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CPCI_WB总线的多波段红外图像实时传输技术
- 格式:pdf
- 大小:664.54 KB
- 文档页数:4
专利名称:一种基于CPCI总线的多功能实时交互系统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发明人:李冰,胡刚,高叶叶,白云飞,杨凯,王锋,胡彩霞申请号:CN202011460202.6
申请日:20201211
公开号:CN112463660A
公开日:
20210309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CPCI总线的多功能实时交互系统,属于信号处理技术领域,包括通讯协议/电平标准扩展模块、非标准电平信号扩展模块、FPGA和CPCI总线接口;FPGA与通讯协议/电平标准扩展模块和非标准电平信号扩展模块连接,用于传输标准数据信号和非标准电平信号;FPGA根据CPCI总线接口提供的功能设置参数,建立通讯协议/电平标准扩展模块和非标准电平信号扩展模块与CPCI总线机箱的数据交互。
本发明可以通过通讯协议/电平标准扩展模块和非标准电平信号扩展模块,外接仿真系统所需要的多个模件,且只需要占用CPCI总线机箱一个插槽,大大节省了CPCI总线机箱的槽位,方便在仿真时扩展更多的功能。
申请人:北京航天自动控制研究所
地址:100000 北京市丰台区南大红门路1号
国籍:CN
代理机构:北京一枝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代理人:张庆瑞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收稿日期:2006-01-17.光电技术应用基于CPCI WB 总线的多波段红外图像实时传输技术徐江丰,张 涌,汤心溢,王世勇(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上海200083)摘 要: 探讨了一种多波段红外图像实时传输系统的原理、结构和实现等关键技术。
针对红外成像探测系统的应用要求,基于CPCI 和WB(w ishbone)片上总线技术,提出了一种新的红外图像实时传输方法,并在Virtex FPGA 上得到了实现。
该方法解决了系统调试和应用中多波段红外图像高速传输、实时显示与处理的问题。
实验表明,该系统工作可靠,应用方便,满足了总体指标要求。
关键词: CPCI;WB(w ishbone);多波段;红外图像;实时传输中图分类号:T N2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5868(2006)05-0649-04Multichannel IR Image Real time Transmission Technology Based on C PC I WB BusXU Jiang feng,ZH ANG Yo ng,T ANG Xin y i,WAN G Shi yong(Shanghai Institute of Technical Physics,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Shanghai 200083,CHN)Abstract: T he principle,architectur e and implementatio n techno log ies o f a m ultichannel infrared imag e real tim e transmission sy stem have been discussed.Aiming at the application requirement o f infrared im ag ing detecting system,a new method for infrar ed image real time tr ansm issio n has been proposed based o n CPCI and w ishbone bus(WB),w hich is realized on the Virtex FPGA.Some problems abo ut system debug ging and application,including the hig h speed transmission of m ultichannel infr ar ed image,real time display and processing,are solved.The exper im 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system can w ork easily and reliably,and attain to the demand o f hig h perform ance system.Key words: CPCI;w ishbone;m ultichannel;infrared im ag e;real time transm ission1 引言随着红外探测技术的飞速发展,红外探测系统的研究和应用越来越广泛。
一种基于CPCI总线的红外图像采集卡
李坡;孙茂阳;王伟;陈曾平
【期刊名称】《现代电子技术》
【年(卷),期】2004(27)23
【摘要】红外目标识别系统中,需要实时采集红外传感器的图像数据.本文描述了一种基于CPCI总线的红外图像数据采集卡.此卡采用CPCI总线控制器中FIFO通道的DMA方式进行高速图像数据传输,保证了数据传输的实时性和准确性,满足了系统对大数据量的存储要求.此采集电路对于多种红外传感器具有良好的兼容性,在实地采集数据中得到了良好的原始红外图像数据.
