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西方经济学教学日历
- 格式:doc
- 大小:131.50 KB
- 文档页数:6
《西方经济学(宏观、微观)》教学大纲《西方经济学(宏观、微观)》课程教学大纲第一部分说明部分一、适用专业2013级会计专业。
二、课程的性质和任务西方经济学是经济管理类各专业本、专科学生的通用基础课程之一,是经济管理类各专业本、专科学生进入各自的专业领域的必要知识储备。
西方经济学分为微观经济学、中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三部分。
通过这三大板块的学习,使同学们掌握西方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能够清楚地解释价格形成的机理,决定价格的主要因素,并能够解释价格机制的作用和市场运作的原理,理解资源配置有效性的含义及其条件,了解并说明价格机制作用的局限性;让学生了解西方国家的政府进行经济决策的机制与过程,客观地认识各种经济现象,帮助学生们正确地运用经济学中的有关理论来分析中国经济运行中的问题和对策。
三、课程的目的和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经济学的基本问题和基本观点有比较全面的认识,掌握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基本思想、基本分析方法和基本理论,对经济运行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建立起对经济运行的基本思维框架,为进一步学习其它专业课程打下理论基础。
四、课程时间安排本课程总学时为48学时,其中包括4学时期末复习。
五、使用教材教材名称:《西方经济学》;主编:张建伟、李祥城;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时间:2009年08月01日第1版。
六、参考教材1、教材名称:《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微观部分)》(第四版);主编:高洪业;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07年03月第4版。
2、教材名称:《西方经济学基础教程》;主编:梁小民;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03年01月第2版。
3、教材名称:《经济学原理》;主编:曼昆;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09年04月第5版。
4、教材名称:《经济学》;主编:萨缪尔森;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时间:2008年01月第18版。
第二部分教学内容第一章导论一、教学目的:通过本章教学,让学生了解什么是西方经济学以及西方经济学企图解决的三个问题,主要了解西方经济学的由来和演变,认识学习西方经济学的意义,懂得辨证地看待西方经济学。
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双学位课程(2014年10-11月)《西方经济学(上册)》教学计划任课教师:金迪联系方式:378317526@时间与地点:每周日上午8:30—12:00;下午2:30—5:30;教室35教518。
【课程概述】经济学是一门研究人的行为规律的社会科学。
普适的经济学原理,不仅被用来分析包罗万有的社会现象,而且还深刻地影响了历史学、社会学、政治学和法学等相关学科的研究方法。
本课程向从未接触经济学的学生演示和传授这种分析技能。
【教学目标】一,通过介绍经济学的核心理念和思想,帮助学习者了解这一学科的基本概念和框架,培养学习者掌握经济学的思维方式。
二,通过实例训练,帮助学习者运用经济学原理观察、分析和解释现实生活中的社会现象和问题,培养学习者解释经济现象的兴趣和能力。
【推荐教材】学校推荐教材:《西方经济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参考教材:[1]《经济学的思维方式》,保罗·海恩等著,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2]《价格理论及其应用》,杰克·赫舒拉发、阿米亥·格雷泽、大卫·赫舒拉发著,机械工业出版社。
[3]《经济学讲义》,李俊慧著,中信出版社。
[4]《诡辩与真相——经济学入门》,托马斯·索维尔著,上海译文出版社。
[5]《济学的争议》,薛兆丰著,经济科学出版社。
【考试方式】2篇读书笔记20%;2篇观察论文20%;期中考查25%,期末考试35%。
10月22日18:00之前交第一篇读书笔记,10月29日18:00之前交第一篇观察论文,11月5日18:00之前交第二篇读书笔记,11月9日下午期中开卷考查,11月12日18:00之前交第二篇观察论文,11月30日下午期末开卷考试。
读书笔记要求:(1)读书笔记包括三个部分:概述、观点和问题。
(2)概述:对任意读物某章节或某篇论文所述内容的概括和总结;观点:针对概括内容找出至少两种针锋相对的观点,表明自己的支持或反对的理由;问题:从逻辑或现实观察出发,针对文章中的观点、事实,清晰地提出一个或两个的问题。
2015级硕士研究生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学位专业课课程表(附校历)
特别提示:
1、学校教学督导组将按本课程表安排对研究生教学进行督导,随机检查上课情况,请严格按课程表上课,禁止跨年级或与本科生合上。
2、课程联系人提前一周提醒任课教师上课,提前1天确定具体上课地点、设备等,如有问题请及时和研究生处联系。
