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全国艾滋病哨点监测实施方案及工作要求解析
- 格式:ppt
- 大小:340.50 KB
- 文档页数:28
DUS调查问卷健康调查问卷(Ⅰ)A01监测地点浙江省(自治区、直辖市)嘉兴市强制戒毒所单位(监测对象具体征集单位)A02哨点类型DUSA03哨点所在地行政区划国标码330402A04问卷编号□□□(001—999)A05调查日期□□□□年□□月□□日A06样本来源①强制戒毒所√②社区③美沙酮门诊(尿检阳性者)你好,我叫……,来自……。
我们正在进行一项调查,目的是了解人们对一些健康问题的知识和行为状况。
请放心,本次调查不记名,我们会对你的回答保密。
我们希望你的回答是你个人的真实情况。
调查大约会占用你10分钟时间,调查结束时我可以为你提供一些帮助(例如你可以咨询一些健康方面的问题,我会尽量解答)。
希望你支持我们的工作。
谢谢!询问调查对象:请问你最近是否参加过此项调查?若回答“是”则结束此次访问。
B01性别①男②女B02出生年年B03婚姻状况①未婚②在婚③同居④离异或丧偶B04户籍所在地①本省②外省(请注明省)③外籍(请注明国)(跳至B06)B05民族族B06文化程度①文盲②小学③初中④高中或中专⑤大专及以上C01 一个感染了艾滋病病毒的人能从外表上看出来吗?①能②不能③不知道C02 蚊虫叮咬会传播艾滋病吗?①会②不会③不知道C03 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病人一起吃饭会感染艾滋病吗?①会②不会③不知道C04 输入带有艾滋病病毒的血液会得艾滋病吗?①会②不会③不知道C05 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共用注射器有可能得艾滋病吗?①可能②不可能③不知道C06 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妇女生下的小孩有可能得艾滋病吗?①可能②不可能③不知道C07 正确使用安全套可以减少艾滋病的传播吗?①可以②不可以③不知道C08 只与一个性伴发生性行为可以减少艾滋病的传播吗?①可以②不可以③不知道D01你目前主要使用哪种毒品?(可选一或两项)①海洛因②可卡因③鸦片④大麻⑤吗啡⑥冰毒⑦杜冷丁⑧K粉(氯氨酮)⑨摇头丸⑩麻古⑪其它(请注明)D02你曾经注射过毒品吗? ①是②否(跳至E01)③拒答D03最近一个月,你注射过毒品吗? ①是②否(跳至D05)③拒答D04你最近一个月平均每天注射吸毒多少次?①次②拒答D05你曾经与别人共用过针具吗?①是②否(跳至E01)③拒答D06最近一个月,你注射毒品时与别人共用过针具吗?①是②否(跳至E01)③拒答D07你最近一个月注射毒品时,与别人共用针具的频率如何?①未共用②有时共用③每次都共用④拒答E01最近一个月,你是否有过性行为?①是②否(跳至E03)③拒答E02最近一个月内,你最近一次发生性行为时使用安全套了吗?①是②否③拒答(E03至E05题只询问婚姻状况为在婚或同居者)E03最近一年,你与她/他(配偶或同居者)发生过性行为吗?①是②否(跳至F01)③拒答E04最近一年,你与她/他(配偶或同居者)发生性行为时使用安全套的频率如何?①从未使用②有时使用③每次都用④拒答E05你最近一次与她/他(配偶或同居者)发生性行为时使用安全套了吗?①是②否③拒答F01最近一年,你与商业性伴发生过性行为吗?①是②否(跳至G01)③拒答F02最近一年,你与商业性伴发生性行为时使用安全套的频率如何?①从未使用②有时使用③每次都用④拒答F03最近一年中,你最近一次与商业性伴发生性行为时使用安全套了吗?①是②否③拒答最近一年,你是否接受过有关预防艾滋病的下列服务?G01安全套宣传和发放/艾滋病咨询与检测①是②否G02社区药物维持治疗/清洁针具提供/交换①是②否G03同伴教育①是②否H03你的最近一次检测是在什么时间?年月(如从未做过可不填,结束)H04你的最近一次检测结果是:①阴性②阳性③不知道调查到此结束,谢谢你的合作。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21年第4期•47••院校管理高校大学生艾滋病知识认知状况及教育路径的调查与分析陈潘,张超-(南方医科大学,广东广州510515)[摘要]调查表明,大学生对艾滋病知识的整体认知率较高;对艾滋病知识的认知率在专业上存在差异,但在性别、婚姻状况、出生地、年级上无明显差异;大学生对艾滋病防治知识的需求较高,高校需进一步加强艾滋病防治知识教育。
[关键词]艾滋病;健康教育;路径[中图分类号]G465 [文献标识码]A艾滋病(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AIDS)是由H IV病毒引起的病死率极高的慢性传染病。
“据联 合国AIDS规划署统计,全球约有5700例/d新发人类免疫 缺陷病毒(HIV)感染者,其中约32.54%为青少年(15〜24 岁高校大学生随着生理的逐步成熟,已成为发生性 行为的活跃群体之一。
本文调查分析高校大学生对艾滋病 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性行为的现状以及对性健康教育的 需求,有助于高校进一步提升艾滋病防治教育的效果。
