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选修语言文字运用第三课_神奇的汉字
- 格式:pdf
- 大小:90.15 KB
- 文档页数:10
第三课神奇的汉字第一节字之初,本为画——汉字的起源记一记1.很多古老的文字都起源于,汉字形成文字体系大约是在之际,我国最早的有完整体系的文字是。
答案:图画夏商甲骨文2.汉字在发展的历史过程中,出现了、、、等几种造字方法,其中是最主要的造字方法。
答案: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形声3.随着时代的发展,汉字形体也在不断变化着,汉字字形演变的总趋势是。
主要有(1) (时代)(2) (时代)(3) (时代)(4) (时代)(5) (时代) 等五种。
答案:由繁到简(1)甲骨文(商代) (2)金文(商至秦)(3)小篆(秦至西汉) (4)隶书(秦至汉) (5)楷书(汉魏至今)辨一辨按造字方法给下列汉字分类。
明水末河武样界瓜从简子字闻口牛羊(1)象形字(2)指事字(3)会意字(4)形声字答案:(1)水、子、口、牛、羊、瓜(2)末(3)武、字(“字”的本义是“生子”,“宀”表示房子,即女人在家里生孩子,所以是会意字,不是形声字)、明、从(4)河、样、界、简、闻填一填1.从结构上看,形声字的形旁和声旁的组合部位主要有六种方式: 、 、 、 、 、 。
答案:左形右声 右形左声 上形下声 下形上声 外形内声 内形外声2.许慎的《说文解字》:“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
、 是也。
”“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
、 是也。
”“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
、 是也。
”答案:日 月 上 下 令 长理一理文字的产生⎩⎪⎨⎪⎧ 1用图画记事和交流2用事物的形象代替事物造字方法⎩⎪⎨⎪⎧ 1象形2指事3会意4形声 汉字的样子⎩⎪⎨⎪⎧ 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 感悟体会想一想 1.为什么说汉字形体演变的总趋势是简便易写?答案:汉字的形体是朝着简便易写的方向发展的。
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①从图画性的象形文字逐步变成不象形的书写符号;②笔形从类似绘画式的线条,逐步变成横、竖、撇、点、折的笔画,书写更方便了;③许多字的结构和笔画逐步简化;④甲骨文、金文都异体繁多,小篆、隶书、楷书的异体减少了。
2019-2020年高中语文第三课神奇的汉字教学案新人教版选修《语言文字应用》【学习目标】1.了解汉字的起源和演变过程,充分感受汉字的魅力,关心汉字的发展。
2.了解汉字的造字方法、字体演变和书写规则,理解汉字中的民族文化信息。
3.了解汉字简化的具体方法和国家关于规范使用汉字的规定,树立起尊重汉字、爱护汉字的观念。
4.认识错别字类型,归纳常见的容易写错的字,培养正确书写、使用汉字的习惯。
【重点难点】1.了解汉字的起源和演变过程,充分感受汉字的魅力,关心汉字的发展。
2.认识错别字类型,归纳常见的容易写错的字,培养正确书写、使用汉字的习惯。
【学法指导】第一节,阅读课本上关于造字法的部分,掌握汉字的四种造字法;第二节,查阅工具书并开展讨论,能够理解简化字与繁体字和异体字的关系,并掌握相关概念;第三节;阅读“工具箱”部分,掌握笔画、部件、偏旁等概念;第四节,搜集身边或生活中看到的错别字例子,并试着将这些错别字归类。
【预习案】【基础知识积累】一、汉字的起源(1)结绳记事说(2)书画说(3)仓颉造字说二、汉字造字法汉代学者把汉字的构成和使用方式归纳为六种类型,总称六书,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①象形文字就是用简单的线条,勾勒出实物的轮廓、特征。