3、听课记录表、作业、成绩表和考核内容表的最后提交日期如遇周末或假期,则自动顺延至下一个工作日。
4、视觉传达设计(24人)名单:毛亚伟、孙彤瑜、王妍、王晓颖、李珂、孙怡佳、原著、乔守文、刘璐、付丽、刘千业、孙晓斌、聂旻、
王瑶倩、刘静远、张宁、徐燕、孙红艳、仝凯丽、赵秋月、陈丽娟、诸葛方圆、孙晓飞、刘彩雯。
环境艺术设计(12人)名单:傅广仁、徐汝汝、关慧聪、张文鹏、沈鑫鑫、王俊、兰晓娜、周超、孙艳玉、韩佃祥、赵天姿、刘靥。
研究生处2015年11月25日。
《西方经济学》课程介绍课程编号:教学学时:36(理论36学时,实验0学时)学分:2学分授课对象:思想政治教育本科四年级学生课程内容介绍:《西方经济学》是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本科专业选修课,开设在四年级。
《西方经济学》实际上就是市场经济学,主要讲授市场经济学的一般理论,以稀缺性为起点,以资源配置选择为对象,分为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采取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主要研究均衡价格理论、弹性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者行为理论、厂商均衡理论、生产要素理论、一般均衡市场失灵微观经济政策、国民收入核算理论、国民收入决定理论、通货膨胀与失业理论、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理论、宏观经济政策、当代西方非主流经济学等理论与实践问题。
课程要求与目的:通过学习《西方经济学》,要求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市场经济学的基础理论和一般规律,学会分析市场经济及其问题的定性和定量方法,认识和理解市场经济一般和我国市场经济的共性与特性。
目的是使学生能够学会使用所学经济学知识去观察、发现、分析现实社会生活中的实际经济现象和经济问题,并能够体现在今后的教学实践活动中。
考试形式:考查教材:1、《西方经济学基础教程》(第二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9月2、《西方经济学导论》(第三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9月3、《西方经济学》,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3年6月4、《西方经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5月5、《西方经济学》(第三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12月参考书目:1、《经济学》(上、下册)(第十二版),中国发展出版社,1992年3月2、《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分册(第四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8月3、《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四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8月4、《经济学原理》(第二版)(上、下册),三联书店,2003年3月5、《西方经济学》,中国计划出版社,2003年12月6、《现代西方经济学流派》,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6月7、《世界经济史》(第二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1月8、《现代西方经济学原理》,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8月9、《当代西方经济学原理》,四川大学出版社,1997年2月10、《现代西方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第三版),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8月11、《现代西方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第三版),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8月12、《现代西方经济学习题指南》(微观经济学)(第三版),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1月13、《现代西方经济学习题指南》(宏观经济学)(第四版),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2月14、《西方经济学学习与教学手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12月。
《西方经济学》教学大纲课程代码:0418811课程性质:专业方向课课程学时数:51学时课程学分:3学分适用专业:汉语言文学一、课程说明1、课程的性质与任务本课程为国家教学部规定的经济类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也是经管类专业的专业必修课。
通过该课程学习,要求学生在了解西方经济学总体概况的前提下,掌握西方经济学中微观和宏观两部分的基本理论。
2、课程基本要求:1、初步学会用经济学的思维方式去看问题,分析问题。
2、对实际中的经济问题有初步的分析能力与解决能力。
3、对经济中建模的能力有所培养。
