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选修《语言文字应用》高中语文第三课神奇的汉字:字之初本为画__汉字的起源
- 格式:ppt
- 大小:2.24 MB
- 文档页数:40
第三课神奇的汉字第一节字之初,本为画——汉字的起源记一记1.很多古老的文字都起源于,汉字形成文字体系大约是在之际,我国最早的有完整体系的文字是。
答案:图画夏商甲骨文2.汉字在发展的历史过程中,出现了、、、等几种造字方法,其中是最主要的造字方法。
答案: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形声3.随着时代的发展,汉字形体也在不断变化着,汉字字形演变的总趋势是。
主要有(1) (时代)(2) (时代)(3) (时代)(4) (时代)(5) (时代) 等五种。
答案:由繁到简(1)甲骨文(商代) (2)金文(商至秦)(3)小篆(秦至西汉) (4)隶书(秦至汉) (5)楷书(汉魏至今)辨一辨按造字方法给下列汉字分类。
明水末河武样界瓜从简子字闻口牛羊(1)象形字(2)指事字(3)会意字(4)形声字答案:(1)水、子、口、牛、羊、瓜(2)末(3)武、字(“字”的本义是“生子”,“宀”表示房子,即女人在家里生孩子,所以是会意字,不是形声字)、明、从(4)河、样、界、简、闻填一填1.从结构上看,形声字的形旁和声旁的组合部位主要有六种方式: 、 、 、 、 、 。
答案:左形右声 右形左声 上形下声 下形上声 外形内声 内形外声2.许慎的《说文解字》:“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
、 是也。
”“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
、 是也。
”“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
、 是也。
”答案:日 月 上 下 令 长理一理文字的产生⎩⎪⎨⎪⎧ 1用图画记事和交流2用事物的形象代替事物造字方法⎩⎪⎨⎪⎧ 1象形2指事3会意4形声 汉字的样子⎩⎪⎨⎪⎧ 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 感悟体会想一想 1.为什么说汉字形体演变的总趋势是简便易写?答案:汉字的形体是朝着简便易写的方向发展的。
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①从图画性的象形文字逐步变成不象形的书写符号;②笔形从类似绘画式的线条,逐步变成横、竖、撇、点、折的笔画,书写更方便了;③许多字的结构和笔画逐步简化;④甲骨文、金文都异体繁多,小篆、隶书、楷书的异体减少了。
第三课神奇的汉字第一节字之初,本为画——汉字的起源汉字不光神奇、有趣,还有着悠久的历史,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它们就像一个个顽皮活泼的孩子,就像一个个快乐的精灵,就像一幅幅跳跃的画,就像……它们不是僵硬的符号,他们也有形象,有色彩,有气味,有灵魂。
这些由横、竖、撇、捺组成的汉字不仅富有魅力,而且美丽而奇妙。
汉字记载了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风风雨雨!(选自百度文库)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美字体赏美文方块字之美“最爱说的话,永远是中国话,字正腔圆落地有声,说话最算话。
最爱写的字,是先生教的方块字,横平竖直堂堂正正,做人要像它。
”字正腔圆、落地有声,这是汉字的声音美,方方正正、横平竖直,是汉字的形态美,而区别于世界其他文字的显著特征——表意,则让汉字的意境美其韵悠长。
鲁迅先生曾说汉字有“三美”,音美以感耳,形美以感目,意美以感心。
博大精深的方块字之美,带来的并不仅仅是使用过程中的方便,也蕴含了从古至今华夏民族的精神底蕴与对美孜孜不倦地追求。
回首千古华夏,汉字走过甲骨成泥、钟鼎斑驳、竹简绢帛的古老岁月,历经秦朝的篆书,汉朝前期的隶书,直到汉朝末期才形成了笔画平直,形体端正的方块形文字。
每一个汉字都是由偏旁和笔画组成,各种笔画在一个平面里多向展开,构造复杂多变。
中国汉字之美,美在形态,美在音韵。
原始的中国汉字是一种表意的象形文字,字形跟字义、字音之间有着一定的联系,它是形、音、义的结合体。
老祖宗造字,不仅融会了字的灵动美观,更糅合进了人的喜怒哀乐。
一个字如果说是一幅图画,那么一个词、一个句子乃至整篇文章便是视感极强的世界了。
如“月”的形状像月牙,“山”似隆起的连绵山峰,“果”让人想到树上硕果累累等等。
马致远的“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只有短短的十二个字,六种景物,便可勾勒出一幅天涯游子漂泊他乡的“离人秋思图”来。
中国汉字这一种表意功能,是西方文字所无法企及的。
优美的汉字让你聆听高山流水的琴弦,让你聆听苏东坡月下把酒、仰望苍天的声声发问。
