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20万区域地质图分幅
- 格式:pdf
- 大小:3.23 MB
- 文档页数:1
1-1万地质填图规范篇一:1-13地质填图工作质量要求a1,13 地质填图工作质量要求(川冶勘函[2003]160号)1、范围本要求规定了固体矿产地质勘查中地质填图工作的目的任务、一般要求、比例尺选择、不同比例尺地质观测研究程度等。
本要求适用于固体矿产勘查各阶段地质填图工作设计、实施、原始资料检查、成果验收等质量评估的依据。
2 依据本要求参考了下列文件:2.1 地质部1963年颁发的《固体矿产普查工作规范(草案)》;2.2 四川冶金地质勘探公司1982年《冶金地质勘探工作定额》;2.3 吉林冶金地质勘探公司1975年《地质测量质量要1求》;2.4 中国地质调查局2002年《固体矿产勘查原始地质编录细则》(征求意见稿);2.5 GB/T 13908,2002《固体矿产地质勘规查范总则》。
3 地质填图的目的任务和一般要求地质填图是固体矿产勘查的一项基本工作方法,它为研究工作区地质构造、成矿控制因素及矿产分布规律提供基础图件。
不论哪种比例尺的地质填图,都应以地质观察为基础,其精度要求按不同比例尺地质测量规定要求。
比例尺的选择应以规床规模、形态复杂程度以及各勘查阶段的要求为依据。
大比例尺地质填图是为矿产勘查、矿山建设设计服务的。
地质点要布设在界线上或有特殊意义的部位,对于薄矿体(层)、标志层及其他有意义的地质现象,必要时应扩大表示。
4 各勘查阶段地质填图比例尺的选择24.1 预查阶段:对有希望的地区,应选择几条路线,进行比例尺为1:50000或1?25000的路线地质踏勘。
在尚未开展1:50000 区域地质调查工作的地区,应开展1?50000专项地质调查工作。
四川省冶金地质勘查局2003-12-12发布、实施?293?4.2 普查阶段:通过1?25000,1?50000比例尺的地质填图和露头检查,对区内成矿地质条件达到大致查明程度。
通过1? 10000~1?2000比例尺的地质填图,大致查明主要矿体特征。
附件1全国1∶20万数字地质图空间数据库数据使用说明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2002年8月目 录一、总体情况 (1)1.概况 (1)2.适用范围 (1)3.数据源 (1)4.生产方法 (1)5.数据库质量 (1)6.空间参照系统 (2)7.数据分层 (2)8.进一步信息 (2)二、图层划分、命名与存储结构 (3)1.MapGIS数据中的图层划分、命名与存储结构 (3)2.ArcGIS数据中的图层划分、命名与存储结构 (4)三、图层/要素类说明 (7)1.图幅基本信息图层/要素类(L01J) (7)2.河流、海岸线图层/要素类 (L02H) (8)3.多边形水系图层/要素类 (8)4.地质界线图层/要素类(D01J) (9)5.沉积或火山沉积地层单位图层/要素类(D01D) (10)6.变质地层单位图层/要素类(D01B) (10)7.火山岩岩性图层/要素类(D02H) (11)8.非正式地层单位图层/要素类(D03D) (11)9.侵入岩年代单位图层/要素类(D04N) (12)10.侵入岩谱系单位图层/要素类(D04P) (13)11.脉岩图层/要素类(D05M/D05T) (14)12.围岩蚀变图层/要素类(D06S/D06T) (14)13.混合岩化带图层/要素类(D07H) (15)14.变质相带图层/要素类(D07B) (16)15.断层图层/要素类(D08D) (17)16.构造变形带图层/要素类(D09G/D09R/D09L) (17)17.矿产图层/要素类(D11K) (18)19.化石采样点图层/要素类(D13H) (20)20.同位素年龄采样点图层/要素类(D13T) (21)21.钻孔图层/要素类(D13K) (21)22.火山口图层/要素类(D13S、D13SP) (22)23.泉图层/要素类(D13Q) (22)24.