“月”字像一弯月亮的形状;“龟”字像一只龟的侧面形状。
②指事字是用象征性符号或在象形字上加上提示性符号创造出的字。
如上、下、寸、本、末。
③会意字是把几个字或象形符号会合起来,共同组合表示一个新的意义的字。
如“休”“人”和“木”会合在一起,表明一个人靠着树歇歇,就是休息。
④形声字是由表意的形旁和表音的声旁两部分组成的汉字,形旁表示这个字的意义范畴,声旁表示这个字的读音。
形声字是最能产新字的一种造字法。
形声字的形旁和声旁有六种组合方式:左形右声:指、诗、估、格左声右形:救、歉、剑、钦上形下声:空、露、花、崭上声下形:盂、货、娶、基内形外声:闻、问、闷、瓣内声外形:园、囤、病、衷三、汉字形体的演变①甲骨文,②钟鼎文,③篆书,④隶书,⑤楷书,⑥草书,⑦行书。
北京奥运会的帷幕虽然已经拉上,但开幕式的绚烂和精彩仍然历历在目,尤其是用活字幻化出不同字体的“和”字,既传达了中国对世界的态度,也表现了汉字的魅力。
本课我们就一起展开汉字的魅力画卷,去发现汉字的瑰丽。
在学习中,我们要密切联系生活实际,观察、思考学习和生活中出现的语言新现象、新问题,学会辨析,在应用中学习语言,在实践中规范语言。
要注意平日积累。
应随时随地记下常见易错易混字,并注意分门别类地整理,加强记诵。
同时注意在写作中避免写错字、别字或结合作文辨析修改错字、别字。
第一节字之初,本为画——汉字的起源主题展示引子感悟“神”的诞生―→原始文字特点⎩⎪⎨⎪⎧ 原始汉字很像图画线条比图画抽象,类似符号汉字根源于生活,与生活息 息相关 活动探究 看“图”识字―→造字方法和字形演变⎩⎪⎨⎪⎧字形跟字意有关联象形字越来越不象形 [附]1.课本中所列古文字对应今天的汉字情况舟、车、册、又、其(“簸箕”的“箕”的本字)、月、川、刀;门、凤、鱼、鹿、羊、牛、犬、豕;下、亦(“腋”的本字)、龙;贝、翼、射、立;女、妇、乳、毓(同“生育”的“育”);书、从、莫(“暮”的本字)、明。
2.课本中所列古文字的造字方法和演化情况第一行:象形字。
“车”的繁体“車”,原本有两个车轮,后来简化只剩一个车轮。
“其”表示“箕”是同音假借。
第二行:象形字。
“凤”的繁体“鳳”,在象形字形的基础上加了表音的声旁“凡”(原来的“丶”变成了“”),成了形声字“鳳”。
古汉字“豕”和“犬”的区别在于“豕”尾巴短,“犬”尾巴长,“豕”的肚子肥,“犬”的肚子瘦。
第三行:“下”“亦”是指事字。
“下”字是在一横下面加上一短横;“亦”字用两点点出人的两腋位置。
“龙”是象形字,“龙”的繁体“龍”。
第四行:象形字。
“射”像人手拿弓箭要发射的样子。
“”表示“翼”,像鸟的翅膀。
第五行:“女”是象形字。
古代妇女地位低,所以“女”字像一个敛着双手跪坐着的人。
“妇”的繁体“婦”,是左形右声的形声字。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语言文字应用”第三课《神奇的汉字》说课稿《神奇的汉字》教学设计吉林四中金马一、教材、学情分析我选择了高中语文选修《语言文字应用》这本书中第三课《神奇的汉字》作为本次授课的内容。
授课班级是我校高二年级理科班,班级同学语文基础一般,但思维活跃,乐于参与。
二、教学目标及重难点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汉字的基本造字法和字体演变过程。
运用所学习的造字法知识分析实际生活中的不规范用字现象。
(2)过程与方法:通过结合实例的讲解,掌握造字法的有关知识,体会汉字的神奇与魅力,了解汉字的字形,从而做到不写错字。
结合听写练习与改错字练习,正确掌握易错字的正确使用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了解汉字中的文化,感受汉字中的奥秘。
