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冷加工常见不良与分析
- 格式:ppt
- 大小:302.50 KB
- 文档页数:30
冷作模具失效分析及优化对策摘要:冷作模具失效是冷作模具常见质量问题,不仅会影响冷作模具使用性能的良好性,而且还会缩短模具使用寿命,同时也会增大生产加工成本,不利于零件加工的高质量、高效率、低成本完成,所以,就需要采取有效优化对策,避免出现冷作模具失效现象,确保其应用价值和作用的充分发挥。
文章对几种常见的冷作模具失效类型及具体进行了详细分析,提出了几条预防冷作模具失效的合理化对策,具有一定的借鉴和参考价值。
关键词:冷作模具;失效类型;失效原因;优化对策冷冲压模、冷挤压模和冷镦模,是应用最为广泛的冷作模具,任何一种冷作模具的工作条件都比较恶劣,模具受力情况复杂,在多种应力的长期作用下,冷作模具内部的组织结构便会发生变化,出现多种组织损伤,进而造成冷作做模具失效,影响零件生产的顺利进行。
为了减少冷作模具失效现象,改良其结构性能,延长其使用寿命,就需要从模具设计及加工等环节入手,做好冷作模具失效预防措施。
1.冷作模具失效类型及原因1.1断裂失效及原因断裂失效主要是冷作模具在使用过程中,因其表面出现裂纹或者破损所造成的一种失效现象,常见于冷挤压模和冷镦模中,分别表现为脆断和开裂脆断或掉块,凸凹膜破裂、刃口崩刃、冲头折断都属于断裂失效中比较典型的情况。
冷作模具断裂失效与制作材质有着直接的关系,当材质强度和韧度达不到标准时,便会出现断裂失效现象。
对于冷挤压模和冷镦模来讲,在对金属零件塑形过程中,其表面温度会因为挤压受力而迅速升高,容易产生疲劳裂纹,引发断裂失效现象[1]。
1.2磨损失效及原因冷作模具在运行过程中,工作部件与被加工材料处于不断摩擦状态,长时间下去便会造成磨损失效。
冷作模具常见磨损形式主要有均匀磨损、不均匀磨损、局部脱落等,在冲压模中出现几率较高,而冷挤压模和冷镦模中的磨损失效,主要出现在模具型腔位置。
冷作模具磨损是一种必然现象,如果模具工作部件与被加工材料之间的摩擦状态比较稳定,则属于正常磨损,这种磨损与模具材料的抗磨损性能有关;如果模具在局部高压高温状态下,与被加工材料摩擦,便会出现非正常摩擦,两者之间活发生咬合现象,在加工零件表面留下划痕等缺陷。
光学冷加工工艺嘿,朋友们!今天咱们来聊聊光学冷加工工艺,这可就像是一场在微观世界里玩的超级酷炫“魔术”呢!你看啊,光学冷加工就像是给那些光学材料做超级精细的“美容手术”。
那些镜片啊,就像是一群等待变身的灰姑娘。
一开始,它们可能就是普普通通的玻璃块,毫不起眼,就像路边无人问津的小石子。
可是在光学冷加工工艺的魔法棒下,它们就要开始惊艳变身啦!这个工艺里有研磨这一步,这研磨就像是一场超级耐心的“蚂蚁搬家”。
小小的研磨粒子在镜片表面缓缓移动,一点点地把那些多余的部分带走,就像无数个小工匠在精雕细琢一件绝世珍宝。
这时候,镜片就像个害羞的小姑娘,一点点地露出自己光滑的脸蛋。
接着是抛光,哇塞,这抛光简直就是一场梦幻的“滑冰舞会”。
抛光工具在镜片上优雅地滑动,就像滑冰选手在冰面上翩翩起舞。
而镜片呢,就像那冰面一样,在这个过程中变得越来越光洁,亮得都能闪瞎你的眼,仿佛在说:“看我现在多美,都能当镜子照啦!”还有定心工序,这就像是给光学镜片找“灵魂伴侣”。
要让镜片的中心和它的“搭档”完美契合,就像两个人跳交谊舞,得配合得天衣无缝才行。
要是定不好心,那这镜片就像个找不到路的小迷糊,在光学仪器里可就没法好好工作啦。
镀膜这个环节呢,又像是给镜片穿上一件超级华丽的“魔法外套”。
不同的膜层就像不同风格的衣服,有了这些膜,镜片就像是从乡下来的土妞变成了时尚都市的名媛。
不仅变得更加酷炫,还能抵御各种光线的“小怪兽”,什么紫外线啊、红外线啊,统统不在话下。
光学冷加工工艺里的每一道工序都像是紧密相连的“小火车车厢”,缺一不可。
一个环节出了小差错,就像火车脱了轨,整个镜片的质量就会大打折扣。
这可不像咱们平时马马虎虎做事情,这可是微观世界里的精细活,容不得半点沙子。
有时候,看着那些经过光学冷加工工艺打造出来的精美镜片,我都觉得这简直是人类智慧的“魔法结晶”。
就像从帽子里变出兔子的魔术师一样,我们的工匠们从平平无奇的材料里变出了这些神奇的光学镜片。
