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学课外英语阅读整体规划方案

中学课外英语阅读整体规划方案

中学课外英语阅读整体规划方案
中学课外英语阅读整体规划方案

课外英语阅读整体规划方案

英语课外阅读是英语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是学生英语学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有效组织和指导学生英语课外阅读,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落实《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要求,强化对学生英语课外阅读的指导,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拓宽学生视野,提高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从阅读中汲取知识、学会学习、提高人文素养,进一步拓宽国际视野,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使命感,形成健全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为未来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基本要求

通过加强中小学生外语课外阅读,达到培养学习兴趣、改善学习状态、提高学业成绩和文化素养的目的;改变中小学生课外学习生活被题海吞噬的状况,使学生的外语学习步入良性、可持续发展轨道;积累适合学生课外阅读的理想素材,探索与常规课堂教学互动的有效方式方法,建立健全课外阅读帮扶及保障机制,为外语课堂教学提供支持,提升全校外语教育教学的效益。

三、具体目标

二级(六年级):

1.能借助图片读懂简单的故事或小短文,并养成按意群阅读的习惯。

2.能结合上下文,理解句子。养成用英语思维的习惯,阅读速度有所提高,能够根据阅读材料的相关内容,回答一些较为复杂的问题。

三级(七年级):

1.能理解简短的书面指令,并根据要求进行学习活动。

2.能读懂简单故事和短文并抓住大意。

3.能初步使用简单的工具书。

四级(八年级):

1.能读懂说明文等应用文体的材料。

2.能从简单的文章中找出有关信息,理解大意。

3.能理解简易读物中的事件发生顺序和人物行为。

4.能使用英汉词典等工具书帮助阅读理解。

五级(九年级):

1.能读懂常见体裁的阅读材料。

2.能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运用简单的阅读策略获取信息。

3.能理解段落中各句之间的逻辑关系。

4.能找出文章中的主题,理解故事的情节,预测故事情节的发展和可能的结局。

四、保障措施

1、各年级英语教研组要注重英语课外阅读研究,对“如何指导学生课外阅读”、“如何提高阅读质量和阅读效率”、“如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的自觉性和积极性”等大家普遍关注的问题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寻找有效途径和方法,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

2、要认真组织学生英语课外阅读活动,引导学生科学读书,有效提高读书质量。要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以及学生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制定符合学生实际的学校课外读书计划并定期进行检查和督促。

3、每周至少要开设一节英语课外阅读指导课,加强对学生课外阅读的检查和指导。每位学生每周英语课外阅读时间不得少于两小时。

4、要充分利用图书馆、班级图书角等设施,为学生提供优雅的课外阅读环境,订购适合学生阅读能力的英语报刊、图书,为学生课外阅读提供足够的物质保障。

5、在全校范围内组织丰富多彩的英语阅读竞赛活动推进课外阅读。为推动课外阅读的深入开展,每年春学期和秋学期末分别举办一次英语阅读大赛,检测英语课外阅读活动的质量和效果,对在英语课外活动中取得优异成绩的教师和学生进行表彰和奖励。

五、课外阅读推荐书目

Walnut Farm 胡桃农场

The Happy Prince 快乐的王子

Cinderella 灰姑娘

Uncle Podger 波吉叔叔

Ali BaBa and the Foxy Thieves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

Pollyanna 波莉阿娜

Blackbeard the Pirate 黑胡子海盗

Gulliver in Lilliput 格利弗小人国游记

Thee Wizard of OZ 奥斯国巫师

Double Decker Holiday 驾双层汽车度假

Space Volunteer 太空志愿探险者

Dinosaur Valley 山谷里的恐龙

Alice in Wonderland 爱丽丝仙境奇遇记

Mutiny on the Bounty 慷慨号船上的哗变

Titanic 泰坦尼克号

Escape from Alcatraz逃离阿尔卡特斯拉监狱Bonnie and Clyde 邦妮和克莱德

Motorbike Madness 摩托车迷

The Taming of the Shrew 驯悍记

Robin Hood 罗宾汉

The legend of King Arthur亚瑟王的传说

The prince and the Pauper 王子与贫儿

Peter Pan彼得潘

The Wizard of OZ绿野仙踪

The Wind in the Willows杨柳风声

The Call of the Wild野性的呼唤

Little Women小妇人

Folk Tales民间故事

Jungle Book Stories森林故事

Moby Dick白鲸

The Strange Case of Dr.Jekyll And Mr.Hyde双面人Dracula吸血鬼

American Indian Tales美国印第安人的传说

White Fang白牙

The Bermuda Triangle神秘的百慕大三角

A Christmas Carol圣诞颂歌

《英语报刊阅读》课程教学大纲

《英语报刊阅读》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码:30614003 学分:2 总学时:36 说明 【课程性质】 英语报刊阅读是全日制英语专业本科高年级阶段的一门专业任意选修课,开设时间为第五学期。 【教学目的】 1. 通过为学生提供一定数量的英美报刊阅读,使学生了解国际重大时事,获得最新信息,增加国际知识,提高独立阅读的能力。 2.通过课堂讲授,使学生了解世界主流英文报刊,了解英文报刊阅读常识,提高对信息分析、判断的能力。 3.通过课堂讲授与课后练习,提高学生阅读报刊文章并进行摘要写作的能力。 【教学任务】 此课程教学旨在使学生大致了解英美等英语国家报刊的基本特点,初步掌握阅读英语报刊的技能,学会运用各种工具书和各方面的知识,了解英语报刊的内容和实质,进而在提高学生语言能力的同时提高综合能力和知识水平。 【教学内容】 英语报刊阅读主要包括英语国家报刊简介、英语报刊中的术语、新闻的写作等报刊知识以及报刊文章选读,所选的文章主要来源于国内的21st Century 、China Daily 以及美国《读者文摘》、《今日美国》、《时代周刊》及《新闻周刊》等报刊以及部分互联网文章。选材注重思想性和代表性及学生的实际英语水平。 【教学原则和方法】 教学原则:在《英美报刊阅读》课程当中,强调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我们要有意识地思维能力的培养有机地融合在英语专业技能、英语专业知识和相关知识课程的教学中。要努力为学生创造发表个人见解的机会,对不同的意见和看法要采取鼓励和宽容的态度。 教学方法:以讲授为主,辅以学生查阅相关资料,探究式学习。 【先修课程要求】 可以在第一、二、三、四学期开设了基础英语,以及第二,三学期的英语阅读课的基础上开设此课程。

