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意产业园案例分析
- 格式:ppt
- 大小:7.80 MB
- 文档页数:30
文化创意产业案例分析2010年3月20日,在单位听清华大学李季教授讲文化创意产业。
李教授着重从实际案例出发,分析了文化创意产业对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意义、以及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路径等问题。
一、何谓文化创意产业根据英国创意产业工作小组在1998年和2001年两次发布的《英国文化创意产业路径文件》,“那些源自个人的创造性、技能及智慧,通过对知识产权的开发和运用可创造潜在财富和就业机会的活动”统属创意产业。
包括出版、音乐、表演艺术、电影、电视和广播、软件、互动休闲游戏软件、广告、建筑、设计、艺术品和古董交易市场、手工艺品以及时装设计在内的多种行业。
创意产业并不是一个新创的产业,而是在传统产业中注入了知识产权、技术创新、文化理念的元素,以创意为卖点的产业。
二、文化创意产业特征1、满足文化消费需求2、知识密集型3、高附加值4、生产和消费一体化三、城市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重大意义1、文化创意产业处于价值链的高端,是可持续发展的新兴产业。
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对于产业结构调整、完善现代产业体系、促进发展方式转变具有重要的意义。
2、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使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紧密相连,在实现经济效益的同时,推动城市文化产业发展,进而赋予城市深厚的文化气息的高雅的文化气质。
3、文化创意产业在吸纳就业上有着很大的优势,在英国,创意产业是吸纳就业人口最多的第一大产业。
文化产业对园区的要求四、创意产业园的规划要求1、原生态创作环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2、提供自然丰富、自然的创作空间。
3、创业园区的道路和路网以步行道和林荫道为主,在道路两侧设置大量的绿化和景观,来提高园区的整体环境。
4、区别城市园区,本着以人为本,原生原创的原则,把园区规划成为一个有别于都市办公模式且有强烈归属感的人文魅力之城。
5、规划用地内建筑设计结合环境,精心打造高品质的园区。
五、动漫产业园案例分析(一)南昌国际动漫产业园情况介绍南昌国际动漫产业园由泰豪集团联合国内著名的高科技企业同方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投资建设,项目选址在南昌县小蓝经济开发区,总规划面积达2900亩,总投资12亿元,建成后可形成30亿元的动漫产业规模。
苏州工业园1.案例背景信息位置 苏州工业园区位于市区东部,苏州工业园区规划总面积288平方公里,其中中新合作区80平方公里。
定位 苏州东部新城,苏州市现代化新城区和苏州中央商务区。
功能 工业、商贸、居住等各项城市功能。
城市空间发展 与现有城市相结合, 成为高效率的城市实体,提供良好的居住、商业环境,平衡苏州市的线性发展.苏州工业园功能组成、功能载体:产业:综合保税区、沙湖动漫城、服务外包产业园、创意产业园 创意泵站 科技:国际科技园、中新生态科技 生物纳米科技园 教育:独墅湖高教区 休闲:阳澄湖旅游度假区公共服务机构一站式行政服务中心、市政公用事业,公积金管理中心、苏州物流中心.人力资源开发中心、独墅湖图书馆。
1 分区商业中心2 邻里中心3 大学4 职业学院5 区域医院6 社区医院7 文化中心8 主题公园9 体育中心 10 体育场/游泳池 11 科研1 122222 2222 2 22 2 23 344 5 6 78910 11 11 11 11 11 112.产业结构与布局:(1) 一个核心区:中央商贸区两大行业:生产服务业、生活服务业三大亲水商圈:金鸡湖、独墅湖、阳澄湖四个生活服务功能点:高教区、国际科技园、现代物流园、国际博览中心五个特色商业街:李公堤商业水街、中央河步行街、葑谊商业街、斜塘商业街、浅水湾商业街基础设施、配套服务设施建设时序1995-2000:首期重大基础设施及水、电、气及供热等大型源厂建设。
2001至今:中新合作区基础设施及周边各镇主要路网与配套基础设施建设。
建成科技文化艺术中心、国际博览中心、行政服务中心、教育卫生、商业休闲、社区服务等现代化配套设施。
(2)宏观——空间布局模式空间布局——圈层+轴线圈层居住区:紧邻金鸡湖工业区:无污染高科技工业(100—1000米隔离带);一般工业商业区:服务镇内居民和周围乡镇轴线服务业走廊:商务区、行政服务区、休闲游憩区、生态绿化区纵向轴线式规划不仅保证了园区本身良好的空间发展形态,也使得新区与老城区有机连成整体.工业园区是古城不可分割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原有城市空间的生长与发展。
现代农业产业园规划设计要点及案例分析农业产业园作为乡村振兴和三农工作重要抓手,其奖补政策层出不穷。
其中,现代农业产业园要立足县域,以规模种养为基础,推进“生产+加工+科技”一体化发展。
创建工作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负责,中央财政对符合创建条件的安排部分补助资金。
国家级1-3亿元,省级1000-5000万。
本文收集和整理了“农业产业园”优质案例内容,从以下几个维度,通过从立项申报到创意落地的全程解析,来和大家一起探究读道农业产业园的发展思路和设计理念,促进乡村振兴路径探索与发展实践。
➢农业产业园为什么既是政策机会,也是市场机会?➢农业产业园申报成功的要点有哪些?有经营盈利模式有什么?➢对于乡村产业振兴的作用是什么?➢农业产业园如何将资源变资产?盘活县域片区?➢农业产业园实践对于其他乡村振兴项目有何种启示?一、农业产业园核心模型·结构拆解农业产业园是推进乡村振兴的又一重要抓手。