一、调查设计本研究在《全国艾滋病哨点监测实施方案(试行)》中关于青年学生的调查项目及“国八条”知晓率基础上,制 定大学生预防艾滋病健康知识调查问卷,其中艾滋病基 本知识的题目直接沿用《全国艾滋病哨点监测实施方案 (试行)》中关于青年学生的调查项目,其他内容根据实际 设计。
研究组向广东省3所高校(其中医科类本科高校1所、非医类本科高校1所、非医类高职院校1所)随机发放 问卷430份,其中回收有效问卷426份,问卷有效回收率 99.1%。
在参与调査的人员中,男生197名,女生229名;医学生203名,非医学生223名;已婚3名,未婚423名;一年级学生86名,二年级学生87名,三年级学生76名,四年级学生95名,五年级学生82名;家住城市的学生163 名,家住城镇的学生104名,家住农村的学生159名。
二、大学生艾滋病知识认知状态及教育现状分析(一)大学生对艾滋病知识认知的整体状况较好。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题库-艾滋病性病2022 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题库——艾滋病/性病一、单选题1、艾滋病医学全名为:( B)A.免疫缺陷综合征B.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C.先天性免疫缺陷综合征D.细胞免疫缺陷病2、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D )A.目前艾滋病不能治愈,也没有有效的疫苗,所以艾滋病是不能预防的B.安全套可以避孕,但不能预防艾滋病C.共用注射器吸毒可以感染艾滋病,是因为毒品中有艾滋病病毒D.正确使用安全套可以预防艾滋病 3、关于艾滋病窗口期,下列哪个说法不正确: ( C )A. 从感染 HIV 到机体产生抗体的这一段时间检测不到 HIV 抗体或者 HIV 抗原,称为窗口期B. 感染艾滋病病毒的个体在窗口期内同样具有传染性C. 在窗口期内会有明显的艾滋病症状D. 人体感染 HIV 后,普通需要 2-3 周,最多 6 周摆布血液中才可检测到 HIV 抗体或者 HIV 抗原4、人感染了 HIV 的评价标准是: ( B )A. 艾滋病初期症状B. 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C. 窗口期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D. CD4 淋巴细胞计数5、世界艾滋病日是哪一天。
( D )A. 3 月 24 日C. 11 月 14 日B. 6 月 26 日D. 12 月 1 日6、下面哪种行为不会传播艾滋病?( D )A.卖淫嫖娼 B.文身、穿耳环C.在街边摊档拔牙D.与艾滋病病人面对面谈话7、下列哪种人群不属于艾滋病病毒感染的高危人群?( D ) A.同性恋者 B.性乱交者C.静脉注射吸毒者 D.无偿献血人员8、最容易受艾滋病病毒感染的几个人群是:( A )A.性乱人群、男性同性恋、吸毒人群B.高收入人群、青少年人群C.贫困群体、白领阶层D.社交活动较多人群9、哪些人具有感染HI V的高危(wei)险性?( D )A.有多个性火伴者B.进行不安全的性行为,如:性交时未使用安全套C.注射毒品者D.以上都是10、下列哪种行为可能传播艾滋病病毒?( C )A.与艾滋病病人共用洗手间B.与艾滋病病人普通接触C.患艾滋病的母亲哺乳婴儿D.与艾滋病病人同桌吃饭11、以下关于避孕套的使用方法错误的是: ( C )A.使用质量合格、无非期的避孕套B.使用前要检查外观,如果发现粘、破损不要使用 C.重复使用避孕套D.全过程使用避孕套12、下列哪种人群不属于艾滋病病毒感染的高危人群?( D )A.同性恋者C.静脉注射吸毒者B.性乱交者D.医护人员13、在抗病毒治疗开始前,务必要确保患者对抗病毒治疗具有高度的依从性。
全国住院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SARI)病例
哨点监测工作督导方案
一、督导目的
(一)评估哨点省(区、市)SARI监测组织、管理情况,启动前培训等各项措施的落实情况。
(二)评估哨点医院和网络实验室监测能力、工作开展情况和工作质量。
(三)了解项目省(区、市)SARI监测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
二、督导内容
(一)SARI监测工作的开展情况和存在问题。
1.了解哨点省卫生行政部门对SARI监测工作的组织管理情况,包括下发有关SARI监测文件、召开部门协调会议等。
2.了解哨点省(区、市)SARI监测培训、技术指导工作完成情况。
(二)哨点医院工作开展情况。
1. 了解哨点医院监测诊室的医务人员对住院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SARI)定义、监测病例来源、报告时限的掌握程度。
2.了解是否按要求设置监测诊室及开展监测工作时间。
3.抽查某一时间段住院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登记表,
