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生素知识
- 格式:doc
- 大小:30.00 KB
- 文档页数:5
抗生素的原理和应用知识点1. 简介抗生素是一类能抑制或杀灭细菌的化学物质,是治疗细菌感染的主要药物。
本文将介绍抗生素的原理和应用的基本知识点。
2. 抗生素的分类抗生素可以根据其作用机制和来源进行分类。
2.1 根据作用机制分类•细菌静态抗生素:抗生素通过抑制细菌的生长和繁殖来起到治疗作用。
例如,静菌抑制剂可以阻止DNA的复制,细菌因此无法增殖。
•细菌杀灭抗生素:抗生素通过杀灭细菌来治疗感染。
这些抗生素一般会破坏细菌的细胞壁、细胞膜或抑制其蛋白质合成等。
例如,β-内酰胺类抗生素可以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导致细菌死亡。
2.2 根据来源分类•天然抗生素:来自天然来源,如真菌和细菌的代谢产物。
例如,青霉素就是由霉菌产生的。
•半合成抗生素:人工对天然抗生素进行改造和修饰得到的。
例如,氨苄西林是对青霉素的改造。
•合成抗生素:完全通过人工合成得到的。
例如,喹诺酮类抗生素就是合成的。
3. 抗生素的原理抗生素通过作用于细菌的生长和繁殖过程来起到治疗作用。
3.1 静态抗生素的原理静态抗生素抑制了细菌的生长,使其处于休眠状态。
静菌抑制剂可以通过抑制DNA的复制来实现这一效果。
细菌在没有足够的DNA复制的情况下,无法分裂和繁殖,从而减少或停止了细菌感染的进程。
3.2 杀灭抗生素的原理杀灭抗生素通过破坏细菌的细胞壁、细胞膜或抑制其蛋白质合成来杀灭细菌。
这些抗生素可以引起细菌的死亡,从而治疗感染。
4. 抗生素的应用抗生素是治疗细菌感染的重要药物,在各种医疗场景中广泛使用。
4.1 感染性疾病的治疗抗生素在感染性疾病的治疗中起到关键的作用。
它们可用于治疗细菌引起的肺炎、尿路感染、皮肤感染等。
4.2 手术前和手术后的预防性应用在某些手术前或手术后,医生会使用抗生素来防止感染。
这是因为手术可能会破坏皮肤的屏障,增加细菌感染的风险。
4.3 动物养殖业中的应用抗生素也被广泛应用于动物养殖业中,用于预防和治疗动物的细菌感染。
然而,滥用抗生素可能导致耐药性细菌的产生,对人类健康造成威胁。
常见抗生素记忆口诀抗生素是一类用于治疗细菌感染的药物,在医疗领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然而,抗生素种类繁多,其特点和适用范围各不相同,对于医学生、医务人员以及普通大众来说,记住这些抗生素的相关知识并非易事。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记忆和理解常见的抗生素,下面为大家介绍一些实用的记忆口诀。
一、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一)青霉素类“窄谱天然青霉素,溶链葡球最灵敏。
氨苄阿莫是广谱,产酶耐药加棒酸。
”这句口诀中,“窄谱天然青霉素”指的是青霉素 G 等天然青霉素,它们对溶血性链球菌、肺炎链球菌和葡萄球菌作用较强。
“氨苄阿莫是广谱”则说的是氨苄西林和阿莫西林,它们的抗菌谱较广。
“产酶耐药加棒酸”意思是如果细菌产生β内酰胺酶导致耐药,可以加用克拉维酸等β内酰胺酶抑制剂。
(二)头孢菌素类“一拉二呋三克肟,四代吡肟五代罗。
”“一拉”指的是第一代头孢菌素,如头孢拉定;“二呋”是第二代头孢菌素,如头孢呋辛;“三克肟”代表第三代头孢菌素,像头孢克肟;“四代吡肟”说的是第四代头孢菌素头孢吡肟;“五代罗”指的是第五代头孢菌素头孢洛林。
二、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大环内酯红霉素,支衣军团百日咳。
”红霉素是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代表药物,这类药物对支原体、衣原体感染以及军团菌感染、百日咳等有较好的疗效。
