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二课时 比大小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二课时 比大小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二课时 比大小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二课时 比大小

第三单元 1~5的认识和加减法

第二课时比大小

课前百事通

目标导航船

1.使学生认识“>”“<”“=”这三种符及其含义,同时知道这三种符的读法和作用。

2. 使学生知道用“大于、小于、等于”来描述5以内数的大小,建立符感。

培养观察、分析和表达能力,渗透一一对应的思想。

3. 培养学生互相谦让、团结友爱的良好品德。

4.重点:认识“<”“>”“=”这三种符及其含义,同时知道这三种符的读法和作用。

5.难点:认识“<”“>”“=”这三种符及其含义,建立符感。

创意开场白

【方案一】)故事导入

呈现课本主题图,组织学生观察,教师创设故事情景,激发学生兴趣。

有一天,猴子灵灵过生日,他请了好朋友来家里庆祝。它一共请了几个朋友?它为大家准备了什么水果?每种水果各有几个?怎样整理可以让大家一眼就能看出哪种水果够吃,那种水果不够吃呢?(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思考)

【方案二】复习旧知引入

各数~5(一)认读1

排序)二 (。4 、1、、 1.教师报数字请学生拿:25、3 2.4、2、5、1、3,请学生把以上几个数字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同桌互相检查、纠正。

【方案三】谈话导入

1.小朋友们在幼儿园里玩过许多有趣的游戏吧,哪个小朋友玩过拔河的游戏,能说说这种游戏怎么玩吗?启发学生说说自己对拔河的认识,明白拔河时两边人数要相等等。

2.今天,有一个班的小朋友正在玩拔河的游戏,他们想请咱们班的同学一起去看看好吗?(出示

拔河场面)

课堂一点通

课堂巧活动

【活动一】教学“=

教师出示相应图片及数字。说出谁多谁少。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排出来,教师指导学生操作学具,

1.

,”)个桃相等。(板书:“=2. 教师说明:当桃和猴谁也不多,谁也不少时,我们就说3只猴和3”。等于3等于是两条一样长的线,教师领读“3

教学“>”和“<”。【活动二】2)。2(板书3> 1.学生操作学具,得出猴比香蕉多,也就是3>请学生观察“>”,教师及时板书简笔画,“一条大鱼和小鱼,大鱼在前读大鱼”,学生学2. 说顺口溜帮助其进行形象记忆。

让学生学说顺口溜“一条小鱼和<4) 4(板书33. 学生操作学具,得出猴比梨少,也就是3<大鱼,小鱼在前读小鱼。”

知识全突破

知识点1充分认识“=”

【情景设置】教师:小猴子可喜欢吃桃了,可每只猴子能吃到一个桃吗?

学生回答后,出示课件。

提问:每只猴能吃上一个桃,桃子一个没也多,猴的只数与桃的个数有什么关系?(相同、相等、同样多)

归纳总结:同样多可以用符“=”表示,并在上图下面写上“3=3”。然后教师领读这个式子。【例题1】数一数,比一比,填一填。

3 3=3 4<答案:5

4>知识点2理解“>”和“<”

【问题引入】你是怎样认识“<”、“>”的?

归纳总结:交流认识、记忆“<”、“>”的方法。用游戏的方式熟记这三种关系符“左边大,大于;右边大,小于”或“大于开口朝左边,小于开口朝右边”等。

。”=“或“>”、“<”在○里填上】2【例题.

>答案:=

目标我知道=”这三种符。1.我要认识“>”“<”“我要用“大于、小于、等于”来描述5以内数的大小。2. 3.我要养成互相谦让、团结友爱的良好品德。随堂小挑战

1.

3 > ●比 ■多 5答案:■和△同样多 4=

4 ”=在○里填上“>”、“<”或“2.

4543

><答案:4 354

比一比,填一填。3.

( ) ,多比

( ) 。少比.

答案:1

1

我的反思

课后显神通

牛刀小试

1.

3○2 4○5 1○3 2○2 2○4 3○5 5○1 2○1

答案:><< = <<>>

2. 在□里填数。

答案:5>4 4<5

快乐晋级

怎样使两块地上的小鸡同样多?

答案:第2块地上的小鸡来到第1块地上。技高一筹

涂一涂,比一比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