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防辐射混凝土存在的问题
- 格式:doc
- 大小:30.00 KB
- 文档页数:3
混凝土墙面防辐射的方法一、前言随着现代家庭电器的普及和科技的发展,人们的生活环境中日益增多的电磁辐射已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据统计,全球约有三分之一的人口生活在频繁接触电磁辐射的环境中,长期暴露于电磁辐射中可能会引发多种健康问题,如头痛、失眠、疲劳、免疫力下降、癌症等等。
因此,对于家庭装修中的防辐射问题,不仅是一个美学问题,更是一个健康问题。
混凝土墙面作为一种常见的建筑材料,其密度大、导热系数低、强度高等特点使其成为一种较为理想的防辐射材料。
本文将从混凝土墙面防辐射的原理、方法和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二、混凝土墙面防辐射的原理混凝土墙面作为一种密度较高的建筑材料,在电磁波的传播过程中会发生反射、吸收和透射等过程。
其中,反射是指电磁波在材料表面发生反弹的现象,其反射率与材料的密度、介电常数和电导率等因素有关;吸收是指电磁波在材料内部被吸收并转化为热能的过程,其吸收率与材料的厚度、密度和介电常数等因素有关;透射是指电磁波穿过材料而不被吸收或反射的现象,其透射率与材料的厚度、密度和介电常数等因素有关。
因此,混凝土墙面防辐射的原理主要是依靠其密度大、导热系数低、强度高等特点,通过反射、吸收和透射等过程来减少电磁辐射的穿透和扩散,从而达到防辐射的效果。
三、混凝土墙面防辐射的方法1. 选择密度高的混凝土材料密度是影响混凝土墙面防辐射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
因此,在选购混凝土材料时,应优先选择密度高的材料,如高强度混凝土、重力混凝土等。
这样可以使墙面更加紧密,从而有效减少电磁辐射的穿透和扩散。
2. 采用金属网格等材料增加反射率金属网格是一种具有较高反射率的材料,可以用于增加混凝土墙面的反射率,从而达到防辐射的效果。
具体做法是,在混凝土墙面施工前,将金属网格或者其他金属材料粘贴在墙面上,然后再进行混凝土的浇筑。
这样可以有效地增加混凝土墙面的反射率,减少电磁辐射的穿透和扩散。
3. 在混凝土中加入防辐射材料除了选择密度高的混凝土材料外,还可以在混凝土中加入防辐射材料,如铁粉、铜粉等。
防辐射水泥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0引言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核技术也得到飞速发展,被广泛应用于军事、医学、日常生活及其他各个领域。
特别是在能源问题己经成为世界性难题,全球推进低碳经济的背景下,核电作为一种清洁无排放的新型能源,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
目前,我国的核电事业正处在一个飞速发展的阶段,是全球核电在建规模最大的国家。
鉴于核辐射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威胁,对环境造成长久破坏,由此核技术的安全性一直是困扰其进一步发展的关键因素。
人们对核辐射防护屏蔽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也研制出了一系列的防护屏蔽材料。
其中,水泥、混凝土材料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防辐射材料。
在防辐射水泥的研究利用领域,目前国内外研究和应用的主要是钡水泥、铭水泥、含硼水泥,这些水泥存在防辐射效果单一且热稳定性差的缺点。
在射线辐射条件下,对防辐射水泥的组成结构转变规律及其长期性能研究不足。
随着核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核辐射防护屏蔽标准必然越来越高,迫切需要一种高效、全面、稳定的防辐射水泥用于核辐射防护。
在对防辐射水泥研究现状、存在问题进行总结的基础上,提出对防辐射水泥研究发展趋势的思考。
1防辐射材料研究状况1. 1防辐射材料的屏蔽机制核辐射中主要有。
p.y.X射线及中子射线。
在这些射线中。
p射线穿透力弱,很容易被吸收,一般厚度的防护材料就能屏蔽。
防核辐射材料主要屏蔽的是y.X射线和中子射线。
材料对电离辐射的屏蔽作用是通过材料中所含的吸收物质对吸收射线完成的。
物质对射线的吸收以两种方式进行,即能量吸收和粒子吸收。
能量吸收以射线粒子与物质粒子发生弹性和非弹性散射方式进行,后者如康普顿散射。
当射线能量较高时,如高能X射线或者y射线,康普顿散射是吸收射线能量的主要方式。
粒子吸收射线粒子与物质原子或原子核发生相互作用方式进行,如光电效光电效应是射线粒子与核外电子发生碰撞,射线能量全部转给电子,射线粒子被吸收。
电子获得能量后摆脱原子核的束缚,成为自由电子。
防辐射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控制的几点体会论文导读:尤以基础地下室和有防辐射要求的工程为甚。
因而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
如何有效防止和控制混凝土变形裂缝的出现。
介绍了在施工中通过控制配合比、浇筑、养护等一系列措施。
关键词:大体积混凝土,裂缝,防辐射,措施近年来,国内建筑工程中混凝土工程的体量日渐增大,尤以基础地下室和有防辐射要求的工程为甚。
