兽用玉片治疗牛前胃迟缓
- 格式:doc
- 大小:21.50 KB
- 文档页数:3
奶牛前胃弛缓的病因、临床症状和防治-奶牛养殖王忠(黑龙江省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畜牧兽医局,黑龙江大庆166200)1病因分析原发性前胃弛缓:奶牛长时间饲喂豆秸、稻草等饲草,由于富含粗纤维,且含有较好的营养,导致消化机能处于单调和贫乏状态,此时只要改变饲料,会导致消化不良而发生该病。
草料纤维质地过于粗硬,造成很强的刺激性,很难进行消化,往往会引起该病。
饲料日粮配合不合理,日粮中含有较少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尤其是含有较少的钙,就能够导致低血钙症,造成神经体液调节机能受到影响,也是引起前胃弛缓的一个主要原因。
牛舍过于潮湿、阴暗,饲养密度过大,完全封闭,环境卫生较差;奶牛缺乏运动,光照不足,神经反应迟缓,导致消化道发生弛缓,也容易引发该病。
奶牛受到酷暑、严寒、恐惧、疲劳、饥饿、离群、断乳、感染以及中毒等不良因素刺激,或者形成创伤、经受手术及剧烈疼痛等刺激,导致严重的应激反应,也易发生前胃弛缓。
继发性前胃弛缓:一般被认为是一种临床综合征,具有比较复杂的病因。
奶牛患有消化系统疾病,如比较容易发生的创伤性胃腹膜炎,迷走神经腹支和胸支出现损伤,腹腔脏器发生黏连,瓣胃阻塞,瘤胃积食以及皱胃阻塞、溃疡或者变位,或者患有肝脏疾病等,都能够引起消化障碍,从而引起前胃弛缓。
奶牛患有口炎、齿病、舌炎等,导致咀嚼发生障碍,从而对消化功能产生影响,或者患有外产科疾病、腹膜炎及肠道疾病,产生反射性抑制,就容易引起继发性前胃弛缓。
奶牛患有某些营养代谢疾病,都能够导致消化功能发生紊乱,从而引起前胃弛缓。
奶牛患肺疫、流行热等急性传染病,以及消耗性疾病,或者感染锥虫病和血孢子虫病等,通常都会引起消化不良,进而引发该病。
2临床症状急性前胃弛缓:病牛食欲不振,减少饮水,一般在发病初期减少采食,拒绝采食精饲料,但喜欢采食新鲜青绿饲料或者粗饲料或。
大部分病牛食欲彻底废绝,无力反刍,且次数明显减少,甚至完全停止。
瘤胃蠕动音明显减弱或者消失,瓣胃及胃蠕动音也有所减弱,触诊瘤胃发内容物质地松软,有时还会发生间歇性臌气。
动物诊所·养殖牛常见四种消化道疾病的中药疗法消化道疾病是牛最常见的一类疾病,尤其是瘤胃胀气、前胃弛缓、重瓣胃阻塞和瘤胃积食。
除了急性瘤胃胀气发病较为急促之外,其他3种消化道疾病均发病较为缓慢,且有可能持续一定时间,一般使用西药治疗是较难奏效的。
据兽医临床实践,对牛的常见4种消化道疾病采用中药疗法则具有良好的疗效,养牛户可不妨一试。
1.瘤胃胀气。
可选用山楂、神曲、麦芽各80克,大黄60克,苍术50克,厚朴、陈皮、青皮、紫苏、莱菔子、枳实、玉片各40克,木香、牙皂、砂仁、肉寇、生姜各30克,甘草、花椒各20克(以上为成年牛的用药剂量)。
一服中药分两等份分两次加水煎熬,每次过滤煎熬好的药汁不得少于4000毫升,再加入食醋500毫升、白酒100毫升,拌匀后一次性给病牛内服,一般用一服即可见效。
也可选用黄芪60克,当归40克,党参、陈皮、厚朴、枳壳、藿香、生姜、砂仁、肉寇、白术、川穹、山楂、神曲、麦芽各30克,茯苓25克,升麻、柴胡、甘草各20克,共为细末,加入适量的温水混拌均匀后,一次性给病牛内服,连服1~3次即可。
2.前胃弛缓。
