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体物理 第六章 固体的介电性质
- 格式:ppt
- 大小:2.23 MB
- 文档页数:52
固体的电学性质与导电机制固体是一种物质的状态,与液体和气体相比,固体具有更强的稳定性和相对较小的分子间距离。
在固体中,电学性质是物质中电子运动的关键。
本文将探讨固体的电学性质以及导电机制。
一. 固体的电学性质固体的电学性质在物质的导电、绝缘、半导体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固体的电学性质取决于其内部的电子数目、电子能级分布以及晶格结构等因素。
1. 导体导体是一种具有良好导电性的固体材料。
在导体中,电子云密度高,并且容易受到外部电场的影响而发生偏离。
导体中的自由电子可以在电场驱动下移动,从而导致电流的流动。
金属是一种常见的导体,其导电机制主要是由于金属中的自由电子在晶格中的自由运动。
2. 绝缘体绝缘体是一种不能或很少导电的固体材料。
在绝缘体中,电子的运动受到禁带的限制,电子无法自由流动。
绝缘体的电子云密度较低,并且在外部电场的作用下电子不易受到偏离。
例如,塑料、橡胶等材料都属于绝缘体。
3. 半导体半导体是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的一类固体材料。
在半导体中,电子运动的特性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
半导体的电导率可以通过人为控制或外部条件的改变而变化。
例如,硅、锗等材料常被用作半导体组件的基础材料。
二. 导电机制导电机制是固体中电流传输的基本原理。
不同类型的固体导电机制有所不同,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导电机制。
1. 金属导电金属导电是指金属中的自由电子在外部电场的作用下发生的电流传输。
金属中的自由电子可以在金属晶格中自由运动,形成连续的电子云。
当外部电场施加在金属上时,电子受到电场力的作用而发生偏离,从而形成电流。
2. 离子导电离子导电是指在某些离子化合物中,离子在晶格中的传输导致电流的形成。
离子导电主要是通过正、负离子在晶格中的移动来实现的。
经典的离子导电材料包括氧化物、硫化物等。
3. 电子空穴导电电子空穴导电是半导体中电流传输的一种机制。
在半导体材料中,电子和空穴是主要的载流子。
电子在导带中移动,而空穴在价带中移动。
凝聚态物理导论陆小力EMAIL:xllu@电话:158********办公室:东大楼,208A1预备知识:固体物理+量子力学学习目标:两个深化+两个面向•方法上: 固体(多体)理论•体系上:凝聚态物理•面向学科发展前沿•面向实际体系2, 北京大学出版社,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第七章第八章第九章第十章第十一章第十二章第十三章成绩平时成绩(20%)+考试成绩(80%)平时成绩:考勤+projectProject 报告(命题阅读报告,基于阅读多篇文献后的读书报告)口头ppt+报告电子版word期末考试:闭卷7凝聚态物理从微观角度出发,研究相互作用多粒子系统组成的凝聚态物质(固体和液体)的结构和动力学过程, 及其与宏观物理性质之间关系的一门科学.凝聚态物理的重要性(1)它为力学,流体力学,电子学,光学,冶金学及固态化学等经典科学提供了量子力学基础.(2)它为高技术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如它是晶体管,超导磁体,固态激光器, 高灵敏辐射能量探测器等重大技术革新的源头. 对通信,计算以及利用能量所需的技术起着直接的作用, 对非核军事技术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810(1922.7.18-1996.6.17)121.1 范式1.什么叫范式? (Paradigm)An example that serves as pattern or model.样式作为样本或模式的例子2.学科的范式联贯的理论体系一个学科的成熟以其范式的建立为标准范式对学科从整体上把握有重要意义133. 学科发展的范式科学的演化是经过不同阶段循环发展的过程。
1.前范式阶段(pre-paradigm)2.常规科学阶段(normal science)3.反常阶段(anomaly)4.危机阶段(crisis)5.科学革命阶段(scientific revolution)6.新范式阶段(new paradigm).科学发展过程中,范式的转换构成了科学革命。
