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山湖产业园案例研究
- 格式:ppt
- 大小:1015.50 KB
- 文档页数:19
而产业生产区等中密度开发区布置在外圈层。
整个园区通过自然生态系统由内向外渗透,将三个圈层有机连接在一起,突出自然生态特征,强调自然生态与
、突出“新城”理念,东莞经济的发展具有明显的特征,工业化发展迅速,城镇化发展滞后,城镇化水平和质量不高,城市功能不强,缺乏中心城市的职能。
而松山湖的发展必须以科技新城发展为目标,以高标准的建设,强调自身功能的综合性,增强城市活力。
同时与中心城区综合发展,在空间发展和功能上互补,共同增强东莞市主。
关于东莞市发展高新产业园区的思考——以东莞市松山湖西部研发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为例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已成为国家、城市和企业竞争的焦点,是城市和区域产业结构优化、产业空间拓展和传统产业改造的助推器。
进入新世纪,东莞谋划着从“东莞制造”向“东莞创造”的转变,而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即是这场伟大转变中最活跃的分子。
本文在分析其他高新区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总结了松山湖西部研发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主要内容,从多个方面分析了该规划的创新之处,以期对其他相关规划能够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标签:高新区松山湖规划1区域发展背景1.1知识经济背景下科技工业园区的大发展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之上的经济。
科技工业园区以智力密集和开放环境条件为依托,依靠区域内的科技和经济实力,充分吸收和借鉴国外先进科技资源、资金和管理手段,最大限度的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推动城市发展建设。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已成为国家、城市和企业竞争的焦点,是城市和区域产业结构优化、产业空间拓展和传统产业改造的助推器。
科技产业园在当今世界的发展非常迅速,如美国的硅谷、日本的筑波、台湾的新竹等已成为了知识经济时代的象征。
1.2东莞市经济社会双转型的内在需求在过去的经济发展中,东莞市发展态势持续高速,但支撑条件迅速弱化,目前的经济增长方式已无法有效支撑经济社会持续发展。
松山湖科技产业园是东莞市产业转型的重要载体,以打造产业升级龙头为目标,延伸IT产业的产业连条,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构建产业升级的内动力,找准松山湖的最佳定位,在产业创新中迎接国际产业大转移。
1.3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区战略意义重大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区在东莞市经济社会双转型的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松山湖的开发,使东莞市由国际制造业基地向国际制造业名城迈进,以新空间发展新产业,促进全市的可持续发展,以此来应对区域产业转移的必然趋势。
随着松山湖产业新城的发展,必将成为城市化以及城市文明的高地,对周边城镇产生巨大的影响,大大提高这些地区的城市化水平。
提起松山湖,首先想到风景秀美的环湖绿道、国家级高新区。
2023年7月,国家批复松山湖科学城与深圳光明科学城共建“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松山湖又以崭新的定位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20年前,松山湖还是一座名不见经传的水库、一个大公园。
时至今日,松山湖已然成为大湾区最重要的创新“内核”,让我们一起走进松山湖的前世、今生和未来。
前世初心,一座新城就是一个大公园PART/01一个大公园的蝶变之路20年时间,在一个城市或国家的历程中是很小的一段,对松山湖,却是一个从无到有、从一无所有到举世瞩目的跃进。
时间回到2001年7月,东莞市提前谋划发展模式转型和创新,这是一次决定东莞产业转型发展方向的重要会议,佟星书记(时任东莞市委书记)在会议上提出开发建设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区,规划控制面积72平方公里,并定名为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将其明确为未来东莞的经济科技中心。
11月,松山湖科技产业园经广东省政府批准成为省级高新区,并更名为东莞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区;2002年1月,园区正式奠基。
松山湖被评为“中国最具发展潜力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犹如黑马,扬蹄欲奔。
2023年伊始,松山湖中子科学城正式更名为松山湖科学城。
2023年7月,松山湖科学城正式纳入粤港澳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
2023年4月,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松山湖科学城)建设全面启动。
很久以来,东莞给人的城市意象就是巨大的、连绵不断的工厂,而松山湖科学城的出现,应该是将东莞由传统的工业及手工业文明走向新时代的生态文明、科技文明的契机。
而松山湖这二十年的规划、设计与建设也正是基于这一核心命题展开的,松山湖实现从“大公园”到“科学城”的质的飞跃,也为世界创造了一个“科技共山水一色、新城与产业齐飞”的蝶变之路。
PART/02一座新城的崛起2001年松山湖高新区建立之初,负责整体规划的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提出按照“新城”而非“产业园区”的规划设计理念开展园区规划设计,这在当时具有相当大的前瞻性和突破性。