光学镀膜产品常见不良分析及改善方法镀膜产品的不良,部分是镀膜工序的本身造成的,部分是前工程遗留的不良,镀膜最终的品质是整个光学零件加工的(特别是抛光、清洗)的综合反映,对策镀膜不良时必须综合考虑,才能真正找到不良产生的原因,对策改善才能取得成效。
一、膜强度膜强度是镜片镀膜的一项重要指标,也是镀膜工序最常见的不良项。
膜强度的不良(膜弱)主要表现为:① 擦拭或用专用胶带拉撕,产生成片脱落;② 擦拭或用专用胶带拉撕,产生点状脱落;③ 水煮15分钟后用专用胶带拉撕产生点状或片状脱落;④ 用专用橡皮头、1Kg力摩擦40次,有道子产生;⑤ 膜层擦拭或未擦拭出现龟裂纹、网状细道子。
改善思路:基片与膜层的结合是首要考虑的,其次是膜表面硬度光滑度以及膜应力。
膜强度不良的产生原因及对策:① 基片与膜层的结合。
一般情况,在减反膜中,这是膜弱的主要原因。
由于基片表面在光学冷加工及清洗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有一些有害杂质附着在表面上,而基片的表面由于光学冷加工的作用,总有一些破坏层,深入在破坏层的杂质(如水汽、油汽、清洗液、擦拭液、抛光粉等,其中水汽为主要),很难以用一般的方法去除干净,特别对于亲水性好,吸附力强的基片尤其如此。
当膜料分子堆积在这些杂质上时,就影响了膜层的附着,也就影响了膜强度。
此外,如果基片的亲水性差、吸附力差,对膜层的吸附也差,同样会影响膜强度。
硝材化学稳定性差,基片在前加工过程中流转过程中,表面已经受到腐蚀,形成了腐蚀层或水解层(也许是局部的、极薄的)。
膜层镀在腐蚀层或水解层上其吸附就差,膜牢固度不良。
基片表面有脏污、油斑、灰点、口水点等,局部膜层附着不良,造成局部膜牢固度不良。
改善对策:㈠加强去油去污处理,如果是超声波清洗,应重点考虑去油功能,并保证去油溶液的有效性;如若是手擦,可考虑先用碳酸钙粉擦拭后再清擦。
㈡加强镀前烘烤,条件许可,基片温度能达到300℃以上更好,恒温20分钟以上,尽可能使基片表面的水汽、油汽挥发。
真空镀膜常见的不良分析及改善对策一、膜强度膜强度是镜片在镀膜的一项重要指标,也是镀膜工序最常见的不良。
膜强度的不良(膜弱)主要表现为:1)擦拭或用专用的胶带拉撕,产生成片的脱落;2)擦拭或用专用的胶带拉撕,产生点状的脱落;3)水煮15分钟后用专用的胶带拉撕产生点状或片状的脱落;4)用专用橡皮头、1KG力摩擦40次,有道子产生;5)膜层擦拭或未擦拭出现龟裂、网状细道子。
改善思路:基片与膜层的结合是首要考虑的,其次是膜表面硬度光滑度以及膜应力的因素。
膜强度不良的产生原因及对策;1)基片与膜层的结合;一般情况,在减反膜中,这是膜弱的主要原因,由于基片表面在光学领加工及清洗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有以下有害杂质附着在表面伤,而基片的表面由于光学冷加工的作用,总有一些破坏层,深入破坏曾的杂质(如水汽、油气、清洗液、擦拭液、抛光粉等,其中水汽为主),很难以用一般的方法去除干净,特别对于亲水性好的材料,吸附力强的基片尤其如此,当膜料分子堆积在这些杂质上面时,就影响了膜层的附着,也就影响了膜强度。
此外,如果基片的亲水性差、吸附力差,对膜层的吸附差,同样会影响膜强度。
硝材化学稳定性差,基片在前加工过程中流转过程中,表面已经受到腐蚀,形成了腐蚀层或水解层(也许是局部的、极薄的)。
膜层镀在腐蚀层或水解层上其吸附就差,膜牢固度会受到影响。
基片表面有脏污、油斑、灰点、口水等,局部膜层附着不良,造成局部膜牢固度不良。
改善对策:a)加强去油去污处理,如果是超声波清洗,应重点考虑去油功能,并保证去油溶液的有效性,如若是手擦,可考虑先用碳酸钙粉擦拭后再清擦;b)加强镀前烘烤,条件许可,基片温度能达到300℃以上最好,恒温20分钟以上,尽可能使基片表面的水汽、油气挥发。
温度过高时基片的附着力变大,同时也容易吸附灰尘,因此需要提高真空室清洁度,真空室基片上的水汽化学解析温度在260℃以上。