【总页数】4页(P47-49,52)
【作者】李坡;孙茂阳;王伟;陈曾平
【作者单位】国防科技大学ATR,湖南长沙,410073;国防科技大学ATR,湖南长沙,410073;国防科技大学ATR,湖南长沙,410073;国防科技大学ATR,湖南长
沙,41007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P368.1
【相关文献】
1.基于CPCI总线多通道并行A/D采集卡设计 [J], 寇志强
2.PCIIP核在CPCI总线数据采集卡的应用设计 [J], 王俊丽;王志刚
3.基于CPCI总线的运载火箭脉冲信号多路采集卡 [J], 杨甘霖;蔡远文;姚静波;党常
平
4.基于CPCI总线和DSP技术的多路智能采集卡 [J], 李亭亭;崔迎炜;崔扬
5.基于PCI的红外图像采集卡设备驱动程序开发 [J], 孙茂阳;李坡;聂镭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基于CPCI总线的ARINC429通讯模块研制》篇一一、引言随着航空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ARINC429通讯协议在航空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为了满足航空电子系统对高速、可靠、稳定的数据传输需求,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CPCI总线的ARINC429通讯模块的研制方案。
该方案通过采用CPCI总线技术,实现了ARINC429通讯模块的高速数据传输和稳定运行,为航空电子系统的数据交换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二、CPCI总线技术概述CPCI总线是一种高速串行总线技术,具有高速传输、低延迟、高可靠性等优点。
在航空电子系统中,CPCI总线被广泛应用于高速数据传输和模块间通信。
其工作原理是通过串行传输方式,将数据以高速率传输至目标模块,实现模块间的数据交换。
CPCI总线具有高稳定性和高可靠性,能够满足航空电子系统对数据传输的高要求。
三、ARINC429通讯协议介绍ARINC429是一种航空领域常用的数据通讯协议,具有高速、可靠、灵活等优点。
该协议通过数字信号传输,将数据以二进制形式进行编码和传输。
ARINC429协议广泛应用于航空电子系统的数据交换和传输,如飞行控制、导航、通信等系统。
四、基于CPCI总线的ARINC429通讯模块设计基于CPCI总线的ARINC429通讯模块设计主要包括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两部分。
(一)硬件设计硬件设计主要包括CPCI接口电路设计、ARINC429接口电路设计以及电源电路设计等。
CPCI接口电路负责与CPCI总线进行连接和通信,ARINC429接口电路负责与外部设备进行ARINC429协议的通信,电源电路则为整个模块提供稳定的电源供应。
(二)软件设计软件设计主要包括驱动程序设计和应用程序设计两部分。
驱动程序负责实现CPCI接口和ARINC429接口的通信协议,以及与操作系统之间的交互。
应用程序则负责实现具体的通信功能,如数据的发送和接收等。
五、研制过程及测试在研制过程中,首先需要根据设计要求进行硬件电路的制板和焊接,然后进行软件编程和调试。
《基于CPCI总线的ARINC429通讯模块研制》篇一一、引言随着航空电子系统的快速发展,通讯技术的重要性愈发凸显。
ARINC429作为航空电子通信的标准协议,其在现代飞机中的应用广泛。
CPCI总线作为高性能、高可靠性的数据总线,对于提高航空电子系统的数据传输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研制基于CPCI总线的ARINC429通讯模块,对于提升航空电子系统的通信性能和可靠性具有重要价值。
二、ARINC429通讯协议概述ARINC429是一种航空电子通信协议,广泛应用于现代飞机的机载设备之间以及机载设备与地面设备之间的数据交换。
该协议定义了数据帧的结构、传输速率以及错误检测与校正等方法。
其核心特点是高速、可靠、灵活,能够满足航空电子系统对数据传输的高要求。