介电性能由于无机介质材料在电场的作用下,带电质点发生短距离的位移,而不是传导电流,因此在电场中表现出特殊的性状,大量地用于电绝缘体和电容元件。
在这些应用中,涉及到介电常数、介电损耗因子和介电强度等。
6.1介质的电极化通过定义电介极化强度,建立起电介质内部电介极化强度与宏观电场之间的关系,电介极化强度与作用在晶体点阵中一个原子位置上的局部电场之间的关系,推导出介电常数与质点极化率的关系。
分析讨论各种极化的微观机制及影响极化率的因素。
6.1.1 介质的极化强度6.1.1.1电偶极矩(1)基本概念一个正点电荷q 和另一个符号相反数量相等的负点电荷-q ,由于某种原因而坚固地互相束缚于不等于零的距离上,形成一个电偶极子。
若从负电荷到正电荷作一矢量l ,则这个粒子具有的电偶极矩可表示为矢量p=ql (6.1) 电偶极矩的单位为C ⋅m (库仑⋅米)(2)外电场对点偶极子的作用在外电场E 的作用下一个点电偶极子p 的位能为U=-p ⋅E (6.2)上式表明当电偶极矩的取向与外电场同向时,能量为最低,而反向时能量为最高。
点电偶极子所受外电场的作用力f 和作用力矩M 分别为⋅ f=p ·∇E (6.3)M=p ⨯E (6.4)因此力使电偶极矩向电力线密集处平移,而力矩则使电偶极矩朝外电场方向旋转。
(3)电偶极子周围的电场距离点电偶极子p 的r 处的电场为543r r o πεpr r p 2)(E(r)-⋅= (6.5)6.1.1.2极化强度(1)定义称单位体积的电偶极矩为这个小体积中物质的极化强度。
极化强度是一个具有平均意义的宏观物理量,其单位为C/m 2。
(2)介质的极化强度与宏观可测量之间的关系极化强度为P=(ε-ε0)E=ε0 (εr -1)E (6.6) 把束缚电荷和自由电荷的比例定义为电介质的相对电极化率χe有 P= ε0χe E (6.7) 式(6.10)为作用物理量E 与感应物理量P 间的关系.还可以得出电介质的相对介电常数与相对电极化率χe 有以下关系εr =E PE 00εε+=1+χe (6.8)6.1.2宏观电场与局部电场 在外电场的作用下电介质发生极化,整个介质出现宏观电场,但作用在每个分子或原子上使之极化的局部电场(也叫有效场)并不包括该分子或原子自身极化所产生的电场,因而局部电场不等于宏观电场。
化工物理知识点总结归纳引言:化工物理学是化学工程与化工过程控制中重要的一门基础学科。
它以物理学为基础,研究物质的各种物理性质和规律。
化工物理学知识对于化工过程的设计、控制和优化具有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对化工物理学的相关知识点进行总结归纳,包括热力学、传质、流体力学、固体物理等方面的内容。
一、热力学1. 状态方程化学工程中最常用的气体状态方程是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其表达式为PV=nRT,其中P为压力,V为体积,n为物质的摩尔数,R为气体常数,T为温度。
对于实际气体,可以使用范德瓦尔斯方程等状态方程进行描述。
2. 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一定律是能量守恒定律,即能量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销毁,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
对于闭合系统,热力学第一定律可以表达为ΔU=Q-W,其中ΔU为系统内能的变化,Q为系统吸收热量,W为系统对外做功。
3. 热力学第二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表明了自然界中热现象的不可逆性。
它有多种表述形式,包括卡诺定理、克劳修斯不等式等。
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热量不会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递到高温物体,而只会在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传递。
这导致了热机的效率有限的现象。
4. 相平衡在化工过程中,相平衡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相平衡指的是不同相(比如固体、液体、气体)之间处于平衡状态的物理过程。
在化工过程中,相平衡问题常常涉及到化学反应平衡、汽液平衡、凝固平衡等。
热力学可以提供对这些过程的深入理解。
