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视摄像综合测试题

电视摄像综合测试题

电视摄像综合测试题
电视摄像综合测试题

电视摄像综合测试题(一)

一、填空题

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

1.电视节目制作的方式通常分为三种,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电视摄像的运动造型因素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及融合了各种运动的综合运动。

3.拍摄固定画面的前提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焦距不变。4.拉镜头画面的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是从小到大不断扩展的,使得画面构图形成多结构变化。

5.如果在同一距离上对同一被摄对象进行拍摄,镜头焦距越长,则成像面积____________________、放大倍率____________________。

6.摄像机拍摄的心理角度可分为____ ____和____ ____。

7.电视摄像师的基本素质包含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两个基本方面。二、单项选择题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下面不属于摄像机的基本组成部分的是:

A、寻像器

B、话筒

C、摄像机机身

D、镜头

2.摄像机在光源色温3200K的基准之下,为保证正确的色彩还原,其输出的红(R)、绿(G)、蓝(B)三路电信号比例应是()

A.1∶2∶3

B.2∶4∶6

C.1∶1∶1

D.1∶3∶5

3.黄金分割即把一条线段分为两段之后,其中一段与全长的比值应为()

A.0.415

B.0.314

C.0.5

D.0.618

4.关于突出主体的表现方法,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保持主体在画面的视觉中心

B.主体应是画面特写

C.保持拍摄方向用仰角

D.依靠造型表现技巧

5.在实践中拍摄固定画面时,为了有别于摄影照片和美术作品,应该加强()

A.捕捉动感

B.精心构图

C.准确曝光

D.精确对焦

6.电视的画面无纯黑部分,主要是因为电视的________所导致。()

A.强光漫射

B.摄像造型

C.框架结构

D.杂波信号

7.有明显的内容中心和结构主体,重视特定范围内某一具体对象的视觉轮廓形状,能够完整地表现人物的形体动作的景别是()

A.特写

B.近景

C.全景

D.中景

8.从本质上讲,甩镜头属于()

A.拉镜头

B.推镜头

C.移镜头

D.摇镜头

9.我国现行电视制式为()

A.PAL

B.NTSC

C.SECAM

D.HDTV

10.在光学里下列组合中,相加后产生白光的是()

A、红与黑

B、蓝与黄

C、红与蓝

D、黄与红

11.用焦距为10mm的广角镜头与用焦距为150mm的长焦距镜头,拍摄同样人物的近景,前者比后者()

A.拍摄距离小

B.视场角小

C.景深小

D.场面小

12.主光一般采用()

A.硬光

B.软光

C.柔和光

D.散射光

13.电视场面调度特别是镜头调度必须考虑________的问题。()

A.镜头相互匹配

B.镜头的焦距选择

C.镜头的曝光量

D.镜头的色温调整

14.电视摄像师在拍摄时应寓艺术表现于技术基础之上,如在拍摄夕阳时,为了获得落日熔金的辉煌画面,在调整白平衡时应该:()

A、准确

B、偏红

C、偏蓝

D、偏绿

15.、________是通过一边改变镜头焦距一边进行拍摄的方式获得的镜头。

A、摇镜头

B、移动镜头

C、变焦距运动镜头

D、跟镜头

E、推拉镜头

三、名词解释

1.景深

2.拍摄角度

3.白平衡

4.越轴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1.以MD10000为例,简述白平衡调节的步骤。

2.长焦距镜头的造型有哪些特点?

3.光学变焦和数码变焦的区别有哪些?

五、论述题

叙述持机摄像的要领。

电视摄像综合测试题(二)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1.我国通行的电视技术标准为________,每帧画幅共约为________像素。

2.摄像机拍摄的心理角度可分为________和________。

3.固定画面在拍摄时,通过摄像机的寻像器所看到的________和________是始终如一的。

4.摇镜头是________发生了以摄像机为中心的运动,观众的视点随着镜头扫描过的画面内容而相应变化。

5.镜头的光学特性由________、视场角和________三个因素组成。

6.日光的七种色光可以归纳为三种主要色光,即________、________和蓝色光。

7.机位三角形布局最突出的优点是两个被摄人物各自处于________的一侧,便于观众对________的统一认识。

8.根据电视节目内容及性质的不同,可将电视摄像风格分为________和________两种。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30分) 1.电视画面是从一定数量的画幅,以( )的连续运动中体现出来的。

A.每秒25帧

B.每秒30帧

C.每秒35帧

D.每秒40帧

2.摄像机是根据光线色温( )来规范基本光谱特性和标准工作状态的。

A.5600K

B.2600K

C.3200K

D.8000K

3.主导线形向画面的左右方向发展,适宜表现宏阔、宽敞的横长形大场面景物的构图形式称为( )。

A.曲线构图

B.斜线构图

C.垂直线构图

D.水平线构图

4.有利于表现物体的立体形态和空间深度,在拍摄中应用得较多的方向是( )。

A.正面方向

B.正侧方向

C.斜侧方向

D.背面方向

5.能够比较客观地记录和反映被摄主体的运动速度和节奏变化的是( )。

A.拉镜头

B.移镜头

C.综合运动

D.固定画面

6.电视画面很难表现极明亮物体,特别是发光物体的轮廓线,是由电视的( )所导致。

A.强光漫射现象

B.对焦不准

C.白平衡失调

D.黑平衡失调

7.模拟画面主体的视点和视觉印象来进行拍摄的角度是( )。

A.主观性角度

B.客观性角度

C.虚拟性角度

D.新闻性角度

8.下列拍摄方法中,能同时引起被摄主体背景、角度和视点变化的是( )。

A.变焦推

B.跟移

C.变焦拉

D.跟摇

9.减弱或消除不必要的强光和反射光的效果镜是( )。

A.雾镜

B.偏振镜

C.近摄镜

D.柔光镜

10.广角镜头拍摄的画面具有以下特点( )。

A.视角宽,范围大,景深大

B.视角窄,范围大,景深大

C.视角宽,范围小,景深大

D.视角宽,范围大,景深小

11.日出、日落时的色温一般为( )之间。

A.5000~6000K

B.2800~3500K

C.6800~7500K

D.6000~7000K

12.下列组合中,相加后产生白光的是( )。

A.红与黑

B.蓝与黄

C.红与蓝

D.黄与红

13.为克服“越轴现象”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提高拍摄高度

B.改变色温

C.插入中性镜头

D.改变光圈快门

14.就电视场面调度和舞台调度相比而言,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舞台调度的空间是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的

B.舞台调度在观赏时,具有较大的强制性

C.电视场面调度的视点固定、视距不变

D.电视场面调度具有复杂性、多变性

15.电视摄像师在拍摄时应寓艺术表现于技术基础之上,如在拍摄夕阳时,为了获得落日熔金的辉煌画面,在调整白平衡时应该( )。

A.准确

B.偏红

C.偏蓝

D.偏绿

三、名词解释1.电视画面

2.景别

3.相对孔径

四、简答题

1、摄像机镜头聚焦环上的“0.8m~∞”代表什么意思?

2、影响景深的一素有那些?叙述它们与景深之间的关系。

3、简述后焦调整的方法。

五、论述题(15分)

摄像师怎样确定要拍那些镜头?

电视摄像综合测试题(三)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空1分,共15分)

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

1.电视画面依附于________________的矩形电视屏幕之上,这就决定了电视画面的造型形式属于________________的艺术。

2.构图是将________________综合运用以获取电视画面的________________的过程,它将决定电视观众能看到怎样的画面。

3.固定画面的________________是静止不动的,但它的________________可以动。

4.推镜头总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___、推进和________________三个部分。

5.镜头的相对孔径是指镜头的____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____之比。

6.光源是指能发光的物质,一般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两大类。

7.利用________________间隔轴线两边的镜头,可以缓和越轴给观众造成的跳跃感。

8.“挑、等、抢”是电视记者在拍摄现场所应具备的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的能力。

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电视画面的特性中,具有电影画面无法实现的巨大优势是()

A.单向性

B.连续性

C.表现性

D.同时性 2.如果摄像机拍摄画面时出现黑色不纯而是偏向某色的情况,应进行______调整。()

A.白平衡

B.黑平衡

C.滤色片

D.电源

3.衡量画面构图是否正确的主要标准是()

A.曝光准确

B.镜头运动

C.主体突出

D.拍摄方向为仰角

4.后景处于主体之后,选择和处理后景应该()

A.用减法原则以简化后景

B.与主体的影调一致

C.比主体清晰以引导注意

D.与主体的色调一致

5.拍摄固定画面的前提条件是机位、光轴和______三不变。()