可选用党参、白术、陈皮、茯苓、木香各30克,麦芽、山楂、神曲、生姜各60克,加水煎熬,候温后给病牛内服,连续内服2~3次即可;也可选用乌药80克,槟榔60克,高良姜50克,苍术、党参各40克,甘草20克,加水煎熬,候温后给病牛内服,连服2~3次即可;或选用槟榔片50~200克,枳实50~100克,香附、川朴、青皮、神曲、肉蔻、鲜苹果、大黄各50克,共为细末,加入适量温水拌匀后,一次性给病牛内服,连服2~3次即可。
3.重瓣胃阻塞。
可选用猪油100克、蜂蜜500克、香油600毫升、白酒60毫升,先将猪油用开水冲化,再加入蜂蜜、香油和白酒,拌匀后一次性给病牛内服,连服3~5次即可;也可选用食糖500克,牵牛、大黄各50克,麦芽120克,加水煎熬,候温后给病牛内服,连服3~5次即可;或选用生地500~800克,麦冬、玄参各100克,加水煎熬,候温后连药渣一起给病牛内服,连服3~5次即可;或选用猪胆汁250~300毫升,加适量温开水拌匀后,一次性给病牛内服,连服3~5次即可。
牛前胃弛缓的原因牛前胃弛缓中药治疗十大药方牛前胃弛缓的主要症状是食欲减退或废绝,反刍缓慢,次数减少或停止,瘤胃蠕动无力或停止,胃内充满了粥样或半粥样内容物。
今天我们介绍引起牛前胃弛缓的原因是什么,并给出牛前胃弛缓中药治疗十大药方。
一、牛前胃弛缓的发病原因是什么牛前胃弛缓的发病原因长期饲喂粗硬劣质难以消化的饲料,饲喂刺激小或缺乏刺激性的饲料,饲喂品质不良的草料或突然变换草料等,导致瘤胃内容物不能进行正常的消化、运转与排除,食物异常分解、发酵与腐败,产生有毒物质,引起本病发生。
二、牛前胃弛缓中药治疗十大药方1、用生姜60克,大刺100克,食醋120毫升共用水煎汁灌服。
2、用韭菜1500克,一次喂服,一日一次,连服3天。
3、茵陈120克,白术60克,甘草32克,木香60克,龙胆草120克,茯苓60克,木通60克,乌药58克,豆蔻56克,煎水取汁上下午各服一次,连服7~10天。
4、用酵母粉100~300克,加适量温水一次内服。
5、用神曲300克,食用醋700克,加适量温水一次内服。
6、用黄芪64克,党参65克,生姜40克,陈皮40克,槟榔38克,白芍40克,三仙各35克,枳壳37克,甘草35克,用水共煎汁灌服。
7、用人工盐550克,马钱子280克,龙胆末280克,混合后,每日灌服3次左右,每次灌服混合剂35克。
8、用食用醋600~1200毫升,炒草果120~180克。
光把草果研成细末,再加入食用醋和温水1200毫升,一次灌服。
连服2~3天。
9、用炒萝卜籽200克,炒食盐40克,大蒜150克,水煎汁加植物油280毫升灌服。
10、用无锈并且消毒的三棱针或注射针头,也可用小宽针刺破左右舌底穴。
针刺的原则是:春刺边,夏刺尖,心经热毒刺中间。
针刺要刺在舌头上的静脉上。
牛前胃弛缓的防治措施作者:木斯塔帕·卡甫来源:《现代畜牧科技》 2015年第3期木斯塔帕·卡甫�(新疆青河县查干郭勒乡畜牧兽医站836203)前胃弛缓是由各种病因导致前胃神经兴奋性降低,肌肉收缩力减弱,瘤胃内容物运转缓慢,微生物区系失调,产生大量发酵和腐败的物质,引起消化障碍,食欲、反刍减退,乃全身机能紊乱的一种疾病。
�1加强护理�立即停止饲喂发霉变质饲料等饲料,病初绝食1~2d(但给予充足的清洁饮水),再饲喂适量的易消化的青草或优质干草,轻症病例可在1~2d内自愈。
�2清理胃肠�为了促进胃肠内容物的运转与排除,可用硫酸钠或硫酸镁300~500g,鱼石脂20g,酒精50mL,温水6~10L,一次内服,或用液体石蜡l~3L,苦味酊20~30mL,一次内服。
对于采食多量精饲料而症状又比较重的病牛,可采用洗胃的方法,排除瘤胃内容物。
洗胃后应向瘤胃内接种纤毛虫。
重症病例应先强心、补液,再洗胃。
主张用粗口径(内径25~28mm)长胶管碱性溶液冲洗瘤胃,可取得良好效果。