三、CPCI总线技术特点CPCI总线是一种高性能、高可靠性的数据总线,具有高速传输、低延迟、高扩展性等特点。
其采用先进的串行通信技术,支持多通道并行传输,能够满足航空电子系统对大数据量、高实时性的传输需求。
此外,CPCI总线还具有较好的兼容性和可扩展性,便于系统升级和维护。
四、基于CPCI总线的ARINC429通讯模块研制(一)设计思路基于CPCI总线的ARINC429通讯模块研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1. 硬件设计:选用高性能的CPCI接口芯片,设计合理的电路板布局和线路设计,确保通讯模块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2. 软件设计:编写符合ARINC429协议的驱动程序和应用程序,实现数据的收发、错误检测与校正等功能。
3. 模块化设计:将通讯模块分为若干个功能模块,便于维护和升级。
(二)具体实现1. 硬件实现:选用合适的CPCI接口芯片,设计电路板,实现CPCI总线的物理层连接。
同时,设计ARINC429数据帧的编码和解码电路,以及错误检测与校正电路。
2. 软件实现:编写符合ARINC429协议的驱动程序和应用程序。
驱动程序负责与CPCI接口芯片进行通信,实现数据的收发、错误检测与校正等功能。
《基于CPCI总线的国产化多功能通信模块的研制》篇一一、引言随着信息化技术的迅猛发展,各领域对通信模块的要求愈发严格,尤其是对数据传输速率、实时性以及稳定性等方面的要求更是日新月异。
为了满足这种日益增长的需求,国产化多功能通信模块的研制成为了一种趋势。
本文以CPCI总线为基础,对多功能通信模块的研制进行了深入探讨。
二、CPCI总线概述CPCI总线(CompactPCI)是一种高性能的计算机扩展总线,具有高带宽、高可靠性、高兼容性等特点。
其设计理念是为了满足高速数据传输和实时性要求,为计算机系统提供一种高性能的扩展方式。
因此,以CPCI总线为基础的通信模块在数据传输速度和稳定性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三、多功能通信模块的设计需求在研制多功能通信模块时,我们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传输速度:要满足高速数据传输的需求,保证数据传输的实时性。
2. 兼容性:应具备良好的兼容性,能够适应不同的系统和应用场景。
3. 稳定性:在长时间运行过程中应保持稳定可靠,减少故障率。
4. 功能性:应具备多种通信功能,如串口通信、网络通信等。
四、基于CPCI总线的多功能通信模块设计1. 硬件设计:硬件设计是整个模块的基础,包括主控芯片的选择、接口电路的设计等。
主控芯片应具备高性能、低功耗等特点,接口电路应具备高可靠性、高稳定性等特点。
2. 软件设计:软件设计是实现模块功能的关键,包括驱动程序的开发、通信协议的制定等。
驱动程序应具备高效、稳定的特点,通信协议应满足不同应用场景的需求。
3. 模块测试:在完成硬件和软件设计后,需要对整个模块进行测试,包括功能测试、性能测试、稳定性测试等。
测试结果应符合设计要求。
五、应用领域与前景基于CPCI总线的国产化多功能通信模块在各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如军事、航空、航天、工业控制等领域。
其高带宽、高可靠性、高兼容性等特点使其在数据传输和实时性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对通信模块的需求将更加严格,多功能通信模块的应用将更加广泛。
基于CPCI总线的雷达数据传输接口设计
魏巍;王勤;陈少平
【期刊名称】《电子技术应用》
【年(卷),期】2014(40)6
【摘要】针对某雷达系统数据传输与控制的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CPCI总线的雷达接收机数据传输接口实现方案.主要包括外围板卡端基于FPGA+ PCI桥芯片架构的CPCI总线接口电路设计,主控板卡端基于WDM框架的驱动程序开发.测试结果表明,主控板卡能够有效完成与外围板卡间的数据传输与控制,性能指标符合系统设计要求.
