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疼痛知多少(一)
- 格式:doc
- 大小:26.00 KB
- 文档页数:1
老年人慢性疼痛的六大特征
1. 持续性:老年人慢性疼痛通常是长期存在的,持续时间一般超过6个月以上。
这与年龄的增长、身体机能的下降以及慢性疾病的影响有关。
2. 多局部性:老年人慢性疼痛往往同时涉及多个部位,如背痛、关节痛、头痛等。
这与老年人身体多系统的退化和慢性疾病的普遍存在有关。
3. 疼痛程度不一:老年人慢性疼痛的程度有轻有重,从轻微的不适到剧烈的疼痛都
有可能。
不同老年人的疼痛感受和耐受能力不同,因此疼痛程度可以因人而异。
4. 参差不齐:老年人慢性疼痛往往表现为波动性,即痛苦的程度和频率会不断变化,有时会突然加重,有时又会减轻。
这可能与老年人生活规律的改变、活动量的不一致以及
慢性疾病的进展有关。
5. 加重活动或压力:老年人慢性疼痛往往会在活动或压力下加重,如站立、行走、
劳动等。
由于老年人身体功能下降,对外界刺激的敏感性增加,因此活动或压力可能会引
起疼痛的加重。
6. 引起情绪和社交影响:老年人慢性疼痛不仅影响身体健康,还会给心理和社交层
面带来不利影响。
长期的疼痛可能导致老年人焦虑、抑郁、失眠等心理问题,同时也会影
响他们的社交活动、家庭关系和生活质量。
老年人慢性疼痛通常具有持续性、多局部性、疼痛程度不一、参差不齐、加重活动或
压力以及引起情绪和社交影响等六大特征。
针对这些特征,医务人员和家庭成员应密切关
注老年人疼痛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疼痛管理和照顾。
老年人常见慢性疼痛的原因及注意事项说起慢性疼痛,想必大多数的年轻人都不了解这是怎样的一种疼痛。
其实慢性疼痛是指一种持续1个月以上的疼痛,而且这种疼痛的发生率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是老年人的常见病症之一。
那么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这个困扰了多数老年人的“慢性疼痛”吧!一、老年人慢性疼痛的原因引起老年人慢性疼痛的原因有很多,较为常见的包括:颈椎病、腰突、骨质疏松、类风湿关节炎、肩周炎、骨性关节炎、痛风、椎管狭窄、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肌筋膜炎、带状疱疹、脑梗死、癌症等等。
二、慢性疼痛带来的危害由于慢性疼痛的持续时间较长,很容易对老年人的生活上以及心理上带来严重危害,使得老年人产生各种负性情绪,如:焦虑、抑郁、紧张等,还会导致其活动受限,易发生跌倒事件,从而使其失去了以往的社交能力,同时还会出现睡眠障碍,而且食欲也会有所下降。
另外,在使用止痛药后,还容易因为药物的原因带来一定的副作用,如:便秘、肾功能恶化、尿潴留等。
在此给大家讲述一个真实事件,是我一位同事的爸爸出现了慢性疼痛。
记得我同事和我说,有一天他的弟弟问他,有没有发现他们的老爸和以前不大一样了,变得不爱活动、不爱说话,甚至连最喜欢的广场舞都不愿意去了,是不是出现什么问题了?经过询问后才得知,他们的老爸几个月以前就出现了腰痛和膝关节痛,经过诊断后确诊为退行性骨关节病以及腰突症,虽然贴了膏药,但是效果不太理想,而且因为胃不好的原因,也没有吃止痛药。
所以,他们的老爸害怕走路疼痛,哪都不敢去,而且心情也非常的不好。
看到这,大家再结合一下上述提到的危害,这都是因为慢性疼痛所导致的。
三、老年人常见慢性疼痛的注意事项1、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患者要注意卧床休息,术后2-3周左右,可佩带腰围下床,但是要注意不可弯腰提重物。
另外,还需选择适合自己的腰部锻炼方式,如:撑腰锻炼、倒走锻炼、多角度的腰部运动、拱腰锻炼等,锻炼时动作要舒缓、轻柔,力度适中,同时注意腰部的保暖工作,做好腰部的保护工作。
慢性疼痛知多少(二)
慢性疼痛综合治疗的目标:
①增加病人对自身疼痛和影响因素的认识;
②增强病人战胜慢性疼痛的信心和能力;
③终止慢性疼痛的恶性循环状态;
④减少慢性疼痛病人用药的种类和剂量;
⑤实施有效的疼痛康复工程,防止或减轻疼痛的复发率;
⑥避免不必要的手术治疗。
哪些疼痛应去看疼痛专科?