图切剖面图层/要素类(D13P) (23)四、使用方法 (24)附表A GB9649中YSEB下岩石名称代码 (25)附表B 岩石颜色GB/T 9649 YSHB项下代码 (46)附表C GB9649中YSC项下代码 (48)附表D GB9649 YSD项下代码 (49)附表E GB9649 KCC项下代码 (52)附表F GB9649 YSEA项下代码 (54)附表G GB9649 KWBH项下代码 (54)附表H GB/T 9649 GZEE项下所列几何分类和变形层次分类断层性质代码 (76)一、总体情况1.概况全国1:20万数字地质图空间数据库是基于目前我国唯一的、实测的、全国性的1:20万区域地质调查成果,由原地质矿产部地质调查局、中国地质调查局、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联合全国27个省(区)地矿(勘)局(厅)、地调院完成的全国性基础地质学空间数据库之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行业标准DZ/T 0001一91区域地质调查总则(1∶50000)1991-06-11发布 1991-10-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部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行业标准区域地质调查总则DZ/T 0001一91(1∶50 000)1 主题内容和适用范围1.1 主题内容本总则规定了一比五万区域地质调查的性质、目的任务、基本准则、填图内容与方法、工作程度与精度要求、资料综合整理、图件及说明书编制、评审验收和提交的办法。
1.2 适用范围本总则适用于一比五万区域地质调查工作,是该项工作设计编写、成果验收、质量监控的主要依据。
2 引用标准GB958 区域地质图图例(1∶50000〉ZB/T D10 004 城市地区区域地质调查工作技术要求(1∶50000)3 目的任务一比五万区域地质调查〈以下简称一比五万区调)是一项基础地质工作。
其目的任务是通过填制一比五万地质图查明区内地层、岩石〈沉积岩、岩浆岩、变质岩〉、构造以及其他各种地质体的特征,并研究其属性、形成环境和发展历史等基础地质问题,为国土规划、矿产普查、水文、工程、环境地质勘查、地质科研、地质教学等提供基础地质资料。
4 基本准则4.1 以先进地质理论为指导,以地质观察研究为基础,运用行之有效的新技术、新方法,不断提高地质研究程度和填图质量。
4.2 在优先考虑国民经济建设需要基础上,按照构造单元完整性和地质矿产条件的相似性划分片区,进行总体部署,并采用国际分幅的单幅或多幅(一般2~4幅〉测制。
4.3 对区内已有的遥感图象、地质、矿产、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等资料,在综合分析研究基础上,充分合理地加以应用。
4.4 采取实测或编测结合的方式进行填图,已有符合精度要求的大于一比五万比例尺地质图件资料的地区,可以编为主,编测结合方式进行。
4.5 地质填图要与科学研究相结合。
重要的基础地质问题可立项专题研究。
4.6 承担地质填图项目的单位,以短小精干的分队为宜,一般一个分队应配备3~5名地质技术骨干。
1-1万地质填图规范篇一:1-13地质填图工作质量要求a1,13 地质填图工作质量要求(川冶勘函[2003]160号)1、范围本要求规定了固体矿产地质勘查中地质填图工作的目的任务、一般要求、比例尺选择、不同比例尺地质观测研究程度等。
本要求适用于固体矿产勘查各阶段地质填图工作设计、实施、原始资料检查、成果验收等质量评估的依据。
2 依据本要求参考了下列文件:2.1 地质部1963年颁发的《固体矿产普查工作规范(草案)》;2.2 四川冶金地质勘探公司1982年《冶金地质勘探工作定额》;2.3 吉林冶金地质勘探公司1975年《地质测量质量要1求》;2.4 中国地质调查局2002年《固体矿产勘查原始地质编录细则》(征求意见稿);2.5 GB/T 13908,2002《固体矿产地质勘规查范总则》。
