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北诸广山内洞钨钼多金属矿矿化特征及找矿标志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671.79 KB
- 文档页数:6
广东省深洞钨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摘要:深洞钨矿位于岭南成矿带大东山西段,大东山岩体的为复式花岗岩体,多期次构造热液作用形成了破碎带蚀变岩型钨矿床,特别是燕山第四期岩浆活动与钨成矿关系密切,矿体形态复杂,受构造控制,产状基本与构造产状一致。
作者通过对深洞钨矿的地质特征、控矿因素和矿床成因进行系统研究,确定找矿标志和找矿方向。
关键词:地质特征控矿因素找矿标志找矿方向1.区域地质概况广东省深洞钨矿在区域上位于岭南成矿带大东山西段。
大东山岩体为复式花岗岩体,主体期为燕山第一期(J1γ),主要岩性为粗中粒斑状黑云母花岗岩,其次为燕山第四期(K1γ),岩性为细粒黑云母花岗岩、细粒二云母花岗岩。
其中燕山第四期岩浆活动与钨矿成矿关系密切。
岩体区域蚀变主要有云英岩化、绢云母化、硅化、钾长石化和绿泥石化等。
2.矿区地质特征2.1地层本区仅出露第四系,未见其它地层出露。
第四系主要分布于本区中部河谷地带,局部分布于山谷地带。
主要成份为残坡积物、冲洪积物,以腐植土、砂砾为主,次为粘土。
2.2构造区域上构造活动强烈,形成了较为复杂的构造格局。
其中有北北西向的黄拮断裂,近东西向的深洞断裂、杨梅坳断裂,北东向坪溪断裂。
北北西向构造是主要成矿构造。
2.3岩浆岩区内出露的岩性为燕山一期(J1γ)粗中粒斑状黑云母花岗岩和燕山四期(K1γ)中细粒(含斑)二云母花岗岩,脉岩有伟晶岩脉、细晶岩脉、正长岩脉,其中产状平缓的伟晶岩脉较为发育。
燕山四期花岗岩为区内的赋矿围岩。
岩石中见云英岩化、钾长石化、高岭土化及绿泥石化等蚀变,岩石中的黑云母常风化蚀变形成绿泥石,并析出铁质。
2.4围岩蚀变矿区围岩蚀变比较强烈,愈靠近矿化带或矿体,蚀变就愈强烈,主要有云英岩化、钾化、硅化、绿泥石化、伟晶岩化。
蚀变具有带状分布特征,以矿脉为中心,呈现出向两侧蚀变依次减弱的对称分带。
与矿化关系较为密切的蚀变主要有云英岩化、钾化等。
3.矿床地质特征3.1矿体特征本区钨铋多金属矿分布在北北西向黄结断裂与东西向深洞断裂、黄砂坑断裂相交部位,主要受控于北西、北北西向石脉(带)及云英岩微细脉(带)。
矿体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一、区内含金地质体特征本区位于井冈山一陈山隆褶断束的西南端,万洋山一诸广山隆起区东缘;遂川一抚州断裂带的北西侧。
区内岩浆活动强烈,主要为加里东晚期花岗闪长岩、斜长花岗岩和燕山期花岗岩,分布于矿区北部边缘,呈北西西的腰形展布,岩性以花岗闪长岩、黑云母二长花岗岩等为主。
岩体围岩为中、上寒武统地层。
岩体内部相以花岗闪长岩为主,边缘相以黑云母花岗岩为主。
岩体外接触带硅化、钾化、绿泥石化等发育。
加里东晚期岩浆呈岩株状产出,侵入接触关系明显且形成较宽的热接触变质晕。
基底出露地层主要有上寒武统水石群(€ 3sh),中寒武统高滩群(G 2gt),下奥陶统爵山沟组(0叮),盖层为中泥盆统跳马涧组(D2t),其不整合于基底及花岗岩之上。
本区主体构造为北西一南东向的金竹山复向斜,其核部地层为爵山沟组、两翼地层为水石群,其轴面向南西倒转。
出露的断裂构造较发育,主要以北东向、北西向两组断裂为主,见图lo其中Fl-1为区域性断裂,属压扭性质,控制矿区构造。
北西向断裂有两条:即北部长坑—源坑洞断裂带和中部锡坑一石角里断歹u d+f;裂带。
构造表现形式为硅化破碎带、石英脉或蚀变(挤压)破碎带等,具膨胀、分支、尖灭、再现现象,构造内及两侧发育硅化、绿泥石化、黄铁矿化、黄铜矿化、褐铁矿化、碳酸盐化及碳化等。
该类断裂构造是区内主要含矿构造。
断裂构造中硅化、黄铁矿化、黄铜矿化及碳化发育,草林地区金矿点即受该类构造控制。
1、泥盆系中统跳马涧组;2、奥陶系下统爵山沟组;3、寒武系上统水石群;4、加里东晚期花岗岩;5、石英脉;6、硅化破碎带;7、实测、推测地质界线;8、实侧不整合界线;9、断裂及编号;10、地层及断裂产状;11、倒转地层产状二、区内金矿体矿化特征(一)矿化类型及特征。
综合草林成矿带多个岩金矿区情况,根据金矿石产出形式状态,可将区内的矿石金矿化分为两种类型,即石英脉型和蚀变破碎带型。
1.石英脉型金矿化特征。
第43卷第2期2019年4月中国钼业CHINA MOLYBDENUM INDUSTRYVol.43 No.2Apr2019粵北地区钼多金属矿床时空分布规律及成矿机制分析钟春艳,董卫钢,赵光耀,陈鑫,李文超,常丽芳(河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四地质矿产调查院,河南郑州450000)摘要:粵北地区是指广东北部韶关市和清远市所辖大部分区域,枸造位置处于郴州一怀集断裂东侧,恩平一新丰断裂西侧,佛岗一丰良断裂北侧。