考查病例与定义符合情况,数据与信息系统数据的一致程度。
4.了解监测诊室医务人员对标本采集对象的判断原则、对标本采样条件、器材以及标本运输条件的掌握情况,现场操作采样方法。
5.核查住院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标本采集登记表,核查采集鼻咽拭子标本的数量及送检时间等情况。
6.了解哨点医院报告SARI监测数据的及时性和存在的问题。
三、督导用表
(二)哨点医院住院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监测情况检查记录表。
一、背景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制定的《全国艾滋病哨点监测实施方案》要求,家州市在辖区内开展了针对吸毒者(DUS)、男男性行为者(MSM)、暗娼(FSW)、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STD)、孕产妇(PRG)和流动人群(MPO)六类人群的哨点监测工作。
为确保监测结果的标准化和可比性,在监测工作开展前,对各级监测工作具体实施人员作了统一培训,并在监测过程中加强督导工作,实施严格的质量控制,以确保监测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二、目标通过在全市开展艾滋病哨点监测,对艾滋病高危人群、亚高危人群的HIV感染状况及艾滋病相关行为、态度、知识的调研,预期达到以下目的:◆了解、探讨分析全市特定人群艾滋病流行状况和流行因素;◆分析全市特定人群艾滋病流行趋势,为艾滋病疫情的估计和预测提供信息;◆为指定艾滋病防治策略和干预措施及效果评估提供科学依据。
三、方法1.监测内容各哨点对监测对象进行问卷并采集静脉血,采用血清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的方法进行血清HIV抗体检测。
当ELISA试验呈HIV抗体阳性时,再选用另一种不同原理或厂家的酶联免疫试剂进行复检,本报告按照国家统一要求将两次ELISA阳性者定义为HIV阳性检出(丙肝阳性检出方法同于HIV)。
梅毒检测对所有监测对象采用ELISA和RPR/TRUST 平行样检测,即两种检测方法均要完成。
2.资料收集调查员使用哨点监测方案中提供的标准化调查问卷对样本中的调查对象逐一进行问询。
问询时选择相对安静和独立的场所,在征得知情同意后,由调查员对调查对象进行一对一、面对面访谈,避免调查对象间相互干扰、保护其隐私,并根据其回答填写问卷。
完成问卷后,需经督导员检查合格后方可编号保存。
3.统计分析数据录入采用统一的国家离线录入软件,数据录入完成后导入Excel软件中清理数据,重点是处理数据的逻辑错误和可能的录入错误,以保证监测数据库的完整性、正确性和一致性。
然后采用SPSS分析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统计。
艾滋病防治工作实施方案艾滋病防治工作实施方案做好可行性分析是做好工作方案的前提。
当一项工作被提出的时候,我们需要先准备多份工作方案以供上级参考,工作方案怎么写才更有新意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艾滋病防治工作实施方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艾滋病防治工作实施方案1为更好地贯彻落实上级相关防艾文件指示精神,全面有效开展我乡艾滋病防治工作,提高广大居民对艾滋病防治知识的知晓率,达到增强群众的自我防护意识,有效地预防和控制我乡艾滋病疫情的蔓延。
特制定我院艾滋病防控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以上级文件精神为指导,完善政府领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艾滋病防治工作机制,全面落实预防、控制和转介治疗措施,有效遏制我乡艾滋病疫情蔓延,最大程度减少艾滋病对社会、家庭和个人的危害。
二、工作目标与任务(一)基本原则1、建立健全政府组织领导、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机制。
2、加强艾滋病防控机构能力建设,确保足够的人员和设施,满足艾滋病防控工作的需求。
3、宣传“四免一关怀”政策,实施健康教育、行为干预为主的策略防治艾滋病。
4、深入开展注重实效的宣传教育活动,普及防治知识,消除社会歧视。
(二)总体目标减少我乡居民艾滋病病毒的感染机会,减缓传播速度,有效遏制我乡艾滋病疫情的蔓延,使我乡艾滋病病毒感染率控制在较低水平。
(三)20xx年防艾工作目标、任务1、全乡15-49岁人口中,各村居民对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达到90%以上,各村流动人口达到80%以上,校内青少年达到95%以上,校外青少年达到85%以上。
各村公共场所90%以上设置艾滋病防治宣传栏,各村公共场所90%以上有一条艾滋病宣传标语。