1、原因及科别归属尚不清楚的疼痛:如慢性全身疼痛、头痛、胸背痛、腹痛、脊柱四肢痛等,虽经过多家医院、多个科室、长时间反复精心检查,也未查到与疼痛相匹配的原因;
2、无手术指征的颈、肩、腰腿痛:某些无手术适应症的颈椎病、椎管狭窄、腰椎间盘突出症以及通常无需手术的肩周炎、骨性关节炎、肌筋膜综合征和骨质疏松症等患者出现持续的慢性疼痛,适合到疼痛科治疗。
3、神经源性疼痛:根据国际疼痛学会的定义,神经源性疼痛是指由于神经系统的原发性病变或功能障碍引起的疼痛,如中枢痛、反射性交感神经萎缩症、灼性神经痛、三叉神经痛、舌咽神经痛、枕神经痛、肋间神经痛、糖尿病末梢神经炎等。
4、癌性疼痛:在抗癌治疗的同时或完成抗癌治疗后仍存在的疼痛,可到疼痛科采用特效的镇痛措施进行治疗。
完善的疼痛治疗不仅可以提高癌症患者的生活、生存质量,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可延长患者的生命。
5、其他疼痛:比如带状疱疹,心因性疼痛,血管、管道痉挛栓塞引起的疼痛,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痛风、截肢术后出现的残肢痛、各种外科术后出现的慢性顽固性术后痛等。
慢性疼痛分类(ICD-11)一、慢性原发性疼痛(MG30.0)1.慢性原发性内脏痛(MG30.00)2.慢性广泛性疼痛(MG30.01)3.慢性原发性肌肉骨骼疼痛(MG30.02)4.慢性原发性头痛或颌面痛(MG30.03)4.1慢性偏头痛(8A80.2)4.2紧张型头痛(8A81)4.3三叉神经自主神经性头痛(8A82)4.4灼口综合征(DA0F.0)5.复杂性区域疼痛综合征(8D8A.0)5.1复杂性区域疼痛综合征I 型(8D8A.00)5.2复杂性区域疼痛综合征II 型(8D8A.01)二、慢性癌症相关性疼痛(MG30.1)1. 慢性癌痛(MG30.10)2. 慢性癌症治疗后疼痛(MG30.11)三、慢性术后或创伤后疼痛(MG30.2)1. 创伤后慢性疼痛(MG30.20)2. 术后慢性疼痛(MG30.21)四、慢性继发性肌肉骨骼疼痛(MG30.3)1. 持续性炎症引起的慢性继发性肌肉骨骼疼痛(MG30.30)2. 结构改变相关的慢性继发性肌肉骨骼疼痛(MG30.31)3. 神经系统疾病引起的慢性继发性肌肉骨骼疼痛(MG30.32)五、慢性继发性内脏痛(MG30.4)1. 机械因素引起的慢性内脏痛(MG30.40)2. 血管因素引起的慢性内脏痛(MG30.41)3. 持续性炎症引起的慢性内脏痛(MG30.42)六、慢性神经病理性疼痛(MG30.5)1. 慢性中枢性神经病理性疼痛(MG30.50)2. 慢性周围性神经病理性疼痛(MG30.51)2.1 三叉神经痛(8B82.0)2.2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1E91.5)七、慢性继发性头痛或颌面痛(MG30.6)1. 慢性继发性口颌面痛(MG30.60)2. 慢性牙痛(MG30.61)3. 慢性头痛或口颌面部神经病理性疼痛(MG30.62)4. 慢性继发性颞下颌关节紊乱引起的头痛或颌面痛(MG30.63)5. 继发性头痛(8A84)5.1 颅脑创伤性急性头痛(8A84.0)5.2 颅脑创伤性持续性头痛(8A84.1)。
了解急性和慢性疼痛的区别急性和慢性疼痛是常见的疼痛类型,了解它们的区别对于正确治疗和管理疼痛非常重要。
本文将探讨急性和慢性疼痛的定义、病因、症状、持续时间以及治疗方法等方面的区别。
一、急性疼痛的特点急性疼痛是由创伤、炎症或其他疾病引起,通常在损伤治愈后会自行消失。
以下是急性疼痛的特点:1. 病因明确:急性疼痛通常由外伤、手术、感染或炎症等明确的原因引起。
2. 短暂性:急性疼痛的持续时间通常在6周内,有时甚至只持续数小时或数天。
3. 症状明显:急性疼痛往往伴随着明确的症状,如红肿、发热、局部麻木等。
4. 可逆性:一旦原因消除,急性疼痛通常会自行缓解,不会导致持久的痛苦。
二、慢性疼痛的特点慢性疼痛是指持续存在超过6周以上的疼痛,其特点如下:1. 病因多样:慢性疼痛的病因可以是创伤、疾病、神经损伤等多种原因,有时也难以明确确定。
2. 持续性:慢性疼痛的持续时间通常在数月或数年,并可能是持续终身的。
3. 症状缓解:慢性疼痛往往没有明显的症状,可能只是一种隐匿的疼痛感觉,导致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长期受苦。
