护及自动化系统,可以集成各种保护设备、监控设备、控制设备等,实现自动化的监测和控制。
这样可以大大提高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和可靠性。
2. 数据通信:数字化变电站继电保护及自动化系统设计将各种设备之间通过数据通信网络连接起来,实现设备之间的信息交换和共享。
通过数据通信,可以方便地实现对电网的监测、控制和故障诊断。
3. 算法优化:数字化变电站继电保护及自动化系统设计在保护及控制算法方面采用了先进的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和优化算法,能够更快速、更准确地对电网进行故障诊断和保护动作。
4. 可靠性设计:数字化变电站继电保护及自动化系统设计注重设备和系统的冗余设计和容错处理,以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在系统设计中采用了多重备份和自动切换等技术手段,可以保证系统在故障情况下依然能够正常运行。
1. 多功能集成:数字化变电站继电保护及自动化系统设计集成了多种保护和控制功能,如过电流保护、过压保护、零序保护、故障录波、远程通信控制等,可以满足对电力系统各种保护和控制需求。
3. 高灵活性:数字化变电站继电保护及自动化系统设计具有较高的灵活性,可以根据电力系统的运行情况和需求进行快速、灵活的调整,提高对电网的控制能力。
4. 信息化管理:数字化变电站继电保护及自动化系统设计为电网提供了丰富的监测和管理信息,可以对电网进行全面的监控和管理,提高了电网的运行效率和管理水平。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实验报告**:***学号:************专业:15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任课教师:华静老师红河学院工学院自动化系2022 年 4 月实验一 变压器纵联差动保护综合实验一.实验目的1. 掌握变压器纵差动保护的基本原理;2. 熟悉变压器纵差动保护的逻辑及外部接线;3. 掌握变压器纵差动保护的定值及控制字整定方法;4. 熟悉变压器纵差动保护的比率制动特性;5. 掌握变压器纵差动保护的测试方法。
二.实验原理变压器纵联差动保护的基本原理: 变压器差动保护的原理:变压器差动保护是 利用基尔霍夫电流定理工作的, 当变压器正常工作或者区外故障时, 将其看做理想 变压器,则流入变压器的电流和流出电流(折算后的电流)相等,差动继电器不 动作。
当变压器内部故障时,两侧(或者三侧)向故障点提供短路电流,差动保护 感受到的二次电流和的正比于故障点电流,差动继电器动作。
三.实验内容1.各侧电流相位补偿变压器各侧 TA 二次电流相位由软件自校正,采用在 Y 侧进行校正相位。
例如对于 Y /Δ-11I ' (I式中, I 、 相电流。
的接线,其校正方法如下: Y 侧:I )/ 3 , I '(I I )/ 3 , I ' (I I )/ 3I B 、 I C 为 Y 侧 TA 二次电流, I 'A 、 I 'B 、 I 'C 为 Y 侧校正后的各 其它接线方式可以类推。
装置中可通过“变压器接线方式”控制字以及 “接 线方式钟点数”定值来选择接线方式。
差动电流与制动电流的相关计算,都是在电流相位校正和平衡补偿后的基础 上进行。
2.差动速断保护当任一相差动电流大于差动速断整定值时, 差动速断保护瞬时动作, 跳开各A AAB C C B B C A侧开关,其动作判据为:Isd其中: I 为变压器差动电流,d3.比率差动保护IdzIsd7 5 次谐波制 动区1.2IeKIDK = 0.2Izd0.6eI比率制动特性曲线动作电流和制动电流的计算方法如下:Id zNIii 1Iz dI maxN 1I i i 1式中: I 为所有侧中最大的相电流, N 1I 为其它侧(除最大相电流侧)相 i 1电流之和。
数字化变电站继电保护及自动化系统设计1. 引言1.1 背景介绍数字化变电站继电保护及自动化系统设计是电力系统新技术的重要领域之一。
随着电力系统的快速发展,传统的变电站保护及自动化系统已经不能满足现代电力系统对安全、可靠、高效运行的需求。
数字化变电站继电保护及自动化系统设计是应对这一挑战的重要手段。
随着电力系统的规模不断扩大和电力负荷的增加,传统的电气设备保护系统已经难以满足系统运行的要求。
传统的变电站保护系统存在着保护范围狭窄、操作复杂、响应速度慢等缺点,无法满足现代电力系统对快速响应、精准保护的需求。
1.2 研究意义数字化变电站继电保护及自动化系统设计的研究意义在于推动电力系统的智能化、高效化和安全稳定运行。
随着电力系统的快速发展,传统的继电保护系统已经无法满足复杂电网的需求,数字化变电站继电保护及自动化系统设计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数字化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设计能够提高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通过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实现对电力系统各个部件的快速监测和智能分析,有效防止电力系统故障的发生,保护设备和人员的安全。
数字化变电站自动化系统设计能够提高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和管理水平。
自动化系统可以实现对电力系统的自动监控、自动控制和自动调度,提高电力系统的响应速度和运行效率,减少人为干预,降低运行成本。