3 地质填图的目的任务和一般要求地质填图是固体矿产勘查的一项基本工作方法,它为研究工作区地质构造、成矿控制因素及矿产分布规律提供基础图件。
不论哪种比例尺的地质填图,都应以地质观察为基础,其精度要求按不同比例尺地质测量规定要求。
比例尺的选择应以规床规模、形态复杂程度以及各勘查阶段的要求为依据。
大比例尺地质填图是为矿产勘查、矿山建设设计服务的。
地质点要布设在界线上或有特殊意义的部位,对于薄矿体(层)、标志层及其他有意义的地质现象,必要时应扩大表示。
4 各勘查阶段地质填图比例尺的选择24.1 预查阶段:对有希望的地区,应选择几条路线,进行比例尺为1:50000或1?25000的路线地质踏勘。
在尚未开展1:50000 区域地质调查工作的地区,应开展1?50000专项地质调查工作。
四川省冶金地质勘查局2003-12-12发布、实施?293?4.2 普查阶段:通过1?25000,1?50000比例尺的地质填图和露头检查,对区内成矿地质条件达到大致查明程度。
通过1? 10000~1?2000比例尺的地质填图,大致查明主要矿体特征。
地形图的分幅与编号(一)地形图的分幅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经纬网梯形分幅法或国际分幅法;另一种是坐标格网正方形或矩形分幅法。
前者用于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后者用于工程建设大比例尺地形图。
1 经纬网国际分幅法:1∶100万地形图分幅和编号是采用国际标准分幅的经差6°、纬差4°为一幅图。
从赤道起向北或向南至纬度88°止,按纬差每4°划作22个横行,依次用A、B、……、V表示;从经度180°起向东按经差每6°划作一纵列,全球共划分为60纵列,依次用1、2、……、60表示。
1.1 老标准按老标准,每幅1∶100万地形图的编号由该图幅所在的“行号—列号”组成。
例如,北京某地的经度为116°26′08″、纬度为39°55′20″,所在1∶100万地形图的编号为J-50。
1.1.1 1∶50万、1∶25万、1∶10万比例尺地形图的分幅和编号这三种例尺地形图都是在1∶100万地形图的基础上进行分幅编号的。
一幅1∶100万的图可划分出为4幅1∶50万的图,分别以代码A、B、C、D 表示。
上(A、B)下(C、D)各两幅。
将1∶100万图幅的编号加上代码,即为该代码图幅的编号,例1∶50万图幅的编号为J-50-A。
一幅1∶100万的图可划分出16幅1∶25万的图,分别用[1]、[2]、……、[16]代码表示。
自上([1]、[2]…)而下,每行4幅。
将1∶100万图幅的编号加上代码,即为该代码图幅的编号,例1∶25万图幅的编号为J-50-[1]。
一幅1∶100万的图,可划分出144幅1∶10万的图,分别用1、2、……、144代码表示。
自上(1、2…)而下,每行12幅。
将1∶100万图幅的编号加上代码,即为该代码图幅的编号,例1∶10万图幅的编号为J-50-1。
1.1.2 1∶5万、1∶2.5万、1∶1万地形图的分幅和编号这三种比例尺图的分幅编号都是以1∶10万比例尺为基础。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1 主题内容本规程规定了区域地质及矿区地质图件制作的要求、一般规定以及作业程序。
2 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区域地质调查、矿产详查及勘探矿区各类地质图件制作的技术依据之一。
其他地质图件可参照执行。