A.画面内容

B.焦距

C.光圈

D.快门

6.我国的电视机屏幕通常每行有______像素。()

A.800多个

B.700多个

C.600多个

D.500多个

7.构图常能引发观众忧郁沉重等心理反应的镜头称为______画面。()

A.高调

B.低调

C.明调

D.淡调

8.在新闻摄像中,跟镜头所表现出的摄象机追随人物和事件的画面造型效果是()

A.主观性镜头

B.调度性镜头

C.客观性镜头

D.导演性镜头

9.电视拍摄中,极富视觉冲击力,观众很难在日常生活中找到与之相对应的视觉感受的拍摄方式是()

A.推拉镜头

B.固定镜头

C.移动镜头

D.升降镜头

10.具有轻微漫射作用,能使来自被摄对象的光束得到漫射并均匀分布在画面中,从而一定程度上减弱画面整体形象的清晰度的效果镜是()

A.雾镜

B.彩虹镜

C.星光镜

D.柔光镜

11.广角镜头对横向运动的对象表现为()

A.动感弱,物距越远越弱

B.动感强,物距越远越强

C.动感弱,物距远时变强

D.动感强,物距远时变弱

12.在众多色光中波长最短,容易使人产生寒冷、冷静等联想的是()

A.黑色

B.白色

C.黄色

D.蓝色

13.用于刻画人物和表现环境的光线是()

A.主光

B.环境光

C.轮廓光

D.修饰光

14.三角形机位布局时,两个人物可以互为前景和后景,使得构图具有明显的透视效果的方案是()

A.外反拍三角形布局

B.内反拍三角形布局

C.平行三角形布局

D.大三角形布局

15.一个优秀电视摄像师在拍摄现场应该具备的素质是()v A.能严格执行导演的命令

B.能熟练地操作摄像机

C.具有扎实的技术功底和全面的艺术修养

D.具有娴熟的运动摄像技术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1、景深

2、色温

3、景别

4、蒙太奇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1、为什么调整白平衡?

2、色彩的三要素有哪些?怎样才能派到色饱和度高的画面?

3、画面留白的原则与意义是什么?

五、论述题(本大题15分)

为什么说慢动作、快动作、静帧和倒放往往不是叙述性的而是表现性的?

电视摄像综合测试题(四)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电视摄像机的宽容度通常为()

A.1∶16

B.1∶32

C.1∶64

D.1∶128

2.______是电视画面构成可视形象的基本元素,是处理画面造型、构图及烘托气氛、表达情感、反映创作意图的重要手段。()

A.光线

B.色彩

C.影调

D.线条

3.______摄像机价格适中、小巧轻便,适合于新闻采集等机动灵活的摄像工作。()

A.家用级

B.专业级

C.广播级

D.DV

4.______是表现成年人膝盖以上部分或场景局部的画面,在有情节的场景中,常被用作

叙事性的描写。()

A.近景

B.中景

C.全景

D.远景 5.______,也叫强烈调,画面中明暗差别显著、对比强烈,景物的明暗层次少、缺乏过渡。

()

A.硬调

B.软调

C.亮调

D.暗调

6.______是指画面主体对象周围的人物、景物和空间。()

A.陪体

B.前景

C.背景

D.环境

7.______中环境范围由小变大。()

A.推镜头

B.拉镜头

C.摇镜头

D.跟镜头

8.镜头的视场角是指摄像管有效成像平面边缘与镜头______所形成的夹角。()

A.前节点

B.中心点

C.后节点

D.焦点 9.______是指视场角大于60°的镜头,对于摄像机上的变焦距镜头而言是焦距小于25mm

以下的那一段镜头。()

A.长焦距镜头

B.标准镜头

C.广角镜头

D.变焦距镜头

10.______光源位于被摄对象后侧方向,使被摄对象一个侧面受光,大部分不受光。()

A.侧光

B.顺侧光

C.侧逆光

D.逆光

11.______能够使画面中间的被摄主体成像清晰,而其背景虚化或周围景物的色调受到改

变,以突出主体形象。()

A.雾镜

B.多棱镜

C.柔光镜

D.晕化镜 12.通常主光和______的光比决定了被摄对象的影调反差。()

A.修饰光

B.辅助光

C.环境光

D.轮廓光

13.______是一种透射形式的灯具,多采用石英卤钨灯泡。()

A.聚光灯

B.散光灯

C.电瓶灯

D.电池灯

14.______在所有的色彩中是明度最高的。()

A.红色

B.绿色

C.蓝色

D.黄色

15.______节目包括电视新闻、电视纪录片、纪实性专栏节目等,以真实客观性为原则。

()

A.纪实类

B.艺术类

C.演播室类

D.外景类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9小题,每空1分,共15分)

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

16.摄像机的光学镜头是由_________、_________、红绿蓝分光系统等组成的。

17.电视画面上极明亮景物和极暗景物交界处,景物亮度间距悬殊的交界处,由于强光向弱

光处漫射,会出现一种_________现象。

18.摄像机焦距不动,摄像机就没有_________、_________运动。

19.电视画面的时间特性主要有_________、连续性和_________。

20.运动摄像,就是在一个镜头中通过_________,或者变动镜头光轴,或者_________所进行的拍摄。

21.电视摄像机的标准镜头是指_________ 。

22.视场角主要受镜头_________和镜头_________这两个因素制约。

23.长焦距镜头视角_________、景深_________。

24.副光,又叫_________,是用以补充主光照明的光线。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25.景别

26.客观性角度

27.镜头的相对孔径

28.镜头调度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29.简述光线方向对被摄对象形态的影响。

30.变焦镜头可以轻松的拍摄不同距离的目标,为什么拍摄时还要经常前后移动机位?

31.如何判断一个镜头的好坏?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15分)

32.试述各拍摄方向的艺术表现力。

电视摄像综合测试题(五)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摄像机的光学系统一般是由________、色温滤色片、红绿蓝分光系统等组成的。()

A.定焦距镜头

B.变焦距镜头

C.广角镜头

D.长焦镜头

2.正常人眼可以辨别出的同一色相的光度变化有________种之多。()

A.30

B.100

C.300

D.600

3.________画面在电视节目中如同诗歌中的“诗眼”,音乐中的“重音符”,语言文字中的“惊叹号”。()

A.全景

B.中景

C.近景

D.特写

4.________拍摄使画面前景突显,背景相对压缩,当用广角镜头拍摄时,画面会表现出强烈的透视效果。()

A.平角

B.仰角

C.俯角

D.顶角

5.________“三不变”是拍摄固定画面的前提条件。()

A.机位、光圈、焦距

B.机位、光轴、焦点

C.机位、光轴、焦距

D.机位、光圈、焦点

6.________中环境范围由小变大。()

A.推镜头

B.拉镜头

C.摇镜头

D.跟镜头

7.________画面中始终有一个具体的运动的主体,一般情况下主体在镜头的开始至结束均呈现为一个相对稳定的景别。()

A.推镜头

B.拉镜头

C.摇镜头

D.跟镜头

8.广角镜头的视角要比人的正常视角宽。一般来说广角镜头的视角宽于()

A.40°

B.60°

C.80°

D.100°

9.________与________的比值被称为光圈系数(F)。()

A.焦距;入射光孔直径

B.入射光孔直径;焦距

C.焦距;入射光孔半径

D.入射光孔半径;焦距

10.________一般多是无阴影的软光,用以减弱主光的生硬粗糙的阴影。()

A.修饰光

B.轮廓光

C.环境光

D.辅助光

11.________是最适宜于人眼的一种颜色。()

A.红色

B.黄色

C.绿色

D.蓝色

12.________的色温在5400K-5500K左右。()

A.日出、日落

B.中午前后的阳光

C.阴沉的天空

D.蔚蓝色的北方天空

13.所谓轴线,是指被摄对象的________和不同对象之间的关系所形成的一条虚拟的线。

()

A.视线方向、运动方向

B.视线方向、身体朝向

C.谈话对象、运动方向

D.谈话对象、身体朝向

14.演播室类电视摄像和外景类电视摄像的主要区别在于________的不同。()

A.所用摄像机

B.创作人员

C.拍摄时光线条件

D.摄像师水平

15.________具有不可重复性,________有可重复性。()

A.艺术类摄像;纪实类摄像

B.纪实类摄像;艺术类摄像

C.演播室类摄像;外景类摄像

D.外景类摄像;演播室类摄像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空1分,共15分)

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

16.目前我国通行的电视技术标准为________行,每行________多个像素。

17.决定一个画面景别大小的因素有两个方面:一是摄像机和被摄体之间的实际距离,二是摄像机所使用镜头的________。

18.景别的变化带来的是________的变化,它能通过摄像造型达到满足观众从不同视距、不同视角全面观看被摄体的心理要求。

19.我们把电视摄像的运动造型因素大体上分为这样三个方面________,________,以及融合了各种运动的综合运动。

20.固定画面可以利用________因素突出和强化动感。

21.推镜头在推进的过程中,画面构图应始终注意保持主体在画面________的位置。

22.从人物背后跟随拍摄的跟镜头,由于观众与被摄人物视点的合一,可以表现出一种________镜头。

23.长焦距镜头在表现运动主体时,对横向运动表现动感________,对纵向运动表现动感________。

24.________是刻画人物和表现环境的主要光线。

25.________在所有色彩中是明度最高的。

26.与舞台调度相比,电视场面调度丰富了人物调度的内容,增加了________。

27.________对摄像人员的单兵作战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28. 总角度

29. 轴线

30. 固定画面

31. 场面调度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32.光线的形态有哪些?各自的造型特点是什么?