同时,随着我国建筑技术的发展和城市建设、城市环保的需要,预拌商品混凝土以其集约化的生产方式,稳定优异的产品质量,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然而,由于预拌混凝土在施工中需要的坍落度比现场自拌混凝土传统施工工艺大得多,因而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如何有效防止和控制混凝土变形裂缝的出现,显得非常重要。
本文结合盐城市**医院肿瘤中心一期工程的加速器机房混凝土施工实例,介绍了在施工中通过控制配合比、浇筑、养护等一系列措施,有效地防止有防辐射要求大体积混凝土出现变形裂缝的体会。
1.工程实例盐城市**医院肿瘤中心一期工程位于医院内西北角,坐北朝南。
本工程建设用地面积约1064M2,总建筑面积5105M2。
地上六层,局部七层,建筑总高度26.65米,东西长约37.60米,南北最宽处34.42米;框架结构。
肿瘤中心加速器机房工程概况:加速器机房墙体,外墙宽度大多数为1300mm,最薄处为600mm,室内有连墙垛4个:均为2500ηtimes;4000mm,迷道有两道600-1150mm宽的楔形墙。
实际墙身高度为7.05m,顶板厚为1300-2500m。
混凝土设计等级为C30。
加速器机房的墙体、顶板混凝土工程是本工程中重中之重的重点工程,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有防辐射要求大体积混凝土出现变形裂缝,杜绝放射性物质的辐射污染。
医疗部门根据防辐射的特性对施工提出如下要求:1.1、混凝土施工成型后表面不允许有收缩裂缝。
1.2、混凝土施工中不允许出现施工冷缝,加速器机房的墙板和顶板必须一次成型。
1.3、混凝土施工必须振捣密实;混凝土内部不能出蜂窝、孔洞等缺陷。
第33卷 第1期2011年1月武 汉 理 工 大 学 学 报JOURNALOFWUHANUNIVERSITYOFTECHNOLOGYVol.33 No.1 Jan.2011DOI:10.3963/j.issn.1671‐4431.2011.01.010防辐射混凝土研究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潘智生,赵 晖,寇世聪(香港理工大学土木结构工程系,香港红)摘 要: 核辐射存在于核电、工业、医疗等各个领域,辐射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了极大威胁,辐射问题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
从防辐射混凝土原材料选择、矿物掺和料对防辐射混凝土性能影响、防辐射混凝土配合比设计、防辐射混凝土长期性能等方面介绍了防辐射混凝土的研究现状,分析了防辐射混凝土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对防辐射混凝土发展趋势进行深入思考的基础上,提出磨细废弃电脑屏幕(CRT)玻璃轻骨料代替重金属骨料制备防辐射混凝土的新思路。
关键词: 防辐射混凝土; 存在问题; 发展趋势; CRT玻璃骨料; 可行性中图分类号: TU528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671‐4431(2011)01‐0045‐07DevelopmentTrendofRadiationShieldingConcretePOONChi‐sun,ZHAOHui,KOUShi‐cong(DepartmentofCivilandStructuralEngineering,TheHongKongPolytechnicUniversity,HungHom,HongKong,China)Abstract: Theuseofradiationiscommoninmanyfieldsofapplicationsincludinginnuclearreactors,differenttypesofindustriesandmedicine.Thepotentialimpactofradiationontheenvironmentandhumanhealthareofsignificantcon‐cern.ThisarticlepresentsareviewofresearcheffortsthathavebeenmadeondevelopingradiationshieldconcreteinChi‐naandoverseascountries.Thereviewcoversrawmaterialsselection,effectsofmineraladmixturesonconcreteproper‐ties,mixdesign,andlong‐termperformanceoftheconcrete.Thecurrentproblemsandresearchgaspsareanalyzed.Anewtechniqueofutilizingcrushedleadedglassderivedfromwastecathoderaytubes(CRT)isproposedforthedevelop‐mentoftheradiationshieldingconcrete.Keywords: radiationshieldconcrete; currentproblem; developmenttrend; cathoderaytube(CRT)glassrecy‐cling; feasibility收稿日期:2010‐10‐08.基金项目:香港环境及自然保育基金赞助.作者简介:潘智生(1959‐),男,教授,博导.E‐mail:cecspoon@polyu.edu.hk辐射存在于整个宇宙空间,辐射来源有天然辐射和人工辐射,天然辐射包括环境中宇宙射线、γ射线、氡、α粒子射线,人工辐射有核电、军事、教育、科研、医疗等领域应用过程中所产生的α、β、γ、X和中子射线等各种射线[1],受到这些射线长期辐射能诱发癌症、白血病和多发性骨髓癌、恶性肿瘤、甲状腺技能紊乱、不育症、流产和生育缺陷等多种人类绝症,同时还能诱发植物基因变异、危害农作物生长。
