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月分采区分煤层损失量分析及回采率计算基础台账
- 格式:xls
- 大小:13.00 KB
- 文档页数:4
山西省生产煤矿回采率管理实施细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合理开发和保护煤炭资源,提高煤炭资源回采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法》、《生产煤矿回采率管理暂行规定》(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第17号令)及有关规定,结合我省煤炭生产实际,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本细则适用于在山西省境内领取《煤炭生产许可证》的所有生产煤矿。
第三条煤矿企业应当执行煤炭开采相关规定,遵循合理开采程序,加强煤炭资源管理,达到本细则要求的煤炭资源回采率。
第四条煤矿企业是提高生产煤矿回采率的主体,煤矿企业主要负责人对本企业生产煤矿储量管理和回采率负第一责任人责任,总工程师负技术责任。
第五条山西省煤炭工业厅负责全省行政区域内生产煤矿储量和回采率的监督管理。
市、县(市、区)煤炭行业管理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所属生产煤矿储量和回采率的监督管理工作;省属五大煤炭集团、省监狱管理局负责所辖(属)生产煤矿储量和回采率的日常管理工作。
第六条煤矿设计单位应当严格执行有关规定和设计规范,采区设计回采率不得低于本细则的要求。
第二章回采率标准第七条生产煤矿回采率的确定应当坚持安全效益、分类指导的原则,煤矿企业必须合理开采煤炭资源。
薄、厚煤层,难采、易采煤层,优质、劣质煤层应进行合理配采。
第八条煤矿企业必须开采井田范围内的可采煤层。
可采煤层的标准如下表:通过薄、厚煤层,高、低灰煤层配采或地面配选,配采灰分可以达到40%以下、发热量符合要求的煤层也应开采。
第九条生产矿井必须遵循合理开采程序,不得因开采下部煤层而破坏上部煤层;对兼并重组后存在“蹬空”的煤层,不得随意弃采;经论证能够进行开采的必须报省煤炭工业厅审查批准。
第十条具备下列情形之一的可采煤层,经具有煤矿地质勘查、煤矿设计资质单位论证并报请省煤炭工业厅批准,可以不采或者暂时不采:(一)具有重大灾害威胁的(水、火、冲击地压、煤与瓦斯突出等);(二)受地质构造影响严重、岩浆侵蚀破坏严重、不稳定煤层局部达到可采厚度的孤立块段,开采其他煤层又不会造成破坏的;(三)受其他煤矿、煤层开采影响,无法安全开采或者开采极为困难的。
山西省生产煤矿回采率管理实施细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合理开发和保护煤炭资源,提高煤炭资源回采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法》、《生产煤矿回采率管理暂行规定》(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第17号令)及有关规定,结合我省煤炭生产实际,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本细则适用于在山西省境内领取《煤炭生产许可证》的所有生产煤矿。
第三条煤矿企业应当执行煤炭开采相关规定,遵循合理开采程序,加强煤炭资源管理,达到本细则要求的煤炭资源回采率。
第四条煤矿企业是提高生产煤矿回采率的主体,煤矿企业主要负责人对本企业生产煤矿储量管理和回采率负第一责任人责任,总工程师负技术责任。
第五条山西省煤炭工业厅负责全省行政区域内生产煤矿储量和回采率的监督管理。
市、县(市、区)煤炭行业管理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所属生产煤矿储量和回采率的监督管理工作;省属五大煤炭集团、省监狱管理局负责所辖(属)生产煤矿储量和回采率的日常管理工作。
第六条煤矿设计单位应当严格执行有关规定和设计规范,采区设计回采率不得低于本细则的要求。
第二章回采率标准第七条生产煤矿回采率的确定应当坚持安全效益、分类指导的原则,煤矿企业必须合理开采煤炭资源。
薄、厚煤层,难采、易采煤层,优质、劣质煤层应进行合理配采。
第八条煤矿企业必须开采井田范围内的可采煤层。
可采煤层的标准如下表:通过薄、厚煤层,高、低灰煤层配采或地面配选,配采灰分可以达到40%以下、发热量符合要求的煤层也应开采。