33.流畅剪辑的前提条件是什么?

34.屏幕上影响运动的来源有哪些?它们分别包含了哪些因素?

五、论述题(本大题15分)

35. 画面的结构布局有哪些主要形式?各自的特点是什么?

电视摄像综合测试题(六)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_____摄像机的各项技术指标为最优,图像质量最好,适合各级电视台在演播室和现场节目制作的场合下使用。( )

A.家用级

B.专业级

C.广播级

D. DV

2.电视摄像机的宽容度通常为( )

A. 1∶16

B. 1∶32

C. 1∶64

D. 1∶128

3._____是电视景别中视距最远、表现空间范围最大的一种景别。( )

A.特写

B.近景

C.全景

D.远景

4._____,又叫低调,画面暗多明少,给人以凝重、肃穆之感。( )

A.硬调

B.软调

C.亮调

D.暗调

5._____是指画面主体对象周围的人物、景物和空间。( )

A.陪体

B.前景

C.背景

D.环境

6._____一方面能够产生运动感和指向性,容易引导观众的视线随着线条的指向去观察,另一方面能够给人以三维空间的第三维度的印象。( )

A.水平线构图

B.垂直线构图

C.斜线构图

D.曲线构图

7._____中环境范围由小变大。( )

A.推镜头

B.拉镜头

C.摇镜头

D.跟镜头

8._____画面始终跟随一个运动的主体,摄像机运动的速度与被摄对象的运动速度相一致,被摄对象在画框中的位置相对稳定。( )

A.移镜头

B.推镜头

C.摇镜头

D.跟镜头

9.视场角愈_____、被摄主体成像越_____,画面景物越开阔。( )

A.小、大

B.小、小

C.大、大

D.大、小

10.当光源照明方向与摄像机镜头方向相对,并处于被摄对象身后时,被摄对象处在_____状态。( )

A.顺光

B.侧光

C.侧逆光

D.逆光

11._____是最适宜于人眼的一种颜色。( )

A.红色

B.绿色

C.蓝色

D.黄色

12.电视摄像机标准镜头焦距通常为_____毫米。( )

A. 25

B. 50

C. 75

D. 100

13.通常主光和_____的光比决定了被摄对象的影调反差。( )

A.修饰光

B.辅助光

C.环境光

D.轮廓光

14.根据节目拍摄现场的不同特点,可将电视摄像工作分为_____两种。( )

A.演播室类和纪实类

B.演播室类和艺术类

C.演播室类和外景类

D.纪实类和艺术类

15.电视记者在复杂多样的拍摄现场所应表现的应变能力和创作能力,曾被总结为极富代表性的三字经验:( )

A.看,等,抢

B.挑,等,抢

C.看,等,拍

D.挑,等,拍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空1分,共15分)

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

16.根据摄像机所使用的场合,可分为演播室拍摄用__________和室外拍摄用__________两类。

17.电视摄像的运动造型因素大体上分为这样三个方面:__________的运动、__________的运动、以及融合了各种运动的综合运动。

18.要达到电视画面的取材要求,镜头运动时要力求__________、流畅、到位。

19.景别的变化带来的是__________的变化,它能通过摄像造型达到满足观众从不同视距、不同视角全面观看被摄体的心理要求。

20.摄像机焦距不动,摄像机就没有__________、__________运动。

21.相对孔径是决定镜头_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重要因素。

22.广角镜头视角__________、景深__________。

23.光线方向中的__________从摄像机方向照明被摄对象,用来处理杂乱的场景可使画面背景显得较为干净和明亮。

24.__________是指被摄对象的视线方向、运动方向和不同对象之间的关系所形成的一条虚拟的线。

25.电视场面调度包括__________和镜头调度两个方面。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26. 固定画面

27. 总角度

28. 轴线

29. 蒙太奇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30. 电视景别有哪些作用?

31. 简述录音的技术要求。

32. 一个完整的布光过程一般包括那些步骤?

五、论述题(本大题15分)

33. 色温平衡的含义是什么?

电视摄像综合测试题(五)

电视摄像综合测试题(五)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摄像机的光学系统一般是由________、色温滤色片、红绿蓝分光系统等组成的。( B ) A.定焦距镜头 B.变焦距镜头 C.广角镜头 D.长焦镜头 2.正常人眼可以辨别出的同一色相的光度变化有________种之多。( D ) 画面在电视节目中如同诗歌中的“诗眼”,音乐中的“重音符”,语言文字中的“惊叹号”。( D ) A.全景 B.中景 C.近景 D.特写 拍摄使画面前景突显,背景相对压缩,当用广角镜头拍摄时,画面会表现出强烈的透视效果。( B ) A.平角 B.仰角 C.俯角 D.顶角 “三不变”是拍摄固定画面的前提条件。( C ) A.机位、光圈、焦距 B.机位、光轴、焦点 C.机位、光轴、焦距 D.机位、光圈、焦点 中环境范围由小变大。( B ) A.推镜头 B.拉镜头 C.摇镜头 D.跟镜头 画面中始终有一个具体的运动的主体,一般情况下主体在镜头的开始至结束均呈现为一个相对稳定的景别。( B ) A.推镜头 B.拉镜头 C.摇镜头 D.跟镜头 8.广角镜头的视角要比人的正常视角宽。一般来说广角镜头的视角宽于( B )

°° °° 与________的比值被称为光圈系数(F)。( A ) A.焦距;入射光孔直径 B.入射光孔直径;焦距 C.焦距;入射光孔半径 D.入射光孔半径;焦距 一般多是无阴影的软光,用以减弱主光的生硬粗糙的阴影。( D ) A.修饰光 B.轮廓光 C.环境光 D.辅助光 是最适宜于人眼的一种颜色。( C ) A.红色 B.黄色 C.绿色 D.蓝色 的色温在5400K-5500K左右。( B ) A.日出、日落 B.中午前后的阳光 C.阴沉的天空 D.蔚蓝色的北方天空 13.所谓轴线,是指被摄对象的________和不同对象之间的关系所形成的一条虚拟的线。 ( A )A.视线方向、运动方向 B.视线方向、身体朝向 C.谈话对象、运动方向 D.谈话对象、身体朝向 14.演播室类电视摄像和外景类电视摄像的主要区别在于________的不同。(C ) A.所用摄像机 B.创作人员 C.拍摄时光线条件 D.摄像师水平 具有不可重复性,________有可重复性。( B ) A.艺术类摄像;纪实类摄像 B.纪实类摄像;艺术类摄像 C.演播室类摄像;外景类摄像 D.外景类摄像;演播室类摄像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空1分,共15分) 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 16.目前我国通行的电视技术标准为_625_行,每行_800__多个像素。 17.决定一个画面景别大小的因素有两个方面:一是摄像机和被摄体之间的实际距离,二是摄像机所使用镜头的_焦距_。 18.景别的变化带来的是__视点__的变化,它能通过摄像造型达到满足观众从不同视距、不

电视摄像试题集1

电视摄像试题集1 一、选择题 1、下面不属于摄像机的基本组成部分的是:B A、寻像器 B、话筒 C、摄像机机身 D、镜头 2、下面说法错误的是:B A、光圈值数字越小,光圈孔径越大,进入的光就越多。 B、光圈值数字越大,进入镜头的光越少,所以小口径镜头的光圈值数字就小。 C、f/1.4和f/2.0这两种口径的镜头,在同样的环境下使用,前者进光速度更快。 D、在对摄像机调节黑平衡时,镜头的光圈是关闭的。 3、下面有关镜头焦距与景深说法正确的是:C A、长焦镜头景深大,容易虚焦。 B、广角镜头景深小,不容易虚焦。 C、长焦镜头压缩Z轴并使沿Z轴的活动显慢。 D、广角镜头压缩Z轴并使沿Z轴的活动显慢。 4、下面关于色温的说法正确的是:D A、色温与物体的表面温度相等。 B、色温与温度的大小相反。 C、日出日落时的色温比中午前后的太阳色温高。 D、日光灯比白炽灯的色温要高。 5、关于突出主体的表现方法,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A、保持主体在画面中心 B、主体应是画面特写 C、保持拍摄方向用仰角 D、依靠造型表现技巧

