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曼昆《经济学原理》第6版微观经济学分册第5章课后习题答案解析P113_P

曼昆《经济学原理》第6版微观经济学分册第5章课后习题答案解析P113_P

曼昆《经济学原理》第6版微观经济学分册第5章课后习题答案解析P113_P
曼昆《经济学原理》第6版微观经济学分册第5章课后习题答案解析P113_P

第五章弹性及其应用

复习题

1 ?给需求价格弹性和需求收入弹性下定义。

答:需求价格弹性,是指一种物品需求量对其价格变动反应程度的衡量;需求收入弹性,

是指一种物品需求量对消费者收入变动反应程度的衡量。

2 ?列出并解释本章中所谈论的决定需求价格弹性的四个因素。

答:需求的价格弹性取决于许多形成个人欲望的经济、社会和心理因素。通常,需求价格弹性主要由以下几个因素决定:(1)相似替代品的可获得性。有相似替代品的物品往往富

有需求弹性,因为消费者从这种物品转向其他物品较为容易。(2)必需品与奢侈品。必需品倾向于需求缺乏弹性,奢侈品倾向于需求富有弹性。(3)市场的定义。范围小的市场的需求弹性往大于范围大的市场,因为范围小的市场上的物品更容易找到相近的替代品。(4)时间框架。物品往往随着时间变长而需求更富有弹性,因为在长期中人们有充分的时间来改变自

己的消费嗜好和消费结构。

4 ?如果弹性大于1 ,需求是富有弹性还是缺乏弹性?如果弹性等于零,需求是完全有弹性还是完全无弹性?

答:弹性大于1 ,需求富有弹性。弹性等于零,需求完全无弹性。

5 ?在一个供求图上标明均衡价格、均衡数量和生产者得到的总收益。

答:如图,供给与需求曲线的交点是均衡点,均衡点所对应的价格P是均衡价格,所对

应的数量Q是均衡数量。PQ,即阴影部分是生产者得到的总收益。

6 ?如果需求是富有弹性的,价格上升会如何改变总收益?解释原因。

答:如果需求是富有弹性的,价格上升会使总收益减少。因为需求富有弹性,价格上升引起

需求量减少的如此之多,以至于大到抵消价格上涨所带来的收益,即需求量下降的比例大于价格上升的比例。

7 ?如果一种物品需求收入弹性小于零,我们把这种物品称为什么?

答:需求收入弹性小于零的物品,我们称为低档物品。

8?如何计算供给的价格弹性?供给价格弹性衡量什么?

答:供给价格弹性=供给量变动的百分比/价格变动百分比。它是衡量供给量对其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9 .毕加索油画的供给价格弹性是多大?

答:毕加索油画的供给价格弹性为零。因为不管油画价格怎样变动,画商们不可能再生产出这种油画,只能提供一个固定的数量。

10供给价格弹性在短期中更大,还是在长期中更大?为什么?

答:长期供给弹性大。因为在短期中,企业不能轻易改变他们的生产规模来增加或减少

一种物品的生产。因此,在短期中供给量对价格常常不敏感。在长期中企业可以扩大生产规

模或进行产品调整,开发新产品,并且企业可以选择进入或退出市场。因此,在长期中供给

量可以对价格作出相当大的反应。

11 ?在20世纪70年代,欧佩克使石油价格急剧上升。是什么因素阻止了他们在20世纪80年代保持这种高价格呢?

答:由第9题的答案可知,短期供给和需求弹性小,而长期供给和需求弹性大。在20世纪70年代,欧佩克通过减少石油供给量在短期内使石油价格急剧上升。到了80年代,

在这样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消费者会将耗油量大的旧汽车换成节油的新式汽车以节省油费,其他一些耗油多的工业产品也有时间逐步改进生产技术以减少用油。同时,其他石油生

产者看到有利可图,会增加自己的产量。这样,在长期内,石油的供给和需求较富有弹性,同样的供给减少只引起价格小幅度上升,使欧佩克无法维持高价。

问题与应用

1.在下列每一对物品中,你认为哪一种物品更富有弹性,为什么??

A. 指定教科书或神秘小说。

答:神秘小说更富有弹性。因为指定教科书是必需品,价格升高,其需求量也不会变动多

少。而神秘小说属于非必需品,价格上升,人们就会选择少买几本或借阅的方式。

B. 贝多芬音乐唱片或一般古典音乐唱片。

答:一般古典音乐唱片更富有弹性。如果一般古典音乐唱片的价格上升,人们可以很容易

地用其他相近的音乐唱片来替代它,而贝多芬音乐唱片的相近替代品就不那么容易找了。有相近替代品的物品往往较富有需求弹性,因为消费者从这种物品转向其他物品较为容易。

C在未来66个月内乘坐地铁或在未来55年内乘坐地铁。

答:未来5年的暖气用油更富有弹性。因为无论对需求还是对供给来说,时期越长,就越

富有弹性。

D.生啤酒或水。

答:生啤酒更富有弹性。因为水是生活必需品,价格因素的影响力不大,而生啤酒只是一

种消遣的饮料,价格上升,人们对它的需求量就会下降。

2 .假设公务乘客和度假乘客对从纽约到波士顿之间民航机票的需求如下:

A当票价从220000美元上升到225500美元时,公务乘客的需求价格弹性为多少?度假乘客的需求价格弹性为多少?(用中点法计算。)

答:⑴中点:价格=225 ,数量=1 950

U90U -2θαθi 1950

(250 -200)/225

(2)中点J = EiS=-7∞

IftOli-SOGi 700

1250-20C∣ J 225

B.为什么度假乘客与公务乘客的弹性不同?

答:对公务人员来说,时间成本较高,飞机是最快的交通工具,为了节省时间,即使机票

价格升高,他们的最佳选择还可能是坐飞机,所以他们的机票需求价格弹性小。度假乘客则

不同,他们是为了外出游玩,时间成本比较低。如果机票价格升高,为了节省度假成本,他们可以选择其他交通工具。因此,他们的需求价格弹性大。

3.假设取暖用油的需求价格弹性在短期中是00..22 ,而在长期中是00..77 。

A .如果每加仑取暖用油的价格从11..88美元上升到22..22美元,短期中取暖用油的需求

量会发生什么变动?长期中呢?(用中点计算。)

答:每加仑取暖用油的价格从 1.8美元上升到2.2美元,价格变动百分比为:(2.2 - 1.8 )/2=0.2=20 %

当需求价格弹性为0.2时,短期中取暖用油的需求量会减少0.2 * 20% = 4 %

当需求价格弹性为0.7时,长期中取暖用油的需求量会减少0.7 * 20% =14%

B.为什么这种弹性取决于时间长短?

