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验室组织与管理 绪论
- 格式:ppt
- 大小:78.00 KB
- 文档页数:18
-12(1)化验室组织管理教学大纲《化验室组织与管理》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化验室组织与管理英文课程名称:Theorganiztionandmanagementoflaboratory使用专业:高职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学时数:28课时学分数:2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化验室组织与管理是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课,主要包括化验室的组织管理、化验室的建筑与设施、化验室的技术装备管理、化验室安全技术和实验室认可等几个方面的内容。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目的使学生达到如下学习要求:1.知识目标:掌握化验室的组织管理系统、建筑设施、技术装备和安全技术管理原理、方法;2.能力目标:能从化验室的规划与设计、人员、技术装备等方面进行化验室的组建和管理;3.素质目标:具有热爱科学、实事求是的学风和创新精神;具有良好的学习态度和自学能力;具有较强的职业道德观念,具有初步辩证思维和逻辑思维的能力;4.职业能力:具有组建化验室和从事化验室管理的初步能力,能使化验室的组织更完善、工作更高效。
二、课题及课时分配三、教学内容和要求课题一绪论1.化验室的定义2.化验室组织管理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3.分析检验工作的起源和发展教学要求:了解分析检验工作的起源和发展历史,认识分析检验人员在控制生产过程、提高产品质量中的作用。
掌握化验室的定义、基本要素和功能,理解现代化化验室的标志。
课题二化验室的组织管理1.化验室人员配备2.化验室的组织结构3.化验室的人员组织管理4.化验室管理方法教学要求:了解化验室人员需具备的资格和要求,理解化验室系统的职能、组织结构。
能灵活进行专业工作室设置。
熟悉化验室人员管理的任务、原则和内容,能结合实习制定一份某企业化验室岗位责任制,熟悉5S管理方法在化验室管理中的应用。
课题三化验室的建筑与设施1.化验室设计与建设规划2.化验室建筑的基本要求3.化验室的通风和水电的供应教学要求:熟悉化验室设计与建设规划的内容与过程、化验室建筑的基本要求。
《化验室组织与管理》教案科目化验室组织与管理一章1~3 节课题:绪论授课日期课时2班级工业分析与检验授课方式理论课作业题数拟用时间教学目标与要求了解分析检验工作的起源与发展历史,充分认识分析检验人员在控制生产过程、提高产品质量中的地位和作用;明确化验室的定义、基本要素和功能,理解现代化化验室的标志;了解化验室的类型,加深对国家认可化验室、中控化验室和中心化验室的认识和理解选用教具挂图无重点明确化验室的定义、基本要素和功能,理解现代化化验室的标志难点教学回顾无课后小结第一章绪论第一节分析检验工作的起源与发展一、现代化验室工作1、组织管理工作:在于管理者运用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各种管理技术、方法和手段,引导和组织起有效有序的分析检验技术工作和其他工作,并使化验室的人力、物力、财力和信息等资源得到有效有序和充分的利用,以实现化验室组织的目标和任务。
2、分析检验技术工作3、两者的关系:化验室组织管理工作和分析检验技术工作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为企业的生产控制、技术改造和新产品的试验等起到无可替代的作用,可以保证化验室目标和任务的完成。
二、化验室的发展实现生产工艺流程质量指标的现场直接控制以及远程监测等,分析化验人员可以从分析数据中获取有用信息,成为控制生产过程、提高产品质量的参与和决策者。
第二节化验室的定义、基本要素和功能一、化验室的定义(一)物质属性的角度是为控制生产、技术改造、新产品试验及其其他科研工作而进行分析检验等工作的场所。
(二)社会属性的角度是化验系统组织结构的基本单位,因为它被赋予了明确的目标和任务,集合了一定的人力、物力、财力和信息等资源且在时间和空间内进行合理有效内进行合理有效的配置,构成了与分析检验的目标、任务和要求相适应的综合管理和技术环境,并由相关的各类人员有组织进行管理和分析检验等工作。
(三)功能的角度是工业生产企业的监测实验室习惯上的简称,因为分析检验的核心任务是完成对原辅材料、半成品和产品的理化检验,即对检验样品进行物理常数和化学组分等分析检验。