浅谈防辐射混凝土存在的问题摘要:防辐射混凝土广泛应用于工业探伤、核能、医院和射线装臵场所的环境防护。
对χ、γ射线具有良好的吸收作用,可以代替惯用的铅板防护,具有施工简便、粘结牢固、无毒性、价格低廉等特点,是屏蔽射线的理想防护材料。
但目前国内外关于原材料对防辐射混凝土性能的影响,矿物掺和料对防辐射混凝土性能影响,防辐射混凝土配合比设计,防辐射混凝土长期性能等方面已经做了一些初步研究与探索,但还存在一些问题。
关键词:防辐射混凝土存在问题应用领域耐久性机理引言:随着现代科技的高速发展,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污染源日益受到各界的关注,这就是被人们称为“隐形杀手”的电磁辐射。
对于人体这一良导体,电磁波引不可避免地会构成一定程度的危害。
而防辐射混凝土已经代替铅制品广泛为人们所熟知。
为了确保这种材料即可以防辐射又可以满足建筑结构要求,在此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一些探讨。
正文:防辐射混凝土也称屏蔽混凝土、防射线混凝土。
容重较大,对γ射线、X射线或中子辐射具有屏蔽能力,不易被放射线穿透的混凝土。
胶凝材料一般采用水化热较低的硅酸盐水泥,或高铝水泥、钡水泥、镁氧水泥等特种水泥。
用重晶石、磁铁矿、褐铁矿、废铁块等作骨料。
加入含有硼、镉、锂等的物质,可以减弱中子流的穿透强度。
常用作铅、钢等昂贵防射线材料的代用品。
用于屏蔽X射线、γ射线和中子辐射作用的混凝土。
用于原子能反应堆、粒子加速器,以及工业、农业和科研部门的放射性同位素设备的防护。
目前用于防辐射的防护材料主要有钢板、铅板、水和混凝土等。
其中铅和钢具有较高的密度,其防γ、x射线性能良好,但铅来源少、成本高,属于贵重金属,且其徐变性较大,当荷载较大时不宜应用;钢铁用作防辐射材料时施工性能差;水对中子射线有良好的屏蔽效果,但其难以定型,在构造和管理上均比较复杂。
而混凝土具有较好的防护性能,原材料来源广泛,价格低廉,施工性能良好,可依结构要求制成相应的形状和尺寸。
因此,在防辐射防护材料中,混凝土的综合技术经济效果最佳。
混凝土结构防辐射设计规范标题:混凝土结构防辐射设计规范的新视角摘要:本文将从一个新的视角来探讨混凝土结构防辐射设计规范。
通过分析已有文献和研究成果,我们将提供一种深度的理解,介绍有关混凝土结构在防辐射方面的设计要求和最佳实践。
此外,我们还将分享我们对混凝土结构防辐射设计的观点和理解。
引言:随着核能的广泛应用以及放射性物质的增加,混凝土结构防辐射设计变得越来越重要。
传统上,混凝土在核电站和放射性物质储存设施中被广泛使用。
然而,现有的设计规范并没有提供详细的指导和要求,针对混凝土结构的辐射防护。
因此,本文旨在通过提供新的视角和深入的内容,寻找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
1. 混凝土的辐射防护性能1.1 辐射阻挡能力1.2 辐射吸收特性1.3 辐射透射和反射1.4 混凝土密度和厚度的影响2. 混凝土结构防辐射设计要求2.1 目标剂量和辐射源属性的考虑2.2 结构材料的选择2.3 保护层和屏蔽设计2.4 结构设计和几何形状优化3. 混凝土结构防辐射设计的最佳实践3.1 混凝土材料的改进和研发3.2 结构布局和几何形状的优化3.3 墙体和地板的特殊设计考虑3.4 辐射屏蔽材料和技术的应用4. 本文观点和理解4.1 混凝土结构防辐射设计的重要性4.2 挑战和机遇4.3 未来发展方向结论:本文从一个新的视角探讨了混凝土结构防辐射设计规范,并提供了有关混凝土在辐射防护方面的设计要求和最佳实践。
通过深入分析混凝土的辐射防护性能和现有设计规范的不足,我们希望能够启发更多的研究和实践,进一步提高混凝土结构的辐射防护性能。
我们相信,混凝土结构防辐射设计将在未来发展中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以保护人员和环境免受辐射的危害。
附注:以上提供的结构化文章大纲仅供参考,你可以根据具体的需求和内容进行相应调整和修改。
这样的文章长度是3000字以上,也符合要求。
医院建筑防辐射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王严摘要:医院建筑内部部分精密仪器设备存在辐射,对人体身体健康有害。
对这部分建筑进行设计与施工时,应考虑到建筑的防辐射需求,要积极的采取防辐射建材,其中防辐射大体积混凝土是医院建筑常用的防辐射建材。
本文主要针对医院防辐射建筑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分别探讨了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和施工时的关键技术。
关键词:医院工程;防辐射混凝土;施工;前言随着建筑业的快速发展,施工过程中常涉及到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问题,由于其具有体积较大、结构厚、钢筋密要求高等特点,因此对施工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重视施工问题,才能确保施工质量。
一、防辐射混凝土概述1.防辐射混凝土介绍建筑工程施工期间,会应用到很多建筑材料,而普通防辐射混凝土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一种。
此种建筑材料根据自身重量与厚度优势,有效的防止有害射线的进入。