2、各村领导及其有关部门负责同志90%以上接受过艾滋病防治政策和相关知识培训,各村艾滋病防治政策宣讲团的宣讲覆盖90%以上。
3、本院职工100%接受过艾滋病防治政策和相关知识培训。
4、本院卫生技术人员100%、村卫生室乡村医生和100%以上接受过艾滋病防治知识和技能培训,提供孕产期保健和助产服务人员100%接受过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知识和技能培训。
《监测哨点管理制度》为了加强我校疫情报告,做到及时、准确,不漏报、不错报、不瞒报、不缓报、不谎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有关规定,结合军队相关政策规定和学校实际情况特制定疫情管理制度如下:1、每个医务人员均为疫情报告责任人,都有法定传染病报告的义务。
对发现疑似或确诊的传染病应在规定时间内及时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并及时报告。
疑似呼吸道传染病及时取样,送检。
责任报告单位对甲类传染病、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和乙类传染病中艾滋病、禽病毒、肺炭疽、脊髓灰质炎的病人、病原携带者或疑似病人,应于2小时内通过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系统进行报告。
对其它乙类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和伤寒副伤寒、痢疾、梅毒、淋病、乙型肝炎、白喉、疟疾的病原携带者城镇应于6小时内、通过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系统进行报告。
对丙类传染病和其它传染病,应当在12小时内通过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系统进行报告。
2、各临床科必须执行首诊负责制,严格门诊工作日志制度以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疫情报告制度,负责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疫情监测信息报告工作,如实按要求项目进行填写,不得缺项、漏填。
3、各部门应首先保证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所需的、合格的通讯设备、医疗救护设备、救治药品、防护物品等物资调配和储备,做好后勤保障工作。
服从上级卫生主管部门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指挥部的统一指挥。
4、责任报告人在首次诊断传染病病人后,应立即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并报信息科,住院病人还需在传染病疫情登记簿和病历中登记或记录。
5、防疫人员负责我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传染病疫情报告的收发和核对,设立传染病报告总登记簿,统一填报有关报表,并在规定时限内实现计算机网络直报。
6、如发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由责任报告人报告防疫人员,并报告科主任,及时向校公共卫生领导小组领导报告,领导在发现之时起2小时内向上级公共卫生领导小组报告。
7、医疗卫生人员未经同意,不得将传染病病人及其家属的姓名、住址和个人病史以任何形式公开。
上海市嘉定区吸毒人群艾滋病哨点监测结果分析李茂青;殷方兰;张永【摘要】目的了解嘉定区吸毒人群对于艾滋病相关知识和行为的了解情况,以及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丙型肝炎病毒(HCV)和梅毒的感染状况,为采取防控措施提供依据。
方法对嘉定区吸毒人员进行匿名问卷调查,共调查340人,其中325人采集静脉血进行HIV、HCV和梅毒检测。
结果调查对象对艾滋病传播途径的知识知晓率较高。
340人中有292人(85.89%)答对6道及以上题目,但蚊虫叮咬是否会传播艾滋病的回答正确率较低,为80.6%。
325名吸毒者中,HIV抗体阳性0人;HCV抗体阳性的有59人,检出率为18.2%;梅毒抗体阳性的有9人,检出率为2.8%。
结论加强对吸毒人群防病知识的宣传教育和行为干预,降低HIV、HCV和梅毒在该人群中的传播和扩散,控制血源性疾病的蔓延,同时继续加强对吸毒人群的监测工作。
【期刊名称】《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年(卷),期】2015(000)006【总页数】2页(P448-449)【关键词】吸毒人群;艾滋病;丙型肝炎;梅毒;哨点监测【作者】李茂青;殷方兰;张永【作者单位】上海市嘉定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12.91HIV、HCV 及梅毒是经血、性传播的疾病,易在吸毒人群中传播蔓延,为了解嘉定区吸毒人群艾滋病相关知识和高危行为及 HIV、HCV 和梅毒的感染情况,笔者对2013年嘉定区吸毒人群哨点监测数据进行了分析。