人教版选修《语言文字应用》第三课神奇的汉字第一节字之初,本为画——汉字的起源学情分析本课在对汉语基础知识和语音常识的讲解背景下,进一步对于汉字的起源和发展演变进行了深入研究,要求学生能够在理解汉字起源和演变的基础上加深对汉语的理解,同时了解汉字背后的文化历史背景,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答相关题目,锻炼学生的自主探究和总结归纳能力。
教学目标1、了解汉字的起源和演变过程。
2、掌握汉字的造字方法。
3、感受汉字之美,热爱汉字,弘扬中华民族文化传统。
教学工具:汉字的起源、演变微课,幻灯片重点难点1、重点:了解汉字的起源、造字方法和字体演变。
2、难点:热爱汉字,弘扬中华民族文化传统。
教学步骤一、激趣导入印度前总理尼赫鲁对女儿说:“世界上有一个伟大的国家,她的每个字都是一首优美的诗,一幅美丽的画,你要好好学习。
”每一个汉字都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智慧。
作为炎黄子孙的我们对汉字的了解又有多少呢?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汉字,去领略神奇的汉字文化。
二、明确目标,有的放矢1、了解汉字的起源和演变过程。
2、掌握汉字的造字方法。
3、感受汉字之美,热爱汉字,弘扬中华民族文化传统。
三、自主学习,了解起源1、谁创造了汉字?仓颉造字。
中国是一个崇拜文字的国度。
仓颉造字而“天雨粟,鬼夜哭”,在神话谱系中常与女娲炼石补天、盘古开天辟地比肩并论。
鲁迅曾对仓颉造字这一史实,作过精辟的论述,意即文字非一人独创,而是群众智慧的结晶。
但以仓颉为杰出代表的汉文字创造者,终于终结了“结绳记事”的历史,开创了华夏文明的新纪元,后世誉之为“文字初祖”,实乃当之无愧。
2、最早的汉字是什么?我们目前能确定的最早的汉字是甲骨文。
3、甲骨文是谁发现的呢?说到甲骨文的发现,还有一个故事。
资料补充:王懿荣:散尽家财收集甲骨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秋天,国子监祭酒(当时最高学府官职名,主掌大学之法与教学考试)王懿荣得了病,用了许多药都不见轻。
后中医给他开了一剂药方,药方上有一味叫“龙骨”的中药。
第一节字之初本为画——汉字的起源►人文掌故“夫”字探源“夫”字的造型,不只表示一般的男子,它其实向人们展示男子中有志之士的风采。
因此,有的学者认为:“夫”字中的“人”是象形字,即“人”的形象,当“人”把两手张开,就成了“大”,即“大人”。
但是,在人们看来,再大的事物也大不过“天”,所以造字者在“大”字上再加一横,而成为“天”字。
而人总是不甘做“天”的奴隶,拜倒在老天爷脚下,他们有敢于冲破天的气概,所以“天”字出头,成为大丈夫的“夫”字。
►名句有约1.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2.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杜牧《山行》)3.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刘禹锡《秋词》)4.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5.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杜牧《秋夕》)6.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7.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张继《枫桥夜泊》)8.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李商隐《夜雨寄北》)9.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0.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素材积累关于文字的知识1.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①古埃及圣书字;②两河流域的楔形文字;③中美洲的玛雅文;④印度的梵文;④汉字。
2.汉字知多少。
汉字在其最初的殷商甲骨文时期,就已约有4500个单字;具有2000年生命的希腊字母只有24个大写字母;具有1500年历史的玛雅文的符号约有270个;巴比伦楔形文字有640个基本字;埃及圣书字早期有700多个符号,而后增至2000多个。
汉字到了小篆时期,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共收篆文字9353字;隋代陆法言《切韵》收12158字;宋代陈彭年、邱雍等编《广韵》收26194字;宋代丁度等编《集韵》收53525字;清代张玉书等编《康熙字典》收47035字;近年出版的《汉语大字典》收录53768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