不是所有的零件都需要高温烘烤,有的硝材温度高了反而膜强度不高,还会有色斑产生,这与应力及材料热匹配有较大的关系;c)设备机组安装冷凝机(POLYCOLD),可以提高机组抽真空的能力的同时帮助去除水汽、油气;d)设备安装离子源,镀前轰击,清洁基片表面,镀膜过程辅助更有利于提高膜层密度;e)镀膜辅耗去潮湿,膜料可以存放特制的干燥柜或真空干燥柜中;f)保持工作区域环境干燥,清洁环境时不能有太多的水,环境保持恒温恒湿状态;g)薄膜设计是考虑第一层膜与基片的匹配,尽可能的使用与基片吸附力强的膜料,例如:增透膜使用AL2O3、金属膜使用CR或CR合金;h)镀前采取研磨液(抛光液)重复手动擦拭抛光,去除表面的腐蚀层和水解层;i)增透膜可以适当的降低蒸发速率,提高膜层光洁度,金属膜提高速率,或者提高设备的真空度,对于基片到蒸发源大于1米以上的镀膜机,蒸镀开始真空度应高于3*10-3Pa,镀膜机越大,蒸镀开启真空越高越好;2)膜层应力;薄膜的成膜过程,是一个物质形态转变的过程,不可避免的在成膜后的膜层中会有应力的存在,对于多层膜来说有不同的膜料组合,各膜层体现出的应力是有所不同的,有的是张应力,有的是压应力,还有膜层及基片的热应力。
2024年光学冷加工市场规模分析1. 场景介绍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工业技术的发展,光学冷加工作为一种新兴的加工技术在工业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本文将对光学冷加工市场的规模进行详细分析。
2. 光学冷加工市场概况光学冷加工是一种利用光子能量使物体表面达到较低温度的加工方式。
该技术通过光学器件对光源进行调控,利用光子的特性实现对物体的冷却。
相比传统的加工方式,光学冷加工具有高效、精准、无损伤等优势,因此在各个行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3. 光学冷加工市场发展趋势3.1 技术创新推动市场增长随着光学冷加工技术的不断创新和提高,其在工业应用中的效果和效率得到了大幅提升。
新的技术革新将进一步推动光学冷加工市场的增长。
3.2 行业需求增加带动市场扩大各个行业对高精度、高效率的加工需求不断增加,光学冷加工正好满足了这一需求。
随着光学冷加工技术的不断完善,市场规模进一步扩大。
3.3 环保要求促进市场发展光学冷加工技术相比传统加工方式具有更低的能耗和环境影响,符合当前环保的发展要求。
这也成为光学冷加工市场增长的促进因素之一。
4. 2024年光学冷加工市场规模分析根据市场调研和数据统计分析,目前光学冷加工市场规模较小,但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
4.1 市场规模根据统计数据显示,光学冷加工市场在过去几年中已经开始逐步增长。
截至目前,全球光学冷加工市场规模约为XX亿美元。
4.2 市场细分针对不同的行业需求,光学冷加工市场可以细分为多个不同的领域,包括但不限于半导体、汽车、航空航天等。
其中,半导体行业是光学冷加工市场的主要应用领域。
4.3 市场前景根据行业分析,光学冷加工市场在未来几年内将保持较快增长的趋势。
随着技术不断创新和市场需求的不断增加,光学冷加工市场有望成为一个巨大的潜力市场。
5. 市场竞争分析光学冷加工市场目前主要由少数大型企业掌握,市场竞争较为激烈。
竞争主要集中在技术创新、产品质量、售后服务和价格等方面。
6. 市场风险与挑战在光学冷加工市场发展过程中,仍存在一些挑战和风险,包括技术难题、市场竞争、安全问题等。
目录光学冷加工工序----------------------------------------2 玻璃镜片抛光工艺--------------------------------------3 镜片抛光----------------------------------------------4 光学冷加工工艺资料的详细描述--------------------------5 模具机械抛光基本程序(对比)--------------------------7 金刚砂 -----------------------------------------------8 光学清洗工艺-----------------------------------------10 镀膜过程中喷点、潮斑(花斑)的成因及消除方法------------12 光学镜片的超声波清洗技术-----------------------------14 研磨或抛光对光学镜片腐蚀的影响-----------------------17 抛光常见疵病产生原因及克服方法-----------------------23 光学冷却液在光学加工中的作用-------------------------25光学冷加工工序第1道:铣磨,是去除镜片表面凹凸不平的气泡和杂质,(约0.05-0.08)起到成型作用.第2道就是精磨工序,是将铣磨出来的镜片将其的破坏层给消除掉,固定R值. 第3道就是抛光工序,是将精磨镜片在一次抛光,这道工序主要是把外观做的更好。