1.1 调查对象嘉定区13个街镇的吸毒人员,共调查340人。
1.2 方法由经过培训的禁毒社工采用《2013年全国艾滋病哨点监测实施方案》中吸毒者调查问卷进行匿名问卷调查,收集吸毒者人口学及艾滋病相关知识、行为信息,共计调查340人。
使用一次性采血针及真空管采集每名对象静脉血3mL~5mL,分离血清进行 HIV、HCV 及梅毒检测,共有325人进行了血清学检测。
1.3 统计方法采用 Epi Data3.1进行录入,SPSS16.0软件对数据进行一般统计描述。
·研究数据分享·2011—2015年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孕产妇人群艾滋病哨点监测结果分析廖强,龚煜汉,王启兴,边绍勇,余刚,王科,王菊,肖琳,边仕超,谌茂刚,南磊 基金项目:四川省昭觉县统筹城乡的艾滋病综合防控体系建设(2012GS510101)作者单位:615000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通信作者:南磊,615000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疾病预防控制中心;E-mail:nl67nn1113@163 com 【摘要】 目的 分析2011—2015年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孕产妇人群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情况、曾外出务工情况以及HIV抗体检测结果,掌握疾病流行动态,为今后孕产妇人群艾滋病防治提出主要方向和重点措施。
方法 选取2011—2015年每年4—6月凉山彝族自治州城市地区(即西昌市)和彝族聚居地区(即昭觉县)监测哨点符合纳入标准的800例孕产妇为研究对象,各地区400例。
采用中国疾病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统一制定的孕产妇哨点监测问卷调查孕产妇的基本资料(年龄、文化程度、妊娠次数)、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情况、曾外出务工情况、HIV抗体阳性率。
结果 2011—2015年凉山彝族自治州彝族聚居地区孕产妇年龄>35岁、文化程度为文盲或小学、妊娠>2次的比例均高于城市地区孕产妇(P<0 05)。
2011年凉山彝族自治州城市地区与彝族聚居地区孕产妇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2012年凉山彝族自治州彝族聚居地区孕产妇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低于城市地区,2013—2015年凉山彝族自治州彝族聚居地区孕产妇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高于城市地区(P<0 05)。
2011—2014年凉山彝族自治州彝族聚居地区孕产妇曾外出务工率低于城市地区(P<0 05);2015年凉山彝族自治州城市地区与彝族聚居地区孕产妇外出务工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
2011年凉山彝族自治州城市地区与彝族聚居地区均有2例孕产妇拒绝采集血样。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开展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区督导考评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卫生部(已撤销)•【公布日期】2004.04.27•【文号】卫办疾控函[2004]169号•【施行日期】2004.04.27•【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艾滋病防控正文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开展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区督导考评的通知(卫办疾控函[2004]169号)自2003年3月第一批51个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区(以下简称“示范区”)工作正式启动后,各示范区在各级政府领导和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开展了一系列工作。
为促进全国示范区工作的开展,发现和解决示范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高示范区工作质量,根据《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区工作指导方案(试行)》(卫办疾控发〔2003〕12号)的要求,决定对第一批示范区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督导考评。
