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一步法合成聚合氯化铝的工艺浅谈

一步法合成聚合氯化铝的工艺浅谈

一步法合成聚合氯化铝的工艺浅谈

作者:霍光福王成杰王照兵王巨煌张陈兴

来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年第26期

摘要:在水处理领域中,絮凝法由于其适用性广、工艺简单、处理成本低等特点,目前广泛应用于饮用水、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处理中。其中用铝酸钙粉酸溶一步法生产出来的聚合氯化铝,产品质量好、成本低,而且反应原材料便宜易得,原材料利用率高,剩余泥渣少。针对铝酸钙粉酸溶一步法工艺,通过实验室实验,找到了铝酸钙粉酸溶一步法的最佳反应条件。

关键词:铝酸钙粉;混凝剂;一步法;水处理

Abstract: in the field of water treatment, flocculation method due to its wide applicability, simple process, low treatment cost, is currently widely used in drinking water, domestic sewage and industrial wastewater treatment. The calcium aluminate powder acid soluble polymeric aluminum chloride one step out of production, products of good quality, low cost, and the reaction raw materials are cheap and easily available, high utilization rate of raw materials, less residual sludge. The calcium aluminate powder acid step process, through laboratory experiment, found the calcium aluminate powder dissolved in acid and the best reaction conditions in one step.

Keywords: calcium aluminate powder; coagulant; one-step; water treatment

中图分类号:O614.3+1文献标识码:A

1、目前生产聚合氯化铝最常见工艺概况

当前,有许多成熟的聚合氯化铝合成工艺,大多采用的是用盐酸与铝矾土、铝酸钙粉先后反应合成,以及用铝屑、氢氧化铝等优质昂贵原料生产优质聚合氯化铝,前者的缺点是铝矾土不易溶解,与盐酸反应不完全,造成原材料浪费、渣量多,从而导致清理废渣的劳动强度增加,费用增加,而且废渣的处置使此工艺成为一个十分棘手和头痛的污染问题;后者的缺点是昂贵原料成本过高。

2、实验过程

本实验从以下三个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实验:

a、盐酸浓度(质量分数)

b、盐酸与铝酸钙粉的质量比

c、反应时间

2.1盐酸浓度

在聚合氯化铝的合成过程中,盐酸浓度是一项重要指标,它直接影响到铝酸钙粉的溶出率,进而影响到产品产量和质量。具体调配方案如下:将盐酸的质量分数从5%到9%,以1%量递增,分别与一定质量(实验室定在15克)的铝酸钙粉反应,合成时间暂时定在2小时,质量比暂时定在2倍(根据有关资料),系列实验数据如下:产品氧化铝含量(%)分别是:6.39、6.31、7.0、6.38、6.3;成本(元/吨)分别是:248.6、252.7、228.6、249.2、252.1。因此,产品吨成本随盐酸质量分数变化而变化,当盐酸质量分数从5%增加到7%,产品成本逐渐降低;当盐酸质量分数从7%增加到9%,产品成本逐渐增加,所以,当质量分数为7%时成本最低且质量最好。

理论分析:盐酸与铝酸钙粉合成聚合氯化铝反应原理是:盐酸中的氯离子与钙粉中的铝和水中的氢氧根离子发生反应,再进一步聚合,用简单反应式表示为:

Cl+Al+OH→[Al2(OH)nCl6-n]m ,由反应式可以看出:聚合氯化铝是一种高分子聚合物,它是若干个氯离子与氢氧根离子及2个铝离子通过离子键能结合起来的,各个离子间有一种平衡关系,任何一种离子浓度过高或者过低都会打破这种平衡,由实验数据可知,盐酸浓度过低,不足以与钙粉中的铝反应,不能充分溶出铝;盐酸浓度过高,由于此反应为放热反应,反应产生大量热,当反应还没有结束时,盐酸已经大量挥发,导致反应不完全、溶出率底,造成原材料浪费、成本增加。

结论:盐酸浓度(质量分数)为7%时生产成本最低、品质最好。

2.2盐酸与铝酸钙粉质量比

在聚合氯化铝合成过程中,盐酸与铝酸钙粉的质量比也是一项重要指标,它直接影响到产品的质量与生产成本。

根据盐酸与铝酸钙粉反应时各物质的比例关系,盐酸与钙粉质量比为2。根据这一思路,在实验室将质量比从1.7到2.1递增做了系列实验,将盐酸浓度定在7%,将反应时间暂时定在2小时,得出系列实验数据如下:Al2O3含量(%)分别是:6.13、6.85、7.27、7.05、6.66;成本(元/吨)分别是:251、227、216、225、241。所以当质量比从1.7增加到1.9时吨成本呈递减趋势;当质量比从1.9增加到2.1时吨成本呈递增趋势;则质量比为1.9时产品吨成本最小、品质最好。

理论分析:盐酸与铝酸钙粉反应时各物质的比例关系如下:

WHCl=[2.147(1-B)×AAl2O3×n+1.304ACaO]×W/AHC1

通过计算:当质量比大约为2时反应最完全。如果质量比达不到2,盐酸量偏少,不能充分溶出钙粉中的铝,造成原材料浪费,成本增加;当盐酸量偏高,破坏聚合氯化铝的酸碱平衡,影响产品的盐基度,实验室实验正好验证了上述反应式的比例关系:质量比为1.9时成本最低,接近理论值2且品质最好。

结论:盐酸与铝酸钙粉质量比为1.9时,生产成本最低。

2.3反應时间

反应时间直接影响到原材料反应程度和聚合程度,进而影响到产品质量和成本。根据资料显示:反应时间一般为2小时,根据这一线索,我们将反应时间从100分钟以10分钟为单位递增到到140分钟,吨成本分别是:235.7、229.1、218.4、219.9、220.9。因此当反应时间为120分钟时成本最低。