4. 难以治愈:慢性疼痛通常无法完全治愈,而只能通过缓解疼痛和提高生活质量的方法来管理和控制。
三、治疗方法的区别由于急性和慢性疼痛的特点不同,其治疗方法也有所区别。
1. 急性疼痛的治疗:急性疼痛的治疗主要是针对原因进行治疗,如手术、抗生素治疗等。
同时也可以辅助使用镇痛药物来缓解疼痛。
2. 慢性疼痛的治疗:慢性疼痛的治疗主要是针对疼痛本身进行管理,如物理疗法、药物治疗、心理治疗等综合手段。
此外,患者还可以通过改变生活方式、规律锻炼、饮食调整等方式来改善疼痛症状。
综上所述,急性疼痛和慢性疼痛在病因、持续时间和治疗方法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区别。
了解这些区别有助于准确诊断和恰当治疗,从而帮助患者早日缓解疼痛,重拾健康和幸福。
慢性疼痛的名词解释慢性疼痛是一种持续存在的疼痛感觉,通常持续超过三个月以上。
与急性疼痛不同,慢性疼痛可以是一种独立的疾病或作为其他疾病的症状出现。
慢性疼痛常常对患者的身体和心理健康造成严重影响,甚至使他们失去正常生活和工作的能力。
慢性疼痛的特点是它持续存在的时间较长,并且在常规医疗治疗下难以缓解或消除。
它可以来源于多种因素,如疾病、创伤、手术后的恢复、神经病变等,通常伴随着局部组织的病理变化。
慢性疼痛通常被分为两类:组织源性疼痛和神经源性疼痛。
组织源性疼痛是由于组织的损伤或炎症导致的疼痛。
举例来说,骨骼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等疾病会导致关节组织的退变和炎症,从而引起长期的疼痛。
神经源性疼痛则是由于神经系统的损伤或异常引起的疼痛。
例如,坐骨神经痛、三叉神经痛等都属于神经源性疼痛,这些疼痛是由于神经传递异常而引起的。
慢性疼痛对患者的身体和心理健康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首先,慢性疼痛会导致患者在日常生活中的功能障碍,如行走困难、丧失劳动能力等。
这使得患者的工作和社交活动受到了限制,面临着严重的经济和社会问题。
其次,慢性疼痛还会对患者的心理状态产生负面影响,如焦虑、抑郁和睡眠障碍等。
这将进一步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使他们产生自我价值感丧失和社交孤立等问题。
对于慢性疼痛的治疗,医学界提出了多种方法。
首先,药物疗法是最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
阿片类药物、非甾体消炎药和抗抑郁药等都可以用于缓解慢性疼痛。
然而,这些药物并非万能的,而且使用药物长期可能会带来依赖和副作用。
因此,非药物治疗方法也被广泛应用。
物理疗法、心理治疗、针灸等方法在缓解慢性疼痛方面也有不错的效果。
此外,一些综合性的慢性疼痛管理方案,如多学科团队合作和康复治疗等,也逐渐被采用。
总而言之,慢性疼痛作为一种持续存在的疼痛感觉,给患者的身体和心理健康带来了极大的困扰。
通过理解其病理机制和采用综合性的治疗方案,可以有效地缓解患者的疼痛,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然而,由于每个患者的疼痛特点和诱因均有所不同,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是必不可少的。
老年人慢性疼痛的六大特征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年人慢性疼痛问题也日益严重,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忍受着疼痛的折磨。
而老年人慢性疼痛与年轻人的疼痛存在很大差异,那么老年人慢性疼痛有哪些特征呢?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
一、疼痛类型老年人慢性疼痛的类型很多,其中以骨关节疼痛和神经疼痛为常见类型,其他常见类型还包括肌肉疼痛、头痛、胃肠道疼痛等。
老年人慢性疼痛的类型因人而异,但大多数老年人都会出现一种或多种类型的疼痛。
二、持续时间老年人慢性疼痛持续时间通常较长,可持续数月或数年,甚至可能伴随终生。