初中英语课外活动方案精品精编资料

初中英语课外活动方案 英语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在于培养学生对英语的兴趣、爱好、增长知识、提高技能、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与课堂教学相比更具灵活性、可塑性,因而学生非常乐意参加。本学期我们将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有计划有目的的开展活动,重视教学质量,调动学生的极积性,努力把英语课外活动搞得有声有色。现将本学期英语课外活动活动安排制定如下:一.活动目的 本活动设计主要着眼于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素养,通过听说读写的活动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形成英语学习氛围,同时丰富课余活动,给学生提供展示自己的平台,为今后的英语学习做准备。 二.活动安排 活动一:英文歌曲大赛 活动要求:各年级预赛评选出两个优秀班级,然后年级组之间进行竞赛,采取评委打分的方法,按照得分分为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三个等级,并给与相应的表彰。 参赛成员:各年级组 评分标准: 1、演唱节奏准确鲜明,音准良好,音色优美 2、声音整齐洪亮,吐字清晰,有感染力 3、参赛队员着装整齐,精神饱满,有朝气,富有激情 及艺术性 4、参赛队遵守赛场纪律,进、出整齐、有序,体现中 学生良好的精神面貌 活动二:英文现场书法大赛

活动要求:年级组内统一书写时间及内容,由任课老师评选出优秀作品,每班五名,统一年级组内进行评比,按照评比结果划分为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三个等级,并给与相应的表彰。 参赛成员:各班级 评选标准:1. 卷面整洁,书写工整,无涂改痕迹;25% 2. 字母书写规范,单词、句子书写合乎格式及手写体要求;25% 3. 字体美观、大方,标点正确,间距适中,无错别字;25% 4. 倾斜度适当,结构严谨,通篇整体感强;25% 活动三:英文文本背诵比赛 活动要求:年级组内统一背诵时间及内容,由任课老师评选出各班优秀个人,每班五名,统一年级组内进行比赛展示,按照评比结果划分为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三个等级,并给与相应的表彰。 评选标准:1. 不得超出规定时间,超出10秒以上扣3分 2. 发音准确,无明显语音错误, 3. 背诵流利,中途不得出现5秒以上停顿,无明显错误 4. 能够恰当把握文本内容,融入自己的感情,仪表得体,落落大方, 充满自信 活动四:英文话剧比赛 活动要求:年级组内每班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话剧比赛,评选出一组优秀作品,年级组内进行评比,按照评比结果划分为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三个等级,同时评选出最佳女主角和男主角,给予相应的表彰。 评选标准:1.主题鲜明,内容积极向上,富有创意

职业高中英语第二册Unit10阅读与写作部分教案Book2 unit10 reading and writing

教学内容 Book 2 unit10 Why was it built?Reading and writing (ppt 13-23) 课型 学时 节次 授课班级授课日期 出勤情况纪律情况 教学目的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听—能够听懂建筑物的 建造时间、所在位置及其 他简单信息。 说—能够进行有关建筑 物修建历史的简单对话。 读—能够读懂著名建筑 的简单介绍。 写—能够正确使用一般 过去时的被动语态简述 建筑物的历史 学生能够通过略读等 阅读技巧,巧取文章 大意提高阅读能力。 1、自我探究法 2、情景教学法 3、讲授法 4、小组合作法 文化意识:学生能够 简单了解西方国家建 筑物的特点 情感态度:学生能够 了解古今中外的著名 建筑物,开阔眼界。 教学重点能够本单元与建筑有关的词汇和常用表达方式。 能够听懂建筑物的有关信息和询问建筑物有的问题。能够正确使用一般过去时的被动语态简述建筑物的历史 教学难点能够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介绍一个世界著名建筑,并写出有关文章。能够正确使用一般过去时态。 教学资源多媒体、相关建筑资料教学后记

教学程序重、难点诠释、教学方法等 Step1 Review 1、请学生两人一组朗读Activity 6的对话。 2、请学生默写上两节课所学习的单词。Step2 lead in 1.教师呈现一些著名图书馆的图片。 2.教师询问学生几个关于读书的问题: Do you like reading in your free time? Do you often go to the library for reading?What’s your ideal college library ? 3.教师询问学生activity8的问题,由此导入本节课的学习。What do you know about the largest library in the world? Where does it locate? Step 3 Presentation V ocabulary learning collection n. 收集、收取congress v. 国会、代表大会include v. 包括、含有more than 多于 rebuild v. 重建electricity n. 电 describe v. 描述description n. 1、先由学生自由拼读单词(可以让学生在课前预习) 2、教师请学生读单词,并纠正发音。 3、教师带领学生读单词,重点带读学生读错的单词。 4、给予学生三分钟的时间自己读单词,然后教师请小老师带读单词。Text learning Everyday English When was it built? 它是什么时候建造的? Why was it built? 为什么要建造它? Who designed it? 它是谁设计的? What was it used for? 它的用途是什么?可以让学生采用讨论的形式,也可以自由发言。 教师也可以采用小组竞赛的形式,或者男女生竞赛的形式。 注意学生的发音

