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水工建筑物运行维护规程

水工建筑物运行维护规程

水工建筑物运行维护规程
水工建筑物运行维护规程

拉波洛水电站水工建筑物运行规程

1总则

为了加强拉波洛水电站水工建筑物日常检查观测及运行管理,确保水电站水工建筑物安全运行,根据国家《水利电力部(87)水电电生字字第60号水电站大坝安全检查施行细则》、《能源电[1988]37号水电站大坝安全管理办法》(电力工业部1997.1),结合水电站本身的实际情况,制定本细则。

应用标准:

SDJ336-89《混凝土大坝安全监测技术规范》

SL60-94《浆砌石垻安全监测技术规范》

SL230-98《混凝土坝养护修理规程》

SL25-2006《砌石垻设计规范》

本细则所称水工建筑物,包括水渠、压力前池、压力钢管、厂房及以上建筑物地基,及其闸阀的运行状况。

本细则的主要内容包括检查项目内容、检查方法和要求、水工建筑物日常观测及资料整编等工作内容。

本细则适用于拉波洛水电站。

2拉波洛水电站概况

洛爪河为澜沧江中游右岸的一级支流,地处维西傈僳族自治县叶枝镇境内,地理位置为东经98°49′~99°02′、北纬27°36′~27°44′。洛爪河流域位于碧罗雪山及云岭之间的澜沧江峡谷,总体地势由西向东倾斜,河流由西向东流入澜沧江。流域地形呈山高谷深的特征,流域最高点海拔高程4553.6m,最低点即洛爪河及澜沧江的汇合口处,海拔高程约1700m。洛爪河全流域面积131.7km2,河道全长21.8km,河道平均坡降90.6‰。

2006年6月完成了《云南省维西县拉波洛洛水电站扩建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工作。2006年8月18日,由迪庆州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持

召开了该可研报告的咨询评审会。及会专家认真审阅了设计资料,并提出了咨询评估意见,据此意见,于2006年9月完成了《云南省维西县拉波洛水电站扩建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修改、补充和完善工作。

拉波洛洛水电站是径流开发引水式水电站,是单一的发电工程,没有航运、过木要求。水库正常蓄水位为1958.50m,拦河坝为C15细石砼砌石溢流重力坝,最大坝高12.5m。电站装机容量2×5000kW。根据《水利枢纽工程等级划分及设计安全标准》(DL/T5180-2003)和《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00)规定,本工程等别为Ⅴ等,规模为小⑵型。工程主要建筑物拦河坝、坝后引水渠道、无压引水隧洞、压力前池、压力管道、电站厂房等按5级建筑物设计,次要建筑物为5级建物,临时性建筑物为5级建筑物。

根据工程等别及建筑物级别,确定本工程拦河坝、进水口、冲沙闸的设计洪水重现期为20年(P=5%),校核洪水重现期为100年(P=1%)。电站厂房、厂房下游防洪墙、厂区公路、升压开关站等建筑物的设计洪水重现期为20年(P=5%),校核洪水重现期为50年(P=2%)。施工临时性建筑物如浆砌石围堰,防洪标准按5年一遇洪水设计。

2.1通过审查的工程方案情况:

2.1.1坝址选择在洛爪河干流及支流拉波洛河汇合口处。河谷呈左陡右缓右岸坡带一台地的“U”型谷,左岸岸坡50°~55°,右岸陡坎台地以上山坡坡度缓,约30°~40°。坝基岩性为二迭系上统下段(P2a):灰黑色千枚状板岩,长石英细砂岩不等厚亚层,以中厚层长石英砂岩为主,薄层板岩较少,岩体呈层状结构。

水库正常蓄水位为1958.50m,拦河坝为C15细石砼砌石溢流重力坝,坝顶高程1962.80m,最大坝高12.5m,坝顶长40.35m,溢流堰设在河中,为堰顶自由溢流,堰顶高程1598.50m,溢流堰净宽15m,溢流坝右侧设一5m×3m (宽×高)冲砂孔,冲砂孔右侧为电站进水口,其余为重力坝挡水段。

2.1.2进水口为坝式进水口,布置在坝右岸。经计算进水口宽度为2.50m,底高程为1956.60m,正常蓄水位1958.50m以上设胸墙控制进水流量,进水口设拦污栅、检修闸门各一扇。检修闸门由一台QPQ2×125kN的卷