而且老年人的疼痛往往更为坚持,很难缓解。
三、影响生活质量老年人慢性疼痛非常影响生活质量,有时甚至使老年人无法正常工作、睡眠和社交。
慢性疼痛是老年人中最常见的不适和残疾原因之一,常常导致情感困扰和社交孤立。
四、复杂性老年人慢性疼痛通常复杂而多样化,涉及不同的疾病、情感和认知因素。
需要结合多学科的协同治疗,包括疼痛管理专家、医学专家、心理医生和康复师等。
五、诊断困难老年人慢性疼痛的诊断也比较困难,由于慢性疼痛经常是由多个因素造成的,而老年人的生理功能和健康状况复杂多变,因此对慢性疼痛的诊断更加困难和复杂。
六、治疗方法有限针对老年人慢性疼痛的治疗方法比较有限,常用的疼痛管理方式包括非药物治疗和药物治疗,但往往疗效有限或存在不良反应。
因此,必须综合考虑患者的身体状况、用药安全性和疗效等因素,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综上所述,老年人慢性疼痛是老年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健康问题,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因此,家庭和社区需要关注老年人的疼痛问题,及时寻求医疗帮助,对老年人的疼痛进行个性化和综合性治疗,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延长其健康寿命。
老年人慢性疼痛健康教育资料(含基本知识、治疗方案、预防措施)随着社会的人口老龄化,老年疼痛患者将会越来越多。
研究资料显示,在疗养院的老年人疼痛发病率为70%-80%,其中45%为慢性疼痛患者。
因此,老年人疼痛已经成为一个全社会都应当的普遍性的社会问题。
1基本知识疼痛是人体发生疾患的一个求救信号,它的发生也预示人体体质下降或其他部位可能出现健康危机。
由于它的发作给患者带来的痛楚,会使人出现睡眠紊乱、食欲缺乏、精神崩溃甚至人格扭曲和家居不宁等后果,致使不少病人因无法忍受长期的疼痛折磨而选择自杀。
慢性疼痛作为一种老年人最常见的病症之一,应该受到重视和治疗,因为慢性疼痛不仅会加重病情和恶化心情,还会严重影响老人的生活质量,甚至影响延年益寿。
老年人常见的慢性疼痛病症常见的引起老年人疼痛的疾病有以下几种:1、三叉神经痛:是三叉神经分布区的一种发作性疼痛,该病多见于中老年人,是脑神经痛中最为常见的类型,疼痛发作时间较短,但疼痛剧烈,两次发作之间可无症状。
2、肩周炎:是一种包括肩痛及运动功能障碍的症候群,广义的肩周炎包括肩峰下滑囊炎、冈上肌腱炎、肩袖撕裂、肱二头肌长头腱鞘炎、喙突炎、冻结肩、肩锁关节病变等多种疾病。
3、颈椎病:颈椎病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之一,相关资料显示,65岁的老年人中约有75%-85%的患者有颈椎曲度变直、椎间隙高度降低和小关节增生的放射学改变。
4、腰椎病:腰椎病亦是老年人常见的病症之一,腰椎退变、脊柱侧弯、腰椎间盘突出等均较常见于老年人,且由于现在伏案工作人数的增加,腰椎病的发病率有上升趋势。
5、骨质疏松:骨质疏松是老年人的常见病,主要以骨量减少和骨的微细结构破坏为特征,一般认为与内分泌紊乱、钙吸收不良等因素有关。
6、类风湿:该病多见于老年女性,类风湿若不控制,可致关节损害、功能丧失,影响生活质量。
7、肿瘤:老年患者可以发生各种类型的肿瘤,发达国家约65%左右的肿瘤患者为老年患者,而在肿瘤患者中癌症中晚期的疼痛尤为多见。
慢性疼痛,“心病”的信号作者:秦红群来源:《祝您健康》2005年第02期慢性疼痛是一种常见的,并且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感觉。
虽然它不如被称为“报警信号”的急性疼痛那么令人“痛不欲生”,但它的持久性与医生的束手无策,往往使患者的痛苦加重。
一些患者的慢性疼痛可以找到躯体病因,但是许多找不到器质性原因的慢性疼痛,常常使医生感到无奈。
实际上,许多查不出器质性原因的慢性疼痛是心理疾病所致,这种由心理发出的信号往往被医生所忽视,以致患者四处求医,做了大量各种各样的检查,消耗大量的医药资源,最终仍毫无疗效。
一般说来,与心理疾病有关的疼痛包括以下一些情况:(1)紧张性疼痛。
这类疼痛常由心理冲突所致。