理论分析:聚合氯化铝的合成是一种聚合反应,需要一定的时间。当反应还没达到时间,盐酸与钙粉没有反应完全,更没有聚合完全,使原材料没有充分利用,造成原材料浪费,产量下降,成本增加。但是,当时间达到120分钟后,溶出率趋于稳定,已充分反应完全,当时间再增加,反而破坏了原有的聚合平衡,另外还增加了生产时间、浪费了人力物力,如:水、电、蒸汽。

结论:反应时间为120分钟时,生产成本最低。

最终结论:生产成本最低时的工艺是:盐酸浓度(质量分数)为7%;盐酸与铝酸钙粉质量比为1.9;反应时间为120分钟时。

参考文献

[1]周本省;工艺水处理技术;化学工业出版社;2011年4月

[2]王戬涛;聚合氯化铝发展前景;内蒙古石油化工;2008年05期

[3]贾志谦,何菲,刘忠洲;聚合氯化铝形态分布、分析和控制研究进展;化学研究与应用;2004年02期

[4]何铁林;水处理絮凝剂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中国水污染防治技术装备论文集;2002年

[5]谢英惠,何予基;聚合氯化铝的合成;山西化工;2001年04期

聚合氯化铝的生产方法

聚合氯化铝的生产方法 1.凝聚法 凝聚法是一种通过聚合反应来合成聚合氯化铝的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1制备氯化铝溶液:将金属铝片加入盐酸中反应,产生氯化铝溶液。 2Al+6HCl→2AlCl3+3H2↑ 1.2聚合反应:将氯化铝溶液加入反应槽中,同时向反应槽中加入碱 性物质(例如氢氧化钠),通过调节溶液pH值,使氯化铝发生聚合反应,生成聚合氯化铝。 2AlCl3+3NaOH→Al2(OH)3+6NaCl 1.3氯化反应:将产生的聚合氯化铝溶液加入反应槽中,再次加入一 定量的盐酸,通过氯化作用,使聚合氯化铝发生降解反应,生成可溶解性 较好的聚合氯化铝。 Al2(OH)3+6HCl→2AlCl3+3H2O 1.4过滤、浓缩和干燥:将产生的聚合氯化铝溶液进行过滤,去除杂质;然后通过加热和浓缩,将溶液中的水分蒸发掉;最后将浓缩后的溶液 进行干燥,得到聚合氯化铝固体。 2.沉淀法 沉淀法是一种通过氢氧化铝或碱性氯化铝与盐酸反应,产生沉淀的方 法来制备聚合氯化铝的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2.1制备氯化铝溶液:将金属铝片加入盐酸中反应,产生氯化铝溶液。

2Al+6HCl→2AlCl3+3H2↑ 2.2氢氧化/盐酸反应:将氯化铝溶液滴加到搅拌的氢氧化铝溶液中,同时逐渐加入一定量的盐酸,使氢氧化铝发生沉淀反应。 Al2(OH)3+6HCl→2AlCl3+3H2O 2.3过滤、浓缩和干燥:将产生的沉淀进行过滤,去除杂质;然后通 过加热和浓缩,将溶液中的水分蒸发掉;最后将浓缩后的溶液进行干燥, 得到聚合氯化铝固体。 3.电解法 电解法是一种通过电解铝片与盐酸溶液进行反应来制备聚合氯化铝的 方法。 3.1制备氯化铝溶液:将金属铝片加入盐酸中反应,产生氯化铝溶液。 2Al+6HCl→2AlCl3+3H2↑ 3.2电解槽:在电解槽中,将氯化铝溶液加入其中,同时在电解槽中 加入一定量的铝片,通过电解反应,使氯化铝发生聚合反应。 Al3++3e-→Al Cl-→1/2Cl2+e- 2AlCl3→Al2Cl6↑ 3.3沉淀和分离:通过控制电解槽中的温度和电流密度,使聚合氯化 铝在槽底沉淀,并通过过滤和其他分离工艺,分离出聚合氯化铝固体。 总结:

聚合氯化铝的多种生产工艺一

聚合氯化铝的多种生产工艺一 公司网址:https://www.doczj.com/doc/7019321153.html, 聚合氯化铝 一、酸溶一步法:将盐酸、水按一定比例投加于一定量铝灰中,在一定温度下充分反应,并经过若干小时熟化后.放出上层液体即得聚合氯化铝液体产品。铝反应为放热反应,如果控制好反应条件如盐酸浓度和量,水量及投加速度和顺序,就可以充分利用铝反应放出的热量,使反应降低对外加热量的依赖度,甚至不需外加热源而通过自热进行反应,控制其盐基度至合格。该法具有反应速度快,投资设备少,工艺简单,操作方便等特点,产品盐基度和氧化铝含量较高,因而该法在国内被普遍采用。但此工艺对设备腐蚀较严重,生产出的产品杂质较多,特别是重金属含量容易超标,产品质量不稳定。阮复昌等利用电解铝粉、分析纯盐酸为原料,在实验室制备出了超纯的聚合氯化铝,据称可用于实验室制备聚合氯化铝标准溶液。 二、碱溶法:先将铝灰与氢氧化钠反应得到铝酸钠溶液,再用盐酸调pH 值,制得聚合氯化铝溶液。这种方法的制得的产品外观较好,水不溶物较少,但氯化钠含量高,原材料消耗高,溶液氧化铝含量低,工业化生产成本较大。 三、中和法该法:是先用盐酸和氢氧化钠与铝灰反应分别制得氯化铝和铝酸钠,再把两种溶液混合中和即制得聚合氯化铝液体。用此方法生产出的产品不溶物杂质较少,但成本较高。先用盐酸与铝箔反应,再把得到的氯化铝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用氨水调节pH 值至6~ 6.5得到氢氧化铝后。再把另一部分氯化铝加入到氢氧化铝中使其反应.得到聚合氯化铝液体产品,干燥后得到固体产品,据称产品的铝含量和盐基度等指标都很高。 四、原电池法:该工艺是铝灰酸溶一步法的改进工艺,根据电化学原理.金属铝与盐酸反应可组成原电池,在圆桶形反应室的底部置人用铜或不锈钢等制成的金属筛网作为阴极,倒人的铝屑作为阳极,加入盐酸进行反应,最终制得PAC。该工艺可利用反应中产生的气泡上浮作用使溶液定向运动,取代机械搅拌,大大节约能耗。 五、沸腾热解法:用结晶氯化铝在一定温度下热解,使其分解出氯化氢和水,再聚合变成粉状熟料,后加一定量水搅拌,短时间可固化成树脂性产品,经干燥后得聚合氯化铝固体产品。 六、加碱法:先配置一定浓度的氯化铝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强烈搅拌同时缓慢滴加一定量的氢氧化铝溶液,反应至溶液变澄清,上清液即为聚合氯化铝液体产品。通常认为微量加碱法(极慢的加碱速度)所得产品的Al 的质量分数可达80% 以上,通过提高温度等手段制得了总铝浓度为0.59 mol/L,Al 的质量分数达80.7% 的产品。但国外有报道指出在铝浓度很低