第九条生产矿井必须遵循合理开采程序,不得因开采下部煤层而破坏上部煤层;对兼并重组后存在“蹬空”的煤层,不得随意弃采;经专家技术论证,能够保证安全可靠合理开采的由省煤炭工业厅批准后实施。
第十条具备下列情形之一的可采煤层,经具有煤矿地质勘查、煤矿设计资质单位论证并报请省煤炭工业厅批准,可以不采或者暂时不采:(一)具有重大灾害威胁的(水、火、冲击地压、煤与瓦斯突出等);(二)受地质构造影响严重、岩浆侵蚀破坏严重、不稳定煤层局部达到可采厚度的孤立块段,开采其他煤层又不会造成破坏的;(三)受其他煤矿、煤层开采影响,无法安全开采或者开采极为困难的。
露天煤矿储量管理制度为进一步加强对露天矿煤炭资源的管理,依据《生产矿井储量管理规程》及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一、新矿井、采区、工作面设计时,必须考虑矿井地质条件,充分利用煤炭资源。
在开采过程中,必须严格按设计要求进行,不得随意变更设计,吃肥丢瘦。
二、储量管理原则储量核查以月末核算的开采量、损失量为基础,当年销售量、年初和年末库存量作为年度动用储量修正确认依据。
三、测量验收1、开工前要建立地面基本控制网;测绘1:500~1:5000的地形图,经矿、施工方确认签字认后做为底图。
测量前,要核对图上的平面坐标和高程坐标,对标定工作所需用的测量控制点及其成果也应进行检查。
2、作业要求:测绘矿山宕面(含开采或安全、运输平台)上下坡线、台阶及采场底等的面高程和平面坐标,其精度要求最终成图比例尺不小于1∶2000。
选择代表性地段测制地质剖面,剖面测制精度不少于1∶2000。
成图及成果资料必须真实反映矿区基本特征和生产情况.3、每月末,进行现场测量验收,由矿总工程师负责组织实施,地测部门负责测量,并通知施工队参加;测量成果要由矿方、施工方签字存档,并作为编制储量计算图和储量报表的依据.4、每半年,进行一次复核性总算,以检查每月测量的精度。
测量成果由矿方、施工方签字存档;半途退场按双方协议处理。
成果中要说明基准点、主要控制点坐标及高程精度,并需说明引用的基准点可靠程度.5、验收量计算,一般采用垂直断面法.按区域、阶段平盘、工程项目等计算实际采剥工程量;在验收测量的阶段采剥工程平面图和采剥工程断面图纸上量取实际工程技术指标。
四、储量计算1、计算储量应在专门的图纸上进行。
储量计算时,范围的圈定、计算参数的选择、块段的划分按相关规定执行。
2、储量计算结果必须经过检查。
采用相同计算方法检查储量计算结果时,两次计算之差不得超过1。
5%。
五、各矿必须及时掌握矿井、采区储量、损失量、采出量等情况;对损失量、损失率、各项损失所占的比重及造成的原因进行统计分析。
山西省生产煤矿回采率管理实施细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合理开发和保护煤炭资源,提高煤炭资源回采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法》、《生产煤矿回采率管理暂行规定》(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第17号令)及有关规定,结合我省煤炭生产实际,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本细则适用于在山西省境内领取《煤炭生产许可证》的所有生产煤矿。
第三条煤矿企业应当执行煤炭开采相关规定,遵循合理开采程序,加强煤炭资源管理,达到本细则要求的煤炭资源回采率。
第四条煤矿企业是提高生产煤矿回采率的主体,煤矿企业主要负责人对本企业生产煤矿储量管理和回采率负第一责任人责任,总工程师负技术责任。
第五条山西省煤炭工业厅负责全省行政区域内生产煤矿储量和回采率的监督管理。
市、县(市、区)煤炭行业管理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所属生产煤矿储量和回采率的监督管理工作;省属五大煤炭集团、省监狱管理局负责所辖(属)生产煤矿储量和回采率的日常管理工作。
第六条煤矿设计单位应当严格执行有关规定和设计规范,采区设计回采率不得低于本细则的要求。
第二章回采率标准第七条生产煤矿回采率的确定应当坚持安全效益、分类指导的原则,煤矿企业必须合理开采煤炭资源。
薄、厚煤层,难采、易采煤层,优质、劣质煤层应进行合理配采。
第八条煤矿企业必须开采井田范围内的可采煤层。
可采煤层的标准如下表:通过薄、厚煤层,高、低灰煤层配采或地面配选,配采灰分可以达到40%以下、发热量符合要求的煤层也应开采。
第九条生产矿井必须遵循合理开采程序,不得因开采下部煤层而破坏上部煤层;对兼并重组后存在“蹬空”的煤层,不得随意弃采;经论证能够进行开采的必须报省煤炭工业厅审查批准。
