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造价计价的两种方法
- 格式:ppt
- 大小:112.00 KB
- 文档页数:14
工程造价的基本计价方法有哪些〔建筑工程〕概预算是指通过编制各类价格文件,对拟建工程造价进行的预先测算和确定的过程。
依据概预算的编制阶段、编制依据和编制目的等不同,可分为建设项目投资估算、〔制定〕概算、施工图预算、招投标价格、施工预算、工程结算、完工决算等。
以下是我为您整理的工程造价的基本计价方法有哪些的相关内容。
工程造价的基本计价方法有哪些:1. 工程计价方式有工程量清单计价、工程量定额计价;2. 工程项目是单件性、多样性组成的集合体。
3. 工程造价计价的顺序:分部分项工程造价单位工程造价单项工程造价建设项目总造价。
4. 影响工程造价的主要因素是两个,即单位价格和实物工程量,即:公式基本子项的单位价格高,工程造价就高;基本子项的实物工程数量大,工程造价也就大。
5. 对基本子项的单位价格分析,可以有两种形式:①直接费单价:如果分部分项工程单位价格仅仅合计人工、材料、机械资源要素的消耗量和其价格形成,即单位价格=(分部分项工程的资源要素消耗量Х资源要素的价格)该单位价格是直接费单价。
它是工程计价的重要依据,资源要素的价格应该是市场价格。
②综合单价:如果在单位价格中还合计直接费以外的其他一切费用,则构成的是综合单价。
依据我国2008年12月1日起施行的国家标准《建筑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的规定,综合单价是完成一个规定计量单位的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项目所必须的人工费、材料费、施工机械使用费和企业〔管理〕与利润,以及一定范围内的风险费用。
工程预算最基本的预算有那些:1.投资估算投资估算是指在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阶段,由建设单位或其委托的咨询机构依据项目建议、估算指标和类似工程的有关资料,对拟建工程所必须投资预先测算和确定的过程。
投资估算是决策、筹资和控制造价的主要依据。
2.制定概算制定概算是制定文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投资估算的控制下由制定单位依据初步制定(或技术制定)图及说明,概算定额(或概算指标)各项取费标准,进行设备、材料预算价格等资料编制,确定建设项目从筹建到交付使用所必须全部费用的文件。
简述工程造价计价的两种模式及其含义工程造价计价是指根据工程实际成本、市场价格和政策等因素,计算出工程项目的总价或分项单价,以便进行工程结算和竣工决算等工作。
目前,我国工程造价计价主要有两种模式:定额计价和工程量清单计价。
1. 定额计价模式定额计价模式是指根据建筑工程定额标准,计算出工程项目的人工、材料、机械等成本费用,并结合市场行情和政策等因素,计算出工程项目的总价。
定额计价模式是我国工程造价计价的主要模式之一,具有计算简单、稳定性好等特点。
定额计价的含义:定额计价是一种根据建筑工程定额标准计算出工程项目成本费用,并结合市场行情和政策等因素,计算出工程项目总价的计价模式。
定额计价模式中的定额是指建筑工程消耗量的标准,包括人工、材料、机械等消耗量的标准。
定额计价的核心是计算出工程项目的人工、材料、机械等成本费用,以便进行工程结算和竣工决算等工作。
2. 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是指根据建筑工程清单标准,计算出工程项目的工程量清单,并结合市场行情和政策等因素,计算出工程项目的总价。
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是我国工程造价计价的主要模式之一,具有市场竞争性强、灵活性高等特点。
工程量清单计价的含义:工程量清单计价是一种根据建筑工程清单标准计算出工程项目工程量清单,并结合市场行情和政策等因素,计算出工程项目总价的计价模式。
工程量清单计价的核心是计算出工程项目的工程量清单,以便进行工程结算和竣工决算等工作。
两种计价模式的区别:定额计价模式是按照建筑工程定额标准计算出工程项目的成本费用,并结合市场行情和政策等因素,计算出工程项目的总价。
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是根据建筑工程清单标准,计算出工程项目的工程量清单,并结合市场行情和政策等因素,计算出工程项目的总价。
两种计价模式的优劣:定额计价模式计算简单、稳定性好,适用于工程量较小、工程结构比较简单的工程项目。
但是,定额计价模式缺乏市场竞争性,容易形成垄断局面,不利于工程造价的合理确定。
工程造价现行的两种计价方法?