6、人们通过看活动画面对一具体形象的识别速度是:B A、0.6秒 B、2.8秒 C、2.1秒 D、0.4秒 7、摄像机在光源色温3200K的基准之下,为保证正确的色彩还原,其输出的红(R)、绿(G)、蓝(B)三路电信号比例应是:C A、1∶2∶3 B、2∶4∶6 C、1∶1∶1 D、1∶3∶5 8、黄金分割即把一条线段分为两段之后,其中一段与全长的比值应为:D A、0.415 B、0.314 C、0.5 D、0.618 9、在实践中,摄像机的机位、光轴、焦距“三不变”的画面,为了有别于摄影照片和美术作品,应该加强:A A、捕捉动感 B、精心构图 C、准确曝光 D、精确对焦 10、电视的画面无纯黑部分,主要是因为电视的________所导致。A A、强光漫射 B、摄像造型 C、框架结构 D、杂波信号 11、有明显的内容中心和结构主体,重视特定范围内某一具体对象的视觉轮廓形状,能够完整地表现人物的形体动作的景别是:C A、特写 B、近景 C、全景 D、中景 12、从本质上讲,甩镜头属于:D A、拉镜头 B、推镜头 C、移镜头 D、摇镜头 13、电视系列片《丝绸之路》为了完整连贯地表现“敦煌彩画”的特殊画幅比例和造型效果,采用的拍摄方式是:C A、推拉镜头 B、固定镜头 C、移动镜头 D、升降镜头 14、能把同一画面形象分解为几个相同的影像,相互重复、交叠起来的效果镜是:D A、渐变滤光镜 B、晕化镜 C、双焦点镜 D、多棱镜 15、用焦距为10mm的广角镜头与用焦距为150mm的长焦距镜头,拍摄同样人物的近景,前者比后者:A

电视摄像实验指导书

《电视摄像》实验指导书 专业班级:广播电视新闻学 2008年9月 目录 实验一摄像的准备和基本操作 (2) 实验二机位与画面造型特点 (3) 实验三电视画面的取景与构图 (5) 实验四固定拍摄与画面造型 (6) 实验五运动拍摄与画面造型 (7) 实验六摄像时的声音拾取 (9) 实验七场面调度与轴线原则 (10) 实验八电视作品拍摄 (11)

实验一摄像的准备和基本操作 (2学时) 一、实验目的 1.了解摄像机使用的注意事项。 2.了解电视摄像机的基本结构与组成。 3.掌握摄像机的操作规程、调整与操作方法。 4.了解三脚架的结构与操作方法。 5.熟练掌握手持与固定执机方式。 二、实验设备和仪器 专业数字摄像机(HVR-V1C)、配用电池、三角架、监视器、白纸1张 三、实验内容及要求 1.实验内容: (1)摄像机使用的注意事项。 (2)摄像机的构成,各功能按钮的功能与使用。 (3)摄像机的操作步骤。 (4)摄像机的执机方式。 2.实验要求:本次实验分组进行;每组成员4-5人。 四、实验原理及步骤 1.实验原理 学习电视摄像,首先要从学技术开始,即要学会如何操作摄像机。摄像机是精密的电子仪器设备,在使用的过程中,要按照一定的规程和步骤进行使用,要注意一些使用事项,要了解摄像机的结构,以正确的姿势和操作步骤使用摄像机进行电视画面的拍摄。 2.步骤 (1)介绍摄像机使用的注意事项。 (2)熟悉专业摄像机的构成、开关按钮,了解其功用及使用方法。 (3)摄像机的操作、调整步骤与方法。 (4)熟悉三脚架的结构与操作方法。 (5)练习手持、肩扛执机方式,掌握执机要领。 (6)练习固定执机方式,掌握执机要领。 五、使用注意事项 1.摄像机是精密贵重的设备,请在使用前认真学习摄像机的使用注意事项。 2.摄像机及其附件设备,如果不会使用或者没学好,都不能乱动,需要在老师的指导下使用。

实验 电视短片拍摄(1)

实验电视短片拍摄 实训课程:《电视画面编辑》 任课教师:付春苗 实训项目名称:电视短片拍摄 实训对象:媒体2014级1、2班 实训计划学时:10 时间:9-13周 一、实验目的 1.能够熟练地使用电视拍摄设备和后期编辑设备。 2.能较好地运用电视画面进行叙事、表情和达意。 3.能够较好地运用摄像的综合造型手段,完成画面创作。 4.学会写分镜头剧(稿) 本和拍摄提纲。 5.能完成新闻采访的拍摄任务。 二、实验设备和仪器 专业数字摄像机配用电池、内存卡、白纸1张 三、实验内容及要求 1.实验内容 (1)5-10分钟的短片(在老师的指导下)。 (2)电视短片拍摄。 2.实验要求:要求按实验步骤完成实验内容,实验结束后,每组要以光盘形式交实验作品一部;每组同学以书面方式提交实验报告。 四、实验原理及步骤 1.实验原理 电视作品的拍摄,是综合电视摄像技术和电视摄像艺术的知识,完成作品的拍摄与制作任务。电视摄像技术主要是指使用摄像机的能力;电视摄像艺术包括前期策划、画面造型设计与电视作品或新闻创作能力。 2. 步骤 (1)完成(2—10分钟左右)的电视作品或策划新闻节目的拍摄。 (2)选题、策划(可以是短剧、专题片、纪录片、音乐电视、电视散文等); (3)撰写分镜头剧本(稿本); (4)综合运用各种构图、造型方法和技巧进行拍摄; (5)编辑合成(画面、解说、音响)。 五、使用注意事项

1.本实验需要充分的前期准备,包括策划稿或者短剧剧本等相关文档。 2.本实验选题也可以提前向指导老师咨询。 3.在实验拍摄的时候,注意摄像机的调整、白平衡的调整、光学镜头的调整等。 4.如实验机时不够,学生可与实验室联系,利用开放机时完成实验。 六、实验结果分析及实验报告要求: 1.实验结果分析要求 (1)分析电视作品的制作过程。 (2)分析新闻节目创作的过程及相关问题。 (3)实验过程中得出的其他结果,并作出简要分析。 2.实验报告要求 请根据实验的结果和实验指导书的要求,如实地撰写实验报告。其中,“实验记录”填写实验的步骤和过程,“问题与讨论”根据个人实验情况如实记录所发现的问题。 七、实验成绩评定(考试方法): 根据实验考勤、实验过程的表现和实验报告的撰写情况,对每次实验进行打分,采用“优、良、中、合格、不合格”五级计分办法,对于成绩不合格,需要重新实验并撰写实验报告。 最后实验总成绩记入平时成绩,总分为30分。