第十条具备下列情形之一的可采煤层,经具有煤矿地质勘查、煤矿设计资质单位论证并报请省煤炭工业厅批准,可以不采或者暂时不采:(一)具有重大灾害威胁的(水、火、冲击地压、煤与瓦斯突出等);(二)受地质构造影响严重、岩浆侵蚀破坏严重、不稳定煤层局部达到可采厚度的孤立块段,开采其他煤层又不会造成破坏的;(三)受其他煤矿、煤层开采影响,无法安全开采或者开采极为困难的。
2017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地测专业题库一、填空题:1.地质预报内容符合《煤矿地质工作规定》要求,内容齐全,有年报、月报和(),并以年为单位装订成册,归档保存。
答案:临时性预报2.每()进行1次全矿回采率总结。
答案:半年3.重点测量工作,执行()制度;答案:通知单4.地质灾害防治与测量占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的权重是()。
答案:11%5.地质构造复杂程度简单的井工矿井,煤层瓦斯含量()。
答案:小于4m³/t6.地质构造复杂程度复杂的井工矿井,煤层瓦斯含量()。
答案:大于或等于8m³/t7.中腰线标定符合()要求。
答案:《煤矿测量规程》8.一井内3000m以上贯通测量工程应有()。
答案:设计9.在1:2000的图纸上量取5mm的实地距离是()米答案:1010.确定直线的方向,一般用()表示。
答案:方位角11.煤矿应根据水害情况,配备满足工作需要的()技术人员,配备专门的探放水设备,建立专门的探放水队伍,储备必要的()和()防治水专业、水害抢险救灾设备、物资12.测量矿图要求,采掘工程平面图比例尺要求为()答案:1:1000、1:2000、1:500013.井上、井下各项防治水工程有()和(),并按程序审批,工程结束后有验收、总结及工程施工()。
答案:设计方案、施工安全技术措施、效果评价报告14.建立防治水基础台账和计算机数据库,并每()修正1次。
答案:季度15.充水性图上要求准确标明井田范围内及周边采空区的积水量、积水()、积水()、积水线、探水线、警戒线。
答案:范围、标高16.在水害威胁区进行采掘前,编制()报告,报告编制、审核程序符合规定.答案:水文地质情况分析17.“新标准”中新增加的地质说明书是()。
答案:揭煤地质说明书18.“新标准”要求,工作面结束后()天内提交采后总结。
答案:3019.“新标准”要求,采区结束后()个月提交采后总结。
答案:620.矿井地质类型划分报告、隐蔽致灾普采报告、生产地质报告应按《煤矿地质工作规定》进行编制,并由()审定。
地测防治水专业安全质量标准化执行标准台账明细一、地质专业档案DF-001回采地质说明书;(地测部门)DF-002掘进地质说明书;(地测部门)DF-003地质说明书委托书;(地测部门)DF-004采后总结;(地测部门)DF-005地质构造台账(包括断层、褶曲);(地测部门)DF-006陷落柱台账;(地测部门)DF-007井筒石门见煤点台账;(地测部门)DF-008井上、下地质钻孔成果台账;(地测部门)DF-009地质构造和陷落柱素描卡片(包括断层、褶曲、陷落柱);(地测部门)DF-010见煤点煤层全厚素描卡片;(地测部门)DF-011掘进工作面地质预报:(地测部门)DF-012回采工作面地质预报;(地测部门)二、测量专业档案DF-013贯通通知单;(地测部门)DF-014巷道开口通知单;(地测部门)DF-015停掘通知单;(地测部门)DF-016停采通知单;(地测部门)DF-017地表塌陷裂缝治理台账;(地测部门)DF-018村庄搬迁台账;(地测部门)DF-019矿井范围内受采动影响土地塌陷情况表;(地测部门)DF-020分月工作面损失量分析及回采率计算基础台账:(地测部门)DF-021分月分采区分煤层损失量分析及回采率计算基础台账;(地测部门)DF-022全矿井分水平、分煤层各种损失量分析及回采率计算基础台账:(地测部门)DF-023矿井期末保有储量计算基础台账; (地测部门)DF-024矿井“三下”压煤台账;(地测部门)DF-025各种永久煤柱储量及摊销损失量台账;(地测部门)DF-026矿井储量变动审批情况台账;(地测部门)DF-027矿井储量动态数字台账;(地测部门)DF-028生产矿井“三量”动态统计台账;(地测部门)DF-029地质及水文地质损失台账;(地测部门)DF-030报损煤量台账;(地测部门)DF-031探煤厚台账;(地测部门)三、防治水专业档案DF-032矿井涌水量观测成果台账(含矿井突水点台账);(防治水部门)DF-033气象资料台账;(防治水部门)DF-034地表水文观测成果台账;(防治水部门)DF-035钻孔(井、泉)水位动态观测成果台账;(防治水部门)DF-036抽(放)水试验成果台账;(防治水部门)DF-037井筒及井田地质钻孔综合成果台账;(地测部门)DF-038井上下水文地质钻孔成果台账;(地测部门)DF-039水质分析成果台账;(防治水部门)DF-040水源水质受污染观测资料台账;(防治水部门)DF-041水源井(孔)资料台账;(防治水部门)DF-042封孔不良资料台账;(防治水部门)DF-043矿井及周边煤矿采空区相关资料台账;(地测部门)DF-044矿井、采区、工作面排水系统台账;(防治水部门)DF-045井下(物探、钻探)超前探测基础台账;(防治水部门)DF-046掘进工作面水情水害预报;(防治水部门)DF-047回采工作面水情水害预报。