目前我国工程造价计价方法主要有:定额计价法和工程量清单计价法两种方法。
第一种,清单计价法
清单计价是指招标人公开提供工程量清单,投标人自主报价或招标人编制标底及双方签订合同价款,工程竣工结算等活动,是由投标人完成由招标人提供的工程量清单所需的全部费用,包括分部分项工程费、措施项目费、其他项目费、规费和税金。
第二种,定额计价法
定额计价是指根据招标文件,按照各国家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发布的建设工程预算定额的工程量计算规则,同时参照省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发布的人工工日单价、机械台班单价、材料以及设备价格信息及同期市场价格,直接计算出直接工程费,再按规定的计算方法计算间接费、利润、税金,汇总确定建筑安装工程造价。
采用哪种方法,主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定:,
如参加投标,只能是按招标文件给定的方式去确定。
如未经过招标程序或小型工程工程结算,可以采取定额计价法。
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工程量的含义上,
定额计价是编制清单的基础,
清单由一项或多项定额子目组合而成,
更为复杂。
工程造价里的两种计价方式的区别请问工程造价里的两种计价方式的区别1 直接费+间接费+利润+税金2 分部分项工程费+措施项目费+利润+税金一1 .按定额计价时单位工程造价由直接工程费、间接费、利润、税金构成,计价时先计算直接费,再以直接费(或其中的人工费)为基数计算各项费用、利润、税金,汇总为单位工程造价。
工程量清单计价时,造价由工程量清单费用(=E清单工程量x 项目综合单价)、措施项目清单费用、其他项目清单费用、规费、税金五部分构成,作这种划分的考虑是将施工过程中的实体性消耗和措施性消耗分开,对于措施性消耗费用只列出项目名称,由投标人根据招标文件要求和施工现场情况、施工方案自行确定,以体现出以施工方案为基础的造价竞争;对于实体性消耗费用则列出具体的工程数量,投标人要报出每个清单项目的综合单价。
2. 分项工程单价构成不同按定额计价时分项工程的单价是工料单价,即只包括人工、材料、机械费,工程量清单计价分项工程单价一般为综合单价,除了人工、材料、机械费,还要包括管理费(现场管理费和企业管理费)、利润和必要的风险费。
采用综合单价便于工程款支付、工程造价的调整和工程结算,也避免了因为“取费”产生的一些无谓纠纷。
综合单价中的直接费、费用、利润由投标人根据本企业实际支出及利润预期、投标策略确定,是施工企业实际成本费用的反映,是工程的个别价格。
综合单价的报出是一个个别计价、市场竞争的过程。
3. 单位工程项目划分不同按定额计价的工程项目划分即预算定额中的项目划分,一般土建定额有几千个项目,其划分原则是按工程的不同部位、不同材料、不同工艺、不同施工机械、不同施工方法和材料规格型号,划分十分详细。
工程量清单计价的工程项目划分较之定额项目的划分有较大的综合性,新规范中土建工程只有177 个项目,它考虑工程部位、材料、工艺特征,但不考虑具体的施工方法或措施,如人工或机械、机械的不同型号等,同时对于同一项目不再按阶段或过程分为几项,而是综合到一起如混凝土,可以将同一项目的搅拌(制作)、运输、安装、接头灌缝等综合为一项, 门窗也可以将制作、运输、安装、刷油、五金等综合到一起,这样能够减少原来定额对于施工企业工艺方法选择的限制,报价时有更多的自主性。
工程造价中预算定额计价和工程量清单计价的对比发表时间:2018-11-01T10:25:15.840Z 来源:《防护工程》2018年第15期作者:胡明勇[导读] 现行的工程造价计算方法有两种,一是工程量清单计价,二是预算定额计价。
定额模式计价方法是我国建设工程一种传统的计价方法,它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产物胡明勇恒大旅游集团有限公司广东广州 510000摘要: 现行的工程造价计算方法有两种,一是工程量清单计价,二是预算定额计价。
定额模式计价方法是我国建设工程一种传统的计价方法,它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产物,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这种计价方法已逐步被工程量清单模式计价方法所取代。
本文简要阐述了定额计价和清单计价两者的特点,并作出比较分析,希望为工程造价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工程造价;定额计价;清单计价?前言随着我国建设市场的快速发展,招投标制、合同制的逐步推行, 建设项目工程造价在国家经济中的作用日益突出。