三、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氨基糖苷链卡庆,耳毒肾毒要记清。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包括链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等。
使用这类药物时要特别注意其耳毒性和肾毒性。
四、四环素类抗生素“四环素,治四体,衣支螺立最好记。
”四环素类抗生素可用于治疗支原体、衣原体、螺旋体和立克次体感染。
五、氯霉素类抗生素“老眼昏花,儿女厌养。
”“老眼昏花”指的是氯霉素可能导致的视神经炎等眼部不良反应;“儿女厌养”意思是氯霉素可能会抑制骨髓造血功能,导致再生障碍性贫血等。
六、喹诺酮类抗生素“沙星家族喹诺酮,泌尿呼吸和肠道。
抗菌谱广活性强,儿童孕妇莫用它。
”喹诺酮类抗生素如诺氟沙星、左氧氟沙星等,常用于泌尿系统、呼吸系统和肠道感染的治疗。
抗生素知识点
抗生素,即抗菌素,是一类能够抑制或杀死细菌的药物。
它们在医
学领域起着重要作用,能够帮助治疗细菌感染引起的疾病。
以下是关
于抗生素的一些基本知识点:
1. 抗生素的分类
抗生素根据其作用机制和化学结构可以分为多种类型,例如青霉素、大环内酯类、四环素类、氨基糖苷类等。
不同种类的抗生素对特
定类型的细菌有不同的作用。
2. 抗生素的使用原则
在使用抗生素时,应该根据医生的嘱托按时按量服用,不可随意
更改药物剂量或停止用药。
同时,应该避免滥用抗生素,以免导致细
菌耐药性的增加。
3. 抗生素的副作用
抗生素在治疗感染疾病时,可能会引发一些副作用,如过敏反应、胃肠道不适、皮疹等。
在使用抗生素期间,应该密切关注身体状况,
如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
4. 抗生素的耐药性问题
由于滥用和不正确使用抗生素,导致细菌产生耐药性,使得原本
有效的抗生素失去了疗效。
因此,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正确使用抗生素,不可随意滥用。
5. 抗生素的合理选择
在使用抗生素时,应根据感染病原体的类型、患者的年龄、病情
的轻重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抗生素药物,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
以确保疗效和减少副作用。
总之,了解抗生素的基本知识,正确使用抗生素,避免滥用和耐药
性问题的发生,对于维护个人健康和社会公共卫生具有重要意义。
希
望大家在使用抗生素时能够谨慎对待,以确保药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抗生素基础知识培训资料抗生素基础知识培训资料(1)抗生素是一类能够抑制或杀死细菌的药物,广泛应用于临床医学中,对于治疗感染性疾病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以下将介绍抗生素的分类、作用机制以及使用注意事项。
一、抗生素的分类1. 根据作用对象分类:(1) 广谱抗生素:对多种细菌具有抑制或杀灭作用,如青霉素、氨苄西林等。
(2) 狭谱抗生素:只对某些细菌具有抑制或杀灭作用,如头孢类抗生素。
(3) 特定抗生素:只对某种特定的微生物有抑制或杀灭作用,如杨红霉素钠。
2. 根据化学结构分类:(1) 青霉素及其衍生物:如青霉素G、青霉素V、阿莫西林等。
(2) 链霉素及其衍生物:如红霉素、克拉霉素等。
(3) 环糊精类:如万古霉素、卡那霉素等。
(4) 氟喹诺酮类:如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等。
二、抗生素的作用机制抗生素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对细菌起到抑制或杀灭的作用:1. 阻断细菌细胞壁的合成:如β-内酰胺类抗生素能够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导致细菌死亡。