人处于心理冲突或长期的精神压力状态时,如果不能很好地排解这些压力,除了可出现紧张、烦恼、失眠等症状外,也可表现为慢性疼痛,最多见为头痛、背痛、牙痛或腰痛,这是一种解脱压力,摆脱窘境的心现转换方式。
这种疼痛很明显的特点就是随着精神压力的消长而消长。
(2)暗示性疼痛。
心理暗示也可导致疼痛的产生。
如某女士自感上腹部不适,到医院做上消化道造影时听到技师说:“十二指肠有逆蠕动波(这是正常现象)。
”此后,病人上腹出现持续闷痛,伴有恶心、呕吐,并反复发作,但多项检查未查出器质性病因,最后做心理治疗方愈。
此种医源性的暗示常常是慢性疼痛产生的原因之一。
(3)抑郁症性疼痛。
有学者认为,非器质性的慢性疼痛中,大多是抑郁情绪所致。
这类病人往往抑郁的感觉较轻,如仅表现为缺少愉快感或高兴不起来,但躯体疼痛却持续而顽固。
这类疼痛早期以头痛为常见,其程度和性质随心境变化而变化,然后可发展为躯体其他部位疼痛,如背痛、腹痛、腰痛,而病人往往认为心境抑郁是疼痛不愈的结果,而不是原因,有时可使缺少临床经验的医生忽略抑郁的病因作用。
(4)焦虑症性疼痛。
焦虑可引起疼痛。
常见为紧张性头痛,也可有背痛、腹痛、胸痛或肌肉痛。
其特点是同时伴有明显的焦虑症状,如紧张、不安、心慌、气促、出汗等,疼痛部位不如抑郁症疼痛的部位固定。
慢性疼痛:超两亿人的难言之苦作者:来源:《新传奇》2020年第38期腰椎间盘突出给贾茹带来的变化是长远的:她从此要避免生活中一切需要弯腰的动作,哪怕只是捡掉在地上的东西,也必须采用一个特定姿势——直着腰屈膝下蹲。
有了腰病以后,也不能从事剧烈运动,其中就包括她最喜欢的过山车。
2015年,中国腰椎病患者已突破2亿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占全国总人数的15.2%,发病率仅次于感冒。
疼痛,几乎是腰椎间盘突出的唯一症状。
按现代疼痛医学的定义,持续1个月以上的疼痛即为慢性疼痛。
2018年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国际疾病分类》中,慢性疼痛被赋予新的疾病编码,成为了一种独立疾病。
“好痛”与“坏痛”2017年全球疼痛指数报告统计显示,91%的中国人经历过身体疼痛,34%的人每周都会经历身体疼痛,其中最常见的是颈部、肩膀和腰背部。
据《中国居民慢性腰背痛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慢性疼痛患病率为31.54%。
腰疼这个“小毛病”已经伴随贾茹四五年了,但她一直没有重视,直到被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
腰椎间盘突出给贾茹带来的变化是长远的:她从此要避免生活中一切需要弯腰的动作,哪怕只是捡掉在地上的东西,也必须采用一个特定姿势——直着腰屈膝下蹲。
有了腰病以后,也不能从事剧烈运动,其中就包括她最喜欢的过山车。
据统计,80%至95%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伴有放射性疼痛。
这种疼痛往往从臀部开始,逐渐放射到大腿后外侧、小腿外侧甚至是足背、足底和脚趾。
严重的患者在咳嗽、打喷嚏或上厕所时,腹内压增高,下肢疼痛还会加重,像过电一样,比腰部疼痛来得更猛。
“疼痛是人体发出的警告信号。
”中日友好医院疼痛科主任樊碧发解释说,当身体受到损伤或疾病侵害时,会发出疼痛的讯号。
如感冒时头会痛,这种疼一般来得急,通常比较剧烈,提醒人们尽快看病或避开危险,被樊碧发称为“好痛”。
但当某一部位疼痛持续一个月以上,因其持续时间长,严重影响身心健康,樊碧发将这类疼痛称为“坏痛”,以神经痛居多,如糖尿病周围神经痛、三叉神经痛、舌咽神经痛等。
疼痛知识考核题库一.填空题:1.什么是疼痛( 疼痛是一种不愉快的感觉,伴有实质的或潜在组织损伤).2.“阿片药物耐受”是指:至少(一周)或更长时间地使用了口服吗啡日剂量(≥60mg/日),或口服羟考酮日剂量(≥30 mg/日)或相当剂量的其它阿片类药物。
3.疼痛按时间分为(急性疼痛)短期存在,时间(小于2个月),慢性疼痛持续(3个月或以上)3.按病理学特征分为(躯体痛)(内脏痛)(神经病理性疼痛),其中烧灼样、触电样疼痛多为(神经病理性疼痛)。