我国工程造价向来采用的是定额计价方法,即依据定额计价规定的计算规则,按着施工图计算工程量,进行定额套价,人工、机械单价都是不变的,材料价格依据定额站提供的信息价调整,其目的消耗量是按定额执行的原则,但随着我国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 ,在市场经济化的今天,已经不能适应建筑市场的需要 ,工程量清单计价将成为我国由国家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推广的一种工程计价办法。
1.定额计价和清单计价的特点1.1 定额计价((1)编制设计概算、施工图预算及最高投标限价的依据。
定额计价是按“社会平均消耗水平”编制,用于施工企业编制投标报价,具有科学性和指导性。
((2)编制施工图预算的基础。
施工图设计一经确定,利用定额计价编制工程预算,反映社会平均水平、控制施工造价。
((3)工程结算依据。
工程结算是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按照工程进度对完成工程实现货币支付,达到合理、合法。
((4)编制施工组织设计的依据。
从组织施工上,确定施工所需人力、物力,精确计算施工过程中消耗的人工、材料和机械台班的需求量,为组织材料采购、预制件加工、劳动力和施工机具的调配提供依据[1]。
我国工程造价的两种计价方法我国工程造价的两种计价方法:直接计价法和单位计价法一、直接计价法直接计价法是一种以明确的工程实物量为基础,通过对工程项目进行逐项计价,最终得出总造价的方法。
该方法适用于工程项目的规模较小、结构简单、工艺过程较为清晰的情况下。
直接计价法的步骤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确定工程项目的实物量:根据设计图纸和技术要求,确定工程项目的各项实物量,如土方量、混凝土用量、钢筋用量等。
2.编制工程项目的清单:根据实物量和工程项目的特点,编制工程项目的清单,列出各项工程量及对应的单价。
3.计算工程项目的费用:根据清单中的工程量和单价,逐项计算出各个工程项目的费用,并汇总得出总造价。
直接计价法的优点是计算过程相对简单直观,适用于小型工程项目。
但是,该方法对工程项目的变更较为敏感,一旦工程量发生变化,就需要重新计算,容易产生误差。
二、单位计价法单位计价法是一种根据工程项目的单位工程造价及其设计要求,通过对各项单位工程进行计量和计价,最终得出总造价的方法。
该方法适用于工程项目的规模较大、结构复杂、工艺过程较为繁杂的情况下。
单位计价法的步骤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确定单位工程:根据工程项目的特点和施工过程的划分,确定各个单位工程,如基础工程、结构工程、装饰工程等。
2.编制单位工程的定额:根据设计要求和规范,编制各个单位工程的定额,包括工程量和工程造价。
3.计算单位工程的费用:根据定额中的工程量和工程造价,逐项计算出各个单位工程的费用。
4.汇总单位工程的费用:根据各个单位工程的费用,进行汇总得出总造价。
单位计价法的优点是计算结果更加准确可靠,适用于大型工程项目。
同时,该方法对工程项目的变更较为灵活,只需对相关单位工程进行调整即可。
我国工程造价的两种计价方法分别是直接计价法和单位计价法。
它们分别适用于不同规模和复杂程度的工程项目,能够满足工程造价的计算需求。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计价方法,并结合工程项目的特点进行灵活运用,确保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单价法、实物法和综合单价法的区别我国的工程造价计价方法分为定额计价法和工程量清单计价法两种,其中定额计价法包括“单价法”和“实物法”,工程量清单计价法又称之为“综合单价法”,现简单说说“单价法”、“实物法”与“综合单价法”的区别对于定额计价中的“单价法”,是指:首先按相应定额工程量计算规则计算工程中各个分部分项工程的工程量,然后直接套取相应预算定额的各个分部分项工程量的定额基价,然后直接得出各个分部分项工程的直接费,汇总得出工程的总的直接费,再用工程总的直接费乘以相应的费率得出工程总的间接费、利润和税金,最后汇总得出工程的造价。
定额计价中的“实物法”是指:在算出各个分部分项工程的工程量后套用相应的分部分项工程的定额消耗量,将各个分部分项工程量分解为相应的工料机的消耗量,然后分别乘以相应的人工、材料、机械的市场单价后相加得出相应分部分项工程的工料机合价(即分部分项工程的直接费),再将各个分部分项工程的直接费汇总得出工程的总直接费,后面取费就与单价法是一样的。
可以看出单价法与实物法最主要也是最根本的区别就在于计算出工程量以后的步骤。
单价法和实物法的区别在于各个分部分项工程的工料机合价计算依据不同,单价法用“定额基价”直接计算,而实物法用“消耗量定额”和“工料机的市场单价”确定各个分部分项工程的工料机合价。