粵北地区已发现钼及钼多金属矿床(点)几十处,枸造岩浆活动控制着矿床(点)的形成和分布,区域性深大断裂控制岩浆活动、岩浆活动控制矿床(点)的形成,成矿时代以燕山早期为主,矿床成因类型主要有斑岩型、热液脉型、矽卡岩型3种。
区内成矿条件较好,找矿潜力巨大,在已知矿区开展深部及外围勘查基础上,要注重在清远大镇和韶关大宝山等地段部署以斑岩和东岗岭组为标志的铜、金、钨、钼、锡矿床的探索工作。
关键词:分布规律;成矿机制;钼多金属矿床"粵北地区DOI:10. 13384/j. cnki. cmi. 1006 -2602. 2019. 02. 004中图分类号:TD164 + .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 -2602(2019)02 -0016 -05TEMPORAL AND SPATIAL DISTRIBUTION AND MINERALIZATION MECHANISM ANALYSIS OF MOLYBDENUM POLYMETALLIC DEPOSITS IN NORTHERN GUANGDONG PROVINCEZHONG Chun-yan,DONG Wei-gang,ZHAO Guang-yao,CHEN Xin,LI Wen-chao,CHANG Li-fang (The Fourtli Institute of Geology and Mineral Resources Exploration,Henan Bureau of Geology and Mineral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Zhengzhou450000,Henan,China)Abstra c t:The northern part of Guangdong refers to most areas under the jurisdiction of Shaoguan City and QingyuanCity in northern Guangdong.The structural position is located on the east side of Zhangz!iou-Huaiji fault,on thewest side of Enping-Xinfeng fault,and on the north side of Fogang-Fengliang fault.Tens of molybden lybdenum polymetallic deposits (points)have been discovered in the northern part of Guangdong.The tectonic magmatism controls the formation and distribution of deposits (points),and the regional deep faults control magmatic activity and the formation of magmatic activity control deposits(points).The metallogenic age isthe early Yanshanian period.The genetic types of the deposits are mainly porphyry,hydrothermal vein andThe ore-forming conditions in the area a re good,and the prospecting potential is huge.On the basis of deep andperipheral exploration in the known mining areas,it is necessary to pay attention to the deployment of copper,gold,tungsten,molybdenum and t in deposits marked by porphyry and Donggangling in Qingyuan Town and Shaoguan Dabaoshan.K e y words:distribution law;metallogenic mechanism;molybdenum polymetallic deposit;northern Guangdong0/0广东省钼矿资源比较丰富,探明资源量/储量居 全国第7位,分布相对比较集中,69. 4%的钼矿集中 在粤西的高要一阳春地区,26%分布在粤北的佛 冈一曲江地区,其余部分零星分布在粤东及珠三角 地区[1]。