二、传质1. 质量传递质量传递是指物质在空间中的分布变化过程。
在化工过程中,常见的质量传递包括气体或液体中的溶质传递,以及固体表面的传质过程。
传质的基本方程为Fick定律,它描述了在浓度梯度作用下传质的流动规律。
2. 动量传递在流体力学中,动量传递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动量传递描述了物体在流体中的运动状态,其基本方程为纳维-斯托克斯方程。
对于不同形式的流动,可以应用质量守恒、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方程来描述传递规律。
3. 热量传递热量传递是物体之间热量传递的过程。
固体物理知识点总结1. 固体的结构固体的结构是固体物理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固体的结构可以分为晶体结构和非晶体结构两类。
晶体是指固体物质中原子、离子或分子按照一定规则有序排列的结构,具有长程有序性。
晶体的周期性结构使其具有一些特殊的性质,如晶格常数和晶胞结构等。
晶体的结构可以根据晶体的对称性将晶系分为七类:三斜晶系、单斜晶系、单轴晶系、三方晶系、四方晶系、立方晶系和六方晶系。
非晶体是指固体中原子、离子或分子无序排列的结构,没有明显的周期性,具有短程有序性。
2. 固体的热力学性质固体的热力学性质是指固体在温度、压力等条件下的热力学行为。
其中包括固体的热容、热导率、热膨胀系数等热力学性质。
固体的热容是指单位质量的固体物质吸收或释放的热量与温度变化之间的关系。
固体的热导率是指单位时间内,单位面积和单位温度梯度下热量的传导速率。
固体的热膨胀系数是指单位体积的固体物质在温度变化时体积的变化与温度变化之间的关系。
3. 固体的光学性质固体的光学性质是指固体对光的吸收、散射和折射等性质。
固体的光学性质与其结构和原子(分子)的能级结构有关。
固体物质中的原子和分子会吸收特定波长的光子,产生特定的光谱线。
固体的折射率是指光在固体中传播时的光线偏折情况,也称为光线传播速度与真空中的光速之比。
4. 固体的电学性质固体的电学性质包括固体的导电性、介电常数、电阻率等。
固体的导电性是指固体对电流的导通能力。
固体的介电常数是指固体在外电场作用下的电极化程度。
固体的电阻率是指固体对电流的阻碍程度。
5. 固体的磁学性质固体的磁学性质是指固体在外磁场下的磁化行为。
固体物质中的原子和分子会在外磁场下产生磁化。
固体的磁学性质与其结构和原子(分子)的磁矩分布有关。
固体的磁化率是指固体在外磁场下的磁化程度。
固体物理是物理学中一个重要而广泛的研究领域,涉及的内容十分丰富和复杂。
本文仅对固体物理的基本知识点进行了简要的介绍和总结,希望能够为读者的学习和研究提供一些帮助。
第六章固体物理第六章能带理论上⼀章建⽴在量⼦理论基础上的⾦属⾃由电⼦理论,虽然取得了较⼤成功,能够解释⾦属电⼦⽐热、热电⼦发射等物理问题,但仍有不少物理性质,如有些⾦属正的霍⽿系数,固体分为导体、半导体和绝缘体的物理本质,以及部份⾦属电导率有各向异性等,是这个理论⽆法解释的。
究其原因,是⾦属⾃由电⼦理论的假设过于简化,它假定晶体中的势能为零,因⽽在其中运动的电⼦不受束缚⽽是⾃由的。
实际上,晶体中的电⼦并不⾃由,它的运动要受到组成晶体的离⼦和电⼦产⽣的晶体势场的影响。
因此,严格说来,要求解晶体中的电⼦状态,必须写出晶体中存在着相互作⽤的所有离⼦和电⼦的薛定谔⽅程,再进⾏求解。
由于1cm 3的晶体包含1023-1025量级的原⼦和电⼦,这样复杂的多体问题是⽆法严格求解的。
为此,⼈们采⽤了三个近似,将问题进⾏简化。
第⼀个近似是绝热近似,也叫玻恩—奥本海默(Born-Oppenheimer )近似:由于电⼦质量远⼩于离⼦质量,电⼦的运动速度就⽐离⼦要⼤得多。
故相对于电⼦,可认为离⼦不动,或者说电⼦的运动可随时调整来适合离⼦的运动。
这样,在研究电⼦运动时,可不考虑离⼦运动的影响,这就可把电⼦运动和离⼦运动分开来处理,即把多体问题化为了多电⼦问题。
第⼆个近似是平均场近似:在上述多电⼦系统中,可把多电⼦中的每⼀个电⼦,看作是在离⼦场及其它电⼦产⽣的平均场中运动,这种考虑叫平均场近似。
平均场的选取视近似程度⽽定,如只考虑电⼦间的库仑相互作⽤,则为哈特⾥(Hartree )平均场。
如计及⾃旋,考虑电⼦间的库仑及交换相互作⽤,则为哈特⾥—福克(Hartree-Fock )平均场。
这些平均场的计算均要⽤⾃洽场⽅法,所以也叫⾃洽场近似。
这样,就把⼀个多电⼦问题化为单电⼦问题。
第三个近似是周期场近似:假定所有离⼦产⽣的势场和其它电⼦的平均势场是周期势场,其周期为晶格所具有的周期。