答:在长期中,消费者通过购买其他诸如用天然气或电力取暖的设施来作出调整,以减少对取暖用油的需求。因此,与短期相比,在长期内消费者能够更加容易对取暖用油价格上升作出反应,所以需求弹性也较大。

4?价格变动引起一种物品的需求量减少了30%而这种物品的总收益增加了15%这种物品

的需求曲线是富有弹性还是缺乏弹性?解释原因。

答:该物品需求量减少的原因是其价格上涨了,而这种物品的总收益增加了15% ,由于总

收益=价格×数量,所以该物品价格上升的比例大于需求量减少(30%)的比例,因此,该种物品的需求曲线缺乏弹性。

5. 上个月咖啡杯的均衡价格大幅度上升,但均衡数量几乎和以前一样。三个人想解释这种现象。哪一种解释是正确的?解释你的逻辑。

Bill : “需求增加了,但供给总体上缺乏弹性。”

Marian : “供给增加了,但需求也增加了。”

Valerie : “供给减少了,但需求总体上缺乏弹性。”

答:Bill和Valerie 是正确的。因为在供给缺乏弹性时,需求增加,均衡价格将上升;

在需求缺乏弹性时,供给减少,均衡价格将上升。Marian是不正确的。因为如果供给和需

求都增加了,均衡数量就会增加,但对均衡价格的影响是不确定的。

6. 假设你的DVD

需求表如下:

价格「芙无)需求赶<?A=1万美元)???[以人=|卫万兀】

K4050

103245

2430

141620

S12

A用中点法计算,在你的收入分别为10000美元和12000美元的情况下,当DVD的价格从

8美元上升到10美元时,你的需求价格弹性。 答:收入为10000美元时,中点:价格= 9数量=36

M -40 ∣ '3?

(IO-S)/9

收人为12000美元时,中点:价格=9数量=47. 5

需集擀格弹性三严-和)/47

计_047

(10 -8)/9

B.分别计算在价格为

12美元和16美元的情况下,当你的收入从

10000美元增加到12000

美元时,你的需求收入弹性。

答:价格为12美元时,中点:收入=11000数量=27

需求收入弹性= ______ (30 -24) / 27 ___ =I 22

(12000 二 0000)/11000

价格为16美元时,中点:收入=11000数量=10

需求收入弹性=——

(12

)/10

—— =2.2 (12000_10000)/11000

7. 你有以下关于 X 物品与Y 物品的信息: X 物品的需求收入弹性是-3。 X 物品与Y 物品的需求交叉价格弹性是

2。

收入增加和Y 物品价格下降肯定会减少 X 物品的需求吗?为什么?

答:因为X 物品的收入弹性是-3 (小于零),表明X 物品是低档物品,因此收入的增加将 减少对X 物品的需求。X 物品与Y 物品的需求交叉价格弹性大于零, 说明这两种物品是替代

品,所以Y 物品价格下跌将减少 X 物品的需求。 & Maria 总是把她收入的三分之一用于买衣服。 A 她对衣服的需求收入弹性是多少 ?

答:Maria 对衣服需求收入弹性为I (需求量与收入成比例变动,单位弹性)

B.

她对衣服的需求价格弹性是多少 ?? 答:她对衣服的需求价格弹性为

1 (需求量与价格成比例变动,单位弹性) 。

C. 如果Maria 的嗜好变了,她决定只把收人的四分之一用于买衣服,她的需求曲线会如何 变化?她的需求收入弹性和需求价格弹性现在是多少 ?

答:如果Maria 只把收入的四分之一用于买衣服,她对衣服的需求降低,她的需求曲线会 向左下方移

动。但因她仍然将收入的固定比例用于买衣服, 所以她的需求弹性收入和需求价

格弹性都仍然是1。 9.

《纽约时报》(1996年2月17日,第25页)报道,在地铁票价上升之后乘客减少了: “ 199

5

年12月,即价格从25美分上升到1. 5美元的第一个月以后,乘客减少了近四百万人次, 比上一年的12月减少了 4.3%。”

A 用这些数据估算地铁乘客的需求价格弹性。

B.根据你的估算,当票价上升时,地铁当局的收益会有什么变化

答:因为需求弹性为 0.0086 (小于1),所以为缺乏弹性,所以总收益和价格同方向变动。 因此当

4.3%

答:

(1.5-O,25).-O.25

≡0,∞86

票价上升时,地铁当局的收益会上升。

C为什么你估算的弹性可能是不可靠的?

答:乘客乘地铁的季节性因素和时间框架可能会导致弹性是不可靠的。

因为统计的月份正好是新年前一个月,一般来说,新年前后人们外出探亲、度假的人数增多,交通运输会比平时繁忙,各种交通工具的载客量一般都会增大。因此,票价的提高可能对人们乘地铁的需求影响不大。

考虑长期的需求价格弹性,当客流高峰过去后,人们可能会为了节省车费而选择其他的交通工具上班、上学。这样,票价升高会使乘地铁人次大大减少,从而地铁乘客的需求价格弹性会与原先的估算有所不同。

10. 两个司机一Tom和Jerry —分别开车到加油站。在看价格之前,Tom说:“我想加10加

仑汽油。” Jerry说:“我想加10美元汽油。”每个司机的需求价格弹性是多少?

答:Tom的价格弹性为0。因为无论油价是多少,他都要10加仑汽油。需求量对于不同的汽油价格没有变化。

Jerry的价格弹性为1。因为杰瑞固定地要10美元汽油,油价上涨1%他所买的汽油量就下降1% 11. 考虑针对吸烟的公共政策。

A研究表明,香烟的需求价格弹性是0. 4。如果现在每盒香烟为2美元,政府想减少20%

的吸烟量,价格应该提高多少?

答:设价格应提高到X元:

20%-------- 04 X=S 玫將应谀将割0价格提高1元?

(才-2)/2

B.如果政府永久性地提高香烟价格,这项政策对从现在起一年内吸烟量的影响大,还是对从现在起5年内吸烟量的影响大?

答:这项政策对从现在起5年内吸烟量的影响大。因为短期内人们的习惯不易改变;而在长期内,因为吸烟的支出太大,一些吸烟者会改变吸烟的习惯,少吸或者不吸。

C研究还发现,青少年的价格弹性大于成年人。为什么这可能是正确的?

