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第三节
- 格式:doc
- 大小:21.00 KB
- 文档页数:4
第七章南方地区第三节珠江三角洲和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一.教学目标1.了解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地理位置。
2.了解香港的经济文化和区位优势。
3.了解澳门的经济文化和区位优势。
二.教学重点1.香港经济发展的区位优势。
2.澳门经济发展的区位优势。
3.祖国内地与香港澳门经济发展的相互促进作用。
三.教学难点1.香港和澳门经济发展的不同之处。
2.祖国内地与香港澳门经济发展的相互促进作用。
四.教材讲解1.导入图片展示:回顾珠江三角洲的位置和地位。
提问:珠江三角洲的位置和地位2.讲授新课一。
香港特别行政区、<香港图片展示>1.香港的位置<图片展示>提问学生:读图,说出香港的位置。
教师讲解:香港特别行政区位于我国大陆南部的南海沿岸,珠江口东侧,西与澳门特别行政区遥遥相对,北和深圳市毗邻,由香港岛、九龙、新界三部分及周围200多个岛屿组成。
2.香港的经济<图片展示>提问:香港发展经济有什么优势?教师讲解:香港是著名的国际大都市,凭借背倚祖国内地、面向国际市场的优势,发展成为著名的国际金融、航运、贸易中心。
香港服务业发达,是仅次于纽约、伦敦的世界第三大金融中心,同时也有“东方之珠”“美食天堂”“购物者天堂”等美誉。
香港有世界著名的深水良港,货物吞吐量居世界前列,并拥有庞大的商船队,对外贸易十分发达。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香港作为沟通祖国内地和世界各地的桥梁,其地位和作用将越来越突出。
3.知识拓展学生观看知识拓展内容二。
澳门特别行政区<澳门图片展示>1.澳门的位置<图片展示>提问:说明澳门的地理位置教师解析:澳门特别行政区位于珠江口西南,背靠珠江三角洲,毗邻广东省珠海市,包括澳门半岛、氹仔岛、路环岛。
2.澳门的经济图片展示提问:澳门和香港发展经济的区别教师解析:澳门面积狭小,自然资源匮乏,因地制宜发展了以博彩业为主体的旅游业。
旅游博彩业是澳门主要的经济动力之一,是澳门重要的外汇来源,其游客主要来自亚太地区。
第七章第三节动量守恒定律在物理学的广袤天地中,动量守恒定律宛如一颗璀璨的明星,闪耀着智慧的光芒。
它不仅是解决物理问题的有力工具,更揭示了自然界中物体相互作用时的一种普遍规律。
要理解动量守恒定律,首先得清楚什么是动量。
动量可以简单地理解为物体运动的“冲量”。
它等于物体的质量乘以速度。
当一个物体质量很大、速度很快时,其动量就会很大。
那么,动量守恒定律到底说的是什么呢?简单来说,就是在一个不受外力或者所受合外力为零的系统中,系统内各物体的动量之和在任何时刻都保持不变。
想象这样一个场景,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有两个质量不同的小球,一个大球,一个小球。
它们以一定的速度相互碰撞。
在碰撞之前,大球的速度是 v1,小球的速度是 v2,大球的质量是 m1,小球的质量是m2。
根据动量的定义,碰撞前大球的动量是 m1v1,小球的动量是m2v2,系统总的动量就是 m1v1 + m2v2。
当它们碰撞之后,大球的速度变成了 v1',小球的速度变成了 v2'。
碰撞后大球的动量变成了 m1v1',小球的动量变成了 m2v2',而此时系统总的动量仍然是 m1v1' + m2v2'。
神奇的是,在这个碰撞过程中,如果水平方向没有受到外力的作用,那么 m1v1 + m2v2 就等于 m1v1' + m2v2'。
这就是动量守恒定律的具体体现。
动量守恒定律在日常生活和科学研究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比如,火箭发射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火箭在升空过程中,不断地向后喷射高温高压的气体。
火箭和喷射出的气体就可以看作一个系统。
在这个系统中,火箭向前的动量增加,而喷射出的气体向后的动量增加,并且两者的动量变化之和始终为零,从而保证了整个系统的动量守恒。
再比如,在台球桌上,当一个球撞击另一个球时,如果不考虑桌面的摩擦力等因素,两个球组成的系统动量也是守恒的。
撞击前一个球的动量,经过撞击后,转化为两个球各自的动量,但其总和不变。
第七章南方地区第三节“东方明珠”——香港和澳门要点1:特别行政区1.港澳回归(1)中国政府于1997年7月1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成立了香港特别行政区。
(2)中国政府于1999年12月20日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成立了澳门特别行政区。
(3)我国政府制定了“一国两制”政策,祖国内地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和澳门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2.香港和澳门的概况(1)地理位置香港和澳门地处中国大陆的东南端,香港位于珠江口的东侧,与广东省深圳市相邻;澳门位于珠江口的西侧,与广东省珠海市相邻。
(2)地理概况①香港由香港岛、九龙、“新界”组成,陆地面积为1113.76平方千米(2021年),亚热带季风气候,人口约747.42万(2020年),被誉为“美食天堂”“东方之珠”“购物天堂”等,有大三巴牌坊等著名景点。
②澳门由澳门半岛、氹仔岛和路环岛组成,陆地面积32.9平方千米(2020年),亚热带季风气候,人口约68.32万(2020年)澳门特别行政区是我国面积最小、人口密度最大的省级行政区域,被誉为“海上花园”“东方赌城”等,有维多利亚港湾、香港海洋公园等景点。