4.疼痛管理目标(控制患者的疼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5.OXY的主要成分是(盐酸羟考酮)主要与阿片受体(U)和(k)结合;其中(k)受体和内脏痛相关;6.羟考酮的生物利用度为(60-87% ),是吗啡镇痛强度的(1.5-2)倍。
7.羟考酮化学结构中的(3-甲氧基)保护该药物使其免受首过效果的影响。
8.羟考酮的代谢产物(去甲羟考酮)、(羟氢吗啡酮);(肝脏)代谢,(肾脏)排泄。
9.OXY的双向释放技术使药物的(38%)快速释放,其吸收半衰期为(37分钟);控释部分(62%)其吸收半衰期为(6.2小时)。
10.服用OXY后(24H )达到羟考酮的稳态血药浓度。
这一特性加上羟考酮的血药浓度最初的快速升高意味着一种12小时的长效制剂,其剂量滴定可以快速获得。
11.( 医用吗啡)的消耗量是衡量一个国家癌痛控制状况的重要指标。
二.选择题:1.癌痛患者王某,服用美施康定®剂量40mg Q12h,疼痛没有完全缓解,疼痛评分5分,期间出现4次爆发痛,每次服用即释吗啡10mg,按照TIME原则调整次日MST服用总剂量比较合理的是:( C )A,90mg/天C, 120mg/天B,140mg/天 D, 150mg/天2.根据NCCN指南,针对阿片类药物常见的副反应“便秘”的处理方式,正确的是:(BD)A. 当出现便秘时,应该立刻给予灌肠处理B. 使用阿片类药物的同时根据患者情况给予预防性用药,如刺激性泻药,大便软化剂。
慢性疼痛的康复一、概述(一)定义国际疼痛研究协会(IASP)将疼痛定义为伴随着组织损伤或潜在的组织损伤并由这种损伤引起的一种不愉快的感觉和情绪体验;而慢性疼痛是:超过正常组织愈合时间(一般为3个月)的疼痛。
疼痛信号可以持续几周甚至数年。
它可能以疾病的形式出现,也可能以疾病的症状形式出现,也可能提示进一步的损害即将发生。
疼痛可以由原有的伤病出现,如腰扭伤、严重感染,也可以是一些疾病进展的表现,如关节炎、癌症和耳部感染等。
一般慢性疼痛主要包括头痛、腰背痛、癌性疼痛、关节炎性疼痛、神经性疼痛、心因性疼痛(疼痛不是源于既往的伤病,也未见任何神经系统或其他部位的损害)。
(二)机制当各种损伤性刺激时产生的致痛物质(乙酰胆碱、5-羟色胺、组织胺及其同类的多肽类、钾离子、氢离子及酸性代谢产物等),直接兴奋神经末梢的痛觉感受器,冲动传入脊髓后根的神经节细胞,经由脊髓丘脑侧束,进入内囊传至在脑皮层中央后回的第一感觉区,引起疼痛。
(三)诊断1.病史和和临床特征2.神经系统及全身体检3实验室及器械检查临床特征:(1)疼痛部位与放散的方向疼痛的部位与病变部位有关,对诊断有重要意义,应认真询问清楚,如病人说不清时,可嘱其用手明确指出。
疼痛部位一般能准确反映病变部位,但某些内脏器官所引起的疼痛,由于放射痛,往往表现在远离器官的某些体表部位,所以疼痛部位不一定与该器官的体表投影一致。
如心肌梗塞时,疼痛可放散到左臂达指尖、左颈、下颌至舌部。
右下肺炎时当波及到胸膜,疼痛常可放射至右上腹,易误诊为急腹症。
肾结石的疼痛,可放散到大腿内侧。
因此,对内脏疾病进行诊断时,不能仅根据疼痛的部位而确诊,常需配合详细体格检查与实验室等综合检查,做出判断。
(2)疼痛的性质和程度疼痛的性质多种多样。
可为刺痛、刀割样痛、烧灼样痛、胀痛、绞痛、以及钝痛或隐痛、搏动性痛等。
不同疾病引起疼痛的性质也各异。
例如:发作性剧烈的及难以忍受的绞痛可由于空腔脏器的梗阻或痉挛而引起,严重的疼痛可伴有面色苍白、出汗、呕吐、精神紧张、脉搏加快等。
第一节慢性疼痛题库1-2-10问题:[单选]患者3周来感到有持续、尖锐的疼痛或压迫感由枕下区放射到颞部和眶后,并有轻度恶心、畏光。
最可能的诊断是A.A.阵发性枕神经痛B.B.急性持续性枕神经痛C.C.慢性持续性枕神经痛D.D.慢性阵发性枕神经痛E.E.偏头痛问题:[单选]疼痛治疗常用的心理治疗不包括A.A.生物反馈B.B.心理咨询C.C.安慰剂D.D.口服止痛药E.E.忽略疗法问题:[单选]末梢性疼痛的常见病因不包括A.A.表层组织损伤B.B.组织张力变化C.C.血管状态异常D.D.刺激过强E.E.脑神经损害(11选5 )问题:[单选]评价一位女性60岁患者的膝骨性关节炎疼痛时,可以进行的治疗是A.A.股四头肌进行性抗阻性肌力训练B.B.只进行非冲击性练习C.C.不锻炼,因长期锻炼会使关节恶化的发生率增高D.D.登梯E.E.蹲-冲锻炼问题:[单选]偏头痛治疗中没有作用的是A.A.β受体阻滞剂B.B.triptan药物C.C.生物反馈与放松练习D.D.硝酸盐E.E.