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认识标点符号及练习学习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435.50 KB
- 文档页数:20
小学一年级标点符号的正确书写格式+用法详解+练习题(有答案)正确书写格式一、在方格稿纸上的书写格式1.在横行书写的文稿中,句号、问号、叹号、逗号、顿号、分号和冒号都占一个字的位置,放在句末的右下角。
这七种符号通常不能放在一行的开头,因为这些符号表示语气的停顿,应该紧跟在一句话的末尾。
如果一行的最后的一个格正好被文字占用了,那么这个标点就必须点标在紧靠文字的右下角。
2.引号、括号、书名号的前一半和后一半都各占一个字的位置,它们的前一半可以放在一行的开头,但不出现在一行的末尾,后一半不出现在一行的开头。
3.破折号和省略号都占两个字的位置,可以放在一行的开头,也可以放在一行的末尾,但不可以把一个符号分成两段。
连接号和间隔号一般占一个字的位置。
这四种符号的位置都写在行次中间。
4.着重号和专名号标在字的下边。
二、在长格稿纸上的书写格式1.直行书写时,标点符号的格式是这样的:句号、问号、叹号、逗号、顿号、分号和冒号放在字的下方偏右,也占一个字的位置。
2.破折号、省略号、连接号和间隔号放在字下居中。
3.引号改用『』和「」。
括号的两部分分别放在被标明词语的上下。
4.着重号标在字的右侧。
专名号标在字的左侧。
哪些符号不该放在一行的开头和末了,直行书写和横行书写的规则是一样的三、标点符号的书写格式2标点符号歌句号歌一句末尾用句号,语气平缓调不高。
读书见它要停顿,作文断句莫忘掉。
问号歌有疑有问用问号,设问、反问也需要。
遇它读出语调来,看书见它要思考。
叹号歌感情强烈句和段,其中叹号常出现。
请求、反问都该用,有它文章起波澜。
顿号歌并列词语或短语,地位一样并肩站。
顿号用来做分界,读到它时停顿短。
逗号歌标点符号谁最忙?逗号使用最频繁。
句子中间要停顿,往往由它来值班。
分号歌并列句子肩并肩,不分主次紧相连。
如用逗号隔不开,可用分号站中间。
冒号歌小小冒号两个点,提示下文常出现。
它和引号是朋友,文章之中常相伴。
引号歌四个蝌蚪真奇妙,前揽后抱是引号。
一年级《正确使用标点符号》教学课件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标点符号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使学生掌握常用的标点符号及其使用方法。
3.培养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内容1.标点符号的基本概念(1)什么是标点符号(2)标点符号的作用2.常用标点符号及其使用方法(1)句号(2)问号(3)感叹号(4)逗号(5)顿号(6)分号(7)冒号(8)引号(9)括号3.标点符号在写作中的应用(1)句子结构层次的划分(2)句子意义的表达(3)句子语气的变化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标点符号的基本概念、作用和使用方法。
2.示例法:通过典型例句展示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
3.练习法: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标点符号的填空、改错等练习。
4.互动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互相评价作文中的标点使用。
四、教学步骤1.导入新课:通过有趣的故事或实例,引起学生对标点符号的兴趣。
2.讲解标点符号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3.逐一讲解常用标点符号的使用方法,结合示例进行分析。
4.组织学生进行课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5.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具体语境中运用标点符号。
6.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五、教学评价1.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练习情况,了解他们对标点符号的掌握程度。