关于化验室的组织和管理的论文一、化验室设计要求根据化验任务需要,化验室有贵重的精密仪器和各种化学药品,其中包括易燃及腐蚀性药品。
另外,在操作过程中常产生有害的气体或蒸气。
因此,对化验室的房屋结构、环境、室内设施等有其特殊的要求,在筹建新化验室或改建原有化验室时都应考虑。
化验室用房大致分为三类:精密仪器实验室、化学分析实验室、辅助室(办公室、储藏室、钢瓶室等)。
化验室要求远离灰尘、烟雾、噪音和震动源的环境中,因此化验室不应建在交通要道、锅炉房、机房及生产车间近旁(车间化验室除外)。
为保持良好的气象条件,一般应为南北方向。
1.精密仪器室,精密仪器室要求具有防火、防震、防电磁干扰、防噪音、防潮、防腐蚀、防尘、防有害气体侵入的功能,室温尽可能保持恒定。
为保持一般仪器良好的使用性能,温度应在15~30?,有条件的最好控制在18~25?。
湿度在60,-70,,需要恒温的仪器室可装双层门窗及空调装置。
2 仪器室可用水磨石地或防静电地板,不推荐使用地毯,因地毯易积聚灰尘,还会产生静电、大型精密仪器室的供电电压应稳定,一般允许电压波动范围为?10,。
必要时要配备附属设备(如稳压电源等)。
为保证供电不间断,可采用双电源供电。
应设计有专用地线,接地极电阻小于4Ω。
3气相色谱室及原子吸收分析室因要用到高压钢瓶,最好设在就近室为能建钢瓶室(方向朝北)的位置。
放仪器用的实验台与墙距离500mm,以便于操作与维修,室内有有良好的通风,原子吸收仪器上方设局部排气罩。
4微型计算机和微机控制的精密仪器对供电电压和频率有一定要求。
为防止电压瞬变、瞬时停电、电压不足等影响仪器动作,可根据需要选用不间断电源(UPS)。
在设计专用的仪器分析室的同时,就近配套设计相应的化学处理室,这在保护仪器和加强管理上是非常必要的。
5设置局部排气罩以减少室内空气的污染。
通风柜这是实验室常用的一种局部排风设备。
内有加热源、水源、照明等装置。
可采用防火防爆的金属材料制作通风柜,内涂防腐涂料,通风管道要能耐酸碱气体腐蚀。
《化验室组织与管理》教案科目化验室组织与管理一章1~3 节课题:绪论授课日期课时2班级工业分析与检验授课方式理论课作业题数拟用时间教学目标与要求了解分析检验工作的起源与发展历史,充分认识分析检验人员在控制生产过程、提高产品质量中的地位和作用;明确化验室的定义、基本要素和功能,理解现代化化验室的标志;了解化验室的类型,加深对国家认可化验室、中控化验室和中心化验室的认识和理解选用教具挂图无重点明确化验室的定义、基本要素和功能,理解现代化化验室的标志难点教学回顾无课后小结第一章绪论第一节分析检验工作的起源与发展一、现代化验室工作1、组织管理工作:在于管理者运用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各种管理技术、方法和手段,引导和组织起有效有序的分析检验技术工作和其他工作,并使化验室的人力、物力、财力和信息等资源得到有效有序和充分的利用,以实现化验室组织的目标和任务。
2、分析检验技术工作3、两者的关系:化验室组织管理工作和分析检验技术工作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为企业的生产控制、技术改造和新产品的试验等起到无可替代的作用,可以保证化验室目标和任务的完成。
二、化验室的发展实现生产工艺流程质量指标的现场直接控制以及远程监测等,分析化验人员可以从分析数据中获取有用信息,成为控制生产过程、提高产品质量的参与和决策者。
第二节化验室的定义、基本要素和功能一、化验室的定义(一)物质属性的角度是为控制生产、技术改造、新产品试验及其其他科研工作而进行分析检验等工作的场所。
(二)社会属性的角度是化验系统组织结构的基本单位,因为它被赋予了明确的目标和任务,集合了一定的人力、物力、财力和信息等资源且在时间和空间内进行合理有效内进行合理有效的配置,构成了与分析检验的目标、任务和要求相适应的综合管理和技术环境,并由相关的各类人员有组织进行管理和分析检验等工作。
(三)功能的角度是工业生产企业的监测实验室习惯上的简称,因为分析检验的核心任务是完成对原辅材料、半成品和产品的理化检验,即对检验样品进行物理常数和化学组分等分析检验。
化验室组织与管理目录-----姜洪文、陈淑刚主编(第3版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导语内容提要姜洪文、陈淑刚主编的《化验室组织与管理(第3版)》主要内容涵盖化验室组织机构与权责、化验室建筑与设施建设管理、化验室检验系统及管理、化验室质量与标准化管理、化验室检验质量保证体系的构建与管理、化验室的环境与安全等。
本教材符合高职教育的需求,内容简明、实用、便于教学。
在各章前面编有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章后附有一定数量的思考与练习题,并配有相应的参考答案。
全书采用了现行国家标准规定的术语和计量单位,有利于培养化验室工作人员分析检验及管理的职业能力。