将粗口径胶管经口插入瘤胃内,尽量排出胃内液体和食糜,而后注入石灰水或1%氯化钠溶液,注入后再排出,如此反复多次,直至瘤胃液呈碱性。
�3应用缓冲剂�当瘤胃内容物pH降低时,宜用氢氧化镁或氢氧化铝200~300g,碳酸氢钠50g,常水适量,牛一次内服;也可应用碳酸盐缓冲剂:碳酸钠50g,碳酸氢钠350~420g,氯化钠100g,氯化钾100~140g,常水10L,牛一次内服,每日1次,可连用数次。
当瘤胃内容物pH升高时,宜用稀醋酸30~100mL或常醋300~1000mL,加常水适量,一次内服;也可应用醋酸盐缓冲剂:醋酸钠130g,冰醋酸30mL,常水10L,一次内服,每日1次,可连用数次。
必要时,给病牛投服从健康牛口中取得的反刍食团或灌服健康牛瘤胃液4~8L,进行接种。
先用胃管给健康牛灌服生理盐水10L、酒精50mL,然后以虹吸引流的方法取出瘤胃液。
治疗牛前胃弛缓土方法
牛前胃弛缓是指牛的第一胃失去了正常的收缩功能,造成胃内容物滞留,影响消化功能。
治疗牛前胃弛缓的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药物治疗:可以使用促胃动力药物,如胆碱能药物和降钙素药物,以刺激胃的收缩和排空。
同时,也可以使用抗酸药物,如氢氧化铝和碳酸氢钠,以维持胃酸平衡。
2. 饮食调整:改变牛的饮食结构和喂养方式,尽量避免过度喂养粗糙饲料和浸泡的饲料,以免刺激胃内菌群产生气体。
可以采用高能量、易消化且富含纤维的饲料,如易于发酵的青贮料和浸泡的饲料,有助于胃内容物的正常排出。
3. 补液治疗:在牛前胃弛缓时,胃内容物的排空速度减慢,引起体内失水和电解质紊乱,需要进行补液治疗,以维持体液平衡和电解质稳定。
4. 外科手术:对于严重的牛前胃弛缓,无法通过药物和饮食调整等方法缓解的情况,可以考虑进行外科手术治疗。
常见的手术方法包括牛前胃扭转复位术和牛前胃造口术等,这些手术可以恢复牛前胃的正常解剖位置和功能。
在治疗牛前胃弛缓时,需要综合考虑牛的整体情况和临床表现,采用综合治疗方法,以期达到尽快恢复胃功能和保护牛的健康。
同时,也需要注意预防措施,如
饲料管理、合理饲养、定期检查等,以减少牛前胃弛缓的发生和复发。
治疗牛前胃弛缓土方法牛前胃弛缓是牛胃蠕动失调的一种常见疾病,一般表现为食欲不振、口干、消瘦、腹泻等症状。
治疗牛前胃弛缓需要综合考虑药物治疗和饲养管理两个方面,以下是一种常用方法,共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饲养管理1. 规范饮食:给予牛高质量的牧草和饲料,如青贮玉米、青贮瘤胃发酵饲料等,避免给予粗喂粗磨料,以减少对前胃的负荷。
2. 分段喂食:将牛饲料分为几个小份,每次喂食时定时定量,避免单次大量摄食,有利于减轻前胃负荷。
3. 提供充足水源:确保牛能随时饮水,以保持良好消化功能。
4. 创建良好环境:保持牛舒适的饲养环境,如温度适宜、通风良好、干燥无湿气等,同时避免饲养环境过于拥挤,以减少牛的压力。
第二阶段:药物治疗1. 胃动力药物:可选择使用麻黄碱、小檗碱、生姜酮等药物,通过刺激牛前胃收缩,促进胃肠蠕动,改善胃肠道功能。
2. 抗生素治疗:由于牛前胃弛缓常伴有细菌感染,可以选择广谱抗生素进行治疗,如青霉素、土霉素等,以抑制细菌生长,减少炎症反应,促进胃肠恢复正常功能。
3. 补益药物:可选择使用氯化钠、氯化钾、复元盐等药物,补充体内缺乏的营养物质,促进牛身体恢复和代谢正常。
第三阶段:康复期调理1. 逐渐恢复饲料:在治疗过程中,根据牛的情况逐渐恢复给予普通饲料,直至完全恢复正常饮食。
2. 注意观察:在康复期间密切观察牛的症状变化和食欲情况,如有异常应及时调整饲养和治疗措施。