所以,一般而言,砼结构厚度明确,施工人员可以通过提高砼的密实程度来达到预期的防辐射效果。
但是要想此种建筑材料能够充分的发挥出防辐射的作用,必须做到以下几点:首先,选择原材料时,一定要严格,同时做好配合比设计工作;其次,要做好施工缝预留工作,必须要找准预留位置,否则将会造成非常大的偏差;再次,施工人员必须按照技术标准要求来进行混凝土浇筑与振捣,以此保证砼密实程度达到技术标准;最后,做好裂缝的控制工作,如果混凝土出现了裂缝,所有的工作都将失去效用。
2.防辐射混凝土的特点在工程施工的过程中,防辐射混凝土主要是依靠自身的容重以及厚度来有效的防治有害射线的辐射,因此在通常情况下,如果混凝土结构的厚度已经被确定,那么我们就要适当的提升混凝土的密实度,从而使得防辐射效果得到有效的提升。
不过我们在使用的防辐射混凝土的时候,我们还需要考虑一下几个问题:第一,原材料的选择和混凝土配合比的配置;第二,施工缝预留的位置;第三,技术人员对混凝土浇筑振捣施工的具体方法,使得混凝土的密实度符合工程设计的相关要求;第四,对稳定裂缝的控制和混凝土的养护工作。
混凝土的辐射防护处理方式混凝土的辐射防护处理方式在现代建筑设计和施工中,辐射防护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
尤其是在核能、医疗设施和工业领域,辐射防护对于保障人员和环境的安全至关重要。
而混凝土材料在辐射防护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它被广泛应用于辐射防护处理中。
本文将深入探讨混凝土的辐射防护处理方式。
1.使用适当的混凝土配方混凝土辐射防护处理的第一步是选择合适的混凝土配方。
通常情况下,辐射防护要求使用高密度混凝土。
高密度混凝土通过在混凝土中添加高密度成分,如重金属骨料或矿粉,以增加它的密度和质量。
这样可以有效地吸收和阻挡辐射。
2.增加混凝土的厚度混凝土辐射防护处理的另一个常用方式是增加混凝土的厚度。
混凝土的厚度可以根据具体的辐射防护需求进行调整。
增加混凝土的厚度可以增加辐射吸收和散射的路径长度,从而减少辐射的穿透性。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在增加混凝土厚度时,必须确保建筑结构的安全性和可行性。
3.使用辐射防护衬板材料除了增加混凝土的厚度,使用辐射防护衬板材料也是一种常见的混凝土辐射防护处理方式。
辐射防护衬板可以包括钢板、铅板或镀金属板等材料。
这些衬板材料可以覆盖在混凝土表面,以增加辐射防护效果。
它们不仅能够提供额外的密封和屏蔽层,还可以增加混凝土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
4.使用辐射防护添加剂辐射防护添加剂是一种特殊的化学品,可以添加到混凝土中,以增强其辐射防护性能。
这些添加剂可以通过吸收和阻挡辐射粒子的能量,从而减轻辐射的穿透性。
辐射防护添加剂还可以提高混凝土的密度和抗辐射能力。
总结与回顾:在混凝土的辐射防护处理中,选择适当的混凝土配方、增加混凝土的厚度、使用辐射防护衬板材料以及添加辐射防护添加剂都是常见且有效的处理方式。
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显著地减少辐射的穿透性,保护人员和环境的安全。
个人观点与理解:混凝土的辐射防护处理是建筑和工程领域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
随着核能和医疗技术的发展,对辐射防护的需求越来越高。
混凝土作为一种常用的建筑材料,具有很好的抗辐射能力和阻挡辐射的特性。
防辐射混凝土施工裂缝控制摘要:最近几年,在我国建筑工程建设中,混凝土裂缝一直是该行业重点关注的问题。
在施工活动当中,实施严格控制温度等措施,能够在较大程度上控制混凝土裂缝问题发生。
对于一些带有特殊功能的建筑物来说,降低接卸设备运行过程中辐射外泄也是当下亟需解决的问题。
基于此,本文介绍了防辐射混凝土裂缝类型,探索了防辐射混凝土施工裂缝控制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防辐射混凝土;裂缝类型;裂缝控制前言:现阶段,建筑工程建设活动中,大体积防辐射混凝土使用越来越广泛。
防辐射区域作为特殊性场所,辐射源外泄会给人们身体健康造成极易不利的影响。
开展科学、合理的工程项目施工,可以在维护人们身体健康的基础之上,充分保障防辐射混凝土施工质量,特别对于施工裂缝的控制。
相较于普通混凝土,防辐射混凝土施工比较特殊,工作人员必须认真谨慎的对待,在混凝土配料、制作以及浇筑等环节操作中,必要保证其遵循国家及行业标准,规范实施。
1防辐射混凝土裂缝类型1.1收缩裂缝防辐射混凝土通过一周时间的养护处理时,其内部的热量将会蒸发,促使内部和外部变化逐渐正常,但是养护期间,如果水分不足,将会导致热量散发后,使得混凝土表面出现干裂。
对此,防辐射混凝土养护需要得当,如果因热量或者光照等外部条件不合理,造成表面收缩速度比内部收缩速度快,将会引发混凝土表面开裂。
1.2温差裂缝工程项目施工时期比较长时,尤其是在6个月之上,会因外界环境大程度变化,使得混凝土受内外温差影响,形成膨胀收缩拉应力,而防辐射混凝土对温度变化非常的敏感,当温度突升或者骤降时,会产生较大的温差,此时如果混凝土抗拉力低于拉应力,便会产生裂缝。
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因为温度变化而发生的裂缝问题目前屡见不鲜,并且经常发生在养护工作完毕后的施工末期,无法预料。