3.人多地狭——港澳地区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区之一香港和澳门地狭人稠(人多地少),因此香港扩展城市建设用地有两种重要方式,一是“上天”——建设高层建筑,二是“下海”——填海造地。
4.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区旗(1)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底色为红色,中有白色洋紫荆花图案,红白两色象征香港实践“一国两制”。
红色底色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的底色一样,象征香港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部分。
洋紫荆花是香港市花,代表香港。
花中的五颗五角星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上的五星相对应。
(2)澳门特别行政区区旗底色是象征和平与安宁的绿色,上面绘有五颗呈弧形排列的五角星,象征中国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莲花、大桥、海水则象征澳门的自然地理特点和自然景观,寓意澳门周围是中国的领海,寄托着澳门回归祖国后一定能保持稳定发展的美好愿望。
红星照耀中国第七章第三节梗概梗概:红星照耀中国第七章第三节主要讲述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初期发展的重要历史事件。
本节重点讲述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以及大会上通过的一些重要决议。
通过这些决议,中国共产党确立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并制定了一系列为民族独立和社会进步奋斗的政治纲领。
文章:第一节: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在红星照耀中国第七章第三节中,我们了解到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在1921年举行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实现的。
这次大会召集了来自全国各地的代表,旨在建立一个团结统一的共产主义政党,为中国的解放事业奠定基础。
会议期间,党的代表们经过激烈的讨论和辩论,最终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的纲领和章程,确定了党的目标和任务。
第二节: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重要决议红星照耀中国第七章第三节还详细介绍了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的一些重要决议。
其中最重要的决议之一是关于共产党的性质和任务的决议。
这个决议明确指出,中国共产党的性质是无产阶级政党,其最终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实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共产主义社会。
红星照耀中国第七章第三节还介绍了中国共产党在成立初期的一些重要政治纲领。
其中包括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斗争,推动农民运动和工人运动的发展,以及争取民主和民族独立的斗争等。
这些纲领为中国共产党在未来的斗争中提供了指导和方向。
第三节: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红星照耀中国第七章第三节还介绍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
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致力于为人民谋幸福、为人民谋发展。
无论是在解放战争时期还是在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努力改善人民的生活状况,推动社会进步。
红星照耀中国第七章第三节还指出,中国共产党在执政初期面临了许多困难和挑战。
在国内,中国经济几乎完全崩溃,社会秩序严重紊乱;在国际上,中国面临着帝国主义的干涉和封锁。
然而,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正确的领导,团结全国人民,克服了重重困难,取得了伟大的胜利。
教案: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第七章力第三节重力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重力的概念、重力的方向、测量重力以及重力与质量的关系。
1. 重力的概念:地球对物体产生的吸引力叫重力。
2. 重力的方向: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3. 测量重力:利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物体的重力。
4. 重力与质量的关系:物体的重力与质量成正比,公式为 G=mg,其中 G 为重力,m 为质量,g 为重力加速度。
二、教学目标1. 理解重力的概念,掌握重力的方向。
2. 学会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重力。
3. 掌握重力与质量的关系,能运用公式 G=mg 进行计算。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重力的方向。
