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库水质模型建立教程.
- 格式:ppt
- 大小:879.01 KB
- 文档页数:69
国家开放大学《环境水力学》单元自测参考答案第1章绪论1.环境与环境保护的概念是什么?参考答案: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动物、自然古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
环境保护就是利用现代环境科学的理论与方法,在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同时,深入认识并掌握污染和破坏环境的根源和危害,有计划地保护环境,预防环境质量的恶化,控制环境污染,保护人体健康,促进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造福人民,贻惠于子孙后代。
2.工程水利与资源水利的内涵、区别与联系?参考答案:所谓“工程水利”,就是以水利工程设施的建设为核心,通过工程措施除水害、兴水利,以满足人们安居乐业的需要和实现社会经济的发展。
所谓“资源水利”,就是把水资源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紧密联系起来,进行综合开发,科学管理,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主要体现在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治理、配置、节约和保护等六个方面。
区别与联系:①工程水利是资源水利的基础,资源水利是工程水利的发展与提高。
②工程水利与资源水利相互依存,共同发展。
③资源水利是对工程水利的延伸和发展。
第2章水环境与生态学基础1.水和水体的区别?参考答案:在环境领域中,水和水体是相互有联系的两个不同概念。
水就是指纯粹意义上的H2O,不含任何杂质。
水体则是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或自然综合体,除了贮水体中的水外,它还包括水中的悬浮物、溶质、水生生物和底泥。
2.氮、磷、有机物对水质的影响?参考答案:水体中氮、磷的浓度过高,就会使浮游植物大量繁殖,造成水体的富营养化。
有机物可以笼统地分为容易降解的有机物和难降解的有机物。
容易降解的有机物能够立即被微生物所利用,是导致水体溶解氧下降的主要原因。
而难降解的有机物,除腐殖质和纤维素之外,大多是毒性比较大的有机物,在水体中容易积累,导致长期毒理效应。
有机物对水体中其他物质的存在形态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水质监测布点优化模型设计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曹波 高怡宁摘要在本文中我们在大量监测点中随机选取n 个监测点,而每个点有m 个监测指标,利用这些数据建立矩阵,比较所有指标选出虚拟“最优点”和“最劣点”,定义D + i (t)和D -i (t)来描述每个监测点与虚拟最优点”和“最劣点”的距离,最后根据e i =()∑∑∑==+=++Ti Ti Ti t t v t t v t t v 11-i i12i ))(D )(())(D)(()(D)(来对监测点进行分类,其中v(t)为评价各时段权重的指标。
在同类点中选区具有代表性的点来进行监测,以达到优化的目的。
关键字:水质监测 成本最小 监测点优化 动态贴近 监测点分类 一、问题阐述治理好水质,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对水质实行有效的监测,而有效的监测离不开监测点的选取,该如何选取选取适当的水质监测点以使得监测的效果更好呢?有人会说在水面上多摆放监测点不就可以了吗?答案不然。
在做一项监测时,由于资源的有限性,我们不可能无止境的利用这些有限的资源,因此我们只能合理安排资源,使得监测效果最大化,同时监测成本最小化。
这就是本文所要阐述的思路。
水库水质监测点的布点至关重要。
一般而言,合理的布点要求如下:首先,监测点能采集到有代表性、全面的水质信息,以满足科研监测等需求。
第二、在保证必要的精度和统计学样本的需求上,布点的个数应尽量少。
第三、保证设备的可靠性、数据的正确性。
在以往的国内研究中,例如模糊聚类、动态贴近等很多方法都被学者应用到了水质布点模型的设计中,但绝大部分这些方法都因其复杂性或者其他原因没有得到广泛运用。
另外,大部分的水质模型也存在很多问题。
例如说一些模型只考虑了水质空间上的变化而忽略了时间、季节上的不同。
另有一些模型采用了不同的水质标准,带来比较和理解上的不便。
因此,水质布点模型仍然是一个急需研究的领域。
二、建模原理及步骤1、模型思想本质上,水质监测点的优化是一个多因素指标决定的决策行为,但由于多因素指标的复杂性以及难以决策,并且对于多因素指标我们无法直接对其进行比较,所以我们应建立一个纯实量多元函数,将多指标问题单指标化,用单一化后的指标来衡量各监测点之间的相似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