3. 均衡营养:在康复期仍需给予高质量的饲料,以保证牛的营养摄入,帮助牛尽快恢复。
除了上述治疗方案,还可以结合其他物理治疗方法,如按摩、针灸等,促进血液循环和胃肠蠕动,加速康复过程。
此外,防止应激、精神刺激和良好的饲养环境也是治疗牛前胃弛缓的重要措施。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某些病例病况复杂,治疗方法可能因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
因此,在治疗牛前胃弛缓时,最好咨询兽医师,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诊断和治疗。
中西医结合对规模化养牛场常见胃肠疾病的治疗张春林(陕西省宝鸡市千阳县草碧镇畜牧兽医站陕西宝鸡721100)不断壮大与发展,牛胃肠疾病是较为常见的一种疫病。
为减少本病的发生,促进养牛业健康稳定发展,本文从中西药结合治疗的角度出发,就几种常见的胃肠道疾病从病因、临床症状、治疗等几个方面展开论述,以为今后兽医临床和牛养殖业提供相关理论指导,促进养牛业发展。
胃肠道;疾病;中西医近年来,随着畜牧业经济不断发展,牛养殖业成为畜牧产业中的支柱性产业。
养牛也成为贫困地区发展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养牛业不断呈高质量发展态势。
然而,在养牛过程中,牛群疫病的发生与发展仍是阻碍养牛业发展的重要性因素,牛胃肠疾病是规模化养牛中常见的一种疾病,胃肠疾病可直接导致牛的消化、吸收、分泌与排泄功能出现障碍,降低饲料利用率,导致产肉、产奶等生产性能下降。
因此,掌握牛胃肠病的诊断与防治技术对于促进养牛业健康稳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1中西医结合治疗的必要性在兽医临床中,以往对于牛胃肠道疾病的诊治往往采用西药治疗或手术疗法,虽能起到一定的效果,但西药对牛的毒副作用影响大,临床上给药若不掌握科学的剂量和给药方法更会加重病情的发展,手术疗法会对病牛造成体内元气的损伤,不利于病情恢复。
中兽医已有近千年的发展历史,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对于牛胃肠道疾病的治疗取得了丰富的治疗经验。
中草药来源天然,不存在药物残留和耐药性问题,还能在消除病因、减轻症状的同时加强机体的免疫力,加快病情的恢复。
大量临床试验表明,运用中兽医药并配合西药治疗牛胃肠道疾病相比只采用西药疗法会有更好的临床效果,中兽医药的运用为今后兽医临床提供了新的诊疗思路。
2胃肠疾病的病因分析牛胃肠疾病的病因是多方面的:①饲养不当引起,饲喂过多不易消化的粗饲料,配合日粮营养搭配不当,饮水不足或水质不良,突然更换饲料,饲喂冰冻、劣质饲料等;②管理较为粗放引起,劳役与休息不均,受寒,圈舍阴暗潮湿,气候骤变,风雨侵袭等;③主要由于牛感染力某些细菌、病毒、寄生虫或发生中毒引起胃肠疾病发生[1]。
牛前胃弛缓的诊疗技术和体会
牛前胃弛缓是一种常见的牛胃病,对于养殖业来说,这种疾病的发生会对牛的产量和养殖效益带来很大影响。
本文将介绍牛前胃弛缓的诊疗技术和我的一些体会。
1. 诊断方法由于牛前胃弛缓的临床表现并不明显,导致
很多养殖人员无法准确诊断,所以药物的使用和治疗也很困难。
一般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进行诊断:
1) 牛前胃不规则性蠕动和激烈的压缩,伴有胃肠气胀。
2) 呼吸急促,并有停止进食和食欲不振等症状。
3) 其他併发症
如旁骨arthritic changes / (ovarian disorders) 等。
2. 治疗方法针对牛前胃弛缓的疾病治疗方法,采取以下
措施:
1) 喂养不宜过饱,特别是粗粮类饲料,可以采用浅盘喂食、限制采风、消化道保健等措施来调整饲养管理。
2) 采用
制剂,如可滴定的质子泵抑制剂、抗胆碱药、营养剂等等,对于中度的牛前胃弛缓有很好的疗效。
3) 可通过外科手术来进
行治疗,如洗胃等操作。
3. 体会在实际生产中,获得妥善的治疗效果总体上是比
较难的,如果不能及早确诊并处理,则会对牛的健康带来不良影响。
因此,在养殖过程中,我们要注意加强饲养管理,合理饮食,定期检查,及时发现牛的身体状况,并让专业医师参与
其中,采用合理方案进行治疗。
同时还应该加强群体防疫,通过预防来减少牛前胃弛缓的疾病发生率。
总之,对于牛养殖业来说,牛前胃弛缓的治疗十分重要。
不仅需要养殖人员及时发现和敏锐的应对,还需要采用治疗方法。
通过加强饲养管理,提升养殖技术水平,能够更有效的预防和治疗牛前胃弛缓,从而也能够更好的保障牛群的健康。
2017 年第 7 期(下半月)Nong Min Zhi Fu Zhi You 农民致富之友273科研◎畜牧兽医前言牛前胃弛缓疾病俗称宿草不转,主要是由于中前胃包括瘤胃、网胃和瓣胃等兴奋和收缩力下降导致的前胃内容物排出受到影响所引起的前胃运动和消化机能障碍为主要症状的一种疾病。
在牛养殖产业中,牛前胃弛缓疾病的发病十分常见,在牛饲养过程中长期食用大量粗硬难以消化的饲料,过量使用浓厚、劣质、发霉变质的饲草饲料,运动不足,微生物和矿物质缺乏都会导致牛前胃弛缓疾病的发生,有时还会激发其他疾病,给养殖户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本文主要结合实际情况,就牛前胃弛缓疾病的发生和防治进行了分析,希望通过本次研究对同行有一定帮助。
牛前胃弛缓疾病是牛养殖过程中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在日常饲养管理过程中,饲料品质较差,饲料种类单一,过度劳役、其他部位疾病等引起牛体制下降,气血不足,中气下陷等都会导致该种疾病发生。
最近几年,随着天津市宁河区农牧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发展牛养殖产业就成为农民群众发家致富的重要途径之一,但是牛前胃弛缓疾病的发生常常给养殖户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本文主要结合实际把情况,就一起牛前胃弛缓疾病诊断和防治进行了分析,希望通过本次研究对同行有一定帮助。
1 发病情况天津市宁河区某养殖户光养殖肉牛78头,采用自繁自育舍饲养殖,并严格按照当地的兽制定的免疫程序开展动物免疫,牛群生长情况一直比较良好。
2016年4月11月,在牛群中出现了3头以反刍和嗳气停止,粪便坚硬的患病牛,发病后立即将患病牛隔离,并对牛舍进行全面消毒,使用青霉素和链霉素治疗,但效果不显著,经过一段时间治疗后,发现效果不好,请兽医人员到场诊治,兽医人员到场发现牛舍卫生条件较好,不存在粪便堆积的情况。
饲养户反应,在出现症状的前三天这三头牛成管理人员不注意进食大量玉米精饲料,通过两天观察后没有出现任何情况,放松了警惕。
结合该种情况,兽医人员怀疑是前胃疾病,通过诊断确诊为牛前胃弛缓疾病,并及时采取措施治疗,短时间内控制了病情,避免损失进一步扩大。