一步法合成聚合氯化铝的工艺浅谈

一步法合成聚合氯化铝的工艺浅谈 作者:霍光福王成杰王照兵王巨煌张陈兴 来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年第26期 摘要:在水处理领域中,絮凝法由于其适用性广、工艺简单、处理成本低等特点,目前广泛应用于饮用水、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处理中。其中用铝酸钙粉酸溶一步法生产出来的聚合氯化铝,产品质量好、成本低,而且反应原材料便宜易得,原材料利用率高,剩余泥渣少。针对铝酸钙粉酸溶一步法工艺,通过实验室实验,找到了铝酸钙粉酸溶一步法的最佳反应条件。 关键词:铝酸钙粉;混凝剂;一步法;水处理 Abstract: in the field of water treatment, flocculation method due to its wide applicability, simple process, low treatment cost, is currently widely used in drinking water, domestic sewage and industrial wastewater treatment. The calcium aluminate powder acid soluble polymeric aluminum chloride one step out of production, products of good quality, low cost, and the reaction raw materials are cheap and easily available, high utilization rate of raw materials, less residual sludge. The calcium aluminate powder acid step process, through laboratory experiment, found the calcium aluminate powder dissolved in acid and the best reaction conditions in one step. Keywords: calcium aluminate powder; coagulant; one-step; water treatment 中图分类号:O614.3+1文献标识码:A 1、目前生产聚合氯化铝最常见工艺概况 当前,有许多成熟的聚合氯化铝合成工艺,大多采用的是用盐酸与铝矾土、铝酸钙粉先后反应合成,以及用铝屑、氢氧化铝等优质昂贵原料生产优质聚合氯化铝,前者的缺点是铝矾土不易溶解,与盐酸反应不完全,造成原材料浪费、渣量多,从而导致清理废渣的劳动强度增加,费用增加,而且废渣的处置使此工艺成为一个十分棘手和头痛的污染问题;后者的缺点是昂贵原料成本过高。 2、实验过程 本实验从以下三个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实验: a、盐酸浓度(质量分数) b、盐酸与铝酸钙粉的质量比 c、反应时间

聚合氯化铝的生产工艺以及使用方法

聚合氯化铝的生产工艺以及使用方法 氯化铝是一种常见的无机化合物,广泛应用于水处理、皮革、纺织、 皂化等行业。下面将介绍氯化铝的生产工艺以及使用方法。 一、氯化铝的生产工艺: 氯化铝的生产工艺主要包括铝矾土法、氯化铝法和含氯废料法。其中,铝矾土法是最常用的方法。 1.铝矾土法: 步骤1:原料准备:将矾土、碱和硫酸铝混合,得到含有化学反应所 需的含铝矾土原料。 步骤2:煅烧:将含铝矾土原料送入煅烧炉进行煅烧,使其析出结晶 水和吸附水,生成酸性土。 步骤3:浸出:将煅烧后的酸性土与盐酸反应浸出,生成含氯铝溶液。 步骤4:过滤:将浸出液经过沉淀和过滤处理,去除杂质。 步骤5:提纯:将过滤后的液体通过蒸发浓缩或结晶,得到纯净的氯 化铝。 二、氯化铝的使用方法: 1.水处理:氯化铝作为一种常见的絮凝剂,可用于对水中的浑浊物质 进行絮凝沉淀,从而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其使用方法为将适量的氯化铝 溶解在水中,然后加入到需要处理的水体中搅拌。

2.皮革工业:氯化铝可用于皮革脱毛、鞣制和染色过程中的中和作用。使用方法是将适量的氯化铝加入到浸泡皮革的浴液中进行反应,以达到调 整pH值并促进皮革的鞣制。 3.纺织工业:氯化铝可用于纺织品的染色和印花过程中的中和作用。 使用方法是将适量的氯化铝加入到染料溶液或印花浆料中,以调整pH值 并促进染色或印花的进行。 4.皂化工业:氯化铝作为氯化铝水溶液或固体氯化铝的添加剂,可用 于皂化过程中的中和作用。其使用方法为将适量的氯化铝加入到皂化反应中,以调整pH值并促进皂化反应的进行。 综上所述,氯化铝的生产工艺主要包括铝矾土法,而其使用方法主要 分为水处理、皮革、纺织和皂化等工业领域。