第4道就是清洗,是将抛光过后的镜片将起表面的抛光粉清洗干净.防止压克. 第5道就是磨边,是将原有镜片外径将其磨削到指定外径。
第6道就是镀膜,是将有需要镀膜镜片表面镀上一层或多层的有色膜或其他膜第7道就是涂墨,是将有需要镜片防止反光在其外袁涂上一层黑墨.第8道就是胶合,是将有2个R值相反大小和外径材质一样的镜片用胶将其联合. 特殊工序:多片加工(成盘加工)和小球面加工(20跟轴)线切割根据不同的生产工艺,工序也会稍有出入,如涂墨和胶合的先后次序。
光学冷加工工艺简介1.光学冷加工发展现状我国光学冷加工加工技术,虽然有较长历史但具有完整的生产工艺是在1950年以后。
光学冷加工工艺在1950年之前虽然已有所采用,但完整性不足。
新中国成立以后,经过光学行业各方面人士的努力,逐步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加工工艺。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本世纪初,我国光学制造业进入了发展的高峰,已形成了很强的生产能力,并取得了较为辉煌的成果。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光学制造能力已达到每年可达五亿件以上。
我国光学冷加工的能力在国际上应当是名列前茅的,但我们的生产工艺却是比较落后的。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不能大批量生产高精度元件。
(2)不能制造高精度的特种光学零件。
究其原因有很多,主要原因如下:(1)生产设备比较落后,精度及速度无法适应现代化生产的需要。
(2)执行工艺规程不够。
(3)没有专门工艺研究和工艺设备的研究开发单位。
(4)暂未形成相关的行业法规。
在国际光电产业结构调整、产业转移的趋势下,世界范围内的光学冷加工产能均大规模向中国转移。
目前中国的元件制造商主要给亚洲的光电产品制造商配套生产为主。
国内的传统光学加工企业抓住机遇,向现代光学加工企业转型。
通过与国际先进企业的积极合作,国内企业凭借制造成本优势使企业的生产规模迅速扩大,拉动光学冷加工行业进入一轮高速成长的景气循环,中国大陆成为继中国台湾之后全世界最大规模的光学冷加工产能承接地和聚集地。
国内光学元件产业的发展现状如下:(1)国内企业凭借制造成本优势使企业的生产规模迅速扩大。
(2)国家大幅增加了对光学元器件及光电应用的技术研发与投入。
(3)通过与国际先进企业的积极合作,国内的传统光学加工企业抓住机遇,向现代光学加工企业转型。
(4)不少产品的国内市场主要份额已被中国厂家所占据并保持较大数量的出口。
以上这些都为中国光学元件产业进一步参与国际竞争奠定了可靠的基础。
国内光学元件产业发展势头强硬,但同时有着阻碍产业发展的因素:(1)企业群体庞大,但规模小而分散。
光学冷加工市场分析报告1.引言1.1 概述概述:光学冷加工是一种新型的加工技术,利用激光或其他光源的能量来实现对材料的切割、打孔、焊接等加工过程。
相比传统热加工方法,光学冷加工具有不产生热影响区、加工精度高、表面质量好等优点。
随着工业制造的不断发展,光学冷加工技术在机械加工、电子器件制造、航空航天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本报告旨在通过对光学冷加工市场进行全面的分析,揭示其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为相关产业和投资者提供有效的参考和指导。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内容:本报告共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在引言部分中,将简要介绍光学冷加工的概念和技术应用,并阐明本报告的目的和意义。
在正文部分中,将详细阐述光学冷加工的概念及其技术应用,并分析光学冷加工市场的现状。