二、(一)绪论本部分要求掌握欲望、稀缺性、选择、机会成木、经济、经济学、常量、变量、外生变量、内量变量、存量、流量等基本概念,掌握西方经济学的四个假设;熟悉西方经济学的几种分析方法:微观分析、宏观分析、结构分析、静态分析、动态分析、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等;了解西方经济学分支及流派。
1、西方经济学关于经济学的定义2、西方经济学的若干基本假设3、西方经济学的分析方法4、经济量的有关概念5、西方理论经济学的分支(二)需求、供给和价格本部分要求掌握需求、供给、均衡价格、弹性、需求的价格弹性、需求的收入弹性、供给弹性、替代弹性、交叉弹性等概念;熟悉局部静态结构均衡理论,影响需求、供给的因素,影响弹性的因素,价格理论的应用(支持价格、限制价格);了解供求定理的例外情形,奢侈品、必需品、劣等品等概念。
1、需求2、供给3、第三节局部均衡的决定4、政府干预与市场均衡5、弹性概念6、需求的价格弹性7、需求的其他弹性8、供给弹性(三)效用论和消费者行为理论本部分要求掌握基数效理论、序数效用论及其相关概念与假设,消费者均衡模型,无差异曲线及其性质,预算约束线,替代效应,收入效应及其图示计算等;熟悉消费者剩余, 边际替代率MRSxy,边际效用递减律、偏好的含义,收入消费线及其与恩格尔曲线间的转换,价格消费线及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1、基数效用理论2、序数效用理论3、消费者选择4、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四)生产与成本理论本部分要求掌握生产函数、技术系数、总产量、平均产量、边际产量、边际技术替代率MRTS LK,等成本线,规模报酬等概念,掌握一种要素投入和其它投入时的生产规律(包括规模报酬递减律MRT LK递减律等)最优投入组合模型;了解脊线、生产经济区域、生产阶段的划分等。
2016至2017学年第一学期
教学日历
课程名称普通地质学性质必修
总学时48 讲课36 实验12 其它
授课班级物探16-1~2、测控15-1 学生人数85
任课教师xxx 职称副教授
所在院(系、部) 地球科学学院地质学系
系(教研室)主任签字
教材名称:普通地质学作者:xxx
出版单位:地质出版社出版时间:2014年9月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教务处制
填写说明:
1.每上一次课填写一行,节次填写数字“1-5”,一天共分5大节课,例如:一周上三次课填写三行,并在周学时栏合并单元格填写“6”,周一第3、4节,在节次栏中填写2。
2.教学日历一经制订,不应出现大的变动,但允许主讲教师在完成课程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要求前提下,进行必要的调整,以适应不断出现的新情况。
如有变动,须经课程所属系主任(教研室主任)批准,并报院(系、部)办公室备查。
3.上机、大作业、课堂讨论、外出参观、考试等如占课内学时,在“备注”栏内注明。
4.教学日历由教师自存一份、课程所属系存一份,在每学期开学后第一周内送课程所属院(系、部)办公室并发一份电子版给课程所属院(系、部)办公室;有实验和上机学时的须发一份电子版的给实践科
注:实验(一)(二)(三)(四)教学地点在地质楼普通地质学实验室,分班授课;因实验室空间有限,需利用课余时间安排上课。
实验(五)以校园内岩石岩性观察与课堂讨论结合的方式进行。
实验(六)为参观中国地质博物馆。
Southwest Forestry University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校历月 份周 次星 期备 注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日2016年三月零 2912 3 4 5 6 1. 在校生2016年3月5、6日报到注册,3月7日上课。
2. 本学期共20周,其中:理论教学(长学期)16周,期末考试1周,实践教学(含劳动、短学时课程等)3周。
3. 第零周(开学前一周内)缓考、补考、重新学习考试;第10周周末期中考试;第17-19周实践教学;第20周期末考试。
4. 清明节4月2-4日放假,“五一”国际劳动节4月30日-5月2日放假,端午节6月9-11日放假,6月12日补周五的课程。
5. 2016年7月25日开始放暑假;在校生9月3、4日报到注册,9月5日上课。
一 78 9 10 11 12 13 二 1415 16 17 18 19 20 三 21 22 23 24 25 26 27 四月四 28 29 30 31 1 2 3 五 4清明 5 6 7 8 9 10六 11 12 13 14 15 16 17七 18 19 20 21 22 23 24五月八 25 26 27 28 29 30 1劳动九 23 4 5 6 7 8十 910 11 12 13 14 15 十一 16 17 18 19 20 21 22 十二 23 24 25 26 27 28 29 六月十三 30 31 1 2 3 4 5 十四 6 7 8 9端午 10 11 12 十五 13 14 15 16 17 18 19 十六 20 21 22 23 24 25 26 七月十七 27 28 29 30 1 2 3 十八 45 6 7 8 9 10 十九 1112 13 14 15 16 17 二十 18 19 20 21 22 23 24 二十一 25 26 27 28 29 30 31 八 月 二十二 1 2 3 4 5 6 7 二十三 8 9 10 11 12 13 14 二十四 1516 17 18 19 20 21 二十五 22 23 24 25 26 27 28 九 月二十六 2930 31 1 2 3 4 一 56789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