聚合氯化铝的生产工艺及设备

聚合氯化铝的生产工艺及设备聚合氯化铝(Polyaluminum chloride,简称PAC)是一种常用的水 处理剂,具有良好的絮凝性能和沉降效果。它广泛应用于污水处理、 饮用水净化和工业循环水处理等领域。本文将就聚合氯化铝的生产工 艺及设备进行探讨。 一、生产工艺 聚合氯化铝的生产工艺主要包括原料制备、反应生成和产品处理三 个环节。 1. 原料制备 聚合氯化铝的主要原料是氯化铝(AlCl3)。氯化铝可以通过氢氧 化铝(Al(OH)3)经过中和反应得到。中和反应可以使用盐酸(HCl) 作为中和剂,其中产生的氯化铝溶液即可用于后续的反应生成步骤。 2. 反应生成 反应生成是指将氯化铝溶液进行聚合反应,生成聚合氯化铝产品。 反应生成常采用连续流程,即将氯化铝溶液和其他助剂如硫酸 (H2SO4)、聚合物添加剂等,在反应釜中进行混合和搅拌。通常, 通过加热和酸碱催化,可以使氯化铝分子聚合生成多聚物。聚合反应 需要控制温度、反应时间和添加剂的用量,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性能。 3. 产品处理

反应生成后的聚合氯化铝产品需要进行处理,以使其符合使用要求。产品处理通常包括沉淀、澄清和干燥步骤。首先,将反应生成的聚合 氯化铝产物进行沉淀,分离出水溶液并去除其中的杂质;然后,对沉 淀物进行澄清处理,通常使用过滤或离心等技术;最后,将澄清后的 产品进行干燥处理,以获得成品。 二、生产设备 聚合氯化铝的生产设备包括原料处理设备、反应釜和产品处理设备。 1. 原料处理设备 原料处理设备主要用于制备氯化铝溶液的原料,主要包括氢氧化铝 的混合槽、盐酸的储罐和输送系统等。混合槽用于配制氢氧化铝溶液,储罐则用于储存盐酸等中和剂。输送系统用于将原料送至反应釜中进 行混合反应。 2. 反应釜 反应釜是聚合氯化铝生产过程中最核心的设备,主要用于聚合反应 的进行。反应釜通常由耐酸碱性材料制成,具备搅拌装置和加热系统。搅拌装置用于混合原料和助剂,加热系统则是为了提供适宜的反应温度。 3. 产品处理设备 产品处理设备用于对反应生成的聚合氯化铝进行沉淀、澄清和干燥。常见的设备包括沉淀槽、澄清器和干燥设备。沉淀槽用于分离出水溶

聚合氯化铝产品知识与生产工艺流程图

聚合氯化铝产品知识与生产工艺流程图氯化铝是一种重要的无机化学品,广泛应用于水处理、纺织、造纸等 行业中。下面是聚合氯化铝产品知识以及生产工艺的详细介绍,包括其原料、制备工艺、生产流程等。 一、聚合氯化铝产品知识 1. 基本概念:聚合氯化铝(Polyaluminium Chloride,简称PAC),是以石油醚、工业液化气或液化气为原料,经过化学反应制得的一种无机 高分子混合物。 2.主要成分:聚合氯化铝的主要成分为Al2Cl(OH)5(聚合氯化铝核心)以及少量的AlCl3(单体氯化铝)。 3.物化性质:聚合氯化铝是一种无色或微黄色固体粉末,在水中易溶解,具有较好的凝聚和沉降性能。 4.优点:聚合氯化铝具有凝聚速度快、凝聚效果好、适应性广、使用 方便等优点,可以高效地去除水中的悬浮物、胶体物质、重金属离子等。 具体步骤如下: 1.原料配制:根据配方比例,将石油醚、液化气和工业液化气等原料 按照一定比例混合。 2.反应制备:将配制好的原料通过磺酸化、硝化、氯化等反应,生成 单体氯化铝。 3.沉淀分离:将反应生成的单体氯化铝溶液通过调节pH值,控制在 5-7范围内,使聚合反应发生,并形成聚合氯化铝固体沉淀。

4.过滤洗涤:将沉淀物通过过滤设备进行分离,去除沉淀上的杂质, 得到纯净的聚合氯化铝产品。 5.干燥:将过滤后的产品进行干燥处理,去除水分,得到干燥的聚合 氯化铝产品。 6.包装储存:将干燥的聚合氯化铝产品进行包装,存放在干燥、阴凉、通风的仓库中,以确保产品质量。 三、聚合氯化铝生产工艺的优化 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可以进行以下工艺优化: 1.增加原料控制:严格控制原料的配方比例和质量,确保原料的纯度 和稳定性。 2.优化反应条件:通过调整反应的pH值、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等参数,提高反应的效率和产物的质量。 3.优化沉淀分离:使用高效的分离设备,如离心机、压滤机等,提高 分离效率;同时对分离后的产物进行纯化处理,去除杂质。 4.干燥技术改进:采用高效的干燥设备和干燥工艺,降低产品中的水 分含量,提高产品的稳定性和质量。 通过以上优化措施,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聚合氯 化铝产品的质量和市场竞争力。 总结: 本文介绍了聚合氯化铝产品的基本知识和生产工艺流程图,包括了原 料配制、反应制备、沉淀分离、过滤洗涤、干燥等步骤。同时,还提出了