扬式启闭机启闭,拦污栅由一台1×30kN的手电两用葫芦启闭。

进水口后接130m长的坝后明渠,纵坡取2‰,渠道断面为2.4m×1.95m 的 C20钢筋砼箱涵。渠末进隧洞前设一溢流堰,宽度为5.00m,以泄进水口进的多于水量。

然后接4220m长的无压引水隧洞,纵坡为2‰,沿洛爪河右岸布置,断面型式采用城门形断面。由于前池处无法设泄水道,所以在隧洞桩号3+850.00m处开一泄水洞,泄水洞至前池段无压洞按动力渠道设计。开挖断面泄水洞前为 3.20m×2.768m的城门型,泄水洞后为 3.90m×4.389m的城门型。进口底高程1956.34m。隧洞在桩号1+560.000m处设一施工支洞。隧洞布置沿线设三处转弯,第一处桩号为2+217.00m,转角127.01°;第二处桩号为3+225.00m,转角160.00°;第三处桩号为3+850.00m,转角140.26°。

隧洞出口接压力前池,前池正常蓄水位1949.62m,最高水位1951.34m,最低水位1948.40m。前池前室长24.20m,底高程1943.40m。进水室长4.60 m,底高程1944.40m。前池进水室设一3.0m×7.5m(宽×高)的拦污栅和一3.0m×1.8m(宽×高)的工作平面钢闸门。工作闸门由一台QPK2×160kN卷扬式启闭机启闭,拦污栅由一台1×30kN的电动葫芦启闭。

压力前池进水室后接压力明钢管,钢管主管长375.00m,根据计算结果,取管内径为1.3m。前池最高水位1951.34m,机组安装高程1733.30m,加上水击压力,压力钢管承受最大水压力283.00m。钢管采用Q345低合金钢,壁厚10mm~18mm。共设7个C20砼镇墩,每隔5m设一个支墩。全管共设有5个伸缩节和2个φ500mm的进人孔。压力钢管主管末端接支管进发电厂房,支管总长为88.00m,管径为1.0m,采用Q345低合金钢,壁厚16mm。

2.1.3厂房位于澜沧江右岸一级阶地上(老电站旁)。厂区主要由主厂房及110kV升压开关站组成。发电厂房为地面式,厂房内安装2台单机容量为5000kW的混流卧式水轮发电机组,水轮机型号为HLD54-WJ-94,发电机型号为SFW5000-6/1730,调速器型号GYT-1800。为安装和检修方便,厂内安装一台QD200/50kN电动双钩桥式起重机,跨度LK=11.0m。

机组安装高程1733.30m,厂房地面高程1732.40m,安装间位于主机间左侧,及进厂公路连接,安装间地面高程1732.90m。副厂房位于主厂房上游侧,地面高程1732.90m。主厂房尺寸(长×宽×高):46.07m×12.6m ×16.00m。副厂房尺寸(长×宽×高):46.07m×7.24m×5.25m。

2.1.4根据坝址地形和大坝坝型特点,采用导流隧洞导流,导流洞布置在左岸,根据地形特点,导流洞是绕过左坝肩,布置洞长约235m,进出口施工可不受坝两岸开挖的影响。

导流洞过流断面经计算采用2m×2.3m的城门型开挖断面,进口高程1954.12m,纵坡i=2%。导流设计流量选用枯水时段11月~2月,频率P=20%,相应流量为14.8m3/s。

2.1.5本工程开工至工程完工,总工期为30个月。

3.水文

由于坝址移至支流拉波洛河及洛爪河汇合口上游,至使水电站坝址以上流域集雨面积有所变化。电站坝址以上控制流域面积由109km2减少为93km2,但由于上一级洛爪河水电站发电尾水入拉波洛水电站扩建水库,所以本电站发电径流只是减少上一级洛爪河水电站支流拉波洛河引水坝到汇合口位置的区间流域面积6.5 km2的径流。

3.1 径流

3.1.1 设计年径流计算

采用查等值线图法求得的径流成果,Cv、Cs采用塘上站频率分析成果。坝址各保证率年径流量见表3-1-1。

拉波洛扩建水电站坝址设计年径流成果表

表3-1-1 单位:m3/s

3.1.2 径流的年内分配

由于维西地区雨汛期提前及春季有融雪径流补给的特点,洛爪河的径流年内分配及云南省大多数地区不同,根据该地区降水及径流的多年平均月过程线图分析,该地区的最大月径流一般出现于7月~9月份,但3月~4月份也是个丰水期,而且部分年份该时期的水量很大,甚至超过7月~9月份。根据塘上站40余年的实测径流资料统计,4月~10月径流量约占全年径流的72%,枯水段11月~次年3月仅占全年径流的28%,因此以4月~次年3月作为水文年。