答:因为青少年的收入一般低于成年人,他们对香烟价格的变化更敏感,他们的需求更富有弹性。12 .假设你是一位博物馆馆长。博物馆经营缺乏资金,因此,你决定增加收益。你应该提高还是降低门票的价格?解释原因。

在作出提高或降低门票之前,应该了解博物馆的需求弹性是否富有弹性。如果需求富有弹性,

就应该降低门票价格来增加总收益;如果需求缺乏弹性,就应该提高门票价格来增加收益。

13. 药品的需求缺乏弹性,而电脑需求富有弹性。假设技术进步使这两种物品的供给都增加了一倍((也就是说,在每种价格水平下,供给量是以前的两倍)。

A两个市场上的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分别会发生什么变动??

答:技术进步使这两种物品都增加了一倍,它们的供给曲线都会向右下方移动,需求曲线不变,均衡价格下降,均衡数量上升。

B.哪一种产品价格变动更大?

答:电脑的需求富有弹性,而药品的需求缺乏弹性。因此,药品的产品价格变动更大。

C哪一种产品数量变动更大?

答:电脑的产品数量变动更大。

D消费者对每种产品的总支出会发生什么变动??

答:消费者对药品的总支出会减少,对电脑的总支出会增加。

14. 几年前,密苏里河和密西西比河的洪水冲毁了几千英亩小麦。

A那些庄稼被洪水冲毁的农民状况变坏了,但是那些庄稼没有被洪水冲毁的农民会从洪水中受益,为什么?

答:因为小麦是缺乏需求弹性的物品。洪水冲毁了大量的麦田,当年小麦的总供应量减少,

价格会上升,而人们的需求量变动很小。价格上升的幅度大于需求量下降的幅度,总收益增加,所以那些庄稼没被冲毁的农民会从洪水中受益。

B.为了确定农民作为一个群体会从洪水受害中受损还是受益,你还需要有关小麦市场的哪些信息?答:还需要知道被冲毁的麦田的产量占正常年份小麦总产量的比重。如果比重比较小,就

无法影响整个小麦市场,农民的群体利益就不会有什么改变。如果占的比重比较大,使得小麦市场价格上升,那么农民群体会由于洪水而受益,因为小麦是缺乏需求弹性的物品。但是, 如果占的比重过大,使小麦市场价格上升的幅度小于小麦供给量减少的幅度,那么农民群体

会由于洪水而受害。

15. 请解释下列情况为什么是正确的:全世界的干旱增加了农民通过出售粮食得到的总收益,但如果只有堪萨斯出现干旱,堪萨斯农民得到的总收益就会减少。

答:因为粮食是缺乏需求价格弹性的。全世界的干旱使世界粮食减产,粮价上升的幅度大

于需求量减少的幅度,出售粮食的农民总收益增加。但对堪萨斯的农民来说,世界粮食市场

是既定的,他们的供应量减少,世界市场粮食价格不变,他们的总收益会下降。

根据企业发展战略的要求,有计划地对人力、资源进行合理配置,通过对企业中员工的招聘、培训、使用、考核、评价、激励、调整等一系列过程,调动员工地积极性,发挥员工地潜能,为

企业创造价值,确保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

读书是一种感悟人生的艺术读杜甫的诗使人感悟人生的辛酸,读李白的诗使人领悟官场的腐败,读鲁迅的文章使人认清社会的黑暗,读巴金的文章使人感到未来的希望每一本书都是一个朋友,

教会我们如何去看待人生读书是人生的一门最不缺少的功课,阅读书籍,感悟人生,助我们走好人生的每一步

曼昆《经济学原理》第6版 微观经济学分册 第10章 课后习题答案P219-P221

第四篇公共部门经济学 第十章外部性 复习题 1.举出一个负外部性的例子和一个正外部性的例子。 答:负外部性的例子:化工厂排放的化学废气,污染了环境,但它却不必承担污染的全部成本。正外部性的例子:在临街的自家院子里种花,既美化了自己家的环境,又使邻居和路人可以欣赏到美丽的花,具有正外部性。 2.用供求图解释企业生产过程中发生的负外部性的影响。 图10-1 存在负外部性的供求图 答:生产中的外部性使该物品的社会成本大于私人成本,生产该物品的社会最适量小于其均衡数量,即市场量。 3.专利制用什么方法帮助社会解决了一个外部性问题? 答:专利制利用法律法规的形式规定专利发明者可以在一定时期排他性的使用自己的发明的权利,激励发明者更多地进行新技术研究,科技发明的正外部性内在化。 4.什么是矫正税?为什么就保护环境免受污染的方法而言,经济学家对矫正税的偏好大于管制? 用于纠正负外部性影响的税收被称为矫正税。这种税也被称为庇古税。作为解决污染的方法,经济学家对矫正税的偏爱通常大于管制,因为税收可以以较低的社会成本减少污染。首先是因为税收减少污染更有效率。矫正税实际上规定了污染权的价格,并把污染权分配给那些减少污染成本最高的工厂。无论环境保护机构选择的污染水平是多少,它都可以通过税收以最

低的总成本达到这个目标。其次,矫正税对环境更有利。在管制政策下,企业被动地减少污染,一旦达到了管制的要求,它就没有理由再减少排污。税收激励工厂主动减少污染,以尽力减少不得不为此支付的税收量。 5.列出不用政府干预时也可以解决外部性引起的问题的一些方法。 答:私人解决外部性所引起的问题的方法有:(1)用道德规范和社会约束来解决;(2)慈善行为;(3)通过依靠有关各方的私利来解决外部性问题;(4)利益各方签订合约。 6.设想你与一个吸烟者同住一间房,但你不吸烟。根据科斯定理,什么因素决定了你的室友是否在房间里吸烟?这个结果有效率吗?你和你室友如何达成这种解决方法? 答:根据科斯定理,如果我被迫吸烟所承受的成本大于我的室友吸烟所获得的收益,我的室友就不应该在房间里吸烟。如果我的成本小于室友的收益,她就可以在房间里吸烟。只要交易成本不阻止协议的达成,结果就是有效的。我和室友协商达成解决办法:我们中的一个补偿另一个吸烟或者不吸烟的损失。如我给室友买一些糖果以缓解她不能吸烟的痛苦,来与她达成协议——她以后不在房间里吸烟。 问题与应用 1.有两种方法保护你的汽车不被偷窃:防盗杠杆使偷汽车者难以偷走你的汽车;报警器使得在你的车被偷以后,警察可以轻而易举地抓得小偷。以上哪一种类型的保护会给其他车主带来负外部性?哪一种带来正外部性?你认为你的分析有什么政策含义吗? 答:(1)防盗杠杆的保护给其他车主带来负外部性,因为防盗杠杆的使用使偷汽车者难以偷走我的汽车,但偷车者会把注意力转向其他汽车,多偷那些没有安装防盗杠杆的汽车。(2)报警器给其他车主带来正外部性,因为偷汽车者并不知道哪些汽车装了报警器,为避免被抓,他们会减少偷任何一辆车的概率。 (3)这一分析的政策含义是政府应该对使用防盗杠杆的汽车所有者征税,对装报警器的汽车所有者给予补贴。 2.你同意下列说法吗?为什么同意或不同意? A.“必须根据矫正税引起的无谓损失来评价庇古税作为减少污染方法的收益。” 答:不同意。矫正税与其他大多数税不同,它是存在负外部性时的正确激励,从而使资源配置接近于社会最优。矫正税既增加了政府收入,又增加了社会福利。 B.“当决定是否向消费者或者生产者征收矫正税时,政府应该把税加载引起外部性的市场一方身上。”