粤北某锑矿区地球化学特征及找矿前景吴卫国【摘要】通过在粤北某锑矿区开展的水系沉积物和土壤测量工作,发现了规模较大的以Sb、Ag、As为主的水系沉积物综合异常,其浓集中心明显,元素间套合好.对该综合异常开展土壤测量工作进行查证,圈定了以Sb、Au、Ag为主的三处土壤综合异常,其中AP2异常强度较高,元素之间套合较好,异常区内断裂构造、硅化较发育,推测为断裂破碎带引起的矿致异常,具有寻找锑多金属矿的前景.【期刊名称】《世界有色金属》【年(卷),期】2018(000)009【总页数】2页(P138-139)【关键词】粤北;锑矿;地球化学特征;找矿前景【作者】吴卫国【作者单位】广东省有色地质勘查院,广东广州 51008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18.21 区域地质概况矿区位于南岭锡多金属成矿带中段南侧、粤北“山”字形构造东反射弧、粤北曲仁构造断陷盆地北缘和西缘,属南岭成矿带的核心区域。
据王永磊等对中国锑矿分布特征研究,矿区位于南岭成锑带内[1]。
曲仁构造盆地为一近于等轴状的复式向斜,周边广泛出露前泥盆纪浅变质岩系。
区域沉积地层分布广泛,除志留系、奥陶系外,从震旦系至第四系发育齐全,出露地层有震旦系、寒武系、泥盆系、石炭系、二叠系、三叠系、侏罗系及第四系。
区域性断裂构造发育,与次级断裂对矿床的就位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构造依其组合方式可分为东西向构造、北北东—近南北向构造、北东向构造、北西~北西西向构造。
曲仁构造盆地南北外侧分别为东西向的大东山-贵东、九峰-诸广山燕山期复式花岗岩体出露。
2 矿区地质特征矿区出露地层主要为震旦系老虎塘组(Z1lh),岩性为灰黑、深灰、紫红、薄层状—厚层状硅质岩,夹少量硅质板岩、板岩;以及寒武系牛角河组(∈1n),岩性为灰绿、青灰色厚层状—块状变质细粒长石石英砂岩、变质细粒长石石英杂砂岩,夹少量泥质板岩、变质粉砂岩,下部有时夹少量硅质岩,有些地段夹炭质千枚岩、透镜状石煤层,在总体倾向西南;在西南角可见少量火山碎屑凝灰岩。
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作者:施文强来源:《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6年第01期摘要:矿石主要金属矿物有白钨矿、辉钼矿、黄铜矿、斜方辉铅铋矿、闪锌矿、黄铁矿、磁黄铁矿、褐铁矿等。
脉石矿物主要有石榴石、石英、帘石、透辉石、透闪石等。
其矿化的分布比较稳定,层控的因素显得比较突出。
我们通常认为找矿的标志就是铜、铅、锌、钨、钼、铋、金、银等元素的异常结合,以及白钨矿的重砂异常。
本文就将针对安徽某钨钼矿床的地质特征及找矿的标志,进行详细的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钨钼矿床地;找矿标志;矿石1 区域地质背景安徽某钨钼矿床大地构造位于扬子准地台南缘,区域上处于下扬子台坳的次级单元皖南褶断带与皖浙褶断带的交接处。
矿区主体构造为复式背斜褶皱带中百川向斜,整个矿区及外围均被花岗岩闪长岩基所包裹,区域地层区划属扬子地层区江南地层分区广德-休宁地层小区。
区域内主体褶皱受到断层破坏被分割成数段,总体呈北东45°-55°方向延伸,向斜北东段开阔,南西段紧闭,向斜轴部地层为南华系雷公坞组至震旦系皮园村组。
区内断裂构造主要表现为北东向、北西向、近南北向,其中北东向比较发育。
断裂两侧岩石破碎,角砾岩、裂隙、褶曲发育,该断裂控制花岗闪长岩体的分布,是区域的主要控岩控矿构造,并同时控制其次级断裂的形成。
2 矿区地质特征2.1 地层雷公坞组(Nh2l):砾石成分主要以石英为主,砾石大小不等,分选性较差,砾径0.2-20cm之间,一般0.5-2cm,呈次棱角状,含砾率10%-20%,越到底部砾径越小,含砾率愈低。
该矿段内地表出露厚度不一,一般330-380米。
休宁组中段(Nh1x1):本段分为上下两部分,地表出露总厚度约150米,下部Nh1x1-1岩性为灰绿、黄绿色细粒砂岩及灰绿色粉砂岩;上部Nh1x1-2岩性为土黄色中厚层泥质粉砂岩及粉砂质泥岩。
休宁组上段(Nh1x2):本段分为上下两部分,地表出露总厚度约150米,下部Nh1x2-1岩性为紫红色薄层粉砂质、灰绿色中厚层硅化粉砂岩,厚约100米;上部Nh1x2-2岩性为灰绿色中厚层硅化粉砂岩夹土黄色薄层泥岩、紫灰色—灰白色泥质粉砂岩、含铁锰质石英砂岩、钙质砂岩,最顶部为紫黑色中薄层粉砂质泥岩,厚约50米。
73找矿技术P rospecting technology基于找矿模型的钨钼多金属矿地质条件分析与研究季 文,李 宝,李金旺(中国冶金地质总局第一地质勘查院,河北 廊坊 065201)摘 要:以黑龙江中部地区为研究区域,开展钨钼金属找矿研究,并分析该区域矿床地质特点。