【总页数】4页(P85-88)
【作者】魏巍;王勤;陈少平
【作者单位】中南民族大学智能无线通信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湖北武汉430074;中南民族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湖北武汉43007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N958
【相关文献】
1.基于CPCI总线技术的新型雷达显控台接口设计 [J], 张锴
2.基于W7100的雷达数据传输接口设计 [J], 孙国政;张宇
3.基于FPGA的CPCI总线接口设计方法的学习探讨 [J], 蒋晓
4.基于USB2.0的雷达数据传输接口设计 [J], 杨静;文必洋;王才军;沈伟
5.基于CPCI总线的嵌入式计算机通用接口设计研究 [J], 任群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基于CPCI-WB总线的多波段红外图像实时传输技术
徐江丰;张涌;汤心溢;王世勇
【期刊名称】《半导体光电》
【年(卷),期】2006(27)5
【摘要】探讨了一种多波段红外图像实时传输系统的原理、结构和实现等关键技术。
针对红外成像探测系统的应用要求,基于CPCI和WB(wishbone)片上总线技术,提出了一种新的红外图像实时传输方法,并在VirtexⅡFPGA上得到了实现。
该方法解决了系统调试和应用中多波段红外图像高速传输、实时显示与处理的问题。
实验表明,该系统工作可靠,应用方便,满足了总体指标要求。
【总页数】4页(P649-652)
【关键词】CPCI;WB(wishbone);多波段;红外图像;实时传输
【作者】徐江丰;张涌;汤心溢;王世勇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N219
【相关文献】
1.基于PCI Express总线的红外图像实时采集与显示系统及其界面设计 [J], 李冰;李范鸣
2.拼接型长线列红外双波段图像实时传输系统 [J], 王宇;汤心溢;刘鹏;王世勇
3.基于PCI总线的实时红外图像采集处理系统 [J], 陈立法;崔春明;葛军;周起勃
4.基于PCI总线的实时图像传输 [J], 李桦
5.一种基于FPGA的双波段实时红外图像融合系统 [J], 宋亚军;高昆;倪国强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一种基于CPCI总线的雷达图传设备高启学;杨宇红【摘要】本文描述了一种基于CPCI总线结构的雷达图传设备,介绍了具体设计原理及实现方法,该设备具有传输容量大、可靠性高以及使用方便等特点,并通过实际工程应用证实了能够满足雷达图像远程传输需求.【期刊名称】《电子世界》【年(卷),期】2018(000)010【总页数】2页(P159-160)【关键词】CPCI总线;雷达;图传【作者】高启学;杨宇红【作者单位】安徽四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安徽四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正文语种】中文引言情报雷达图传设备是情报雷达的重要附属设备之一,能够实时、准确地将雷达图像信号、情报数据及各种勤务信息传输到远端,并在录取显示器上完整再现雷达图像信号等信息[1]。
随着雷达技术快速发展,所需要传输数据量越来越大,传统的图传设备已经难以满足需求,因此开发适合新体制雷达的高带宽、高可靠性图传设备十分必要。
而CPCI总线因具有高速、高可靠性、可热插拔等出色性能,在计算机、通信、测试等领域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鉴于此,本文结合某项目需求,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基于CPCI数据总线的雷达图传设备。
1.设计思路CPCI(Compact 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总线是在桌面型的PCI 总线的基础上发展和改进而来的。
相比于PCI 总线,CPCI 连接器的结构设计为加固型规范模块,具有更高的可靠性和环境适应性[2]。
图传设备充分利用CPCI总线结构的优点,一是能够实现各功能业务模块之间的实时高速数据交换;二是可实现带电热插拔,提高设备可维修性;三是有较强的耐振动和冲击等能力,以提升图传设备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图1 图传设备CPCI总线结构图在传输带宽方面,根据目前雷达实际需求和未来一段时间的发展趋势,在成熟通信技术基础上,将图传设备总传输带宽设计为155Mbps,具有丰富和完善的接口,可以传输雷达图像、网络、串口、话音等数据,以适应不同型号的雷达使用。
