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征碎片离子峰:指 化合物的分子离子裂 解成具有一定规律性 的碎片离子在质谱图 上所产生峰,取决于 化合物的结构和键的 强度。
基峰
分子离 子峰
特征离子峰
三环萜
C24四环 萜
Ts Tm
五环三萜
1=C14倍半萜;3=4,4,8,8,9-五甲基萘烷;4,5,8,10=C15倍半萜; 6=4,4,8,9,9-五甲基萘烷;7=8β(H)锥满烷(C15); 9=8α(H)锥满烷(C15);11,12,14,15= C16倍半萜; 13= 8β(H)升锥满烷(C16);16=C17 倍半萜
n常见的生物标志化合物类型
包括正构烷烃、无环异戊二烯烷烃、萜烷、甾烷四大类 Ø正构烷烃
来源于活的生物体或脂肪酸、蜡质等脂类化合物,在低成熟原油中常具有 奇碳数优势,但随成熟度增加,这种优势逐渐消失
高分子量(nC25~nC33)的奇碳数正构烷烃:主要来源于高等植物的角质 蜡,常出现在富含高等植物的碎屑岩系有机质及其生成的原油中,恒量奇 碳数优势可用CPI和OEP值来加以表示:
偶碳数优势的正构烷烃:常出现在碳酸盐岩或蒸发岩系中,是在还原环境 中由正脂肪酸、醇以及植烷酸、植烷醇还原形成
Ø无环异戊二烯类烷烃
指具有异戊二烯结构单元的支链烷烃,异戊二烯结构单元可以头—头、 头—尾、尾—尾方式连接;在原油中分布最广的是头—尾连接方式,从 C9 ~C25系列化合物中都存在头—尾连接的规则异戊二烯类烷烃,但其中最 重要和研究最多的是姥鲛烷和植烷,它们来源于植物叶绿素的植醇侧链, 在氧化条件下植醇先形成植烷酸,经脱羧作用形成姥鲛烷,而在还原条件 下,植醇保存iC20骨架,加氢形成植烷,因此,可以利用Pr/Ph比值来指示 有机质沉积环境的氧化还原条件
Ø萜类化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