要求以产业园区为载体,立足当地资源禀赋、区位环境和产业比较优势,围绕农业资源和特色,结合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而现代农业产业园的规划设计,特别要以科技为先导,并要求在当地,最具有优势的1-2个产业项目,来和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项目做对接。
那么农业产业园包括现代农业产业园,其开发结构、规划重点、发展策略、投融资模式、设计要点有何不同?·现代农业产业园规划—5大功能分区1、现代化技术和装备集成区—促进生产要素集聚聚集市场、资本、信息、人才等现代生产要素,推进农科教、产学研大联合大协作,配套组装和推广应用现有先进技术和装备,探索科技成果熟化应用有效机制,将产业园打造成为技术先进、金融支持有力、设施装备配套的现代技术和装备加速应用的集成区。
2、乡村产业兴旺引领区—做大做强主导产业依托优势特色主导产业,建成一批规模化原料生产大基地,培育一批农产品加工大集群和大品牌,将产业园打造为品牌突出、业态合理、效益显著、生态良好的乡村产业兴旺引领区。
浅谈城市旧工业区的改造更新的保护与利用——以武汉市汉阳造文化创意产业园为例摘要:随着第三产业的迅猛发展,城市的旧城区往日的繁华已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
与此同时,我国城市的发展已从空间的外部拓展变为“内外兼修”,而且许多城市旧工业区由于其历史区位等因素已被纳为城市核心区的一部分,如何使城市土地实现功能的合理置换,内部结构的升级调整,发挥其应有价值,引导城市健康有序的发展已成为城市建设者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本文以武汉市汉阳造地块的整治更新改造为例,对其改造过程、实施策略和效果以及现状问题进行分析研究。
关键词:城市更新;改造;保护;工业区1.背景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开始,我国对一些大城市、旧工业产业城市和产业区进行了改造,主要方式是原厂址的整体外迁、内部资产的重新组合、政府投资的产业调整等。
虽然很多地区通过输送新鲜血液让其重新焕发生机,但目前国内的城市旧工业区改造由于受到经济、文化、社会、环境等多重因素的影响,成效不一,不同区域存在较大的差异。
本文希望通过以武汉市汉阳造地块的改造更新的经验总结和问题梳理,为城市旧工业区的保护和利用提供一些建议。
2.武汉市旧工业区的更新发展历程和模式2.1武汉市旧工业区的更新发展历程武汉素有九省通衢之称,历史上曾是我国历史上比较出名的老工业基地之一。
从武汉的发展实际来看,原区位条件较好的城市旧工业区通过功能的置换成为居住用地或者第三产业的发展用地,而原区位条件处在弱势的旧工业区转型升级较为困难,更新的速度缓慢。
虽然从2000年开始实施的土地储备制度促进了武汉市传统产业的优化升级和空间的位移,但在武汉的工业用地结构调整过程中矛盾重重,职住不平衡的加剧,配套设施的完善跟上不上功能的转换;未能及时完成升级改造的旧工业区发展受到阻碍,进而造成闲置浪费。
2.2武汉市旧工业区的更新发展模式面对以上出现的问题,武汉在城市工业发展和格局的演变过程中,已经摸索出一套城市旧工业区的改造模式。
数字产业园案例数字产业园是指以数字化产业为主导,涵盖数字内容创意、数字技术服务、数字化制造等领域的产业园区。
数字产业园的建设旨在促进数字经济的发展,推动传统产业向数字化转型升级,提升城市的产业竞争力和创新能力。
下面将介绍一个数字产业园的案例,以展示数字产业园的建设和运营模式。
案例分析:某市数字产业园建设及运营模式某市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和文化底蕴的城市,但近年来由于传统产业衰退和发展相对滞后,城市面临着产业转型升级的压力。
为了促进数字经济发展,某市相关部门决定建设一个以数字产业为主导的产业园区。
一、规划与建设某市数字产业园的规划面积约为1000亩,位于市区东部,交通便利,配套设施完善。
园区规划包括数字内容创意区、数字技术服务区化制造区三大板块,吸引优质企业入驻。
数字内容创意区主要引进动漫、游戏、影视等数字内容产业,打造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
数字技术服务区引进云计算、大数据、等高新技术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和服务。
数字化制造区引进智能制造、物联网等先进制造业企业,推动产业升级。
二、服务设施某市数字产业园建设了现代化的办公区、孵化器、展示中心等服务设施,为入驻企业提供优质的办公环境和服务支持。
同时,园区还设立了专业的技术研发中心和产业培训基地,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和人才培训。
三、运营管理某市数字产业园采取相关部门引导、市场运作的管理模式,设立了园区管理委员会,负责园区规划建设和运营管理。
园区采取“政务服务+市场化运营”的模式,为入驻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优化营商环境。
园区管理委员会组织开展产业对接、项目推介、人才培养等活动,促进企业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同时,园区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吸引外资和跨国企业入驻,提升园区的国际化水平。
四、效果评估经过几年的建设与运营,某市数字产业园取得了显著成效。
园区吸引了一大批优质企业入驻,涵盖了动漫、游戏、云计算、、智能制造等领域。
园区内的企业群体不断壮大,产值和税收逐年增长,成为城市的经济增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