丙戊酸钠问题:[单选]对于有严重疼痛的急性持续性枕神经痛患者最合适的治疗方法是A.A.强有力的颈部牵伸和活动范围练习B.B.加巴喷丁,最大剂量达300mgtidC.C.慢心率最大剂量达1OmgkgqdD.D.在上项线紧邻按压有搏动处注射麻醉剂E.E.以pHiladelpHia颈围制动问题:[单选]需要作进一步诊断性检查以排除与头痛有关的严重的基础病的情况是A.A.女性24岁,每个月在右侧头部发生头痛,但有时转至左侧B.B.女性66岁,过去无头痛史,现在有恒定的低度头痛,伴有全身肌肉关节痛C.C.男性33岁,头痛已有15年,有时发生左侧的同侧偏侧上斜视,持续20分钟D.D.女性16岁,右侧头痛,呕吐,持续24小时,均有规则地发生于月经期第1天E.E.男性52岁,有30分钟单侧头痛以及眼睑下垂、meiosis与鼻漏,每日2次,每2或3年发作2个月,已有30年问题:[单选]枕神经痛可与以下疾病鉴别诊断,但需除外A.A.C神经根病B.B.张力性头痛C.C.寰枢椎或C半脱位D.D.绍伊尔曼病Scheuermann病E.E.佩吉特病Paget病。
慢性疼痛与急性疼痛的区别
疼痛,是一个常见的词,也是一件相对常见的事儿。
过去,人们认为疼痛是一种症状而不是病,忍一忍就过去了,但现代医学则认为,疼痛本身就是一种病。
只要是疼痛时间超过一个月以上的我们都叫慢性疼痛,慢性疼痛包括多种疾病,包括三叉神经痛、腰椎疼痛等。
所有不同的疼痛性疾病,都有不同的诊断病理,不同的表现。
对慢性疼痛的病人来讲,会引起不适,引起骨关节的疼痛,腰背部疼痛。
急性疼痛是一种保护,比如突然肚子痛是不是阑尾炎,突然胸痛是不是心脏病犯了,急性疼痛提醒我们应该及时寻找原因,避开危险。
慢性疼痛一般指一个月以上的疼痛,慢性痛本身常常是病,需要进行控制。
急性疼痛是报警系统,告诉人们避开危险。
慢性疼痛由于是长期疼痛,会让人抵抗力低下。
比如说,慢性疼痛病人胃肠功能减弱,表现为经常便秘。
而慢性疼痛病人往往神经系统受到损害,常常睡眠不好,精力差,甚至失眠。
还有一些受慢性疼痛折磨的病人,心血管不稳定,心血管病,容易发生心血管系统的事件等。
研究表明,长期受慢性疼痛折磨的病人容易早衰,脑软化的快。
正常的老人,不仅体力好脑力好,长期受慢性疼痛的病人,脑力下降,脑萎缩、脑软化比正常人快一些。
疼痛学组基础知识理论题1、关于疼痛的基本概念,以下哪项不正确()A、疼痛就是由于机体内外强刺激产生的一种症状B、疼痛就是机体的主观感觉与体征C、不能单独依赖疼痛出现与否判断机体有无伤害与疾病D、每个机体对疼痛的感觉与反应差异不大(正确答案)E、每个机体对疼痛的感觉与反应不同2、疼痛评分的工具包括()A.数字评分法(NRS)(正确答案)B.视觉模拟法(VAS)(正确答案)C.改良面部表情疼痛评估(FPS-R)(正确答案)D.语言描述分级法(VRS)(正确答案)3、疼痛管理目标()A.患者疼痛评分≤3 分(正确答案)B.24 小时内爆发性疼痛频率≤3 次(正确答案)C.24 小时内需要解救药物频率≤3 次(正确答案)D.消除患者对手术恐惧及焦虑情绪(正确答案)4、按WHO的疼痛分级标准进行评估,疼痛分为四级()A.0级,1级,2级,3级(正确答案)B.1级,2级,3级,4级C.轻度疼痛,中度疼痛,重度疼痛,极重度疼痛D.轻度疼痛,中度疼痛,重度疼痛,无法忍受疼痛5、三阶梯用药说法正确的是()A.重度或者剧烈疼痛患者选择弱阿片类药物B.中度疼痛患者选择弱阿片类药物(正确答案)C.轻度疼痛患者选择弱阿片类药物D.中度疼痛患者选择解热镇痛类和消炎药6、慢性疼痛是指()A.疼痛持续在3个月以上,可在原发疾病或组织损伤愈合后持续存在。
(正确答案)B.疼痛持续在1个月以上,可在原发疾病或组织损伤愈合后持续存在。
C.疼痛持续在2个月以上,可在原发疾病或组织损伤愈合后持续存在。
D.疼痛持续在6个月以上,可在原发疾病或组织损伤愈合后持续存在。
7、关于癌痛的原因下列哪项不正确()A.肿瘤直接侵犯引起的疼痛B.心理因素造成的疼痛C.与癌症相关的疼痛D.治疗和检查引起的疼痛(正确答案)8、对疼痛的描述那些正确()A.疼痛的影响因素较多,个体差异也较大,且每个人对疼痛的描述方法也不尽相同。
(正确答案)B. 疼痛是患者的主观感受,缺少客观体征。
慢性疼痛的机制与治疗研究慢性疼痛是一种持续存在的疼痛感觉,通常持续时间超过3个月。