2防辐射混凝土施工裂缝控制措施2.1 原材料控制对于防辐射混凝土材料的选择,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防辐射混凝土材料需要具有良好的可加工性能,具体包含形状和尺寸等;(2)防辐射混凝土材料要具备较强的强度,可以确保防护体稳定性;(3)当材料作为屏蔽体使用时,所生成的次级辐射比较少;(4)材料成型防护体具备较好的密封性,比如墙和室等,不能存在贯穿裂缝和穿透孔洞等缺陷问题。
工程实例谈防辐射混凝土墙体施工技术1 工程概况杭州氧气机股份有限公司下属空一厂迁建项目,占地面积为41614m2,建筑总面积为45234 m2,包括大件车间、黑色分厂、有色分厂、X射线探伤室、辅助办公室等建筑物。
其中X射线探伤室建筑总面积为2095 m2,单层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墙体高度为13.5m,混凝土方量约1400m3,属于单层无梁楼盖结构体系,X 射线照射强度为4.5MV。
2 超高防辐射墙体施工重难点X射线探伤室作为检测工业产品内部质量缺陷的特殊厂房,其运行中产生的放射线一旦泄漏会对环境和人类的造成无法估计的伤害。
因此探伤室的建造不同于普通厂房,在设计时常采用大体积混凝土以阻碍射线的泄露,这就对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的裂缝控制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墙体高度超高,如在浇筑过程中留设施工缝,还需要对施工缝进行防辐射处理,施工周期较长。
3 解决方案3.1从提高混凝土变形角度来控制裂缝通过在混凝土中加入乳化沥青,提高混凝土的各种力学性能,特别是抗拉、弯强度及材料的韧性等参数。
通过提高混凝土的极限拉伸性能,降低了混凝土的变形系数,从提高混凝土变形角度来控制裂缝。
以C35混凝土为例,依照GB/T50081-2002《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对乳化沥青改性后的混凝土试块及按常规掺入聚丙烯纤维的抗裂混凝土试块分别进行轴心抗压强度、轴心抗拉强度、弹性模量等方面的试验,通过试验结果对比(表4.1)可以看出,乳化沥青改性混凝土的弹性模量相比聚丙烯纤维抗裂混凝土有所降低,同时抗压、抗拉强度均有一定幅度的提升,使混凝土变得更加不易开裂。
表 3.1 混凝土试块力学性能试验结果对比种类轴心抗压强度MPa 轴心抗拉强度MPa 弹性模量104MPa 拉压比% 压弹比(10-6)聚丙烯纤维混凝土 42.7 2.16 4.02 5.0 10.6乳化沥青改性混凝土 45.1 2.8 3.69 6.2 12.23.2 控制混凝土入模温度通过对骨料、拌制用水、运输过程等混凝土拌制环节的控制,将混凝土入模溫度控制在在25±3℃的范围内,以缩小混凝土凝结过程中内外温差。
混凝土的防辐射性能标准一、前言混凝土是一种常见的建筑材料,广泛用于建筑、桥梁、隧道等工程中。
随着核能发展的日益普及,混凝土的防辐射性能也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本文旨在探讨混凝土的防辐射性能标准。
二、混凝土的辐射防护辐射防护是指采取措施防止辐射对人体、设备和环境造成的危害。
对于建筑工程来说,混凝土可以作为一种辐射防护材料,起到保护人体健康、设备安全和环境稳定的作用。
混凝土的辐射防护效果主要取决于以下因素:1.混凝土的密度:密度越大,防护能力越强。
2.混凝土的厚度:厚度越大,防护能力越强。
3.混凝土中的放射性元素:混凝土中含有放射性元素,如钍、铀、钾等,会对混凝土的辐射防护效果产生影响。
4.混凝土的配合比:混凝土的配合比会影响混凝土的密度和厚度,从而影响混凝土的辐射防护效果。
5.混凝土的强度:强度越高,防护能力越强。
三、混凝土的防辐射性能标准混凝土的防辐射性能标准是指混凝土在一定条件下对辐射的防护能力达到的要求。
目前,国内外尚无一致的混凝土防辐射性能标准,但可以参考以下标准:1.美国《核能会议标准》(NCRP):根据NCRP的要求,混凝土的密度应大于2.4g/cm³,厚度应大于20cm,放射性元素含量应小于370Bq/kg。
2.欧洲《辐射防护指南》:根据欧洲指南的要求,混凝土的密度应大于2.3g/cm³,厚度应大于15cm,放射性元素含量应小于370Bq/kg。
3.中国《混凝土防护屏蔽材料》标准:根据中国标准的要求,混凝土的密度应大于2.3g/cm³,厚度应大于15cm,放射性元素含量应小于370Bq/kg。
四、混凝土的防辐射性能检测混凝土的防辐射性能检测是指对混凝土在一定条件下对辐射的防护能力进行检测和评估。
目前,混凝土的防辐射性能检测主要采用以下方法:1.伽马辐射检测法:利用伽马辐射探测器对混凝土的伽马辐射进行测量,从而得到混凝土的辐射防护能力。
2.中子辐射检测法:利用中子辐射探测器对混凝土的中子辐射进行测量,从而得到混凝土的辐射防护能力。
混凝土地面的防辐射处理技巧一、前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自身的健康问题。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不仅要避免吸入有毒有害的气体,还要尽可能减少电磁辐射对我们身体的危害。
而建筑材料中的混凝土由于其稳定性和耐用性等特点,在建筑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但是,混凝土材料在生产过程中使用的水泥、石灰、砂、石等原材料中含有放射性元素,因此混凝土地面会存在一定的辐射问题。
为了减少混凝土地面对人体的辐射危害,需要对混凝土地面进行防辐射处理。
二、混凝土地面的辐射危害混凝土地面中的放射性元素主要来自于其原材料中所含的钾、钍、铀等元素,这些元素在混凝土地面中会以氡气的形式释放出来。