初中英语课外活动方案

xx课外活动方案 英语兴趣小组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在于培养学生对英语的兴趣、醉心、增长知识、提高技能、丰盛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与课堂教学相比更具灵活性、可塑性,因而学生非常乐意参加。 本学期我们将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有计划有目的的开展活动,重视教学质量,调动学生的极积性,努力把英语兴趣小组活动搞得有声有色。为了给醉心英语的同学一个优良的学习环境,现将本学期英语兴趣小组的活动安排制定如下: 一、活动目的 作为一个兴趣小组,重点在于兴趣小组成员的吸纳完全本着自立自愿的原则,组织开展的活动小组成员可以解放参加兴趣相投的同学在一起。通过形式各异的活动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形成英语学习的氛围,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通过活动,使学生的特长得到更好的发展,进一步提高学生语音语调的准确性,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及表演能力。 二、活动要求 兴趣小组人数合宜过多,大约10到20名左右。活动不变,每周两次,活动制度化。遇到有分外情况择日进行,不轻松暂停。参加成员坚持自愿报名。精心制定活动计划,保证兴趣小组的深度、广度和密度。要求如下: 1、组织学生按时参加活动。 2、每周一、四下午第三节课后进行活动,小组成员必须准时到活动地点。 3、小组成员应严格遵守纪律,不准在活动室大声喧哗,破坏、损坏活动室的财产。 4、每次老师布置的作业,学生都应按时完成。 三、活动目标

1、开展丰盛多彩的英语活动,通过小对话、歌曲、编儿歌、小组活动等来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养成优良的学习习惯。 2、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去收集有关英语的广告,图片,商标等,期末展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通过本学期的活动,拟定让学生掌握四季、星期、月份、动物、水果等基本名称,掌握基本的一些日常用语,并能在情境中加以运用。 四、采取的措施 (一)做好组织工作 在学生自愿报名参加的基础上,要挑选各班有一定英语基础、成绩较好的学生参加。要选出有工作能力、成绩也好的学生担任组长。兴趣小组要在教师的指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骨干力量。 (二)教师要认真负责,把它看成是学校教育的组成部分,使小组活动开展得生动、开朗、丰盛。 总之,开展英语兴趣小组活动,使之规范化、制度化、防止一阵风、形式主义,真正使学生学有所得,老师要做出很大的努力,勤于思考,大胆实践,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将英语兴趣小组开展得丰盛多彩、富有特色。

英语阅读课程教学大纲

“英语阅读”课程教学大纲 英文名称:Extensive Reading 课程编号:71120205~71120208 学时数:192 学分数:12 适用专业:外国语学院英语语言文学专业一、二年级学生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 “英语泛读”是供高等学校英语专业一、二年级使用的基础课程,泛读课的特征体现在“泛”与“读”两个方面,就“泛”而言,泛读课所选的语言材料的内容呈百科知识性,包括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同时语言材料的文体呈多样性,既有文学作品,又有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新闻、广告等语言风格不同的各类文章;就“读”而言,泛读课的重要任务是指导学生掌握各种阅读方法,从而提高理解的准确性,加快阅读速度。 “英语泛读”课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和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培养学生细致观察语言的能力以及假设判断、分析归纳、推理检验等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技能,包括略读、寻读、细读、评读等能力;并通过阅读训练帮助学生扩大词汇量,增强语感,不断积累各种语言知识,加深文化沉淀。 二、课程教学内容的基本要求、重点和难点 本课程的重要任务是指导学生掌握各种阅读方法,从而提高理解的准确性,加快阅读速度,帮助生活在信息爆炸时代的学生学会通过阅读,快速、准确地获取并处理信息。因此,培养阅读习惯、加快阅读速度、提高理解的准确性,在阅读课程教学中同等重要。 教学要求:Section A 要求在课堂上处理,学生不要预习。 Section B供课外阅读,课堂上进行检查。 Section C 主要用于快速阅读训练,要求严格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课堂教学主要是通过学生按要求在不预习前提下完成Section A(20---25分钟)来培养良好阅读习惯;通过对Section A中词汇练习及阅读思考题的讲解,教授有关阅读方法。如:根据上下文判断生词的词义,熟悉英语句子结构,了解内容题材与中心思想的区别;把握文本中心思想;阅读速度和逻辑推导;对文本的批评鉴赏能力等。 课外要求学生熟练领会教材出现过的词汇,掌握所学阅读方法,并能在实际阅读过程中自觉熟练运用。课外通过大量阅读(建议至少课内阅读量的5---10倍以上),巩固所学阅读方法,扩大词汇量,提高阅读能力。 第一册 本册目的与要求: 第一册首先指导学生根据上下文判断生词的词义,熟悉英语句子结构,了解内容题材与中心思想的区别。 Section 1:Unit1—Unit 4 重点和难点: Context Clue to Word Meaning I (以讲解为主,附以阅读练习) 内容: 1. Unit 1 University Student Life:Text On being a Student 2. Unit 2 Culture Shock:Text Making a Culture Change 3. Unit 3 Movies:Text How Do the Movies Do It 4. Unit 4 Food:Text A Food Tour of the United States