微观经济学(曼昆)案例分析练习题

微观经济学(曼昆)案例分析练习题 https://www.doczj.com/doc/705807220.html,/ 1、假设我们有以下自行车的市场供给与需求表: a.画出自行车的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 b.自行车的均衡价格是多少? c.自行车的均衡数量是多少? d.如果自行车的价格是100美元,存在过剩还是短缺?有多少单位过剩或短缺?这将引起价格上升还是下降? e.如果自行车的价格是400美元,存在过剩还是短缺?有多少单位过剩或短缺?这将引起价格上升还是下降? f.假设自行车市场的工会为增加工资而谈判。此外,再假设这个事件增加了生产成本,使自行车制造不利,而且,在每种自行车价格时减少了自行车供给量20辆。在图4_2中画出新的供给曲线以及原来的供给和需求曲线。自行车市场新的均衡价格和数量是多少? 【参考答案】: a.

b .300美元。 c .50辆自行车。 d .短缺,70—30=40单位,价格将上升。 e .过剩,60—40=20单位,价格将下降。 f.均衡价格为400美元,均衡数量为40辆自行车。 2、假设《每日新闻》估计,如果它把自己报纸的价格从1美元提高到1.5美元,那么订 户数就将从5万下降到4万。 a .当用中点法计算弹性时,《每日新闻》的需求价格弹性是多少? b .使用中点法的好处是什么? c .如果《每日新闻》只关心总收益最大化,它应该把报纸的价格从1美元提高到1.5美元吗?为什么该提价或不该提价? 【参考答案】: a .(10000/45000)/(0.50美元/1.25美元)=0.56。 b .用中点法的好处是,无论你从价格为1美元开始上升到1.5美元,还是从1.5美元开始下降到1美元,弹性的值是相同的。 c .应该提价。因为需求价格弹性小于1(缺乏弹性),价格上升将增加总收益。 3、对下列每一对物品,你预期哪一种物品更富有供给弹性?为什么? a .电视;海滩的地产

曼昆经济学原理试题Chapter 08a

Chapter 8 Application: The Costs of Taxation Test A 1. A tax levied on the buyers of a product shifts the a. demand curve upward or to the right. b. demand curve downward or to the left. c. supply curve upward or to the left. d. supply curve downward or to the right. ANSWER: b. demand curve downward or to the left. TYPE: M KEY1: D SECTION: 1 OBJECTIVE: 1 RANDOM: Y 2. When a tax is levied on a good a. buyers are worse off but sellers are not. b. sellers are worse off but buyers are not. c. neither buyers nor sellers are worse off. d. both buyers and sellers are worse off. ANSWER: d. both buyers and sellers are worse off. TYPE: M KEY1: D SECTION: 1 OBJECTIVE: 1 RANDOM: Y 3. When a tax on a good is enacted, a. sellers always bear the full burden of the tax. b. buyers always bear the full burden of the tax. c. buyers and sellers share the burden of the tax regardless of which party it is levied on. d. sellers bear the full burden if the tax is levied on them, but buyers bear the full burden if the tax is levied on them. ANSWER: c. buyers and sellers share the burden of the tax regardless of which party it is levied on. TYPE: M KEY1: C SECTION: 1 OBJECTIVE: 1 RANDOM: Y 4. A tax placed on a good a. causes the price of the good to fall. b. causes the size of the market for the good to shrink. c. affects buyers of the good, but not sellers. d. is usually borne entirely by the seller of the good. ANSWER: b. causes the size of the market for the good to shrink. TYPE: M KEY1: C SECTION: 1 OBJECTIVE: 1 RANDOM: Y 5. When a tax is levied on a good a. the market price falls because demand declines. b. the market price falls because supply falls. c. the market price rises because demand falls. d. a wedge is placed between the price buyers pay and the price sellers receiv e. ANSWER: d. a wedge is placed between the price buyers pay and the price sellers receive. TYPE: M KEY1: C SECTION: 1 OBJECTIVE: 1 RANDOM: Y

曼昆微观经济学习题.doc

1. Describe some of the trade-offs faced by each of the following: a. a family deciding whether to buy a new car b. a member of Congress deciding how much to spend on national parks c. a company president deciding whether to open a new factory d. a professor deciding how much to prepare for class e. a recent college graduate deciding whether to go to graduate school 2. You are trying to decide whether to take a vacation. Most of the costs of the vacation (airfare, hotel, and forgone wages) are measured in dollars, but the benefits of the vacation are psychological. How can you compare the benefits to the costs? 3. You were planning to spend Saturday working at your part-time job, but a friend asks you to go skiing. What is the true cost of going skiing? Now suppose you had been planning to spend the day studying at the library. What is the cost of going skiing in this case? Explain. 4. You win $100 in a basketball pool. You have a choice between spending the money now or putting it away for a year in a bank account that pays 5 percent interest. What is the opportunity cost of spending the $100 now? 5. The company that you manage has invested $5 million in developing a new product, but the development is not quite finished. At a recent meeting, your salespeople report that the introduction of competing products has reduced the expected sales of your new product to $3 million. If it would cost $1 million to finish development and make the product, should you go ahead and do so? What is the most that you should pay to complete development? 6. The Social Security system provides income for people over age 65. If a recipient of Social Security decides to work and earn some income, the amount he or she receives in Social Security benefits is typically reduced.