从住宅地产、商业地产到产业地产——松山湖国家高新产业园的发展之路近年来,以产业聚集为特征的园区开发获得了长足发展。
作为实体经济的助推器,相对于住宅地产和商业地产,产业地产更具时代意义。
位于珠江三角洲腹地、“穗深港”黄金走廊中段,地处东莞几何中心的松山湖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园的园区开发,就经历了从住宅地产到商业地产再到产业地产的发展历程。
一、开发住宅地产,完成园区基建松山湖产业园2001年经广东省政府批准成立。
成立之初,园区发展主要模式是政府出让土地给开发商建住宅,开发商则为整个园区修建高水准的市政道路。
这段时期,松山湖产业园完成了基本的基建,一幢幢高端商品房小区拔地而起,一条条大道连接南北。
这一时期的主要开发商代表是东莞本地的光大地产,代表作品有锦绣山河、山河语岸、山河印象等大型高端商品房小区,以及由松山湖控股公司开发的主要居住对象为政府公务员的松湖花园、和堂等普通住宅、别墅小区。
这一时期开发商的作品,基本都是管委会批地、开发商盖楼兼修建周边市政道路。
因为风景优美、环境好,当时房价都在万元以上,但因为人烟稀少,商业配套基本没有,楼盘入住率一直在10%以内。
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东莞致力于实现发展模式创新,推进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实施经济社会双转型战略。
2010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东莞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区升级成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松山湖产业园地理位置优越,经历了住宅地产开发的第一阶段,松山湖园区周边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铁路、水路及航空立体化交通网络发达,香港、深圳、广州、惠州、珠海、中山均在松山湖一小时经济圈范围。
除了地理位置的优越,松山湖的自然环境也十分优美。
园区拥有8 平方公里淡水湖,14 平方公里原生态绿地,位于园区内的松湖烟雨景点位列东莞八景之首,年均游客数量达450 万人次。
二、做强商业地产,集聚园区人气然而就是这么一个得天独厚的地方,直到2011年底,其常住人口只有7.8万,这其中还包含了4.5万大中专院校学生,2.2万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的产业工人。
工作研究摘要:如何有效地进行公共服务的供给是地方政府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
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区公共服务体系的运作体现了地方公共经济理论指导下公共服务的有效供给,这为致力于提高执政能力的地方政府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管理思维方式。
关键词:治理地方公共经济;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区;公共服务体系Abstract:It is of great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importance for local governments to provide adequate public goods and public services effectively and effi-ciently.The operation of public service systems in SSL Sci.&Tech.Industry Park clearly shows that the frame-work of governing local public economies has been de-veloped and applicated in local governments,which will provides a new way of thinking to improve their abili-ties of exercising state power.Keywords:Governing local public economies;SSL Sci. &Tech.Industry Park;public service systems“地方政府的主要职能就是以恰当反映地方情况和地方选择差异的方式提供服务”,以实现公共资源的优化配置,回应利益主体多元化带来的挑战。
对此,人们并无多大异议,但如何有效地进行公共服务的供给,则是地方政府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
广东东莞松山湖机器人产业规划案例
产业规划背景:
机器人产业是高技术和高投入型产业,对技术和资金要求高,发展机器人产业,促进产业健康快速发展,必须围绕核心技术,开展协同创新、成果转化、企业孵化、创业家培养和企业群培育。
在人才基础上,汇集机器人研究领域国内外一流的大学、产业界一流的企业、机器人技术和管理的一流人才,具备机器人产业产学一体化的基础。
另外,机器人产业发展获东莞市政府强有力支持,东莞市政府每年拿出2亿元扶持企业“机器换人”,“东莞制造2025”提出要强化金融服务支撑,通过事后奖励、拨贷联动、租赁补贴等方式,解决企业资金难题。
产业规划策略:
建成松山湖机器人基地,基地计划用地 592.13亩,分三期开发。
首期投资4.74亿元,主要营运和开发建设98.35亩的机器人研究院、孵化器及科技创业学院;第二期投资11.54亿元,建设占地131亩的国际学校和93.48亩的高端人才社区;第三期投资10.72亿元,建设占地269.3亩的骨干企业总部及研发中心。
发展目标:
致力于培育运动控制与高端装备企业群、工业与服务机器人企业群和高端消费产品企业群这三大企业群,把东莞建成全国领先的工业机器人智能装备应用示范城市。
服务内容:
前瞻产业研究院结合东莞地区的产业背景及城市发展规划,为该项目做出了以下服务:产业规划、产业定位、基地发展规划、配套发展规划、招商引资策略制定等。
说明:
前瞻产业研究院展示本文案例仅供您参考,关于您的产业规划相关问题,更多个性化的解决方案,请与我们的咨询顾问联络,我院产业规划咨询顾问将与您一起来深入分析项目,并为您制定针对性的项目解决方案。
东莞松山湖企业培育案例
嘿,你知道吗?在东莞的松山湖,那可是有好多超精彩的企业培育案例呢!