2. 干扰细菌蛋白质的合成:如氯霉素通过抑制核糖体的功能,干扰细菌蛋白质的合成,导致细菌无法正常生长和繁殖。
3. 干扰细菌DNA的合成:如氟喹诺酮类抗生素能够通过抑制细菌DNA拓扑异构酶的活性,干扰细菌DNA的复制和修复过程,导致细菌无法存活。
4. 干扰细菌代谢过程:如磺胺类抗生素能够抑制细菌体内二氢叶酸的合成,干扰细菌的新陈代谢,导致细菌死亡。
三、抗生素的使用注意事项1. 严格按照医嘱使用:抗生素使用需遵循医生的建议,按照规定剂量和用药时间进行使用。
2. 避免滥用抗生素:抗生素滥用易导致细菌耐药性的产生,应合理使用,避免不必要的使用。
对于病毒感染,如感冒、流感等,抗生素无效,不宜使用。
3. 注意过敏反应:部分人群对某些抗生素可能存在过敏反应,如皮疹、荨麻疹、呼吸困难等,使用过程中如有不适应立即停药并就医。
4. 遵守用药规范:使用抗生素时,应注意遵守用药规范,如建议在饭前或饭后服用、避免与其他药物相互作用等。
抗生素知识
抗生素是一类用于治疗细菌感染的药物。
它们通过抑制或杀死细菌的生长和繁殖来治疗感染。
以下是一些关于抗生素的基本知识:
1. 类型:抗生素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别,如青霉素、头孢菌素、四环素、氨基糖苷类等。
每种类别的抗生素有不同的作用机制和对应的细菌覆盖范围。
2. 作用机制:抗生素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杀死或抑制细菌的生长。
例如,青霉素类抗生素可以阻断细菌的细胞壁合成,使细菌在分裂时破裂。
四环素类抗生素则可以阻断细菌的蛋白质合成。
3. 细菌抗药性:细菌抗药性是指细菌对抗生素产生抵抗能力。
这是一个全球性问题,而细菌抗药性的发展部分归因于不正确或滥用抗生素的使用。
抗药性细菌可以通过多种机制来抵抗抗生素的作用,如改变细胞壁结构、产生酶以破坏抗生素等。
4. 使用注意事项:使用抗生素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严格按照医生的指示使用,不要随意更改剂量或停药;完成完整的疗程,即使症状消失;不要分享或存储过期的抗生素;避免滥用抗生素,尽量预防感染以减少不必要的使用。
5. 副作用:抗生素可能会引起一些副作用,例如过敏反应、胃肠不适、黄疸等。
不同的抗生素可能会有不同的副作用。
如果出现副作用,应及时告知医生。
总之,抗生素是治疗细菌感染的重要药物,但正确使用抗生素以及预防细菌抗药性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在使用抗生素时,建议遵循医生的指示,并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抗生素的发现和历史最早的抗生素是由亚历山大·弗莱明发现的青霉素,这是世界上第一个真正的抗生素,对细菌有强烈的杀菌作用。
青霉素的发现是一个里程碑式的事件,也开启了抗生素的时代。
从此以后,人类陆续发现了许多种抗生素,包括链霉素、四环素、红霉素、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等等,不断丰富和完善了抗生素家族。
抗生素的分类根据药理学作用机制,抗生素可以分为多种不同的类别,如:β-内酰胺类抗生素、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环酯类抗生素、四环素类抗生素、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喹诺酮类抗生素、糖肽类抗生素、多肽类抗生素等等。
在临床应用中,不同种类的抗生素可以根据细菌的特性和感染部位来选择使用,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抗生素的作用机制不同种类的抗生素,其作用机制也有所不同。
一般来说,抗生素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来抑制或杀死细菌:(1)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如β-内酰胺类抗生素和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会破坏细菌的细胞壁,导致细菌死亡。