3 引用标准和规范DZ/T 0156-95 区域地质及矿区地质图清绘规程DZ/T 0157-95 1:50 000 地质图地理底图编绘规范DZ/T 0159-95 1:500 000 1:1 000 000 省(市、区)地质图地理底图编绘规范DZ/T 0156-95 1:250 000 地质图地理底图编绘规范1:50 000 区域地质矿产调查工作图式图例(1983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部地质勘查技术管理规范补充规定(测绘、地质绘图)(1991)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黄金指挥部金矿勘查综合图件编绘指南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黄金第三总队2第一章矢量化的一般规程1.1 对底图的质量要求一般地质图件原稿图应符合下列要求:1. 数学基础(直角坐标网、经纬网、内廓及各类控制点)精度必须符合规定要求;2. 图面平整、内容清晰、所附资料齐全;3. 国界、省(市、自治区)界等按国家有关规定进行了审查并有文字依据;4. 相邻图幅各要素接边误差符合要求。
1.2 矢量化前准备工作1. 矢量化前必须详细阅读底图(原图)和有关规范图式图例,了解各要素的清绘(矢量化)方法,做到心中有数。
2. 定作业计划。
作业计划可按要素拟定,也可按每日工作量具体划分,以便有条不紊的工作。
3. 底图是否清绘准确,发现疑难问题,必须在清绘前向有关人员问清弄懂,自己不能擅自改动。
1.3 矢量化的质量要求1. 原图各要素清绘符合规定要求,依比例尺的符号不得变形,不依比例尺的中心点位不得超差。
2. 上各项内容不得漏掉或有差错。
3. 国界及行政区划界线,严格按照可靠资料绘制。
如有国界线的图,必须上级批准,并附有正式审批文件,方可绘制印刷。
4. 必须尊重原图,不得随意改动原划线位置,必须保持各要素的几何精度。
浅谈全国各省区域地质志1:50万数字地质图地理底图编绘设计及建立空间数据库胡红霞;孙喜庆【摘要】文章扼要介绍了国土资源大调查所取得的地质矿产丰硕科技成果.充分利用了新资料和最新研究成果,及各省最新出版的行政区划图反映当前现势情况.阐述了新一代1:50万数字地质图空间数据信息,数字化的途径,探讨了地质图件编图建立数据库等.【期刊名称】《吉林地质》【年(卷),期】2018(037)004【总页数】3页(P92-94)【关键词】区域地质志;地理地图编绘;建立空间数据库【作者】胡红霞;孙喜庆【作者单位】吉林省区域地质矿产调查所,吉林长春 130022;吉林省区域地质矿产调查所,吉林长春 13002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285.10 引言全国第一代《区域地质志》始于上世纪80-90年代。
针对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所取得的各项科技丰硕成果。
2008年中国地质调查局再次启动具有特色新一代全国区域地质志编纂,旨在将过去几十年来取得的丰富的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资料进行综合研究和集成,使之系统化、数字化、理论化、共享化,实现了人类由必然王国不断地走向自由王国,由宏观世界不断地走向微观世界。
为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
1 区域地质志1:50万数字地质图编绘理论基础近20余年来国土资源大调查,资源开发、环境和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规划中全面展示和反映了调查成果。
国家针对大中比例尺1∶5万、1∶25万区域地质调查及各类专题研究成果的综合研究、专题科研成果、高等院校等最新成果、进行一次全面系统地总结。
以MAPGIS作为输入数据、矢量化、编辑、建库及运行基础平台,采用相关数据库模型以及统一的系统库。
利用基础性监测成果,1∶25万、1∶50万、1∶94万、1∶100万,及各省的行政区划图的空间数据信息、地质、地球物理等资料反映当前现势性情况,以及先进的地质编图、制图技术、综合研究与编图相结合,以第一代各省(市、自治区)地质志、1∶50万和1∶100万全国数字地质图及数据库等为基础,建立了全国各省(区)编制的新一代数字地质图。