收稿日期:2006-01-17.光电技术应用基于CPCI WB 总线的多波段红外图像实时传输技术徐江丰,张 涌,汤心溢,王世勇(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上海200083)摘 要: 探讨了一种多波段红外图像实时传输系统的原理、结构和实现等关键技术。
针对红外成像探测系统的应用要求,基于CPCI 和WB(w ishbone)片上总线技术,提出了一种新的红外图像实时传输方法,并在Virtex FPGA 上得到了实现。
该方法解决了系统调试和应用中多波段红外图像高速传输、实时显示与处理的问题。
实验表明,该系统工作可靠,应用方便,满足了总体指标要求。
关键词: CPCI;WB(w ishbone);多波段;红外图像;实时传输中图分类号:T N2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5868(2006)05-0649-04Multichannel IR Image Real time Transmission Technology Based on C PC I WB BusXU Jiang feng,ZH ANG Yo ng,T ANG Xin y i,WAN G Shi yong(Shanghai Institute of Technical Physics,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Shanghai 200083,CHN)Abstract: T he principle,architectur e and implementatio n techno log ies o f a m ultichannel infrared imag e real tim e transmission sy stem have been discussed.Aiming at the application requirement o f infrared im ag ing detecting system,a new method for infrar ed image real time tr ansm issio n has been proposed based o n CPCI and w ishbone bus(WB),w hich is realized on the Virtex FPGA.Some problems abo ut system debug ging and application,including the hig h speed transmission of m ultichannel infr ar ed image,real time display and processing,are solved.The exper im 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system can w ork easily and reliably,and attain to the demand o f hig h perform ance system.Key words: CPCI;w ishbone;m ultichannel;infrared im ag e;real time transm ission1 引言随着红外探测技术的飞速发展,红外探测系统的研究和应用越来越广泛。
红外探测系统通过摄取目标的红外辐射,将其转换为电信号输出,形成红外图像,实现目标的探测。
在红外探测系统的研制过程中,由于红外图像处在人眼不可见的波段,而系统设计者往往需要直观观察目标的温度场分布,或当调试出现问题时仔细分析故障帧的图像数据,从而迫切需要红外图像实时可靠传输到主机中以供分析研究。
另一方面,多波段的数据融合能大大提高系统的探测能力,降低虚警率,使得多波段红外探测成为研究者所瞩目的热点问题。
而在多波段红外系统的研制中,无论是数据的融合处理还是红外图像的记录存盘,同样面临着红外图像高速传输问题。
因此红外图像的高速采集、实时传输和显示显得尤为重要。
红外图像数据采集传输是红外信息获取与处理系统的重要部分,也是系统最关键的硬件平台之一,它的性能直接决定了系统的性能。
本文研究了高速高可靠CPCI 总线和Wishbo ne 片上总线技术,提出并实现了一种新的完善的红外图像高速传输方案,应用于实际红外探测系统中,取得良好的效果。
2 CPCI 与Wishbone 总线技术CPCI(Compact PCI)是当今第一个采用无源总649线底板结构的PCI系统,是基于PCI电气规范开发的高性能工业计算机总线标准[1]。
在逻辑和软件功能方面,CPCI与PCI完全兼容。
总体来说,CPCI 总线是PCI总线的电气规范和标准针孔连接器以及欧洲卡规范三者的结晶。
CPCI总线具有兼容标准的PCI、遵从坚固流畅的欧式卡封装标准、支持热插拔、高速数据传输、高可靠性等特点,在工控、军工和电信等领域获得广泛的应用。
Wishbo ne总线是SOC系统集成中最有影响力的三种片上总线标准之一[2]。
W ishbone总线已经被全球最大的开放IP组织Opencor es列为主要支持的SOC内部互连总线协议。
遵循Wishbone总线协议的IP核可以很快有效地集成到SOC中。