现将有关要求通知如下:一、各省卫生厅根据《2004年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区督导考评方案》(附后)要求,组织对本省示范区工作进行自查。
并将自查结果于2004年5月底前报全国示范区管理办公室。
二、卫生部将于2004年6月组织督导检查组对各省示范区进行抽查。
具体时间和人员将另行通知。
三、卫生部将对本次督导考评结果予以通报。
根据吴仪副总理关于示范区工作不搞终身制的指示,对督导考评结果总体不合格者,提出限期整改意见,三个月后进行复核,对仍不合格者,将取消示范区资格,并予以通报批评。
联系人:陈清峰王冬梅联系电话:83157908 83157864附件:2004年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区督导考评方案二00四年四月二十七日附件:2004年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区督导考评方案一、目的为促进全国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区(以下简称示范区)工作的顺利开展,督促《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区工作指导方案(试行)》(卫办疾控发[2003]12号)(以下简称《指导方案》)中提出的各项防治措施的落实,发现和解决示范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高示范区工作质量,保证工作进度,特制定本督导考评方案。
全国艾滋病哨点监测实施方案及工作要求一、背景介绍艾滋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传染病,全球范围内感染者众多,给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带来了巨大的负担。
为了及时掌握艾滋病的流行状况,制定全国艾滋病哨点监测实施方案及工作要求势在必行。
二、实施方案1. 目标和任务(1)建立艾滋病哨点监测网络,全面掌握各地艾滋病的发病情况和流行趋势。
(2)提高疫情预警能力和监测水平,及时发现和应对艾滋病疫情的蔓延风险。
(3)为相关政策制定和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2. 实施步骤(1)建立艾滋病哨点监测机构,并从各级疾控中心、医院以及卫生健康委员会中选派专业人员参与监测工作。
(2)培训监测人员,提高其艾滋病监测和诊断能力,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确定监测指标,包括艾滋病的感染率、感染途径比例、高危人群的情况等,并制定相应的数据收集和报告流程。
(4)建立艾滋病数据管理平台,实现数据的集中整合和共享,方便监测工作的开展和数据的分析。
(5)加强对监测结果的分析和解读,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并及时向社会公布监测数据,增强公众的艾滋病预防意识。
三、工作要求1. 加强组织领导(1)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艾滋病的监测工作,并明确具体的责任分工。
(2)建立健全艾滋病哨点监测工作机制,确保工作的规范性和稳定性。
2. 加强技术支持(1)加强对监测人员的培训,提高其艾滋病监测和诊断能力。
(2)完善监测方法和技术,引进先进的设备和试剂,提高监测工作的准确性和效率。
3. 加强数据管理(1)建立统一的电子数据管理平台,实现数据的集中管理、共享和利用。
(2)加强数据安全保护,确保监测数据不受未经授权的人员访问和使用。
4. 加强宣传教育(1)利用各种媒体渠道,开展艾滋病的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公众对艾滋病的认识和防护意识。
(2)加强对高危人群的宣传教育,增强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行为规范。
5. 加强合作与交流(1)加强与国际组织和艾滋病监测经验丰富的国家的合作与交流,借鉴其成功经验,提升我国艾滋病监测工作水平。