云南区域地质 The document was finally revised on 2021云南区域地质、地球物理及地球化学综述为简要反映各类矿产形成的地质背景,本文将对区域地质、地球化学、地壳结构及深部构造等特征作一概略介绍。
云南区域地质云南地层发育齐全,沉积类型多样;岩浆活动强烈,且往往在同一地带持续活动,构成较大规模的构造岩浆带;变质岩广布,各类变质作用兼具;地壳活动性普遍较强,地质构造复杂。
北西——南东方向斜贯全区的金沙江——哀牢山断裂带,比较清楚地划分出东西两大部分。
东部主体属于扬子准地台的西缘或准地台古生代 (主要是晚古生代) 增生部分;西部则分属唐古拉-昌都-兰坪-思茅褶皱系和冈底斯——念青唐古拉褶皱系。
一、东部地区即金沙江——哀牢山断裂以东部分。
包括《云南省区域地质志》所划分的中甸褶皱带、扬子准地台和滇东南褶皱带。
它们之间的界线分别为北东向转南北向的小金河断裂——格咱河断裂南段及北东向的弥勒——师宗断裂。
西北部的中甸褶皱带是松潘——甘孜印支褶皱系的南延;东南部的滇东南褶皱带为华南加里东褶皱系的西段。
二者在晚古生代处于相对稳定状态,并与扬子地台连为一体,又都在印支期先后转化为地槽。
中部的扬子准地台被一系列南北向深 (大) 断裂分割为地质发展差异显著的数个块体,《地质志》自西至东划分为丽江台缘褶带、川滇台背斜和滇东台褶带三个次级构造单元。
本区地壳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显现清楚。
有鉴于此,以下拟按几个大的地质发展阶段予以叙述。
(一)前震旦纪地质出露于西南边缘的哀牢山群,由一套变质程度达角闪岩相的变粒岩、片麻岩、大理岩组成,最近于混合岩中获得1736.9±25Ma的年龄值 (锆石U—Pb)、一般认为其原岩为早元古代优地槽型建造,是扬子地台的结晶基底,可能于晚华力西——早印支期大规模推覆作用而逐步达于上部构造层次。
北延的点苍山变质岩系,经最近的研究 (云南省地矿局第三地质大队,1990),被分解为沟头箐群和苍山群。
云南省1:50万数字地质图数据库元数据空间元数据:1. 标识信息:1.1. 引用信息:1.1.1. 作者:云南省地勘局1.1.2. 出版日期:1999.121.1.3. 标题:云南省l:50万数字地质图数据库1.1.4. 空间数据表达方式:数字化矢量数据1.1.5. 出版信息:1.1.6. 出版地:北京1.1.7. 版权所有者:云南省地勘局1.2. 描述信息:1.2.1. 摘要:云南省1:50万数字地质图数据库是《中国1:50万数字地质图数据库》项目(编号95-06-013)《地质编图》课题(编号95-06-013-01)的一个专题(编号95-06-013-01—23)。
该图是在1:20万区域地质图82幅基础上,利用了1:5万区调地质图112幅和正在进行的1:5万区调地质图25幅及1:25万区调1幅等新资料,吸收了有关科研成果17项。
采用现代地质学、地层学、岩石学等新理论和方法,按岩石地层单位、侵入岩时代加岩性单位编制而成。
地质图充分反映了云南省地质构造特征及当前地质研究的新水平。
地质图内容丰富,信息量大,表示了岩石地层单位417个,侵入体时代加岩性单位116个。
跨省区断裂7条,省内重要断层32条,同位素年龄数据88个,是目前云南省资料最全、内容最新的一份1:50万地质图。
所有地质体的面元及线元、同位素年龄数据都建立了相应的属性。
与邻省进行了接图处理,填写了图历簿,编写了编图说明书。
成图过程全部采用在MAPGIS 5.0平台计算机辅助成图,成图精度高,质量好,符合设计要求,是云南省第一份应用GIS技术的1:50万数字地质图成果。
1.2.2. 目的:所提供的空间位置适用于等于或小于1:50万比例尺的基础地质信息的空间分析和应用;可提供作为国家和省级领导部门以及国民经济建设各部门作区域总体规划、经济区布局、计划和管理用图;可提供专业部门建立各类专题图底图:提供作为编绘比例尺小于1:50万地质图的基本资料,对区域矿产资源和环境的分析研究、地质矿产和环境地质勘查工作的规划部署以及建立矿产资源勘查区块登记计算机网络系统用图。