通过对该地区地质特征、地球物理特征以及化学特征的研究,从而构建综合性找矿模型。
选择双鸭山Ⅱ级矿区进行找矿模型分析,二长花岗岩具有极化率,均值在28.62%,同时花岗斑岩极化率也较高,均值为22.65%,极化较高原因在于岩石中均含有钼矿元素,由此说明研究靶向区域具有很高的钨钼多金属找矿潜质。
研究内容为矿区勘探与选区提供重要技术参考。
关键词:找矿模型;钨钼多金属;成矿特征;矿床;预测中图分类号:TD1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65(2023)19-0073-3Analysis and Research on Geological Conditions of Tungsten Molybdenum Polymetallic DepositsBased on Prospecting ModelsJI Wen, LI Bao, LI Jin-wang(No.1 Geological Institute of China Metallurgical Geology Bureau,Langfang 065201,China)Abstract: Taking the central region of Heilongjiang Province as the research area, conduct research on tungsten and molybdenum metal ore exploration and analyze the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deposits in the region. By studying the geological, geophysical, and 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region, a comprehensive prospecting model is constructed. Selecting the Shuangyashan Grade II mining area for ore exploration model analysis, it was found that the monzogranite has a polarization rate, with an average of 28.62%, while the granite porphyry also has a high polarization rate, with an average of 22.65%. The reason for the high polarization is that the rocks contain molybdenum ore elements, indicating that the target area for research has high potential for tungsten molybdenum polymetallic ore exploration. The research content provides important technical references for exploration and selection of mining areas.Keywords: Mineral exploration model; Tungsten molybdenum polymetallic; Metallogenic characteristics; Deposit; Forecast收稿日期:2023-08作者简介:季文,男,生于1967年,汉族,天津蓟县人,本科,高级地质工程师,研究方向:地质矿产勘查。
诸广山岩体内洞钨钼多金属矿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矿床成因分析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随着矿产资源的日益枯竭和需求的不断增加,深部矿床成为目前矿产勘探和开发的重点之一。
洞钨钼多金属矿是一种重要的深部矿床类型,对于其成因的深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诸广山岩体内洞钨钼多金属矿是近年来在中国新发现的深部矿床,具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和较为复杂的成矿特征。
了解其地质地球化学特征以及矿床成因,对于进一步揭示其成矿机制和指导矿产勘探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和应用前景。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本研究旨在通过系统的地质和地球化学研究,探究诸广山岩体内洞钨钼多金属矿的成因机制、成矿过程和形成条件。