本教材可供高职高专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教学使用,也可作为企业化验室在职分析化验人员以及相关技术人员的培训用书。
目录第一章绪论第一节分析检验工作的起源与发展/001第二节化验室的定义、基本要素和功能/003一、化验室的定义/003二、化验室的基本要素/004三、化验室的功能/004第三节化验室的分类/005一、按认可(证)资格条款分类/005二、按主要使用的分析检验方法分类/005三、按功能分类/005阅读材料实验室管理学的基本原理及其与现代管理科学的关系/007思考与练习题/008第二章化验室组织机构与权责第一节组织机构的设置/009一、资源/009二、机构设置/011三、化验室的地位与权力范围/011第二节机构职责/012一、各科室的岗位职责/013二、负责人的岗位职责/013三、工作人员职责/014四、不同层次人员的技术职责/015第三节权力的委派/016一、权力与职权/016二、权力的委派/016阅读材料“海尔”企业文化/017思考与练习题/021第三章化验室建筑与设施建设管理第一节化验室设计的内容和过程/023一、化验室设计的主要内容/023二、化验室建筑设计的过程和设计阶段/024第二节化验室建筑设计的基本要求/026一、化验室设计方案要求/026二、各主要化验室对环境的基本要求/030三、化验室对建筑布局的要求/032四、化验室的防振/034五、化验室的平面系数/035第三节化验室的基础设施建设/035一、基本化验室的基础设施建设/035二、精密仪器室的基础设施建设/039三、辅助室的建筑设计/041四、化验室的工程管网布置与公用设施/041阅读材料实验台简介/044思考与练习题/045第四章化验室检验系统及管理第一节化验室检验系统的基本要素/046一、化验室检验系统的构成要素/046二、化验室检验系统的构建/047第二节化验室检验系统人力资源的构建与管理/047一、化验室检验系统人力资源的构建/048二、化验室检验系统人力资源管理的内容/048三、化验室检验系统人力资源管理的方法/050第三节化验室仪器设备和材料管理/050一、仪器设备管理的范围和任务/051二、仪器设备计划管理/051三、仪器设备的日常事务管理/051四、仪器设备的技术管理/052五、仪器设备的经济管理/053六、大型精密仪器设备管理概述/054七、计算机系统及管理/054八、材料及低值易耗品的管理/056九、化学试剂的管理/058第四节化验室管理信息和文件资料的构建与管理/063一、化验室管理信息的管理/063二、化验室文件资料的分类/064三、化验室文件资料的构建与管理/065阅读材料缘何引起仲裁分析/068思考与练习题/068第五章化验室质量与标准化管理第一节质量管理的发展阶段/071一、质量管理的三个发展阶段/071二、2000版ISO 9000族标准/072三、质量管理体系/073第二节化验室在质量管理中的作用/076一、化验室在生产中的质量职能/076二、质量检验在质量管理中的作用/077三、化验室质量体系的运作/078第三节标准与标准化管理/079一、标准与标准化/079二、化工标准化/083第四节认证和认可/087一、认证制度的起源与发展/087二、认证与认可/088三、认证机构简介CQC/090四、认可机构简介CNAB/090五、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工作程序/090第五节实验室认可/092一、实验室认可的意义/092二、实验室认可的基本条件/092三、实验室认可的基本程序/092阅读材料 ISO 9000族标准的产生和发展/093思考与练习题/095第六章化验室检验质量保证体系的构建与管理第一节化验室检验质量保证体系/098一、化验室检验质量保证体系构建的依据/098二、化验室检验质量保证体系的基本要素/099三、化验室检验质量保证体系的构建/099四、《化验室质量管理手册》的基本内容/099第二节检验过程质量保证/104一、检验过程/104二、检验过程的质量控制/104第三节检验人员综合素质保证/105一、检验人员的技术素质/105二、检验人员的全面素质/106第四节检验仪器设备、材料和环境保证/106一、仪器设备保证/106二、材料保证/108三、仪器设备的运行环境保证/108第五节分析检验质量申诉与质量事故处理/109一、检验质量申诉处理/109二、检验质量事故处理/109第六节检验质量保证体系运行的内部监督评审/110一、实施内部监督评审的作用/110二、实施内部监督评审的程序/110阅读材料质量管理教育培训办法/111阅读材料质量管理部工作内容/112思考与练习题/113第七章化验室的环境与安全第一节化验室的环境/115一、化验室环境的管理/115二、维持与控制/116三、质量工作区域的控制/116第二节化验室安全技术/117一、化验室安全守则/117二、化验室潜藏的危险因素/118三、化验室的防火、防爆与灭火/118四、常见化学毒物的中毒和急救方法/122五、化验室废弃物的处理/126六、化验室常用电器设备及安全用电/129七、气瓶的安全使用/133八、化验室外伤的救治/137九、安全标志与危险化学品标志/140十、安全生产警句/142第三节化验室文明卫生/144一、化验室文明卫生的意义/144二、化验室文明卫生的具体要求/144阅读材料灭火器爆炸伤人/145思考与练习题/146思考与练习题参考答案参考文献。