通过这三个近似,晶体中的电⼦运动就简化为周期场中的单电⼦问题,这个单电⼦的薛定谔⽅程为)()()](2[)(22r r ψψψE V mH =+??=r r h (6.1)其中 )()(n V V R r r += (6.2)§6.1 布洛赫定理在周期场中运动的单电⼦有什么特点呢?布洛赫(Bloch )发现,不管周期势场的具体函数形式如何,在周期场中运动的单电⼦的波函数)(r ψ不再是平⾯波,⽽是调幅平⾯波,其振幅不再是常数,⽽是如图6.1所⽰按晶体的周期⽽周期变化,即)()(r r k k.r u e i =k ψ(6.3)其中振幅 )()(n k k R r r +=u u (6.4)图6.1 晶体电⼦波函数的⽰意图(a )沿某⼀列原⼦⽅向电⼦的势能;(b )某⼀本征态波函数的实数部分;(c )布洛赫函数中周期函数因⼦;(d )平⾯波的实数部分。
《固体物理教案》课件第一章:固体物理概述1.1 固体物理简介介绍固体物理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内容强调固体物理在材料科学和工程领域的重要性1.2 固体的基本性质介绍固体的分类和晶体结构讲解固体的弹性、塑性、硬度和导电性等基本性质1.3 固体材料的制备和characterization介绍固体材料的制备方法,如熔融、蒸发、溅射等讲解固体材料的表征技术,如X射线衍射、电子显微镜等第二章:晶体结构与晶体缺陷2.1 晶体结构的基本概念介绍晶体的定义和特征讲解晶体的点阵结构和空间群理论2.2 常见晶体结构介绍金属晶体、离子晶体、共价晶体和分子晶体的结构特点举例讲解不同晶体结构的代表性材料2.3 晶体缺陷介绍晶体缺陷的类型和性质讲解晶体缺陷对材料性能的影响第三章:固体的电子性质3.1 电子分布与能带理论介绍电子分布的基本概念讲解能带理论的基本原理和应用3.2 半导体的电子性质介绍半导体的能带结构和导电机制讲解半导体的掺杂和器件应用3.3 金属的电子性质介绍金属的能带结构和导电机制讲解金属的电子迁移率和电子束效应等性质第四章:固体的热性质4.1 热传导的基本概念介绍热传导的定义和方式讲解热传导的微观机制4.2 热膨胀和热容介绍热膨胀和热容的概念讲解热膨胀系数和热容的计算方法4.3 超导现象介绍超导现象的发现和基本原理讲解超导体的特性和应用第五章:固体材料的力学性质5.1 弹性和塑性介绍弹性和塑性的定义和区别讲解弹性模量和塑性变形的微观机制5.2 硬度和磨损介绍硬度的概念和测量方法讲解磨损的机制和防止方法5.3 断裂和强度介绍断裂的类型和强度概念讲解断裂韧性和疲劳强度的计算方法第六章:固体的磁性质6.1 磁性的基本概念介绍磁性的定义和分类讲解磁化强度、磁化率和磁化曲线等基本概念6.2 晶体磁性介绍顺磁性、抗磁性和铁磁性等晶体磁性的基本特性讲解磁晶场的概念和磁畴结构的形成6.3 磁性材料及其应用介绍软磁性材料和硬磁性材料的特点和应用讲解磁性材料在电机、传感器和存储器等领域的应用第七章:固体的光学性质7.1 光的传播与折射介绍光的传播原理和折射定律讲解光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特性7.2 光的吸收与发射介绍光的吸收和发射现象讲解能级跃迁和量子亏损等基本概念7.3 固体的发光性质介绍固体的发光机制和分类讲解LED和激光器等固体发光器件的原理和应用第八章:固体的电性质8.1 电导率和电阻率介绍电导率和电阻率的定义和计算方法讲解电子散射和载流子浓度的关系8.2 半导体器件介绍半导体器件的基本原理和分类讲解晶体管、二极管和光电器件等半导体器件的结构和特性8.3 介电材料介绍介电材料的分类和介电常数的概念讲解介电材料的电容和绝缘性能等特性第九章:固体的声性质9.1 声波的基本概念介绍声波的定义和传播原理讲解声速和声波的衰减等基本特性9.2 固体的声学性质介绍固体的声速和声波的传播特性讲解声波在固体中的散射和衰减现象9.3 声波的应用介绍声波在通信、医学和材料检测等领域的应用讲解声波传感器和声波换能器等器件的原理和应用第十章:固体物理实验技术10.1 固体物理实验基本方法介绍固体物理实验的基本技术和设备讲解样品制备、表征和测量等实验方法10.2 实验数据分析方法介绍实验数据的误差分析和信号处理方法讲解数据拟合和参数估计等数据分析技术10.3 固体物理实验案例分析分析固体物理实验的实际案例讲解实验结果的物理意义和应用价值重点和难点解析1. 固体物理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内容,以及其在材料科学和工程领域的重要性。
固体物理学基础晶体的介电性质与铁电效应晶体是由大量有序排列的原子或分子构成的固体物质。