英语社团活动计划

英语社团课外活动计划 一、指导思想: 兴趣是学生的内驱力,引发学生浓厚的情感是学好英语的关键。农村中学英语学习缺乏语言环境,学生遗忘现象比较比较严重,出现学时会、用时忘的现象。长此以来,会导致一部分学生成绩偏差,慢慢对英语学习失去兴趣,影响老师的正常教学。初中英语教学的活动立足于现实,着眼于学生的未来的学习和发展,仅靠纯课堂内教学远不能满足学生学习英语的需要,我们应树立大课堂的教学观,重视课外活动。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辅助形式,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为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激发他们学习积极性,为了丰富中学生的课余生活,我们开设初中英语课外活动小组。 二、活动目的: 1、通过有效的课外活动,从小培养学生对英语及英语学习的兴趣。 2、授人以渔,培养学生英语学习能力。 3、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健康的个性心理。 4、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为日后学习英语打好基础。 三、活动时间与内容: 1. 第二周:观看希望之星英语风采大赛 1. 第三周:学生自我介绍 2. 第四周:讲小红帽的故事The little red riding hood 3. 第五周:排演英语童话剧《小红帽》 4. 第六周:欣赏电影《疯狂原始人》 5. 第七周:继续欣赏电影《疯狂原始人》 6. 第八周:给《疯狂原始人》片段配音 (第九周国庆,第十周期中考试) 7. 第十一周:学唱英文歌Yesterday once more My love 8. 第十二周:探讨西方音乐、电影,了解西方文化 9. 第十三周:学生介绍他们自己喜欢的英文电影 10. 第十四周:开启美食之旅,第一站——中国 11.第十五周:美食之旅第二站:英国 13.第十六周:美食之旅第三站:日本 14. 第十六周:话题演讲:My dream 15. 第十七周:了解辩论赛,观看比赛视频 16. 第十八周:玩转辩论赛,实际演练 活动方法与顺序: 一基本训练,创设语言氛围。(三分钟) 背景一

试论职业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问题设计 邢艳枝

试论职业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问题设计邢艳枝 发表时间:2013-05-31T17:49:55.233Z 来源:《职业技术教育》2013年第4期供稿作者:邢艳枝[导读] 英语阅读自主学习教学模式的实施 邢艳枝(山西省吕梁市柳林县职业中学山西吕梁033300) 一、提问要诱发学生兴趣,忌直贵曲 设计问题应该在学生现有知识积累的基础上,在现有逻辑思维的水准下,换几个角度,凡问必曲。如教学《A Problem For The Detective(1)》一课时,作如下一组问题设计:1.Could you say something about Tom Goode and Mrs.Flower?2.From the text can you infer what the relationship is between Mrs.Flower and Clare?3.What did the story of the pet dog—Klegg show?4.What did this sentence “Something somewhere smells funny” show? 当然,也可对这一内容作如下的问题设计:1.Who were Tom Goode,Clare Flower and Klegg?2.Why was Mrs.Flower so rich? 3.Who was going to get the money? 4.What did Tom Goode know about Klegg?相对而言,这种提问设计不利于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不利于学生思维(尤其是发散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二、提问设计要设阶梯,逐级攀登 教学《A Problem For The Detective(2)》一课时,我们抓住学生“打破砂锅问到底”的心理逐层展开,步步深入,设计了以下几个问题:1.How many people attended the meeting?Who was the unknown man?2.What did the young woman want to do?3.What made Hope think of getting the money instead of Clare?4.What was Mr.Coal‘s best proof that the girl was not Clare Flower?5.Why did Tom Goode think that the money should belong to him?6.What can we infer from the last paragraph?7.How does this story sound?这几个问题的设计基本包括了这一篇文章涉及的人物、环境和故事情节等,使学生思维在问题的坡度上步步升高,连续进行艰苦的活脑训练。 三、提问设计须有“度” 这个“度”必须包括问题的难度、深度(铺垫性设问)、亮度(讲究感情色彩,抓住学生原有知识经验与新接受的信息不适而产生的心理失衡提出问题,打动学生的心)、跨度、角度、精度、密度等,尤其是在提问设计中对问题难度的把握。当然,提问的难易适度还有两个标准:1.问题本身;2.具体学生的素质。 四、提问设计应“巧” 在英语阅读教学的提问设计中,教师对题型的研究显得十分重要。因为纵向看,它必须因课堂教学流程中各个时机、各个环节的不同而不同;从横向看,则要依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有所区别。如此纵横交织,就必须用多种提问方式来体现不同的教学功能,才能适应提问的运行机制。一般来说:1.要采用多种提问方式,如投石激浪式、选择比较式、填充补续式、追踪探因式、检查整理式等;2.要讲究操作调控方式,要注意提问的时机、提问的对象、提问的方式和答问的评价等;3.要防止提问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提问忌深、忌偏、忌全、忌浅、忌滥;4.要讲究提问的逻辑。提问要合理,问域要适度,概念要清楚,表达要明确,答案要未知。 五、提问要注意对学生回答内容的处理 一般地说,教师应面向全班学生提出问题,待学生略作思考后,教师再恰当地指名学生回答,引导其他学生对这一学生的回答进行补充、评价。这样做,有利于把全班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教师所提出的问题上来。如果后来指名回答的学生仍然不能订正、补充前一学生的回答,教师可另换一个角度提出启发性的问题,并要求学生注意听取别人的发言,启发学生深入思考,引导学生作概括小结性的评价,以求得问题较全面、较透彻的解决。这样做,才能加强学生对知识记忆的刺激,加深记忆印迹,学得扎实、全面。 六、英语阅读自主学习教学模式的实施 1.Pre-reading to find questions 预读课文不只是简单地读读课文,而是要运用如下步骤进行:第一步,略读(skimming),通过标题、图画或表格等预测全文大意;第二步,找读(scanning),设计一定的问题帮学生理清文章思路,理解文章大意;第三步,细读,了解重点细节,猜测词义,分清文中的事实和观点等;第四步,欣赏,理解文章形成图式结构,理清文章逻辑关系和作者意图从而评价阅读材料,在阅读过程中提出自己的欣赏点和质疑点,加深对文章学习的针对性。学生在生疑时,要不断引导学生提高提问的质量,指导他们对问题进行自问,检验淘汰掉那些自己能解决的问题。 2.Solving the questions by themselves 经过提高学生的质疑能力,学生产生的问题就相对集中了,老师可以鼓励、启发和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通过个体与个体的交流,或小组活动讨论等方法,提高对问题的认识,加深对问题的理解,使他们的解疑能力得到提高。参考文献 [1]陈龙安《阅读教学与创造性思维》.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0年版。 [2]段继扬《浅谈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吉林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 [3]俞学明等《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 [4]刘建华《中学英语创新教法》.学苑出版社,2010年版。 [5]包天仁《基础英语教改论坛》.吉林教育出版社,2011年版。 [6]《中小学外语教学》.2008年第10期。