树立尊重汉字、爱护汉字的观念,今后能做到更正确规范地使用汉字。
重点和难点本节课的重点是造字法的基本知识,本节课的难点在于运用造字法知识分析实际生活中的不规范用字现象,从而达到不写错字的目的。
三、教学过程根据新课程改革中倡导教学模式和本节课的特点及我所教学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我采用了以下的教学方法:在许慎的《说文解字》中是这样解释的:“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
日、月是也。
”象形字就是画出那个事物,字的形体随着所表现事物的形体而弯曲。
日字、月字就是这样的。
举例:门、竹、人、龟、水、禾、女、衣、册。
B、指事字“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
上、下是也。
”指事字就是一看到就能认识,或者一加思考就能看出那个字所体现出的造字意图。
特点:多为抽象事物,而无具体形象可画,所以往往在象形字上加上象征性符号来表示。
举例:一、二、三、上、下、本、末、朱、刃。
C、会意字“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撝。
武、信是也。
”会意字就是把两个以上的字合成一个,根据各部分字义表达总的意思。
举例:苗、采、囚、从、林、典。
用“会意”造字的方法时,还有一种“叠罗汉”的方式,就是把两个或几个同样的字形重叠起来。
一“木”是“树”,两“木”成“林”,三“木”成“森”;一“火”是“火”,二“火”成“炎”,三“火”成“焱”;一“水”是“水”,三“水”成“淼”;一“石”是“石”,三“石”成“磊”;一“車”是“车”,三“車”成“轟”;一“魚”是“鱼”,三“魚”成“鱻”;一“羊”是“羊”,三“羊”成“羴”。
第三课神奇的汉字第一节 字之初,本为画一一汉字的起源# • • D^BJAOXU2S?JLJAN aUSHUANGJI一、夯基训练1.下列各组汉字中完全符合括号内所注的造字方法的一项是()A.木(象形)休(会意)江(形声)房(形声)B.座(象形) 占(形声) 架(会意) 芳(形声)C.固(形声) 攻(会意)旗(形声)本(会意)D.语(形声)究(形声)材(会意)见(象形)解析:| B 项,座是形声字;“占”从“卜” 从“口” ,是会意字; “架” 是形声字,上声下形。
C 项, '攻”是 形声字;“本” 是指事字。
D 项,“材”是形声字; “见” (見)在“人”上加“目”,是会意字。
答案: A2.下列汉字全都是形声字的一项是 ( )A.手抢 慢 力海B.拉王王 琶 监 弦 裹C.饮蜻跚 峰 地D.鹉警 雾基羞解析: A 项中 “手”是象形字 ,像手的形“力”是象形字,像人筋的形状。
B 项中“监”(監)字形表示俯首在盛水的器皿里照脸 ,是会意字。
C 项中“饮”是会意字。
D 项中“羞”本义是进献食物,从“羊”,“丑”声,所以也是形声字。
3.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悖谬藏蛰急于事功食不裹腹失之东隅,收之桑榆B.炫目芥蒂矫揉造作 愤世嫉俗翻手为云,覆手为雨C.梦魇永诀直截了当 了以自慰项庄舞剑,意在沛公黄钟毁弃,瓦斧雷鸣 解析:A 项,“裹”应为“果” ;C 项,“了以自慰”中的“了”应为“聊” ;D 项,“斧”应为a釜 。
4.下列词语中,错别字最多的一项是( )项,“欠”应为“歉”,“渊”应为“源” ;C 项,“结”应为“节”,“失不再来”应为“时不 再来” ;D 项,“炫”应为“绚”,“驶”应为“使”。
5.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祈祷 原动力突如其来 新婚燕尔树倒猢狲散针尖对麦芒;B 项,“事”应为“势” ;C 项,“磬”应为“罄” ;D项,“愁”应为“筹”。
