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条形基础钢筋工程量计算
- 格式:ppt
- 大小:8.81 MB
- 文档页数:46
混凝土基础工程量计算规则及公式1、条形基础工程量计算及公式外墙条形基础的工程量=外墙条形基础中心线的长度×条形基础的截面积内墙条形基础的工程梁=内墙条形基础净长线的长度×条形基础的截面积注意:净长线的计算应砼条形基础按垂直面和斜面分层净长线计算2、满堂基础工程量计算及公式满堂基础工程量=满堂基础底面积×满堂基础底板垂直部分厚度+上部棱台体积3、独立基础(砼独立基础与柱在基础上表面分界)(1)矩形基础:V=长×宽×高(2)阶梯形基础:V=∑各阶(长×宽×高)(3)截头方锥形基础:V=V1+V2=1/6 h1 ×〔A×B+(A+a)(B+b)+a×b〕+A×B×h2其中V1——基础上部棱台体积,V2——基础下部长方体体积,h1——棱台高度,A、B——棱台底边长宽,ab——棱台顶边长宽,h2——基础下部长方体高度三十、混凝土柱工程量计算规则及公式⑴、构造柱工程量计算①构造柱体积=构造柱体积+马牙差体积=H×(A×B+0.03×b×n)式中:H——构造柱高度A、B——构造柱截面长宽b——构造柱与砖墙咬差1/2宽度n——马牙差边数⑶、框架柱①现浇混凝土柱按设计图示尺寸以体积计算。
不扣除构件内钢筋、预埋铁件所占体积。
框架柱体积=框架柱截面积*框架柱柱高其中柱高:a 有梁板的柱高,应自柱基上表面(或楼板上表面)至上一层楼板下表面之间的高度计算。
如图1b 无梁板的柱高,应自柱基上表面(或楼板上表面)至柱帽下表面之间的高度计算。
如图 2c 框架柱的柱高,应自柱基上表面至柱顶高度计算。
如图 3d预制混凝土柱按设计图示尺寸以体积计算,不扣除构件内钢筋、预埋铁件所占体积,依附于柱的牛腿,并入相应柱身体积计算。
如图 4三十一、钢筋混凝土梁工程量规则1、梁的一般计算公式=梁的截面面积*梁的长度按设计图示尺寸以体积计算。
钢筋工程量计算一、理论部分1、钢筋单位理论质量:是指钢筋每米长度的质量,单位是kg/m。
钢筋密度按7850kg/m³计算。
2、钢筋单位理论质量=(πd²/4)X7850X(1/1000000)=0.006165d²,其中d——钢筋的公称直径。
钢筋弯钩按弯起角度分为180°(旋转90°的“U”)、135°、90°三种。
见图1-103、钢筋锚固长度(LAe 、La )是指钢筋伸入支座内的长度。
(如梁内钢筋伸入到柱内)见图1-12所示4、为了便于钢筋的运输、保管及施工操纵,钢筋是按一定长度(定尺长度)生产出厂的,如6m、8m、12m 等,所以在实际施工时必须进行连接。
钢筋的连接包含焊接、机械连接和绑扎搭接等方式。
5、绑扎搭接:是利用钢丝(扎丝)将两根钢筋绑扎在一起的接头方式,其用于纵向受拉的接头。
见图1-186、钢筋计算公式:钢筋质量=∑(钢筋长度X单位理论质量X构件数量),其中钢筋长度——钢筋混凝土构件中钢筋的长度,根据施工图纸及相关尺度图集计算;单位理论质量——钢筋的单位理论质量;构件数量——按施工图纸计算。
7、独立基础和杯口独立基础配筋,均为双向配筋,其注写规定如下:①以B代表各种独立基础底板的底部配筋。
X向配筋以X打头注写,y向配筋以y打头注写,见图2-8(a)中集中标注的14@200. Y:12@15: 当两向配筋相同时,则以x&y打头注写。
见图2-8(b)中集中标注的14@200②当圆形独立基础采取双向正交配筋时,以x&y打头注写;当圆形独立基础采取放射状配筋时,以RS 打头,先注写径向受力钢筋(间距以径向排列钢筋的最外端度量),并在“/”后注写环向配筋。
见图2-9当独立基础底板的边长不小于2.5m时,钢筋长度按基础底板的边长缩短10%,即按边长的90%交错配置,最靠边的钢筋除外。
见图2-4所示。
8、条形基础钢筋标注:条形基础钢筋标注采取集中标注。
钢筋工程量计算规则及方法一、钢筋工程量计算规则1、钢筋工程,应区别现浇、预制构件、不同钢种和规格,分别按设计长度乘以单位重量,以吨计算。