第一章绪论学习指南1.了解分析检验工作的起源与发展历史,充分认识分析检验人员在控制生产过程、提高产品质量中的地位和作用。
2.明确化验室的定义、基本要素和功能,理解现代化化实验室的标志。
3.了解化验室的类型,加深对国家认可化验室、中控化验室和中心化验室的认识和理解。
第一节分析检验工作的起源与发展随着人类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人类社会的各种活动,如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各行业的生产、科学研究、环境保护、深海和太空探索等,对所需物资、材料、仪器、设备、通讯、和运载工具等产品的质量要求也在逐渐提高。
那么,这些产品的质量是怎样被控制和确认的呢?从目前的情况来讲,是依靠各类化验室分析检验系统的分析检验工作加以控制和确认的。
在人类社会生产的发展过程中,生产的规模是从小到大,生产方式是从简单到复杂,生产技术水平是从低到高。
从传统的手工作坊到现代的集约型生产企业,经过了漫长的发展道路。
而其中的分析检验工作也是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从松散的个体行为到有组织的群体活动。
在相距久远的年代,人们对物质的需求没有质量的概念和标准。
随着生产实践的演进,到公元前的先秦时代,出现可第一部技术标准《考工记》。
该技术标准记载了某些产品的生产工艺、控制方法和技术要求等,并规定对产品要求检验,不合格的药返工。
这就是说,《考工记》最早提出了对产品质量进行检验,以衡量起是否满足需要。
公元1103年北宋朝廷颁发的中国建筑史上第一部国家建筑标准—《营造法式》和明朝末年宋应星所著的纺织标准化教科书—《天工开物》,除了表述生产的技术工艺、操作方法、质量要求等以外,都要求进行生产过程的控制和产品最终质量检验。
在中华民族光辉灿烂的历史上,诞生了不少惊世之作,如青铜器、景德镇陶瓷、享誉中外的酱香型和浓香型白酒、历经两千余年仍雄伟壮观的万里长城、距今有千余年历史并在1976年唐山大地震中安然无恙的河北蓟县独乐寺等,均为质量控制与检验相当的典范。
化验室组织与管理课程考试改革论文---关于化验室仪器设备的探讨姓名:徐园园班级:工分102 学号:36号摘要:通过对实验仪器设备的计划管理、日常事务管理、技术管理、一般管理、技术档案管理及经济管理等方面的管理进行系统的说明。
结果表明实验室仪器设备的重要性及广泛性。
关键词:仪器设备、仪器采购、仪器维护、仪器保养、仪器管理正文:一、化验室仪器设备管理的目的和任务化验室仪器设备管理的目的在于充分发挥仪器设备的技术性能和投资效益,为企业的产品质量管理和科研、新产品开发服务,为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服务。
利用有效地管理措施,是仪器设备以良好的技术状态为生产及科研服务,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投资效益,是仪器设备管理的中心任务。
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建立健全的仪器设备管理制度仪器设备管理是化验室的重要基础管理工作。
(2)正确选择及购置仪器设备既要达到技术先进又要经济合理,是选择和购置仪器设备的基本原则。
(3)购进仪器设备应尽快投入使用仪器设备在购进后,应在达到其规定的技术性能的情况下尽快的投入使用,并按计划进行定期保养、维修,以保持仪器设备的良好技术状态。
在修设备应如期修复,是设备提供最大限度的可用时间。
(4)充分而合理的利用仪器设备的技术性能,提高仪器设备的使用效能。
(5)有目的的进行技术开发,有计划的更新换代确保仪器设备性能满足检验工作的需要。
(6)控制仪器设备运行费用建立健全设备档案,把设备保养、维修、改造、更新的费用控制在合理的水平。
降低设备运行城北。
二、仪器设备的配备正确选择和购置仪器设备是降低化验室投资和日常运行以维护费用的关键,是仪器设备管理的重要环节。
通常,选择仪器设备需要做好以下两项工作。
1.仪器设备的技术考察(技术性能评估)仪器设备的技术考察主要是下列8个方面。
(1)功能必须满足实验要求。
拟购置的仪器设备的功能应与可预见的发展计划相适应。
“性能不足”的仪器设备当然不应该购置,也要防止选购拥有过多剩余功能的设备,要避免“高档”设备长期低档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