Wishbo ne总线最大的特点是结构简单、灵活,实现需要很少的逻辑门;同时完全免费、完全公开。
Wishbo ne规范支持完整的数据传输协议。
在Wishbo ne总线规范中,使用M aster/Slave结构实现非常灵活的系统设计。
M aster和Slave采用四种互连方式:点对点、数据流、共享总线和交叉互连。
CPCI总线能适应苛刻的环境要求,其抗振抗干扰等高可靠性架构为实现高性能的红外探测系统提供了可能,而且CPCI总线最高带宽可达528 MByte/s,能满足我们红外图像实时传输的要求。
同时为了适应系统的小型化、集成化要求以及提高灵活性,选择高性能FPGA作为总线传输方案实现的平台。
本文应用PCI Wishbone总线的桥核,把对PCI总线操作转换为对Wishbo ne总线的操作,发挥Wishbone总线简单灵活的设计优点,既有利于IP核的系统集成,也对研究FPGA平台上高速总线互连以适应图像实时传输有重要的意义。
3 多波段红外图像实时传输系统3.1 系统结构系统硬件体系采用模块化与开放式的主从式结构。
H OST(主机)采用坚固高集成度的工业计算机,SLAVE(从机)为设计的高性能单FPGA板, FPGA采用x ilinx公司资源丰富、运行速度快的Virtex (XC2V1000)芯片。
主从机通过高速CPCI总线交换数据。
FPGA板与红外探测器的接口使用LVDS差分串行传输,提高了抗干扰能力,信号线也减少为SCLK(时钟)和SDA(数据),同时设计成相对独立的A、B、C三个通道以对应长波、中波和短波波段的红外探测器。
进一步增强通用性,接口可与不同的线列和面阵探测器连接。
系统结构如图1所示。
图1 多波段红外图像实时传输系统结构图1中,解串器对串行数据进行解码,转换成片内逻辑使用的并行数据、帧同步信号以及时钟信号。
当FPGA传输图像数据到主机时,WB总线传输模块作为Wishbo ne总线的主设备传输数据给PCI WB桥,而PCI WB桥又作为CPCI总线的主设备传输图像数据到主机内存中。
当主机访问FPGA 时,PCI WB桥作为CPCI总线的从设备接收主机的命令,同样,WB总线传输模块作为Wishbone总线的从设备接收PCI WB桥转发的主机命令。
这种主从接口的双向数据传输结构使得主机和FPGA板之间的通信非常灵活,主机可以方便地控制FPGA 的图像传输和停止,实现高的传输效率。
WB总线传输模块每传完一帧相应通道的图像数据后就发中断给主机,主机接受到中断后,即可读取内存中的数据进行显示或者后续处理。
主机内存规划成乒乓缓存的形式,这有利于主机处理和FPGA高速传输同时进行。
3.2 PC I WB桥PCI WB桥提供了Wishbone片上总线和PCI 逻辑总线的接口[3]。
PCI WB桥由两个相对独立的单元模块组成:PCI目标单元和Wishbone从单元。
每个单元都设计有自己的一套完整的功能来支持Wishbone和PCI总线之间的数据交换。
Wishbone 从单元作为PCI WB桥中Wishbone侧的从设备,同时作为PCI侧的主设备启动交易;PCI目标单元作为PCI WB桥中PCI侧的目标设备,同时作为Wishbone侧的主设备启动交易。
PCI目标单元实现了PCI总线的从设备接口和Wishbone总线的主设备接口;而W ishbone从单元实现了Wishbone总线的从接口和PCI总线的主设备接口。
图2所示为PCI WB桥的内部结构。
650图2 PCI W B 桥内部结构PCI WB 桥主要特点为:32位PCI 总线接口,完全兼容PCI2.2协议(支持66MH z 规范);独立的主桥和从桥功能模块;支持Wishbone SOC 互连协议B 版本(包括B1和B3);可配置片上FIFO 。
PCI WB 桥为PCI 和Wishbone 总线之间的数据交换提供了极大的设计灵活性。
3.3 设计实现为了提高数据传输效率,FPGA 与红外探测器的串行接口采用时钟双沿传输方式。
SCLK 时钟频率为64MH z 。
每个通道的数据率为128M bps 。
在解串器中,SCLK 首先通过FPGA 中的DCM (数字时钟管理)模块2倍频,再相移180#后采样SDA 上数据。
由帧同步检测逻辑来提取帧同步信号,同时产生并行数据和并行时钟。
解串器的模块图如图3(a)所示,其转换后时序如图3(b)所示。
头部探测器与FPGA 的接口连接非常方便,可以进行热插拔。
这是为了便于实验中经常需要换用不同的头部探测器进行系统调试和故障诊断。
主机通过复位逻辑来复位解串器重新控制时序的同步。
图3 解串器的模块图及其转换后的时序图XC2V 1000芯片内嵌720kbit 的BlockRAM,可以有效地组织成多个异步FIFO 以实现数据流的平滑。
FPGA 与主机进行双向数据交换,其软件模块如图4所示。
图4 FPG A 软件框图WB 从接口实现主机对FPGA 的控制,WB 主接口实现FPGA 对主机内存的数据传输。
乒乓地址、模式选择、乒乓标志和中断控制等多组寄存器方便主机控制图像传输过程。
仿真数据控制模块可以在不接真实红外探测器时产生预知的高速数据流以验证系统工作正常和测试数据传输率。
输入控制模块把串并变换的数据(格式14b 或者16b,由头部探测器决定)拼接成32b 以提高传输效率,并且产生递增的线形地址和对应数据一起送入64b 宽的FIFO 中。