(2)影响细菌核糖体的功能:如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和四环素类抗生素,会影响细菌的蛋白质合成,从而导致细菌死亡。
(3)阻断细菌DNA复制和转录:如喹诺酮类抗生素,会干扰细菌的DNA复制和转录过程,从而导致细菌无法正常生长和繁殖。
抗生素的不良反应和副作用抗生素虽然在治疗细菌感染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但同时也会带来一些不良反应和副作用。
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过敏反应、肝肾功能损伤、消化道不适、神经系统反应等等。
此外,长期或不当使用抗生素还会导致抗生素耐药性的产生,对抗生素的治疗效果产生一定的影响。
抗生素的合理使用和耐药性问题随着抗生素的广泛应用,抗生素耐药性的问题日益严重。
抗生素耐药性是指细菌对抗生素产生的抵抗性,导致抗生素无法对细菌产生预期的治疗效果。
抗生素耐药性的产生有很多原因,其中包括滥用和不合理使用抗生素、抗生素在养殖业和农业生产中的大量使用、病原菌在生物进化过程中产生的耐药变异等。
为了减少抗生素耐药性的产生,需要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措施,包括合理使用抗生素、加强监管和管理、研发新型抗生素等。
抗生素知识点抗生素是一类用于预防和治疗细菌感染的药物。
它们能够杀灭或抑制细菌的生长,从而帮助人体恢复健康。
本文将介绍抗生素的作用机制、分类、使用注意事项以及抗生素耐药性等知识点。
一、抗生素的作用机制抗生素通过以下几种作用机制发挥其抗菌作用:1. 细胞壁的干扰:某些抗生素能够进入细菌,并与其细胞壁合成相关的酶结合,破坏细菌细胞壁的结构,导致菌体膜破裂、溶解和死亡。
2. 蛋白质合成的抑制:抗生素可以与细菌中的核糖体结合,阻碍蛋白质的合成过程,阻断病原菌生长繁殖,从而起到治疗感染的效果。
3. DNA合成的阻断:部分抗生素干扰细菌DNA的合成,使细菌无法合成完整的DNA链,从而阻碍细菌的生长和繁殖。
二、抗生素的分类根据抗生素的作用机制和抗菌谱,抗生素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 β-内酰胺类抗生素:如青霉素、头孢菌素等,主要通过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而发挥其抗菌作用。
2.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如庆大霉素、链霉素等,主要通过抑制细菌的蛋白质合成来发挥抗菌作用。
3.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如红霉素、阿奇霉素等,通过干扰细菌的蛋白质合成来杀死细菌。
4. 四环素类抗生素:如土霉素、氧四环素等,通过抑制细菌的蛋白质合成来起到抗菌作用。
5. DNA酶抑制剂类抗生素:如喹诺酮类抗生素,通过阻断细菌DNA的合成来杀死细菌。
三、使用抗生素的注意事项在使用抗生素时,以下几点需要特别注意:1. 依照医生建议使用:抗生素属于处方药物,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使用前要详细告知医生个人病史、过敏史等信息,严格按照医嘱剂量和使用时间进行使用。
2. 不滥用抗生素:滥用抗生素可能导致细菌耐药性的产生。
因此,在感冒、发热等病症中,如果没有医生的指导,不要擅自使用抗生素,以免增加细菌耐药性的风险。
3. 严格按照疗程使用:即使症状缓解,也应严格按照医生建议的疗程使用抗生素,以确保病菌被彻底清除,并预防复发。
4. 注意药物相互作用:一些抗生素可能与其他药物发生相互作用,影响其疗效或产生副作用。
抗生素相关知识考试试题
科室:姓名:得分:
一、选择题:(每题1.5分)(A型题)
1、下列有关喹诺酮类作用和应用的叙述中,哪条是错误的。
()
A、本类药物的基本作用是抑制细菌的DNA回旋酶,阻碍DNA的复制而起抗菌作用。
B、第三代喹诺酮类抗菌作用强,抗菌谱比第一、二代为广。
C、本类药物影响软骨发育,不应给孕妇,授乳妇女及未成年儿童应用。
D、细菌对氟呱酸耐药后可应用其它第三代喹诺酮,因为不存在交叉耐药性。
E、氟呱酸属第三代喹诺酮类药物。
2、防止青霉素过敏性休克发生的预防措施中,哪一条是错误的。
()
A、仔细询问病人有无青霉素过敏史。
B、注射青霉素前必须做皮肤试验,皮试阳性者禁用。
C、注射青霉素时还必须准备抗过敏性休克的药物及抢救措施。
D、抗过敏性休克的首选药物是去甲肾上腺素。
E、注射青霉素必须在皮试阴性后方可进行。
3、下列药物达到有效血药浓度后,哪种有杀菌作用。
()
A、氯霉素
B、庆大霉素
C、呋喃坦啶
D、TMP
E、链霉素
4、有肝功能明显损害的病人得了金黄色葡萄球菌性肺炎。
在下列药物中应首选:()
A、红霉素乳酸盐
B、利福平
C、万古霉素
D、氟哌酸
E、林可霉素
5、治疗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骨髓炎应选用()
A、红霉素
B、链霉素
C、林可霉素
D、头孢唑啉
E、多粘菌素E
6、氨基甙类抗生素的常见不良反应为()
A、过敏反应、胃肠道反应
B、耳毒性、肾毒性、视神经炎
1
C、肝毒性
D、神经系统、二重感染
7、四环素类药物不良反应中没有下列哪种表现()
A、空腹口服易发生胃肠道反应
B、长期大量静脉给药可引起严重肝脏损害
C、长期应用后可发生二重感染
D、产生过敏反应
E、幼儿乳牙釉质发育不全
8、喹诺酮类抗菌作用是通过哪种方式而实现的()
A、抑制蛋白质合成
B、抗叶酸代谢
C、影响细胞膜通透性
D、抑制DNA合成
E、抑制RNA合成
9、治疗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首选药物是()
A、头孢菌素
B、红霉素
C、氯霉素
D、磺胺嘧啶
E、B和C
10、抑制细菌二氢叶酸还原酶的抗菌药物是()
A、磺胺类
B、诺氟沙星
C、庆大霉素
D、甲氧苄胺嘧啶
E、呋喃唑酮
11、呋喃妥因的不良反应是()
A、消化道反应
B、叶酸缺乏症
C、溶血性贫血
D、周围神经炎
E、A和D
12、下列哪种药物主要用于口腔、皮肤、阴道念珠菌病的治疗()
A、制霉菌素
B、灰黄霉素
C、红霉素
D、两性霉素B
E、多粘菌素B
13、对浅表和深部真菌感染都有效的抗真菌药物是()
A、灰黄霉素
B、两性霉素B
C、氟胞嘧啶
D、咪康唑
E、克霉唑
14、抗病毒药物阿昔洛韦主要用于治疗()
A、各种病毒感染
B、带状疱疹
C、牛痘病毒感染
D、RNA病毒感染
E、结膜炎
15、甲硝唑对下列何种情况无效()
A、阿米巴痢疾
B、阿米巴排包囊者
C、阿米巴肝脓肿
D、阴道滴虫病
E、贾第鞭毛虫病
2
16、肺结核患者,现服用异烟肼+链霉素治疗已两个月,最近出现眼睑部水肿,考虑()
A、病人营养不良,出现水肿
B、异烟肼引起肾脏损害
C、肺结核合并肾小球肾炎
D、链霉素引起肾脏损害
E、C和D都有可能
(B型题)问题17―20 根据有效和经济的原则来选择下列头孢菌素。
A、头孢三嗪;
B、头孢哌酮;
C、头孢唑啉;
D、头孢氨苄;
E、头孢他定。
17、抗绿脓杆菌作用最强的是()。
18、可用于耐青霉素的金葡感染,口服给药的是()。
19、适应于革兰氏阳性感染,只供注射用的是()。
20、可一日给药一次的是()。
问题21―24 A、强力静素;B、红霉素;C、卡那霉素;
D、青霉素;
E、林可霉素请按下述分类区分上面五种抗生素。
21、属于β一内酰胺类者。
()
22、属有大环内酯类者。
()
23、属于四环素类者。
()
24、属于氨基糖甙类者。
()
问题25―26 A、庆大霉素;B、氨苄青霉素;
C、二性霉素B;
D、四环素
E、氯霉素。
25、治疗支原体肺炎。
()
26、治疗深部真菌感染。
()
问题27―28 A、耳毒性;B、球后视神经炎;C、胃肠道刺激症状;
D、周围神经;
E、肾毒性。
下面用药会出现哪种不良反应?