做英语阅读理解的技巧

养成习惯提高效率 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在阅读时既能节约时间,又能提高答题的准确率。 即在阅读时,应该使眼球沿着书行活动,而不是用手指或笔尖之类的东西,指着正在阅读的内容,一个词一个词地读。 做英语阅读理解题时,首先应浏览一遍所提问题,然后带着这些问题有目的、有针对性地阅读文章。 遇到难解的词组和句子不要急躁,要尽量根据上下文悟出文义,解题时要“带着问题读短文”,分析判断,整题解完后要认真复查。 在英语阅读过程中,应该有意识地养成自己的猜词习惯,千万不要一遇到生词就查词典。因为只有养成猜词的习惯,并在阅读实践中结合自己的学习常识,才能培养自己的猜词能力,从而进一步提高阅读能力。 记叙文的阅读技巧 记叙文是初中阶段的主要训练内容。记叙文通过写人记事来提示文章的主题。它的题目主要设计为细节问题,它常常与Who,What,when/what time,where,why 即5W 和How 即1How 有关。做记叙文题要从下面几点入手: 一篇记叙文,要交代清楚人物和事件,就必须交代清楚记叙的要素,即: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原因、经过和结果 初中阶段的记叙文多为顺叙 弄清记叙文中的人称代词指代的对象,有利于更好地理解文意。 线索是记叙文的纲,抓住线索,就能理顺文章内容,掌握文章结构,更好地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 记叙文以叙事为主,但有时也运用描写、说明和议论。尤其是要注意夹叙夹议类文章,它的题目往往设计为推理性和总结性题目。

新闻广告类材料的阅读技巧 新闻广告类材料是中考的热门考题。其文句简练,信息量大,句式使用简单,表达方式多样,但阅读这类题目也是有规律可循的。 时间,数字,联系人及方式地址。阅读新闻时,要抓住新闻的特点即何时何处何人发生何事,其经过和结果怎样。 ①快速浏览广告、新闻,从标题中预测内容及涉及的类别。 ②浏览问题,寻找答案。注意地点和时间的多样化造成的误选。 ③复读材料,核实答案。 提炼语言填充表格 英语阅读填表分为两个部分:文章阅读和表格填空。表格是文章内容条理化、形象化的具体体现,是短文结构、作者思路的具体反映,填写时要做到言简意骇。 具体的方法是: “先表后文”即指先读表格,了解表格内容和要求,再根据表格的要求快速阅读短文,这样便使阅读带有较强的目的性和针对性,从而有助于保证所获取的信息的准确性,同时,可以节省一遍阅读时间,提高做题的速度。 表格填空题在很大程度上是考察考生对所读材料细节的理解和把握,所以要想做好此题,考生一定要在弄懂大意的同时,充分把握所读材料的细节,尤其是与表格内容直接相关的细节,这是做好此题的关键。 在读懂材料的同时,要对所读材料进行整理、分类,从而过滤出自己所需的有用信息,在通常情况下,表格所涉及的内容都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可能是同一个问题的几个不同方面,也可能是几个不同问题的同一方面,或是几个不同问题的不同方面,等等。比如涉及几项活动举行的时间、地点、原因、方式等。 由于阅读填表题要以所读材料为依据,在通常情况下,每个空格的所填内容一般可从给定材料中找到出处或依据,在做题时要充分利用这一特点,将“空格”与“出处”对号入座,然后根据表格中已有信息的表现形式,准确填出所缺内容。同时,值得注意的是,如果表格所填信息与原文中的“出处”基本相同,则可直接对号入座;如果表格信息与原文中的“出处”有较大出入,则要进行适当的转换。

最新-初中英语 课外活动常见的形式素材 精品

初中英语课外活动常见的形式 初中英语课外活动的形式应是多种多样,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年龄、年级、性格、兴趣和特长,采取不同的活动形式。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1、组织性活动。 这种活动则是在学生自己组织,自愿参加,教师充当指导,顾问等情况下,着重丰富学生的课余英语生活,创造英语语言环境,培养创造兴趣,创新意识和创造才华。 英语歌曲演唱组:教学生爱唱的一些课外英文歌曲。学校广播可以播放英文歌曲。 英语朗诵组:朗诵是一种锻炼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强化英语阅读与欣赏能力的好方法。它能够促进学生了解英语语言国家的背景,政治,经济,文化,礼仪等。形式可分为全校性的也可分年级性的,一个班也能进行。这样一来会使同学们的语音,语调,阅读能力将会得到较大程度的提高。如朗诵英语诗歌、绕口令、幽默、笑话、故事和英语演讲等。如:有的班级会进得课前两分钟的report.就很好。 英语游戏组:做英语游戏可以增强学习热情和自信,同时,也可发展熟巧的口语。是巩固词汇,语法,训练发音的有效手段。如字母游戏、辨误游戏、单词接龙、击鼓传花、扩句游戏、数字游戏、连句游戏、智力游戏、猜谜游戏等。游戏可配合课堂内容,经常做:如:组句游戏 英语黑板报小组:让学生自办英文板报,可提高学习英语的兴趣,进行创造性劳动的锻炼,又可培养他们的创造思维。办手抄报,亦可出黑板报。所选材料,应是广大同学熟悉的,这样,学生看懂了,才有效果。每一学期力争出几期。不管手抄报还是黑板报,主题一定要突出,或配合教学,或迎接重大节**等,内容可含故事,谚语,谜语,名人小传,英文新闻,英语国家的风俗人情等。选英语基础良好,擅长绘画的学生,在英语老师或其他有关老师的指导下分别下分别担任组稿,写稿,绘画等创造活动。 2、竞赛性活动。 它是一种以奖励为手段的促研活动。大多数学生的表现欲和荣誉感比较强,适当地在课外开展一些竞赛活动,既可以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又能对学生的思维、记忆、理解、反应等能力综合训练,有利于综合素质的培养。我们可自上而下,亦可在校内组织有计划地开展一些有益于学生身心发展的活动,及至社会的承认和赞誉,从而激起更热烈的内驱力。每次活动后老师作总结时要指出褒扬的地方,亦应指出存在的问题,提出希望及今后努力的方向。 英语竞赛的形式有书写比赛、识记单词比赛、朗读比赛、查字典比赛、歌咏比赛、英语智力比赛等。各种竞赛活动最好由学生主持,由教师和学生共同组成评委小组,竞赛优胜者可以给予一定的奖励。 3、娱乐性活动。