在结论部分中,将总结市场发展趋势,并提出未来发展的预测,最终对报告的结论进行总结。
通过本报告的分析,读者将对光学冷加工市场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为相关决策提供参考。
1.3 目的:本报告的目的是对光学冷加工市场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其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
通过对光学冷加工概念、技术应用以及市场现状的详细介绍,旨在为相关企业和投资者提供参考,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这一领域,并制定相应的发展战略。
同时,我们也希望通过本报告促进光学冷加工技术的推广应用,促进行业的健康发展,推动整个市场的发展和进步。
1.4 总结:在本报告中,我们对光学冷加工市场进行了深入分析和研究。
通过对光学冷加工的概念、技术应用以及市场现状的详细探讨,我们发现光学冷加工技术在各个行业中具有巨大的潜力和发展空间。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市场需求的不断增长,光学冷加工技术将会成为未来市场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
通过市场发展趋势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光学冷加工技术在制造业、医疗设备、电子产品等领域都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在未来,我们有理由相信光学冷加工技术将会成为制造业的重要推动力量,为产业升级和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光学零件加工主要难点的分析本文根据光学零件在当今科学技术中的重要作用,阐述了球面及非球面光学零件的各种加工方法及其难点,讨论解决加工难点的方向和可行方法。
1光学零件的重要性及其加工技术的现状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光技术在航天、航空、天文、电子、激光以及光通讯等众多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在激烈竞争的科学技术、经济和国防等领域显得越来越迫切和重要。
而且光技术中所需的光学零件越来越向高精度、微型化和超大型化方向发展,这就使过去的传统光学零件加工技术很难适应新的发展需求。
为此,各技术先进国家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研发加工各种光学零件的新技术。
由于光技术中所需的光学零件的种类和形状很多,所涉及的加工技术的设备和加工方法种类也很多。
其中镜头的加工技术最具有代表性。
当前就透镜和反射镜的加工技术,除传统加工技术外,已研发出的有数控车削技术、数控磨削技术、数控抛光技术、塑料注塑技术、玻璃模压技术、激光飞秒加工技术、复制技术和电解技术等等。
而新近所研发出的多种加工技术几乎都是为了解决非球面镜头的加工问题而提出的。
但每一种加工方法均有其应用范围的局限性。
如数控加工、磁流变抛光和离子抛光适用于单件小批量,而注塑、模压和复制等技术适用于大批量加工。
一般而言,不论单个玻璃透镜,还是用于注塑和模压的模具的型腔,均需使用磨削方法精磨后再抛光才能达到精度和粗糙度的质量要求,所以精磨是保证精度和提高加工效率的重要工序,为了更加提高加工效率,目前国外有的学者正在进行以磨削代替抛光的研究。
由于磨削和抛光机理不同,能否真正实现以磨代抛很难预言,但就当前情况而言,从加工效率考虑,主要是以磨削方法最大限度地提高面形精度和降低表面粗糙度,而以抛光方法最终来保证表面质量并对面形进行微小修正。
如何提高精磨的面形精度、降低表面粗糙度是提高光学透镜加工效率的重要措施之一。
为此作者对精磨过程进行了分析,讨论了精磨加工中的难点和改进的方向以及可行方法。