具体研究内容包括:1. 详细的岩矿地质调查和野外实验,获取洞钨钼多金属矿的有关数据和信息,分析矿床性质、矿床内部结构和矿物组合等方面的特征。
2. 实施岩矿样品采集、制片和分析,测定样品的地球化学、矿物化学和同位素等数据,揭示从岩浆活动到矿床形成的地球化学环境、物质来源、矿化流体的性质和成矿作用的过程特征。
3. 利用各种成因模型和矿床类型分类方法,对矿床成因机制和成矿历史进行分析和识别,提出矿床的成因模式和形成机制,为矿床勘探和开发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参考。
三、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本研究采用综合的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包括:1. 野外地质调查和实验室实验,获取岩矿样品和矿物形貌信息,分析矿物化学、微区元素和同位素等数据。
使用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电子探针等仪器,对岩矿样品进行精细分析。
2. 基于以上分析数据和岩矿地质调查资料,运用各种分析方法和建模技术,分析矿床的成因机制和成矿历史,提出其成因模式和形成机制。
3. 将研究结果与其他地质和成矿数据相结合,对岩体内洞钨钼多金属矿进行系统综合分析,并作出成矿地质模型和勘探开发建议。
四、预期成果本研究将获得以下预期成果:1. 揭示诸广山岩体内洞钨钼多金属矿的成矿特征和成因机制。
2. 建立详细的成矿地质模型和勘探开发建议。
世界有色金属 2021年 4月上62找矿技术P rospecting technology粤北石人嶂钨矿区矿床特征与找矿前景分析蓝兴段(广东省地质局第三地质大队,广东 韶关 512028)摘 要:石人嶂钨矿保有资源量接近消耗完,为找寻并扩大钨矿资源量,分别从地质背景、矿床及矿石基本特征等进行了分析,探讨了钨矿的成因,并对该矿区的找矿前景进行了分析,发现矿体往两侧深部有侧伏富集趋势,通过深部钻探有望扩大钨矿的资源量。
关键词:石人嶂;石英脉型钨矿;资源量中图分类号:P618.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65(2021)07-0062-2Analysis of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Prospect of the ore deposits in Shirenzhang tungstenmining area in northern Guangdong ProvinceLAN Xing-duan(The Third Geological Brigade of Guangdong Geological Bureau,Shaoguan 512028,China)Abstract: The resource of shilianzhang tungsten mine is close to consumption. In order to find and expand the tungsten resources, the paper analyzes the origin of tungsten ore from geological background, ore deposit and ore basic characteristics, and analyzes the prospect of ore prospecting in the mining area. It is found that there is a tendency of lateral enrichment in the deep part of the ore body on both sides, and the amount of tungsten ore resources is expected to be expanded through deep drilling.Keywords: Shirenzhang; quartz vein tungsten ore; resource quantity石人嶂钨矿已开采多年,2008年全国危机矿山接替资源找矿时,矿山也进行了扩大钨矿的工作,但这几年已基本消耗完,钨矿保有量已不能满足开采的需要,找寻并扩大钨矿量显得非常迫切和必要。