聚合氯化铝生产

聚合氯化铝生产 一、聚合氯化铝简介 聚合氯化铝(polyaluminum chloride, PAC)是一种高 效的卫生与工业污水深度处理助剂。它是以高纯度的氢氧化铝为原料,通过化学反应制成的无色或黄色液体。使用聚合氯化铝处理废水,可以去除废水中的各种悬浮物质和颜色、臭味等有害成分,达到环保的目的。 二、聚合氯化铝生产工艺 聚合氯化铝的生产过程涉及多个步骤,主要包括原料准备、反应、澄清分离、脱盐、干燥等环节。 1. 原料准备 聚合氯化铝的制备主要以氢氧化铝为原料,其中对原料 的质量有很高的要求。优质的氢氧化铝应保持高纯度、少杂质、纯白色、细腻的形态,以保证制成的聚合氯化铝质量稳定、反应迅速。 2. 反应 生产聚合氯化铝的主要反应是将氢氧化铝和盐酸、硫酸 等化学试剂混合反应,生成氯化铝的基础结构单元——Al13,并进行聚合反应。反应温度和时间对于制备好的聚合氯化铝质量和产量有很大影响。 3. 澄清分离 反应后的聚合氯化铝溶液中含有大量杂质,需要通过澄 清分离除去。常用的方法是采用过滤或沉淀法,首先使用澄清剂对聚合氯化铝溶液进行加速澄清,然后通过机械方式去污浊

水处理,将聚合氯化铝和水分离出来。 4. 脱盐 聚合氯化铝中含有砷、铅等有害金属离子,需要进行脱盐处理,以保证产品的质量和环保性。脱盐的常用方法包括活性炭吸附、离子交换法等。 5. 干燥 经过脱盐处理后的聚合氯化铝需要进行干燥。干燥的方法有多种,包括自然晾晒、喷雾干燥、真空干燥等。干燥后的聚合氯化铝可直接用于水处理或包装销售。 三、聚合氯化铝的应用领域 1. 污水处理 聚合氯化铝是卫生污水、工业污水深度处理的重要助剂。它能够沉淀固体悬浮物、染料、油脂、蛋白质等有害成分,去除废水中的色度、臭味等问题,大大提升了污水的净化效果。 2. 饮用水净化 由于聚合氯化铝沉淀效果好,已被广泛用于净化饮用水。聚合氯化铝能够去除饮用水中的杂质、细菌等有害成分,大大提升了饮用水的质量。 3. 其它应用领域 聚合氯化铝还能被用作纺织、造纸、皮革、油田、造纸、饲料等领域的助剂,起到沉淀、凝结、过滤等聚集作用。 四、聚合氯化铝的优点和缺陷 1. 优点 聚合氯化铝可以快速、高效地去除废水、饮用水中的有害成分,有效提高水的净化效果。 聚合氯化铝具有极强的远距离脱水能力,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将固体悬浮物快速沉淀。

聚合氯化铝的多种生产工艺

聚合氯化铝的多种生产工艺 1.氯气法生产聚合氯化铝: 氯气法是最常见的生产聚合氯化铝的方法。该工艺采用氯气直接与铝反应生成氯化铝,并通过聚合反应将氯化铝转化为聚合氯化铝。具体工艺步骤如下: (1)铝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铝; (2)将氯化铝溶解在水中,形成氯化铝溶液; (3)加入酸或碱,控制pH值,促使氯化铝聚合生成聚合氯化铝; (4)经过过滤、浓缩、干燥等步骤,得到聚合氯化铝产品。 2.氧化铝法生产聚合氯化铝: 氧化铝法是另一种生产聚合氯化铝的方法。该工艺利用铝金属与氧气或水蒸气反应生成氧化铝,再将氧化铝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并通过聚合反应将氯化铝转化为聚合氯化铝。具体工艺步骤如下: (1)将铝金属片与氧气或水蒸气反应生成氧化铝; (2)将氧化铝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形成氯化铝溶液; (3)加入酸或碱,控制pH值,促使氯化铝聚合生成聚合氯化铝; (4)经过过滤、浓缩、干燥等步骤,得到聚合氯化铝产品。 3.氯化铝盐法生产聚合氯化铝: 氯化铝盐法是利用贵金属催化剂催化氯化铝盐的自发聚合反应生成聚合氯化铝的方法。具体工艺步骤如下:

(1)将铝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铝; (2)将氯化铝溶解在水中,形成氯化铝溶液; (3)加入金属铁、金属铃等贵金属催化剂,催化氯化铝盐的自发聚 合反应; (4)经过过滤、浓缩、干燥等步骤,得到聚合氯化铝产品。 4.硫化铝法生产聚合氯化铝: 硫化铝法是一种比较新的生产聚合氯化铝的方法。该工艺将铝与硫沉 淀剂反应生成硫化铝,再将硫化铝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并通过聚合反 应将氯化铝转化为聚合氯化铝。 (1)将铝与硫化沉淀剂反应生成硫化铝; (2)将硫化铝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形成氯化铝溶液; (3)加入酸或碱,控制pH值,促使氯化铝聚合生成聚合氯化铝; (4)经过过滤、浓缩、干燥等步骤,得到聚合氯化铝产品。 以上是几种常见的聚合氯化铝的生产工艺,每种工艺都有其特点和适 用范围。在实际生产中,可以根据不同的要求和条件选择合适的生产工艺。

聚合氯化铝生产中的工艺流程改进与优化

聚合氯化铝生产中的工艺流程改进与优化 聚合氯化铝(Polyaluminium Chloride,简称PAC)是一种重要的无 机高分子凝聚剂,广泛应用于水处理、污水处理、纸张制造、纺织印 染等领域。本文旨在探讨聚合氯化铝生产中的工艺流程改进与优化, 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一、原料准备 聚合氯化铝的制备主要原料包括氢氧化铝、盐酸和水。首先,确保 原料的质量稳定,采购来自可靠的供应商,并进行原料的检测和质量 控制。其次,在原料的储存和配制过程中,要严格按照工艺要求,确 保各种原料的配比准确,并采取适当的措施避免原料受到污染和变质。 二、反应槽设计与优化 聚合氯化铝的生产过程大致可分为两个步骤:搅拌反应和沉淀。在 搅拌反应阶段,合理设计反应槽的形状和尺寸,以促进氢氧化铝与盐 酸的充分反应,并提高反应效率。同时,在反应槽中增加搅拌装置, 确保反应混合均匀。在沉淀阶段,通过设计合适的沉淀槽,使聚合氯 化铝颗粒能够充分沉淀,提高产品的沉淀效率。此外,还可以考虑引 入先进的自动控制系统,实时监测反应槽的温度、压力和pH值,提高 生产效率和稳定性。 三、热能回收利用 聚合氯化铝的制备过程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尤其是热能。为了提 高能源利用效率,可以在生产过程中采用热能回收装置,将反应产生

