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推拿(捏脊-腹泻)讲解学习
- 格式:ppt
- 大小:2.45 MB
- 文档页数:22
小儿腹泻小儿捏脊疗法(专业文档)小儿腹泻是一组由多病原、多因索引起的,以大便次数比平时增多及大便性状有改变(如稀便、水样便、黏液便或脓血便)为特点的儿童常见病。
尤其6个月至2岁婴幼儿中发病率较高,多发生在夏秋季节,若不及时治疗,可危及生命。
小儿腹泻是造成小儿营养不良、生长发育障碍及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我国虽然由于儿童营养情况及医疗条件的改善,由腹泻病引起的死亡率明显地下降,但其发病率仍高。
小儿腹泻为儿科重点防治的四大病之一。
小儿腹泻小儿捏脊疗法一操作规程:高氏揉捏法治疗小儿伤食泻技术。
(1)揉腹:患儿仰卧。
医者中指放于神阙、天枢穴,食指放于中脘穴,力度以皮肤凹陷3分钟为宜,顺时针方向揉腹5分钟。
(2)揉足三里:患儿仰卧,双下肢微屈。
医者以两拇指指腹放于患儿两侧足三里穴,力度以皮肤凹陷2毫米为宜,左手逆时针、右手顺时针方向旋揉2分钟,频率80~100次/分钟。
(3)揉背俞穴:患儿俯卧。
医者食指、中指、无名指并拢分别放于脾俞、胃俞、三焦俞,力度以皮肤凹陷1~2毫米为宜,点揉2分钟,先左侧,后右侧。
(4)捏脊:患儿俯卧。
医者两拇指桡侧缘顶住患儿背部皮肤,余四指放于拇指前方,十指同时用力提拿皮肤,沿两侧膀胱经,先从大柕穴开始向下至下髎穴重复捏提6~9遍,再从下髎穴向上至大柕穴处重复捏提3~6遍,结束治疗。
操作间隔:根据年龄、体质强弱不同,调节用力的大小。
每日或隔日治疗1次,7天为1疗程。
主治:小儿伤食泻。
小儿腹泻小儿捏脊疗法二操作规程:补脾经300次,补大肠200次,推三关50次,揉外劳宫100次,揉脐及天枢50次,逆时针方向摩腹5分钟,振腹1分钟,常规手法捏脊8遍,按揉脾俞、胃俞、大肠俞、膀胱俞,每穴各50次,揉龟尾50次,推上七节骨100次。
操作间隔:每日或隔日治疗1次,7天为1疗程。
主治:寒湿泻。
小儿腹泻小儿捏脊疗法三操作规程:补脾经100次,清大肠300次,清天河水50次,退六腑1OO次,顺时针方向摩腹3分钟,揉脐及天枢50次,揉龟尾50次,推下七节骨100次,推脊30次。
小儿推拿治疗腹泻
小儿推拿治疗腹泻的口诀是:3个部位,7个穴位,30分钟。
每天一次,5-7天即可痊愈,有效率70%以上。
1、手部:补脾经、补大肠经、运内八卦。
其中补大肠经为重点穴位,可以做10-20分钟,以前的文章中做过介绍,单推大肠经就能达到很好的止泻作用。
2、腹部:整个腹部,逆时针摩腹是补法,针对虚证,无论是病毒还是细菌感染导致的腹泻都有良好作用。
3、背部:上推七节骨。
七节骨即背部脊柱尾端的七节,从龟尾向上数七节即是。
用食中二指从龟尾穴沿七节骨向上推擦,动作轻快,每分钟100次左右,约推擦100~300次。
由于小儿对揉龟尾较为抗拒,所以我们把手法改为橫搓八膫和腹部,达到腹热透腰、腰热透腹的目的。
捏脊治疗小儿腹泻小儿腹泻称“腹泻病”,是一组由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以大便次数增多和大便性状改变为特点的消化道综合征,是我国婴幼儿最常见的疾病之一。
6个月-2岁婴幼儿发病率高,一岁以内约占半数,是造成小儿营养,生长发育障碍的主要原因之一。
小儿厌食多种原因导致脾胃不和,受纳功能失调,胃不思纳,从而产生厌食,患儿每日见消瘦,影响生长发育。
1 婴幼儿易感因素:消化系统尚未成熟,胃酸和消化酶分泌少,酶活力偏低,不能适应食物质和量的较大变化;出生时活性低,3个月后活性增加,18个月达成人水平。