肉牛前胃弛缓的临床症状与肉牛前胃弛缓的防治方法-养牛技术前胃弛缓是指肉牛前胃运动机能减弱,收缩力和兴奋性降低,食物无法在前胃进行消化,而是向后移动,并且腐败分解,生成毒性物质,导致消化机能发生障碍以及全身机能紊乱。
该病是临床上较易发生的一种消化道疾病,虽然不会对生命产生很大威胁,但若没有及时进行治疗,也会影响生产性能和健康下面我们就来一起看一下肉牛前胃弛缓的临床症状与肉牛前胃弛缓的防治方法。
1、病因分析通常是哺乳母牛和疫用牛容易发生发病,主要是由于饲喂不当或者使役过度,机能衰弱,体质变差,导致大脑皮层对内脏的控制机能减弱,促使进入前胃的草料无法正常消化并向后推送,而是在前胃中停滞,并腐败发酵,此时就会有大量的毒物和有机酸产生,导致胃内酸度增强,导致能够用于消化纤维的细菌和纤毛虫大量发生死亡,引起消化障碍。
2、临床症状急性型。
病牛的典型症状是突然发生消化不良,食欲减退或者彻底废绝,反当减少或者停止,伴发嗳气、便秘,母牛患病后泌乳量减少,但全身机能没有发生明显变化。
对瘤胃听诊,发现蠕动缓慢,且蠕动音消失。
触诊瘤胃左侧,发现存在大量内容物,且质地坚硬。
如果是含有变质饲料,就会导致瘤胃停止收缩,并伴发中度的气胀,发生下痢或者便秘。
之后病牛减少排便,排出色泽暗淡、质地比较干硬的粪便。
如果病牛只存在单纯性消化不良,及时进行诊治,大部分能够痊愈。
如果发病过程中伴发瘤胃炎、酸血症,就会排出散发明显恶臭味的粪便;如果伴发酸血症,还会导致病情进一步加重,使机体精神萎靡,停止采食,反当减弱,可视黏膜发绀,鼻镜干燥。
发病后期,病牛眼睛下陷,严重脱水,最终由于发生酸中毒导致机体严重衰竭而发生死亡。
慢性型。
通常呈继发性经过,往往是由急性型转变成的。
病牛的症状时好时坏,并伴有啃土以及异嗜等现象。
病牛呈现无规律的反刍,间或出现无力,嗳气后散发臭味。
临床上,病牛精神沉郁,出现间歇性瘤胃臌气,瘤胃蠕动缓慢,磨牙,口嚼,交替发生便秘、下痢。
山东畜牧兽医2021年第42卷30牛前胃弛缓的“三步疗法”张为进(山东省惠民县大年陈镇飞龙兽医门诊,山东滨州256600)中图分类号:S858.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1733(2021)06-0030-02 前胃弛缓是反刍动物,尤其是舍饲牛发病较多的一种疾病。
临床上以食欲减退、反刍障碍、前胃蠕动机能减弱或停止为特征。
笔者从事兽医临床30余年,总结了一种治疗此病的独特疗法“三步疗法”,仅供同行参考。
1 “三步疗法”治疗前胃弛缓操作方法1.1 术部针具10 cm圆利针1支,小宽针1支。
1.2 步骤1.2.1 第一步先在患牛瘤胃肷俞穴(左侧肷窝部,即肋骨后,腰椎下与髂骨翼前形成的三角区内)剪毛,用碘酊或酒精按常规消毒后,再用圆利针向内下方刺入牛瘤胃肷俞穴内约8 cm,见圆利针针柄跟随瘤胃的蠕动不停的转动,为针刺入瘤胃的准确部位。
再用手指不停地捻动针柄,以加强针刺效果。
保留针10 min后,用手把圆利针从肷俞穴拔出。
最后,用酒精棉球按压术部片刻即可。
1.2.2 第二步术者用膝盖或砖头用力撞击牛左侧网胃部(位于季肋部的正中失面上,与第6~8肋骨相对)数下,这时可看到牛开始用舌头卷舔鼻孔为最佳。
1.2.3 第三步用小宽针针刺牛鼻中穴约 1 cm 见血。
术者再用左手用力把牛舌头从口腔中拉出,并翻转牛舌体;右手用小宽针顺血管刺破通关穴约1 cm见血。
这时患牛会不停地用舌头尖卷舔鼻镜和口中的血液,这叫“血液自治疗法”。
通过上述“三步疗法”,多数前胃驰援病1~2次即愈。
大大提高了临床疗效。
笔者在临床上治愈了患牛1 000余头。