2、计算钢筋工程量时,设计已规定钢筋塔接长度的,按规定塔接长度计算;设计未规定塔接长度的,已包括在钢筋的损耗率之内,不另计算塔接长度。
钢筋电渣压力焊接、套筒挤压等接头,以个计算。
各类钢筋计算长度的确定钢筋长=构件长-保护层*2+弯勾长*2+弯起钢筋增加值(△L)*2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受力钢筋的保护层,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要求时,不应小于受力钢筋直径,并应符合下表要求:纵向受力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的最小厚度(㎜)混凝土保护层的最小厚度见下表:附注:①基础中纵向受力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35㎜,无垫层时不应小于70㎜;②板墙壳中的分布筋的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表中相应数值减10㎜,且不应小于10㎜;梁柱中的箍筋和构造筋的保护层不应小于15㎜.2. 箍筋的弯勾长度:平钩(180 °)6.25d ;直钩(90 °) 3.5d ;斜钩(135 °)4.9d3. 弯起钢筋增加长度:30 °:0.268H0;45 °:0.41H0;60 °:0.585H04. 箍筋长度:封闭方箍箍筋长度=2*(长+宽)+20d或=构件截面外边周长-8倍保护层厚+27.8d⑶箍筋根数的确定:N= (构件长- 保护层)/ 间距+1二各种构件钢筋计算方法基础(一)条形基础1、横向受力钢筋的直径,一般为6~16mm;间距为120—250mm。
2、纵向分布钢筋的直径,一般为5~6mm;间距为250~350mm。
3、条形基础的宽度B≥1600mm时,横向受力钢筋的长度可减至0.9B,交错布置,如图2-3示。
(二)独立基础1、独立基础系双向受力,其受力钢筋直径不宜小于8mm,间距为100~200mm。
沿短边方向的受力钢筋一般置于长边受力钢筋的上面。
钢筋计算规则一、平整场地:建筑物场地厚度在±30cm以内的挖、填、运、找平。
1、平整场地计算规则(1)清单规则: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建筑物首层面积计算。
(2)定额规则: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建筑物外墙外边线每边各加2米以平方米面积计算。
2、平整场地计算公式S=(A+4)×(B+4)=S底+2L外+16式中:S———平整场地工程量;A———建筑物长度方向外墙外边线长度;B———建筑物宽度方向外墙外边线长度;S底———建筑物底层建筑面积;L外———建筑物外墙外边线周长。
该公式适用于任何由矩形组成的建筑物或构筑物的场地平整工程量计算。
二、基础土方开挖计算开挖土方计算规则(1)、清单规则:挖基础土方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基础垫层底面积乘挖土深度计算。
(2)、定额规则:人工或机械挖土方的体积应按槽底面积乘以挖土深度计算。
槽底面积应以槽底的长乘以槽底的宽,槽底长和宽是指基础底宽外加工作面,当需要放坡时,应将放坡的土方量合并于总土方量中。
2、开挖土方计算公式:(1)、清单计算挖土方的体积:土方体积=挖土方的底面积×挖土深度。
(2)、定额规则:基槽开挖:V=(A+2C+K×H)H×L。
式中:V———基槽土方量;A———槽底宽度;C———工作面宽度;H———基槽深度;L———基槽长度。
.其中外墙基槽长度以外墙中心线计算,内墙基槽长度以内墙净长计算,交接重合出不予扣除。
基坑开挖:V=1/6H[A×B+a×b+(A+a)×(B+b)+a×b]。
式中:V———基坑体积;A—基坑上口长度;B———基坑上口宽度;a———基坑底面长度;b———基坑底面宽度。