储量计算公式及储量台账在储量计算中,面积以平方米(m2)、厚度以米(m )、容重以立方米吨(t/m3)、含量以吨(t )为单位。
储量汇总时以万吨为单位,取小数点后一位。
小数点后第二位四舍五入。
第21条储量计算结果必须经验丰富检查。
检查应在原计算图上以相同的计算方法进行。
检查结果若在允许范围内,应以原计算结果为依据如果超过允许误差,应查找原因予以更正。
储量块段面积的量测,需由他人抽查。
抽查的比例应大于总块段个数的10%。
每个块段两次面积之差,不得超过求积仪的允许误差。
在抽查的块段个数中,有30%以上超过允许误码差时,应全部重算。
实际工作面损失率的计算公式为:100% 工作面损失量工作面损失率(%)=工作面采出量+工作面损失量计算公式中各项的含义:1、工作面采出量。
即回采工作面内根据实测结果计算出来的采出煤量。
计算化工是:Q 面=S 面·h ·d -R式中:Q 面――工作面采出量;S 面――工作面实际采空面积(即工作面运输机巷内侧到回风巷的内侧,开切眼内侧到工作面煤壁这个区域的面积);h ―――平均实际采高。
如其变化较大,应按分块、分段的不同采高计算。
平均实际采高,不包括大于0.05m 夹石的厚度;d ―――煤的容重;R ―――工作面内实际发生的落煤损失。
2、工作面损失量即实际工作面损失(解释见本章第二节第32条)。
一、公式使用范围:本式是计算报告期内单个采区损失率的公式。
1、当计算从开采到报告期未(或结束)累计采区回采率时,式中的“损失量”应是采区从开采到报告期未(或结束)的全部损失量,式中的“采了量”应是采区从开采到报告期未(或结束)的全部采出量2、计算全矿井平均采区损失率时,式中的损失量应是全矿井各个采区(包括报告期内正在开采的和已经结束的采区)的损失量之和;式中的采出量亦应是全矿井各个采区(包括报告期内正在开采的和已经结束的采区)的采区量之和。
二、采区损失率计算公式中各项的含义:1、采区采出量。
质量标准化新旧比照一、规章制度制度建设及执行新增内容1、应建立1矿井地测防治水隐患排查及预报、跟踪管理、检查等技术管理制度高、突矿井包括瓦斯地质预测预报制度2探放水管理制度①防治水安全确认移交制度②防治水日常巡查考核制度③探放水作业质量验收制度含单孔和循环验收④防治水作业优先制度⑤探放水作业现场图、牌板管理制度3重大水害包括暴雨洪水井下撤人制度4防治水管理运行制度以总工程师为首的技术管理体系5防治水工作绩效考核制度6冲击地压矿井制定冲击地压分析与排查制度、冲击危险预测预报制度及定期冲击地压管理全面验收制度2、地测防治水资料袋管理应到达以下标准1账、卡相符文字部分与基础数据一致2上级下达及本部门回复、上报的各种函件、审批文件、报表等有专门卷柜和管理手段信息传递和反馈要及时有效二、人员装备及新技术人员装备及新技术1、技术应用1水文地质类型复杂及以上的矿井应建立矿井水情、水害监测、监控预报系统2地测信息系统与上级管理机构联网正常使用三、基础资料1、必备的成果资料集台账1井田大、中型地质构造台账和陷落柱台账2井筒石门见煤点台账3井上、下地质钻孔成果台账包括钻孔设计及验收评级报告1地质构造和陷落柱素描卡片2见煤点煤层全厚素描卡片3.必备的日常用图1采区地质剖面图1:5001:20002采区分煤层底板或顶板等高线图急倾斜煤层加绘立面投影图1:1000或1:20003采区水平地质切面图单一煤层或缓倾斜煤层除外1:1000或1:20001石门、斜井、上下山素描图2岩石大巷素描图3主要煤巷素描图4立井素描图5.基建矿井必须具备的卡片、台账1构造素描卡片或照片2煤厚实测探卡片3矿井日排水量、井巷探放水、涌水量和井上长期水文动态观测台账4煤质、水质、瓦斯及有益矿产化试验成果台账5地温、水温、煤层自然发火观测记录台账6预注浆、探放瓦斯、煤岩层突出观测记录台账1记录齐全不少页。