相比之下,在兽医临床上比单纯用药物治疗,花钱少,疗效高。
就是现在医学发达的今天,仍有它的临床推广实用价值。
2 治疗妊娠母牛前胃弛缓对于妊娠母牛,尤其是妊娠后期患前胃弛缓的母牛,用上述“三步疗法”一定要慎重。
笔者现将临床治疗此类患病母牛的方法简要阐述如下:医者先用右手在患病母牛右侧肷窝部下方的腹底部触摸怀孕母牛胎儿的博动,正常怀孕母牛2 min跳一次,如果在临床检查时感觉胎儿胎动次数增多,而且还有时发现患病母牛有甩尾或弹蹄症状时,就可断定牛同时患有胎动不安的病症。
中西医结合治疗牛瘤胃弛缓作者:李季滨来源:《兽医导刊》 2019年第12期李季滨/ 甘肃省会宁县会师镇畜牧兽医站牛的瘤胃弛缓是牛消化道疾病其中的一种类型,一种常见的内科疾病,是因为各种原因导致的前胃神经兴奋性降低,肌肉的收缩力也会出现减弱,瘤胃中的内容物会出现运输减弱的情况,这就会导致身体系统的失调,进而导致大量发酵和腐败的物质,引起消化障碍,从而影响到全身的身体机能紊乱。
这种疾病如果不进行及时的治疗,就会病情加重,甚至还会造成死亡的现象。
近些年对该病的治疗开始采用中西结合的方式来对牛瘤胃弛缓进行治疗,整体的治疗效果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一、主要的病因原发性的前胃迟缓也被称为单纯性消化不良,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管理不当和饲养不当。
在饲养管理的过程中,如果出现了单纯性消化不良的现象,就会导致瘤胃弛缓的疾病,这主要是因为长期给牛饲喂单一的饲料和难以消化的饲料,就容易出现消化不良的现象。
另外,饲料的品质问题和调配问题,也会对牛的健康造成不利的影响,比如说发霉根草和腐败的块根、变质的白薯等等。
此外,其他一些消化器官的疾病因为用药不当等问题也可以出现继发性的瘤胃松弛。
二、主要的临床症状1. 急性型。
病牛食欲会出现减退或是废绝的现象,反刍也会有所减少,短促且无力。
对于奶牛来说,还会有泌乳量下降的现象,一般在体温和呼吸以及脉搏上面不会有明显的异常现象。
但是病牛的瘤胃蠕动音会有所减弱,蠕动的次数也会减少。
在经过触诊之后,其中的内容物会有黏硬的状态,在发病的初期粪便没有太大的变化,但是患病一段时间的之后,粪便会有干硬和色暗的现象。
2. 慢性型。
病牛会出现食欲不稳定,有的时候还会有减退或者是废绝的现象。
在通常情况下,患病牛会有磨牙的症状,也会发生异食癖,反刍会出现不规则,短促且无力。
患病的牛只嗳气会减少,并且气体会带有一定的臭味,病情弛张且时好时坏,会慢慢出现消瘦的情况。
患慢性型瘤胃松弛的病牛被毛也比较干枯,并且没有光泽,皮肤弹性也会有所减退,精神方面有所迟钝,并且整体的体质都比较虚弱。
牛前胃弛缓病的治疗方法与技术要点牛前胃弛缓是由各种原因导致的前胃兴奋性降低、收缩力减弱,瘤胃内容物运转缓慢,菌群紊乱,产生大量腐败分解有毒物质,引起消化障碍和全身机能紊乱的一种疾病。
下面我们了解一下牛前胃弛缓病的治疗方法与技术要点。
牛前胃弛缓的治疗原则采取改善饲养管理,消除病因,促进瘤胃蠕动,防腐止酵,改善瘤胃内环境,防止脱水和自体中毒等综合性措施。
牛前胃弛缓的治疗措施原发性前胃弛缓,病初禁食1-2天后,饲喂适量富有营养、容易消化的优质干草或放牧,增进消化机能。
(1)促进瘤胃蠕动,可用氨甲酰胆碱,牛1-2毫克,羊0.25-0.5毫克;新斯的明,牛10-20毫克,羊2-4毫克;毛果芸香碱,牛30-50毫克,羊5-10毫克,皮下注射。
(2)防腐止酵剂,用鱼石脂15-20克,酒精50毫克,常水1升,一次内服,每天1次。