曼昆-微观经济学-第六版-第八章答案

第八章应用:赋税的代价 复习题 1当对一种物品征税时,消费者和生产者剩余会发生什么变动?与税收收入相比较,消 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如何变动?解释原因。 答:当对一种物品征税时,消费者和生产者剩余都会减少。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的减少大于税收收入的增加。税收扭曲了消费者和生产者的激励,引起市场配置资源时的无效率。 2?画出有物品销售税的供求图。在图上标注无谓损失,标明税收收入。 答:如P163图8— 3所示,对一种物品征税减少了消费者剩余(面积B+C表示减少量)和生产者剩余(面积D+E表示减少量)。生产者和消费者剩余的减少大于税收收入(用面积B+D表示),税收引起了无谓损失(用面积C+E表示)。 3?供给与需求弹性如何影响税收的无谓损失?为什么有这种影响? 答:供给与需求曲线的弹性越大,税收的无谓损失越大;供给与需求曲线的弹性越小,税收的无谓损失越小。因为供给和需求弹性衡量买者和卖者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决定了税收扭曲会使市场结果有多大变动。 4?当税收增加时,无谓损失和税收收入有什么变动? 答:当税收增加时,无谓损失增加,并且无谓损失的增加要快于税收规模的增加。税收增加时,税收收入先增加,然后随着税收规模越来越大,市场收缩非常之大,以至于税收收入开始减少。 问题与应用 1 ?比萨饼市场的特征是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 A画出竞争市场均衡图。标出价格、数量、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存在无谓损失吗?解释原因。答:没有无谓损失。自由竞争市场使供给与需求达到均衡点,在均衡状态下,总剩余达到最大,如图8 — 2。 图8—2比萨饼市场均衡图 B. 假设政府令每个比萨饼店每卖出一个比萨饼交纳1美元税。说明这种比萨饼税的影响, 确定并标出消费者剩余、生产者剩余、政府收入以及无谓损失。每块面积与税前相比有何变动? 答:这种比萨饼税使卖者得到的价格降低,买者支付的价格增加,销售量从Q1减少到Q2。 消费者剩余由税收前的面积A+B+E减少为税收后的面积 A;生产者剩余由税收前的面积 C+D+F减少为税收后的面积 D。税收收入为面积 B+Co无谓损失为面积 E+F。税收前没有税收收人和无谓损失(见图8— 3)。

曼昆微观经济学原理第五版课后习题答案

问题与应用 1.描写下列每种情况所面临的权衡取舍: A.一个家庭决定是否买一辆新车。 答:如果买新车就要减少家庭其他方面的开支,如:外出旅行,购置新家具;如果不买新车就享受不到驾驶新车外出的方便和舒适。 B.国会议员决定对国家公园支出多少。 答:对国家公园的支出数额大,国家公园的条件可以得到改善,环境会得到更好的保护。但同时,政府可用于交通、邮电等其他公共事业的支出就会减少。 C.一个公司总裁决定是否新开一家工厂。 答:开一家新厂可以扩大企业规模,生产更多的产品。但可能用于企业研发的资金就少了。这样,企业开发新产品、利用新技术的进度可能会减慢。 D.一个教授决定用多少时间备课。 答:教授若将大部分时间用于自己研究,可能会出更多成果,但备课时间减少影响学生授课质量。E.一个刚大学毕业的学生决定是否去读研究生。 答:毕业后参加工作,可即刻获取工资收入;但继续读研究生,能接受更多知识和未来更高收益。2.你正想决定是否去度假。度假的大部分成本((机票、旅馆、放弃的工资))都用美元来衡量,但度假的收益是心理的。你将如何比较收益与成本呢?? 答:这种心理上的收益可以用是否达到既定目标来衡量。对于这个行动前就会作出的既定目标,我们一定有一个为实现目标而愿意承担的成本范围。在这个可以承受的成本范围内,度假如果满足了既定目标,如:放松身心、恢复体力等等,那么,就可以说这次度假的收益至少不小于它的成本。3.你正计划用星期六去从事业余工作,但一个朋友请你去滑雪。去滑雪的真实成本是什么?现在假设你已计划这天在图书馆学习,这种情况下去滑雪的成本是什么?请解释之。 答:去滑雪的真实成本是周六打工所能赚到的工资,我本可以利用这段时间去工作。如果我本计划这天在图书馆学习,那么去滑雪的成本是在这段时间里我可以获得的知识。 4.你在篮球比赛的赌注中赢了100美元。你可以选择现在花掉它或在利率为55%的银行中存一年。现在花掉100美元的机会成本是什么呢? 答:现在花掉100 美元的机会成本是在一年后得到105 美元的银行支付(利息+本金)。 5.你管理的公司在开发一种新产品过程中已经投资500万美元,但开发工作还远远没有完成。在最近的一次会议上,你的销售人员报告说,竞争性产品的进入使你们新产品的预期销售额减少为300万美元。如果完成这项开发还要花费100万美元,你还应该继续进行这项开发吗?为了完成这项开发,你的最高花费应该是多少?? 答:还应该继续这项开发。因为现在它的边际收益是300 万美元,而边际成本是100 万美元。为了完成这项开发我最多能再花300 万美元。只要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就有利可图。 6.魔力饮料公司的三位经理正在讨论是否要扩大产量。每位经理提出了做出这个决策的一种方法:哈利:我们应该考查一下我们公司的生产率——每个工人生产的加仑数——将上升还是下降。 罗恩:我们应该考查一下我们的平均成本——每个工人的成本——将上升还是下降。 赫敏:我们应该考查一下多卖一加仑饮料的额外收益,大于还是小于额外的成本。你认为谁对?答:我认为赫敏提出的决策方法正确。因为只有多卖一加仑饮料的额外收益大于它的额外成本时,多卖一加仑饮料才是有利可图的。理性人应该考虑边际量。 77.社会保障制度为65岁以上的人提供收入。如果一个社会保障的领取者决定去工作并赚一些钱,他(或她)所领到的社会保障津贴通常会减少。 A.提供社会保障如何影响人们在工作时的储蓄激励? 答:社会保障的提供使人们退休以后仍可以获得收入,以保证生活。因此,人们不用为不能工作时的生活费而发愁,人们在工作时期的储蓄就会减少。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课后习题详解(第1章 经济学十大原理)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 第1篇导言 第1章经济学十大原理 课后习题详解 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一、概念题 1.稀缺性(scarcity) 答:经济学研究的问题和经济物品都是以稀缺性为前提的。稀缺性指在给定的时间内,相对于人的需求而言,经济资源的供给总是不足的,也就是资源的有用性与有限性。人类消费各种物品的欲望是无限的,满足这种欲望的物品,有的可以不付出任何代价而随意取得,称之为自由物品,如阳光和空气;但绝大多数物品是不能自由取用的,因为世界上的资源(包括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是有限的,这种有限的、为获取它必须付出某种代价的物品,称为“经济物品”。正因为稀缺性的客观存在,地球上就存在着资源的有限性和人类的欲望与需求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研究任务就是:“研究人们如何进行抉择,以便使用稀缺的或有限的生产性资源(土地、劳动、资本品如机器、技术知识)来生产各种商品,并把它们分配给不同的社会成员进行消费。”也就是从经济学角度来研究使用有限的资源来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的问题。 2.经济学(economics) 答:经济学是研究如何将稀缺的资源有效地配置给相互竞争的用途,以使人类的欲望得到最大限度满足的科学。时下经常见诸国内报刊文献的“现代西方经济学”一词,大多也都在这个意义上使用。 自从凯恩斯的名著《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于1936年发表之后,西方经济学界对经济学的研究便分为两个部分: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是以单个经济主体(作为消费者的单个家庭或个人,作为生产者的单个厂商或企业,以及单个产品或生产要素市场)为研究对象,研究单个经济主体面对既定的资源约束时如何进行选择的科学。宏观经济学则以整个国民经济为研究对象,主要着眼于对经济总量的研究。 3.效率(efficiency) 答:效率指人们在实践活动中的产出与投入之比值,或者是效益与成本之比值,如果比值大,效率就高;反之,比值小,效率就低。效率与产出或者收益的大小成正比,而与成本或投入成反比,也就是说,如果想提高效率,必须降低成本或投入,提高收益或产出。 4.平等(equity) 答:平等指人与人的利益关系及利益关系的原则、制度、做法、行为等都合乎社会发展