2.课后作业:检查学生作业中的标点符号使用情况,评估他们的学习效果。
3.作文评价:在批改作文时,重点关注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给予针对性的指导。
六、教学资源1.教材:一年级语文课本。
2.辅助材料:标点符号练习册、作文范文等。
3.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电脑等,用于展示课件和示例。
七、教学建议1.注重趣味性: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生动有趣的故事或实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强化练习:通过大量的练习,让学生熟练掌握标点符号的使用方法。
3.结合实际:将标点符号的学习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写作实际相结合,提高他们的实际运用能力。
4.及时反馈:对学生作业和作文中的标点符号使用进行及时反馈,帮助他们纠正错误,提高写作水平。
小学一年级标点符号用法详解(附习题+答案)标点符号歌句号歌一句末尾用句号,语气平缓调不高。
读书见它要停顿,作文断句莫忘掉。
问号歌有疑有问用问号,设问、反问也需要。
遇它读出语调来,看书见它要思考。
叹号歌感情强烈句和段,其中叹号常出现。
请求、反问都该用,有它文章起波澜。
顿号歌并列词语或短语,地位一样并肩站。
顿号用来做分界,读到它时停顿短。
逗号歌标点符号谁最忙?逗号使用最频繁。
句子中间要停顿,往往由它来值班。
分号歌并列句子肩并肩,不分主次紧相连。
如用逗号隔不开,可用分号站中间。
冒号歌小小冒号两个点,提示下文常出现。
它和引号是朋友,文章之中常相伴。
引号歌四个蝌蚪真奇妙,前揽后抱是引号。
人物语言引在内,别人文句用它标。
破折号歌解释前用破折号,语义转折它出面。
既可表示声延长,又可表示话中断。
省略号歌省略号,六个点,千言万语全包揽。
表示省略用到它,说话断续把它添。
书名号歌书名号,前后弯,标明书籍和报刊。
篇名、曲名也可用,标得清楚方便看。
●具体符号用法说明举例(一)句号。
1、用于陈述句的末尾。
北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
2、用于语气舒缓的祈使句末尾。
请您稍等一下。
(二)问号?1、用于疑问句的末尾。
他叫什么名字?2、用于反问句的末尾。
难道你不了解我吗?(三)感叹号!1、用于感叹句的末尾。
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而奋斗!2、用于语气强烈的祈使句末尾。
停止射击!3、用于语气强烈的反问句末尾。
我哪里比得上他呀!(四)逗号,1、句子内部主语与谓语之间如需停顿,用逗号。
我们看得见的星星,绝大多数是恒星。
2、句子内部动词与宾语之间如需停顿,用逗号。
应该看到,科学需要一个人贡献出毕生的精力。
3、句子内部状语后边如需停顿,用逗号。
对于这个城市,他并不陌生。
4、复句内各分句之间的停顿,除了有时要用分号外,都要用逗号。
据说苏州园林有一百多处,我到过的不过十多处。
(五)顿号、用于句子内部并列词语之间的停顿。
正方形是四边相等、四角均为直角的四边形。
句号是最常见的标点符号之一、它用于句子的末尾,表示陈述句或祈
使句的结束。
句点后面一般要空一个字符的位置。
例如:我喜欢吃水果。
小狗在睡觉。
问号是用于疑问句的标点符号。
它放在疑问句的句末,表示对事情的
疑问。
例如:你是哥哥吗?今天是星期几?
感叹号表示强调或感叹,常用于感叹句的末尾。
例如:多漂亮的花啊!真棒!
逗号用于分隔句子中的词、短语和分句。
例如:小明喜欢跑步、游泳和跳绳。
妈妈做了饭,爸爸在洗碗。
句号、问号、感叹号以及逗号的使用应根据句子的结构和语义要求。
句号用于陈述句和祈使句,表示陈述和命令的结束。
问号用于疑问句,表示疑问。
感叹号用于感叹句,表示强调和惊叹。
逗号的使用较为复杂。
它可用于分隔词或短语,以及相对较长的分句,用于表示顺承、并列和解释。
例如:小明会游泳,跳得还不错。
逗号还可以用于列举多个类似的词或短语。
例如:我喜欢吃苹果,香蕉,橙子和葡萄。
逗号还可以用于隔开省略的主语、宾语或谓语。