不管哪种方法计算,所计算出来的各个分部分项工程的费用都只包括工料机费用,各个分部分项工程的费用没有间接费、利润、税金、措施费、风险费等,换句话来说就是定额计价法中只能计算工程总的间接费、措施费、利润和税金等,在这种计价方法下我们无法得出各个分部分项工程的间接费、措施费、利润和税金。
因此我们将此种工料单价称之为“不完全单价”而工程量清单计价法之所以被称之为“综合单价法”,既然是“综合单价”,就是说各个分部分项工程的费用不仅仅包括工料机的费用,还包括各个分部分项工程的间接费、利润、税金、措施费、风险费等,即在计算各个分部分项工程的工料机费用的同时就开始计算各个分部分项工程的间接费、利润、税金、措施费、风险费等。
定额计价和清单计价的提出背景及意义
定额计价和清单计价是工程造价领域中常用的两种计价方法。
它们的提出背景和意义如下:
1. 提出背景:
- 工程造价计算的需求:在工程项目中,需要对工程量进行准确计算和合理估算,并据此进行成本控制和费用管理。
因此,需要有一种科学的、系统的计价方法。
- 建筑行业的发展:随着建筑行业越来越复杂和专业化,单纯依靠经验和感觉不再能够满足工程造价计算的要求,需要有更加规范和科学的计价方法。
2. 意义:
- 提高计价的准确性:定额计价和清单计价方法能够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合理地分析和计算工程量,从而提高计价的准确性。
- 便于成本控制:定额计价和清单计价方法能够明确工程造价的构成和分项费用,便于进行成本控制和费用管理,从而提高项目的经济效益。
- 便于项目管理:定额计价和清单计价方法能够为项目管理提供依据和参考,明确工程项目的需求和资源调配,有利于项目顺利进行和成功完成。
- 建立规范和标准:定额计价和清单计价方法能够建立一套规范和标准的计价体系,促进行业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发展。
- 提高行业竞争力:定额计价和清单计价方法能够提高企业对工程造价的掌控能力和专业水平,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获得竞争优势。
建筑工程造价计价方式和快速估算一、工程造价和计价方法建筑工程造价是指进行一个工程项目的建造所需要花费的全部建筑工程投资费用。
即从工程项目确定建设意向直至建成、竣工验收为止的整个建设期间所支出的总的建筑工程投资费用,这是保证工程项目建造正常进行的必要资金,是建设项目投资中的最主要部分。
我国现行的建筑工程造价包括:直接工程费、间接费、计划利润、税金四个部分,而每一部分又包括几个相对应不同内容。
我国目前工程建设项目在实施阶段,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之间工程造价的确定,一般都采用以下几种计价方法进行确定:(1)施工图预算法:其特点是政府是制定工程造价的主体,它是以施工图纸及预算定额为依据,按定额工程量计算规则计算出各分部分项工程的工程量,由分部分项工程量套用相对应的定额及地区单位估价表,其工程量乘以各项工程综合单价,计算出工程直接费,再按工程类别及施工企业资质等级计算其它直接费、间接费和计划利润等费用,最后确定预(结)算造价的方法。
其中单位估价表,是由各地区工程造价管理部门,根据省统一预算定额编制的综合单价,也叫预算定额基价,是单位估价表的主要构成部分。
通过这种方法确定的工程造价,是计算建筑工程造价的基础,并作为确定工程承包合同价款,办理工程项目拨款与结算,编制招标工程标底及投标报价的重要依据。
(2)新定额直接费单价方式:采用国际上通用的工程量清单计价,地方定额采用实物法编制,实现量价分离,定额的消耗量指标由指令性变为指导性,利润的计取由原来的规定性利润变为浮动性利润。
计价时不需要进行价差调整。
这种方法在目前使用的较多。
(3)地方定额综合单价法特点是:利用地方定额、工程量清单报价,在单价中包含直接费、间接费、利润等,利用综合单价报价可以简化计算工作量。
这种方法目前使用较少。
(4)企业定额直接费单价法:在确定生产过程中的资源消耗量是不是以社会平均水平,而是根据企业的实际水平来确定的。
这种方法能充分反映工程报价时不同承包商的个体差异,只有管理水平高、生产中资源消耗量少的企业在报价时才具有价格优势。
我国工程造价的两种计价方法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类工程项目的建设也日益增多。
而工程造价的计算方法在工程项目的投资决策和施工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目前,我国的工程造价计算主要有两种方法:综合单价法和清单计价法。
综合单价法是一种常用的工程造价计算方法。
它主要是根据工程项目的设计图纸和施工方案,将工程项目划分为若干个独立的工程量清单,然后根据每个清单中的工程量和相应的综合单价来计算出各个清单的造价,最后将各个清单的造价相加得到整个工程项目的总造价。