钨钼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潜力分析[摘要]文章通过对广西陆川县米场钨钼矿床成矿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及其成因进行了较系统的分析和总结,初步认为该矿床属燕山晚期中高温岩浆热液接触交代型钨钼矿床和燕山晚期中高温热液蚀变石英脉型钨钼矿床;并探讨、分析该区找矿前景,认为该区具有形成大型以上钨钼矿床的潜力。
[关键词]钨钼矿床;地质特征;矿床成因;广西陆川县米场广西陆川米场钨钼矿床位于博白三滩~陆川米场钨钼成矿区内,近年来运用新理论和新方法,结合边缘成矿特点,该成矿带地质找矿工作获得了新突破。
本文试以整个矿区及外围为研究对象,在充分参考和利用前人资料的基础上,研究该区的成矿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及其规律,分析探讨该区的找矿前景。
1区域地质背景陆川米场钨钼矿区区域上位于南华准地台云开台隆与博白拗陷东南边缘接合部位,广西博白~岑溪褶断带的中段,博白三滩~陆川米场钨钼多金属成矿区内。
(图1)出露地层主要有寒武系的片岩、混合质片岩、片麻岩;奥陶系的千枚岩、片岩;志留系的片岩夹矽卡岩;泥盆系碎屑岩;白垩系的砾岩及酸性火山岩;第三系的砾岩等。
其中奥陶系、志留系、泥盆系与钨钼成矿关系密切。
区域性博白—岑溪深大断裂纵贯全区,多期次活动明显,是本区主要的控岩、控相、控矿构造。
其派生、次级断裂发育,以北东向的逆断层为主,为主控赋矿断层,北西向断层次之。
区域岩浆活动频繁,主要有加里东期花岗岩及燕山期酸性岩体、中酸性岩株、岩脉、酸性火山岩。
与成矿关系密切的主要为燕山晚期侵入岩,有柏丫岩体、米场岩体、平塘岩体、油麻坡岩体、独岭岩体等,均呈浅成小岩株、岩墙产出。
岩体微量元素W、Mo普遍高出维氏酸性岩平均值3.3~52倍,目前在上述岩体的内外接触带中均已发现钨钼矿体。
区内变质作用复杂,主要有区域变质作用、接触变质和动力变质作用。
区域变质作主有发生在加里东期,形成了一套中深变质的千枚岩、片岩、片麻岩。
该成矿带上已发现黄铁矿、钨、钼、铜、铅、锌、金、锑、稀土等矿床(点)几十处,其中中型矿床5处(博白县三滩硫铁矿床,油麻坡、三叉冲钨钼矿床;陆川县米场、安垌钼钨矿床等)(见图1)。
技术:话说如何找钨矿2014-12-24刘继顺一、钨矿地质概述钨在地壳中的含量较低,丰度为1.3ppm。
自然界中的钨,主要呈六价阳离子存在。
因六价阳离子半径小,电价高,具有强极化能力,易形成络阴离子,故钨主要以[WO4]2-,与溶液中的Fe2+、Mn2+、Ca2+等阳离子结合形成钨酸盐-黑钨矿或白钨矿沉淀。
在表生作用中,由于含钨矿物较稳定,常形成砂矿。
但在酸性条件下,含钨矿物可被分解,并以WO3形式溶于地表水中,有时形成钨的次生矿物。
有时以矿物微粒或离子形式被粘土或铁锰氧化物吸附而集聚于页岩、泥质细砂岩及铁锰矿层中。
在成矿作用过程中能与[WO4]2-结合的阳离子仅有几个,主要有Ca、Fe、Mn、Pb二价离子,其次为Cu、Zn、Al、Fe、Y等三价离子,故矿物种类有限。
目前已发现的钨矿物和含钨矿物有20余种:钨锰矿、钨铁矿、黑钨矿、白钨矿、钼白钨矿、铜白钨矿、钨华、水钨华、高铁钨华、钇钨华、铜钨华、水钨铝矿。
不常见的钨矿物有钨铅矿、斜钨铅矿、钼钨铅矿、钨锌矿、钨铋矿、锑钨烧绿石、钛钇钍矿(含钨)、硫钨矿等。
尽管已发现的钨矿物和含钨矿物有20余种,但具开发利用价值的只有黑钨矿和白钨矿。
黑钨矿(Fe、Mn)WO4,含WO3 76%,结晶温度为320-240℃。
晶体呈板状,颜色为褐黑至黑色,半金属光泽或树脂状光泽。
硬度与小刀差不多,比重7.5,它常与白色石英一起形成黑钨矿石英脉。
白钨矿又称钙钨矿、钨酸钙矿CaWO4,含WO3 80.6%,白钨矿的结晶温度为300-200℃。
灰白色,油脂光泽,小刀可以刻动,与石英有些相似。
但白钨矿比石英软,而比石英重两倍多,比重6。
用荧光灯照射,白钨矿会发出美丽的浅蓝色荧光,这是简便检验白钨矿的有效手段。
钨的矿床类型,若按矿物元素组合划分,则有W-(Sn、Bi、Mo),W-Be,W-(Cu、Pb、Zn、Ag)、W-Nb-Ta,W-Au-Sb,W-Li,W-Cu-Fe,W-REE 等类型。
广西博白油麻坡钨钼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广西博白油麻坡钨钼矿床是中国南方大规模的钨钼矿床之一,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博白县境内。
经过多年的勘探和开发,该矿床已经成为我国钨、钼资源的主要来源之一。
本文将对博白油麻坡钨钼矿床的地质特征和找矿标志进行详细阐述。
一、地质特征博白油麻坡钨钼矿床是中生代岩浆活动所形成的斑岩型钨钼矿床。
其主要寄生岩石为花岗岩和辉长岩,其中以花岗岩最为常见。
矿床沉积于古老的构造基底上,地质时代上限为1600万年,下限为1.46亿年前。
矿床主体呈似张牙舞爪的状结构,呈东南向展布,长度达6公里,宽约1.5公里,总面积约10平方公里。