氡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不易被感知,但其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却是不可忽视的。
氡气进入人体后,会在呼吸道中沉积下来,对人体的肺部组织造成损伤,增加罹患肺癌的风险。
此外,氡气还会激发放射性核反应,产生高能粒子和电子,对人体的细胞造成损伤,增加罹患癌症的风险。
三、防辐射处理技巧1.选择低放射性材料混凝土地面的防辐射处理的首要措施是选择低放射性材料。
选择低放射性原材料,可减少混凝土地面中的放射性元素含量。
一般情况下,混凝土地面的放射性元素含量应低于每升3.7千贝克勒尔(Bq/L),这样才能避免对人体健康造成辐射危害。
常用的低放射性原材料有石英砂、长石、白云石等。
2.加入辐射抑制剂除了选择低放射性材料,还可以在混凝土地面中加入辐射抑制剂。
辐射抑制剂是一种可以吸收放射性元素的物质,可以有效减少混凝土地面的放射性元素含量,从而降低其对人体的辐射危害。
常用的辐射抑制剂有氧化铁、氢氧化铁、酸化锰等。
3.增加混凝土密度增加混凝土地面的密度可以有效减少其对人体的辐射危害。
一般情况下,混凝土地面的密度应达到2.3克/立方厘米以上,这样才能有效防止氡气的渗透和释放。
在施工过程中,可以采用振捣和压实等方法,增加混凝土地面的密度。
4.涂层处理在混凝土地面上涂覆一层特殊的涂层,可以有效减少其对人体的辐射危害。
浅析重晶石防辐射混凝土的施工要点【摘要】本文针对防辐射砼的设计和施工要求,结合在某中医院病房楼的实际应用,对其工艺原理、流程、操作要点、关键部位处理,同时对重晶石砼的配制、运输、泵送、浇捣、养护、专项验收进行了全面介绍。
【关键词】:重晶石;配合比;泵送浇捣;质量控制;专项验收目前,重晶石防辐射砼广泛适用于反应堆、加速器或放射化学装置的防护结构。
某医疗大楼放疗科地下防护结构采用了重晶石砼结构现浇施工。
针对只能采用商品砼等相关要求,采取了一系列技术措施,成功解决了重晶石砼的生产、运输、泵送、大体积砼和细部处理的施工问题。
1工艺原理1.1重晶石混凝土采用密度大,含结合水多的重晶石碎石、重晶石砂等粗细骨料(主要成分为BaSO4. 2H2O),以普通水泥作为胶凝材料,同时加入水、外加剂按一定配合比拌合形成防辐射混凝土。
其表观密度大(ρ=2.5~7.0×103kg/m3),对X射线和γ射线防护性能好;骨料中有大量的结合水,氢元素含量多,能有效防护中子流。
重晶石混凝土现浇入模成型后与钢筋骨架共同形成具有特殊防辐射性能的混凝土结构。
1.2通过优选原材料和科学的配合比设计;确保混凝土在拌合和成型过程防止离析、保持均匀、成型密实;控制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以及施工缝的特殊处理。
从而保证结构混凝土的表观密度和结构构件厚度符合设计要求,达到设计的防辐射效果。
2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2.1施工工艺流程钢筋绑扎及模板支设→重晶石混凝土的制备→重晶石混凝土的运输→重晶石混凝土的现场泵送→重晶石混凝土的现场浇捣→重晶石混凝土成型后的拆模、养护。
3材料与配合比设计3.1原材料选用3.1.1水泥:采用P42.5普通硅酸盐水泥和高效混凝土掺合料,其质量应符合GB175-1999《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和GB/T18736-2002《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用矿物外加剂》的相关要求。
也可采用其他密度较大、耐热性能好、低水化热的水泥。
混凝土防辐射原理一、前言混凝土防辐射是指利用混凝土材料对辐射的吸收能力,从而起到减小辐射剂量的作用。
混凝土防辐射广泛应用于核电站、核设施、医院等场合,是保障人类健康和安全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从混凝土的物理性质、结构特点、辐射对混凝土的影响等方面探讨混凝土防辐射的原理。
二、混凝土的物理性质1. 密度混凝土是一种多孔材料,它的密度通常在2.0g/cm³~2.5g/cm³之间,一般来说,密度越大,混凝土对辐射的防护能力越强。
2. 吸收能力混凝土中不同成分对辐射的吸收能力不同。
其中,水泥的吸收能力较强,砂、石子等材料的吸收能力相对较弱。
因此,当混凝土中水泥的含量增加时,对辐射的防护能力也会增强。
3. 厚度混凝土的厚度是影响其防辐射能力的一个重要因素。
厚度越大,混凝土对辐射的吸收能力也就越强。
三、混凝土的结构特点混凝土的结构特点对其防辐射能力也有着重要影响。
1. 多孔结构混凝土是一种多孔材料,其孔隙率一般在15%~25%之间。
多孔结构使得混凝土中的空气以及其他气体成分对辐射的吸收能力变强。
2. 水泥石结构混凝土中水泥石的结构特点也影响其对辐射的防护能力。
水泥石是由水泥胶凝物、水泥石化合物、水化硅酸钙等组成的一种物质,具有较高的密度和吸收能力。
四、辐射对混凝土的影响辐射对混凝土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 电离作用辐射能够使混凝土中的原子或分子失去电子,形成离子和自由基,这种现象称为电离作用。
电离作用会使混凝土中的空气、水分子等成分发生电离,并产生大量自由基,这些自由基可以与辐射能量相互作用,从而吸收和转化辐射能量。
2. 能量传递辐射能在混凝土中传递时会与混凝土中的物质相互作用,从而使得混凝土中的电子、原子、分子等发生激发和激发态间的能量转移,产生多种辐射。
3. 辐射损伤辐射能够对混凝土中的原子、分子等物质造成损伤,如使其发生断裂、位移、氧化等。
五、混凝土防辐射的原理混凝土通过其密度、成分、厚度、多孔结构等特点,对辐射的吸收和转化能力很强。