的热能通过换热器回收,用于加热原料或提供热水等其他用途,减少 能源的浪费和成本的支出。 四、产品水质控制 聚合氯化铝产品的质量对于其在各个应用领域的效果至关重要。为 了提高产品的水质稳定性和一致性,可以在生产过程中引入严格的质 量控制措施。通过定期抽样检测和分析产品的化学成分、颗粒大小分 布等关键指标,及时调整工艺参数,保持产品的稳定性。此外,建立 完善的产品追溯体系,追踪产品的生产过程和质量状况,及时发现问 题并采取正确的纠正措施。 五、环境保护与安全生产 在聚合氯化铝生产过程中,要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针对 工艺流程中产生的废水、废气等污染物,应采取有效的治理措施,确 保达标排放。同时,加强生产现场的安全管理,建立健全的应急预案,提高安全生产意识,预防和减少事故的发生。 总结: 通过对聚合氯化铝生产中的工艺流程进行改进与优化,可以提高生 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这需要从原料准备、 反应槽设计、热能回收利用、产品水质控制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综合考虑,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和技术手段。只有不断优化和改进工艺流程, 才能实现聚合氯化铝制备工艺的可持续发展。

聚合氯化铝工艺

聚合氯化铝工艺 聚合氯化铝是一种常用的水处理药剂,广泛应用于污水处理、饮用水净化和工业循环水处理等领域。本文将介绍聚合氯化铝的工艺过程和相关参数,并简要分析其应用和优缺点。 1. 聚合氯化铝工艺过程 聚合氯化铝的生产工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原料制备:原料主要包括铝酸盐和氯化盐。铝酸盐可使用氢氧化铝或者硫酸铝溶液制备,氯化盐一般使用盐酸溶液。原料的纯度和配比将直接影响到产品的质量。 (2)混合反应:将铝酸盐和氯化盐按照一定的比例加入反应釜中,开始混合反应。反应釜中通常会加热,以提高反应速率。 (3)聚合反应:在混合反应的基础上,继续加入聚合剂,并加热和搅拌混合。聚合剂的种类和使用量将决定聚合氯化铝的结构和性能。 (4)沉淀分离:待反应结束后,将反应液通过沉淀或过滤的方式分离出固体聚合氯化铝。沉淀过程可以使用沉淀池或沉淀槽,过滤则需要使用过滤设备。 (5)浓缩干燥:分离出的固体聚合氯化铝通过干燥设备进行浓缩和干燥。常用的干燥方式有气流干燥和旋转干燥器等。 2. 相关参数 在聚合氯化铝工艺中,一些重要的参数如下:

(1)原料配比:原料配比是控制产品质量的重要参数,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和要求进行合理配比。 (2)反应温度:反应温度会影响反应速度和产物的结构和性能,通常根据实验和经验确定最佳的反应温度。 (3)反应时间:反应时间的长短也会对产物的质量产生影响,需要根据实验结果进行确定。 (4)聚合剂种类和用量:聚合剂的种类和使用量会直接影响到聚合氯化铝的聚合度和分子结构,从而影响其沉淀能力和絮凝效果。 3. 应用和优缺点 聚合氯化铝作为一种常用的水处理药剂,具有以下的应用和优缺点: (1)应用广泛:聚合氯化铝广泛应用于污水处理、饮用水净化、工业循环水处理等多个领域,并且在水处理行业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2)絮凝效果好:聚合氯化铝能够迅速形成大量的沉淀体,有效地去除水中的浊度和悬浮物,提高水质。 (3)操作简单:聚合氯化铝的生产工艺相对简单,操作也较为方便,适合工业化生产。 (4)对水质影响:在使用聚合氯化铝处理水源时,会添加一定的氯离子,可能影响到水质。

液体聚合氯化铝生产工艺

液体聚合氯化铝生产工艺 液体聚合氯化铝生产工艺 简介 •液体聚合氯化铝是一种重要的无机高分子混凝剂。 •它广泛应用于水处理、污水处理、纸浆和纺织工业等领域。•本文将介绍液体聚合氯化铝的生产工艺及相关注意事项。 原料准备 •氢氧化铝:主要用于聚合反应的活化剂。 •盐酸:用于调节反应体系的pH值。 •氯化铝:作为聚合反应的催化剂。 •水:用作稀释剂和反应介质。 反应过程 1.氢氧化铝溶解:将氢氧化铝加入搅拌槽中,加入适量的水进行搅 拌溶解。控制溶解时间和溶解温度。 2.加入盐酸:逐渐向搅拌槽中加入盐酸,同时控制pH值的变化, 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内。