三、回填土工程量计算规则及公式1、基槽、基坑回填土体积=基槽(坑)挖土体积-设计室外地坪以下建(构)筑物被埋置部分的体积。
式中室外地坪以下建(构)筑物被埋置部分的体积一般包括垫层、墙基础、柱基础、以及地下建筑物、构筑物等所占体积2、室内回填土体积=主墙间净面积×回填土厚度-各种沟道所占体积主墙间净面积=S底-(L中×墙厚+L内×墙厚)式中:底———底层建筑面积;L中———外墙中心线长度;L内———内墙净长线长度。
条形基础工程量计算公式
条形基础是一种常见的基础形式,通常用于较小的建筑物或轻型结构,例如小房屋、车库、棚子等。
计算条形基础的工程量需要以下公式:
1. 长度计算公式:
L = (Q x D x 1.2) / (P x B)
其中,L为条形基础长度(单位为米),Q为每米长度的基础所需混凝土量(单位为立方米),D为基础深度(单位为米),P为混凝土价格(单位为元/立方米),B为基础宽度(单位为米)。
2. 面积计算公式:
A = L x B
其中,A为条形基础面积(单位为平方米),L为长度(单位为米),B为宽度(单位为米)。
3. 混凝土用量计算公式:
V = A x D
其中,V为混凝土用量(单位为立方米),A为面积(单位为平方米),D为深度(单位为米)。
4. 钢筋用量计算公式:
S = A x Rs x fs
其中,S为钢筋用量(单位为千克),A为面积(单位为平方米),Rs为钢筋比例,fs为钢筋拉力(单位为牛顿/平方米)。
以上公式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例如增加基础的深度或宽度,或者使用不同的混凝土强度等。
在计算条形基础工程量时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并进行细致的计算,以确保基础的质量和稳定性。
钢筋混凝土工程量的计算一、钢筋混凝土工程量计算的基本原理钢筋混凝土工程量的计算,本质上是对组成钢筋混凝土构件的各个部分的体积、面积、长度等进行分别计算,然后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累加或扣除。
计算的依据主要包括设计图纸、施工规范和相关的工程量计算规则。
在计算过程中,需要准确理解和把握构件的几何形状、尺寸以及钢筋的布置等信息。
同时,还需要考虑施工过程中的损耗、预留孔洞、预埋件等因素对工程量的影响。
二、钢筋混凝土基础工程量的计算1、条形基础条形基础的工程量计算分为两部分:混凝土部分和钢筋部分。
混凝土部分的体积计算:按照基础的长度乘以基础的断面积。
基础长度为外墙按中心线长度,内墙按净长线长度计算。
基础断面积根据基础的形状和尺寸确定。
钢筋部分的计算:需要根据设计图纸确定钢筋的规格、数量和长度,然后计算钢筋的重量。
2、独立基础独立基础的混凝土体积计算:按照长方体或四棱台等几何形状的体积公式进行计算。
钢筋计算与条形基础类似,根据设计要求确定钢筋的布置和长度,计算钢筋重量。
3、筏板基础筏板基础的混凝土工程量计算:通常是计算整个筏板的体积。
钢筋计算较为复杂,需要根据筏板的厚度、钢筋的间距等因素确定钢筋的数量和长度。
三、钢筋混凝土柱工程量的计算1、矩形柱矩形柱的混凝土工程量计算:按照柱的截面面积乘以柱高。
柱高的确定应从柱基上表面(或楼板上表面)算至上一层楼板上表面。
钢筋计算:要考虑纵向钢筋和箍筋。
纵向钢筋的长度根据柱的高度和锚固长度计算,箍筋的数量根据柱的周长和箍筋间距计算。
2、圆形柱圆形柱的混凝土体积计算:利用圆的面积公式乘以柱高。
钢筋计算:与矩形柱类似,但需要注意圆形箍筋的长度计算。
四、钢筋混凝土梁工程量的计算1、框架梁框架梁的混凝土工程量计算:按照梁的截面面积乘以梁的长度。
梁长的计算规则为梁与柱连接时,梁长算至柱侧面;主梁与次梁连接时,次梁长算至主梁侧面。
钢筋计算:包括纵向受力钢筋、箍筋和腰筋等。
纵向受力钢筋的长度要考虑梁的跨度、锚固长度等;箍筋的数量根据梁的长度和箍筋间距计算。
钢筋混凝土的工程量计算规则在建筑工程中,钢筋混凝土是一种广泛应用的结构材料。