混凝土中防辐射材料的应用研究一、引言随着现代建筑的迅速发展,混凝土作为重要的建筑材料在建筑中得到广泛应用。
然而,由于混凝土中含有辐射性物质,如天然放射性元素、人工放射性核素等,会对建筑人员产生辐射危害,因此防辐射材料的应用就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就混凝土中防辐射材料的应用进行详细研究,以期对建筑中的防辐射工作有所帮助。
二、混凝土中的辐射危害混凝土中含有辐射性物质,如天然放射性元素、人工放射性核素等,这些物质会不断地释放出辐射,对建筑人员产生辐射危害。
据统计,混凝土中的辐射剂量甚至会高于日常生活中一些常见的辐射源,如电视机、微波炉等。
因此,在建筑中使用混凝土时,必须采取措施进行辐射防护。
三、防辐射材料的分类防辐射材料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吸收辐射的材料,一类是隔离辐射的材料。
1. 吸收辐射的材料吸收辐射的材料是指通过其本身的物理特性,吸收掉辐射,减少辐射对人体的危害。
常见的吸收辐射的材料有铅、铀、钨等。
这些材料可以用于制作防护服、防护手套等防护用品,也可以用于建筑材料中,起到减少辐射的作用。
2. 隔离辐射的材料隔离辐射的材料是指通过其本身的物理特性,将辐射隔离开来,减少辐射对周围环境和人体的危害。
常见的隔离辐射的材料有水、混凝土等。
这些材料可以用于建筑材料中,起到隔离辐射的作用。
四、混凝土中常用的防辐射材料混凝土中通常采用的防辐射材料有以下几种:1. 铅铅是一种常见的吸收辐射的材料,也是防辐射材料中最具代表性的材料之一。
在混凝土中加入适量的铅,可以有效地吸收辐射,减少辐射对建筑人员的危害。
同时,铅还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和可加工性,便于制作成各种形状的材料。
2. 钨钨是一种较为稳定的吸收辐射材料,特别适用于长期暴露在辐射环境中的建筑物。
在混凝土中加入适量的钨,可以有效地吸收辐射,降低辐射剂量。
此外,钨还具有高温稳定性和耐腐蚀性等优点,能够有效地延长建筑材料的使用寿命。
3. 混凝土混凝土本身就是一种隔离辐射的材料,由于其密度大、厚度大,能够有效地隔离辐射。
防辐射混凝土的研究0 引言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需要应用越来越多的核技术,其在医疗、军事、核电站等科研领域应用极广。
核技术在为人类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带来了居大的危害,如核辐射,辐射可以导致癌症、白血病、恶性肿瘤、不孕症以及流产等,还可导致动植物基因突变等[1]。
在核技术应用过程中,会产生许多有害射线:α 射线,人体皮肤就可以屏蔽;β 射线,薄木片或者铝片就能屏蔽[2];γ 射线和X 射线穿透能力较强(由混凝土对射线的吸收公式I = 10e-σpx可知,对相同的X 射线、γ 射线,即σ 不变时,当混凝土厚度x 一定时,混凝土对射线的吸收能力随表观密度ρ 的增加而增强;当混凝土的表观密度ρ 一定时,混凝土对射线的吸收能力随混凝土的厚度x 增大而变强。
因此,为了屏蔽X 射线和γ 射线,就需要混凝土具有更高的表观密度或者更大的厚度);中子射线不带电,穿透能力最强,对细胞和人体的伤害远远高于其他射线,中子射线按能量可划分为快速中子、中速中子以及慢速中子,实际生活或工程中,最常见的是快中子,快中子和物质作用时,造成伤害的过程是快中子散射、减速,慢中子释放出γ 射线[3],理论上可通过与重原子核碰撞实现对快中子的减速[4],中速中子和慢速中子需要轻元素来进行有效屏蔽,比如氢原子、硼原子以及含有氢原子的水等,这些原子被称为“中子吸收剂”[5]。
目前,水泥混凝土作为应用最广泛、且相对来说最经济的屏蔽射线的材料,已经大量用于有关核技术的建筑中。
本文根据辐射防护类型以及防护要求,综合国内外的研究对防辐射混凝土的制备技术,包括水泥用料的选择、骨料的选取、掺合料的种类、外加剂的使用以及配合比设计等进行综述。
根据防辐射混凝土现有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防辐射混凝土未来的研究方向。
1 防辐射混凝土防辐射混凝土的定义就是可以屏蔽γ 射线、X 射线和中子射线的容重很大的混凝土。
防辐射混凝土的胶凝材料大多选取水化热低的水泥,其中包括高铝水泥、钡水泥、锶水泥、镁质水泥等特种水泥。
浅谈防辐射混凝土存在的问题
摘要:防辐射混凝土广泛应用于工业探伤、核能、医院和射线装臵场所的环境
防护。
对χ、γ射线具有良好的吸收作用,可以代替惯用的铅板防护,具有施工简便、粘结牢固、无毒性、价格低廉等特点,是屏蔽射线的理想防护材料。
但目前国内外关于原材料对防辐射混凝土性能的影响,矿物掺和料对防辐射混凝土性能影响,防辐射混凝土配合比设计,防辐射混凝土长期性能等方面已经做了一些初步研究与探索,但还存在一些问题。
关键词:防辐射混凝土存在问题应用领域耐久性机理
引言:随着现代科技的高速发展,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污染源日益受到各界
的关注,这就是被人们称为“隐形杀手”的电磁辐射。
对于人体这一良导体,电磁波引不可避免地会构成一定程度的危害。
而防辐射混凝土已经代替铅制品广泛为人们所熟知。
为了确保这种材料即可以防辐射又可以满足建筑结构要求,在此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一些探讨。
正文:防辐射混凝土也称屏蔽混凝土、防射线混凝土。
容重较大,对γ射线、X
射线或中子辐射具有屏蔽能力,不易被放射线穿透的混凝土。
胶凝材料一般采用水化热较低的硅酸盐水泥,或高铝水泥、钡水泥、镁氧水泥等特种水泥。