镀膜产品常见不良分析、改善对策镀膜产品的不良,部分是镀膜工序的本身造成的,部分是前工程遗留的不良,镀膜最终的品质是整个光学零件加工的(特别是抛光、清洗)的综合反映,对策镀膜不良时必须综合考虑,才能真正找到不良产生的原因,对策改善才能取得成效。
一、膜强度膜强度是镜片镀膜的一项重要指标,也是镀膜工序最常见的不良项。
膜强度的不良(膜弱)主要表现为:①擦拭或用专用胶带拉撕,产生成片脱落;②擦拭或用专用胶带拉撕,产生点状脱落;③水煮15分钟后用专用胶带拉撕产生点状或片状脱落;④用专用橡皮头、1Kg力摩擦40次,有道子产生;⑤膜层擦拭或未擦拭出现龟裂纹、网状细道子。
改善思路:基片与膜层的结合是首要考虑的,其次是膜表面硬度光滑度以及膜应力。
膜强度不良的产生原因及对策:①基片与膜层的结合。
一般情况,在减反膜中,这是膜弱的主要原因。
由于基片表面在光学冷加工及清洗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有一些有害杂质附着在表面上,而基片的表面由于光学冷加工的作用,总有一些破坏层,深入在破坏层的杂质(如水汽、油汽、清洗液、擦拭液、抛光粉等,其中水汽为主要),很难以用一般的方法去除干净,特别对于亲水性好,吸附力强的基片尤其如此。
当膜料分子堆积在这些杂质上时,就影响了膜层的附着,也就影响了膜强度。
此外,如果基片的亲水性差、吸附力差,对膜层的吸附也差,同样会影响膜强度。
硝材化学稳定性差,基片在前加工过程中流转过程中,表面已经受到腐蚀,形成了腐蚀层或水解层(也许是局部的、极薄的)。
膜层镀在腐蚀层或水解层上其吸附就差,膜牢固度不良。
基片表面有脏污、油斑、灰点、口水点等,局部膜层附着不良,造成局部膜牢固度不良。
改善对策:㈠加强去油去污处理,如果是超声波清洗,应重点考虑去油功能,并保证去油溶液的有效性;如若是手擦,可考虑先用碳酸钙粉擦拭后再清擦。
㈡加强镀前烘烤,条件许可,基片温度能达到300℃以上更好,恒温20分钟以上,尽可能使基片表面的水汽、油汽挥发。
一、实验目的1. 熟悉光学冷加工仿真软件的基本操作和功能;2. 学习光学元件加工过程中的光学设计、材料选择、加工参数设置等;3. 通过仿真实验,了解光学元件加工过程中的光学性能变化,为实际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二、实验原理光学冷加工仿真实验是通过计算机模拟光学元件的加工过程,从而预测光学元件的加工效果。
实验过程中,利用光学仿真软件对光学元件的几何形状、材料、加工参数等进行设置,通过模拟加工过程,分析光学元件的光学性能变化。
三、实验步骤1. 打开光学仿真软件,创建一个新的项目。
2. 设置光学元件的几何形状,包括尺寸、形状、材料等。
3. 设置加工参数,如切割速度、研磨速度、抛光速度等。
4. 进行仿真加工,观察光学元件的光学性能变化。
5. 分析仿真结果,优化加工参数。
6. 重复步骤4-5,直至达到满意的光学性能。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通过仿真实验,我们得到了以下结果:(1)不同切割速度下,光学元件的表面质量变化;(2)不同研磨速度下,光学元件的表面质量变化;(3)不同抛光速度下,光学元件的表面质量变化;(4)不同加工参数下,光学元件的光学性能变化。
2. 结果分析(1)切割速度对光学元件表面质量的影响:随着切割速度的增加,光学元件的表面质量逐渐变差。
这是因为高速切割会使光学元件表面产生更多的划痕和毛刺。
(2)研磨速度对光学元件表面质量的影响:研磨速度对光学元件表面质量的影响较小,但过高的研磨速度会导致光学元件表面产生微裂纹。
(3)抛光速度对光学元件表面质量的影响:抛光速度对光学元件表面质量的影响较大。
过高或过低的抛光速度都会导致光学元件表面质量变差。
(4)加工参数对光学元件光学性能的影响:通过优化加工参数,可以使光学元件的光学性能得到显著提高。
例如,减小加工误差、提高光学元件的表面质量等。
五、实验结论1. 光学冷加工仿真实验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光学元件加工过程中的光学性能变化;2. 通过优化加工参数,可以显著提高光学元件的光学性能;3. 光学冷加工仿真实验为实际生产提供了理论依据。
光学冷加工实习报告一:前言我国光学仪器的加工技术,虽然有较长历史但形成批量生产并具有完整的工艺是在新中国成立后。
光学冷加工工艺在解放前虽然已有所采用,但缺乏完整性。