英语修辞学课程教学大纲

《英语修辞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教师或教学团队信息 教师姓名职称办公室电话电子信箱徐桦副教授 本教师教授过的本科课程有:综合英语、英语泛读、英语视听说、英语写作、商务英语写作、英语语言风格、英语修辞学、英语词汇学等。所教授的英语写作获得2014年度学院“精彩课堂”奖;所教授的英语写作、英语词汇学、英语修辞学等课程获得学生评教高分。 本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英语课程论和英语写作教学。参加编写过多种英语词典、英语专业课本、和英语教辅书籍,其中参与编写的《英语语言学与教学丛书·写作教程系列》获2008年度上海师范大学教学成果三等奖。撰写和发表重要专业论文十余篇。担任2006-2008年度上海师范大学精品课程建设项目“中级英语写作”项目以及2009-2011年度上海市教委重点课程“英语写作基础”系列课程项目负责人。 二、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中文):英语修辞学 课程名称(英文):English Rhetoric 课程类别:□通识必修课□通识选修课□专业必修课专业方向课 □专业拓展课□实践性环节 课程性质*:学术知识性方法技能性□研究探索性□实践体验性 课程代码: 周学时:2总学时:32 *2 学分: 4 先修课程:英语写作,英语语法 授课对象:英语(师范)专业本科三年级(5+6学期) 三、课程简介 本课程作为一门选修课程,向具备英语写作基础的学生介绍现代英语修辞学的研究内容、方法和主要修辞手段的运用;教学内容涉及词法、句法和段篇的修

辞特色、组织安排及表达手段。教学目的是让学生了解英语语言较深层次的表达特点和规律,辨别英汉修辞技巧的异同,能够利用修辞知识分析英语读物,提高欣赏水平和语言修养,并恰当地使用修辞手段,提高语言交际效果。 本课程对于高年级的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是不可或缺的学习领域及环节,它集理论性和实践性为一身,具备较高的实用价值,对于提升学生的专业水平具有重要帮助。 四、课程目标 英语修辞学的教学内容涉及词法、句法和段篇的修辞特色、组织安排及表达手段;通过修辞中的美学和非美学两套标准,系统传授英语修辞学的相关理论及实践技巧。教学目的是让学生了解英语语言较深层次的表达特点和规律,辨别英汉文化及修辞技巧的异同,能够利用修辞知识分析英语读物,提高欣赏水平和语言修养,并恰当地使用修辞手段,提高笔头及口头的语言表达效果。总之,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针对不同目的、场景、对象,使用相应风格的英语交际能力,以及一定的研究英语语言有效表达的学术素养。 五、教学内容与进度安排*(满足对应课程标准的第2条) 本课程内容分三个大方面,第一方面为现代修辞学的研究对象、内容和方法,英语修辞活动的层次;第二方面为不同句法的修辞特色,短篇组织安排,文章写作和修改;第三方面为一些专题研究内容以及常用修辞格。

初中英语课外活动的方案.doc

初中英语课外活动方案 英语兴趣小组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在于培养学生对英语的兴趣、爱好、增长知识、提高技能、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与课堂教学相比更具灵活性、可塑性,因而学生非常乐意参加。本学期我们将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有计划有目的的开展活动,重视教学质量,调动学生的极积性,努力把英语兴趣小组活动搞得有声有色。为了给爱好英语的同学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现将本学期英语兴趣小组的活动安排制定如下: 一、活动目的 作为一个兴趣小组,重点在于兴趣小组成员的吸纳完全本着自立自愿的原则,组织开展的活动小组成员可以自由参加兴趣相投的同学在一起。通过形式各异的活动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形成英语学习的氛围,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通过活动,使学生的特长得到更好的发展,进一步提高学生语音语调的准确性,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及表演能力。 二、活动要求 兴趣小组人数不宜过多,大约10到20名左右。活动固定,每周两次,活动制度化。遇到有特殊情况择日进行,不轻易暂停。参加成员坚持自愿报名。精心制定活动计划,保证兴趣小组的深度、广度和密度。要求如下: 1、组织学生按时参加活动。 2、每周一、四下午第三节课后进行活动,小组成员必须准时到