2. 重力与质量的关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弹簧测力计、悬挂钩、质量不同的物体。
2. 学具:学生手册、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同学们感受重力的存在,可以拿一个物体向上抛出,观察物体落回手中的现象。
2. 讲解重力的概念:地球对物体产生的吸引力叫重力。
3. 讲解重力的方向: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可以通过悬挂钩实验来验证。
4. 测量重力:利用弹簧测力计测量不同质量物体的重力,并记录数据。
5. 讲解重力与质量的关系:物体的重力与质量成正比,公式为 G=mg。
6. 例题讲解:一个质量为 2kg 的物体,求它的重力。
解:G=mg=2kg×9.8N/kg=19.6N7. 随堂练习:请同学们用弹簧测力计测量自己的重力,并记录数据。
重力的概念、重力的方向、测量重力以及重力与质量的关系。
六、板书设计重力1. 概念:地球对物体产生的吸引力2. 方向:竖直向下3. 测量:利用弹簧测力计4. 关系:G=mg七、作业设计1. 题目:一个质量为 3kg 的物体,求它的重力。
答案:G=mg=3kg×9.8N/kg=29.4N2. 题目:请同学们用自己的体重除以 10,求出自己的重力。
答案:假设体重为 50kg,则重力为G=mg=50kg×9.8N/kg=490N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感受重力的存在,然后讲解重力的概念、方向以及重力与质量的关系。
测量小灯泡电阻导学案
青州市东关回民初级中学
【教材分析】
“测量小灯泡的电阻”是欧姆定律内容的延续和运用,加深和理解欧姆定律和电阻概念,本节主体内容是利用电压表、电流表测算出小灯泡的电阻,即是用伏安法测电阻,它是电学测电阻方法中最基本的测量方法。
本节内容要求学生自己设计实验电路、自选仪器、设计实验步骤、实验记录表格等,特别是关注变阻器在电路中的作用,解决连接电路中出现的种种故障,都对学生提出较高的要求,有利于培养对学生探究学习能力。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应用欧姆定律,学习一种测量电阻的方法,即伏安法;
会同时使用电压表与电流表,了解钨丝的电阻特性;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测量小灯泡的电阻,了解欧姆定律的实际应用意义。
学会对自己的实验数据进行分析评估,找出成功和失败的原因;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实验电路的设计、连接以及测量过程中的兴趣培养,爱护实验器材。
培养学生科学实验的探索精神。
【学情分析】
学习了电路基础知识和欧姆定律,多数学生能正确连接电路元件,正确使用电流表、电压表和滑动变阻器。
【重点与难点】
设计实验电路,设计实验步骤,实验记录表格,分析实验数据。
【教具与学具】
学生电源、小灯泡(2.5V)、电流表、电压表、开关、定值电阻(5Ω)、滑动变阻器、导线若干。
第三节测量小灯泡的电阻
一、预习思考
1、欧姆定律的公式和变形公式?
2、电流可以用电流表测量,电压可以用电压表测量,用什么方法来测量电阻呢?能否利用所学知识测出小灯泡的电阻?
二、自学探究.
1、实验目的:
2、实验原理:
3、实验电路图
4、实验器材:
5、设计实验数据记录表格:
6、实验步骤:
三、精讲点拨
1.设计实验
教师指出用电压表、电流表小灯泡的电阻,在物理上就是伏安法。
问题1:设计伏安法测电阻的电路图,并根据你的电路图选定实验器材?(叫个别学生到黑板上作图和模拟连接实物图)
问题2:根据你要测量的实验数据,设计记录实验数据表格?
教师巡视并给予必要的指导,要多给予鼓励。
最后把不同的实验方案投影出来组织学生简要分析讨论,选出最规范的作品。
积极思考,讨论,回答,交流,评估。
共同分析展示的学生的实验电路图和记录数据表格,比较自己的,讨论优缺点。
让学生知道伏安法,会用伏安法测电阻。
体现学生的自主学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实验设计的能力。
2.进行实验
问题:请同学们根据自己设计的实验电路图完成实验,并把实验数据记录到表格中,看哪一组同学做得又快又好。
教师提醒实验时的注意事项,如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的正确使用。
教师巡视学生实验过程,对于存在的问题给予及时的指导。
明确实验任务,实验方法,进行分组实验,并记录实验数据。
通过实验过程复习实物的正确连接方法,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的正确使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
3.分析评估
展示几组学生的实验数据,并要求学生简要分析自己的实验数据,计算小灯泡的电阻值,并讨论出现的问题:
1. 对于实验数据出入较大的组别,鼓励其思考出错的原因,找出解决的方法。
2.从实验数据中你能发现什么问题?
引导回答:灯丝的电阻会随着温度的改变而改变。
积极思考,共同分析展示的学生的实验数据,比较自己实验数据的优缺点。
提出学生分析表格数据能力,从实验数据中发现问题的能力。
三、评价小结
1.学生小结学到的知识。
2.什么是伏安法?
3.课堂巩固练习。
(课件展示)
积极回答,思考并完成相关练习。
检测学习效果,加深对伏安法的理解。
四、布置作业
设计一份实验报告,包括以下内容:
⑴实验目的⑵实验原理⑶实验器材⑷实验步骤⑸实验电路图⑹实验数据记录表格⑺实验结论。
提升能力,让学生知道实验报告格式和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