矿区的地形以低山丘陵、中低山为主,海拔高度约为100-300米。
博白油麻坡钨钼矿床中的钨矿主要以方钨矿和白钨矿为主,而钼矿则以辉钼矿和钼铜矿为主。
矿体分为石英脉状、脉状、簇状、块状、散状等多种类型。
矿石中常含有黄铁矿、铜矿、铅锌矿等伴生矿物。
二、找矿标志(一)岩体博白油麻坡钨钼矿床的钨钼矿体主要分布于花岗质和辉长岩质岩体中,因此,对这两种岩体的观察和分析是找矿的重要手段之一。
具体如下:1、花岗质岩体特征:(1)石英脉状:岩石中的晶粒呈不规则条状和块状并与包裹的石英构成扭起来的脉状结构,石英脉与钨钼矿体多呈一定的方向性;(2)富碱性:富含K_2O、Na_2O等碱性氧化物,花岗岩体具有大的比表面积,易受外界流体的影响;(3)蚀变带:矿体常发生在石英、钙变角闪石的蚀变带及其周围的石英脉中,这类蚀变矿物具有较强的排钨性和排钼性。
2、辉长岩质岩体特征:(1)口蚀作用:辉长岩有明显的口蚀作用,为流体和矿相交换提供了方便;(2)火山喷发:其寄生构造复杂,火山口岩体发育,并且具有较强的流体活动性,与钨钼等有利成分的富集有关;(3)矽酸盐蚀变带:常以黑云母石英脉为主要开采对象,辉长岩中的矿物在矽酸盐蚀变作用下易于成为矽酸盐蚀变矿物,与成矿有密切关系。
(二)矿化特征1、微观结构特征:寄生于岩体中的矿石具有显著的晶粒形态、细部结构特征和瑕疵特征,这些特征能够反映成矿影响因素、成矿过程和成矿环境。
广东曲江大宝山钨钼多金属矿成矿模式分析
山溪
【期刊名称】《世界有色金属》
【年(卷),期】2017(000)016
【摘要】大宝山矿区位于广东省韶关市165°方向,平距25km处,地理坐标:东经113°37'00″ 113° 44′ 30”,北纬24° 31′00″ 24°35′30”.近年来危机矿山接替资源,通过综合分析前人资料和钻探揭露,一举发现了大型斑岩型钨钼矿,为今后在该区及外围开展矿产勘查提供了新思路.本文从该矿床构造背景、产出地质环境、矿床地质特征等因素进行分析,从而得出该矿床成矿模式.
【总页数】2页(P160,162)
【作者】山溪
【作者单位】湖北永业行评估咨询有限公司,湖北武汉43006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618.2
【相关文献】
1.广东台山市南坑钨钼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与成矿机制探讨 [J], 黄建姿;张国恒;董玉成;黄学兵;郝麟;李森
2.广东曲江大宝山南部铅锌矿伴生金,银成矿规律研究 [J], 何谓泰;宋玉珍
3.广东大宝山多金属矿床两期成矿:来自黑色炭质泥岩和辉钼矿Re-Os同位素定年的证据 [J], 向建华;梁新权;单业华;王策;董超阁;余世花;谭志军
4.基于采样点的化探异常成矿元素研究--以广东大宝山铜多金属矿田为例 [J], 严
己宽;玉强忠
5.广东省紫金县分水凹钨钼多金属矿床成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 [J], 周荣德;李表鹏;廖静;胡文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粤北诸广山内洞钨钼多金属矿矿化特征及找矿标志分析
薛培;张术根;袁莹;韩世礼;姚翠霞
【期刊名称】《南方金属》
【年(卷),期】2011(000)004
【摘要】汇编,北京:中国科学球化学学术交流会议论文技术出版社,1988b:7-48.[6]赵振华,增田彰正,夏巴尼,稀有金属花岗岩的稀土元素四分组效应[J].地球化
学,1992,3:21-233.[7]史长义,鄢明才,刘祟明,等.中国花岗岩类化学元素丰度及特征[J].地球化学,2005,34(5):470-482.
【总页数】6页(P22-26,30)
【作者】薛培;张术根;袁莹;韩世礼;姚翠霞
【作者单位】中南大学,地球科学与信息物理学院,湖南,长沙,410083;中南大学,地球科学与信息物理学院,湖南,长沙,410083;中南大学,地球科学与信息物理学院,湖南,长沙,410083;中南大学,地球科学与信息物理学院,湖南,长沙,410083;中南大学,地球科学与信息物理学院,湖南,长沙,41008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618.2
【相关文献】
1.粤北内洞钨钼多金属矿床流体包裹体地球化学特征 [J], 薛培;张术根;王晶;袁莹
2.诸广山棉花坑铀矿深部矿化特征及找矿前景 [J], 冯海生;尹征平;徐文雄;黄国龙
3.诸广山“三九”地区铀矿化特征及成矿机理探讨 [J], 梅水泉
4.粤北诸广岩体塘湾地区铀矿化特征及成因探讨 [J], 张宝俊;赖静;王志
5.粤北诸广岩体南部棉花坑矿床水文地质的探讨分析 [J], 匡正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