第三课神奇的汉字【教学目标】⑴理解汉字的起源、造字方法和字体演变。
⑵了解汉字简化和规范的原因及方法。
⑶掌握汉字架构的方法和拆解的规则。
⑷了解错别字存在的原因,学会如何消灭错别字。
【教学重难点】⑴了解错别字存在的原因,学会如何消灭错别字。
【教学过程】第一节字之初,本为画——汉字的起源【教学目标】⑴理解汉字的起源、造字方法和字体演变(重点)⑵理解汉字的书写规则,鉴赏书法艺术作品。
(难点)【教学过程及步骤】一、导入新课中华五千年文明,有着太多让外国人仰慕的东西,包括四大发明、文字等等。
印度前总理尼赫鲁曾对女儿说:“世界上有一个伟大的国家,她的每个字都是一首优美的诗,一幅美丽的画,你要好好学习。
”汉字是见证中国悠久历史的重要载体,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汉字的历史。
二、汉字历史1.汉字的起源关于汉字的起源,中国古代文献上有种种说法,如“结绳”、“八卦”、“图画”、“书契”等,古书上还普遍记载有黄帝史官仓颉造字的传说。
《淮南子·本经训》:“昔者仓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
”鲁迅曾对仓颉造字这一史实,作过精辟的论述,意即文字非一人独创,而是群众智慧的结晶。
2.汉字的造字方法(结合许慎《说文解字》中的阐述及例字甲骨文讲解)(1)象形: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
日、月是也。
(文字描摹实物的形状)如:人、门、日、月、山、水、衣、目、耳、石、田、火、车、牛、马、鹿。
(2)指事: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
上、下是也。
(文字由指示性的符号构成)如:木—本,添加的部分表示树根;木—末,添加部分表示树梢;刀—刃,刀口处。
(3)会意: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撝。
武、信是也。
(汇合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字构成一个新字)例如:“朝”字像日、月同现于草莽之中,表示太阳初升而月亮未落的早晨的情景。
“莫”字是“暮”字的初文,从日,从茻,像日落于草莽之中,表示日暮。
“及”字从人,从又,像人的后面有一只手,表示追赶或赶上的意思。
“即”字像人靠近饭食就食,本义为靠近。
(4)形声: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
江、河是也。
就是取一个字表示事类(一般称为“形旁”),另一字表示读音(一般称为“声旁”)。
形旁和声旁的部位大体有以下八类:左形右声:梧、堆、惜、蝗、惜、秋;右形左声:攻,切、视、颂、削、欣;上形下声:竿、宇、爸、露、爸、芳;下形上声:型、姿、裳、慈、斧、贡;外形内声:囤、匣、阁内形外声:问、闻、辩形占一角:载、腾、佞、颖、强声占一角:旗、旌、嵌、寤、婺【引申——两种用字法】(1)转注: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授。
考、老是也。
(即归于同一部类的词,它们的字义可以互为训释)(2)假借: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
令、长是也。
(即同音代替。
口语时有的词,没有相应的文字对应,于是找一个和它发音相同的同音字来表示它的含义)3.汉字的演变: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形成时代代表性文字主要载体殷商甲骨文龟甲、兽骨商周金文青铜器、石器西周晚期大篆(籀文)石器秦小篆石器西汉隶书竹简,帛汉代草书帛、纸东汉晚期行书帛、纸汉魏楷书(真书)纸隶书化小篆圆转弯曲的笔道为平直的笔画,它的出现大大方便了书写和镌刻,在文字演变史上跨上了一个新的、关键性的阶梯,对于汉字的规范和最终定型至关重要。