曼昆经济学原理答案30—34

曼昆经济学原理答案30—34

第十二篇短期经济波动 第三十一章总需求与总供给 复习题 1.写出当经济进入衰退时下降的两个宏观经济变量的名字。写出当经济进入衰退时上升的一个宏观经济变量的名字。 答:当经济进入衰退时,实际GDP和投资支出下降,失业率上升。 2.画出一个有总需求、短期总供给和长期 总供给的曲线的图。仔细地标出正确的轴。 答: 图31—1 经济的长期均衡 3.列出并解释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的 三个原因。 答:为了理解总需求曲线向右下 方倾斜的原因,我们必须考察物价水平如何影响消费、投资和净出口的物品与劳务需求量。 (1)庇古的财富效应

物价水平下降使消费者感到更富裕,这又鼓励他们更多地支出,消费支出增加意味着物品与劳务的需求量更大。 (2)凯恩斯的利率效应 较低的物价水平降低了利率,鼓励了家庭和企业更多地支出于投资物品,从而增加了物品与劳务的需求量。 (3)蒙代尔——弗莱明汇率效应 当美国物价水平下降引起美国利率下降时,实际汇率贬值,而且这种贬值刺激了美国的净出口,从而增加了国外对美国物品与劳务的需求量。 由于这三个原因,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4.解释为什么长期总供给曲线是垂线。 答:在长期中,一个经济的物品与劳务的供给取决于它资本与劳动的供给,以及用来把资本与劳动变为物品与劳务的生产技术。由于物价水平并不影响这些实际GDP的长期决定因素,所以长期总供给曲线是一条垂线,即经济的资本、劳动和技术决定了物品与劳务供给量,而且,无论物价水平如何变动,供给量都是相同的。

5.列出并解释为什么短期总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的三种理论。 答:在短期中,总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也就是说,在一个一两年的时期中,经济中物价总水平的上升增加了物品与劳务的供给量,而物价水平下降倾向于减少物品与劳务供给量。什么因素引起物价水平与产量之间的正相关关系呢?宏观经济学家提出了三种理论说明短期总供给曲线的向右上方倾斜。在每一种理论中,一种特殊的市场不完全性引起经济中供给一方的短期状况与长期不同。虽然每一种理论在细节上不同,但它们具有共同的内容:当物价水平背离了人们预期的物价水平时,供给量就背离了其长期水平或“自然水平”。当物价水平高于预期水平时,产量就高于其自然率。当物价水平低于预期水平时,产量就低于其自然率。 (1)新古典的错觉理论 根据这种理论,物价总水平的变动会暂时误导供给者对他们出售其产品的市场发生的变动的看法。由于这些短期的错觉,供给者对物价水平的变动作出了反应,而这种反应引起了向右上方倾斜的总供给曲线。假设物价总水平降到低于

曼昆微观经济学习题

第六章、第七章练习题 一、判断 1.某厂商产量达到5万时的MR=65元,MC=55元,(其它条件一定)该厂商应继续扩大产量. 2. 完全竞争厂商只能被动地接受既定的市场价格。 3. 完全竞争条件下,行业所面临的需求曲线是一条水平线。 4. 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是短期边际成本曲线上等于和高于停止营业点的部分。 5. 完全竞争厂商的平均收益曲线和边际收益曲线与需求曲线是相同的。 6. 完全竞争厂商实现短期均衡时,定可获得大于零的经济利润。 7. 当一个完全竞争行业实现长期均衡时,每个企业都实现了正常利润,且经济利润都为零。 8. 在厂商短期均衡产量上,当AR<SAC 且AR>AVC时,厂商亏损,但应继续生产。 9. 在完全竞争市场上,SMC曲线和SAC 曲线的交点,被称为停止营业点。 10.垄断行业由于有规模经济可以比竞争行业产量更高,价格更低 11.完全竞争市场与垄断竞争市场的差别是后者可以影响产品的价格. 12.在完全竞争产品市场,厂商的短期反供给函数为P = SMC =f(Q)。 二、选择题 1、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厂商短期均衡条件是() A、P=AR B、P=MR C、P=MC D、P=AC 2、在垄断竞争中() A、为数很少的厂商,有差异的产品 B、许多厂商,同质的产品; C、为数很少几个厂商,同质产品 D、许多厂商,有差异的产品 3、在一般情况下,厂商得到的价格若低于下述哪种成本,他将停止营业?()A、平均可变成本 B、平均成本 C、平均不变成本 D、边际成本 4、在短期,完全垄断厂商() A、无盈亏 B、取得最大利润 C、发生亏损 D、以上情况都可能出现 5、下列描述中,不属于完全垄断厂商实行差别定价的条件是() A、市场存在不完全性 B、各个市场的需求弹性不同; C、市场未达到均衡状态 D、市场必须能有效地分离开来。 6、寡头垄断厂商的产品是() A、同质的 B、有差异的 C、既可以是同质的,也可以是有差异的 D、以上都不对 7、P=MC的最大利润原则() A.适用于任何条件下的厂商。 B、仅适用于完全竞争条件下的厂商。C.仅适用于非完全竞争的厂商。 D.所有的市场结构都不能适用。 8、在完全竞争市场上() A、产品不同质 B、要素不能自由流动 C、信息不畅通 D、价格既定 9、在完全竞争市场的收支相抵点上() A、P=SAC B、 P=LAC C、P=AVC D、MR=AVC 10、如果某厂商的平均收益曲线从水平线变为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说明()。A、既有厂商进入也有厂商退出该行业 B、完全竞争被不完全竞争所取代 C、新的厂商进入了该行业 D、原有的厂商退出了该行业11、对一个垄断竞争企业来说,平均收益曲线()。 A、和企业的需求曲线一样,边际收益曲线在企业的需求曲线之下。 B、在企业的需求曲线之上,边际收益曲线在企业的需求曲线之下。 C、在企业的需求曲线之上,边际收益曲线与企业的需求曲线相同。 D、和边际收益曲线一样都与企业的需求曲线相同。