27、异烟肼治疗结核大剂或长期服用。
()
28、庆大霉素治疗肠杆菌剂量过大。
()
问题29―31 A、大肠杆菌B、变形杆菌C、结核杆菌D、流感杆菌E、幽门螺杆菌
29、氯霉素用于治疗()
3
30、利福平用于治疗()
31、羟氨苄青霉素用于治疗()
问题32―35 A、过敏性休克B、肾脏损害
C、抑制骨质生长
D、胃肠道刺激
E、骨髓抑制
32、四环素常见的不良反应是()
33、氨基甙类的主要不良反应()
34、氯霉素的严重不良反应是()
35、红霉素的主要不良反应是()
问题36―38 A、支原体肺炎B、立克次体病
C、螺旋体病
D、恙虫病
E、鼠疫
36、青霉素用于()
37、红霉素用于()
38、链霉素用于()
二、是非题(对的打“√”,错的打“×”,每题1.5分)
1、使用青霉素过程中若出现皮疹,皮肤发痒、胸闷、发热时应立即停药并静注肾上腺素(0.1%)。
()
2、如按药物半衰期间隔给药4―5次,即基本达到稳定的血浆坪值。
()3、眩晕是链霉素毒性的一种表现,可使用抗眩晕药如苯海抗明等来减轻此种毒性。
()4、磺胺类药物为广谱抗菌药,对革兰氏阳性及革兰氏阴性细菌、放线菌、衣原体、原虫、立克次氏体均有较好的抑制作用。
()5、氨苄青霉素抗菌谱比青霉素G广,抗菌作用较青霉素强,故用于青霉素G耐药菌株所致感染。
()6、氯霉素应用于早产儿、新生儿引起灰愈综合症的表现是厌食、呕吐、腹胀、循环衰竭等,故新生儿、早产儿最好不用氯霉素。
()7、细菌对氟哌酸耐药后可应用其他第3代喹诺酮,因为不存在交叉耐药性。
()8、青霉素和四环素均属杀菌性抗生素,联合应用可增强疗效。
()
4
9、氨基糖甙类抗生素的主要不良反应为过敏反应、耳毒性和肝毒性。
()10链霉素注射后可能出现的急性毒性反应是麻木感、肌无力乃致呼吸抑制。
()11、红霉素碱的糖衣片不会引起胆汁郁积性黄疸,而无味红霉素则可引起肝损害。
()12、吡哌碱、氟哌酸均属第三代喹诺酮类抗菌药,其抗菌作用强度也一样。
()
13、呋喃坦啶在尿液中药物浓度较高,故主要适合于尿路感染。
()
14、注射青霉素必须在皮试阴性后方可进行。
()
三、填空题:(每空1分)
1、细菌的耐药性又称抗药性,一般指细菌与药物________后,对药物的_______下降甚至消失,致使药物对耐药菌的疗效_______或______。
2、有些磺胺药物吸收后,部分在肝脏进行乙酰化代谢,其乙酰化物和原型药物在_________尿中溶解度降低,容易在肾小管中___________,损害肾小管及其尿路的上皮细胞,因此,服用时,需同时服用等量碳酸氢钠以______尿液,增大其溶解度,避免出现结晶,同时还应______。
3、治疗尿路感染时,应首先选用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SIZ或SMZ等,因为这些药物可以口服,疗效、应用方便且价格低廉等。
4、氨基糖甙类的主要不良反应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四环素类药物的不良反应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及其它如肝、肾损害,氮质血症,维生素B族及维生素K缺乏症等。
6、临床上选用抗菌药的原则和依据是所选用的抗菌药必须对致病菌_______,据此可根据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或根据感染部位来推断可能的致病菌,再选用相应的抗生素。
7、任意写出两种第三代头孢菌素药物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