在固体物理学中,晶体的电性质是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晶体的介电性质与铁电效应是晶体电性质中的两个关键概念。
本文将重点介绍晶体的介电性质、铁电效应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
介电性质在晶体物理学中具有重要意义。
晶体的介电性质是指晶体在外加电场下发生的电极化现象。
当外加电场作用于晶体时,晶体内部的正负电荷会发生重新排列,导致晶体整体出现电偶极矩。
这种电偶极矩的形成使得晶体在外加电场下具有良好的电响应能力。
介电响应的强度由介电常数来描述。
介电常数是一个描述晶体相对电容性能的物理量,可以表示为介电常数ε等于位移电流密度ε与电场强度ε之比。
介电常数的大小和晶体内部的电荷分布和极化有关。
在晶体中,介电常数是与频率、温度和晶体结构等因素密切相关的。
根据晶格结构和晶体的电极化情况,晶体的介电常数可以被分为几个不同的类型。
其中,铁电性是介电性质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
铁电性是指晶体在外加电场下可以出现自发电偶极矩,即铁电极化现象。
与介电性质不同的是,铁电性不仅在外加电场下发生电极化,而且在去除外加电场后,晶体仍然保持电偶极矩。
这种自发电偶极矩的存在提供了晶体独特的电性质,铁电材料在领域中具有重要的应用潜力。
铁电效应是铁电性质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
铁电效应是指晶体在外加电场下的铁电极化现象。
晶体的铁电效应可以通过改变温度、压力或外加电场来控制。
该效应的特点是当外加电场超过一定阈值时,晶体会发生自发电极化。
通过改变外加电场的方向和大小,可以控制晶体的铁电极化方向和强度。
铁电效应具有广泛的应用,尤其在电子器件领域。
铁电效应可以用于制作高密度存储器件、传感器和压电器件等。
铁电材料的独特电性质使得它在信息存储、能量转换和传感器技术等方面具有重大意义。
总结起来,固体物理学中的介电性质与铁电效应是研究晶体电性质的重要课题。
介电性质描述了晶体在外加电场下的电响应能力,其中铁电性是介电性质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
第六章 自由电子论和电子的输运性质6-1电子气的费米能和热容量自由电子气(自由电子费米气体):自由的、无相互作用的 、遵从泡利原理的电子气。
一 费米能量1.模型(索末菲)(1)金属中的价电子彼此之间无相互作用;(2)金属内部势场为恒定势场(价电子各自在势能等于平均势能的势场中运动); (3)价电子速度服从费米—狄拉克分布。
2.费米分布函数在热平衡时,能量为E 的状态被电子占据的概率是1e 1)(B F )(+=-T k E E E fE F ---费米能级(等于这个系统中电子的化学势),它的意义是在体积不变的条件下,系统增加一个电子所需的自由能。
它是温度T 和晶体自由电子总数N的函数。
随着T 的增加,f (E )发生变化的能量范围变宽,但在任何情况下,此能量范围约在E F附近±k B T 范围内。
3.费米面0.a =T ⎪⎩⎪⎨⎧>=<<=F FF 01)(E E E E E E E f 陡变0.b ≠T ⎪⎩⎪⎨⎧>>=<<=FFF0211)(E E E E E E E fE=EF 的等能面称为费米面。
在绝对零度时,费米面以内的状态都被电子占据,球外没有电子。
T ≠0时,费米球面的半径k F 比绝对零度时费米面半径小,此时费米面以内能量离EF 约k B T 范围的能级上的电子被激发到EF 之上约k B T 范围的能级。
4.求EF 的表达式E~E+dE 间的电子状态数:E E N )d ( E~E+dE 间的电子数:E E N E f )d ()( 系统总的电子数:⎰∞=0E E N E f N )d ()(分两种情况讨论:(1)在T=0K 时,上式变成:⎰=0)d (FE E E N N 0将自由电子密度N(E)=CE 1/2代入得:()23021032d ⎰==FE FE C E CE N 0其中23222π2⎪⎭⎫⎝⎛= m V C c()23023222π232FE m V N ⎪⎭⎫ ⎝⎛=令n=N/V ,代表系统的价电子浓度()32220π32n mE F=金属中一般 n~1028m-3,电子质量m=9×10-31kg , 自由电子气系统中每个电子的平均能量由下式计算NN E E ⎰d =0⎰=0023d FE E E NC053F E =由上式可以看出即使在绝对零度时电子仍有相当大的平均能量,这与经典的结果是截然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