活动地点。 3、小组成员应严格遵守纪律,不准在活动室大声喧哗,破坏、损坏活动室的财产。 4、每次老师布置的作业,学生都应按时完成。 三、活动目标 1、开展丰富多彩的英语活动,通过小对话、歌曲、编儿歌、小组活动等来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去收集有关英语的广告,图片,商标等,期末展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通过本学期的活动,拟定让学生掌握四季、星期、月份、动物、水果等基本名称,掌握基本的一些日常用语,并能在情境中加以运用。 四、采取的措施 (一)做好组织工作 在学生自愿报名参加的基础上,要挑选各班有一定英语基础、成绩较好的学生参加。要选出有工作能力、成绩也好的学生担任组长。兴趣小组要在教师的指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骨干力量。(二)教师要认真负责,把它看成是学校教育的组成部分,使小组活动开展得生动、活泼、丰富。 总之,开展英语兴趣小组活动,使之规范化、制度化、防止一阵风、形式主义,真正使学生学有所得,老师要做出很大的努力,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大纲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大纲 COLLEGE ENGLISH 执笔者:吴勇 审核人:易强 编写日期:2017年10月 二、课程简述 《大学英语》课程是我校非英语专业本科基础阶段的公共基础课,旨在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和素质,安排在第一、二学年的四个学期开设。根据我校实际情况,《大学英语》课程实行分级教学,第一学期修读《大学英语1》,第二学期修读《大学英语2》,第三学期修读《大学英语(跨文化交际英语)》,第四学期修读《大学英语(学术英语)》。大学英语课程每学期48学时,3学分,两学期合计96学时,6学分,四学期合计192学时,12学分。本课程根据教育部制订的《大学英语教学指南》(2014)及我校人才培养定位实

际情况确定其教学内容和制订其教学大纲。 本课程的教学对象是我校非英语专业的本科生,入学时他们应已掌握基本的英语语音、词汇及语法知识,书面和口语表达具备一定的语篇组织及跨文化交际能力,接近或达到《高中英语课程标准》8级水平,少数学生超过8级以上水平。 三、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 《大学英语》课程是高等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大学生必修的一门基础课程,兼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所谓工具性,就是要在高中英语教学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通用英语技能(听、说、读、写、译)及专门用途英语能力(学习学术英语或职业英语,获得在学术或职业领域进行交流的相关能力)。就人文性而言,就是进行跨文化教育,了解国外的社会与文化,增进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对中外文化异同的意识,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提高个人综合素质和全面发展。 《大学英语》课程以英语语言知识与应用技能、学习策略和跨文化交际为主要内容,以外语教学理论为指导,并集多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为一体的课程体系。本课程教学旨在提高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强调教学过程必须满足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个性化。为此,在分级教学、分类指导的教学原则指导下,通过第一课堂、第二课堂、多媒体网络和外语自主学习相结合,使学生根据自己英语水平、语言能力和个人发展需要,利用多媒体网络课件和参加自己感兴趣的第二课堂教学活动等来提高语言应用能力。在广泛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的同时,注意传统教学方法与现代教学手段的有机结合,

试论职业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问题设计

试论职业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问题设计 发表时间:2013-04-23T14:53:06.233Z 来源:《职业技术教育》2013年第3期供稿作者:刘永林[导读] 在英语阅读教学的提问设计中,教师对题型的研究显得十分重要。 刘永林(山西省吕梁市柳林县职业中学山西吕梁033300)摘要:本文阐述了职业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问题设计。在阅读教学中要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问要设计阶梯,深度适宜,提问要巧,恰到好处,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关键词:激发兴趣设计阶梯承前追踪探求因果目前,职业高中英语教学中的课堂提问普遍存在“三多,三少”的状况,即:一问一答多,独立思考少;尖子生回答多,中下游学生回答少;给直接答案多,分析理解过程少。针对以上不足,本文试作如下探讨: 一、提问要诱发学生兴趣,忌直贵曲 设计问题应该在学生现有的知识积累的基础上,在现有的逻辑思维水准下,换几个角度,凡问必曲。如教学“A Problem For The Detective(1)”一课时,作如下一组问题设计: 1.Could you say something about Tom Goode and Mrs.Flower? 2.From the text can you infer what the relationship is between Mrs.Flower and Clare? 3.What did the story of the pet dog—Klegg show? 二、提问设计要设阶梯,逐级攀登 教学“A Problem For The Detective(2)”一课时,我们抓住学生“打破砂锅问到底”的心理逐层展开,步步深入,设计了以下几个问题: 1.How many people attended the meeting?Who was the unknown man? 2.What did the young woman want to do ? 3.What made Hope think of getting the money instead of Clare? 这几个问题的设计基本包括了这一篇文章涉及的人物、环境和故事情节等,使学生思维在问题的坡度上步步升高,连续进行艰苦的活脑训练。 三、提问设计须有“度” 这个“度”必须包括问题的难题、深度(铺垫性设问)、亮度(讲究感情色彩,抓住学生原有知识经验与新接受的信息不适而产生的心理失衡提出问题,打动学生的心)、跨度(抓住教材重点、难点,问得集中,施行浓缩法,加大问题容量)、角度、精度、密度等,尤其是在提问设计中对问题难度的把握。当然,提问的难易适度还有两个标准:1.问题本身;2.具体学生的素质。 四、提问设计应“巧” 在英语阅读教学的提问设计中,教师对题型的研究显得十分重要。纵向看,它必须因课堂教学流程中各个时机、各个环节的不同而不同;从横向看,则要依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有所区别。如此纵横交织,就必须用多种提问方式来体现不同的教学功能,才能适应提问的运行机制。一般来说:1.要采用多种提问方式,如投石激浪式、选择比较式、填充补续式、追踪探因式、检查整理式等;2.要讲究操作调控方式,要注意提问的时机、提问的对象、提问的方式和答问的评价等;3.要防止提问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提问忌深、忌偏、忌全、忌浅、忌滥;4.要讲究提问的逻辑,提问要合理,问域要适度,概念要清楚,表达要明确,答案要未知。 五、提问要注意对学生回答内容的处理 一般地说,教师应面向全班学生提出问题,待学生略作思考后,教师再恰当地指名其他学生,引导他们对这一学生的回答进行补充、评价。这样做,有利于把全班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教师所提出的问题上来。如果后来指名回答的学生仍然不能订正、补充前一学生的回答,教师可另换一个角度提出启发性的问题,并要求其他学生注意听取别人的发言,启发学生深入思考,引导学生作概括小结性的评价,以求得问题较全面、较透彻的解决。这样做,才能加强对学生知识记忆的刺激,加深记忆印迹,学得扎实、全面。 六、英语阅读自主学习教学模式的实施 1. Pre-reading to find questions 预读课文要运用如下步骤进行:第一步,略读(skimming),通过标题、图画或表格等预测全文大意;第二步,找读(scanning),设计一定问题帮学生理清文章思路,理解文章大意;第三步,细读,了解重点细节、猜测词义、分清文中的事实和观点等;第四步,欣赏,理解文章形成图式结构,理清文章逻辑关系和作者意图,从而评价阅读材料。 2. Solving the questions by themselves 经过提高学生的质疑能力后,学生产生的问题就相对集中了,老师可以鼓励、启发和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通过个体与个体的交流,或小组活动讨论、辩论等方法,提高对问题的认识,加深对问题的理解,使他们的解疑能力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陈龙安《阅读教学与创造性思维》.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0年版。 [2]段继扬《浅谈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吉林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 [3]俞学明等《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 [4]刘建华《中学英语创新教法》.学苑出版社,2010年版。 [5]包天仁《基础英语教改论坛》.吉林教育出版社,2011年版。 [6]《中小学外语教学》.2008年,第10期。