3.氯化铝的加入:将氯化铝逐渐加入搅拌槽中,同时继续搅拌以促 进反应。 4.聚合反应:在一定的反应时间和温度下,通过调节反应体系中的 氯化铝和氢氧化铝的比例,完成聚合反应。 5.液体产品的分离:将反应结束后的液体产物进行分离,可以采用 离心机、过滤或沉淀等方式。 6.产品质量检测:对分离后的产品进行质量检测,包括浓度、PH值、 颜色等指标。 注意事项 •反应过程中应控制反应温度和pH值,确保反应的稳定性和产物的质量。 •聚合反应时间应根据具体工艺要求进行控制,过长或过短都会影响产品的质量。 •化学品的搅拌过程中需保持良好的通风和防护措施,以确保工作环境的安全。 •液体聚合氯化铝工艺需要经过一系列的环境保护措施,确保废水的处理和排放符合环保标准。 结论 液体聚合氯化铝是一项重要的工业生产工艺,通过合理的配方和 严格的生产工艺控制,可以获得高质量的产品。在实际生产过程中,

应注意控制反应条件和环境保护,以保证产品的质量和生产的可持续性。 工艺优化和改进 •针对液体聚合氯化铝的生产工艺,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优化和改进。 1.原料选择:选择优质的氢氧化铝和氯化铝,确保原料的纯度和稳 定性。这将有助于提高产物的质量和效果。 2.反应条件优化:通过实验和数据分析,调整反应温度、反应时间 和氯化铝和氢氧化铝的比例,以获得更好的聚合效果。 3.装置改进:根据实际需要,对反应槽、搅拌器和过滤装置等进行 改进和升级,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4.批量生产控制:建立合理的批次记录和控制系统,确保每个批次 的生产过程和产物质量的稳定性和可追溯性。 5.能源和资源利用:优化能源消耗和废物处理,提高生产过程的环 境友好型,减少生产过程对环境的影响。 技术难点和挑战 •在开展液体聚合氯化铝生产工艺过程中,也面临一些技术难点和挑战。

聚合氯化铝的生产工艺

聚合氯化铝的生产工艺 聚合氯化铝(Polyaluminum chloride,简称PAC)是一种常用 的絮凝剂,广泛应用于水处理、污水处理、造纸工业等领域。下面我们来介绍一下聚合氯化铝的生产工艺。 聚合氯化铝的生产主要有两个步骤:制备聚合铝氯化物和制取聚合氯化铝。 首先是制备聚合铝氯化物。这一步骤要求将铝酸、盐酸,氢氯酸或硫酸等铝和氯化剂混合反应。反应后产生的氯化铝会与水反应,生成聚合铝氯化物沉淀。在这个步骤中,控制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反应方法等参数十分重要,以确保产物的质量和产量。 其次是制取聚合氯化铝。在制备聚合铝氯化物的基础上,通过加热水溶液使其产生升华作用,得到聚合氯化铝固体。加热的方法可以有蒸发浓缩、喷雾干燥、喷雾结晶等。其中,蒸发浓缩是一种常用的方法,具有操作简单、设备投资少、能耗低等优点。 在聚合氯化铝的产业中,还存在一种常用的改进工艺,称为高效混凝剂法。该方法在制备聚合铝氯化物的过程中,添加脱色剂和混凝剂,增加聚合铝氯化物的絮凝性和脱色能力。改进后的聚合氯化铝具有较高的絮凝效果和脱色效果,减少了后续处理步骤和能源消耗,提高了产品的质量和经济效益。 此外,为了提高聚合氯化铝的品质,还可以通过添加助剂或者

进行二次处理。添加助剂可以改善聚合氯化铝的絮凝性能,如增强凝聚力、提高失水特性等。而二次处理可以通过氢氧化铝沉淀、氧化法等方法,进一步提高聚合氯化铝的性能和品质。 总结一下,聚合氯化铝的生产工艺主要包括制备聚合铝氯化物和制取聚合氯化铝两个步骤。制备聚合铝氯化物是通过铝和氯化剂的反应生成,然后经过加热水溶液使其产生升华作用得到固体聚合氯化铝。在生产过程中,可以采用改进工艺和添加助剂或进行二次处理,以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性能。通过不断改进和创新,聚合氯化铝的生产工艺将会更加高效和环保。

聚合氯化铝制备技术

聚合氯化铝制备技术 聚合氯化铝(PAC)是一种重要的水处理化学品,广泛应用于饮用水、工业用水、污水处理等领域,具有絮凝、沉淀和除异色物质等优良的水处理性能。本篇文章将介绍PAC制 备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其工艺流程。 一、PAC制备技术基本原理 PAC的制备过程是将铝矾土或铝氢氧化物等原材料经过水解后得到一定的核化物质, 其分子量较小(一般在4000-8000之间)。之后通过控制反应条件如pH值、液温、混合速率等促进核化物聚合形成大分子PAC,最终得到聚合度高、分子量大的PAC产物。 二、PAC制备工艺流程 1、原材料处理 PAC的原材料包括铝矾土、三羟基铝、高岭土等铝化合物和氯化铵等辅料。首先,需 要将铝矾土等原材料破碎至一定粒度,然后通过浸泡酸洗、去杂质等处理提高原材料纯度,保证反应过程中PAC的品质。 2、水解反应 将原材料放入反应槽内,通过加热、搅拌等条件,加入一定量的水进行水解反应。反 应开始时,铝矾土等原料通过水解生成氧化铝胶体,之后再加入氯化铵等辅料,改变反应 体系的pH值,利于胶体的缩聚和聚合。此时,反应液中产生的胶体、游离铝离子和氢氧化物等离子体系,形成粒度大小不同的污泥。 3、熟化反应 调节反应条件如反应液pH值、液温、混合速率等,促进核化物的聚合和熟化反应。反应结束后,得到PAC产物,分离污泥,过滤获得PAC。 4、干燥和包装 将PAC用干燥设备进行脱水干燥,降低水分含量,最终得到PAC成品。对PAC成品进 行包装、标识,存储在干、通风、避光的环境中。 1、制备成本低 PAC制备成本低,原材料易得,生产过程简单,反应效率高,可以降低制备成本,提 高企业经济效益。 2、水质稳定性强