病初宜用硫酸钠或硫酸镁300-500克,鱼石脂10-20克,温水600-1000毫升,一次内服;或用液体石蜡1升,苦味酊20-30毫升,一次内服,以促进瘤胃内容物运转与排除。
(3)促反刍液,10%氯化钠溶液100毫升,5%氯化钙溶液200毫升,20%安钠咖溶液10毫升,静脉注射,可促进前胃蠕动,提高治疗效果。
(4)应用缓冲剂,调节瘤胃内容物ph值,恢复其微生物群系的活性及其共生关系,增进前胃消化功能。
当瘤胃内容物ph值降低时,宜用氧化镁200-400克配成水乳剂,并用碳酸氢钠50克,一次内服。
反之,ph值升高时,稀醋酸20-400毫升或常醋适量内服,具有较好的疗效。
必要时,采取健康牛瘤胃液4-8升,经口灌服接种,对更新微生物群系,提高纤毛虫存活率效果显著。
(5)晚期病例,瘤胃积液,伴发脱水和自体中毒时,可用25%葡萄糖溶液500-1000毫升,静脉注射;或用5%葡萄糖生理盐水1-2升,40%乌洛托品溶液20-40毫升,20%安钠咖注射液10-20毫升,静脉注射。
并用胰岛素100-200单位,皮下注射。
兽用玉片治疗牛前胃迟缓、瘤胃积食
瘤胃膨气的疗效观察
张家塬兽医站王宏斌
【摘要】本文主要就玉片在治疗奶牛前胃病方面进行了一些探讨,尤其在临床上应用大剂量的玉片治疗牛的疾病进行了可行性的试验,收到了满意的效果。
与其它疗法比较有病势缓解快、全身症状消失迅速的特点,同时在治疗过程中没有任何副作用发生。
【关键词】玉片、治疗、疗效观察
前胃迟缓,瘤胃积食,瘤胃膨气为奶牛四季均可罹患的常发病,尤其以前胃迟缓发病率最高。
为了探讨这三种病的有效疗法,我们在学习前人经验的过程中,发现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方剂中,都使用了大剂量的玉片。
对此,我们在治疗奶牛病中做了试验,结果表明,牛内服50克——200克玉片没有副作用。
且对瘤胃机能有很好调解作用。
一、治疗方法
1、方剂:玉片50——200克,枳实50——100克、青皮50克、香附50克、川朴50克、神曲200克、草果50克、大黄50克、,肉叩50。
2、服法:上药共末,开水冲服。
服药后停止喂草料;在两小时后可饮水,需勤饮少给。
3、药物加减
前胃迟缓,初期可用原方,中期可减大黄。
如果体质过于消瘦,病程超过两周以上者原方中加当归、党参、黄芪。
瘤胃积食,原方加二丑50克(孕畜不用),芒硝200——300克,大黄加倍量,在内服时多加水。
瘤胃膨气,原方加莱菔子100——150克、木香30——50克、二丑50克(孕畜不用)、人工盐300克。
4、辅助疗法
为了增强瘤胃蠕动可用10%氯化钙250ml,10%盐水500ml,10%葡萄糖500ml,10%安那咖20ml一次静注,如已有内中毒症状应用复方盐水,碳酸氢钠静注。
二、疗效观察
200例患牛,经过临床观察及追访结果,显效184头,好转11头,无效5头。
三、几点体会
1、中药“槟榔散”加减治疗牛前胃病。
疗效很满意。
该方是以大剂量玉片为主,主要发挥玉片的健胃整肠,消食化气,攻坚消胀的作用,配合其它分健脾开胃药,疗效十分显著。
2、所治患牛虽然大剂量应用玉片,但从未发生过副作用(最大量为250克),在治疗慢性的牛前胃迟缓时首次用药量大些,以后玉片量可以略为减少。
3、这三个前胃疾病,大多因饲养管理不当所致,又有某些
共同症状,同时瘤胃积食和膨气可以继发前胃迟缓,前胃迟缓又可继发膨气和积食。
虽然病体不同,但病理变化基本是相差不多的,故其治疗方法无大差异,应用“槟榔散”加减治疗,都有明显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