英语阅读方法与技巧

英语阅读方法与技巧 随着社会地发展,英语在我国各个领域地应用也日益广泛.英语阅读是理解和吸收语言信息最重要地手段.阅读理解作为考查学生直接运用英语能力地主要题型,在目前高考英语卷之中占有较大地比重.因而外语阅读能力地提高对于学生来讲尤为重要.然而,要想有效地提高阅读能力,就需要克服三大障碍. 一、英语阅读中地三大障碍 .语言地障碍. , , , .(魏立明,孙长顺: )由于有地单词往往有几种甚至几十种意思,而一个词地确切含义只有在具体地文章之中根据上下文才能确定.因此,词义地转换和搭配仍是阅读中地障碍.所以要避免进入见词就查字典地误区. .文化背景知识地障碍.因为文化背景知识是阅读地无形障碍.由于不了解英语国家地文化背景,因此有时很难做出判断. . , , .(魏立明,孙长顺: ). 所以多做泛读地训练将有所帮助. 关于这两个障碍地排除在本文地以下部分中也有较详尽地论述. .阅读技巧地障碍.而这一障碍又是多方面地.如找中心思想,推断文章中有没有直接说明地意思,确定作者地语气等.本文将就这一方面进行重点论述. 二、良好阅读习惯地培养原则 大多数人在阅读地时候,有很多不利于提高阅读效率地习惯.以下简介几种: .音读 很多人都有出声阅读地习惯.这种阅读方式地主要弊端就是使阅读速度和效率受到说速度地限制.因为正常默读速度几乎要比出声朗读地速度快两倍以上.此外,出声阅读往往以不同方式表现出来,有时是唇诵,有时是喉诵.读写活动都会影响眼睛地扫视速度.因此,要克服这种不良地阅读习惯,就要养成通过视觉器官直接感知文字符号地视读能力. .心读 心读是一种很难觉察到地阅读习惯.在阅读地过程之中,人体地任何部位,包嘴,头喉都不动.只是在心里自言自语,一字一句地读出每一个词.由于这只是一种内在地说话方式,因此要改掉比较困难.所以要强制自己在深入理解文章地同时,还要强制自己加快阅读速度,才可以逐渐改掉这种坏地习惯. .指读 指读就是用手指,钢笔或其他东西指着一个一个词进行阅读地习惯.这种单纯地机械运动不

[汇总]初中英语课外活动

[汇总]初中英语课外活动 开展英语课外活动,提高学生学习英语兴趣 聊城高新区顾官屯镇中学刘善忠 《国家英语课程标准》在实施建议中明确指出:“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 爱好,积极开展各种课外活动,有助于学生增长知识,开阔视野,发展智力和个性、展现才能。教师应有计划地组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英语课外活动,如朗诵、唱歌、讲故事、演讲、表演、英语角、英语墙报、主题班会和展览等。教师要善于诱导,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培养他们的自主性和创新意识。”在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过程中,课外活动作为一种教育途径,其作用已越来越受到重视,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英语课外活动,可以弥补课堂教学的某些局限性,使两者互补,相辅相成,以促进课堂教学,优化整个教学过程。 一、开展英语课外活动的意义和作用 实践经验表明,外语教学的成败与学习外语的环境或课外学习的条件有密切关系。如果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语言知识,没有在课外进行练习或实践,学习成绩就难以巩固。这就需要课外多创造外语环境,多给学生提供接触和使用外语的机会。?小学英语课外活动适合小学生好动的特点,能培养小学生动脑动口的习惯,能激起内在的动机,发展个性特长,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调动他们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另外以口语为中心的课外活动能使学生较快地培养起用英语思维,表达思想和交际的能力。?课外活动打破在教室上课的传统,让学生走出课堂,培养学生的英语能力,强化学生参与意识,启发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英语课外活动的全过程由学生设计,学生组织、学生管理、学生总结评价。在活动中成绩好的学生可以别出心裁地安排,组织活动,起表率作用;成绩不好的学生可以摒除“差生”的心理包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