三、课堂小结(课后“小试身手”)第二节规矩方圆——汉字的简化和规范【教学目标】⑴了解什么是异体字和异形词。
⑵了解汉字简化和规范的原因及方法。
(重难点)【教学过程及步骤】一、导入新课孔乙己卖弄“茴”字有四种写法,确实不错。
不同时期,同一汉字,写法不同,就造就了“茴”字的四种写法:回、囘、囬、(外边一个“口”,里面一个“目”)。
二、异体字、简化字1.异体字:指声音和意义都相同而有几种写法的字。
2.简体字:广义的包括对异体字加以比较取舍的“简体字”和对本身没有异体字的字进行简化的字。
狭义的仅指后来对本身没有异体字的字进行简化形成的新字。
三、汉字简化方法1. 汉字简化和规范的原因:(1)简化字减少了字符的笔画,容易书写,节约了书写的时间,有利于人民群众掌握文化,也符合汉字发展的总趋势。
(2)使用简化字符合国家的法律规定。
(3)繁体字难学、难认、难写、难用,也难以适应现代社会对汉字机械化、信息化处理的需要。
(4)使用异体字和不规范的简化字会造成汉字使用时的混乱局面。
影响正常的交际和交流,减小了它的“工具”的功能。
2.《汉字简化方案》规定汉字简化的方法:—是“省”,二是“并”,三是“又并又省”。
“省”,即简省字的笔画;“并”,即把某几个字合并,保留其中一个笔画少的字。
“又并又省”,即不但合并某些单字,而且造—个新字形来表示。
四、汉字的规范不写繁体字,不用异体字,不写不规范的简体字。
根据法律规定,有些场合可以使用繁体字,如书法作品中;有些场合可以使用异体字,如翻印古籍、姓氏等特殊情况时但绝不能因此而滥用繁体字和异体字。
第三节方块的奥妙——汉字的结构【教学目标】⑴了解汉字三种构件的定义及区别。
⑵掌握汉字架构的方法和拆解的规则。
(重难点)【教学过程及步骤】一、导入新课1. 字谜游戏(课本P51一)2. 趣味文字对话“巾”对“币”说:儿啊。
你戴上博士帽,也就身价百倍了。
“臣”对“巨”说:和你一样的面积。
我却有三室俩厅。
“办”对“为”说:平衡才是硬道理!“兵”对“丘”说:看看战争有多残酷,俩条腿都炸飞了!“日”对“曰”说:该减肥了。
“由”对“甲”说:这样练一指禅挺累吧?古老的方块汉字不仅具有形体美,而且结构也深藏奥妙。
就像盖房子少不了地基、围墙、房梁、隔断一样,方块汉字也像一所所小房子,需要各种基本建筑构件,这些构件就是“笔画”、“部首”和“偏旁”。
二、汉字的构件1. 笔画:指构成汉字字形的各种形状的点和线,是汉字中最小的单位。
现行汉字的五种基本笔画是:横(一)、竖(丨)、撇(丿)、点(丶)、折(乛)。
2. 部件:是由笔画组成的具有组配汉字功能的构字单位,是汉字基本的构形单位。
一方面,不管笔画多复杂,只要串在一起分不开,都可以作为一个部件看待,如“事、串、重”;另一方面,只要能够拆开作为独立的结构单位,就可以都看作是部件,如“燃、涃”。
3. 偏旁:是构成汉字的最直接的单位,是对字中表义或表音成分的分析,而部件是对现代汉字内部结构系统分析的结果。
一般说来,偏旁是指合体字(包括会意字和形声字)中的表音或表意单位,独体字(象形字和指事字)不能再拆分,也就没有偏旁一说。
【补充】部首部首是具有字形归类作用的偏旁,是专为汉字分类检索而设立的部目,即字典、词典中各部的首字。
部首不等同于部件,如“鼻、黑、麻、鹿”等都是《新华字典》中的部首,也都可以再分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基础部件。
一般地说,部首是表义的偏旁。
部首也是偏旁,但偏旁不一定是部首,偏旁与部首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三、汉字的架构1. 笔画组合的原则:既讲究组合的位置,又讲究书写的顺序。