它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并给健康系统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了解慢性疼痛的机制并研究有效的治疗方法对于有效缓解慢性疼痛的病人具有重要意义。
一、慢性疼痛的机制慢性疼痛的机制复杂而多样。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机制:1. 炎症性疼痛:当身体受到损伤或感染时,炎症反应会引发疼痛。
在慢性炎症疾病如风湿性关节炎和炎症性肠病中,炎症性疼痛可以持续很长时间。
2. 神经源性疼痛:神经系统的异常活动或神经受损可以导致慢性疼痛。
例如,患有神经病变的糖尿病患者常常经历神经源性疼痛。
3. 中枢敏化:在慢性疼痛中,大脑和脊髓的神经元可能变得过度敏感,对刺激做出异常反应。
这种敏化可能导致正常刺激感觉为疼痛,使疼痛感觉持续存在。
4. 心理社会因素:心理和社会因素也可以影响慢性疼痛的程度和持续时间。
例如,焦虑、抑郁和社交隔离等心理因素可以使疼痛感觉更加明显。
二、慢性疼痛的治疗对于慢性疼痛的治疗,应采取综合的方法来缓解疼痛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治疗方法:1. 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慢性疼痛管理的核心。
常用的药物包括非处方的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镇痛药(如阿司匹林和布洛芬)以及处方的镇痛药(如吗啡和阿片类药物)。
此外,抗抑郁药物和抗癫痫药物也可以用于治疗某些类型的慢性疼痛。
2. 物理疗法:物理疗法包括热敷、冷敷、按摩、理疗和康复训练等,可帮助减轻疼痛、恢复功能和改善生活质量。
这些方法主要通过改善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紧张和增加关节灵活性来减轻疼痛。
3. 行为疗法:行为疗法主要通过认知行为疗法(CBT)和生物反馈疗法来调整病人对疼痛的认知和应对方式。
这些方法通过改变思维和行为模式来减轻疼痛。
4. 心理支持:心理支持是患者康复的重要组成部分。
患者可以通过寻求心理咨询和加入支持群体来减轻压力、消除焦虑和抑郁情绪,从而提高疼痛管理的效果。
5. 手术干预:在某些病例中,如果慢性疼痛无法通过其他方法有效控制,可能需要考虑手术干预。
慢性疼痛知多少(一)
什么叫做慢性疼痛?它包含了哪些病症呢?
慢性疼痛是指持续一个月以上(以前为三个月或半年)的疼痛,也有人把慢性疼痛比喻为一种不死的癌症。
目前,中国至少有一亿以上的慢性疼痛患者,较常见的有:颈肩腰腿痛、顽固性头痛、三叉神经痛、癌症痛等。
慢性疼痛有哪些特点?
与急性疼痛比较,慢性疼痛有许多不同的特点:
①神经系统的完整性:除慢性疼痛病人在外周神经或中枢神经系统或两者都同时发生不同程度的结构和/或功能异常,最常见的是神经系统部分或区域受到长期或反复的各种刺激和程度不同的损伤而发生;
②病因学:慢性疼痛的原因相对不明确,涉及广泛并且复杂,病人常常在“不知不觉”中或较漫长时间内发生而多数找不出直接相关的病因;
③发生机制:慢性疼痛的发生机制涉及外周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中枢神经系统三大机制,随着病程的开始和进展可以涉及不同的发生机制;
④自主神经系统和情绪的变化。
长期慢性疼痛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哪些影响呢?
长期慢性疼痛对机体的损害是全身性的,它的潜移默化,日积月累的伤害使躯体和心理双重损伤,其伤害程度远远大于短暂性的急性疼痛。
长期慢性疼痛持续不缓解,对机体可继发一系列的系统损害,犹如多米诺骨牌一样,一触即发相继倒下,尤其对老年体弱患者更为明显。
首先,慢性疼痛可致病人睡眠障碍、情绪紧张、心慌易汗,焦虑抑郁等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紊乱之表现;其次,病人不欲饮食,恶心呕吐,逐渐消瘦而出现消化系统功能紊乱;进一步发展循环系统、内分泌系统以及免疫系统等的功能紊乱。
由此可见,慢性疼痛危害较大,不容忽视,应该引起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