曼昆微观经济学原理第六版第六章答案0001

第六章供给、需求与政府政策复习题 1 ?举出一个价格上限的例子和一个价格下限的例子。 答:为了保障城镇中低收入居民的住房需求,国家对城镇居民中的安居工程售房制定最 高限价。为了保护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对粮食的国家合同定购部分收购时制定最低限价,以保护农民的利益;。 2?什么引起了一种物品的短缺?是价格上限还是价格下限?用图形证明你的答案。 答:当价格上限低于市场均衡价格时会引起一种物品的短缺。当价格下限高于市场均衡 价格时会引起一种物品的过剩。 3?当不允许一种物品的价格使供给与需求平衡时,配置资源的机制是什么? 答:当政府对竞争市场实行限制性价格上限时,就产生了物品的短缺。卖者必然在大量 买者中配置稀缺物品。这时的配给机制可能是排长队,或者是卖者根据自己的偏好来配给物品。当政府对竞争市场实行限制性价格下限时,就产生了过剩。过剩会引起一些不合意的配 给机制,例如那些也许由于种族或家族之故而受买者青睐的卖者能比那些没有受到青睐的卖者更好地出售自己的物品。 4 ?解释为什么经济学家通常总是反对价格控制? 答:因为在市场经济中,价格对资源配置起着调节作用。如果人为的控制价格,往往会 造成某种物品的过剩或短缺,从而使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利益受到伤害,破坏市场配置资源的有效性。 5?假设政府取消向一种物品的买者征税,而向这种物品的卖者征同样的税。税收政策的这种变动如何影响买者为这种物品向卖者支付的价格、买者所支付的包括税在内的货币量、卖者扣除税收得到的货币量以及销售量? 答:税收政策的变动对它们都不产生影响。因为税收的归宿取决于供给和需求的价格弹性,而不取决于向买者征税还是向卖者征税。 6 .一种物品的税收如何影响买者支付的价格、卖者得到的价格,以及销售量? 答:一种物品的税收使买者支付的价格上升,卖者得到的价格下降,销售量下降。 7.什么决定了税收负担在买者与卖者之间分摊?为什么? 答: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决定了税收负担在买者与卖者之间的分摊。税收负担将更多地 落在缺乏弹性的市场一方身上。因为弹性实际上衡量当条件变得不利时,买者或卖者离开市 场的意愿。当对某种物品征税时,市场中其他合适选择少的一方不能轻而易举地离开,从而必须承担更多的税收负担。 问题与应用 1古典音乐的爱好者说服了国会实行每张门票40美元的价格上限。这种政策使听古典音乐 会的人多了还是少了? 答:如果40美元高于门票的市场价格,对市场没有影响,听古典音乐会的人数不会改变。如果40美元的价格上限低于门票市场价格,会有更多的人想购票去听音乐会。但是,在40美元的价格下,古典音乐会的举办者所愿意并且能够提供的音乐会门票数量比实行价格上限之前下降,市场上形成了短缺。这种价格控制政策使听音乐会的人少了。 2 ?政府确信奶酪自由市场的价格太低了。 A ?假设政府对奶酪市场实行限制性价格下限。用供求图说明,这种政策对奶酪价格和奶酪销售量的影响。是存在奶酪的短缺还是过剩? 答:从图中看,存在奶酪的过剩。 图6—1奶酪市场供求图 B ?农民抱怨价格下限减少了他们的总收益。这种情况可能吗?解释原因。

曼昆经济学原理试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50分) 1.机会成本 2.科斯定理 3.搭便车 4.囚徒困境 5.菲利普斯曲线 6.供应学派 7.凯恩斯革命 8.看不见的手 9.比较优势 10.外部性 二、简述题(第11、12、13题各12分,14题14分,共50分) 1.简述银行存款的创造过程。 2.简述失业的根源及其类型。 3.简述节俭的是非。 4.根据有关经济学原理,简析我国森林减少、珍稀动物来绝的原因及解决的措施。 三、论述题(每小题25分,共计50分) 1.论述人民币升值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2.论述政府公共投资对国民经济的作用。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50分) 1.机会成本:指人们利用一定资源获得某种收入时所放弃的在其他可能的用途中所能够获取的最大收入。生产一单位的某种商品的机会成本是指生产者所放弃的使用相同的生产要素在其他生产用途中所能得到的最高收入。机会成本的存在需要三个前提条件。第一,资源是稀缺的;第二,资源具有多种生产用途;第三,资源的投