每本每页都按顺序编号2分档按照时间顺序保存有目录、索引便于查找2.记录内容齐全字迹、草图清楚数字无涂改3.地质记录本上反映的外业工作情况要符合《矿井地质规程》的要求地质图纸1必须具备的图纸①②矿井可采煤层底板或顶板等高线及储量计算图急倾斜煤层加绘立面投影图比例12000或1:5000③矿井地质剖面图1:1000或1:2000④矿井煤系地层综合柱状图1:2001:500⑤矿井煤岩层比照图1:2001:500⑥矿井地质构造纲要图和陷落柱分布图1:50001:25000⑦矿井瓦斯地质图比例尺120001:10000瓦斯矿井不要2几件矿井必须具备以下列图纸①井田地形地质图120001:5000②通过首采区的勘探线剖面图15001:1000③主要经销地质素描图12001:500④设计开拓煤层底板等高线及储量计算图120001:5000⑤矿井实际充水图120001:5000⑥回风及运输水平地质切面图12001:5003内容符合《矿井地质规程》的要求4图件要有电子版且图种齐全打印出的图面清洁内容齐全符合、标注要符合《煤矿地质测量图例》规定的要求5井田范围较大时1:5000图区域地形地质图、井上下对照图、综合水文地质图等图幅过大比例尺可用1:10000原始记录1分档按时间顺序保存有目录、索引便于查找2记录本齐全不少页每本、每页都按顺序编号3外业记录本应包括①经纬仪导线测量记录手薄②水准测量记录手薄②联系测量记录本④井巷施工标定计算台账⑤陀螺定向记录本⑥其它专项记录本4记录本内容齐全书写工整草图清楚数字无涂改5测量记录本中反映的外业情况要符合《煤矿测量规程》及国家颁布的现行有关标准的要求技术成果资料①地面等级网、近井点、井筒和绞车十字中线坐标计算成果及台账②井上、下导线测量技术成果及台账③井上、下水准测量计算成果及台账④联系测量成果资料及台账⑤陀螺仪定向计算成果台账⑥贯穿测量导线计算成果台账⑦中、腰线标定及其它工程标定计算台账2应备的测量日常用图①生产施工进度图比例尺1:5001:2000②主要巷道施工放样图或工程标定设计图比例尺1:1001:500③地面控制网和近井点平面图④井下控制导线仪器保管与使用1.1仪器、设备有专门保管使用制度并有能随时反映设备完好状态的卡片2能按国家计量检查标准要求定期对仪器、设备进行检校鉴定并及时将检验校正结果填在设备卡片上3保存仪器设备完好测量仪器几何关系整齐无误四、沉陷治理地表移动1矿井或相邻矿井要建立岩移观测站长期、定期进行工业广场重要建构筑物沉降、变形观测设站、观测等应符合《建筑物、水体、铁路及主要井巷煤柱留设与压煤开采规程》、《建筑变形测量标准》及《煤矿测量规程》的要求资料台帐⑤因采、掘生产造成地表塌陷、裂缝、山体滑坡等地质灾害的调查资料集台账五、资源回收及储量管理储量计算图①采区储量计算图比例尺比例尺1:1000或1:2000②矿井储量计算图比例尺1:10001:5000③工作面损失量计算图比例尺1:500、1:1000或1:2000④分煤层“损失量”计算图比例尺1:1000、1:2000或1: 5000⑤工作面探煤厚计算图比例尺1:5001:1000如果煤厚比较薄现有的设备可以一次采全高该图可以不做2绘制内容应符合《生产矿井储量管理规定》要求储量计算成果台账2分月分采区分煤层损失量分析及回采率计算基础台账3全矿井分煤层损失量分析及回采率计算基础台账4矿井期末保有储量计算基础台账5矿井“三下”压煤台账6矿井永久煤柱及损失量摊销台账7矿井储量增减、变动审批情况台账8矿井储量动态数字台账9“三量”计算成果台账10地质及水文地质损失台账11报损煤量台账12探煤厚台账统计管理①矿井储量动态必须清楚数字口径一致无虚假②矿井储量损失情况清楚日期、数量、构成原因等都必须正确无误③2技术管理的要求①丢煤通知单完整无缺制度完善按时间顺序编号合订②储量变动的各项批文、报告完整按时间顺序编号合订③矿井、采区、工作面结束后有损失率分析报告和总结④每半年进行一次全矿回收率报告和总结3对回收率问题进行定期分析对不合理的丢煤能从技术上提出意见和要求并能如实反映储量损失情况原始资料4. 1有正规的储量外业专业原始记录本①分档按时间顺序保存有索引、目录便于查找②记录本齐全不缺页③每次观测记录上要有时间、地点和观测者2原始记录应包括收尺、丢煤、探煤厚等记录内容一、水文地质基础工作基础资料1矿井涌水量观测成果台账2气象资料台账煤系地层覆盖隔水层较厚矿井充水条件不受大气降雨和地表水体影响的矿井可不做此台账3地表水文观测成果台账及地表水体渗漏台账4钻孔水位、井泉动态观测成果及河流渗漏台账5抽放水试验成果台账6矿井突水点台账7井田地质钻孔综合成果台账8井上下水文地质钻孔成果台账9水质分析成果台账10水源水质受污染观测资料台账11水源井孔资料台账12封孔不良钻孔资料台账13矿井和周边煤矿采空区相关资料台账14防水闸门墙观测资料台账15矿井、采区、工作面排水系统台账水仓容积、水泵能力、管路规格16井下超前探测钻探、物探等基础台账17其它专门项目的资料台账矿井防治水基础台账应当认真收集、整理实行电脑数据库管理长期保存并每半年修正1次原始资料2.1有正规的井上、井下水文地质观测原始记录本①分档按时间保存、有目录、索引便于查找②记录本齐全不少页每本每页都按顺序编号2水文地质观测原始记录本上反映的外业工作情况要符合《煤矿防治水规定》的要求水文图纸3.1必备的水文地质图纸①矿井充水性图比例尺1:2000或1:5000 ②综合水文地质图比例尺1:2000110000 ③水文地质剖面图比例尺1:10001:10000 ④综合水文地质柱状图比例尺1:5001:1000 ⑤主要含水层等水位压线图比例尺1:20001:10000 ⑥矿井涌水量与各种相关因素动态曲线图⑦矿井排水系统图比例尺1:20001:100002图纸内容符合《煤矿防治水规定》的要求3图面清洁、层次分明线条均匀色泽准确适度符合、注记等要求符合《煤矿地质测量图例》要求4各图种之间内容无矛盾5内容真实可靠并每半年对图种内容进行修正完善一次疏干带压开采1被松散富水性强的含水层覆盖且浅埋的缓倾斜煤层或煤层顶板受开采破坏后其导致裂缝带涉及范围内存在富水性强的含水层体的需要疏干开采时应当进行专门水文地质勘探或者补充勘探以查明水文地质条件并根据勘探评价成果确定疏干地段、制定疏干方案综合评价疏干开采条件和技术经济合理性。
开拓煤量、准备煤量、回采煤量的定义一、开拓巷道是为井田开拓而开掘的基本巷道。
一般来说,开拓巷道是为全矿井、一个开采水平或若干采区服务的巷道,服务年限较长,多在10--30a或以上,如主副井、主要石门、阶段运输大巷、阶段回风大巷和风井等。
开拓巷道的作用在于形成新的或扩展原有阶段或开采水平,为构成矿井完整的生产系统奠定基础。
二、准备巷道为准备采区而掘进的主要巷道。
如采区上下山、采区车场、区段集中平巷等。
三、回采巷道回采巷道是形成采煤工作面及其服务的巷道。
如区段运输平巷、区段回风平巷和开切眼。
回采巷道的作用在于切割出新的采煤工作面,并进行生产。
四、煤矿三量是指:开拓煤量,准备煤量,回采煤量,就是我们常说的三量。
三量平衡对于正常生产有现实的意义。
三量可采期的计算:开拓煤量可采期(年)=期末开拓煤量(万吨)/年设计或计划生产能力(万吨/年);准备煤量可采期(月)=期末准备煤量(万吨)/平均月设计或计划生产能力(万吨/月);回采煤量可采期(月)=期末回采煤量(万吨)/当年平均月计划回采煤量(万吨/月)。
为了及时掌握和检查各矿井的采掘关系,按开采准备程度,将可采储量中已经进行开拓准备的那部分储量分为开拓煤量、准备煤量和回采煤量,即所谓’三量”。
开拓煤量,是井田范围内已掘进开拓巷道所圈定的尚未采出的那部分可采储量。
在矿井可采储量范围内已完成设计规定的主井、副井、风井、井底车场、主要石门、集中运输大巷、集中下山、主要溜煤眼和必要的总回风巷等开拓掘进工程所构成的煤储量,并减去开拓区内地质及水文地质损失、设计损失量和开拓煤量可采期内不能回采的临时煤柱及其它开采量,即为开拓煤量。
准备煤量,是指采区上山及车场等准备巷道所圈定的可采储量。
在开拓煤量范围内已完成了设计规定所必须的采区运输巷、采区回风巷及采区上(下)山等掘进工程所构成的煤储量,并减去采区内地质及水文地质损失、开采损失及准备煤量可采期内不能开采的煤量后,即为准备煤量。
地测防治水质量标准化制度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护水环境,规范地测防治水质量工作,提高水质量管理水平,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地测防治水质量标准化制度适用于所有地测防治水质量管理工作。
第三条地测防治水质量标准化制度的主要内容包括标准、评估、监测、处置、考核、奖励等方面。
第四条地测防治水质量标准化制度的目标是:确保水质量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提高水环境质量,保护水资源。
第五条地测防治水质量标准化制度的原则是:科学性、公正性、合理性、可操作性。
第二章标准化管理体系第六条地测防治水质量标准化管理体系由标准、规程、技术文件、管理文件等组成。
第七条地测防治水质量标准化管理体系应包括以下内容:(一)地测防治水质量管理的基本要求和指导原则;(二)地测防治水质量管理的组织机构和职责分工;(三)地测防治水质量管理的相关流程和工作规范;(四)地测防治水质量管理的技术要求和监测方法;(五)地测防治水质量管理的数据管理和分析处理;(六)地测防治水质量管理的评估和考核方法;(七)地测防治水质量管理的改进措施和纠正措施。
第八条地测防治水质量管理体系的制定、修改和废止由专业技术机构负责,需经上级主管部门批准。
第三章标准化评估和监测第九条地测防治水质量评估和监测应具备以下要求:(一)评估和监测点的选择应具有代表性和时效性;(二)评估和监测方法应科学、规范,能够准确反映水质状况;(三)评估和监测数据应真实、可靠,采样和分析过程应符合相关要求;(四)评估和监测结果应及时报告,并进行分析和解读。