电视摄像试题库

电视摄像试题库 一、填空题。 1、电视摄像师的最基本工具是(),它由()()()三部分组成。 2、在电视节目制作中我们把图像信号称为(),声音信号称为()。 3、世界上主要的电视制式有()()()三种,其中我国使用的电视制式是(),它每秒()场,即()帧,每帧由()扫描线组成。 4、早期摄像机是()摄像机,20世纪六七十年代进入()时期,80年代后实现()。 5、摄像机镜头的作用是将要拍摄的景物真实、清晰地反映到()上,它由()()()()等一组光学透镜和机械调节部件组成。 6、根据不同的焦距,镜头可以分为()()()三类。 7、“15×12.5mm”表示其最短焦距为(),最长焦距为(),变焦倍率是()。 8、f/5.6和f/8通光量相差()倍,f/1.7和f/2.5通光量相差()倍。 9、光圈是镜头里用来控制()的机械装置。 10、分光装置有()()()三种。 11、成像装置是彩色摄像机中把()信号转换为()信号的电子装置。主要有()()两种。 12、新磁带使用前要打开保护钮,录()彩条,()彩场或空场。 13、拍摄时,如发现全景散焦,可能出现的情况有()()两种情况。 14、光包括无线电波()()()()()等,其中()()()等电磁波被称为“光波”。 15、可见光的波长是()至()。 16、日光的可见光谱是一个连续光谱,在雨后出现的彩虹中我们可以看到有序排列的()()()()()()()各种色光,因此,日光被称为()光源。 17、光学的三原色主要包括()()()三种,而美术上的三原色是指()()()三种。 18、电视画框的长宽比有()()两种,通常电脑屏幕的长宽比是()。 19、电视艺术中的动感由三种元素构成:()()()。 20、两个连接在一起的镜头,()与()都应有所变化,以丰富画面的表现形式和防止同机位拍摄引起的画面跳动。 21、被摄体的表面亮度取决于()()两个方面。 22、光效是直射光还是散射光,取决于()()()几个因素。 23、光线的方向从水平和垂直方向分,有()()()()()()()()()。 24、晴天中被照明对象主要接收三种光线的照明:()()和()。 25、晨昏时刻,太阳高度很(),光线与地面夹角较(),光线较();光线中()的比例增加,()的比例减小,成()调。 26、造型光主要有()()()()()、过渡光、环境光几种。 27、照明风格主要有()()()三种。 28、常见电视景别包括()()()()()几种。 29、()()()的变化,是电视摄像中视点变化的基本要素。 30、景别的大小也影响着动感的表达。景别大,则物体影像(),影响位移(),动感表达();景别小,则物体影像(),影响位移(),动感表达()。 31、相对于固定摄像,运动摄像的画面造型形式要复杂得多,主要有()()()()()()晃动、旋转()等。 32、一个完整的运动镜头,一般包括()()()三个部分。 33、镜头的组接不是对我们视觉经验的模仿,而是对我们()的再现。 34、在一个复杂的场景中,往往有较为复杂的轴线关系,它们是()()()。 35、电视中声音元素主要有三类:()()和()。 36、电视节目中声音与画面的关系,主要表现在()和()两个方面。 37、传声器的方向性,是指对各个方向传来的声音的灵敏度。按指向性分,传声器可分为()()()。一般,随机话筒属于(),采访话筒多用()。

电视摄像试题A卷

电视摄像试题A卷 一、名词解释(共10分,每个词2分) 1、电视画面 2、画面素材 3、镜头调度 4、客观镜头 5、电视制作手段二、填空题(共10分,每题1分) 1、运动镜头结束的画面称为()。 2、摄像机的标准色温是()。 3、摄像机拍摄的几何角度包括()和()两方面的内容。 4、按照电视节目的性质和内容,电视摄像分为()和()两大类。 5、电视场面调度包括()和()两方面内容。 6、摄像师执机方式有()()和()三种方式。 7、摄像机的光学特性由()()()三个因素构成。 8、单一电视镜头所具有的时间特性表现为()()、()。 9、摄像操作的基本要求是()、()()()。10、电视摄像的造型元素包括()、()、()、()。三、单项选择题(共10分,每题1分) 1、电视摄像的宽容度通常为()。A、1:16 B、1:32 C、1:64 D、1:128 2、()镜头的还原效果容易产生桶形失真。A、标准、B、长焦距C、广角D、运动 3、在拍摄人物小景别画面时,加用()可以使人物的形象细腻柔和,弥补皮肤质感上的不足。A、雾镜B、晕化镜C、近摄镜D、柔光镜 4、如果要使电视画面偏暖色,校白选择的充满寻象器“参照物”应是()。A、冷色B、暖色C、白色D、标准色卡 5、固定画面是()不变的情况下拍摄的电视画面。A、镜头光轴B、镜头焦距C、机位D、机位、镜头光轴、镜头焦距 6、下列选项属于长镜头美学特征的是()。A、客观复原物质现实B、艺术化手法表现现实C、戏剧性D、创造时空 7、3200K的滤色片适用于下列哪些场景的拍摄()。A、雪景B、晴朗的天气C、演播室D、海滩 8、我国彩色电视采用的标准白光是D白,其色温是()。A、2854K B、6500K C、4800K D、5500K 9、()是镜头内部的蒙太奇。A、短焦距镜头B、长焦距镜头C、长镜头D、镜头的长短10、在照度足够的情况下使用负增益拍摄,可以提高()。A、重合精度B、信噪比C、灵敏度D、最低照度四、简答题(共30分,每题5分) 1、固定画面有哪些功能? 2、陪体在电视画面中有什么作用? 3、怎样“细调”白平衡?什么情况下必须重新调整白平衡? 4、简述电视场面调度的作用。 5、摄像师在使用变焦距镜头拍摄时怎样控制动向? 6、摄像机上的寻象器有什么作用? 五、综合题题(共40分,每题10分)1、结合实例分析说明摄像机机位前移的推镜头有何异同。2、论述电视景别的作用和造型画面的取材有哪些基本要求。4、如图所示:处在越轴位置上。在电视节目的摄制中,请方法克服越轴。(画图并附文字说明) 头、前移镜头和跟镜功能。3、阐述电视下面的两台摄像机你设计五种以上的 电视摄像试题B卷 一、名词解释(共10分,每个词2分)1、电视镜头2、电视新闻摄像3、主观性角度4、镜头调度5、综合运动摄像 二、填空题(共10分,每题1分)

电视摄像与编辑实验报告

电视摄像与编辑实验报告 篇一:电视摄像与画面编辑实践报告 教育信息技术与传媒学院 Institute of Educational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Communication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电视摄像与画面编辑专业广播电视编导班级 教师评语 阅 分数 日期: 篇二:电视摄像课程小结 电视摄像课程小结 何峻峰 XX210722 课程小结 通过本学期对于《电视摄像》课程的学习和几次非常宝贵的实验实践学习经历,我对电视摄像在技术层面有了基本的了解和掌握。我不但掌握了一些摄像机设备如SONY1500C 和各种三脚架的使用技巧,另外我也学习了电视摄像的造型元素、拍摄手法等摄像基本知识,也了解了景别、光线、角度、色彩光学镜头等各种因素对拍摄画面的影响,还初步形

成了将叙事语言表意分解成镜头语言以及将镜头语言串联成叙事语言的意识。 其中,给我最大帮助的莫过于老师每节课老师播放的视频和实验课上的自我实践,我一直觉得只有通过看别人的还有自己去拍才能学到真正的东西,毕竟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嘛。通过一次次实际拍摄,我对于固定镜头和运动镜头,特别是摇镜头理解又上到了更高的层次。同时,我还学到了到达拍摄现场第一要务是观察环境,然后根据环境制定合适的拍摄计划,例如,当拍摄主体要从右往左移动时,那么我们摄像师也应该提前掌握他的移动轨迹,以此来调整自己的站位走位调整画面构图。其次为了拍摄画面稳定,脚架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如果没有脚架,那么我们最好能寻到合适的支撑物,接着开机,调节白平衡,然后拍摄,而且要谨记的是,拍摄镜头长度的规律:固定画面至少为5秒,运动镜头则至少为15秒,若要拍摄文字,则不能低于观众全部浏览一遍文字所需的最短时间,等等。 通过课堂理论学习和课外教学实践,我明白了确定画面主体的重要性,主体是画面表现的主要对象,承担着叙事和表现的直接责任,如果一个画面缺少主体,那么即使拍摄角度、手法等其他环节控制得再好,这个画面也无疑是失败的,不能用于后期编辑的。而确定主体后,还要让一定的陪体入画,陪体的责任是帮助主体说明内容,衬托主体,使观众更