笔画的组合位置:①彼此分离→“二、八”,②彼此连接→“上、厂”,③彼此交叉→“十、力”。
2. 笔顺的基本规则①先横后竖:十②先撇后捺:八③从上到下:六④从左到右:村⑤先进去后封口:回⑥先中间后两边:办四、部分常用偏旁含义冫两点水多与冰或寒冷有关冰、冷、冻、次、准氵三点水多与水有关汁、汇、汉、江、汛、汔、池、汤、汪冖秃宝盖多与覆盖有关写、军、冠宀宝盖多与房屋有关宁、它、安、字、完、宝、室、宫广广字旁多与房屋或场所有关庄、庆、床、库、应、庐、店山山字旁多与山有关岗、岔、岛、岸、岩、岳、岭、峰艹草字头多与花草植物有关菜、花、苗、茶、药、芽、茶、芬禾禾木旁多与庄稼(农作物)有关秀、秆、季、香、种、秋木木字旁多与树木有关本、未、札、朴、机、朵、杂、杜、皿皿字底多与器皿有关盘、盆、盈、盏、盐、监、益、盛钅金字旁多与金属有关针、钉、钓、钞、钟、钢、钥、钱巾巾字旁多与布、织物有关布、帮、市、帆、帐、希、帖、帜扌提手旁多与手或手的动作有关扎、打、扑、扔、扣、执、扩忄竖心旁多与内心活动有关忆、忙、怀、快、怄、怖、性、怕犭反犬旁多与兽类动物有关猫、狗、猴、猪、狼、猥、狮、狈夕夕字旁多与夜暮有关多、梦、岁、名饣食字旁多与食物或吃有关饥、饭、饮、饯、饱、蚀、饺、饼纟绞丝旁多与丝、线、织有关纠、红、纤、约、级、纪、纬幺yāo幺字部多与小有关幻、幼歹歹字旁多与死人有关歼、残、殃、殊、殒、殖、毙贝贝字旁多与钱财有关财、货、贪、贫、购、资、贱、贵爪爫爪字头多与手或手的动作有关妥、采、受、爬、乳、爱瓜瓜字旁多与瓜有关瓢、瓣、瓤、呱月月字旁 1.多与月亮或时间有关朗、朦、胧肉月旁 2.更多的是与身体、器官肌肉有关肌、肝、肚、肠礻示字旁多与祭祀、祝愿有关礼、社、祈、神、祖、祥、祸衤衣字旁多与衣服有关补、初、衬、衫、袄、袜、袖、被耒lěi 耒字旁多与农具或耕作有关耕、耘、耗、耙、耦、耧糸紧字底多与丝及织的行为有关系、素、索、紧、累、紫酉yǒu酉字旁多与酒有关酒、配、酝、酬、酷、醋、酸、酿雨雨字头多与天气、气象有关雪、雷、零、雾、需、震隹zhuī隹字旁多与鸟类有关难、雀、售、集、雄、雅、焦、雇第四节咬文嚼字——消灭错别字【教学目标】⑴了解古今汉语中存在错别字的现象和原因。
(重点)⑵学会如何消灭错别字。
(难点)【教学过程及步骤】一、导入新课1. 嘲讽错别字的诗:(见课本P57 二)二、什么是错别字1. 错字“百出”:⑴乱造简化字;⑵滥用外文字;⑶生造网络字;⑷滥用繁体字。
2. 概括“错字”与“别字”的区别:(见课本P55 )所谓“错字”,就是笔画、部件有误,是社会上不存在、字典里没有的字。
所谓“别字”也叫“白字”,指的是该写这个字而写成另一个字。
例如把“安排”写“按排”,把“提纲”写成“题纲”。
三、出错原因及辨别方法1.因字形相似而误。
如“盲”与“肓”,“沏”与“彻”,“沓”与“杳”,“缀”与“辍”,“徙”与“徒”,“炙”与“灸”,“侯”与“候”等。
【辨别方法】:辨别这类错别字,一般说来,只要从读音入手,都可以比较轻松地辨别出来。
2.因字形相似,读音相同或相近而误。
如“装帧”误作“装祯”,“辩驳”误作“辨驳”,“插科打诨”误作“插科打浑”等等。
【辨别方法】:这类错别字由于字形相似,读音相同或相近,所以这类字应该从形旁(义符)来分析,也就是说从意义上来判断。
如“装帧”一词的意思是指书画作品或书刊的装饰设计,“帧”指的是字画的幅,应从“巾”旁。
“辩驳”一词意思是争辩驳斥,与人争辩,驳斥对方应该是用言辞,所以应从“讠”旁。
“插科打诨”一词来自我国古代戏曲艺术,意指演员在表演过程中穿插一些滑稽的动作或台词来引观众发笑,“科”是表演动作的用语,“诨”应指演员戏谑之语,理当从“讠”,而“浑”从“氵”,有污浊不清之意,与“插科打诨”一词的意义显然没有干系。
偏旁是很重要的识别错别字的方式,因为在中国的汉字中,形声字占了很大的比重,根据表意的那个偏旁,我们可以推测出这个字的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