例如:我喜欢吃水果,他喜欢吃蔬菜。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标点符号在使用时较为简单,但是在整篇文章的写作中,要合理使用标点符号,使文章结构清晰,表达准确。
小学语文标点符号用法小学语文标点符号用法学习一:概述(十六种标点符号)一、标点符号概述 (十六种标点符号)标点符号是书面语言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作为一种表达的工具,配合文字来表达人的思想和情感,有很大的功劳。
试想,如果在书面语言中没有标点符号会怎样呢?那么,我们的语文课本上将是一篇篇长长的字串,一篇文章或一段文章,谁能一口气读完呢?即使断断续续读完,是否就能读出所要表达的意思呢?你不妨读一读下面的两例文字:1.有粮不准卖给八路军2.养猪大如山老鼠头头死酿酒缸缸好造醋坛坛酸人多病少财富读了例1,你可能理解它的意思,可是读了例2,恐怕你就不知道作者在说些什么了。
现在我们加上标点符号变一变读法:3.有粮不准卖给八路军?4.有粮不准卖给八路军!5.有粮不准卖,给八路军!6.养猪大如山,老鼠头头死。
酿酒缸缸好,造醋坛坛酸。
人多,病少,财富。
7.养猪大如山老鼠,头头死。
酿酒缸缸好造醋,坛坛酸。
人多病,少财富。
例3到例5是从例1变化的。
例3加了个问号,提出一个问题。
例4加了叹号,句意明确,口气强硬。
这一句是日本鬼子封锁解放区时,写在街墙上的一句口号。
今天我们读了仍觉得它体现了日本鬼子的歹毒、霸道。
例5则是在鬼子写的标语中间加了个逗号,你再一读,哈哈,真是气死日本鬼子。
这一个逗号是抗日游击队员在夜里加上去的。
加了逗号的标语和不加逗号的标语意思完全相反,这个小小的逗号作用可真不小。
再读读例6和例7,我们发现同是这十来个字,排列的顺序也没变,可意思却完全相反。
原来是标点符号的位置变了,使句意改变了。
例2有这样一段故事:从前一个吝啬鬼,请一位穷秀才为店铺写对联,上联是“养猪大如山老鼠头头死”,下联是“酿酒缸缸好造醋坛坛酸”,横披是“人多病少财富”。
吝啬鬼是依照例6的方式念的,一时心花怒放,高兴万分;街坊的孩子们是照着秀才的指点,按例7的方式念的,气得吝啬鬼直翻白眼。
从以上例句我们可以看出:没有标点符号,书面语言只是一个字串,无法读出它们的准确意思;有了标点符号,语言的意思才清楚明了;而标点符号的变换或挪位,语言的意思也随之发生变化。
一年级学习认读常见的标点符号最基础的标点符号有句号、问号和感叹号三种。
句号用于句子的终止;问号用于疑问句结尾;感叹号用于表示强烈的情感。
这三种标点符号在学习认读中是非常重要的。
除了基础的句号、问号和感叹号外,还有逗号、顿号、分号、冒号、引号、括号、破折号等标点符号。
它们各有不同的用法和表达方式。
逗号(,)是用来分割连接两个部分的。
比如在列举事物、分隔并列成分时使用。
例如“我喜欢吃苹果,梨子,香蕉。
”逗号的使用能够使句子更加清晰、有层次感。
顿号(、)是用来分隔并列成分的,与逗号的作用类似。
比如“他们是老师、医生、警察。
”顿号的使用在口语和书面语中都非常常见。
分号(;)用于连接两个独立但相关的句子,表示相似或对比关系。
比如“他喜欢吃苹果;我喜欢吃梨子。
”分号的使用能够使文句更加连贯。
冒号(:)用于引导后面的解释或解释前面的内容。
比如“他说:我今天很高兴。
”冒号的使用能够使句子更加明确和简洁。
引号(“”)用于引述别人的话或表示特定意义。
比如“他说:‘我今天很高兴’。
”引号的使用能够使读者更容易理解作者的意图。
括号(())用于补充说明、解释或引用信息。
比如“我喜欢吃苹果(尤其是红富士)。
”括号的使用能够帮助作者在正文中添加附加信息。
破折号(——)用于表示转折或强调。
比如“他喜欢吃橘子——这是他一直最喜欢的水果。
”破折号的使用能够使句子更加有力和生动。
通过对以上常见的标点符号的学习,可以帮助一年级的学生提高阅读和表达能力。
学生们可以通过阅读练习和日常交流中的使用,逐渐熟悉并灵活运用这些标点符号。
总之,标点符号在语言表达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正确地使用标点符号能够使句子更加准确、清晰,提高语言的表达力。
一年级的学生在学习认读常见的标点符号时,需要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才能够更好地掌握它们的用法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