(广告传媒)电视摄像考试要点

电视摄像考试要点 一、质量性能和各自用途的不同,摄像机可以分为广播级、专业级和家用级三类。广播 级摄像机各项技术指标为最优,图像质量最好,适合各级电视台在演播室和现场节目制作的场合下使用,但其价格也最高、体积大、重量重。专业级摄像机价格适中、小巧轻便。而家用级摄像机则属经济、小巧、操作简便的摄录一体机,主要供家庭生活摄像和一般工业、交通、商业等单位监视用。 二、就电视摄像而言,电视画面是摄像机从开机到关机不间断地拍摄所记录下来的一个 片段,又称电视镜头。电视画面具有时、空两个层面上的意义。如果把时间凝定,那么电视画面就可以定格为“画幅”,电视画面正是从一定数量的画幅以每秒25帧的连续运动中体现出来的。 电视画面是电视造型语言的基本因素,是组成电视节目的基本单位,是电视摄像的成果体现。从本体意义上讲,电视画面是视听一体的。画面及附载其上的同期声、现场环境音响等,特别是在新闻纪实性节目的拍摄过程中,是不可分割的共同体。 电视画面是电视片结构、连接的载体和主干,它既是表现的内容,同时也是表现的形式。 三、画面的空间特性 屏幕显示、平面造型、框架结构这三个方面够成了电视画面特定的空间形态和特性。 1、屏幕显示:像素是电视机屏幕上分布着的一排排等距离的以红、绿、蓝为一组的光点。电视画面正是由这些像素所显现和组成的。目前我国通行的电视技术标准为625行,每行800多个像素,每帧画幅共为52万个像素。这些像素是构成电视画面的最小单位,单位面积上分解出的像素越多,那么所显示出的画面就越清晰,越接近于真实。 屏幕显示特性使电视画面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电视画面色彩夸张(2)电视画面无纯黑部分(3)电视画面有强光漫射现象 2、平面造型 电视画面依附于立式横向的矩形电视屏幕之上,这决定了电视画面的造型形式属于平面造型艺术。 平面造型艺术主要特点是要在两度空间的平面上再现或表现三度空间的现实生活,造型形象主要是诉诸于视觉的。 现代科技给我们提供的用平面空间表现立体空间的表现手段和方法是多种多样的。电视造型艺术更是集纳其他平面造型艺术的手法之长,充分利用现代科技的成果,挖掘人类对现阶段对空间认识的最大潜力,在平面造型艺术门类中独树一帜。 (1):利用人眼的视觉经验在平面上创造出具有纵深感的立体空间。 (2):利用画面中运动的物体显现画面空间的深度和立体感 (3):利用摄像机的运动,突破画面的平面造型局限

《电视摄像》测试总复习题 - 副本

《电视摄像技术》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50题、每题一分) 8、电视艺术诸表现元素中,()是第一位、最基本的。 A、画面 B、解说 C、声音 D、音响 1、被摄主体和画面形象在电视屏幕框架结构中所呈现出的大小范围是指() A、景别 B、色彩 C、光线 D、物距 2、用( )角度拍摄的画面,有助于突出人物的轮廓线条。 A、正面 B、侧面 C、背面 D、大特写 3、黄金分割即把一条线段分为两段之后,其中一段与全长的比值应为() A.0.415 B.0.314 C.0.5 D.0.618 4、关于突出主体的表现方法,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保持主体在画面的视觉中心 B.主体应是画面特写 C.保持拍摄方向用仰角 D.依靠造型表现技巧 5、在实践中拍摄固定画面时,为了有别于摄影照片和美术作品,应该加强() A.捕捉动感 B.精心构图 C.准确曝光 D.精确对焦 6、在画面中起主导作用,是画面的主要表现对象,最能体现主题思想的是() A、主体 B、支点 C、陪体 D、空白 7、能够确定被摄人物或物体在实际空间中的方位,即具有某种定位作用的画面景别是() A、远景 B、全景 C、近景 D、特写 8、在影片或电视片编辑时,由于不具有明显的环境特点,所以常用来作为转场的镜头景别是() A、中景 B、近景 C、特写 D、远景 9、具有一定悬念效果的拍摄角度是(),它通常给人一种期盼心理。 A、正面角度 B、侧面角度 C、斜侧面角度 D、背面角度 10、()是可以表现广阔空间或开阔场面的画面。 A、远景 B、全景 C、近景 D、特写 11、远景尽量选择()以形成画面层次,避免平板单调。 A、顺光 B、侧光或侧逆光 C、散射光 D、顶光 12、有利于交待人与人、人与物之间的关系的景别是() A、中景 B、大远景 C、远景 D、特写 13、摄象机镜头高于被摄主体水平线而形成的拍摄角度是()

《摄影摄像技术》结业考试试卷A

** 1分, 1A.C.2、A.特写 3A.寻像器 4A.C.5A.C.6A.捕捉动感7、_____是电视画面构成可视形象的基本元素,是处理画面造型、构图及烘托气氛、表达 情感、反映创作意图的重要手段。选项为:() A.光线 C.影调 B.色彩 D.线条 8、_____是表现成年人膝盖以上部分或场景局部的画面,在有情节的场景中,常被用作叙事性的描写。选项为:() A.近景 C.全景 B.中景 D.远景 9、三角形机位布局时,在三角形底边上的两台摄像机处于两个被摄人物之间,靠近关系线向外拍摄。这种方案是:() A.外反拍三角形布局 B.内反拍三角形布局 C.平行三角形布局 D.大三角形布局 10、电视画面是从一定数量的画幅,以__的连续运动中体现出来的。选项为:() A.每秒25帧B.每秒30帧C.每秒35帧D.每秒40帧 11、能够比较客观地记录和反映被摄主体的运动速度和节奏变化的是:() A.拉镜头B.移镜头C.综合运动D.固定画面 12、____是指画面主体对象周围的人物、景物和空间。选项为:() A.陪体 B.前景 C.背景 D.环境 13、下列拍摄方法中,能同时引起被摄主体背景、角度和视点变化的是:() A.变焦推B.跟移C.变焦拉D.跟摇 14、____中环境范围由小变大。选项为:() A.推镜头 C.摇镜头 B.拉镜头 D.跟镜头 15、日出、日落时的色温一般为___之间。选项为:() A.5000~6000KB.2800~3500KC.6800~7500KD.6000~7000K 16、为克服“越轴现象”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提高拍摄高度B.改变色温 C.插入中性镜头D.改变光圈快门 17、就电视场面调度和舞台调度相比而言,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舞台调度的空间是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的 B.舞台调度在观赏时,具有较大的强制性 C.电视场面调度的视点固定、视距不变 D.电视场面调度具有复杂性、多变性 18、电视摄像师在拍摄时应寓艺术表现于技术基础之上,如在拍摄夕阳时,为了获得落日

(影视摄影造型)实验报告

(影视摄影造型)实验报告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 实验报告 课程影视摄影造型 院系 班级 学号 姓名 报告规格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原理 三、实验仪器四、实验方法及步骤 五、实验记录及数据处理 六、误差分析及问题讨论

目录 1. 数码摄像机的基本操作 2. 不同景别、构图拍摄 3. 摄像机的运动造型 4. 演播室使用 5. 虚拟性电视节目的拍摄——MV拍摄 6. 纪实类电视节目的拍摄——电视新闻拍摄 8. 9. 10. 11. 12. 13. 14. 15. 每次实验课必须带上此本子,以便教师检查预习情况和记录实验原始数据。 实验时必须遵守实验规则。用正确的理论指导实践袁必须人人亲自动手实验,但反对盲

成绩 目乱动,更不能无故损坏仪器设备。 这是一份重要的不可多得的自我学习资料。它将记录着你在大学生涯中的学习和学习成果。请你保留下来,若干年后再翻阅仍将感到十分新鲜,记忆犹新。它将推动你在人生奋斗的道路上永往直前! 实验一:数码摄像机的基本操作 一、实验课程名称 电视摄像 二、实验项目名称 数码摄像机的基本操作 三、实验目的和要求 了解摄像机原理、部件及其功能,掌握摄像机的使用方法、操作 方法和技巧。 能使用摄像机及其辅助设备。 四、实验内容和原理 内容: 一、摄像机的原理 二、机身主要部件和功能参数 三、摄像机镜头调节 四、摄像机的准备 五、摄像机操作要领及技巧 原理:不论是什么样的摄像机,其工作的基本原理都是一样的,即把光学图象信号转变为电信号。当我们拍摄一个物体时,此物体上反射的光被摄像机镜头收集,使其聚焦在摄像 指导老师何玲第4 页

电视摄像综合测试

电视摄像综合测试题(二)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5空,每空1分,共15分) 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 1.我国通行的电视技术标准为___PAL\D制__,每帧画幅共约为___52万__像素。 2.摄像机拍摄的心理角度可分为__主观角度__和_客观角度_。 3.固定画面在拍摄时,通过摄像机的寻像器所看到的_画面范围_和_视域面积是始终如一的。 4.摇镜头是_摄像机机主光轴_发生了以摄像机为中心的运动,观众的视点随着镜头扫描过的 画面内容而相应变化。 5.镜头的光学特性由_焦距__、视场角和_相对孔径_三个因素组成。 6.日光的七种色光可以归纳为三种主要色光,即__红色光_、_绿色光_和蓝色光。 7.机位三角形布局最突出的优点是两个被摄人物各自处于_画面固定_的一侧,便于观众对_ 方向性_的统一认识。 8.根据电视节目内容及性质的不同,可将电视摄像风格分为_纪实性__和_绘画性_两种。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 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30分) 1.电视画面是从一定数量的画幅,以( A )的连续运动中体现出来的。 A.每秒25帧 B.每秒30帧 C.每秒35帧 D.每秒40帧 2.摄像机是根据光线色温( C )来规范基本光谱特性和标准工作状态的。 A.5600K B.2600K C.3200K D.8000K 3.主导线形向画面的左右方向发展,适宜表现宏阔、宽敞的横长形大场面景物的构图形式称 为( D )。 A.曲线构图 B.斜线构图 C.垂直线构图 D.水平线构图 4.有利于表现物体的立体形态和空间深度,在拍摄中应用得较多的方向是( C )。 A.正面方向 B.正侧方向 C.斜侧方向 D.背面方向 5.能够比较客观地记录和反映被摄主体的运动速度和节奏变化的是( D )。 A.拉镜头 B.移镜头 C.综合运动 D.固定画面 6.电视画面很难表现极明亮物体,特别是发光物体的轮廓线,是由电视的( A )所导致。 A.强光漫射现象 B.对焦不准 1