准确计算钢筋混凝土的工程量对于工程预算、成本控制以及施工安排都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钢筋混凝土的工程量计算规则。
一、基础部分1、独立基础独立基础的工程量计算通常按照长方体体积进行。
计算公式为:V=长 ×宽 ×高。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基础顶部有斜坡,应分别计算斜坡部分和矩形部分的体积并相加。
2、条形基础条形基础的体积计算较为复杂。
一般分为矩形部分和梯形部分。
矩形部分的体积为:V1 =长 ×宽 ×高;梯形部分的体积为:V2 =(上底+下底)×高 ×长 ÷ 2 。
最后将两部分体积相加。
3、筏板基础筏板基础的工程量计算按照整块板的体积计算。
其计算公式为:V=板面积 ×厚度。
如果筏板基础有不同的厚度区域,应分别计算并累加。
二、柱矩形柱的体积计算方式为:V =柱截面面积 ×柱高。
柱截面面积=长×宽,柱高应从基础顶面或楼板顶面算至上层楼板底面或柱顶面。
2、圆形柱圆形柱的体积计算:V =π × 半径² ×柱高。
3、构造柱构造柱的体积计算需考虑与墙体的连接情况。
一般来说,构造柱的体积为:V =(构造柱断面积+马牙槎断面积)×柱高。
三、梁1、框架梁框架梁的体积计算:V =梁截面面积 ×梁长度。
梁长度计算时,梁与柱连接时,梁长算至柱侧面;梁与梁相交时,算至梁中心线。
2、次梁次梁的计算方法与框架梁类似,但在与主梁交接处,次梁长度通常算至主梁侧面。
3、圈梁圈梁的体积按设计图示尺寸以体积计算。
四、板有梁板的工程量包括板和梁的体积之和。
板的体积=板面积 ×板厚,梁的体积按照上述梁的计算规则计算。
2、无梁板无梁板按板和柱帽体积之和计算。
3、平板平板的体积=板面积 ×板厚。
条形基础工程量计算方式条形基础计算方法(1)素土垫层工程量外墙条基素土工程量=外墙素土中心线的长度×素土的截面积内墙条基素土工程量=内墙素土净长线的长度×素土的截面积(2)灰土垫层工程量外墙条基灰土工程量=外墙灰土中心线的长度×灰土的截面积内墙条基灰土工程量=内墙灰土净长线的长度×灰土的截面积(3)砼垫层工程量外墙条基砼垫层基础=外墙条形基础砼垫层的中心线长度×砼垫层的截面积内墙条基砼垫层基础=内墙条形基础砼垫层的净长线长度×砼垫层的截面积(4)条形基础工程量外墙条形基础的工程量=外墙条形基础中心线的长度×条形基础的截面积内墙条形基础的工程梁=内墙条形基础净长线的长度×条形基础的截面积注意:净长线的计算①砖条形基础按内墙净长线计算②砼条形基础按分层净长线计算有些地区(天津)计算规则规定,条形基础以地圈梁顶为分界线,这就造成了计算墙体时候必须加上+-0.000以下的高度;而且一个工程条形基础同时出现不同标高的圈梁时候,计算墙体时候必须区分出墙的底标高,对手工造成了麻烦。
(5)、砼垫层模板①计算方法之一:天津2004年建筑工程预算基价砼垫层模板按砼垫层以体积计算。
②计算方法之二:有的地区定额规则的砼垫层模板=砼垫层的侧面净长×砼垫层高度(6)、砼条基模板①计算方法之一:天津2004年建筑工程预算基价砼条基模板按砼条基以体积计算。
②计算方法之二:有的地区定额规则的砼条基模板=砼条基侧面净长×砼条基高度 .(7)、地圈梁工程量外墙地圈梁的工程量=外墙地圈梁中心线的长度×地圈梁的截面积内墙地圈梁的工程梁=内墙地圈梁净长线的长度×地圈梁的截面积(8)、地圈梁模板①计算方法之一:天津2004年建筑工程预算基价地圈梁模板按地圈梁以体积计算。
②计算方法之二:有的地区定额规则的地圈梁模板=地圈梁侧面净长×地圈梁高度(9)基础墙工程量外墙基础墙的工程量=外墙基础墙中心线的长度×基础墙的截面积内墙基础墙的工程梁=内墙基础墙净长线的长度×基础墙的截面积(10)基槽的土方体积基槽的土方体积=基槽的截面面积×基槽的净长度外墙地槽长度按外墙槽底中心线计算,内墙地槽长度按内墙槽底净长计算,槽宽按图示尺寸加工作面的宽度计算,槽深按自然地坪至槽底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