向不受限制。从机会成本的角度来考察生产过程时,厂商需要将生产要素投向收益最大的项目,而避免带来生产的浪费,达到资源配置的最优。机会成本的概念是以资源的稀缺性为前提提出的。从经济资源的稀缺性这一前提出发,当一个社会或一个企业用一定的经济资源生产一定数量的一种或者几种产品时,这些经济资源就不能同时被使用在其他的生产用途方面。这就是说,这个社会或这个企业所能获得的一定数量的产品收入,是以放弃用同样的经济资源来生产其他产品时所能获得的收入作为代价的。这也是机会成本产生的缘由。因此,社会生产某种产品的真正成本就是它不能生产另一些产品的代价。所以,机会成本的含义是:任何生产资源或生产要素一般都有多种不同的使用途径或机会,也就是说可以用于多种产品的生产。但是当一定量的某种资源用于生产甲种产品时,就不能同时用于生产乙种产品。因此生产甲种产品的真正成本就是不生产乙种产品的代价,或者是等于该种资源投放于乙种产品生产上可能获得的最大报酬。一种资源决定用于甲种产品,就牺牲了生产其他产品的机会;从事生产甲种产品的收入,是由于不从事或放弃其他产品生产的机会而产生的。 2.科斯定理:指一种产权理论。科斯本人并未将科斯定理写成文字,科斯定理的提出是由其好友斯蒂格勒首先根据科斯于20世纪60年代发表的《社会成本问题》这篇论文的内容概括出来的。其内容是:只要财产权是明确的,并且其交易成本为0或者很小,则无论在开始时财产权的配置是怎么样的,市场均衡的最终结果都是有效率的。科斯定理进一步扩大了“看不见的手”的作用。按照这个定理,只要那些假设条件成立,则外部影响就不可能导致资源配置不当。或者以另一角度来说,在所给条件下,市场力量足够强大,总能够使外部影响以最经济的办法来解决,从而仍然可以实现帕累托最优状态。西方学者认为,明确的财产权及其转让可以使得私人成本(或利益)与社会成本(或利益)趋于一致。以污染问题为例,科斯定理意味着,一旦所需条件均被满足,则污染者的私人边际成本曲线就会趋于上升,直到与边际社会成本曲线完全重合,从而污染者的利润最大化产量将下降至社会最优产量水平。 科斯定理解决外部影响问题在实际中并不—定真的有效。资产的财产权不一定总是能够明确地加以规定;已经明确的财产权不一定总是能够转让;分派产权会影响收入分配,而收入分配的变动可以造成社会不公平,引起社会动乱。在社会动乱的情况下,就谈不上解决外部效果的问题了。 3.搭便车:指不付成本或支付很低的成本而消费公共产品的行为。公共产品的特点决定了私人厂商不愿自动提供这种产品。这是因为在公用产品消费中存在“搭便车”问题,即每个人都想不付任何成本,或只支付很低的代价,来享受公共产品的服务。由于公共物品具有消费的非竞争性和受益的非排他性,人们可以在不付费的情况下享受公共物品所带来的效益。因此公共产品覆盖的消费者人数越多,搭便车问题就越严重,公共产品由私人厂商提供出来的可能性就越小。例如:1970年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研制出了一种汽车污染物排放控制装置,每个售价20美金,如果每个车尾都装上这一装置,可使汽车排放的污染下降30%至50%。然而,污染的降低是一种公共产品,每个人呼吸空气质量是否改善并不取决于自己的车上是否装上这个新发明,而是取决于该地区大多数车主的选择,于是大多数人都不想多花20美元而只是试图搭便车,结果,在私人市场上,这种公共产品的产量总难以达到最佳水平。私人不能提供公共产品,就只能由政府出面担当此项职能。事实上,私人经济中的政府,最初就是为了提供公共产品(法律、国防、公安等等)的目的由众多私人共同建立起来的。政府这一职能具体体现为:①尽可能正确地估价社会对公用产品的实际需求;②按照社会福利最大化的原则确定税收比率,并用税收收入购置公用产品,为公众提供服务。 4.囚徒困境:指两个被捕获的囚犯之间的一种特殊“博弈”,说明为什么甚至在合作对双方有利时,保持合作也是困难的。囚犯两难处境的故事包含着一个一般性的结论,这个结论适用于任何一个力图维持其成员合作的集团。这是博弈论中的一个经典例证,同一市场上的寡头在力图达到垄断结果时的博弈类似于两个处于两难处境的囚犯的博弈。具体情况如下:两囚徒被指控是一桩罪案的同案犯。他们被分关在不同的牢房且无法互通信息。各囚徒都被要求坦白罪行。如果两囚徒都坦白,各将被判入狱5年;如果两人都不坦白,则很难对他们提起刑事诉讼,因而两囚徒可以期望被从轻发落为入狱2年;另一方面,如果一个囚徒坦白而另一个囚徒不坦白,坦白的囚徒就只需入狱1年,而另一个将被判入狱10年。那么囚徒将会怎么选择呢?下表归纳了各种可能的结果。(其中“得益”是负的,表格右下角单元格意思是两个囚徒各2年徒刑)。该表说明,这两个囚徒面临着一种困境。如果他们都不坦白(以一种会遵守的方法),那么两人只需入狱仅仅2年。但他们不能相互讲话,如果囚徒A不坦白,他就冒着被B利用的危险。因为不管囚徒A怎么选择,囚徒B坦白总是最优方案。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第五版测试题库 (05)

Chapter 5 Elasticity and Its Application TRUE/FALSE 1. Elasticity measures how responsive quantity is to changes in price. ANS: T DIF: 1 REF: 5-0 NAT: Analytic LOC: Elasticity TOP: Price elasticity of demand MSC: Definitional 2. Measures of elasticity enhance our ability to study the magnitudes of changes. ANS: T DIF: 1 REF: 5-0 NAT: Analytic LOC: Elasticity TOP: Price elasticity of demand MSC: Definitional 3. The demand for bread is likely to be more elastic than the demand for solid-gold bread plates. ANS: F DIF: 2 REF: 5-1 NAT: Analytic LOC: Elasticity TOP: Price elasticity of demand MSC: Interpretive 4. In general, demand curves for necessities tend to be price elastic. ANS: F DIF: 1 REF: 5-1 NAT: Analytic LOC: Elasticity TOP: Price elasticity of demand MSC: Interpretive 5. In general, demand curves for luxuries tend to be price elastic. ANS: T DIF: 1 REF: 5-1 NAT: Analytic LOC: Elasticity TOP: Price elasticity of demand MSC: Interpretive 6. Necessities tend to have inelastic demands, whereas luxuries have elastic demands. ANS: T DIF: 2 REF: 5-1 NAT: Analytic LOC: Elasticity TOP: Price elasticity of demand MSC: Interpretive 7. Goods with close substitutes tend to have more elastic demands than do goods without close substitutes. ANS: T DIF: 2 REF: 5-1 NAT: Analytic LOC: Elasticity TOP: Price elasticity of demand MSC: Interpretive 8. The demand for Rice Krispies is more elastic than the demand for cereal in general. ANS: T DIF: 2 REF: 5-1 NAT: Analytic LOC: Elasticity TOP: Price elasticity of demand MSC: Interpretive 9. The demand for soap is more elastic than the demand for Dove soap. ANS: F DIF: 2 REF: 5-1 NAT: Analytic LOC: Elasticity TOP: Price elasticity of demand MSC: Interpretive 10. The demand for gasoline will respond more to a change in price over a period of five weeks than over a period of five years. ANS: F DIF: 2 REF: 5-1 NAT: Analytic LOC: Elasticity TOP: Price elasticity of demand MSC: Interpretive 11. Even the demand for a necessity such as gasoline will respond to a change in price, especially over a longer time horizon. ANS: T DIF: 2 REF: 5-1 NAT: Analytic LOC: Elasticity TOP: Price elasticity of demand MSC: Interpretive 12. The price elasticity of demand is defined as the percentage change in quantity demanded divided by the percentage change in price. ANS: T DIF: 1 REF: 5-1 NAT: Analytic LOC: Elasticity TOP: Price elasticity of demand MSC: Definitional 13. The price elasticity of demand is defined as the percentage change in price divided by the percentage change in quantity demanded. ANS: F DIF: 1 REF: 5-1 NAT: Analytic LOC: Elasticity TOP: Price elasticity of demand MSC: Definitional 288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