电视摄像.doc

《电视摄像》核心课程建设方案 一、课程建设思路及目标 1.课程建设总体目标 电视摄像在新闻学、广播电视学专业课程框架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课程紧跟时代发展潮流,围绕数字摄像机使用方法与摄像构图技巧展开教学活动。课程强调教学内容的先进性、实用性与生活化,使学生了解与影像画面构图与拍摄相关的基础知识、掌握影像作品设计的基本流程与技能方法,初步具备数字摄像能力与商业化项目设计能力,提升学生的审美水平,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 核心课程建设将以“强化实训、促进交叉、协调发展、提高内涵”为方针,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资源建设、学术交流和管理水平等方面全面推进,构建《电视摄像》课程体系和精品教学资源库,探索实训教学与理论教学并重的专业基础课教学新模式,以提高独立学院工科专业学生适应未来工作岗位需要的技术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2.课程建设具体目标 通过本课程教学,不仅要帮助学生熟知数字摄像设备的基本知识,了解摄像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与创新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通过三年的课程建设,本课程建设团队力求实现以下具体目标:制定一套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打造一支优化合理的教师队伍;编撰一套规范完备的教学大纲;建立一个丰富的教学案例库。 3.课程建设思路 当前依据工作流程与岗位需求,构建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工学结合”紧密的课程体系和实训教学体系是学院核心课程建设的大方向。为了适应市场需求,特别是满足新闻和广电专业影像节目拍摄与制作的需要,本课程建设以培养影像作品策划、拍摄和后期编辑岗位的职业综合能力为主线,以"重视基础、强调应用、开拓思维、培养能力、提高素质"为指导思想,以培养学生的媒介素养及创新能力为目标,构建广电专业“任务驱动,实境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 在课程建设过程中,教学团队将以学生为本、以素质教育为主线,以改革实训方法、教学模式为手段,建立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和知识结构的课程纲要,制定科学有效的教学评价制度。采取引进、培养并举的措施,建设一支专业理论功底扎实、有较强实践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密切与行业企业在人

[电视摄像实训报告]电视摄像实训心得

[电视摄像实训报告]电视摄像实训心得 在为期两周的电视摄像实训中,我们遇到了很多的问题,有让我们可以轻易解决的,也有让我们头痛的.在实训的开始,我们要写的实战 拍摄项目执行方案,就让我们大伤脑筋.在老师的指导下,我们改得不 下三四遍,直到方案到可行.在方案中,我们写二十个镜头就觉得作为 素材已经足够了.但是在拍摄的时候,我们发现,我们的素材很少.尤 其是的观看素材的时候,这种现象更加的明显.以至于在最后我们要 补充镜头.在拍摄的时候我们也遇到了很多的麻烦.在第一天的拍摄中,我们就发现,我们拍摄的所有的镜头都偏蓝,主要原因是我们的白 平衡没有及时的调整.最终导致我们一天的素材全部被当掉. 在看自己拍摄的素材的时候,感觉自己的拍摄的东西都很稚嫩, 要是在镜头里看到自己,还会觉得很丑,不自然。在老师看来,我 们的作品也是上不了台面的吧。但是看着我们初次的作品在电视屏 幕上出现的时候,心里还是有一种幸福的感觉。或许这就是自己努 力之后取得的成绩不论好坏,还是让自己感动学的。 在实训开始的时候,给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老师给我们讲述的一堂课。在这堂课中,我们学习到的不只是专业知识,更多的是一 些与专业无关,却又在我们的生活和学习生活中一些至关重要的精 神和做人的态度。认真的态度,无论在做什么的时候,都要有一个 认真负责的态度。坚守自己的做人准则也是很重要的。其实,最重 要的一点就是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有了属于自己的技能,才可以 昂首挺胸的走在世间的大路习上。 实训开始后,我们面临了一个又一个的困难,但是我们不会逃避,我们唯一要做的就是面对它,挑战它,克服它。作为一个电视人, 在学习的初期面对困难是很平常的事,谁也不是天才,所有的事情 都不会顺利的通过。就像刚开始的时候,一则新闻,我们就会被要 求更改三四便,都觉得老师有点无理取闹了。可是在拍摄的时候就 觉得我们错了,还真是应了那句“不听老师言,吃亏在眼前。”我

电视摄像实训报告

电视摄像实训报告 今天是开学后的第一次电视摄像的课,这是我第一次真真实实的接触摄像机,老师先是在课堂上教我们如何使用摄像机及摄像机一些基础的应用的知识。随后老师安排我们到外面拍一段短片,实习要求是让我们用三个画面表达一个故事。在实训过程中我们遇到很多问题,有让我们轻易解决的,也有让我们头痛的问题。在实训的开始,首先我们要有一个拍摄的故事剧本,就这个问题让我们大伤脑筋。面对这个问题我们组开始进行一场大讨论,其实三个镜头的拍摄对于一些有过几次拍摄短片的同学来说是一件非常简单的事,但是对于我们这些第一次刚接触摄像,并且从没有过摄像经历的来说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我们策划了十个故事,还是觉得不够好。由于时间有限,我们不得不从这十个中选出一个最能表达主题最有创意的故事。 头,先用移镜头、大全境交待出环境,然后定在女主角身上,从大全境推倒近景。用固定镜头和近景拍摄2-8分镜头。这样使主体更加具有明确的指向性。拍摄角度是指被摄主体和摄像机形成的几何角度和心理角度。几何角度包括:拍摄高度(俯角、仰角、平角)和拍摄方向(正面、侧面、背面)。心理角度包括:主观性角度(模拟被摄主体的视线和视角进行拍摄)即主观镜头和客观性角度即客观镜头。第六场的时候我们用主观性角度、平角拍摄男主角的看见的内容,避免越皱。第二场2-14分镜头和第三场、第一场都是以对话为主,我们用客观性角度拍摄。第四场、第七场和第市场是男、女主角用网络进行联系我们也用客观角度拍摄,聊天记录让观众自己去感受和想

象当时两人的心情和表情。利用摄像机的运动,突破换面的平面造型最主要的手段是运动镜头。运动镜头就是在一个镜头中通过移动摄像机机位或者改动镜头光轴或者变化镜头焦距所进行的拍摄。这样拍摄出来的画面即运动画面。第9--14分镜头就是运用运动镜头拍摄,先是前跟男、女主角,然后是推进到女主角的眼睛的特写。推倒特写使画面形成视觉前移的效果;有明确的主题目标。跟摄使画面内外运动突破了画面的两度空间。 这次实习虽然时间很短暂,但是对于我来说却拥有了值得珍藏的回忆。在这次实训过程中对我来说记忆深刻,或者说让我对摄影摄像有了一个深的认识和了解。并且可以让我们捕捉到生活中的美,捕捉每一个细节。并且提高了我们摄像的水平,提高了摄影摄像的基本功,开拓视野,丰富了想象力,提高了自己的创造力,最重要的是帮我们圆了从小到大的电影梦,当一回导演,当一回演员,过了一把明星隐。

电视摄像考试题

一、怎样用快门和光圈控制景深? 一、填空题。 1、电视摄像师的最基本工具是(),它由()()()三部分组成。 2、在电视节目制作中我们把图像信号称为(),声音信号称为()。 3、世界上主要的电视制式有()()()三种,其中我国使用的电视制式是(),它每秒()场, 即()帧,每帧由()扫描线组成。 4、早期摄像机是()摄像机,20世纪六七十年代进入()时期,80年代后实现()。 5、摄像机镜头的作用是将要拍摄的景物真实、清晰地反映到()上,它由()()()()等一组 光学透镜和机械调节部件组成。 6、根据不同的焦距,镜头可以分为()()()三类。 7、“15×12.5mm”表示其最短焦距为(),最长焦距为(),变焦倍率是()。 8、f/5.6和f/8通光量相差()倍,f/1.7和f/2.5通光量相差()倍。 9、光圈是镜头里用来控制()的机械装置。 10、分光装置有()()()三种。 11、成像装置是彩色摄像机中把()信号转换为()信号的电子装置。主要有()()两种。 12、新磁带使用前要打开保护钮,录()彩条,()彩场或空场。 13、拍摄时,如发现全景散焦,可能出现的情况有()()两种情况。 14、光包括无线电波()()()()()等,其中()()()等电磁波被称为“光波”。