第十条地测防治水质量评估和监测应结合现场调查和实地考察,进行数据采集和样品分析。
第十一条地测防治水质量评估和监测要求按照国家标准进行实施,确保水质量评估和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第四章处置和改进措施第十二条地测防治水质量管理中发现的问题应及时处理,根据问题的性质和严重程度采取相应的处置措施。
第十三条地测防治水质量管理中的改进措施应包括以下方面:(一)技术和设备的升级改造,提高监测和评估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二)人员培训和交流,提升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和工作能力;(三)制定和完善管理制度,加强对工作流程和效果的监督和评估。
矿井三量台账及计算方法三个煤量及损失量管理台帐桂箐煤矿截止时间: 2012年 6 月30日单位负责人:审核:制表人:报出日期:桂箐煤矿矿井验收前矿井三个煤量计算本矿井为保证正常的生产的接替,采取“以采定掘,以掘保采,采掘并举,掘进先行”的方针,计算出三个煤量来反映矿井生产准备程度和采掘关系,以保证生产正常接续。
一、三量的计算1、开拓煤量计算:Q开=(LhM平d-E失-P)K式中:Q开--开拓煤量,t;L--煤层两翼开拓的走向长度,m;h--开拓区的平均斜长,m;M平--煤层的平均厚度,m;d--煤的容重,t/m3;E失--地质损失煤量,t;P--开拓期内不能开采的煤量(包括永久和临时煤柱及其它被压煤量),t;K--采区回采率。
Q开=(LhM平d-E失-P)K=(第一水平已全部形成开拓量)2、准备煤量计算:Q准=(LhM平d-E失-P)K式中:Q准--准备煤量,t;L--采区的走向长度,m;h--采区的斜长,m;M平--煤层的平均厚度,m;d--煤的容重,t/m3;E失--地质损失煤量,t;P--呆滞煤量(包括准备期内不能采出的煤量,以及永久煤柱和永久和其它原因被压煤量),t;K--采区回采率。
Q准=(LhM平d-E失-P)K=3、回采煤量计算:Q回=LhMdx式中:Q回--回采煤量,t;L--工作面走向的可采长度,m;h--工作面沿倾斜的可采长度,m;M--煤层的可采厚度,m;d--煤的容重,t/m3;x--工作面的回采率。
Q回=LhMdx=二、三量的可采期限与计算(一)三量的可采期限根据有关规定三量可采期限为:(1)开拓煤量的可采期限为2年以上;(2)准备煤量的可采期限为8个月以上;(3)回采煤量的可采期限为3个月以上。
(二)三量实际可采期限计算:矿井核定生产能力为9万吨/年,其计算可采期产量以此为据,故本矿矿井验收前三量情况是:(1)开拓煤量:÷9 = (年);(2)准备煤量:÷7500 = (月);(3)回采煤量:÷7500 = (月)。
2017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地测专业题库一、填空题:1.地质预报内容符合《煤矿地质工作规定》要求,内容齐全,有年报、月报和(),并以年为单位装订成册,归档保存。
答案:临时性预报2.每()进行1次全矿回采率总结。
答案:半年3.重点测量工作,执行()制度;答案:通知单4.地质灾害防治与测量占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的权重是()。
答案:11%5.地质构造复杂程度简单的井工矿井,煤层瓦斯含量()。
答案:小于4m³/t6.地质构造复杂程度复杂的井工矿井,煤层瓦斯含量()。
答案:大于或等于8m³/t7.中腰线标定符合()要求。
答案:《煤矿测量规程》8.一井内3000m以上贯通测量工程应有()。
答案:设计9.在1:2000的图纸上量取5mm的实地距离是()米答案:1010.确定直线的方向,一般用()表示。
答案:方位角11.煤矿应根据水害情况,配备满足工作需要的()技术人员,配备专门的探放水设备,建立专门的探放水队伍,储备必要的()和()防治水专业、水害抢险救灾设备、物资12.测量矿图要求,采掘工程平面图比例尺要求为()答案:1:1000、1:2000、1:500013.井上、井下各项防治水工程有()和(),并按程序审批,工程结束后有验收、总结及工程施工()。
答案:设计方案、施工安全技术措施、效果评价报告14.建立防治水基础台账和计算机数据库,并每()修正1次。
答案:季度15.充水性图上要求准确标明井田范围内及周边采空区的积水量、积水()、积水()、积水线、探水线、警戒线。