用重晶石、磁铁矿、褐铁矿、废铁块等作骨料。
加入含有硼、镉、锂等的物质,可以减弱中子流的穿透强度。
常用作铅、钢等昂贵防射线材料的代用品。
用于屏蔽X
射线、γ射线和中子辐射作用的混凝土。
用于原子能反应堆、粒子加速器,以及工业、农业和科研部门的放射性同位素设备的防护。
目前用于防辐射的防护材料主要有钢板、铅板、水和混凝土等。
其中铅和钢具有较高的密度,其防γ、x射线性能良好,但铅来源少、成本高,属于贵重金属,且其徐变性较大,当荷载较大时不宜应用;钢铁用作防辐射材料时施工性能差;水对中子射线有良好的屏蔽效果,但其难以定型,在构造和管理上均比较复杂。
而混凝土具有较好的防护性能,原材料来源广泛,价格低廉,施工性能良好,可依结构要求制成相应的形状和尺寸。
因此,在防辐射防护材料中,混凝土的综合技术经济效果最佳。
屏蔽γ、x射线主要通过增加混凝土的密度和厚度来实现。
对中子的吸收在任何元素原子核上都能发生,但是不同元素吸收截面却有很大的差别。
研究表明,一些元素及其化合物对中子的俘获截面大,且中子被俘获后不发出γ射线,或只发生穿透能力低、易于防护的软γ射线和一些带电粒子。
此类元素及其化合物被称为“中子吸收剂”,例如硼、锂、镉等。
从经济和资源的角度看,相对锂和镉,以硼及其化合物加入混凝土以阻止中子流更易实现。
另外,通过增加混凝土中氢元素的含量,即提高混凝土中结合水的含量,亦可有效减弱中子流。
当材料具备
一定的密度和厚度并含有“中子吸收剂”时,就能有效屏蔽核辐射。
因此,通过提高混凝土的密度,增加混凝土含硼量及结合水含量,可有效提高混凝土对γ、x射线和中子流的防护能力;同时通过混凝土高性能化途径,提高水泥石密实性,降低防辐射混凝土孔隙率,进而提高防辐射混凝土耐久性,保证其防辐射能力的有效性和长期稳定性,但也会引发一些问题。
1 防辐射混凝土存在的问题
目前国内外关于原材料对防辐射混凝土性能的影响,矿物掺和料对防辐射混凝土性能影响,防辐射混凝土配合比设计,防辐射混凝土长期性能等方面已经做了一些初步研究与探索,但还存在一些问题。
1.1 国内外制备防辐射混凝土通常采用重混凝土技术,采用此帖矿石,和铁矿石或重晶石作为粗细集料,引入充分数量结晶水和含硼,锂等轻元素化合物是制备防辐射混凝土最为广泛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制备的防辐射混凝土其粗细集料可屏蔽γ射线,轻元素化合物能有效捕捉中子且不形成二次γ射线,对射线屏蔽作用较好,但由于骨料密度大,混凝土容重大,混凝土易离析,混凝土施工性能差,并且加大建筑物自重对建筑物桩基础要求,还会带来抗震性能差等影响。
1.2 单方防辐射混凝土的胶凝材料用量大,所以水化热较高,在在工程量小的结构中表现还不明显,但在大体积混凝土工程中容易引起开裂等一系列问题,虽然防辐射混凝土一般只作为隔离墙等非承重墙,但内部裂纹依旧是一大隐患。
1.3 目前国内还没有适用于防辐射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
采用的依据还是普通的混凝土设计方法,防辐射混凝土除了考虑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和力学性能外,还需要考虑对各种射线的屏蔽效果,显然目前的设计依据还不够科学。
1.4 防辐射混凝土受到各种射线的长时间照射后,其内部结构是否改变,是否会对其防辐射性能有影响是否会对建筑物结构有影响尚待研究
2对于存在问题的应对策略
2.1 基于防辐射混凝土过重的情况,我们可以考虑采用新型,对射线具有良好吸收与反射性能的轻骨料或轻骨料和重骨料混合掺技术以保证其密度不会过大;对于混凝土易离析施工性能差的情况,可以加入适当的外加剂来解决;也可结合其他的防辐射措施一起使用,例如涂防辐射涂料,贴防辐射瓷砖等。
2.2 对于防辐射混凝土胶凝材料用量大,水化热高的情况,需通过采用掺加矿物掺合料技术来降低混凝土水化热,减少混凝土收缩率,提高混凝土的密实性和混凝土抗开裂能力,但是矿物掺合料对其防辐射性能的影响是正面还是负面还有待于研究。
2.3 需求科学的配合比依据依旧是重中之重。
2.4 选择适当的应用领域如非承重墙,地面,屋顶等。
可减少其受结构力带来的破坏,至于其受长时间辐射而引起的耐久性问题,还有待考证。
3 结论
鉴于防辐射混凝土广泛应用于工业探伤、核能、医院和射线装臵场所的环境防护。
对χ、γ射线具有良好的吸收作用,可以代替惯用的铅板防护,具有施
工简便、粘结牢固、无毒性、价格低廉等特点,是屏蔽射线的理想防护材料。
医院方面为放射科机房整体防护工程射线机房楼面、墙面的辐射防护,并具有较强吸附X射线的功能、减少韧致辐射。
其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也越来越凸现出来,据特定的工程要求和条件进行综合考虑,做出安全、可靠、经济的设计方案,这对于防辐射混凝土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李国刚. 防辐射高性能混凝土材料研究 2010
[2]潘智生,赵晖,寇世聪防辐射混凝土研究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1
[3]丁庆军张立华胡曙光王发洲. 防辐射混凝土及核固化材料研究
现状与发展.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2,(2):16-19.
[4]伍崇明. 核工程抗强辐射屏蔽混凝土试验研究. 2008
[5]刘霞赵西宽李继忠王兴辉. 重晶石防辐射混凝土的试验研究.
混凝土,2006,(7):24-25.
无机非0805班姜美洲
2011年12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