15、可见光的波长是()至()。 16、日光的可见光谱是一个连续光谱,在雨后出现的彩虹中我们可以看到有序排列的()()() ()()()()各种色光,因此,日光被称为()光源。 17、光学的三原色主要包括()()()三种,而美术上的三原色是指()()()三种。 18、电视画框的长宽比有()()两种,通常电脑屏幕的长宽比是()。 19、电视艺术中的动感由三种元素构成:()()()。 20、两个连接在一起的镜头,()与()都应有所变化,以丰富画面的表现形式和防止同机位拍摄 引起的画面跳动。 21、被摄体的表面亮度取决于()()两个方面。 22、光效是直射光还是散射光,取决于()()()几个因素。 23、光线的方向从水平和垂直方向分,有()()()()()()()()()。 24、晴天中被照明对象主要接收三种光线的照明:()()和()。 25、晨昏时刻,太阳高度很(),光线与地面夹角较(),光线较();光线中()的比例增加, ()的比例减小,成()调。 26、造型光主要有()()()()()、过渡光、环境光几种。 27、照明风格主要有()()()三种。 28、常见电视景别包括()()()()()几种。 29、()()()的变化,是电视摄像中视点变化的基本要素。

摄影基础实训教学大纲及指导书

《摄影基础》课程实训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摄影基础实验学时:21 适用专业:戏剧影视文学课程类别:必修 一、实训教学任务与目的: 本实验课的任务与目的主要是结合实际,消化吸收课堂讲授的理论知识,加强和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 二、实训目的与基本要求: 通过实训要求学生基本掌握照相机和摄像机基本操作、照片拍摄技术,能够独立完成摄影作品及摄像机的运用。 三、实训项目内容、能力标准和学时分配 注:项目类型:演示、验证、设计、综合、其它 实训要求:必做、选做 实训一电视摄像机及镜头的操作技巧(3课时)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掌握DV5001摄像机镜头的基本结构,机身的基本结构。 二、实验项目: 了解5001电视摄像机镜头的基本结构 镜头上各项功能:聚集环、变焦环、光圈环和微距; 手动变焦与自动变焦系统的操作 手动光圈与自动光圈的操作 5.了解DV5001电视摄像机机身的基本结构 6.镜头上各项功能键开关:电源开关、增益控制开关、白平衡调整开关、VTR开关、色温镜控制钮等; 7、增益控制开关的作用; 8.白平衡控制开关:白平衡的调整方法, 9.色温片调整:几档滤色镜的用法。 三、实验设备及材料: 1、JVC 5001摄像机每组一台,4-6人为一组; 2、三角架和外接话筒,每组一套; 3、摄像机电池每台设备一块; 4、DV磁带由学生自备。 实训二分组短片拍摄(9课时)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目的:按照分组督促学生进行分组短片拍摄,完成短片拍摄。引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完成短片剪辑。

二、实验项目: 1.督促学生进行分组短片拍摄 2.督促学生完成短片拍摄 3.讲解后期剪辑常识 4.巡查学生拍摄情况 三、实验设备及材料 1、JVC 5001摄像机每组一台,4-6人为一组; 2、三角架和外接话筒,每组一套; 3、摄像机电池每台设备一块; 4、DV磁带由学生自备。 实训三摄影基本操作(3课时) 一、实训目的和要求: 了解照相机结构,了解照相机的主要功能,掌握照相机的基本操作,运用光圈、快门速度、调焦、变焦等机构的调节达到预定的拍摄效果。 二、实训内容: 1、照相机结构认知; 2、照相机功能认知; 3、照相机快门和光圈配合控制曝光; 4、对焦与变焦; 5、白平衡设置; 6、静态物体拍摄。 三、实训设备及材料:

电视摄像试题库及试题和答案

电视摄像试题库 、填空题。 1、 电视摄像师的最基本工具是() ,它由() ()()三部分组成。 2、 在电视节目制作中我们把图像信- 号称为() ,声音信号称为()。] 3、 世界上主要的电视制式有() ()()三种, 其中我国使用的电视制式是() ,它每秒() 场,即()帧,每帧由()扫描线组成。 4、 早期摄像机是()摄像机, 20世纪六七十年代进入()时期, 80年代后实现()。 5、 摄像机镜头的作用是将要拍摄的景物真实、清晰地反映到()上,它由() ()()() 等 一组光学透镜和机械调节部件组成。 6、 根据不同的焦距,镜头可以分为() ()()三类。 7、 “15 X 12.5m 表示其最短焦距为(),最长焦距为(),变焦倍率是()。 13、 拍摄时,如发现全景散焦,可能出现的情况有() ()两种情况。 14、 光包括无线电波()()()()()等,其中()()()等电磁波被称为 光波” 15、 可见光的波长是()至()。 16、 日 光的可见光谱是一个连续光谱,在雨后出现的彩虹中我们可以看到有序排列的() () ()()()()()各种色光,因此,日光被称为()光源。 17、 光学的三原色主要包括() ()()三种,而 美术上的三原色是指() ()()三种。 18、 电视画框的长宽比有() ()两种,通常电脑屏 幕的长宽比是() 。 19、 电视艺术中的动感由三种元素构成: ()()()。 20、 两个连接在一起的镜头, ()与()都应有所变化,以丰富画面的表现形式和防止同机 位拍摄引起的画面跳动。 21、 被摄体的表面亮度取决于() ()两个方面。 22、 光效是直射光还是散射光,取决于() ()()几 个因素。 23、 光线的方向从水平和垂直方向分,有() () ()()()()()()()。 24、 晴天中被照明对象主要接收三种光线的照明: ()()和()。 25、 晨昏时刻,太阳高度很(),光线与地面夹角较(),光线较();光线中()的比例增 加, ()的比例减小,成()调。 26、 造型光主要有()()()()()、过渡光、环境光几种。 27、 照明风格主要有()()()三种。

《电视摄像》实验报告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实验报告 课程 院系 班级 学号 姓名 报告规格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原理 三、实验仪器四、实验方法及步骤 五、实验记录及数据处理 六、误差分析及问题讨论

目录 1. 数码摄像机的基本操作 2. 固定镜头拍摄 3. 运动镜头拍摄 4. 演播室的使用 5. 电视新闻节目拍摄 6. MV拍摄 7. 每次实验课必须带上此本子,以便教师检查预习情况和记录实验原始数据。 实验时必须遵守实验规则。用正确的理论指导实践必须人人亲自动手实验,但反对盲目 乱动,更不能无故损坏仪器设备。 这是一份重要的不可多得的自我学习资料它将记录着你在大学生涯中的学习和学习成果。请你保留下来,若干年后再翻阅仍将感到十分新鲜,记忆犹新。它将推动你在人生奋斗的道 路上永往直前! 指导老师:第2页

实验一: 数码摄像机的基本操作 一、实验课程名称 《电视摄像》 二、实验项目名称 数码摄像机的基本操作 三、实验目的和要求 摄像机拍摄前各种拍摄模式和各种参数的调整 四、实验内容和原理 分拍摄小组,为拍摄某一个节目做好拍摄前的准备工作; 掌握摄像机的使用方法、操作方法和技巧; 小组成员轮流练习调整各种参数; 五、主要仪器设备 摄像机、三脚架、磁带、SD卡、电池 六、操作方法与实验步骤 一)了解摄像机的原理

二)了解机身主要部件和功能参数,掌握摄像机机身各部件调节 1、色温滤光镜调整 2、SHUTTER电子快门调整 3、GAIN开关选择 4、黑白平衡调整 三)摄像机镜头调节 1、焦距的调节 2、聚焦环与聚焦 3、光圈调节 4、寻像器的调节 四)摄像机的准备 总结:摄像机准备工作任务: 1、WHITE BAL 白平衡存储器选择开关选择 2、光圈选择为A,自动挡 3、黑白平衡调整 4、录音模式选择 5、时间数据设置 五)摄像机操作要领及技巧 1、拍摄稳定的画面 2、拍摄清晰的画面 3、拍摄相对平行的画面 4、拍摄准确的内容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