2、生长发育快,所需营养物质相对较多,且婴儿食物以液体为主,进入量较多,胃肠道负担重。
3、机体防御功能差,胃酸偏低,进入胃内的细菌灭杀能力较弱,血清免疫球蛋白和分泌型IgA均较低。
4、肠道菌群失调,与滥用广谱抗生素时,均时肠道正常菌群的平衡失调,而患肠道感染。
5、人工喂养,母乳中含有大量体液因子,( S l gA,乳铁蛋白),巨噬细胞和粒细胞,溶菌酶,溶酶体,有很强的抗肠道感染作用。
人工喂养的食物和食具极易受污染,故人工喂养儿肠道感染发生率明显高于母乳喂养儿。
人工喂养时常用牛乳,牛乳的乳糖含量低于人乳,主要为甲型乳糖,有利在杆菌生成,牛乳脂肪颗粒大,铁乏脂肪酶较难消化。
牛奶铁乏各种,免疫因子与人乳区别,故牛奶喂养的婴儿患肠道感染性疾病较多。
捏脊用来治疗小儿腹泻,消化不良是一种推拿手法,中医叫积滞与疮症的总称,积滞指小儿由于饮食不节,停聚胃肠,积而不消,停滞不化,造成脾胃功能失常,而出现厌食、呕吐、腹胀、口臭、大便臭秽等消化症状。
积滞日久,延误失治,由脾胃功能失常进一步伤及其他脏腑,耗伤津液,损及正气,致使全身气血受损,而出现厌食、异食、夜间咬牙,精神萎靡,面色青黄,皮肤惟悴,头发枯黄如穗打绺,青筋暴露,腹凹如舟或腹大如服等消化道症状。
古有“无积不成疳,积为疮之母”之说。
因疳积严重威胁小儿身体健康,影响小儿的生长发育,西医慢性消化不良。
小儿推拿学习心得(5篇)小儿推拿学习心得(精选5篇)小儿推拿学习心得要怎么写,才更标准规范?根据多年的文秘写作经验,参考优秀的小儿推拿学习心得样本能让你事半功倍,下面分享【小儿推拿学习心得(精选5篇)】相关方法经验,供你参考借鉴。
小儿推拿学习心得篇1小儿推拿学习心得在接受小儿推拿的学习过程中,我获得了丰富的经验和深深的感悟。
我想分享一些我在学习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首先,小儿推拿需要深厚的理论基础。
在学习过程中,我了解到小儿推拿的各种穴位和手法,同时也深入学习了小儿的生理特点,这使我更好地理解了如何针对不同的小儿进行推拿治疗。
理论的学习让我能够更好地指导实践,提高推拿的效果。
其次,实践操作是小儿推拿学习的核心。
我积极参与各种实践操作,通过反复练习,我逐渐掌握了各种推拿技巧。
同时,我也深刻体验到了实践中的困难和挑战,比如如何准确找到穴位,如何使用适当的力量等。
这些困难和挑战让我更加深入地理解了小儿推拿的技巧和原理。
此外,学习小儿推拿的过程也是一次自我提升的过程。
我不仅学习到了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我学会了如何耐心和细心地对待每一个孩子。
我深刻体验到了作为医生的责任和使命,这让我更加坚定了我对小儿推拿学习的热情和决心。
最后,我想说的是,学习小儿推拿是一个充满挑战和收获的过程。
我不仅学到了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我学到了如何关爱和照顾孩子。
我深信,这些经验和感悟将对我未来的生活和工作产生深远的影响。
我感谢所有的老师和同学,他们在我学习过程中给予我支持和帮助。
我期待在未来的日子里,继续利用我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去帮助更多的孩子。
小儿推拿学习心得篇2小儿推拿学习心得在学习的过程中,我深感小儿推拿的魅力与其在实践中的广泛应用。
这次的学习经历,不仅增强了我对小儿推拿的认知,也提升了我的专业技能。
首先,我对小儿推拿的基本原理有了更深的理解。
小儿推拿通过对特定穴位进行推拿按摩,可以调节孩子的气血运行,平衡阴阳,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