液体聚合氯化铝制作工艺

液体聚合氯化铝制作工艺 液体聚合氯化铝是一种常用的制备聚合氯化铝的工艺方法。聚合氯化铝是一种重要的无机高分子化合物,广泛应用于水处理、纸浆造纸、染料工业等领域。本文将介绍液体聚合氯化铝制作工艺的步骤和原理。 一、液体聚合氯化铝制作工艺的步骤 1. 原料准备:首先需要准备氯化铝、硫酸铝等原料。这些原料一般以固体形式存在,需要将其溶解成液体形式。 2. 溶解:将氯化铝、硫酸铝等原料加入溶剂中,搅拌均匀,使其溶解成液体。常用的溶剂有水、有机溶剂等。 3. 聚合反应:将溶解后的原料放入反应釜中,加热至一定温度并控制一定的反应时间,使其进行聚合反应。反应过程中,可以加入适量的催化剂来促进反应的进行。 4. 过滤:聚合反应结束后,需要对反应液进行过滤,去除其中的杂质和固体颗粒。 5. 浓缩:将过滤后的液体进行浓缩,使其浓度达到要求。浓缩可以采用蒸发浓缩、真空浓缩等方法。 6. 结晶:将浓缩后的液体进行结晶,使其形成固体颗粒。结晶可以

通过降温结晶、蒸发结晶等方法实现。 7. 干燥:将结晶后的固体进行干燥,除去其中的水分,使其达到一定的含水率。 8. 粉碎:将干燥后的固体进行粉碎,使其颗粒大小均匀一致。 9. 包装:将粉碎后的聚合氯化铝进行包装,以便存储和运输。 液体聚合氯化铝制作工艺的原理是通过将氯化铝等原料溶解在溶剂中,利用聚合反应使其形成聚合氯化铝。具体原理如下: 1. 溶解原理:将氯化铝等固体原料加入溶剂中,由于固体原料的离子化,使其溶解成液体。溶解过程中,溶剂分子与固体原料之间会发生相互作用,使固体原料分散在溶剂中。 2. 聚合反应原理:在一定温度下,溶解后的原料分子会发生聚合反应,形成聚合氯化铝。聚合反应是通过原料分子之间发生化学键的形成和断裂实现的,反应过程中需要一定的时间和温度条件。 3. 过滤原理:聚合反应结束后,反应液中会有一些固体颗粒和杂质,通过过滤可以将其分离出来。过滤是利用滤纸、滤网等过滤介质来阻挡固体颗粒,使液体通过,固体颗粒留在过滤介质上。 4. 浓缩原理:经过过滤的液体含有一定的水分,需要进行浓缩使其

聚合氯化铝生产工艺

聚合氯化铝的生产工艺一、原料生产聚合氯化铝的原料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含铝矿物,包括铝土矿(三水铝石、一水软铝石、一水硬铝石)、粘土、高岭土、明矾石等;另一类是其它含铝原料,包括金属铝、废铝屑、灰铝、氢氧化铝、三氯化铝、煤矸石、粉煤灰等。只有以铝锭、铝屑、氢氧化铝为原料和以硫酸铝,二氯化铝为原料才能生产出较纯的聚合氯化铝产品。 我国生产聚合氯化铝所采用原料主要为因地制宜地开发利用自身的矿物资源。我国聚合氯化铝生产的起步源于以铝灰作原料。由于铝灰原料成本低廉,生产工艺简练,其生产工艺七十年代在我国迅速普及。但铝灰生产的聚合氯化铝产品杂质较多,八十年代后已不再用于自来水的净化。八十年代初,聚合氯化铝的生产原料主要采用粘土矿、高岭土矿和铝土矿生产出的聚合氯化铝产品,除铁以外,其它的指标可达到国外先进水平。但由于渣量较大,外观较差,加上我国铝业的迅速发展,九十年代初,我国聚合氯化铝生产所用原料已逐步转向氢氧化铝。此外,也有部分生产厂使用氯化铝和金属铝等为原料。 由于国内合成盐酸含铁量高于日本等国,所以生产出的聚合氯化铝外观色泽偏黄。 二、生产工艺 聚合氯化铝的制法很多,按生产工艺可分为酸法、减法、中和法、热解法、加压反应法、混凝胶法、电渗析法、电解法等。固

体聚合氯化铝是将液体聚合氯化铝用喷雾干燥或滚筒干燥得到的,喷雾干燥是比较理想的干燥方式,适于大规模生产,而生产规模较小的生产企业采用滚筒干燥也是可行的。 目前我国生产聚合氯化铝的方法主要有金属铝(包括铝灰、铅渣)法、活性氢氧化铝法、三氧化二铝(包括铝矾土、煤矸石等)法、结晶氯化铝法等。 1.金属铝法 所用原料主要是铝加工的下脚料铝屑、铝灰和铝渣等。在工艺上可分为酸法、碱法、中和法三种。 目前,我国以金属铝为原料生产聚合氯化铝的厂家大多采用酸法生产。 (1)酸法 酸法具有反应速度快、设备投资少、工艺简单、操作方便的 优点,但溶液中的杂质含量偏高,尤其是重金属元素含量通常容易超标,产品质量不稳定,设备腐蚀严重。 (2)碱法 碱法生产工艺则难度较高,设备投资较大,由于用碱量大,还要大量盐酸中和至pH= 4-5,成本较高,其应用受到一定限制。(3)中和法中和法的特点是综合了酸法和碱法两者的优点。中和法的关键在于合成聚合氯化铝时,铝酸钠和三氯化铝溶液之间的配比必须严格控制,使盐基度达到标准要求。盐基度是否合格,是决定产品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而且在合成时必须进行剧烈地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