根据频率分析成果,选择经验频率接近设计频率且对工程较为不利的1978年4月~1979年3月、1997年4月~1998年3月、1981年4月~1982年3月径流过程分别作为丰、平、枯水年的典型年。分配成果见表3-1-2。坝址典型年逐日平均流量见表3-1-3~表3-1-5。

典型年径流年内分配月过程表

表3-1-2 单位:m3/s

3.2 设计洪水

3.2.1 暴雨洪水特性

洪水由暴雨形成,本流域暴雨成因主要是青藏高原东部冷空气南下,及来自孟加拉湾的西南暖湿气流在碧罗雪山遭遇,加之地形抬升、阻滞所致。产生暴雨的主要天气系统有冷锋低潮型及冷锋切变型,其次还有台风、赤道幅合带及副高边缘等系统。据维西、白济汛、塘上站观测资料,最大一日暴雨多发于7月~10月及其它地区视为枯季的2~4月,年最

大流量一般多出现在6月~10月。各站年最大一日暴雨、年洪峰发生频次统计见表2-5-1。

年最大一日暴雨、年洪峰发生频次统计表

表3-2-1 单位:%

洛爪河为山区性小河,具有山区河流的一般特性。洛爪河流域山高坡陡、地形起伏大,河道坡降大、汇流历时短,洪水过程呈“尖瘦型”,洪水历时一般在一天左右,若遇连续暴雨,洪水历时可达2~3天。

拉波洛水电站扩建工程坝址P=10%典型年逐日平均流量表

表3-1-3

拉波洛水电站扩建工程坝址P=50%典型年逐日平均流量表表3-1-4

拉波洛水电站扩建工程坝址P=90%典型年逐日平均流量表表3-1-5

3.2.2 设计洪水计算

设计流域属无资料地区,其设计洪水计算采用暴雨洪水查算法进行计算。

根据《云南省暴雨洪水查算实用手册》附图,查得流域最大1小时、6小时、24小时暴雨均值及Cv值,推求得设计暴雨成果如表3-2-2。根据邻近地区的维西气象站、白济汛雨量站观测资料统计分析,其最大24h 暴雨均值、Cv值及等值线图结果均较接近,因此本次设计采用等值线图查算成果。

流域设计暴雨成果表

表3-2-2

本流域地处暴雨第1分区,产流分区为第5区,前期土壤最大含水量Wm =120mm,设计洪水前期土壤含水量Wt=95mm,稳定入渗率fc=1.5mm/h,不平衡水量△R=10mm。汇流分区为第5区,汇流参数Cm=0.42,Cn=0.70。

电站坝址以上流域面积93km2,河道长度16.7km,河道平均坡降120‰。根据表3-2-2中的暴雨参数及流域特征值,计算求得坝址设计洪水成果如表3-2-3。

坝址设计洪水成果表

表3-2-3

单位:m3/s

3.2.3 枯期洪水

a) 洪水分期

由于该地区降水、径流过程一般呈现一年中有两个峰值的特点,故枯期时段较短。根据及设计流域有相似特性的塘上水文站各月最大洪峰流量散点图分析,11月~次年2月流量较为平稳,为无大、中洪水出现的枯水期。邻近地区的降雨资料也反映出11月~2月为枯水时段,据维西站40余年观测资料,最大一日暴雨出现于11月的仅一次,发生机率为2.3%,出现在2月份的机率为8.3%,但2月份期间流域土壤含水量相对较小,次降雨的土壤入渗量较大,大暴雨一般难以形成大洪水,因此,将洛爪河流域的枯水期划定为11月~次年2月。

b) 坝址枯期洪水计算

由于设计流域无枯期洪水资料,拉波洛电站枯期设计洪水用塘上站资料分析推求。

根据塘上站1960年~2002年共43年实测流量资料,分别统计其全年及枯水期(11月~2月)最大值,组成年最大流量及枯期洪峰系列,分别进行频率分析,采用PⅢ型曲线适线,为使年最大洪水及枯水期洪水计算系列一致,年最大洪水系列不加入1924年历史洪水。频率分析成果见表见表3-2-4。

塘上站汛、枯期洪水频率分析成果表

表3-2-4 单位:m3/s

考虑到洛爪河及塘上站的降水径流过程有一定的相似性,故直接移用塘上站枯、汛洪水的比值,根据工程断面的年洪水估算枯期洪水,成果见表3-2-5。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