综合单价法的优点是计算简单,容易理解和操作,适用于较小规模的工程项目。
然而,由于综合单价法只是根据清单中的工程量和单价来计算造价,并没有考虑到不同工程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因此在一些复杂的工程项目中可能会存在较大的误差。
清单计价法是另一种常用的工程造价计算方法。
它是根据工程项目的设计图纸和施工方案,将工程项目划分为若干个独立的工程量清单,并为每个清单中的工程量编制详细的清单表,包括工程量、单位、工程内容等信息。
然后,根据每个清单中的工程量和相应的清单单价来计算出各个清单的造价,最后将各个清单的造价相加得到整个工程项目的总造价。
清单计价法相对于综合单价法来说,更加精确和细致,适用于较大规模和复杂的工程项目。
清单计价法考虑到了不同工程量之间的相互关系,能更准确地计算出工程项目的造价,但同时也需要耗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综合单价法和清单计价法各有其适用的领域。
综合单价法适用于规模较小、结构简单的工程项目,如住宅小区的基础设施建设等。
而清单计价法适用于规模较大、结构复杂的工程项目,如高速公路、桥梁、大型厂房等。
在实际应用中,根据工程项目的特点和需求选择合适的计价方法对于准确计算工程造价具有重要意义。
除了综合单价法和清单计价法,还有其他的工程造价计算方法,如综合比例法、统计指数法等。
这些方法在特定的工程项目中也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然而,无论使用哪种计价方法,都需要考虑到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调整和修正,以确保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工程造价计价的基本方法
1. 经验估算法:依据过去相似工程的造价情况,结合现实经验和专业知识,对本次工程进行画大概算的计价方法。
2. 标准定额法:按照国家、行业或地区制定的标准建筑定额进行造价计算。
3. 实物清单法:将工程分解成若干个量体单元,按照一定的计价规则依次计算,最后汇总成总造价。
4. 单位工程造价法:将整个工程按照其概算分为若干个单位工程,对每个单位工程进行细致的计算,然后汇总成总造价。
5. 按人工直接计算法:根据人员工时和工资、材料和设备租赁费用等费用持续计算出最终的造价。
6. 按材料进口核算法:以材料进口核算的方式,根据当前的材料价格、汇率和税率,计算出最终的造价。
工程造价计价的基本方法一、概念和内容1.估算工程项目成本:根据工程项目的设计方案和技术要求,对各项工程成本进行评估和预测,以确定工程项目的成本范围和规模。
2.核算工程项目成本:在建设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工程成本的核算和计算,确定工程项目的实际成本。
3.控制工程项目成本:在建设过程中,根据工程项目的预算和计划,进行成本的控制和管理,确保工程项目的成本控制在可控范围内。
1.直接单位费用法:根据工程项目的设计方案和技术要求,按照各项工程量进行成本核算和估算。
通过计算单位工程的造价,再按照工程项目实际的工程量,确定工程项目的总造价。
2.经验因数法:根据历史建设经验和实际工程数据,以往的工程项目成本数据,结合当前的工程造价水平,按照经验因数进行成本估算。
3.参数比例法:将工程项目的成本指标与特定的参考工程项目的成本指标进行比较,按照比例进行成本估算。
适用于相似工程项目的成本估算。
4.系数法:根据工程项目的具体情况,确定一定的参数和系数,根据这些参数和系数进行成本估算。
5.比较法:将工程项目划分为若干个部分或子项目,对每个部分或子项目的成本进行比较和估算。
1.直接成本法:对工程项的各项直接成本进行核算,包括人工成本、材料成本、机械设备成本和施工费用等。
2.间接成本法:对工程项目的间接成本进行核算,包括管理费用、税金、保险费和设计费等。
3.全面成本法:对工程项目的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进行全面核算,包括全部的成本项目和费用。
1.预算控制法:在工程项目开始前,根据工程项目的设计方案和要求,制定详细的预算,并在建设过程中进行成本的控制,确保工程项目的成本不超过预算范围。
2.进度控制法:在工程项目的建设过程中,根据工程进度和计划,进行成本的控制。
及时发现和解决建设过程中的成本问题,确保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
3.变更控制法:在工程项目的建设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对工程项目的设计方案和要求进行变更,对变更后的成本进行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