宁波市大榭开发区艾滋病哨点监测结果分析邱晓波【摘要】目的了解宁波市大榭开发区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艾滋病性病的感染、知识和行为状况,为制定防治策略和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宁波市大榭开发区医院性病门诊首诊的15岁及以上男性就诊者进行问卷调查,同时采集静脉血作HIV、梅毒和丙肝血清学检测.结果共调查400例,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仅为77.25%,HIV 检出率0.50%,梅毒检出率6.50%,未检出丙肝患者.结论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不高,就诊人群性病、艾滋病的感染风险较大,需针对性地进行干预服务.【期刊名称】《现代实用医学》【年(卷),期】2014(026)003【总页数】2页(P357-358)【关键词】性病;艾滋病;调查【作者】邱晓波【作者单位】315812宁波,宁波大榭开发区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18艾滋病在不同地区及人群的流行模式和强度存在差异,并受很多因素影响。
性病患者是艾滋病的高危行为人群[1],感染性病特别是溃疡性性病可增加感染艾滋病的风险,很多性病患者在性生活中缺乏保护意识,艾滋病可通过他们向其他人群传播,对家庭和社会造成危害[2]。
为了解宁波市大榭开发区性病和性病患者中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的感染状况,制定艾滋病防治策略和干预措施提供依据,现通过性病门诊HIV监测哨点,将监测结果总结如下。
1.1 一般资料收集2013年4—6月在宁波大榭开发区医院性病门诊首诊的400名15岁及以上男性就诊者,不包括生殖医学咨询者、在皮肤性病科就诊的皮肤病患者。
1.2 方法1.2.1 性病就诊者调查采用统一设计的《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调查问卷》,逐项询问性病就诊者,内容包括社会人口学特征、艾滋病防治有关信息及行为学信息等。
1.2.2 实验室检测依据自愿、免费检测的原则,采集被调查者静脉血5m l,分离血清,保存于-20℃冷冻柜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进行HIV初筛,初筛阳性标本送宁波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确认,根据《全国艾滋病检测技术规范(2009年版)》标准进行判断;在检测HIV抗体的同时,采用ELISA检测梅毒和丙肝抗体。
卫生部关于印发《全国艾滋病监测工作规范》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卫生部(已撤销)•【公布日期】2002.03.20•【文号】卫疾控发[2002]77号•【施行日期】2002.03.20•【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艾滋病防控正文卫生部关于印发《全国艾滋病监测工作规范》的通知(卫疾控发[2002]77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有关部直属单位:为加强全国艾滋病监测工作的规范化管理,提高监测工作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国预防与控制艾滋病中长期规划(1998-2010年)》和《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行动计划(2001-2005年)》,我部组织有关专家制定了《全国艾滋病监测工作规范》,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二00二年三月二十日全国艾滋病监测工作规范为了加强全国艾滋病监测工作的规范化管理,提高监测工作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国预防与控制艾滋病中长期规划(1998-2010年)》、《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行动计划(2001-2005年》,特制定《全国艾滋病监测工作规范》。
艾滋病监测是指对艾滋病病毒感染在人群中的发生、发展、分布规律、传播因素及不同人群行为变化进行长期、连续和系统的观察,以掌握和预测艾滋病的流行趋势,为国家和地方制定艾滋病防治对策和评价干预措施效果提供科学依据。
监测工作提供的流行病学资料是制定国家和地方艾滋病预防与控制规划的基础,也是预测艾滋病的流行趋势及对社会发展影响的重要依据。
各级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应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和本规范的原则要求,领导、组织和统筹安排辖区内的艾滋病监测工作,与各有关部门密切协调与合作,经常进行监督检查,提供必要条件,保证艾滋病监测工作有序、长期而规范地进行。
本规范适用于全国各级各类疾病控制(卫生防疫)、医疗、保健、检疫及其他有关机构。
一、原则1、监测是艾滋病预防与控制工作的基础,针对不同地区、不同流行状况和资源条件,建立监测系统,实行分类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