解放后经过光学行业各方面人士及职工的努力,方逐步形成了较完善的加工方法。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我国光学制造业已取得了辉煌的成果,进入了发展的高峰,已形成了很强的生产能力。
据有数字统计的资料,我国光学制造能力已超过了五亿件/年,当然这不包括,一些小型民办企业的生产能力。
在亚洲也好,在世界上也好,中国光学冷加工的能力应当是名列前茅的,但我们的技术水平却是比较落后。
主要是表现在不能大批量生产高精度元器件,大部分企业不能长期稳定生产,不能制造高精度的特种光学零件。
造成此种现象的原因:a.执行工艺规程不够b.没有专门工艺研究和工艺设备的研究开发单位c.没有行业法规d.没有软件贸易企业,没有“光学工程”的承包单位。
一周的冷加工实习结束了,通过老师的指导和示范,让我认识光学冷加工和熟悉了操作方法。
我们本次实习主要是做光学冷加工的铣磨工艺,磨边与精磨工艺,抛光工艺,镀膜工艺,检测技术与方法。
二、实习目的了解现代光学冷加工工艺的发展,通过自己动手完成两个凸透镜零件的加工,是学生所学得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巩固消化所学的知识,托宽知识面,培养实践操作技能。
为以后的找工作打下牢固色基础。
三、实习时间2011年7月9日---7月13日四、实习地点西安工业大学金花校区五、实习部门和单位:教五二楼光学冷加工实验室我校薄膜技术与光学检测实验室,1999年通过陕西省教委、计委、科委三家联合验收,成为省级重点实验室。
陕西省薄膜技术与光学检测重点实验室由舒朝濂教授任实验室主任,实验室拥有刘卫国教授严一心教授、朱昌教授、郭忠达教授、田爱玲教授等学科带头人。
实验室主要研究方向为薄膜与等离子体技术、光学制造与检测技术、微光电器件制造技术及应用。
实验室含光学工艺、光学检测、真空镀膜、微光电器件制造与检测实验室,拥有光学零件加工与检测、光学薄膜制造与检测、微光电器件制造与检测的主要技术装备,是光学工程专业的教学、科研实践基地。
项目名称:大口径光学元件冷加工工艺改进分析项目单位电子科技大学单位网站:注:内部资料项目单位:电子科技大学所属行业:制造业案例描述:大口径光学元件在冷加工完成后可以获得很高的表面质量,但是在亚表面层往往隐藏了大量的缺陷。
因此,需要改进工艺达到消除亚表面缺陷的目的。
通过Pro/Innovator和ARIZ算法求解,此问题得到4个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光学元件、表面质量,亚表面缺陷,冷加工,检测问题描述:1.工作原理大口径光学元件的冷加工工艺包括铣磨、精磨、初抛和精抛等工序,目的是获取很高的表面质量,但是在亚表面层往往隐藏了大量的缺陷。
2.主要问题抛光工序会形成亚表面缺陷,同时不能用光学方法直接观察到的亚表面缺陷。
3.问题发生的条件抛光工序在去除旧划痕的同时,不断地引入新划痕,然后被覆盖,形成亚表面缺陷。
4.初步思路或类似问题的解决方案快速抛光、磁流变抛光。
5.待解决的问题(1)抛光工艺不带入新的亚表面缺陷;(2)能检测亚表面缺陷。
6.对新技术系统的要求(1)消除亚表面缺陷;(2)无损检测亚表面缺陷。
解题流程1Pro/Innovator解题流程运用Pro/Innovator模块(图1),包括系统分析、问题树、三轴分析、知识库本题目属于工艺质量改进范畴。
图2 解题流程2Pro/Innovator求解过程2.1工况介绍:大口径光学元件的冷加工工艺包括铣磨、精磨、初抛和精抛等工序,亚表面缺陷的检测手段不足,并且目前工艺去除亚表面的效果不理想。
(1)大口径平面元件工艺定型完成平面铣磨试验,实现了元件的外形尺寸快速成型,包括大面、侧面的铣磨,确定了加工工艺参数。
侧面铣磨效率(180#砂轮),最大进刀量2mm,铣磨速度30mm/min;平面铣磨效率(180#砂轮),UBK7玻璃:0.10mm/min,熔石英玻璃:0.08mm/min侧面铣磨垂直度优于90±2.5′;侧面平行度小于0.10mm;工作面面形0.02mm/Φ200mm;等厚0.02mm,达到初设的加工效率和技术指标要求,同时提高了元件的加工质量的一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