中国第一幅1∶20万区域化探图《米易幅》之由来曾朝铭【摘要】@@ 众所周知<米易幅>是我国1∶20万标准分幅中的一个图幅名称,然而它成为中国第一幅区域化探图名的来历却鲜为人知.为了让大家了解它的真实由来,特作如下小记.【期刊名称】《物探与化探》【年(卷),期】2009(033)004【总页数】2页(P486,461)【作者】曾朝铭【作者单位】中国国土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北京,100083【正文语种】中文众所周知《米易幅》是我国1∶20万标准分幅中的一个图幅名称,然而它成为中国第一幅区域化探图名的来历却鲜为人知。
为了让大家了解它的真实由来,特作如下小记。
四川物探大队金属矿土壤化探普查工作始于1956年夏,化探采样与磁测同步,比例尺为1∶5万,测网50 m×500 m,初期测区位于金沙江北岸会理、会东一带,尔后沿“康滇地轴”向北推进,面积达数万平方公里。
我离校后第一项工作就是在该区随磁测采集土壤样品。
1958年“大跃进”中,金属矿化探在盆地周边迅速扩大,除一些测区继续使用测网法土壤测量外,在龙门山、大凉山一带,还开展了大规模水系沉积物测量。
由于化探工作卷入了跃进潮流中,数量、质量矛盾日趋突出,为此我们设想了建立“样板田”作为示范,用以妥善解决上述矛盾和提高化探找矿效果。
鉴于深切割山区复杂地形条件下,中比例尺测网土壤化探难以有效控制由成矿物质向下坡方向分散形成的异常,为此我们决定选用水系沉积物测量建立化探“样板田”。
当时我们对水系沉积物化探知之极甚少,为此集W·林格伦、S·F·艾孟斯成矿理论、重砂原理、元素次生分散及地形演变等课堂知识,建立了如下地学模型。
假设将一棵“成矿树”置于一个具有树枝状水系的汇水盆地中,当水系切入“成矿树”上的矿床(体)时,成矿物质将会以碎屑和化学形式进入水系。
成矿物质从低级水系进入高一级水系时,分布量曲线将会出现下降台阶。
2007年文章编号:1672-8262(2007)03-64-03 中图分类号:P285 文献标识码:A 基于A rc MAP 实现昆明市1∶20万系列专题地图编制解智强3,吴俐民,王贵武,刘增达,铁金平3 收稿日期:2007—01—07作者简介:解智强(1973—),男,测绘工程师,主要从事城市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建设及地图制图工作。
(昆明市测绘研究院,云南昆明 650051)摘 要:使用A rcGI S 910软件,并结合原有基本地形图数据及最新调绘资料,完成昆明市行政区划、山脉水系、道路交通和旅游4个专题地图的编制,为地图编制、更新及其与GI S 的结合寻找到一条新的合适方法。
关键词:A rc MAP;F ME 地理数据转换;地图整饰1 A rc MAP 在地图制图中的运用特点A rc MAP 是A rcGI S 中一个用于编辑、显示、查询和分析地图数据为核心的功能模块,A rc MAP 包含一个复杂的专业制图和编辑系统,它既是一个面向对象的编辑器,又是一个完整的数据表生成器,A rc MAP 集成运用了CAD 的制图功能和GI S 软件的分析查询功能,是一个功能强大的集成运用环境。
针对上述两项功能的实现,ArcGI S 提供了数据视图和版面制图两种浏览工具,在数据视图中,用户无须考虑地图要素就可以实现地图交互,版面视图则考虑地图制作过程中的所有交互过程,包括用户与计算机的交互,最后形成地图数据,这成为Arc MAP 编制地图的基础。
A rc MAP 还提供了目录表(T OC )来管理数据,T OC为制图工作提供了一个类似图例的显示,数据集的显示效果通过T OC 来进行改变。
同时,T OC 也是地图显示的图层控制器,向数据视图添加数据的同时就创建了图层,每一个数据集都成为T OC 的图层之一,它包含用来定义其名字、投影、绘制方式和属性表示的菜单,通过每个层上的数据控制集改变专题地图的类型、分类方法、色彩分级和符号方法来改变传统软件(如Corel D RA W 、Illastrat or 等)的绘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