1.3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数字化变电站继电保护及自动化系统设计的研究目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提高电网运行可靠性:通过数字化变电站继电保护及自动化系统设计,可以提高电网故障检测和处理的速度和精确度,减少电网故障对用户的影响,提高电网运行的可靠性。
3. 加强电网安全防护:数字化变电站继电保护及自动化系统设计可以加强对电网设备的保护和监控,防止设备损坏或故障导致的事故发生,提高电网运行的安全性。
4. 推动电力行业技术创新:数字化变电站继电保护及自动化系统是电力行业的发展方向,通过开展研究并实现系统设计,可以推动电力行业技术的创新和进步,提高电力系统的整体水平。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概述摘要:本文简要介绍了变电站的组成、工作原理及作用,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结构模式和基本功能,进一步叙述了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特点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变电站综合自动化基本概念,并变电站自动化的发展前景进行分析。
关键词 :变电站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1。
概述电网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对整个电网的一、二次设备信息进行综合利用,对保证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具有重大的意义。
变电站是电力系统中变换电压、接受和分配电能、控制电力的流向和调整电压的电力设施,它通过其变压器将各级电压的电网联系起来.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是利用计算机系统、网络、数据库现代通讯技术等将变电站的二次设备(包括控制、测量、保护、自动装置等,经过功能组合和优化设计,对变电站实行自动监控,测量和协调来提高变电站的运行效率和稳定性.他完全取代了常规的监控仪表,中央信息系统,变送器及常规远动装置。
不仅提高了变电站的可控性,而且由于采用了无人值班的管理模式,更有效地提升了劳动生产率,减少了人为误操作的可能,最大程度提高了变电站的可靠性和经济性。
2. 变电站变电站(Substation改变电压的场所.是把一些设备组装起来,用以切断或接通、改变或者调整电压。
在电力系统中,变电站是输电和配电的集结点。
2.1 变电站组成变电站主要是有设备及安装工程、建筑工程(土建、其他项目工程等。
设备及安装工程包括两部分:既一次部分(设备、二次部分(设备 .变电站是把一些设备组装起来,用以切断或接通、改变或者调整电压,在电力系统中,变电站是输电和配电的集结点,变电站的设备有变压器、开闭电路的开关设备,汇集电流的母线,计量和控制用互感器、仪表、继电保护装置和防雷保护装置、调度通信装置等,有的变电站还有无功补偿设备。
2.2 变电站工作原理变压器是变电站的主要设备, 分为双绕组变压器、三绕组变压器和自耦变压器即高、低压每相共用一个绕组,从高压绕组中间抽出一个头作为低压绕组的出线的变压器。
继电保护与自动化综合实验报告华北电力大学继电保护与自动化综合实验报告院系电气学院班级姓名学号同组人姓名日期2016 年 1 月20 日教师肖仕武成绩Ⅰ.微机线路保护认识实验一、实验目的通过微机线路保护简单故障实验,掌握微机保护的接线、动作特性和动作报文。
二、实验项目1、三相短路实验投入距离保护、零序电流保护,记录保护装置的动作报文。
2、单相接地短路实验投入距离保护、零序电流保护,记录保护装置的动作报文。
三、实验方法1、实验设备2、三相短路实验1)实验接线2)实验中短路故障参数设置整定清单短路参数:KR=2.30,KX=0.60;短路电流I k=5A,故障前时间5s,故障时间5s3)保护动作情况记录4)报文及保护动作结果分析二次侧:,一次侧:,则有:二次侧短路阻抗为1Ω时,理论测距L=9.17*1/0.4=22.93(km) 二次侧短路阻抗为4Ω时,理论测距L=9.17*4/0.4=91.70(km) 二次侧短路阻抗为7Ω时,理论测距L=9.17*7/0.4=160.48(km)相间距离保护基本能正确动作,但无法正确反映三相短路故障,出现选相错误。
故障发生地距离越远,测距误差越小,I段测距误差较大。
实验中发生永久性故障时,无后加速时间,据说明书,理论上只要是永久性故障,重合闸失败后,都由III段保护再次切除,III段没有动作是因为电脑模拟系统永久性故障时,故障持续时间(5s)设置得过短,III段动作时间大于故障时间,即未断开而故障已消失,从而没有测出二次动作时间(表中的后加速时间)的情况。
3、单相接地短路实验1)实验接线与三相短路实验一致2)实验中短路故障参数设置与三相短路实验一致3)保护动作情况记录4)报文及保护动作结果分析二次侧:,一次侧:,则有:二次侧短路阻抗为1Ω时,理论测距L=9.17*1/0.4=22.93(km)二次侧短路阻抗为4Ω时,理论测距L=9.17*4/0.4=91.70(km)二次侧短路阻抗为7Ω时,理论测距L=9.17*7/0.4=160.48(km)相间距离保护基本能正确动作,能正确反映单相接地短路故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