答案:范围、标高16.在水害威胁区进行采掘前,编制()报告,报告编制、审核程序符合规定.答案:水文地质情况分析17.“新标准”中新增加的地质说明书是()。
答案:揭煤地质说明书18.“新标准”要求,工作面结束后()天内提交采后总结。
答案:3019.“新标准”要求,采区结束后()个月提交采后总结。
答案:620.矿井地质类型划分报告、隐蔽致灾普采报告、生产地质报告应按《煤矿地质工作规定》进行编制,并由()审定。
开拓煤量、准备煤量、回采煤量的定义一、开拓巷道是为井田开拓而开掘的基本巷道。
一般来说,开拓巷道是为全矿井、一个开采水平或若干采区服务的巷道,服务年限较长,多在10--30a或以上,如主副井、主要石门、阶段运输大巷、阶段回风大巷和风井等。
开拓巷道的作用在于形成新的或扩展原有阶段或开采水平,为构成矿井完整的生产系统奠定基础。
二、准备巷道为准备采区而掘进的主要巷道。
如采区上下山、采区车场、区段集中平巷等。
三、回采巷道回采巷道是形成采煤工作面及其服务的巷道。
如区段运输平巷、区段回风平巷和开切眼。
回采巷道的作用在于切割出新的采煤工作面,并进行生产。
四、煤矿三量是指:开拓煤量,准备煤量,回采煤量,就是我们常说的三量。
三量平衡对于正常生产有现实的意义。
三量可采期的计算:开拓煤量可采期(年)=期末开拓煤量(万吨)/年设计或计划生产能力(万吨/年);准备煤量可采期(月)=期末准备煤量(万吨)/平均月设计或计划生产能力(万吨/月);回采煤量可采期(月)=期末回采煤量(万吨)/当年平均月计划回采煤量(万吨/月)。
为了及时掌握和检查各矿井的采掘关系,按开采准备程度,将可采储量中已经进行开拓准备的那部分储量分为开拓煤量、准备煤量和回采煤量,即所谓’三量”。
开拓煤量,是井田范围内已掘进开拓巷道所圈定的尚未采出的那部分可采储量。
在矿井可采储量范围内已完成设计规定的主井、副井、风井、井底车场、主要石门、集中运输大巷、集中下山、主要溜煤眼和必要的总回风巷等开拓掘进工程所构成的煤储量,并减去开拓区内地质及水文地质损失、设计损失量和开拓煤量可采期内不能回采的临时煤柱及其它开采量,即为开拓煤量。
准备煤量,是指采区上山及车场等准备巷道所圈定的可采储量。
在开拓煤量范围内已完成了设计规定所必须的采区运输巷、采区回风巷及采区上(下)山等掘进工程所构成的煤储量,并减去采区内地质及水文地质损失、开采损失及准备煤量可采期内不能开采的煤量后,即为准备煤量。
冀中能源峰峰集团有限公司生产矿井煤炭资源回采率管理实施细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原煤炭工业部1983年9月制定的《生产矿井储量管理规程》(试行)和1998年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工业部令》第5号发布的《生产矿井煤炭资源回采率暂行管理办法》,结合集团公司各矿实际情况,特制定《冀中能源峰峰集团有限公司生产矿井煤炭资源回采率管理实施细则》。
第二条生产矿井应认真贯彻执行《煤炭工业技术政策》、规程及上级有关规定,遵循合理开采程序,加强煤炭资源管理,完成集团公司下达的回采率指标。
在条件允许、经济合理的情况下,努力提高煤炭资源回收率。
第三条矿长、矿总工程师对完成本矿回采率负直接责任。
煤炭资源回收管理工作在矿总工程师领导下进行。
地测部门负责提供地测图纸资料、计算、统计报表,建立健全各类图纸、台帐,并行使监督检查职责;设计部门负责从设计参数及开采程序上,保证开采设计达到技术政策规定的回采率指标;生产技术部门负责完成回采率的技术管理工作;施工生产单位要严格按设计施工和回采,不得滥采乱掘。
第四条矿召开的生产作业计划及开采设计审查会议,要有资源管理人员参加,并尊重资源管理人员对合理开采煤炭资源、提高回采率提出的建议。
第五条生产矿井要在每年11月底之前,根据生产计划安排提出下一年度采区回采率计划指标,每年元月20日之前做好上一年度的煤炭资源回收总结,报集团公司科技发展部。
第六条集团公司实行损失量交换图制度,各矿要在每月4日前,连同月报表一并报集团公司科技发展部。
第二章标准及规定第七条可采煤层标准见表一:表一对于灰分高,含硫高、发热量低、没有销路、不能进行配采的劣质煤,以及开采条件复杂、自然灾害危险程度大、开采时将造成严重亏损的煤层块段,经相应的技术咨询部门进行评估审议后,重新界定,并逐级上报煤炭主管部门审查批准,不采、暂时不采或有条件地开采。
第八条工作面回采率采用下式计算:工作面采出量(吨)工作面回采率=----------------------×100%工作面动用储量(吨)工作面回采率标准:1、厚煤层(3.5米以上)采用分层开采的,每一分层的回采率不得低于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