比如说有一家科技公司,刚成立的时候就像一颗小小的火种。
他们的创始人,那叫一个有激情、有决心啊!整天就想着怎么让这颗火种燃烧成熊熊大火。
他们到处找资源、找合作,遇到困难也不退缩,就像打不死的小强。
有一次,他们为了拿下一个重要项目,团队成员连续奋战了好几个通宵,眼睛都熬红了,这股拼劲,难道不值得佩服吗?这不就跟咱为了梦想拼命努力一样嘛!
还有一家创新型企业,起初也是举步维艰啊,但他们不断尝试新的思路,就像在黑暗中摸索的探险家。
他们和高校合作,引入优秀人才,一点点地积攒力量。
哇塞,那努力的样子简直太酷了!不是说成功都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吗?他们就是最好的例子呀!
还有呢,松山湖的政府部门对这些企业的支持力度也是超大的。
就好比一个园丁,精心呵护着这些企业幼苗,给它们施肥、浇水,助它们茁壮成长!政府提供各种优惠政策、搭建平台,让企业有更好的发展空间。
这不就像给企业装上了翅膀,让它们能飞得更高更远吗?
松山湖的这些企业培育案例,真的是太让人赞叹了!每个案例都充满了奋斗、拼搏和创新的故事。
这就像是一部超级精彩的电影,让人看了热血沸腾!它们告诉我们,只要有梦想,有勇气,有行动,就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你难道不想去了解更多关于它们的故事吗?我觉得我们都能从中学到很多东西,为自己的梦想去拼搏、去努力呀!。
东莞松山湖科技家产园城市设计东莞市位于经济迅速增加的珠三角地域。
因为这一地域的经济正面对结构性改变,各样经济力量的分化与组合,为当地域发展带来众多时机。
依据省委省政府的战略部署,东莞市将成为珠江三角洲地域国际制造业的中心城市。
针对东莞不齐备的城市功能和不明确的发展格局, XXXX年 6 月东莞市委、市政府决定在松山湖(原松木山川库)邻近建设以发展高新科技家产为主题的家产园,并同步开始了松山湖科技家产园的全面规划和设计工作。
环绕松山湖的整个城市设计任务能够分为以下三个部分: 1、东莞松山湖科技家产园中心区观点性城市设计(投标) 2、东莞松山湖科技家产园中心区 +中部地域城市设计 3、东莞理工学院松山湖校区规划及总平面设计项目一:东莞市松山湖科技家产园中心区观点性城市设计(招标)项目规模:用地约 2.5 平方公里,研究影响范围约 30 平方公里“东莞松山湖科技家产园将成为东莞市家产结构调整的推进器,将来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龙头,将来东莞的形象代表。
”在城市发展决议的推进下,松山湖整体规划和中心区观点性城市设计同步睁开。
松山湖地域拥有优美的环湖丘陵地貌和便利的交通条件,在加上东莞市雄厚的经济累积和发展特点,关于松山湖建设标准的定位成为城市设计的重点。
一、设计构想 1. 城市设计第一从地域发展资源的有效配置上全面剖析松山湖的战略意义。
松山湖地域所负载的其实不是一个纯真家产园的内涵,它的建设将对东莞不齐备的城市功能和不明确的发展格局产生重要影响:一座以地域创新为目标,以家产服务为主体的新城。
2. 城市设计引入了城市经营的思虑方式,充分认识不行确立的发展需求,判断城市预期的赢利方式。
松山湖新城只有在竞争的城市发展环境中以活跃的媒体身份出现,才能真实成为东莞连续发展的源动力。
所以,新城的设计主题表达为一个为变换的需求供应不变场所的观点:城市的舞台。
3. 以灵巧性和连续性的原则,城市设计为可确立的需求供应充分的发展空间,对不确立的需求表现出显然的适应性:近期,新城将成为东莞工业城镇的服务枢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